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署篇塔吊垂直运输布置.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259722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9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署篇塔吊垂直运输布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部署篇塔吊垂直运输布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部署篇塔吊垂直运输布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部署篇塔吊垂直运输布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部署篇塔吊垂直运输布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部署篇塔吊垂直运输布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部署篇塔吊垂直运输布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部署篇塔吊垂直运输布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部署篇塔吊垂直运输布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部署篇塔吊垂直运输布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部署篇塔吊垂直运输布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部署篇塔吊垂直运输布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部署篇塔吊垂直运输布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部署篇塔吊垂直运输布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部署篇塔吊垂直运输布置.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部署篇塔吊垂直运输布置.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部署篇塔吊垂直运输布置.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部署篇塔吊垂直运输布置.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部署篇塔吊垂直运输布置.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部署篇塔吊垂直运输布置.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署篇塔吊垂直运输布置.docx

《部署篇塔吊垂直运输布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署篇塔吊垂直运输布置.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署篇塔吊垂直运输布置.docx

部署篇塔吊垂直运输布置

第一章工程实施部署

第一节工程部署总体思路

一.工程部署分析

(一)地铁保护

东面临地铁四号线,基坑暴露时间不宜过长,因此需快挖快做,优先施工。

(二)工程内容

酒店塔楼为38层超高层建筑,精装修交楼;办公塔楼为60层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公共区域为精装修交楼,其他区域为毛坯交楼;两栋塔楼均需占用较长工期,为工程竣工关键线路,尽早施工有利于总工期控制。

(三)设备分布

本工程地下室机电设备体量较大,且主要集中在北侧地下室,地下室主要设备分布如下(蓝色为B1层机电设备分布,黑色为B2、B3、B4层机电设备分布):

地下室机电设备需较长施工工期,且设备区对两栋塔楼设备层安装及调试存在影响,需优先组织设备区的地下室施工,尽早提供作业面于机电穿插施工。

酒店塔楼18层设计为机电设备层,办公塔楼32层设计为机电设备层,为相关区域配套设备,该设备层与区域内机电调试、验收息息相关,施工部署时需考虑设备进场和安装。

(四)土方开挖及基础施工

现场踏勘时,基坑土方尚未开挖,综合考虑基坑内土方开挖完成的先后顺序,优化出土方案及最终收坡的位置,有利于工程整体目标的顺利实现。

考虑到基坑东侧、西侧为塔楼区、北侧为机电设备集中区,均有优先施工的需求,总体出土方案计划为东、西两侧同时开挖,再由北向南退挖收坡。

并根据土方开挖进度分区移交土建穿插二次土方开挖、桩基础及抗拔锚杆施工,预计分区域移交时间间隔为10~15天。

出土坡道设置考虑两种方案备选:

1.方案一

大面积土方开挖期间在南北侧均设置出土坡道,两坡道中间设中转土台,土方开挖顺序由东、西两侧向中部收拢,由南向北逐渐收坡,示意图如下:

方案一出土坡道设计示意图

第一次移交土建施工(红色填充区域)第二次移交土建施工(红色填充区域)

第三次移交土建施工(红色填充区域)基坑土方开挖全部完成(红色填充区域移交)

2.方案二

若土方大面积开挖前十地块可完成其东面基坑土方回填,则可利用两地块间规划道路,将空载入口设计在基坑西南角,将重载出土口设置在西北角,如“方案二出土坡道设计示意图”,尽量降低基坑内放坡对地下室结构施工的影响,场地移交顺序与前述方案相同。

鉴于基坑土石方开挖量达40多万m³,可采用两方案结合的方式提高出土效率,最终收尾坡道与本方案相同。

方案二出土坡道设计示意图

(五)施工顺序(穿插顺序、包含分区分段的内容)

