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评价标准.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276891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35.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评价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评价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评价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评价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评价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评价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8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评价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8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评价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8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评价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8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评价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8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评价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8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评价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8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评价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8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评价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8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评价标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8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评价标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8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评价标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8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评价标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8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评价标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8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评价标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评价标准.docx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评价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评价标准.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评价标准.docx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评价标准

惠民县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标准

编号:

6N1D1K-1

评委:

时间:

基本信息

实验基本信息

被测者基本信息

实验名称:

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实验所属教材:

《科学》六年级下册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校:

评价信息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与标准

评价纪录

得分

实验器材名称:

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报纸、书本、树叶、布、邮票

选择了放大镜和几种不同的观察材料。

(10分)

实验装置组装:

实验操作要求:

规范使用放大镜。

1.手持放大镜镜柄。

(10分)

2.调节放大镜与观察物的距离,直到看到最大最清晰的图像。

(10分)

实验步骤:

1.用放大镜观察树叶,把看到的记录下来。

2.用放大镜观察报纸、书本。

3.把放大镜放在有格的纸上或放在书上,看看它能把物体放大多少倍。

4.用放大镜观察布、邮票的某部分,并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看看它能把物体放大多少倍。

1.看到清晰的叶脉及叶边缘小齿等。

(5分)

2.看清楚放大的字体。

(5分)

3.数出未放大时,镜片范围大小的格数,再使格被放大,直到看到的格最大最清楚,数出镜框内的格数,计算出放大倍数。

(10分)

4.通过放大镜,清楚地观察邮票、布等细微部分。

(10分)

实验记录:

用画图方式记录放大镜下的发现。

记录真实,清楚。

(10分)

实验信息数据整理:

计算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通过认真观察、测量和计算,算出了不同放大镜的放大倍数,结果较准确。

(10分)

实验结论:

归纳总结放大镜的功能特点。

1.放大镜可以把物体的像放大。

(10分)

2.同一放大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一定的。

(10分)

综合评语:

 

总得分

评价等级

 

惠民县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标准

编号:

6N1D2K-1

评委:

时间:

基本信息

实验基本信息

被测者基本信息

实验名称:

放大镜下的昆虫

教材:

《科学》六年级下册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校:

评价信息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与标准

评价纪录

得分

实验器材名称:

放大镜、蚂蚁等昆虫及蝴蝶、、蚕蛾标本。

选择了放大镜和几种不同的观察材料。

(10分)

实验装置组装:

实验操作要求:

用放大镜观察,规范使用放大镜

 

1.手握镜柄,不触摸镜片。

(10分)

2.调整放大镜与昆虫的距离,直到看得最大最清楚。

(10分)

实验步骤:

1.用肉眼直接观察。

2.观察昆虫的身体。

3.观察昆虫的生活。

 

1.用肉眼认真观察昆虫的整个身体。

(5分)

2.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昆虫的身体。

(5分)

3.用放大镜清楚地观察昆虫身体的部分结构。

(10分)

4.观察昆虫的生活,不伤害动物。

(10分)

实验记录:

用文字和图画记录观察到的昆虫身体结构和昆虫的生活

绘图形象,符合实际。

文字说明具体。

(20分)

实验信息数据整理:

比较几种昆虫触角的形状。

通过观察比较和记录,发现不同的昆虫触角的形状是不同的。

(10分)

实验结论:

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昆虫身体的细微结构。

1.使用放大镜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

(5分)

2.昆虫的身体很奇妙。

(5分)

综合评语:

 

总得分

评价等级

惠民县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标准

编号:

6N1D3K-1

评委:

时间:

基本信息

实验基本信息

被测者基本信息

实验名称:

用放大镜观察晶体

实验所属教材: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校:

评价信息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与标准

评价纪录

得分

实验器材名称:

白糖、食盐、碱面、味精、玻璃片、放大镜

选择了放大镜和几种不同的观察材料。

(5分)

实验装置组装:

实验操作要求:

1.规范使用放大镜。

2.用放大镜观察常见固体物质的晶体。

1.手持放大镜镜柄。

(5分)

2.调节放大镜与观察物的距离,直到看到最大最清晰的图像。

(10分)

实验步骤:

1.观察分辨几种常见的小颗粒物质。

2.用放大镜观察白糖、食盐、味精颗粒特点。

3.观察了解更多物质晶体的形状。

4.自制食盐等晶体

5.用放大镜观察食盐晶体。

1.用肉眼观察辨别哪一包是白糖,哪一包是食盐,哪一包是味精,发现这些物体结构特点。

(5分)

