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言文翻译.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291431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5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文言文翻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高三文言文翻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高三文言文翻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高三文言文翻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高三文言文翻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高三文言文翻译.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高三文言文翻译.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高三文言文翻译.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高三文言文翻译.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高三文言文翻译.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高三文言文翻译.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高三文言文翻译.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高三文言文翻译.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高三文言文翻译.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高三文言文翻译.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高三文言文翻译.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高三文言文翻译.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高三文言文翻译.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高三文言文翻译.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高三文言文翻译.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文言文翻译.docx

《高三文言文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文言文翻译.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文言文翻译.docx

高三文言文翻译

石钟山记

1、选自《苏东坡全集》。

  2、彭蠡:

鄱阳湖的又一名称。

 3、郦元:

就是郦道元,北魏人,地理学家,著《水经注》。

  4、鼓:

振动。

  5、搏:

击,拍。

  6、洪钟:

大钟。

  7、是说:

这个说法。

  8、磬(qìng):

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9、李渤:

唐朝洛阳人,写过一篇《辨石钟山记》。

  10、遗踪:

旧址,陈迹。

这里指所在地。

  11、南声函胡:

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

函胡,同含糊。

  12、北音清越:

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

越,高扬。

  13、桴(fú)止响腾:

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

腾,传播。

  14、余韵徐歇:

余音慢慢消失。

徐,慢。

  15、得之:

找到了这个(原因)。

之,指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16、尤:

更加。

  17、铿(kēng)然:

形容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

  18、所在皆是:

到处都(是)这样。

是,这样。

  19、元丰:

宋神宗的年号。

  20、六月丁丑:

农历六月初九。

 21、齐安:

在现在湖北黄州。

  22、适临汝:

到临汝去。

适,往。

临汝,即汝州(今河南临汝)

  23、赴:

这里是赴任、就职的意思。

  24、饶之德兴尉:

饶州德兴县(现在江西德兴)的县尉(主管一县治安的官吏)。

  25、湖口:

现在江西湖口。

  26、硿硿(kōng)焉:

硿硿的(发出响声)。

  27、莫(mù)夜:

晚上。

莫,通暮。

  28、栖鹘(hú):

宿巢的老鹰。

鹘,鹰的一种。

  29、磔磔(zhé):

鸟鸣声。

  30、鹳鹤:

水鸟名,似鹤而顶不红,颈和嘴都比鹤长。

  31、心动:

这里是心惊的意思。

  32、噌(chēng)吰(hóng):

这里形容钟声洪亮。

  33、舟人:

船夫。

  34、罅(xià):

裂缝。

  35、涵淡澎湃:

波浪激荡。

  36、为此:

为,形成。

此,指噌吰之声。

  37、中流:

水流的中心。

  38、空中:

中间是空的。

  39、窍:

窟窿。

 40、窾(kuǎn)坎(kǎn)镗(tāng)鞳(tà):

窾坎,击物声。

镗鞳,钟鼓声。

  41、向:

先前。

  42、汝识之乎:

你记住那些(典故)吗?

识,记住。

(书上的注释有误。

有古汉语字典为证)

  43、周景王之无射(yì):

《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铸成“无射”钟。

  44、魏庄子之歌钟:

《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561)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

庄子,魏绛的谥号。

歌钟,古乐器。

  45、古之人不余欺也:

古代的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

不余欺,就是“不欺余”。

  46、殆:

大概。

  47、终:

终究。

  48、渔工水师:

渔人(和)船工。

  49、言:

指用文字表述、记载。

  50、此世所以不传也:

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命名的由来)的缘故。

  51、陋者:

浅陋的人。

  52、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53、实:

指事情的真相。

译文

  《水经》说:

“鄱阳湖的湖口有石钟山。

”郦道元认为在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

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

如果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

到了唐代的李渤才去探寻它的所在地,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打它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

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

能发出铿锵声音的山石,到处都是,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趁此能够观察所说的“石钟”。

庙里的和尚叫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就是笑,不相信。

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下面。

巨大的山石竖立着,有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一样,阴森森地想要向人扑去;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高空中发出磔磔地鸟鸣声;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

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钟鼓声连续不断。

船夫很惊恐。

我慢慢地观察,山脚下都是山石大大小小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们的深度,细微的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波浪激荡便形成这种声音。

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支流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心,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

因此我笑着对苏迈说:

“你知道那些典故吗?

