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学的管理要旨.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289216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学的管理要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道学的管理要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道学的管理要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道学的管理要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道学的管理要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道学的管理要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道学的管理要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道学的管理要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道学的管理要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道学的管理要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道学的管理要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道学的管理要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道学的管理要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道学的管理要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道学的管理要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道学的管理要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道学的管理要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学的管理要旨.docx

《道学的管理要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学的管理要旨.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道学的管理要旨.docx

道学的管理要旨

道学的管理要旨

——人生的智慧与成功的大道

庞建国

     我在攻读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时,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读了张绪通博士的《道学的管理要旨——人生的智慧与成功的大道》一书,并聆听了张博士的亲自授课。

张博士是国际知名学者。

他在法律学、医学、哲学、管理学上都有很高的造诣。

尤其让人惊叹的是,张博士将每一位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民族文化的精粹——道学文化紧密结合现代管理实践,将其发扬光大到至今无人超越的境界。

管理学界已经发出21世纪是中国道学文化——水式管理时代的预言。

我将在我的主页中陆续向大家介绍张博士的管理思想。

  只要有人类存在,就必有管理;只要有两个人生活在一起,就必须管理。

虽然促使人类活动的工具因时而异,技巧各不相同,但人类心理行为的原则永远不变。

最佳的管理一直是开发人类潜力的钥匙。

因此,无论是一个普通的家庭,还是最高的政府机构,都离不开良好的管理。

            ——张绪通博士

  读这本书,不能只是去“读”它,必须要好好的记牢,仔细琢磨推敲,并须运用“悟性”,直到心领神会、完全融会贯通的境地,那时实用它就必能为你带来千百倍的成果。

今天,世界已经发展到一个最关键的时代,世界需要您,需要你取得完全的成就。

            ——张绪通博士

  以下是我读张绪通博士的《道学的管理要旨》一书的笔记中的部分内容摘录:

(一)

在公元前1200年的某个早晨,姜子牙的老师将其召到座前,对他说:

“你跟我研习道学已经四十年了。

现在你该下山了,去完成你人生历程中的一个极重要的使命。

在你完成任务之后,自然会获得你应得的酬庸和荣誉。

”子牙说他不想离开老师。

老师说:

“天生我人必有用。

每一个人来到这世界上都负有他个别的人生任务与使命。

这是宇宙的规律,谁也违反不得的。

你若有心,在你将来成功之后,记着我的教诲:

功成身退!

那时你还是可以回来此地,继续研习的。

时不可失,快收拾下山。

老师说完,离位而去。

七十二岁的姜子牙来到殷商京城朝歌,在朋友的帮助下成了家,并先后做了编笊篱自卖、磨面粉、做豆腐、卖猪羊等营生,结果所有的买卖都做砸了。

妻子也无法控制对他的失望(今天中国人还用“姜子牙卖豆腐”这一成语,代表人在未得志时,连遭挫折失败)。

最后他在朋友的建议下,以自己的才智所长设馆(咨询服务),专替人解难息纷。

姜子牙设馆指点帮助了许多人,受益之人,口口相传,他的好名声不胫而走。

商纣王闻听其人后,宣姜进宫,欲让姜任监造之职,为自己建造一宴乐之台,限三十年完工。

姜对纣王说,此劳民伤财,况今国课空乏,兴此大工,必加税赋,百姓何堪?

必思变乱。

纣王大怒。

将子牙喝退。

尔后,子牙的正直与智慧却很快传遍了全国。

于是有人向纣王进谗言:

“此人笼络人心,不利陛下,不如尽早除之!

”消息传出,子牙不顾80岁高龄,连夜逃往遥远的西歧。

其妻也离他而去。

纣王的逼迫,反造就了子牙更高的声誉。

姜子牙在西歧的一个河边,每天只用一只直钩钓鱼(他不是在钓鱼,而是在钓“时”)。

果然不久,西歧侯姬昌出城相见,一番倾谈,恭聘子牙为军师(姜子牙钓鱼,就是要人有远见,有耐心)。

为了表示“礼贤下士”,姬昌硬把鸾舆让给姜子牙坐,并亲自为姜拉缰推车(后世称为“推毂礼”,表示上司对下属隆重礼遇,因此下属也鞠躬尽瘁,尽忠报答),后来姜子牙用了九年的时间帮助姬发(姬昌的长子)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历史上特别著名的周朝。

周朝八百年,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帝国王朝能比周朝历时期更长。

在完成了自己使命之后,姜子牙回到了原来修习的山中。

时至今日,中国人还一直尊崇纪念他,尊称他为:

姜太公。

  上述故事,旨在说明下面的原则:

  

(一)管理才能是世界积极改革进步的动力。

  

(二)有才能的管理者在完成他的任务使命后,相对地受到其应得的尊荣。

  (三)有才能的管理者的才能与见识是从接受广泛的、正规的教育,包括从实际生活环境中磨练而来。

  (四)根据道学的理论,人生所遭遇短暂的困苦与患难正是转换为永恒成功的因素。

所谓:

潜在的疮疤可以变为灿烂的晨星。

----------------------------------------

  老子说:

“上善若水。

”道学的管理,最简捷的说法是“水式的管理”,也就是把水的特性化为智慧,用在管理方面。

“水式”的管理者是:

“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演绎出来,大致可以用以下四句话来概括:

能忍人之所不能忍的气,能受人之所不能受的苦,能做人之所不能做的事,然后,能成人之所不能成的功。

此外,至少还有下列意义,值得仔细思索:

  

(一)水除了自己流动(自动自发)以外,水流还不时带动其他物体——促使或帮助其他事物行动。

  

(二)水流遇阻力或障碍时,水力即随而相对的增加,它放出全部的能量,与障碍进行冲击。

 (三)水流无所不到。

虽然有时非常细微,可是岩石也能被滴穿;水流也不住地流注新的地域,开辟新的路线(新的机遇)。

  (四)水时常涤荡漾除各种污垢而其力不减(它永远保持自洁——永远不停自我进步改善,也尽可能帮助他人进步改善)。

  (五)水经河流,注入大海。

薰蒸为云,沛然降雨,滋养大地。

复再聚汇于海。

周而复始,无论如何变化,永不消失自我,也永不放弃其泽惠与功能。

----------------------------------------

  人类进化的等级由下而上,可分为七种。

就是生民、小人、君子、圣人、人仙、地仙、和天仙。

  生民就是人类刚从动物世界进化未久,和动物差不多,只知道生存,所以称为生民。

对付这种人,最有效的办法是以暴制暴,往往非可理喻。

治理坏人最终必以武力,也称为“兵治”。

  小人的“知”与“能”有一定的局限,他们很注重目前的生活安定,不愿被人侵犯,也不随便侵犯别人。

心小、胆小,欲望也不太高。

为了眼前私利,时常玩弄些小小欺诈。

以小人为主要对象的社会,最宜法治。

君子的文化水平高于小人,其专业技能也更专精,对社会有创造性的贡献。

君子处理一切事物,多着重其合理性,因此着重礼貌揖让。

以君子为主要对象的社会,最宜礼治。

圣人具有超越常人的智力与能力,同时往往还有高超的道德,对国家社会人民有很显著的贡献和影响。

就是立了德,立了功,或立了言,对历史有了交代的人。

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就是他能对他的功业锲而不舍、越蹉越坚,无论在任何逆境,即使以死为威胁,他都能强韧坚持,以致获得最后成功。

正直与公义的属性就是强韧坚持,所以,“义”就成为圣人行为的指导原则。

与圣人相同而在某方面稍微差了一点的,一般称为贤人。

所以,圣人是包括了贤人在内的。

以圣人为主要对象的社会,最宜义治。

人仙。

由于圣人太过“有为”,又特别坚持强韧,如果同时出现几个圣人的话,天下必定大乱。

对于圣人第一步就是“功遂身退”,即时退休。

进一步就是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到另一个方向,更高的层次里去。

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仁慈,更是对天下的大仁慈。

人有了这样的觉悟,就是人仙。

以这类人为主要对象的社会,最宜仁治。

地仙。

从“有为”进到“无为”,把自己一切的智能发展到另一个新层次里的时候,在原先的社会里,已经看不到此人的活动,不再有所作为。

这样的人能够有这样的定力,能够忍得住静,不彰显自己,隐藏修习,没有完全的德性是绝对办不到的。

所以主导他们的原理是德,也是德治。

  天仙是个完全的“无不为”者,是具有全德、全智、全能的完人。

完人与天地同德,与日月同光。

他是完全符合宇宙规律的要求,也就是这规律的代表者,如黄帝、老子等人是。

这是道治的楷模。

如果历史能进化到这个时代,便是道治时期。

----------------------------------------

  一般做事,情形共有四种:

(一)做既有益于自己也有益于他人的事。

这是上上。

(二)做有益于他人牺牲自己的事。

这是上中。

(三)做有益于自己损害他人的事。

这是中下。

(四)做既损害他人又损害自己的事。

这是下下。

根据晋朝葛洪《抱扑子》说,成为人仙要积两百种善行;地仙要三百种善行;天仙要一千二百种善行。

如果其中做了一次有损的事,前面所积累的完全勾销,要得重新来过。

管理从“兵”治到“道”治,一级一级地进化,多少万年以后,人类就终能发展到最理想的地步。

----------------------------------------

  一日,周武王同姜子牙在一起交谈。

武王问:

“将(领导)有差(差别)乎(吗)?

