最新高考语文 必读中外名人传记百部李时珍 精品.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237864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6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语文 必读中外名人传记百部李时珍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最新高考语文 必读中外名人传记百部李时珍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最新高考语文 必读中外名人传记百部李时珍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最新高考语文 必读中外名人传记百部李时珍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最新高考语文 必读中外名人传记百部李时珍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最新高考语文 必读中外名人传记百部李时珍 精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最新高考语文 必读中外名人传记百部李时珍 精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最新高考语文 必读中外名人传记百部李时珍 精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最新高考语文 必读中外名人传记百部李时珍 精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最新高考语文 必读中外名人传记百部李时珍 精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最新高考语文 必读中外名人传记百部李时珍 精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最新高考语文 必读中外名人传记百部李时珍 精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最新高考语文 必读中外名人传记百部李时珍 精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最新高考语文 必读中外名人传记百部李时珍 精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最新高考语文 必读中外名人传记百部李时珍 精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最新高考语文 必读中外名人传记百部李时珍 精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最新高考语文 必读中外名人传记百部李时珍 精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最新高考语文 必读中外名人传记百部李时珍 精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最新高考语文 必读中外名人传记百部李时珍 精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最新高考语文 必读中外名人传记百部李时珍 精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语文 必读中外名人传记百部李时珍 精品.docx

《最新高考语文 必读中外名人传记百部李时珍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语文 必读中外名人传记百部李时珍 精品.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高考语文 必读中外名人传记百部李时珍 精品.docx

最新高考语文必读中外名人传记百部李时珍精品

高考必读中外名人传记百部-李时珍

中华名人传记

 

李 时 珍 传

 

XXX 编著

李时珍传                      ・1·

 

目  录

一、立志从医……………………………………002二、医中之圣……………………………………010三、重修本草……………………………………026四、实践创新……………………………………035五、反对迷信……………………………………049六、旷世杰作……………………………………058七、本草光辉……………………………………077李时珍传                      ・2·

 

一、立志从医

从武汉沿长江向东300多里的地方,在江岸东北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小镇,这就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湖北省蕲春县的蕲州镇。

我国16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中国人民骄傲地称为“医中之圣”的杰出医学家和卓越的药物学家李时珍就诞生在这里。

蕲州境内,山峦起伏,湖泊纵横。

马口湖、沿市湖、赤东湖与雨湖(又名清家湖)相互连接,港汊交错。

雨湖曲折二三十里,湖面广阔,“春多桃李 ,夏盛荷花”,岸上绿柳成行 ,湖边长满了芦苇和各种水草,多种鱼虾在湖内繁生。

在湖光波影中各种各样的水鸟群起群落,为宁静的湖面增添了活力。

在湖边的一片柳林中,有一个秀丽的小村庄,它就是李时珍的家乡——瓦硝坝。

在瓦硝坝的西面,有一座古香古色的道院——“玄妙观”。

明朝期间,明朝皇室荆宪王朱瞻土冈看中了蕲州这块美丽的地方,将荆王府迁来,在蕲州镇城门外的麒麟山一带,修建了王府的州署衙门、学宫、书院。

荆宪王依仗权势,横行霸道,敲诈勒索,给蕲州人民增加了无数灾难。

而蕲州人民只能用辛勤的劳动,耕种田地,或在湖中摇船撒网,捕捉河鲜,或者收割芦苇,李时珍传                      ・3·编织手工艺品,来维持生计。

湖是蕲州人民的生存依靠,而山也同样养育了蕲州人民。

从瓦硝坝东出符乾关,过合济桥,大泉山、盘龙山耸立,东北的平顶山、北障山、龙峰山等环抱着蕲州。

满山遍野长满花草树木和野生药材,繁殖着各种飞禽走兽。

山水养育了蕲州人民,也同样会给蕲州人民带来灾难。

大旱和水灾是蕲州人民经常遇到的横祸。

而同时,受明皇帝的影响,道教十分流行,封建迷信思想猖獗,人民倍受愚弄,蕲州也不例外,乡医一直处于社会地位的底层。

李时珍的祖父就是这样一位地位低下的乡医。

他整天背着药箱,手里摇着串铃,走村过户地为贫苦百姓治病,他有着丰富的行医经验,医疗技术也颇高明,但是依然被人们轻蔑地称呼为“铃医”。

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继承了先辈的行业,也是一位乡医。

小的时候读过不少诗书,是一个颇有学问的秀才。

曾满怀希望地参加了几次乡试,可是始终没有中举。

虽然心中永远铭刻着“学而优则仕”、“天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但由于榜上无名的失意,而不得不以医为业。