2.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白糖、食盐、味精颗粒,发现它们各自的形状规则。

(5分)

3.用减少浓盐水中的水分来作食盐晶体:

用滴管取一两滴浓盐水滴在玻璃片上,轻轻晃动一下,让盐水扩散得薄而均匀。

(10分)

用夹子夹信玻璃片在酒精灯微微加热,慢慢烘干。

(5分)

加热过程中不用手或器物触摸液体和玻璃。

(5分)

4.用放大镜观察食盐晶体的特点。

(10分)

实验记录:

用绘图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在记录单上画出白糖、食盐晶体。

(10分)

实验信息数据整理:

比较几种物质的晶体形状。

 

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晶体形状有规则。

不同物质的晶体的形状不同。

(10分)

实验结论:

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自然界中许多物质是晶体结构。

同一种物质的颗粒都是有规则的几何形体,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10分)

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的。

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是有规则的。

(10分)

综合评语:

 

总得分

评价等级

 

惠民县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标准

编号:

6N1D4K-1

评委:

时间:

基本信息

实验基本信息

被测者基本信息

实验名称:

制作简易显微镜

实验所属教材:

《科学》六年级下册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校:

评价信息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与标准

评价纪录

得分

实验器材名称:

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卡纸、剪刀、胶水或双面胶带、铅笔、橡皮、花粉标本、棉布纤维标本、昆虫标本等。

材料选取合适、齐全。

(10分)

实验装置组装:

焦距较小一点的凸透镜作物镜,焦距较大一点的的凸透镜作目镜,调整它们的距离,看到正立的放大的像,固定好两个放大镜。

选用一个合适的纸筒,两个镜面大小相同的放大镜,纸筒的直径与放大镜镜片相当,在纸筒一侧切一条缝,缝的宽窄和放大镜镜柄的粗细差不多。

(10分)

把放大镜从纸筒一端放入,使柄从缝中伸出,在纸筒底端向上1—2厘米处固定好一个放大镜,作为物镜。

(10分)

上下移动上面的放大镜(目镜),直到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

(10分)

用胶带固定好放大镜。

(10分)

实验操作要求:

用自制的简易显微镜观察细小物体。

把两个放大镜组合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

(10分)

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10分)

实验步骤:

 

分别用两个放大镜观察同一物体。

(5分)

用自制的简易显微镜观察物体,比较有什么不同。

(5分)

实验记录:

实验信息数据整理:

实验结论:

两个凸透镜的组合可以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两个凸透镜的组合可以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20分)

综合评语:

总得分

评价等级

惠民县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标准

编号:

6N1D5K-1

评委:

时间:

基本信息

实验基本信息

被测者基本信息

实验名称: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实验所属教材:

《科学》六年级下册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校:

评价信息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与标准

评价纪录

得分

实验器材名称:

洋葱、小刀、镊子、清水、滴管、碘酒、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实验材料选择齐全

(5分)

实验装置组装:

1.调节通光孔和反光镜对光

2.在载物台上放置标本

1.使低倍镜对准镜台的通光孔,反光镜转向光源。

(5分)

2.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观察的部位调到通光孔的正中。

(5分)

实验操作要求:

1.双手取镜。

2.对光,看到明亮的视野。

3.标本放在载物台通光孔中心。

4.左眼观察视野。

5.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

1.右手握镜臂、左手托座,不可单手提取。

(5分)

2.不触摸光学部分。

(5分)

3.放置玻片标本,所要观察的部位调到通光孔的正中。

(5分)

4.两眼同时睁开,以左眼观察视野,右眼用以绘图。

(5分)

5.转动转换器调换物镜时,先提升镜筒。

(5分)

实验步骤:

1、制作洋葱表表切片标本

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

取镜

  

对光

  

放置标本

  

调节焦距

3、整理。

1.在一个干净的玻璃载片中间滴一滴清水。

(5分)

2.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

(5分)

3.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气泡。

(5分)

4.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再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

(5分)

5.转动旋转器,使低倍镜对准镜台的通光孔。

打开光圈,上升集光器,并将反光镜转向光源,以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同时调节反光镜方向,直到视野内的光线均匀明亮为止。

(5分)

6.取一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器弹簧夹夹住,将所要观察的部位调到通光孔的正中。

