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练习志鸿优化系列赢在高考阶段检测评估二.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283765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8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练习志鸿优化系列赢在高考阶段检测评估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二轮练习志鸿优化系列赢在高考阶段检测评估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二轮练习志鸿优化系列赢在高考阶段检测评估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二轮练习志鸿优化系列赢在高考阶段检测评估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二轮练习志鸿优化系列赢在高考阶段检测评估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二轮练习志鸿优化系列赢在高考阶段检测评估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二轮练习志鸿优化系列赢在高考阶段检测评估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二轮练习志鸿优化系列赢在高考阶段检测评估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二轮练习志鸿优化系列赢在高考阶段检测评估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二轮练习志鸿优化系列赢在高考阶段检测评估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二轮练习志鸿优化系列赢在高考阶段检测评估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二轮练习志鸿优化系列赢在高考阶段检测评估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二轮练习志鸿优化系列赢在高考阶段检测评估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二轮练习志鸿优化系列赢在高考阶段检测评估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二轮练习志鸿优化系列赢在高考阶段检测评估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二轮练习志鸿优化系列赢在高考阶段检测评估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二轮练习志鸿优化系列赢在高考阶段检测评估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二轮练习志鸿优化系列赢在高考阶段检测评估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二轮练习志鸿优化系列赢在高考阶段检测评估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练习志鸿优化系列赢在高考阶段检测评估二.docx

《高考地理二轮练习志鸿优化系列赢在高考阶段检测评估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练习志鸿优化系列赢在高考阶段检测评估二.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地理二轮练习志鸿优化系列赢在高考阶段检测评估二.docx

高考地理二轮练习志鸿优化系列赢在高考阶段检测评估二

2019高考地理二轮练习志鸿优化系列赢在高考阶段检测评估

(二)

【一】选择题

在交通的十字路口处,我们经常见到如下图的交通信号灯,据此完成1 —2题。

1有人注意到在一周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你认为影响因素主要是()

A海拔高度B电网供电

C阴晴状况D交通流量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是一种以太阳能为电源的交通信号灯,因此影响其亮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阴晴状况。

【答案】C

2以下哪一城市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效果会更好()

A拉萨B重庆

C大庆D海口

【解析】太阳能交通信号灯应该在太阳能丰富的地区大量使用,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青藏高原。

【答案】A

12017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19时整成功升空。

10月6日11时06分北京飞控大厅传来”第一次近月制动开始”的口令声,下图为飞控大厅大屏幕上显示”嫦娥二号”打开发动机开始制动。

完成3— 4题。

3当”嫦娥二号”升空时,世界以下各地()

A南非正值夕阳西下

B华盛顿艳阳高照

C澳大利亚人忙于收割小麦

D布宜诺斯艾利斯旭日东升

【解析】”嫦娥二号”于北京时间10月1日19时升空,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位于

,布宜诺斯艾利斯(位于西四区)是7时,正旭日东升。

【答案】D

4上图中地球、月球、”嫦娥二号”构成了新的天体系统,那么该图所包含的天体系统有()

A一级B二级

C三级D四级

【解析】该图中包含了地月系、月卫系(“嫦娥二号”与月球组成的)两级天体系统。

【答案】B

(2018山东烟台二中高三月考,1 —2)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建设的海南航天发射场预计将于2018年完工并投入使用。

结合下图,完成5 —6题。

5我国在文昌建设发射场的最明显优势是()

A地形平坦,利于发射场的基础建设

B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利于发射

C温度较高,发射时期长

D濒临海洋,有利于卫星的回收

【解析】文昌相对于我国其他三个卫星发射场来说,所处纬度低,在发射时可借助较大的地球自转线速度。

【答案】B

610月1日北京时间12时,文昌的太阳位于()

A南偏东B南偏西

C北偏东D北偏西

【解析】结合地图可知,文昌位于

以西,在北京时间12时时,文昌的地方时还不到12时,因而太阳位于南偏东的天空。

【答案】A

7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方法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以下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解析:

石油是液体,横波不能通过,纵波通过时波速也迅速下降,A图表示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由岩石构成进入石油矿藏时,横波立即消失,纵波波速突然下降的状况,所以是正确的。

答案:

A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的等厚度线分布图”,完成8 ~9题。

8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图中”40”等厚度线大约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图中”52”等厚度线大约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与第三级阶梯交界处

C我国地壳厚度呈现出自东南向西北由薄到厚的变化趋势

D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的地壳平均厚度由厚到薄

解析:

图中数据显示:

青藏高原地壳平均厚度大于52千米,内蒙古高原厚度次之,东北平原地壳平均厚度小于40千米。

图中”52”等厚度线大约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与第二级阶梯交界处。

答案:

D

9以下剖面图中,能正确表示a—b沿线地壳厚度变化趋势的是()

解析:

a外围等值线为42,而其两侧分别为42和44,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这一判断规那么,a处地壳厚度应小于42千米;同理b处大于38千米,故a—b沿线地壳厚度变化趋势图是A图。

答案:

A

(2018广东佛山禅城高三调研文综,9 —10)下图表示6月22日三个不同地点的日出时刻与日照时数之间的关系,且这一天①②两地同时日出。

读图,完成10— 11题。

10与②③两地相比,①地日出早,但日照时数最少,原因可能是()

A纬度因素B大气环流

C经度因素D天气状况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昼长由长到短依次是①②③。

①地日出早,但日照时数最少最有可能是因为①地为阴雨天气,光照少。

【答案】D

11①地位于②地的()

A东北B东南

C西北D西南

【解析】6月22日,①的昼长大于②,且这一天①②两地同时日出,说明①②均位于晨线上,因此说明①在②的西北部。

【答案】C

12(2018广东深圳宝安高三调研测试,20)下表为济南

某月的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据此判断该月可能是()

A2月B4月

C8月D10月

【解析】该月济南昼大于夜,且21日的昼长大于20日的昼长,说明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往北移动。

【答案】B

根据某地区多年对各朝向建筑墙面上接受太阳辐射热量的实测值,计算出最冷月(1月)和最热月(7月)日总量,并绘出太阳辐射量日总量变化图如下,读图完成13—14题。

13该地区1月和7月建筑墙面上接受太阳辐射量的日总量小于4186千焦/平方米

日的墙面朝向是()

A分别朝北、朝东B分别朝南、朝西

C分别朝西、朝南D均朝北

解析:

从图中的等值线可以看出,无论是1月还是7月,该地建筑墙面上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日总量小于4186千焦/平方米

日的墙面均朝北。

答案:

D

14经研究发现该地区一天中日出、日落时墙面接受的太阳辐射量最小,其原因是()

①太阳高度最小②气温最低③经过大气层的路径最长④反射作用最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解析:

日出、日落时,该地墙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最小,这是因为此时的太阳位于地平面上,太阳高度小,且太阳辐射穿过的大气层路径长,被大气削弱得也较多。

答案:

B

北京时间2017年9月29日21时16分,中国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将中国全新研制的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发射升空。

完成15 —16题。

15我国选择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天宫一号”,是因为该发射中心()

A海拔高——大气层薄

B纬度低——接近同步地球轨道

C气候干旱——大气的透明度高

D设备先进——科技力量雄厚

【解析】酒泉位于甘肃省,纬度较高,与我国四川西昌、山西太原、海南文昌相比,最大的优势是地处内陆,天气晴朗,大气的透明度高。

【答案】C

16这一天,北京天安门前国旗旗杆的杆影朝向与长度变化规律分别是()

A西北—北—东北短—长—短

B西北—北—东北长—短—长

C西南—南—东南长—短—长

D西南—南—东南短—长—短

【解析】9月29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太阳东南方向升起,西南方向落下,因此北京天安门前国旗旗杆的杆影朝向先是朝向西北,然后逐渐转向北,再逐渐转向东北;影长与太阳高度大小大致呈负相关,随着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影长由日出时的最长逐渐变短,再逐渐变到日落时的最长。