因为他有“秀才”的头衔 ,所以人们勉强地称他为“儒医”,比起“铃医”的身份来要略胜一筹。

李言闻不必再去走乡串村李时珍传                      ・4·了,就在村西头的“玄妙观”的前廊,摆起了一张木桌,两个方凳,为附近贫苦农民、猎户、渔民们看病。

尽管找李言闻看病的人很多,但大都是生活极其艰难的人,他们来找李言闻看病时,有时只是随身带来一些粮食、瓜菜、鸡蛋等,有时甚至什么东西也没有就来看病。

李言闻为人厚道,贫苦的人来找他看病,有钱的可以看,没有钱也同样给治。

全家人的生活都落在李言闻一个人的身上,仅靠给乡亲们治病并不能维持生活,有时也只能自己下湖去打鱼。

在李时珍出生那天,李言闻为了给怀孕的妻子增补营养,自己到雨湖去打鱼,起初连下几网都一无所获,很不耐烦。

最后再下一网,拉起来沉甸甸的,认为是条大鱼,哪知竟是一块石头。

李言闻叹气地说:

“石头呀石头,我与你无冤无仇,今天为何捉弄我,令我愁上添愁 。

”李言闻回家后,正好他妻子生下了一个男孩,李言闻说 :

“就叫这个孩子为石珍吧 。

”他妻子一听,说 :

“石珍?

还是叫时珍吧 !

”李时珍就这样来到了人间。

蕲州城内,有顾、郝、冯、李四大名门,都是靠入学中举的途径跻身于官场之中的,李言闻虽博通经史,但考场失利使他遗憾终生,热心仕途而仕途失意,精通医术而鄙弃医业,只好把光耀门庭的希望寄托在儿子李时珍的身上。

李时珍传                      ・5·

而李时珍从小就聪颖过人,发蒙后,几年内就会写诗、作文。

李言闻看到时珍聪明伶俐,心里非常高兴,常常将李时珍关在家中,让他读书,以求得学好八股文,将来能够从科举中找到一条生活的出路,来实现自己渴求改变这种“下九流”社会地位的梦想。

少年李时珍按照父亲的意愿,虽然讨厌成天关在屋里读死书 ,讲什么“起承转合”,但不能违抗他父亲的意志,只有刻苦地埋头攻读沉闷的时文。

公元1531年,李时珍在父亲的陪伴下来到黄州参加了科举考试,一举中了秀才。

这一成功使李言闻心中的希望变得更加强烈:

将来乡试中举人,进京会试点翰林,一个接一个闪闪发光的灿烂前途,都将属于我的儿子李时珍。

“李时珍中了秀才 !

”这一消息在熟识李言闻的人中传颂,“秀才”当然不算什么了不起的功名 ,但是却是攻克科举道路的第一道关口;不少读书人应考多年,考到三四十岁,有的甚至50多岁了,也还是一个没有考取秀才的童生。

而李时珍这时才14岁,小小年纪就中了秀才,这在当时也是相当不容易的。

不仅李言闻为李时珍考中秀才而高兴,连蕲州城的世家大族顾敦也对李时珍未来的科举道路的成功充满了希望,顾敦特地邀请李言闻和李时珍去家里做客。

顾敦对李言闻说 :

“我看这孩子天庭饱满,像貌非凡。

李时珍传                      ・6·这么小的年纪就中了秀才,将来一定前程无量 。

”李言闻对顾家这位在蕲州老百姓眼中高不可攀的贵人的话感到欣喜,连忙说 :

“老太爷过奖了,这小子托老太爷的福,侥幸中了秀才,今后还望老太爷多多教诲。

”顾敦说 :