(5分)

7.以左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地上升至物镜距标本片约5毫米处,从侧面看着镜台上升,以免造成镜头或标本片的损坏。

(5分)

8.两眼同时睁开,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左手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下降,直到视野中出现清晰的物象为止。

(5分)

9.使用完毕后,取下标本片,转动旋转器使镜头离开通光孔,下降镜台,平放反光镜,下降集光器、关闭光圈,推片器回位。

(5分)

实验记录:

用铅笔画出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

绘画与观察相符。

(5分)

实验信息数据整理:

实验结论:

洋葱表皮由一个个细胞组成的。

洋葱表皮由一个个比较规则的多边形组成。

(5分)

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

(5分)

综合评语:

总得分

评价等级

惠民县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标准

编号:

6N1D6K-1

评委:

时间:

基本信息

实验基本信息

被测者基本信息

实验名称:

生物细胞的观察

实验所属教材:

《科学》六年级下册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校:

评价信息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与标准

评价纪录

得分

实验器材名称:

显微镜、几种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细胞装片、牙签、清水。

实验材料选择齐全

(10分)

实验装置组装:

1.调节通光孔和反光镜对光

2.在载物台上放置标本

1.使低倍镜对准镜台的通光孔,反光镜转向光源。

(5分)

2.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观察的部位调到通光孔的正中。

(5分)

实验操作要求:

规范操作显微镜

1.右手握镜臂、左手托座,不可单手提取。

(5分)

2.不触摸光学部分。

(5分)

3.放置玻片标本,所要观察的部位调到通光孔的正中。

(5分)

4.两眼同时睁开,以左眼观察视野,右眼用以绘图。

(5分)

5.转动转换器调换物镜时,先提升镜筒。

(5分)

实验步骤:

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胞

将观察工具及材料放到规定地点,

1.转动旋转器,使低倍镜对准镜台的通光孔。

打开光圈,上升集光器,并将反光镜转向光源,以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同时调节反光镜方向,直到视野内的光线均匀明亮为止。

(5分)

2.取一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器弹簧夹夹住,将所要观察的部位调到通光孔的正中。

(5分)

3.以左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地上升至物镜距标本片约5毫米处,从侧面看着镜台上升,以免造成镜头或标本片的损坏。

(5分)

4.两眼同时睁开,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左手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下降,直到视野中出现清晰的物象为止。

(5分)

5.使用完毕后,取下标本片,转动旋转器使镜头离开通光孔,下降镜台,平放反光镜,下降集光器、关闭光圈,推片器回位。

(5分)

实验记录:

画图记录显微镜下的生物细胞。

观察记录,以观察更多种类的生物细胞。

 

将观察到的认真细致地画在记录单上,绘画与观察相符。

(10分)

实验信息数据整理

 

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同学们的绘图,进行比较。

(10分)

实验结论:

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5分)

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5分)

综合评语:

 

总得分

评价等级

惠民县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标准

编号:

6N1D7K-1

评委:

时间:

基本信息

实验基本信息

被测者基本信息

实验名称: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实验所属教材:

《科学》六年级下册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校:

评价信息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与标准

评价纪录

得分

实验器材名称:

显微镜、滴管、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含微生物的水样。

实验材料选择齐全

(10分)

实验装置组装:

1.调节通光孔和反光镜对光

2.在载物台上放置标本

1.使低倍镜对准镜台的通光孔,反光镜转向光源。

(5分)

2.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观察的部位调到通光孔的正中。

(5分)

实验操作要求:

1.双手取镜。

2.对光,看到明亮的视野。

3.标本放在载物台通光孔中心。

4.左眼观察视野。

5.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

1.右手握镜臂、左手托座,不可单手提取。

不触摸光学部分。

(5分)

2.放置玻片标本,所要观察的部位调到通光孔的正中。

(5分)

3.两眼同时睁开,以左眼观察视野,右眼用以绘图。

(5分)

4.转动转换器调换物镜时,先提升镜筒。

(5分)

实验步骤:

1.制作装片。

2.观察搜索显微镜下的微生物。

3.整理。

1.在载玻片中央放少量脱脂棉纤维。

用滴管在池塘水或培养液中取一滴水滴在棉纤维上。

(5分)

2.让盖玻片一侧先接触载玻片,再倾斜放下,不产生气泡。

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

(5分)