”对曰(回答说):

“将有九差(九等差别)。

夙兴夜寐,妻子之将也。

……”演绎出来就是:

  

(一)一个人能做到起得早,睡得晚,(辛勤劳苦,)就可以领导起一个家来。

  

(二)加上(对他人的)同情心和热情,就可以做十个人的领导。

(一个班组、科室)

  (三)再加上才能、技术和沟通交流能力,就可领导百人。

(小企业、车间、生产队)

  (四)再加上诚恳、忠心与信实,就可领导千人。

(中型企业、一个村)

  (五)再加上不断研究学习,形成理论,明了问题所在与原由,则可领导万人。

(大型企业、街、乡)

  (六)再加上勇敢肩负责任,并具向问题挑战的能力,就可为十万人的领导。

(特大型企业、一个县、区)

  (七)再加上礼贤下士,虚已纳谏,则可为百万人的领导。

(地、市)

  (八)再加上既有策略,又有仁慈之心,便可领导千万人。

(一个省)

  (九)再加正直公义,有救世之志,就是世界的领导。

(一个国家)

----------------------------------------

(二)

人类的生命不能永远生长前进,迟早会要到达终点,人的经营也是一样,虽然煞费心机,迟早也要收场。

这些都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应感到悲哀或遗憾。

因为这是铁定的,无法防止的。

相反,人类应当采取一种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和迎接这种终止或结束的到来。

其所以要如此,是因为人类天性倾向于喜欢“开始”而害怕“结束”,庆幸“发展”而厌恶“停顿”。

劝导人前进、发展比较容易接受,唯独劝人放弃或退休相当吃力。

鬼谷子说:

“抱薪趋火,燥者先燃;平地注水,湿者先濡。

”这是人情之当然。

虽然如此,因为这是一个必须面对的课题,许多人就因为怕面对它而吃了大亏,所以希望在这里能讨论得明白。

老子一再地嘱咐他人要功成身退,同时要急流勇退,古人有四句诗,专道人的结局,诗云:

“周公握发吐脯日,王莽谦恭下士时。

设如当初身先死,一生真伪有谁知?

”常言说“盖棺论定”,把自己的结局处理好,比什么努力还重要。

人所周知的尼克松总统的下场,就是现世的活见证。

他要是早听过老子的话,可能美国历史只会纪念他的成功的伟大。

而林肯、肯尼迪和金路德(黑人领袖)虽然遇刺夭折,不得永年,却因此赢得英雄不朽的美誉。

谁人不死?

要死得其时,死得其所。

这好象是中了彩,可遇而不可求。

所以古谚有谓:

“大丈夫应求马革裹尸。

”这并没有多少人有这样的机遇和荣幸的。

老子骑青牛,冉冉而去,这是千古的模范典型。

因为这是可由个人的理智作适时的安排的。

功成身退和急流勇退往往对一般人来说,好象是一种遥远的理想。

如何能够心平气和地做到?

的确是一个大问题。

其实只要进一步想想下面这个故事,即可思过半矣。

孔子到处游说,希望有机会一展抱负。

同时他认为:

世风之所以日下,是因为人们淡忘了古时的礼仪,如果能把周初繁复的古礼恢复起来,世界就可回到周初的盛兴了。

要复礼,就先要了解古礼的内容。

于是他千里迢迢去找老子问礼。

老子首先说,那些个古代礼仪和行那些礼仪的人早都死去了,连骨头都化掉了。

那些东西早已不合时代需求,所以早就被淘汰。

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那周礼(繁复礼仪)不管用,所以才有今天的衰败。

也就因为那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才把国家闹到这个地步。

孔子的思想如此,是在缘木求鱼,榨沙取油。

老子接着就给予他几句训诫,不仅针对当时孔子的毛病,今天我们如果能够照着反省,必能成为终身的良师。

他说:

“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就是劝他放弃,祛除在他身上四种毁身败事的缺点:

(一)骄气。

就是自是、偏见,想要驾御、垄断别人的心理和动机。

(二)多欲。

就是非常在乎物质、享受和虚名。

(三)态色。

就热中、巴结,讲假冒伪善的礼貌,甚至摇尾乞怜。

(四)淫志。

就是膨胀着的自私自利、地位与野心。

一个这样的人,身怀这四大毒素,若在社会里搞了起来,国家民族和广大人民群众就必定要遭殃。

反之,如果一个人能随时在这于身无益的四点上经常反省,自然就不会是一个恶霸似的,霸住就永远不放手的人。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时有序,成功者退。

所以说:

“功遂身退,天之道!