本工程规模大、专业工序多,且各主要专业工程施工工期较长,相互之间有较多穿插内容,应合理安排各专业工程的插入时间,确保工程进展顺利。

如装饰装修工程施工需在结构验收合格之后进行,考虑到超高层整体验收将影响整体工期,应将结构分为不同施工段分段进行验收,分段穿插装饰施工。

幕墙施工需考虑施工电梯、塔吊附着层预留洞口的收口处理,塔楼设备层的预留吊装口配合,裙楼幕墙与裙楼外脚手架是否兼容和配合。

(六)地下室结构施工方案

1.地下室底板及地下室结构施工随土方开挖及桩基础、抗拔锚杆施工进度穿插施工。

2.因后浇带会较大程度的影响地下室结构封闭、后续工序的插入施工,计划保留两栋塔楼周边的沉降后浇带,取消地下室其他后浇带,将地下室结构划分为30×30m左右区块,采用跳仓法施工应对混凝土收缩应力,避免裂缝产生。

3.地下室面积大,且地下室结构施工存在一定流水作业,模板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脚手架快拆体系,加快材料的周转速度并缩短最终场地清理及移交后续专业施工时间。

(七)办公塔楼施工方案

1.地下室结构施工方案

办公塔楼开工后作为独立施工区顺序向上施工,地下室结构施工采用常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普通胶合板施工方案,地下室满配四层周转材料。

2.上部核心筒结构施工方案

(1)核心筒竖向结构

办公塔楼为钢筋砼核心筒+钢结构外框组成的框筒结构,在目前施工工艺中有常规散支散拼、滑模、爬模、提模以及我局自有知识产权的“超高层智能化整体顶升钢平台及可变模架体系”(以下简称“顶模系统”)施工工艺,顶模系统为施工作业提供了大面积的施工平台和多层次的作业空间,控制系统简单、极大减少塔吊使用吊次,非常适用于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使用,因此办公塔楼核心筒采用顶模系统。

办公塔楼核心筒顶模系统示意图

(2)核心筒水平结构

核心筒内水平结构采用常规模板施工。

支模架选用扣件式钢管件脚手架,模板采用胶合板。

3.钢结构吊装

办公塔楼外框为钢结构,钢管混凝土柱直径达1500mm,厚度为40mm,重量大,外框钢梁、压型钢板吊次需求大,因此需配置两台动臂塔吊作为吊装设备。

根据塔吊吊运能力分析,采用ZSL750塔吊,办公塔楼钢柱地下室一层一节,地上部分11层以下两层一节,11层以上三层一节,层高较高的楼层一层一节,可满足施工要求。

办公塔楼地下室结构施工期间吊次需求相对较低,可先安装一台塔吊满足施工需求,在核心筒顶模系统安装前安装另一台塔吊。

地下室结构施工塔吊布置地上结构施工塔吊平面布置

4.冠顶

冠顶采用钢结构设计,最大管径为800mm,重量较轻,采用较小型塔吊即可满足施工要求。

原结构施工的ZSL750塔吊穿过冠顶结构,由于需要预留孔洞之后进行补装,塔冠不能完整合拢,增加了施工难度。

在主体结构全部封顶后,先采用一台ZSL750塔吊拆除另一台ZSL750,在屋顶安装一台可满足冠顶结构施工的ZSL380塔吊,利用ZSL380拆除ZSL750,并用ZSL380完成屋顶皇冠的结构施工及后续工程中需要的起重工程,ZSL380采用屋面安装的ST2533塔吊进行拆除。

一台ZSL750拆除另一台ZSL750安装ZSL380拆除ZSL750塔吊

ZSL380塔吊安装冠顶安装ST2533(核对型号)拆除ZSL380

5.幕墙施工方案

(1)幕墙板块的垂直运输

办公塔楼标准层高4.2m,幕墙板块造型新颖,向下延伸800mm玻璃板块,单元板块总长达5m,外加包装,整体运输尺寸需求最少为5.2m,而目前双笼高速施工电梯笼最大尺寸为4.8m,不能满足幕墙板块运输需求,大型双立柱电梯能满足运输需求,但其运行速度仅20m/min,效率过低,因此采用电梯运输幕墙板块方案不具有可行性,施工电梯只能用于支座、备品备件、小型异形板块及零星材料的运输。