【答案】B

(整合题)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17—18题。

17关于图中各圈层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

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

CA、B、C、D、E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传播速度减为0

解析:

读图可知,A为大气圈,B为生物圈,C为水圈,D为地壳,E为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F为地幔,G为地核。

D、E合为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四大圈层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D项中应是横波速度减为0。

答案:

C

18有关岩石圈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①包括地壳和地幔②主要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③位于软流层以上④厚度不一,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甚至缺失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解析:

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它包括整个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厚度不一,是一个连续的圈层。

答案:

B

下图为”北半球夏至时地球光照示意图”,图中的圆圈1、2、3表示太阳高度等值线,其数值分别为

;g点为太阳直射点,A点经度为

读图完成19 —20题。

19对图示地点时间的正确判读有()

①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的地点昼越长②太阳高度相同的地点,地方时相同③C点地方时为0:

00或24:

00④A、B两点同属于一个日期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首先我们知道太阳直射的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而纬度越高的点越远离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较小,故①错。

地方时的确定与经线有关,而太阳高度与纬线有关,故②不正确。

太阳直射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而C点刚好与此经线相差

应为0时或24时,③正确。

看图可知B位于晨线,应是6时,而A位于B的东面,时间早于B,为12时,故两者是同一天,④也正确。

【答案】C

20下图中数字代表太阳高度,虚线代表回归线或极圈,那么与上图表达相同信息的是()

A甲乙B乙丙

C丙丁D甲丁

【解析】对比甲乙两图,差异在

等太阳高度等值线是否经过F点,从19题图中可知,没有经过F点,甲正确。

对比丙丁两图,差异在

太阳高度线是否通过北极圈,从19题图中可知,北极圈内仍有部分太阳高度是

,所以丁正确。

【答案】D

【二】综合题(共40分)

21(8分)读”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1)图中图例A表示的圈层的平均厚度是。

在A圈层之下的不连续界面是,在该界面处地震波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2)图中G处的数值应为千米,该界面的名称是。

在该界面处地震波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3)图中F层的物质形态可能为,其判断依据是。

(4)一般认为岩浆的发源地在图中字母层中,D、F组成的主要元素是。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的基础知识以及读图能力。

依据图例符号和所学基础知识,可以推出A为地壳,B、C为地幔的顶部,D为内核,E、F之间的G位于地球表面以下2900千米以下的古登堡面。

【答案】

(1)17千米莫霍界面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突然加快

(2)2900古登堡面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那么完全消失

(3)液态或熔融状态横波不能在此通过

(4)C铁和镍

22(8分)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在A、B、C、D四地中,年太阳辐射总量和年日照时数最少的是(填写字母)地。

主要原因是。

(2)在A、B、C、D、E、F、G七地中,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是(填写字母)地,主要判断理由是。

(3)目前太阳能热水器正在许多城市得到推广使用。

请你从能源利用的角度,说明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理由及其局限性。

解析:

此题全面考查了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1)题,四川盆地阴雨天多,太阳辐射削弱明显,日照时数较少。

(2)题,青藏高原晴天多,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较微弱,太阳能资源最丰富。

第(3)题,太阳能属于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但能量分散,易受天气影响。

答案:

(1)BB地位于四川盆地,多阴雨云雾,晴天少,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2)AA地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3)太阳能可再生、无污染。

易受天气变化影响,能量不稳定。

23(8分)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国某学校(110°E)地理兴趣小组用立竿测影的方法确定地方时刻。

下面是同学们研究报告的基本框架和结论,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名称]用立竿测影的方法确定地方时刻。

[研究目标]通过观察测量,记录某日杆影长度和地方时刻的变化规律(下图为6 ~18时时段的观测)。

[研究准备]同组同学共同商议确定本组所要观测目标,准备记录的纸、笔和卷尺等物品,并制订出周密的观测计划。

[实施过程]在自制刻有钟点时间的圆盘中心垂直竖立一根高为20厘米的标杆,7条放射线段是在某日每隔2小时记录的标杆阴影方向和长度,测得正午时标杆影长20厘米。

观察记录(略)。

[研究结论]观察某日杆影长度和地方时刻的变化规律(如下图所示)