“今后时珍就随时来我这里看书吧,我这里藏书很多 。

”顾敦的话坚定了李言闻要儿子走科举道路的信心。

顾家的大量藏书也为李时珍的学习提供了不少方便。

李时珍遵从父亲的意愿,日夜刻苦攻读《四书》、《五经》,揣摩八股文的章法和句法。

按照明朝考试制度,每逢子、午、卯、酉年举行乡试,即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都在武昌举行。

李时珍对八股取士那一套并不感兴趣,他的思想总是同科举考试格格不入,在前两次的乡试中接连失败。

在参加第二次乡试之后,李时珍的身体累垮了,得了一种可怕的病——骨蒸病,长期处于高烧状态,病魔几乎夺走了他的生命,幸得他的父亲李言闻对他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用一味黄岑汤灌服才将他从病魔之中解脱出来。

同时也使李时珍感受到了医中奥妙。

李时珍经过两次科举考试的失败,在父亲的鼓励下,依然拖病苦读,幻想着在下一次的乡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父辈们对他的希望。

嘉靖十九年(1539年),李时珍抱着极大的希李时珍传                      ・7·望,第三次在父亲的陪伴下来到武昌参加乡试,结果依然名落孙山。

这次考试的落榜,对23岁的李时珍是一次极大的打击,多年来的“进士”梦彻底破灭了。

李时珍的三次乡试不中并非偶然,其原因不是他没有用功的学习,而在于他所发表的议论和提供的时务对策,完全不符合封建统治者的意志。

在李时珍的时代,统治者推行的是一套窒息人们创造精神的思想教育制度。

科举考试是把年轻人的思想紧紧束缚在儒家经典的思想牢笼中,不容许有任何自由。

八股文,就是强调儒家经典,其实质就是强迫学子谨守儒家的处世为人准则,遵从三纲五常名教,死心塌地为封建统治者服务。

而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已在中国萌芽,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为适应广大农工商贾强烈的文化生活要求,民间文化生活活跃起来,人民对封建统治思想逐渐发生动摇,封建统治思想的叛逆者应运而生。

受统治者不甘于长期处于被压迫、被愚弄的状态。

李时珍是受剥削、压迫的平民子弟,不愿意昧着良心去为封建统治者出谋献策。

他熟读四书五经,精研各种典史,所想到的是如何为人民做点事,解除贫苦大众的痛苦,因此,他在乡试中的答案一次又一次地不能入选。

榜上无名之后,李时珍放弃了多年的八股文生活,向父亲学习医术。

李时珍传                      ・8·

在李时珍开始学医的前几年中,社会上发生的几件大事,坚定了李时珍专心医学和医疗实践的信念。

1540年,明朝嘉靖皇帝为了长生不死,祈求上天的赐福,决意炼丹成仙,同时,奸臣严嵩为了讨好皇帝,特地请来了真人陶仲文大建雷坛,昼夜设立道场,为皇帝求神祝福。

嘉靖皇帝干脆不理朝政事务,专心炼丹。

为了皇帝能够早日成仙,各地地方官府奉命搜寻各种灵丹妙药,强迫老百姓上山采灵芝,捕梅花鹿,进献给朝廷。

在这种情况下,在全国各地建造了大量的雷坛、修道院,以供炼丹和求药,广大老百姓遭受着这场痛苦的大灾难。

官府强迫民众运送檀木、进献灵芝和梅花鹿,不少人受逼而死于非命。

而那些受到朝廷宠信的道士和方士们,在地方上十分猖獗,更加愚弄人民。

在李时珍的家乡,李言闻和李时珍父子行医治病的场所玄妙观,也被改建为雷坛,道士们耀武扬威,将李时珍父子赶出了玄妙观。

在这人为的灾祸残酷地折磨广大人民的同时,天灾也降临了。

1545年,蕲州发生了一次重大水灾,江水倒灌入蕲河,淹没了两岸的田地,人民流离失所,衣食无着;灾后可怕的瘟疫大肆流行,许多人相继死亡。

双重灾难降临在人民的头上,有病无钱医,尸横遍野而无人掩埋。

官府设立的“惠民局”并不能给予人民任何恩惠。

李时珍传                      ・9·

李时珍看到这种情况,悲天悯人,毅然走出家门和父亲李言闻一道,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治病防疫,经过他们的救治,救活了无数人的生命,深受广大人民的爱戴。