大尺寸梯笼电梯双立柱施工电梯(不适宜幕墙板块运输)

超高层建筑施工塔吊为各个作业面提供垂直运输,吊次非常紧张,不能考虑在大量主体结构施工期间运输幕墙板块,因此主体结构施工期间穿插幕墙施工后,幕墙板块运输在楼层内设悬臂吊机及卸料平台进行幕墙板块运输。

屋顶皇冠向内收缩,只能采用塔吊进行运输,此时结构封顶,结构施工吊次需求降低,可提供屋顶皇冠板块运输。

(2)安装方法

办公塔楼33层以下幕墙形式较为统一,可采用环形轨道安装从下至上安装,33层以上幕墙逐渐内收,无法采用环轨吊进行安装,采用扒杆吊进行吊装。

冠顶幕墙采用满堂脚手架+悬挑脚手架作为作业平台,板块采用电动卷扬提升机进行垂直运输,人工水平运输,自上而下安装,在屋面层位置收口封闭。

(八)酒店塔楼施工方案

1.结构施工方案

酒店公寓塔楼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冠顶,因酒店公寓塔楼结构平面为苹果造型,平面曲线较多,采用常规的木模板体系较为适合。

2.塔吊方案

酒店塔楼为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垂直运输对吊重要求不高,冠顶钢结构重量也较轻,选择一台较大起重量的常规塔吊即能满足施工需要,拟投入一台TC7030塔吊。

塔楼单层投影面积约为1800㎡,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度达到173.4m,高空运输时间长、吊次需求较大,需布置两台塔吊满足施工吊次需求,拟增加一台TC6020塔吊(臂长45m)。

酒店塔楼地下室结构施工期间吊次需求相对较低,可先安装一台TC7030塔吊满足施工需求,待出±0.00以后安装TC6020塔吊,结构封顶后拆除TC6020塔吊,TC7030用于冠顶结构吊装。

地下室塔吊布置平面图主体结构塔吊平面布置

3.安全防护

酒店塔楼标准层外形沿高度方向相对统一,适合爬架防护,采用防火型全钢爬架进行结构施工防护。

全钢爬架结构示意图酒店塔楼爬架效果图

4.幕墙施工方案

(1)材料垂直运输

塔楼标准层高3.7m,幕墙板块向下延伸800mm高玻璃板块,板块总长达4.5m,外加包装,整体运输尺寸需求为4.7m,选用较大尺寸的施工电梯(目前最大4.8m,广州京龙生产,应用于广州东塔项目)可满足幕墙板块运输需求,因此酒店塔楼幕墙板块采用施工电梯运输。

大尺寸施工电梯

屋顶皇冠向内收缩,只能采用塔吊进行运输,此时结构封顶,结构施工吊次需求降低,可提供屋顶皇冠板块运输。

(2)幕墙安装

酒店塔楼33层以下幕墙形式较为统一,可采用环形轨道安装从下至上安装,33层以上幕墙逐渐内收,采用扒杆吊进行吊装。

冠顶幕墙采用满堂脚手架+悬挑脚手架作为作业平台,板块采用电动卷扬提升机进行垂直运输,人工水平运输,自上而下安装,在屋面层位置收口封闭。

(九)裙楼施工方案

1.结构施工方案

裙楼为框架结构,采用扣件式脚手架+胶合板模板体系进行结构施工。

2.钢结构施工方案的选择

裙楼钢结构吊装量大,跨度达34m,悬挑11m,桁架高度达XXm,整体重量大,可采用满堂胎架+重型起重设备吊装方案,考虑到结构变化较小,可使用办公塔楼西侧ZSL750塔吊拼装后,进行滑移就位桁架,部分小构件采用汽车吊辅助吊装。