根据本次观察报告完成以下问题。

(1)从图中看测量的日期可能是()

A春分日B夏至日

C秋分日D冬至日

(2)假设此时伦敦刚刚日落,那么再过(时间),该小组测量标杆的影子最短。

(3)该学校的地理纬度大约是()

(4)假设再过三个月,该地日出时间是4点钟,请尝试将影子在一日内变化的示意图及相应的时间填画在右图中(间隔2小时画出)。

解析:

研究性学习方面的试题是新课改以来的考试新动向,其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仍然是课本的基本知识。

(1)题,从某日杆影长度和地方时刻的变化规律图可以看出,地方时6时开始有日影,下午18时结束,说明昼长为12小时,昼夜平分,应为二分日。

(2)题属于时间计算问题,二分日伦敦日落为18时,此时学校所在地(110°E)地方时为18时+7时20分=25时20分(即次日1时20分),离标杆影子最短时刻(地方时12时)差10时40分。

第(3)题,属于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问题,由标杆高20厘米、正午时标杆影长20厘米,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得出该学校的地理纬度为45°N。

第(4)题,再过三个月,该地日出时间是4点钟,推出大约是6月22日(夏至日),学校所在地昼长夜短。

画图时注意中午最短,影子长短以中午为对称轴排列,日出和日落时最长,全天昼长为

时。

答案:

(1)AC

(2)10时40分

(3)B

(4)见下图

24(8分)读以下图文资料,完成以下问题。

某地二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示意图

在我国某地二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示意图中,O点为观察者所在位置,A、B、C、D为观察者所在地的地平面上的四个方位,E、F为观察者在二至日观测到的正午太阳位置,其中

(1)图中地平面上A、B、C、D四个方位中表示南方的是,O点的纬度是。

(2)假设位于O点的观察者测得某日正午太阳高度为

′,且当天日落时刻的北京时间为18时16分,据此可推算出观察者所在地的经度是,当天日出的北京时间为。

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

(3)在图中画出冬至日下午15:

00时,O点观察者影子的大致延伸方向。

【解析】第

(1)题,从题干得知我国二至日的某地太阳视运轨迹,再从图中看出此时为夏至日,而且太阳正直射当地,可推出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上,AC与经线重合(指向南北方向),BD与纬线一致(指向东西方向),所以得出A位于南方。

(2)题,从上题分析O点位于

当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时,用公式便可以计算出此日太阳直射赤道(因为:

,所以

=0),得出当日昼夜平分(昼长12小时),地方时6时日出,18时日落。

再根据当天日落时刻的北京时间为18时16分,便可算出当地经度为

和当天日出的北京时间为6:

16。

再根据当日太阳直射赤道便可得出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第(3)题,冬至日太阳是东南升西南落,15:

00时太阳位于观测者的西南方,所以影子大致向东北方向延伸,即位于BOC象限内。

【答案】

(1)A

6:

16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位于BOC象限内。

25(2018江苏南京高三学情调研,27)(8分)图1中OP为晨线,黄赤交角取

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图1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是,b点的区时是。

(2)用折线在图2中画出该日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图2

(3)图1中a点位于b点的方向。

该日a、b两点中白昼较长的是,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

(4)一架飞机从c点飞往a点,最短航线的飞行方向是。

【解析】OP为晨线,北极圈内出现了极昼,说明太阳直射

;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为

,地方时为6时。

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可以推出太阳直射

点区时为3时。

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回归线上为

,赤道上为

北极点上为

图1中a点位于b点的东北方向,a地昼长夜短,b地昼短夜长。

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b的线速度大。

在球面上走最短距离要遵循”大圆”原那么,a和c位于同一经线圈上,先向正北,过北极点后,再向正南。

【答案】

3:

00(或3点,或3时)

(2)(准确确定

三处的数值,连线正确)

(3)东北ab

(4)沿经线圈先向北,过北极点后再向南(或者沿

向北,过北极点后再沿

向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