这件事不仅使李时珍接触到了许多疑难病症,促进他认真钻研医术,精益求精,在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都得到了提高,同时坚定了他一心学医,为了广大人民服务的信念,从科举考试中完全解脱出来了。

在李时珍26岁时,他开始正式独立行医,为人民治病,成为“千里就药于门,立活不取值”的名医。

李时珍传                     ・10·

 

二、医中之圣

李时珍未能通过科举考试跻身候补官员的行列,促成了他献身医学科学的契机。

李时珍正式开业从医后,在不断为人民治病的同时,也不断地进行着药物的研究。

蕲州位居湖北,河南、安徽、江西四省之间,“大江襟其前,诸湖带其后”,“左控匡庐、右接洞庭”,是各省的必经之地,水陆往来极其方便。

其不仅地势异常优越,而且又以物产的丰富而闻名天下,以盛产棉麻、药材称著,有名的蕲蛇、蕲艾、蕲龟、蕲竹是蕲州的特产。

因为交通发达,商贾旅客往来极多,长期成为药材买卖集散的中心。

李时珍从观察家乡的花鸟虫鱼开始研究药物。

他从小热爱学习,好奇心特别强,看见什么都想知道,不断地向世代居住在附近的农夫、渔夫、樵民和猎户了解草木虫鱼的生活习性和它们的特性。

小小的李时珍,经常瞒着父母,偷偷地跟随打渔的人到湖里去,或者跟着砍柴的人上山去。

在这些活动中,他很早就知道了开舌状黄花的是蒲公英,开伞状白色小花的是土茯苓,开五瓣紫花的是地西,也知道了野鸭子同鸳鸯的区别,各种鱼的不同之处……

李时珍传                    ・11·

随着年龄的增长,李时珍在准备考试的同时也经常跟着父亲上山采挖草药。

这样了解了有关草药的生长、收摘知识,有时还到他父亲给人治病的地方帮助抄写处方。

父亲李言闻是李时珍在医学上的启蒙老师。

李言闻终生认医为业,他也中过秀才,饱读过各种诗书,在开业从医的过程中,进行了一定的医学研究,著有好几本医学、药学的专著,如《医学八脉注》、《四诊发明》、《人参传》、《艾叶传》等。

李言闻在蕲州城里也是小有名气的,由于医术精湛,经常出入于大户人家。

李时珍从李言闻那里得到了良好的医药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的教育,并继承了良好的医德和处世待人的经验。

李时珍也和蕲州城里的几个大户人家结成了亲密的关系。

在这些大户人家中,顾家的顾敦学识渊博,经常和李时珍相互问难,共同切磋一些问题,增长了李时珍的才智,他们家的大量藏书,成了李时珍获取知识的宝贵源泉。

蕲州城的郝家二兄弟,因广泛地搜罗了大量的医药著作,藏书极其丰富,然而郝家兄弟爱好医术并不是为了济世益民,只是为了养生长寿。

李时珍也常常到郝家去借阅医药藏书。

李时珍善于虚心求教,常和郝家兄弟讨论医理和药理。

他注意吸收别人之长,扩李时珍传                     ・12·充自己的知识。

李时珍平生治学严谨,酷爱读书。

从走上医学道路后,就胸怀大志,誓当良医。

为了实现自己的宏伟志愿,不断地勤奋学习。

他除了对经典著作精深研读外,还旁及其他各类丛书。

“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 ”,无不广泛阅览,并在看书的同时,将稍微觉得有益的东西都记下来,在读书中丰富自己的知识。

大胆创新和实践是李时珍精于医道的法宝,根据以毒攻毒的原则,李时珍让他家里那头因病而拉肚子的母猪吃了一点巴豆,因为巴豆是泻肠的药,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人根本就不会想到用巴豆,而李时珍居然用巴豆为药治好了老母猪的腹泻。