3.幕墙施工方案

裙楼幕墙形式主要为金属板和石材幕墙系统、构件式幕墙系统及大型金属雨篷、点式玻璃幕墙系统,金属板、石材、构件式幕墙系统通过裙楼外脚手架进行安装,由于裙楼幕墙施工要求脚手架离结构边500~600mm,无法与结构施工脚手架兼容,裙楼幕墙施工时需重新搭设作业脚手架。

裙楼二层位置设有弧形玻璃雨篷,雨篷幕墙在裙楼幕墙工程后期进行施工,采用满堂脚手架作为施工平台,汽车吊运输板块。

二.分区、分段说明

(一)总体分区

根据工程特点及招标文件分段竣工要求,工程整体施工期间计划将本工程分三个大区分别独立组织施工,分区为地下室及裙楼区、办公塔楼区、酒店塔楼区。

示意图如下:

(二)±0.00以下施工分段

1.地下室结构施工分段说明

两栋塔楼高度较高,施工周期长,因此地下室结构施工期间,酒店塔楼区和办公塔楼区作为两个独立施工区竖向向上施工,地下室及裙楼区划分为A、B、C、D四个施工段,示意如下:

地下室结构施工分区分段图

2.地下室机电安装及装饰装修分区

由于地下室机电设备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在地下室机电安装及装饰装饰施工阶段按前述分区进行施工并不适宜,拟在该阶段将办公塔楼、酒店塔楼划入地下室施工区,并对整个地下室按设备分区统一划分施工区域进行施工,分区示意图如下:

地下室机电及装饰装修施工分区图

(三)±0.00以上施工分段

为便于施工管理,将工程±0.00以上部分从竖向划分为不同的施工段组织施工:

1.裙楼区作为一个独立施工区;

2.办公塔楼区竖向划分为Ⅰ段(1~15F)、Ⅱ段(16~32F)、Ⅲ段(33~46F)、Ⅳ段(47~60F),Ⅴ段(冠顶);

3.酒店塔楼区竖向划分为Ⅰ段(1~18F)、Ⅱ段(19~38F)、Ⅲ段(冠顶)。

4.±0.00以上分段如下图示意:

(四)室外工程施工分区

室外市政及园林景观工程施工阶段,拟按以下分区进行施工组织安排:

三.施工部署安排

(一)场地移交说明

通过前述工程部署影响因素分析,土方开挖场地分四次移交施工总承包,计划同时投入三个土建综合劳务班组分别负责裙楼及地下室区、办公塔楼区、酒店塔楼区地下室结构施工。

其他各专业工程根据各区土建施工进度合理穿插施工。

(二)地下室及裙楼区施工部署安排

1.基础施工

地下室及裙楼区基础为抗浮锚杆+筏板基础,拟先进行基础土石方开挖工作,具备作业面后穿插抗浮锚杆施工,在抗浮锚杆养护检测期间完成垫层、砖胎模、防水等工程施工,抗浮锚杆验收完成后进行底板结构施工。

根据前述场地移交顺序,地下室及裙楼区按A→B→C→D的顺序穿插进行基础及底板结构施工,预计各施工段移交时间间隔约为20天,进度计划按此时间差进行编制。

2.地下室结构施工

根据前述地下室及裙楼分段设置,A段与C段、B段与D段单层面积相近,且基础施工有较长时间间隔,计划在A段、B段地下室结构施工完成后分别转入C段、D段地下室结构施工。

地下室结构施工完成后,进行场地清理,分区穿插砌筑施工。

3.主体结构施工

地上裙楼首层~2层结构及3层框架柱结构施工完成后进行钢柱、钢梁及宴会厅桁架钢结构安装,裙楼屋顶雨棚钢结构在裙楼屋面混凝土结构完成安装。

裙楼结构封顶后开始裙楼砌体施工。

4.幕墙施工

裙楼结构全部施工完成后进行外脚手架改装,裙楼外立面移交幕墙进行施工。

5.机电工程

(1)预留预埋:

机电预留预埋随土建结构进行施工。

(2)地下室机电安装

公共区域地下室水平主干管在地下室天花刮白及墙面抹灰施工完成后穿插施工,墙面线管随地下室砌筑穿插施工。

机电设备区在地下室场地清理后先砌筑机房区与其他区域的隔墙,预留设备进入通道暂不砌筑,并完成设备基础施工,在设备进场并安装就位后完成设备区剩余隔墙砌筑收尾并进行门洞口临时封闭。

由于地下室设备房安装完成是办公塔楼、酒店塔楼±0.00以上设备层顺利实现使用功能的先决条件,因此地下室设备应尽早定版、尽早安装。

(3)裙楼机电安装

墙面机电管线随砌筑工程开展施工,设备房设备在部分隔墙砌筑完成后进场安装,设备就位后完成砌筑收尾工作。

6.装饰装修工程

(1)地下室

地下室结构验收后,分区穿插地下室抹灰施工,公共区域墙面及天花刮白应在机电水平支管安装前进行施工,抹灰及机电管线安装完成后移交精装修进场施工。

地下室部分精装修每层为一个流水施工段进行流水施工,即-4层→-3层→-4层→-1层。

(2)裙楼室内抹灰在裙楼结构验收后开始施工,裙楼部分精装修在裙楼全部抹灰完成开始插入施工,每两层为一个流水施工段进行由上向下流水施工,即5、6层→3、4层→1、2层。

7.电梯工程

裙楼结构施工完成后,进行裙楼升降电梯井道的清理,移交电梯专业施工单位进行施工。

裙楼自动扶梯在精装修收尾阶段穿插施工。

8.地下室及裙楼施工流程图

(三)办公塔楼区

1.基础施工

办公塔楼区基础为人工挖孔桩+筏板基础,拟先完成人工挖孔桩施工,在人工挖孔桩养护检测期间完成基础土石方开挖工作,并完成垫层、砖胎模、防水等工程,人工挖孔桩验收完成后进行底板结构施工。

2.地下室结构施工

办公塔楼地下室竖向结构与水平结构同步向上施工至±0.00。

3.主体结构施工

办公塔楼出±0.00以后核心筒结构继续向上施工(外框钢结构及水平楼板暂不施工),采用木模板体系将核心筒竖向结构施工至+5.53m后,增加一台ZSL750塔吊(爬升式),并将原独立式ZSL750塔吊改为爬升式。

塔吊安装及改装完成后进行核心筒竖向结构铝合金模板拼装,采用铝合金模板完成一段标准层(4.2m)核心筒竖向结构施工(首层核心筒竖向结构完成至+9.73m)。

顶模安装、调试在核心筒竖向结构施工+9.73m完成后进行(同时安装直达顶模平台的施工电梯)。

核心筒内楼板、外框钢结构及组合楼板随核心筒竖向结构顺序向上施工,并与核心筒竖向结构保持一定落差。

核心筒竖向结构、筒内水平楼板、外框钢结构、组合楼板高差关系分析如下:

(1)最小高差分析

竖向结构与水平结构最小高差示意图

(2)最大高差分析

核心筒竖向结构与筒内水平楼板、外框钢结构、组合楼板之间最大高差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序号

影响因素

因素分析

影响结果

1

核心筒与外框结构高差对结构安全性、稳定性的影响

根据结构安全模拟验算结果,办公塔楼核心筒竖向结构与外框水平楼板高差在50m以内(12层标准层)可保证施工期间安全,高差过大将影响结构安全。

外框混凝土楼板最多落后核心筒竖向结构12层。

2

顶模作业平台的临时水电输送配套设施影响

顶模作业平台临时水电需在中间固定楼层设中转水池及变压器,根据电缆线损及水泵扬程分析,外框楼板最多可落后核心筒水平结构15层,可保证顶模平台临时水电的顺利供应。

外框混凝土楼板最多落后核心筒竖向结构15层。

超过后需增设临时水箱或临时变压器。

3

临时停电情况下顶模作业平台的紧急疏散通道

在临时停电情况下,顶模平台施工电梯无法使用,需考虑人员的紧急疏散通道(沿塔吊爬梯下至楼层),最不利情况为塔吊爬升后,其底层水平钢梁及核心筒内水平楼板应已安装完成。