  这个世界里,有人在鼓吹“永不退却”的态度,不幸而使许多人成为命运的牺牲品。

损人害已,遗祸无穷!

真正懂得成功之道的人,该安静的时候安静,该放弃的时候放弃,该退休的时候退休,该停顿的时候停顿。

厚德载福,流芳百世。

功德永远怀念在人们的心中。

----------------------------------------

(三)

  我们时常听说:

工作的野外努力工作,娱乐的时候尽情娱乐。

这对一般没有多少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人来说,渡假与周末比什么都重要。

而工作则是逼不得已的。

所以工作时就偷懒而养精蓄锐,娱乐时则勤奋而尽量发挥。

由于娱乐过度,身体疲惫,或宿醉未醒,神智不清,周初则不能工作。

因要计划假期节目,情驰意飞,周尾则无心工作。

周中则情绪不佳,凡事能拖则拖,都捡干岸儿站着,大家心照不宣。

故此根本谈不到效率。

某一航空公司濒临破产,后来员工集资收购了过来。

员工养高尚的兴趣可以收事半功倍之效。

们的工作职务照旧,开始时大家还减了薪金。

不同的是:

大家工作勤勉,甚至自动加班。

一夜之间,把从前无精打采,拖泥带水的光景一扫而空。

何以故?

有了使命感、责任感故!

古今中外,凡是有成就的人们都很有使命感和责任感,为了成就,自动地把“工作时努力工作,娱乐时尽情娱乐”改成了工作即是娱乐,娱乐即是工作。

把原来认为是娱乐的场所:

剧院、舞厅、海滩、茶馆等地,转换到图书馆、研究所、办公室、工作间、机器场等地去了。

爱因斯坦是不会在这些地方找到的,在这种地方能找得到的,绝不是爱因斯坦。

娱乐的内容是相对的,是由人的心态来认定的。

吃、喝、嫖、赌常被美其名曰娱乐,是为了松驰紧张的神经,调节工作的效率等等。

藉口虽美,其实不然。

老子说: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又说:

“天长地久。

天地这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太要使身子感觉愉快舒适,反而糟蹋了身子。

通过培养锻炼,人的兴趣是可以提高的。

兴趣高尚,人品自然高尚,这和平时与什么样人往来有极大关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所以说君子以朋友讲习。

与高尚的朋友们互相勉励学习,培养高尚的兴趣可以收事半功倍之效。

----------------------------------------

(四)

  自从孟德斯鸠大力提倡“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以来,世界上许多人都把它奉为圭臬。

许多政府的组织结构也都依此理论设计,甚至有人用和平的或武装的手段向别国强制推销这种设计。

它将组织机构分割为三个部门,以期其能互相制衡。

事实上,制则制矣,衡则未必。

论者认为这样的结构造成无能,事事滞碍,没有一样事能真正办得通,除非进行局外沟通协商。

如此则三权形同虚设,又何必多此一举?

黑格尔称赞当时英国的国会制度为世界宪法上最理想的制度,而细考英国国家制度的来源,却是师法中国汉唐盛世时的“宰相——御史制”。

中国在黄帝时,政府分为平头的五个部门。

可能即按行学说而设计实行。

可惜现在没有足够史料以资进一步的研究。

汉朝文景之世的宰相、御史制度,一向是中外宪法学家所推崇的楷模。

汉唐盛世的“宰相制”也是老子有为、无为、无不为三段论在组织结构上的具体表现。

在这个制度里,君主被虚位化,就是无为。

君主无为就是不直接负行政上的责任,所以他永远都不会犯错误。

因此,他一面代表象征国家的伟大庄严;一面人民永远无法抓到他犯错,也永远是人民心目中的希望。

可是谁来办事呢?