3.将装片放到载物台上夹好,将要观察的中心部分对准通光孔中央。

调整好镜筒的高度,使视野里出现较清楚的物体影像。

(5分)

4.移动装片,搜索装片上的生物。

(5分)

5.继续调整镜头高度使生物图像更清晰。

(5分)

6.使用完毕后,取下标本片,转动旋转器使镜头离开通光孔,下降镜台,平放反光镜,下降集光器、关闭光圈,推片器回位。

(5分)

实验记录:

画下观察到的微生物。

绘画与观察相符。

(5分)

记录内容为较规则、完整的个体。

(5分)

实验信息数据整理:

对照资料,辨认所观察到的是什么生物。

 

用图文方式记录微生物的形态和行为特征。

(10分)

实验结论:

自然水域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

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

(10分)

综合评语:

 

总得分

评价等级

 

惠民县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标准

编号:

6N2D1K-1

评委:

时间:

基本信息

实验基本信息

被测者基本信息

实验名称:

观察物质的变化

实验所属教材:

《科学》六年级下册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校:

评价信息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与标准

评价纪录

得分

实验器材名称:

每组一盒火柴、一枚生锈的铁钉、一根蜡烛、一张白纸、铁丝、一杯热水。

实验材料选择齐全

(10分)

实验装置组装:

 

实验操作要求:

点燃火柴、蜡烛和弯曲铁丝时注意操作安全。

 

1.把蜡烛固定好再点燃。

(10分)

2.杯中的热水不要太满以免溢出烫伤。

(10分)

实验步骤:

1.物质在变化

(1)点燃火柴

(2)生锈铁钉与新铁钉比较

2.让物质发生变化

(1)弯曲铁丝

(2)折叠白纸

(3)点燃蜡烛

(4)观察一杯热水

3.整理器材

1.点燃火柴观察火柴燃烧后的物质,同时感受火柴燃烧产生热量。

(10)

2.观察铁钉和铁锈是否是同种物质。

(10)

3.比较两种物质的变化有什么相同之处。

(10)

4.燃烧蜡烛和融化蜡烛两种变化。

(10分)

实验记录:

1.火柴燃烧后成黑色灰状物体,并产生热量。

2.铁钉形成铁锈,铁锈和铁钉不是同种物质。

3.蜡烛燃烧形成黑色烟产生热量,蜡烛融化只发生了形状变化。

 

1.内容全面,具有条理性。

(10分)

2.抓住重点,简单扼要。

(10分)

实验信息数据整理:

 

实验结论:

物质总是在不断的变化,有些变化只是改变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就产生了新的物质。

明确重点、中心。

(10分)

综合评语:

 

总得分

评价等级

 

惠民县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标准

编号:

6N2D2K-1

评委:

时间:

基本信息

实验基本信息

被测者基本信息

实验名称:

比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实验所属教材:

《科学》六年级下册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校:

评价信息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与标准

评价纪录

得分

实验器材名称:

每组一次性杯子、沙子、豆子组合,锈钢汤匙、蜡烛、火柴、糖、筷子、记录单。

实验材料选择齐全

(10分)

实验装置组装:

 

实验操作要求:

1.选择淘好的细沙,将沙子倒入豆子中。

2.搅拌时缓慢不要碰杯子的底和壁。

3.白糖的数量不能太多,大约1克左右。

4.用长柄的金属汤匙,有木柄的金属汤匙更理想。

5.加热时,用蜡烛火焰的外焰。

6.加热结束,一定要把汤匙放在盘子上。

3.沙子倒入豆子中观察现象明显。

(5分)

4.固定好杯子在中间搅拌。

(5分)

5.取少量白糖加热的过程中,会产生气泡,如果白糖的量过多,产生气泡时会溢出。

(5分)

6.选用长柄金属汤匙,抓住末端加热。

(5分)

7.用蜡烛火焰的外焰,这样在汤匙底部产生的烟会少一些。

(5分)

6.加热结束,一定要把汤匙放在盘子上,不要跟桌面直接接触,千万不能用手直接去摸加热的部分。

(5分)

 

实验步骤:

3.混合沙和豆子

(3)混合搅拌

(4)分离沙、豆

4.观察白糖的变化

(1)点燃蜡烛

(2)用外焰加热白糖

(3)观察现象并记录

3.整理器材

1.观察沙和豆子的特点简单的记录。

(5分)

2.将沙子倒入豆子中搅拌。

(5分)

3.用筛网分离沙和豆子混合物并与原来的进行比较。

(5分)