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

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根据主观猜测去推断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

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不能知道;但渔人和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记载。

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

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这个事情的真相。

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赏析

  《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

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夏天,苏轼送长子苏迈赴任汝州的旅途中。

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本文以石钟山得名由来为线索,一共三段。

  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

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引《水经注》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紧扣题目,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

第二层,提出六朝人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点明人们对此说法的怀疑态度,用钟磬置水中不能发声的情况对郦说质疑,说明“水石相搏”之说难以取信于人。

正因为对郦说“人常疑之”,才引起后人的异议,这就由郦道元的说法导出唐人李渤的说法。

第三层,提出李渤的说法并质疑。

李渤也在“人常疑之”的“人”之列,于是就有他“访其遗踪”的行动。

他亲“访”遗踪,亲“扣”其石,亲“聆”其声,理应无疑。

作者表明自己对李渤的怀疑,并以处处有石,石石能扣而发声,反驳李说,说明扣石发声之说难以置信。

  对这两种说法,看起来是相提并论的,但实际上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

对两说的分别怀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

用“人常疑之”,说明人们对郦说的疑惑,这里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没有明说,这是一种客观记叙,作者没有轻率地判断郦说的是非;用“余尤疑之”,强调自己对李说的否定,这里的“余”字,就明确地表示了作者对李说的态度。

对郦说“人常疑之”和对李说“余尤疑之”,这两疑引出作者探访石钟山的行动,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和夜游石钟山,以及结尾的一“叹”一“笑”,一“简”一“陋”作铺垫。

  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

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元丰七年……得观所谓石钟者”),点明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

  因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已存“疑”念,所以作者乘自己赴任临汝并送长子苏迈赴任饶州德兴之便,顺道考察石钟山,正好借此释疑。

这一层紧承上文。

第二层(“寺僧使小童持斧……余固笑而不信也”),写访问寺僧。

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发声,表明他们相信李渤的说法,也说明李渤的说法影响很大。

这一段回应李说,“择其一二而扣之”,“因笑而不信”,分别照应第一段的“扣而聆之”,“余尤疑之”。

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满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动。

第三层(“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余欺也”),写月夜考察游石钟山的经过。

先交代探访石钟山的时间是“莫夜月明”时分,同游者是长子苏迈,方式是“乘小舟”,地点是“绝壁下”。

然后写绝壁下的情景:

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

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这段描写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伏笔。

转而写作者在“心动欲还”的时候,忽然“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却被吸引了。

他“徐而察之”,发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查明了发出“噌吰”之声的原因。

但事情并未到此为止,下面又起波澜。

作者在“舟回至两山间”的时候,发现入港处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声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回”不是“返回”的意思,而是“掉转”的意思。

“舟回至两山间”,不是船返回到两山中间,而是船掉头转行至两山之间。

如果解释为前者,就会令人疑惑不解,为什么去的时候没发现“大石当中流”呢?

另外,“回”的本义是“旋转”“回旋”,在古汉语中的常用义是“掉转”;现代汉语“回来”的意思,古代汉语一般用“返”不用“回”。

作者对两处声音的考察,极为细致深入,处处印证了首段的郦说:

“微波入焉”和“与风水相吞吐”,分别照应“微风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和“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分别照应“水石相激”;“噌吰如钟鼓不绝”和“窾坎镗鞳之声”,分别照应“声如洪钟”。

这就不仅证实了郦说,而且以详补“简”,为末段叹郦说之“简”作好铺垫。

最后写作者对苏迈的谈话。

“因笑谓迈曰”的“笑”不同于前面“笑而不信”的“笑”。

前者是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笑,这里是释疑后轻松愉快的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兴奋。

作者在谈话中将两种声音与“周景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歌钟”相联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结果,点出以钟名山命名的缘由。

又以“古之人不余欺也”肯定郦道元的说法,言语之间生动地显现了作者的确信和欣喜。

在这一段,作者以自己的目见耳闻,证实并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进一步否定了李渤的说法,为末段的议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

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这句话,语气强烈,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点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所得出的结论、所总结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

第二层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从两方面说。

一方面是说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有三点:

一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是说郦道元的说法是正确的,可惜“言之不详”,致使“人常疑之”,得不到人们的承认;二是士大夫不做实地考察,“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三是“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不能言”是说不能为文,并非不能说话。

郦说失之于不详,士大夫能为文而“莫能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为文,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

然后用“而”字转到另一方面:

“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是说李渤之类的“陋者”,主观臆断,“自以为得其实”,这是得以有李渤的错误说法和后人以讹传讹的原因。

第三层分承上面所说的两个方面,点明写这篇游记的目的。

“叹郦元之简”是肯定郦道元的观点,而又叹其太简略。

“笑李渤之陋”是否定李渤的观点,并讥笑其浅陋。

这就表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谏太宗十思疏

[0]长(zhǎng):

生长,长成。

  [1]固:

使……稳固。

  [2]远:

形容词用作动词,使……流得远。

  [3]浚(jùn):

疏通,深挖。

  [4]当:

主持,掌握。

  [5]居域中之大:

据天地间重大的地位。

域中,天地间。

语出《老子》:

“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6]以:

用,行。

  [7]凡百:

所有的。

  [8]景:

重大。

  [9]克:

能够。

盖:

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但,则。

  [10]盖:

承接上文,表示推断原因。

殷:

深。

  [11]傲物:

看不起别人。

物:

这里指自己以外的人。

  [12]吴越:

吴国和越国,春秋时两个敌对的诸侯国。

 

  [13]行路:

路人,陌生人。

  [14]董:

督责,监督。

  [15]振:

通“震”,威吓。

  [16]作:

建造,兴建。

指大兴土木,营建宫殿苑囿一类事情。

  [17]谦冲:

谦虚。

冲:

虚。

自牧:

自我约束。

牧:

养。

这里引用了《易经》“卑以自牧”的意思。

  [18]下:

居于……之下。

  [19]盘游:

娱乐游逸,指从事打猎。

  [20]三驱:

出自《易经》“王以三驱”,有两说:

一说狩猎时让开一面,三面驱赶,以示好生之德;一说一年以三次田猎为度。

  [21]敬:

慎。

  [22]黜:

排斥。

  [23]扩大九德的修养。

宏:

使……光大。

兹:

此。

九德,即指九种美好品德,出自《尚书·臯陶谟》:

“宽而栗(庄严),柔而立(能立事),愿(良善)而恭,乱(有智力的才能)而敬,扰(和顺)而毅,直(正直)而温,简(简易、宽大)而廉,刚而塞(充实),彊而义。

  [24]简:

同“拣”,选拔。

  [25]信者:

诚信的人。

  [26]百司:

百官。

  【27】劳神苦思:

劳苦,使动用法,使……劳累,使……辛苦。

译文

  我听说:

想要树木长得高,一定要使它的根稳固;想要使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

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树根不稳固却想要树木生长,道德不厚实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最愚昧无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您这)明智的人呢!

国君掌握着国家的重要职权,据有天地间重大的地位,将会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永无休止的美善,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除奢侈而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敦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是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泉水流远啊。

  (历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上天的重大使命,没有不处在深切的忧虑之中而治道显著,功德圆满之后德行就开始衰微了,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很少。

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

因为处在深重忧患之中,一定竭尽诚心对待臣民。

成功之后,就放纵自己的情感而看不起别人。

竭尽诚心,就会使敌对的势力(和自己)联合,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毫不相干的陌生人。

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监督人民,用威风怒气来威吓他们,(人们)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是并不会怀念(皇上的)仁慈,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

怨恨不在有多大,可怕的是民众(的力量);人民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

  用腐烂的绳索驾驭疾驰的马车,这是可以忽视的吗?

如果看见能引起(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到知足来自我;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宁;想到(自己的君位)高而险,就要不忘谦虚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害怕会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容纳千百条河流;喜爱狩猎,就想到用三面捕杀,留一面给它们逃生(不要赶尽杀绝),以此为限度;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担心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畏惧说坏话的人,就想到端正自己的品德来斥退奸恶小人;施加恩泽,就要考虑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错误地奖赏;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愤怒而滥用刑罚。

全面地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扩大九德的修养,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献出他们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尽到他们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传播他们的恩惠,诚信的人就能献出他们的忠诚;文臣武将一起任用,君王大臣之间没有什么事情(烦心),可以尽享游玩的快乐,可以颐养像松、乔两位神仙的长寿。

(皇上)垂衣拱手(不亲自处理政务),不必多说,老百姓就可以被感化,为什么要自己劳神费思,代臣下管理职事,使自己的耳目劳损,使无为而治的方针毁坏呢?