从这一实践中,李时珍认识到只要能把握剂量,巴豆也能治疗腹泻,并将这用于对人的治疗中。

正是在不断地学习、勤奋地钻研、努力实践和大胆创新中,李时珍掌握了精湛的医疗技术。

一天,李时珍出游来到江西和安徽两省交界的湖口地方时,正在街上走着,一群送葬的人走过李时珍的身边。

在一片悲哀的气氛中,李时珍发现从棺材中有血滴出。

作为医生的李时珍,走过去用手沾上血一看,这血不是瘀血而是一滴滴的鲜血。

李时珍连忙上前大喊道 :

“请停下,快点将棺材停下。

李时珍传                     ・13·

人群当即一阵骚动,其中甚至有人说 :

“这是一个疯子,快滚开 。

”原来棺材中是一个因难产而死亡的妇女。

在当时的风俗中,怀孕死亡的妇女应该马上埋葬,开棺更是十分不吉利的事。

李时珍了解到棺中的妇女是因难产而死后,连忙拉住死者丈夫的手说:

“你家娘子是难产,处于假死状态,她还有救。

请你立即将棺材打开,我一定会让你的妻子复活,并让你喜添贵子。

”死者的丈夫在半信半疑的情况下,让抬棺材的人停了下来,就在路旁,将棺材打开。

李时珍立即走过去,先对死者进行按摩,然后取出药盒,对准死者的心窝处扎了一针,片刻之后,这位妇女发出了“哎哟”的一声,睁开了双眼。

李时珍急忙令人在旁边拉上围布,不一会儿,那位妇女顺利地生下了一个儿子。

那位妇女的家属见此,连忙跪在地上向李时珍谢恩不尽。

李时珍这一根针救治两条性命的佳话传遍了当地,被人们尊称为神医。

李时珍从此走到哪里,哪里的人都想一睹这位神医的风采,有病的人想找李时珍看病,没有病的人也想见识一下这位神医。

一天,有一位药店老板的儿子正在柜台里面大吃大喝,听到有人说神医李时珍来了,急忙从柜台上翻身跳下来,挤到人群中去看热闹,他自恃身体健康,看到李时珍正在为旁边的病人号脉看病,走上前去问李时珍传                     ・14·道 :

“李先生,你看我有病吗?

”李时珍抬头一看,见他气色不好,急忙为他诊脉,说道 :

“小兄弟,真是太可惜了,你年纪轻轻,活不了三个时辰了。

请你赶快回家去吧 ,免得家里派人来抬尸。

”药店老板的儿子一听,气得七窍生烟,破口大骂道 :

“你是咒我死吗?

我看你是神医,才来与你说说话。

我刚才都能喝半斤酒,吃四大碗饭,并且能纵身跳上柜台,翻身下来。

”众人听了,也觉得李时珍这话说得奇怪 ,都面面相觑,不知究竟。

李时珍见老板的儿子如此说话,也就不再理会。

果然,不到三个时辰,老板的儿子倒在地上死了。

众人急忙询问李时珍这是什么原因,李时珍说,这是因为他刚才吃饭过饱,从柜台上纵身向下跳时,将肠子震断了,以至内脏受损,面部气色变紫了。

而肠子断后内脏受损,在当时是无法医治的,因此很快死亡。

李时珍同情广大的贫苦人民,为老百姓治病,继承他父亲李言闻的医德,有钱给治病,没有钱也照样给治。

但是,对那些欺诈老百姓的贪官污吏却并不是那样热心。

一年除夕,李时珍从武当山采药回来,刚走进家门,还没有歇脚,门外就有人高声叫道 :

“李时珍在家吗?

”李时珍认为是老百姓在找他,他一向热心救李时珍传                     ・15·死扶伤,随叫随到,这时也顾不得身体疲乏,急忙把门打开,却是州官的差役马三。

这马三经常狗仗人势,坏事做绝,那州官也是一个经常欺凌良民,无恶不作的家伙。

李时珍顿时冷冰冰地回问道 :

“马大人到此,有何见教?

”马三说 :

“州太爷传唤你,不说你也该知道。

”李时珍说 :

“难道太爷患了什么病吗 ?

”马三说 :

“太爷福体健康,能有什么病吗 ?

