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中的个别化关照.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246173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组合作中的个别化关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组合作中的个别化关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组合作中的个别化关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组合作中的个别化关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组合作中的个别化关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小组合作中的个别化关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组合作中的个别化关照.docx

《小组合作中的个别化关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组合作中的个别化关照.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组合作中的个别化关照.docx

小组合作中的个别化关照

小组合作中的个别化关照

  摘要:

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

合作学习通过合理的分组,教师合理的引导,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能够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如何适当有效地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在课堂上对学生实施个别化关照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小组合作;个别化关照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13-036-2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国也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国合作教学兼顾与传统教学不同,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的一种教学活动,但集体授课仍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这点我们可以从合作学习的基本流程中窥见一斑。

我国的合作学习基本流程可归纳为:

合作设计→目标呈现→集体讲授→小组合作活动→测验→反馈与补救。

因此我认为,小班教学引入合作学习,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参与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并能更好地体现小班教学的优势,从而体现个别化关照。

  个别化关照是对学生个性的充分尊重,新课改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教学行为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真切关照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开发、个性发展。

小班化教学强调“以学生为本”,教学活动必须适应学生差异,使每位学生都拥有均等的参与教学机会。

因此深入钻研教材不仅包括备“教材”也包括备“学生”,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来进行,关注不同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及认知差异,注重不同学生新旧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差异性,在设计小组合作时考虑如何创建个性化的与之相应的学习内容。

  在具体操作中,如果对合作学习的实质把握不够,处于表面化、形式化便会影响了合作学习品质的提升。

只流于形式,为讨论而讨论,降低了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因而我想浅谈关于合作中的个别化关照在教学中的应用,同时施行个别化关照,如何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基础知识、学习风格开展不同的小组合作,在本校进行的一系列教研活动中总结出以下策略。

  一、科学合理的分组是有效进行合作学习的重要条件

  

(一)固定分组

  这种分组是根据班级较为固定的特点,将同桌或前后桌的同学形成一组,这是目前课堂合作学习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方式,其优点是随机进行,节省时间,常用的有两人合作学习和四人合作学习。

  1.两人小组合作学习,以2人为最小单位,是其他组织形式的基础,一般以同桌组合为主,在两个人组合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如怎样发表意见,听取别人的意见,怎样进行交流,共同研究问题等。

这种合作在课堂教学中展开,能够有效缩短学生间的认知距离,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水平和表达能力,促进同桌间的情感交流,但这种合作学习只适用于难度不大的题目。

  2.四人合作小组学习,一般为小组前后左右4人组成的小组,教师可以提出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让各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或者可以设计多个问题让成员分工汇报。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小组成员积极表达对问题的看法和意见,更重要的是围绕共同目标与组员沟通和分享自己的意见,培养社交技能,营造小组合作融洽的气氛,设法交流后组内成员乐于接纳自己的意见,达成共识,使学习小组成为一个共同体。

例如:

《古诗两首》第二课时,在带领学生通读两首古诗后进行小组讨论:

两首古诗的异同。

小组活动中组员们各抒己见,得出大致相同的意见。

讨论结束后,由各组派代表说出答案,老师做出归纳总结并做出相应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成员分工汇报,把学习任务按层次分解开,交给每个学生不同的任务,在各自学习的基础上分别向同组成员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在综合的信息下,完成任务。

这样可以更好地做到个别化关照。

例如:

进行《春满金陵》的学习时,分成4人小组,将《春满金陵》中涉及的问题分给各小组,4个同学(A、B、C、D)。

A:

足行篇B:

人物篇C:

梅花篇D:

新闻篇。

通过分工汇报,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作战精神”,也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另外,小组合作可以根据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设计。

如在合作中分四部分寻找春天,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指导他看看人物篇,中等生可以请他查查新闻篇;较好的学生请他说说足行篇。

这样小组合作更有针对性,学生有选择性地完成合作不仅在心理上减轻了压力,同时也保持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自由组合分组

  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组合而形成学习小组,组内的成员大多兴趣爱好相投、感情相融,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个性,是一种随机分组。

  自由组合尊重学生的自主权,他们自己选择合作伙伴,人数不定,进行自由讨论。

如:

学习《我的空中阁楼》一课,先放出关于家的优美画面,对“家”做一下简单的介绍,然后给2分钟时间请同学自己朗读课文,并提问:

作品好在哪里,课文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

先给与学生1分钟独立思考,接着5~8分钟自由组合讨论。

讨论完毕,随机抽出一位小组成员作为代表发言,教师进行评价,找出学生回答亮点给与合理性的鼓励与评说。

通过小组讨论,教师了解到学生对“家”已经了解,基于这种情况,教师通过学习单准确把握每位学生的学习起点,在教学进程中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去探索、去获取知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让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中。

教师起到的是组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和帮助的作用。

在合作讨论中使每位学生都有获得成功学习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这样的课堂才能够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学情的反馈调查为教师构建动态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二、合理的引导与监督,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

  合作学习并不是作为课堂的组织形式的点缀而存在。

如果作为点缀,小组合作便会“走过场”,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如果不分青红皂白,“随手拈来”“动辄合作”,则学习效率和独立学习的能力则会大大降低。

  合作学习真正有效,教师需要充当合格的引导者。

教师不能过多地干涉学生的合作学习,也不能对合作学习有困难得学生袖手旁观。

因为采取合作学习形式时,需要教师精心组织,避免学生在互相诊治及挑战中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在小组实践中流于形式形成偏差。