4.取少量白糖抓住勺柄末端用蜡烛外焰进行加热。

(10分)

5.加热结束后把汤匙放入盘子中。

(5分)

实验记录:

1.沙和豆子混合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沙、豆也没有发生变化。

2.白糖变成液体状,变成红褐色再变成黑色,冒出黑烟冷却后变成黑色碳状物体。

3.内容全面,具有条理性。

(10分)

4.清晰明了,简单扼要。

(10分)

实验信息数据整理:

 

实验结论:

在变化中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会同时出现。

明确重点、中心。

(10分)

综合评语:

 

总得分

评价等级

 

惠民县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标准

编号:

6N2D3K-1

评委:

时间:

基本信息

实验基本信息

被测者基本信息

实验名称:

观察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实验所属教材:

《科学》六年级下册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校:

评价信息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与标准

评价纪录

得分

实验器材名称:

米饭、淀粉、碘酒、滴管

实验材料选择齐全

(10分)

实验装置组装:

 

实验操作要求:

7.注意滴管的使用方法。

1.中指和无名指夹住滴管上端(5分)

2.拇指和食指捏住橡皮囊(5分)

3.捏紧橡皮囊排除空气将滴管伸入碘酒中,慢慢放开橡皮囊,提取碘酒(5分)

4.始终保持滴管头向下,可倾斜45度使用,不可把滴管倒过来(5分)

5.滴管不能碰到淀粉和米饭。

(5分)

6.轻捏橡皮囊滴2-3滴即可(5分)

实验步骤:

1.观察淀粉

(5)用眼睛看——颜色

(2)用鼻子闻——气味

(3)用手捻——滑

2.米饭、淀粉和碘酒

(4)碘酒滴在米饭上

(5)碘酒滴在淀粉上

3.整理器材

1.观察淀粉的颜色(5分)

2.闻淀粉的味道(5分)

3.用手捻下淀粉(5分)

4.选取淀粉和米饭的量不用太多一免浪费。

(5分)

5.用滴管将碘酒滴在米饭上观察(5分)

6.用滴管将碘酒滴在淀粉上(5分)

实验记录:

1.米饭滴上碘酒变成蓝色。

2.淀粉滴上碘酒变成蓝色。

5.内容全面,具有条理性。

(10分)

6.清晰明了,简单扼要。

(10分)

实验信息数据整理:

 

实验结论:

淀粉遇到碘酒变成蓝色

明确重点、中心。

(10分)

综合评语:

 

总得分

评价等级

 

惠民县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标准

编号:

6N2D4K-1

评委:

时间:

基本信息

实验基本信息

被测者基本信息

实验名称: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实验所属教材:

《科学》六年级下册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校:

评价信息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与标准

评价纪录

得分

实验器材名称:

小苏打、白醋、玻璃片、玻璃杯、药匙、细木条、蜡烛、火柴

实验材料选择齐全

(10分)

实验装置组装:

 

实验操作要求:

1.药匙取小苏打

2.白醋和小苏打的比例3:

1

3.实验前后手摸瓶壁

4.产生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

 

1.一次取一平药匙,避免取药物洒出。

(5分)

2.控制好比例减少药物浪费。

(5分)

3.用手触摸瓶壁观察要全面细致。

(5分)

4.倾斜玻璃杯慢慢倒在蜡烛的火焰上。

(5分)

实验步骤:

1.小苏打与白醋混合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验证产生了什么气体。

(1)燃烧的细木棒放入

(2)气体倾倒在蜡烛火焰上

3.整理器材

 

1.观察小苏打和白醋的特点。

(5分)

2.往玻璃杯里倒入少许白醋,注意比例。

(5分)

3.用手触摸下杯壁的温度。

(5分)

4.用药匙取2-3平匙小苏打倒入白醋中央,盖上玻璃片进行观察。

(5分)

5.用手再次触摸杯壁,试下温度是否有变化。

(5分)

6.与白醋液面平视观察实验现象。

(5分)

7.点燃小细木棒,移开玻璃片的同时把木棒伸入玻璃杯中,观察现象。

(5分)

8.点燃蜡烛并固定在玻璃片上,把玻璃杯中气体慢慢倾倒在蜡烛的火焰上。

(5分)

9.实验完毕后将器材整理好。

(10分)

实验记录:

在记录单上记录出实验现象

 

记录内容全面准确(10分)

实验信息数据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