”“那么,太爷是想到我这里取长生不老的药方啰 。

”李时珍鄙视地回答说。

“正是。

李时珍呀 ,你真是名不虚传的神医,一下子就猜中了太爷的心病。

那就请你快点,去为太爷效劳吧,”马三说着就催促李时珍马上上路,李时珍说 :

“马大人,请您回禀州太爷,今天是除夕之夜,实在是不便走开,我全家人都要团聚。

这样吧,我给您开一个处方,请您带给太爷回去交差。

”说完,回屋拿起笔来,写了一个方子,交给马三带回去。

州官见到李时珍给写的方子,连忙打开来,一看上面写着 :

“千年陈谷酒,万载不老姜,隔河杨搭柳,六月瓦上霜 ,连服三万七千年。

”州官见后,气得暴跳如雷。

这方子上面的任何一条都无法实现,这哪里是什么方子,实际上是捉弄州官的。

本来李时珍就憎恨那些所谓的长生不老的方术,乘此机会给了州官一个教训。

对那些人民痛恨的人,李时珍从来不趋势附炎。

李时珍传                    ・16·一天,两个官差来请李时珍去为县官苟步云看病。

县官苟步云是蕲州一霸,人民对他恨之入骨。

李时珍到县衙门后,县官躺在床上。

李时珍先为他切脉,然后说 :

“大人六脉正常,并无任何别的病,只是身体肥胖,将来这样下去一定会有不测 。

”县官说 :

“只要你能把我的病治好,你要金有金,要银有银,我能满足你的任何要求 。

”李时珍说 :

“我为人治病,向来不收额外的报酬。

我只要求病人能严格按照我的处方治病就行 。

”“那就请你开处方吧 ,我一定按照要求去办 。

”县官说。

李时珍说 :

“我的处方,一不用服药,二不用扎针,只有三个要求,希望你能办到:

(一)不吃鱼,不吃肉;

(二)每天步行30里,到民间老百姓那里去走一走,看一看;(三)用高价收购穷苦农夫、车夫、轿夫、渔夫的破毡帽,然后烧成灰,与蜂蜜一起煎熬成明芝明膏(意指民脂民膏),每天坚持服用。

”县官听后,明知李时珍在指责和捉弄他,但也无可奈何,只得哼哼哈哈地把李时珍打发走了。

李时珍精湛的医术不仅在蕲州地区出名,连省城也盛传着他“神医”的事迹。

公元1555年,封藩在武昌的皇族楚王朱英火佥有一个儿子患了一种经常发作而又非常难治的气厥病,一发作就两眼翻白,突然栽倒,不省人事,这种病状非常危险。

在经过许多官府的医师和各种方术、道法李时珍传                    ・17·的治疗之后,都没有任何效用。

楚王听说了“神医”李时珍后,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专程派人到蕲州来请李时珍。

这天,在李时珍的家中,来了两位贵客,一位是本地的乡绅,另一位是王府打扮的官员,乡绅对李时珍和李言闻介绍说 :

“这位是楚王府的钱差官,来请时珍去的。

钱差官向李时珍拱拱手说 :

“我是从楚王府来的。

我们的世子病势不轻,王爷和娘娘都在盼着,请李先生动身到武昌楚王府去 。

”说完,用手向门外一招,两个侍卫捧着一只大金缭盘走进来,上面放着四锭银子和四匹锦缎。

钱差官说 :

“这是王府为你准备的路费,请你收下。

”并很恭敬地行了一礼。

乡绅在一旁说 :

“这可是咱们蕲州几十年没有过的事情!

时珍,您这是一登龙门,身价就上十倍啦。

李时珍听后,走到一边,去和父亲李言闻商量。

李时珍犹豫地对李言闻说 :

“父亲,我走后这里的病人怎么办?

”李言闻说 :

“时珍,去吧,这里的一切都有我呢。

”并低声说 :

“你可以去那里多见识见识。

李时珍虽然对王府的显赫权势有着很大的反感,但他对于求他治病的人却从不分贵贱,一视同仁,又加上武昌是人文荟萃的省会,楚王府是皇帝的近族,藏书必定很多,这一点对他有很大的吸引力。

而且路李时珍传                    ・18·程不远,溯江而上,遇到顺风不用两天就可以到达。

于是李时珍对钱差官说“好吧,我收拾一下行装就走。

”钱差官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

李时珍收拾好行囊之后,便同钱差官等人一道到了繁华的武昌城。

到达武昌后,王府用礼车将李时珍接到楚王府前。

钱差官从车上跳下来,向车里的李时珍招呼说 :

“李先生,请您稍等一下,我去禀报王爷 。

”说完走向王府西苑的丹房。

丹房中一片阴森,香烟缭绕。

在丹房中铺着滚龙黄褥的交背椅上,楚王正盘膝而坐,双目紧闭,鼻子里发出鼾声。

钱差官走近王爷身边,低声说道 :

“王爷,那个李时珍已经来了 。

”楚王睁开眼说 :

“是李时珍吗?