所以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重视引导与监督,努力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首先,问题的设计要具有适当的水平,要深入到文章之中,并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引导学生,问题设计与学生的兴趣相吻合,这样可以为合作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切入点。

  其次,保证适当的合作学习时间。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充分的时间作为保证,在个别同学发言后,整个小组讨论就草草收场,那么其他学生就没有机会发言,使他们在参与教学活动中积极性、主动性受挫,使合作学习只流于表面形式而不具有实效性。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给予大部分同学足够的思考和合作的时间,重视学生间的互动,使他们有机会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当然,合作学习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如提出的问题就度并不是很大,学生很快就能完成学习任务,给予他们过多的时间,会让讨论的重点出现偏移,出现松散的课堂氛围。

总之,只有保证了适合的合作学习时间,才能保证合作学习的质量。

  第三,教师适度的引导与监督贯穿于整个合作学习中。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适时点拨引导,加强必要的调控。

一般情况下,出现下列情况教师需要适当的介入:

(1)当小组对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需要重新解释,并向学生反复说明任务的内容。

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深入到小组中,观察学生是否很轻易的就解决了难题,分析它们的解法,及时发现他们的失误,在此基础上,巧妙地引导,把学生的合作学习引向高潮,完成合作任务。

(2)当小组一时无法完成合作任务时,教师可以先进行观察,不要急于介入,当小组实在无法完成时,教师向学生指出问题所在,并启发学生如何完成,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起一个引导作用。

(3)某小组的活动能够顺利进行时,教师需要给予适当的表扬,或介入让其中的一个学生解释一下形成的某些结论,从而保证每个成员都能理解这些结论。

(4)当小组讨论的声音过大,学生随意地在室内走动,课堂纪律过于松散时,教师要给与制止,以免影响其它小组的讨论,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

  三、建立合理的评价机构

  评价主体立体化,即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1)学生自评:

学生自评是小组成员对自我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可以加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规范自己的不良行为,积累知识。

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往往是在被动地接受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听从教师对自己或本组表现的评定。

而往往缺少自我审视、自我评价的机会,以至于不能清楚地看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和所取得的进步。

为此,我们不能一味地用个人的眼光去衡量学生和评判学生的对与错,而应给学生更多的自我评价的机会,让他们在不断地自我评价与衡量中了解自己:

是对还是错?

是进步还是退步?

通过其内在权衡摆正位置,增强自我激励,从而充分调动其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积极性、主动性。

  这种自评的方式具有三方面的作用:

(1)教师可以收集、了解学生在社交技能和其他学生之间应当具备的行为方面的具体表现;

(2)给小组同伴提供一种反馈,即同伴的哪些行为对我是有帮助的,哪些是无效的;(3)对小组行为的陈述有助于在学习小组中表明哪些小组行为有助于小组活动的开展,哪些行为会影响和伤害小组活动。

  

(2)学生互评: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同样是评价自己及同学学习活动的主体。

由于合作学习是学生群体共同完成任务,所以来自小组内、小组外的评价也不可忽视。

而学生的本性特点是善于挑剔,他们往往容易评价他人的不足之处,而不易取他人之长。

在小组合作中,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给每个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阐述思考的历程,让思维的火花得以碰撞,灵感得以涌现。

有了这种活动体验,学生的评价会客观的多。

在互评中,引导学生更多地挖掘其他小组的闪光点,对集体力量的凝聚成果给以肯定和赞同,为其补充或加以改正,从而让学生学会辨证地看待自己、看待每个学生、每个小组的活动结果,通过外在的舆论调整自己的思路、改进活动的方式。

  (3)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包括教师对合作学习小组的评价以及教师德自评。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需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动作参与、思维参与、情感参与等进行合适的评价。

评价的过程中,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准确而得体。

评价语言应根据学生的回答客观、准确地指出学生的长处与不足,既对学生表现出色之处给予肯定,同时又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提醒与纠正;要生动而巧妙。

评价语言不止局限于有声语言,多样的无声语言更具魅力。

也许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下抚摸都会使学生在举手投足间感到亲切,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当听到学生精彩的发言,可以快步上前与其握手祝贺;当学生没思考周全,还不知如何回答时,可以送上一个期待、信任的眼神……此外,评价要把握最佳时间,注重实效。

评价也不可过多,否则容易带来副作用。

评价还要有艺术性,表达必须流畅优美。

教师在对小组进行评价时,一是依据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等方式收集的信息进行判断而做出适当的评价,二是教师通过自己收集做出评价,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通过对小组的介入,与学生进行交流等方式收集信息。

  教师自评,教师对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进行反思。

这种反思的内容包括教师在合作学习前作的准备工作、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监控以及合作学习进行的评价等方面。

因为合作学习的的成效不仅仅取决于学生的努力,教师的作用也是绝对不可忽视的。

  合作学习需要合理的分组、教师的引导、建立评价机构,在这样的结构下合作与交流,创设出了有活力的合作情境。

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差异,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宽的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学习的途径。

合作学习给我们的课堂和学生带来很大的帮助,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建立了自信,最大程度地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位学生都能在一个群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改善人际交往的某方面技能,学会总结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经验,发挥着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改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宏武主编.主动参与教学模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2]庞国斌,王冬凌.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开明出版社,2001(10).

  [3]刘启艳.论合作教学中的教师角色.现代教育论丛,2000(05).

  [4]马兰.合作学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