宰相“佐天子”,真正办事的是宰相。

因为他负立法、行政和司法上实际的责任,就是有为,就难免会犯错。

宰相(当时宰相是诸侯的首领,有诸侯推举的意义,他代表诸侯们的势力,并不是皇室的家奴)犯错,可以立刻撤换(经过一定的程序,最后由君主正式任命),并不影响全国政局的稳定。

这不比君主,要撤换君主是不得了的大事,那就是革命了。

那么如何保证宰相尽做对的事,不做错误的事呢?

于是就有一个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也有诸侯势力作后盾)在他后面作监督,就是专弹劾,专挑毛病(御史们有权说话不必要有证据,所谓:

风闻奏事)。

所以称为监察御史。

怎样保证御史大夫不跟宰相串通勾结来做违背国家民族利益的事呢?

一方面当然要挑选好人去当宰相和御史大夫;另一方面在制度上规定,御史大夫是宰相天然的候补人。

同时,假如宰相的报酬是两千担,那么御史大夫只有六百担。

只要你把当朝宰相劾倒了,你马上贵为首相,富有两千担。

反之,宰相若不愿失去荣誉和富贵,就得拼命做好事。

政府就一定是个清廉有能的政府。

因此,宰相是“正”,御史是“反”,二者统一在君主里是“合”。

总之,政府(宰相和御史的行政机能)是“有为”,君主(没有实际行政职责)是“无为”,二者统一在国家里,国家是“无不为”。

历史简称“无为而治”。

汉唐的宰相——御史制度精神的现代意义,内容相当繁复,应该有专书讨论。

有了这样的好制度,又有好人去好好地维护它,所以中国就有了汉、唐盛世,是中外古今永远引以为荣的。

大英帝国师法此制遂造成当时号称“无落日”的强盛。

所以黑格尔才大加赞赏,要德国也效法它。

我们也可发现,宰相职权内包含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但是没有分立,而是统合在宰相之下,所以它们是机动的,不是互相反对辖制的,不会造成无能的政府。

但在御史们监督之下又不会腐败泛滥。

立法是木,行政是火,司法(御史)是金,宰相的整体功能是生产,是土,国库(君主)是水。

在功能上是完全和谐平衡的。

  总之,一个结构本身只要不混乱,保证五行职能的实现,表面上的架构适应实际的情况和需要,一样可以保证效果的完善。

----------------------------------------

(五)

道的领导原理

(1)

我们来考查另外一个更为重要、更为关键的命题:

怎样以正确的方法来做正确的事。

成功就是:

一上“对的”人,在“对的”时间里和“对的”地位上,遇到了“对的”人,用“对的”方法,做成了“对的”事。

在这整个的环节中,一步错,就可能步步错。

完全的成功就成了水中月、镜中花,可望而不可及的了。

下面即将作一个实例研究,所述故事包含许多领导原理与管理原则。

在抗战期间,有一位张司令,负责护卫纵贯湖北、湖南和广东三省的粤汉铁路线区广东区的军事运输事宜。

当时线区军事运输司令的职责是确保铁道路线的畅通、地方经济的活力与前方将士的补给。

那时湖北已经沦陷,日本敌机猛烈轰炸湖南,湘潭附近的湘潭铁桥的中央就被炸毁六百尺。

铁桥位于湘江急流之上,上有敌机干扰,下有洪流滔滔,修复工作极其艰困,长沙前线将士的补给因而中断,危在旦夕。

在重庆的铁道军事运输的总司令部急限负责湖南线区的牛司令在七天之内必须修复通车。

可是十天过后,修复工程毫无进展。

压力从四面八方向牛司令袭击。

牛司令无法招架,向总司令部求援之电如雪片飞来。

总司令部立电广东区张司令急速赴援。

天亮以前,张司令从广东赶到了湘潭修复工程现场。

初步了解情况之后,立即约见两位正在激烈争吵的工程师,让他们汇报情况,并听取他们的意见。

黎明时分,他匆匆吃完早点,就去见牛司令。

牛司令还在公馆里,他对张司令的迅速而至感到惊讶。

在张司令告诉他,打算在三天之内把桥修好后,他就不停了摇头,表示难以置信。

最后,他还表示:

如果真有这样的奇迹出现,他愿尽其全力支持张司令的工作。

  张司令立即开始工作,第一件事,他要求牛司令立即偿付以前欠工人们的工资,牛司令断言:

如果工人们今天得了工资,明天保证他们都不会来上工的了。

因为那时专业技工十分短缺,大部分工人都是附近雇来的民工。

这些人总是用种种籍口不来上工。

即使不了,也是拖拖拉拉磨洋工,大家尽拣轻易的活干。

你急他不急,这样的工作态度把原不勤奋的人的士气都拖垮了。

再加上两位工程师志趣不合,所以工程根本无法施展。

但张司令坚持要发工资,牛司令拗不过。

就说如果出了事,他不负责。

在牛司令宣布了发工资的消息之后,两百名工人全部来到了工地。

张司令向他们讲了话。

他告诉他们:

从现在起,他就是他们一同做工的伙伴。

他计划要在三天以内把修复工作完成。

工人们在这三天内都要得到最高工资。

工程要是如期完成,每人都在工资之外,加给两天的工资,作为奖金。

无论何人,凡无故不来上工或工作不努力者,即按军法惩处。

请牛司令为监察使,执行军法。

并请牛司令备办盛餐,今晚犒劳大家,饱食一顿,好好歇息一宿,明早开始工作。

他自己今晚就和大家一同食宿,明早一同按时工作,按时休息。

有任何问题和意见,大家都可以随时和他讨论。

接着,张司令把两百工人分为二十个小组,每组十人,公举组长一人。

每个小组负责三十尺的桥梁修复任务。

每位工程师负责指导十个小组,修复三百尺的桥梁。

他吩咐两位工程师,随时和他联系,向他报告工程进行的情形,遇有问题随时商量解决。

最后,他说:

湘潭大桥是一定要修复的,不是在我们手里修,就是在敌人手里修。

如果我们修不起来,我们前方的将士行不到给养,就非吃败仗不可。

日本鬼子拿下了长沙,湘潭还能躲得过吗?

鬼子得了湘潭,马上就要修桥,为的是输送他们的给养,好去打衡阳。

鬼子修桥就大不一样了。

工自然还是你们做,只是脚上多了锁链子,背上着了皮鞭子。

不要说工资你不用想,就连你们家里的粮食都是他们的,你们的家眷也遭他们任意强奸杀戮。

好在今天我们还来得及,大家只要认真辛苦三天,仅仅三天,就可以免去所有的大难。

不仅拯救了家乡,我们的父老子弟必以为荣,我们的母妻姐妹必要感激。

甚至全国同胞都因我们对抵抗日寇作出了英勇的贡献而感激。

现在前方的将士们正在焦急地等待着我们。

你们现在就要拿定主意了!

愿干的请举起手来说声是!

于是二百多人都举起手来,呼声震耳。

张司令把二十名小组长召到他临时的帐篷中,与他们一起坐着,鼓励并安慰他们。

他对他们说:

你们是大家公选的,是德高望重的人物。

如果连一座这样简单的桥都修不起来,不仅家乡邻居要笑话,连鬼子敌人都会耻笑,将来拿什么脸见人。

第二天清晨,每个人都开始按计划行动,一直努力工作到今晚。

大家坐在河岸上,吃完晚饭以后,无心玩耍休息,心里老惦记着工程。

大家请求趁天黑以前,再干三小时!

  不到三天时间,湘潭大桥完全修复了,每个人都感到特别高兴。

后来前线打了一个胜仗,就是当时有名的“长沙大捷”。

牛司令被调升到广西工作。

张司令得了一面奖章并晋升一级。

这位被称为张司令的就是张绪通博士的祖父。

关于修复大桥的事,在后面将作细密的分析研讨,因为其中包含许多管理学中重要的原理原则。

----------------------------------------

(六)

道的领导原理

(2)

优秀领导者的素质是先天生成的呢?

还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呢?

我认为是后天可以培养的。

不然何以各种管理学院至今犹存呢?

就是因为领导的素质是可以通过对领导原理的训练和学习而获得和加强。

既然如此,问题就变为:

在何处可以找到关于领导原理的综合知识?

是否真是有这种专门知识存在?

幸好这样的知识的确存在。

在两千二百年前由黄石公传下的一本名为《素书》的书中,就可以找到有关方面完整的知识。

它把领导智慧和衫知识给予充分的阐述,在广度和深度方面都超越了同类的其他书籍。

根据历史记载,《素书》是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流传下来的。

  秦灭六国以后,嬴政成为秦朝的始皇帝,中国也成了书同文、车同轨的大一统的国家。

有一位赤忠于前韩国的人,姓张名良,字子房,一心要为亡韩复仇。

凭着年少气盛,一腔热血,于是散尽家财,四处寻求职业刺客,最后得了一人,可使八十斤的铁锥。

一日始皇帝出巡,行至博浪沙,刺客飞出铁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