叫他进去吧。

钱差官退出丹房,请李时珍到楚王世子的卧室去给世子看病。

李时珍走进世子的卧室,看见五六岁的世子正躺在保姆的怀抱里,脸色发青,正在发病之时,已经失去了知觉,旁边面带愁容的王妃守在一边。

李时珍拿起世子的手切脉,然后扒开世子的眼皮,对世子进行了全身的视诊后,就走了出去。

王妃也跟着走出了世子的卧室。

李时珍对王妃说 :

“请问以前给世子看病都用了什么方子?

”王妃请保姆拿着一些方子给李时珍。

李李时珍传                    ・19·时珍仔细看过方子后,来到世子卧室旁边的小厅中。

这时,楚王、王妃还有以陆长史为首的几个府医都在小厅中。

李时珍手里拿着药方,带着郁怒的声音问道:

“请问,这些药方是你们哪一位开的?

”在短暂的沉默之后,府医们说 :

“是我们大伙公议的。

怎么,有什么不合适吗?

李时珍回答说 :

“我认为,人参白术这些玩意儿暂时可以停一停啦!

府医抗辩说 :

“你难道不知道世子的身体单薄吗?

”李时珍接口就说 :

“可是我知道世子这气厥的毛病是怎么来的 !

”说完,自己觉得这话太过于直率,就勉强地笑了笑。

陆长史连忙说 :

“李先生您刚来,还不知道府里的规矩。

府里有要紧的毛病,方子都要先请刘法师给扶个乩。

我们这些方子都是扶过乩的。

李时珍微微摇了摇头,说 :

“世子的毛病不能再耽搁了。

”楚王在一边显得极不耐烦,瞪着眼说 :

“那你就给开你的方子好了,别净说那些。

王妃在旁,急忙用目光向陆长史示意,陆长史抢上一步,走到医案旁边,弯腰说 :

“李先生,您到这里来开方子吧 。

”顺手将砚台盖子揭开来。

李时珍道一声谢后,坐下去,慢慢地磨墨,一边仔细地思索。

李时珍传                    ・20·

片刻之后,李时珍下笔如飞,将方子开好。

他要王府的家人寻找一些菖薄、韭菜来,把菖薄捣烂成汁,给世子服下,又用醋调和韭菜汁滴进了小王子的鼻子,服完药后,李时珍走进了王府的院子中,楚王回到了丹房。

不一会儿,世子的保姆和几个府医冲进丹房,慌张地对楚王说 :

“世子服用了李时珍的药后,吐得不得了,娘娘急得直哭 。

”楚王一听,霍地站起来,吼道 :

“府医,这是怎么回事?

府医赶忙凑上前去说:

“府里有那么多贵重的药,李时珍都不用,却拿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灌世子,世子千金之体,哪里受得了!

我们不知他安的是什么心!

楚王一听,大声说 :

“这家伙大概活得不耐烦了,叫他来!

”马上将李时珍传进丹房。

李时珍走进丹房,冷冷地走向楚王,楚王用手指着李时珍,说 :

“李时珍,你知道吗?

世子吐得不得了啦!

”“时珍正要向王爷道喜呢!

”李时珍道。

楚王竖起眉毛,说:

“你是要世子死了才高兴吧!

”李时珍用严肃的声调说;“不!

世子吐了,就有救了。

”楚王愣住了,说:

“什么?

你简直是疯了!

”接着大声对陆长史说 :

“陆长史!

你给我把李时珍带下去,限他三炷香的时间把世子给治好。

到时候,世子不醒过来,就把他关起来!

李时珍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