水平钢梁最多落后核心筒竖向结构7层,外框混凝土楼板最多落后核心筒竖向结构12层。

最大高差示意图如下:

竖向结构与水平结构最大高差示意图

综上所述,核心筒水平楼板落后核心筒竖向结构5~10层,外框钢柱落后核心筒竖向结构1~5层,水平钢梁落后核心筒竖向结构3~7层;外框组合楼板落后核心筒竖向结构8~12层。

进度计划按最小高差进行编制。

二层外框结构完成后,安装一台外用施工电梯用于结构施工期间人员及材料运输。

砌体插入施工后,再安装两台外用施工电梯用于人员及材料垂直运输。

因幕墙安装过程中需用楼层内作为堆场,且高空风力对未封闭的楼层内砌体存在不利影响,计划砌筑在幕墙封闭5层后开始施工。

为便于后续装饰工程的提前插入,办公塔楼主体结构分段进行结构验收(1~15F、16~32F、33~46F、47~60F),分段移交工作面进行装饰施工。

4.幕墙工程

塔楼幕墙预埋件随主体结构同步施工。

根据主体结构施工进度,分段移交作业场地于幕墙施工,由于幕墙与主体结构同时施工,每一段移交幕墙施工前须在上部设置悬挑防护棚,且防护棚需在上下分别与结构进行拉结,幕墙开始施工时与结构关系如下:

各避难层、设备层幕墙在机电设备吊装完成后进行封闭,塔吊、施工电梯附墙楼层局部幕墙在相应机械设备拆除后进行幕墙收口施工。

根据主体结构施工进度,分5段移交作业面进行幕墙施工,具体移交节点如下:

序号

分段

移交时结构施工进度

1

Ⅰ段(1~15F)

外框组合楼板混凝土浇筑完成20层,17层设置悬挑防护棚

2

Ⅱ段(16~32F)

外框组合楼板混凝土浇筑完成37层,34层设置悬挑防护棚

3

Ⅲ段(33~46F)

外框组合楼板混凝土浇筑完成51层,47层设置悬挑防护棚

4

Ⅳ段(47~58F)

屋面混凝土浇筑完成,60层设置悬挑防护棚

5

Ⅴ段(冠顶)

冠顶结构施工完成

备注:

考虑到47层以上幕墙施工时,屋顶冠顶结构正在施工,屋面层设置防护棚较为困难,47~60层幕墙施工时在60层楼面设悬挑防护棚,冠顶结构施工前幕墙先施工至58层,59~60层在冠顶结构施工完成后进行施工,冠顶最终在屋面层收口。

5.机电安装工程

(1)各机电专业管道按照“小管让大管、有压管让无压管,电气在上其他在下”的原则合理布置,为装修尽可能提高净空,机电专业之间的基本施工顺序如下:

(2)机电竖向封闭管井内的风管安装于15层结构施工完成时插入施工,并在砌筑施工前完成;竖向水管和桥架于抹灰工程完成后分区插入施工并及时开始分段试压测试等过程验收工作。

(3)办公楼水平风管按照每15层一个区的分别在砌筑开始20天后进行水平主干管安装,并在装饰进场前完成隐蔽试压工作,各分区抹灰后装饰工程开始插入施工,机电水平支管(水管(含消防管)、风管、电气线缆)与装饰工程同步开展并于天花封闭前完成水平支管安装工作;

(4)机电末端随装饰工程于调试阶段安装完毕。

(5)办公塔楼大型机电设备如变压器、低压柜、换热器、洗窗机、空气处理机等设备计划于幕墙封闭及塔吊拆除前吊运至相应机房。

(6)设备机房在母线,小型设备(配电箱、风机等)安装完毕后开始安装,通水通电前两个月内完成,通水通电后即开始单机调试。

(7)机电工作面的管理

该区域涉及的专业多,施工场地小,土建二次墙体砌筑与机电专业管道施工交叉面广,为更好的协调好机电专业与土建二次二次墙体砌筑之间的施工工序搭接,在施工前机电单位应提前提交机电专业墙体砌筑部分的划分要求,如水管、风管管井二次墙体砌筑的施工顺序,以办公塔楼23-31层为例,将办公塔楼标准层分为两个施工区域,两个区域独立施工,示意图如下:

办公楼施工平面分区示意图

说明

办公楼部分分为1区,公共走廊(包括核心筒部分)分为2区,两个区域独立施工。

办公楼平面施工顺序图

说明

在楼层机电施工过程中土建专业与机电各单位密切配合,对于核心筒区域的风管、水管井二次墙体的砌筑,如左图,墙体施工时,先安排未填色部分二次墙体的砌筑,待红色区域机电管线安装完成后再进行砌筑。

6.装饰工程

1~15层砌筑、抹灰及机电主要管线施工完成后,移交工作面进行精装修施工,精装修按照1-15层→16-32层→33-46层→47-60层的顺序进行工作面移交,在每次移交前保证此区域抹灰工作全部完成,精装修按照4个流水施工段进行流水施工。

精装修样板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32层后提前插入施工,在此之前根据业主要求楼层提前完成样板层的砌筑、抹灰及机电管线安装施工,具备精装修施工条件。

精装修分段插入节点:

序号

分段

移交前需完成工程内容

1

Ⅰ段(1~15F)

1~15层结构验收完成;

15层及以下砌体及机电管线安装完成;

15层以下粗装修完成;

16层以上进行楼层断水处理。

2

Ⅱ段(16~32F)

16~32层结构验收完成;

32层及以下砌体及机电管线安装完成;

32层以下粗装修完成;

32层以上进行楼层断水处理。

3

Ⅲ段(33~46F)

33~46层结构验收完成;

46层及以下砌体及机电管线安装完成;

46层以下粗装修完成;

46层以上进行楼层断水处理。

4

Ⅳ段(47~60F)

47~60层结构验收完成;

60层及以下砌体及机电管线安装完成;

60层及以下粗装修完成;

屋面层以上进行断水处理。

7.电梯工程

办公塔楼设备层主体结构封顶后进行机房区场地清理,开始电梯机房装修及设备基础施工,并分段完成井道清理及移交,永久电梯进场施工。

冠顶结构施工完成后,现场对塔吊需求逐渐降低,完成冠顶幕墙材料吊运,塔吊可拆除,由于电梯设备需使用塔吊吊运至设备层,故电梯主要设备部件应在塔吊拆除前吊装进设备层。

8.办公塔楼施工流程图

(四)酒店塔楼区

1.基础工程

酒店塔楼区基础为人工挖孔桩+筏板基础,拟先完成人工挖孔桩施工,在人工挖孔桩养护检测期间完成基础土石方开挖工作,并完成垫层、砖胎模、防水等工程,人工挖孔桩验收完成后进行底板结构施工。

2.地下室结构工程

办公塔楼地下室竖向结构与水平结构同步向上施工至±0.00。

3.主体结构工程

(1)出±0.00以后,酒店塔楼增加一台塔吊TC6013用于垂直运输。

(2)酒店首层结构施工外立面防护采用落地式脚手架,首层结构施工完成后,安装全钢爬架防护体系,拆除落地式脚手架。

(3)在2层结构施工完成后进行安装一台高速施工电梯,幕墙穿插施工前再安装一台大尺寸(4.8m)高速施工电梯用于垂直运输。

(4)砌筑在外立面幕墙封闭完成5层后开始施工。

(5)为便于后续装饰工程的提前插入,办公塔楼主体结构分段进行结构验收(1~18F、19~38F),分段移交工作面进行装饰施工。

4.幕墙工程

塔楼幕墙预埋件随主体结构同步施工。

根据主体结构施工进度,分段移交作业场地于幕墙施工,由于幕墙与主体结构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