文言整理

一、通假字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无”通“毋”,不要。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振”通“震”,威吓。

二、古今异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根本:

古义,树木的根;今义,指事物的本质。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纵情:

古义,放纵情感,即“骄傲”;今义,尽情。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虚心:

古义,使心虚;今义,一种谦虚的美德。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以为,古义:

以(之)为;把(它)当作。

/今义:

认为。

三、词类活用

  ①名词用作状语

  貌恭而不心服貌:

表面上。

心:

在内心。

  ②名词作动词

  江海下百川下:

居于……之下。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君:

做君主,统治。

  ③形容词用作名词

  人君当神器之重重:

重任、重权。

  居域中之大大:

重位。

  惧谗邪邪:

邪恶的小人。

  择善而从之善:

好的意见。

  则思正身以黜恶恶:

奸恶的小人。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能:

有才能的人。

善:

好的意见。

  居安思危安:

安全的环境。

危:

危险的可能。

  ④形容词用作动词

  智者尽其谋尽:

用尽。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远:

远长。

  塞源而欲流长者长:

远长。

  能克终者盖寡终:

坚持到底。

  ⑤形容词使动用法

  必固其根本固:

使……牢固。

  知止以安人安:

使……安宁。

  正身以黜恶正:

使……端正。

  ⑥动词用作名词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可欲:

指看见想要的东西 

  ⑦形容词意动用法

  乐盘游,则三思以为度乐:

以……为乐,喜欢。

  忧懈怠,则慎思而敬终忧:

以……为忧,担心。

四、重要虚词

  之:

①臣闻求木之长者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结构助词,的。

  ③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代词,指代天下。

  以:

①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来,表目的的连词

  ②虽董之以严刑。

介词,用

  ③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来,表目的的连词

  ④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介词,因为

  而:

①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连词,表转折。

  ②则思谦冲而自牧:

连词,表递进。

  ③垂拱而治:

连词,表修饰。

  ④子产而死,谁气嗣之:

连词,表假设。

  五、重点实词

  盖:

①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大概。

  ②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连词,承接上文,表示推断原因,因为。

  虽:

①臣虽下愚,知其不可:

虽然。

  ②虽董之以严刑:

即使。

  诚:

①必竭诚以待下:

诚心。

  ②诚能见可欲:

如果。

  下:

①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臣下的意见。

  ②臣虽下愚,知其不可:

智力低下。

  ③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居于……之下。

  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地位低下的人。

  当:

①盛夏之时,当风而立:

对着,面对。

  ②人君当神器之重:

掌握,主持。

  ③安步当dàng车:

当作。

  安:

①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

安定。

  ②燕雀安知鸿之志哉:

怎么。

  ③项王曰:

“沛公安在?

”:

哪里。

  ④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享受。

  ⑤不念居安思危:

安全的环境。

  ⑥则思知止以安人:

使……安宁。

  信:

①信者效其忠:

诚实。

  ②愿陛下亲之信之:

信任。

  ③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信用。

  ④忌不自信:

相信。

  求:

①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追求。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探求。

  ③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请求。

  ④不求闻达与诸侯:

追求。

  ⑤府史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请求。

  治:

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治理。

  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医治。

  ③不效则治臣之罪:

惩治。

  哉:

①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哉。

表反问语气,呢

  ②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

表反问语气,吗

  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表反问语气,呢

  所:

①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所”加动词的固定结构

  ②山峦为晴雪所洗。

表被动

  克:

①能克终者盖寡:

能够。

  ②然操虽能克绍:

战胜。

  ③公乃与克日会战:

约定。

  ④克己复礼为仁:

约束。

  终:

①终苟免而不怀仁:

最终。

  ②能克终者盖寡:

坚持到底。

  六、句法

  1、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介宾短语后置

  2、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省略句

  3、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岂……乎”是固定句式,一般译为“难道……吗?

  4、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判断句

七、成语

  居安思危载舟覆舟择善而从善始善终垂拱而治戒奢以俭

作品赏析

  唐太宗即位初期,因隋鉴不远,故能励精图治。

随着功业日隆,生活渐加奢靡,“喜闻顺旨之说”,“不悦逆耳之言”。

魏征以此为忧,多次上疏切谏,本文是其中的一篇。

全文围绕“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主旨,规劝唐太宗在政治上要慎始敬终,虚心纳下,赏罚公正;用人时要知人善任,简能择善;生活上要崇尚节俭,不轻用民力。

这些主张虽以巩固李唐王朝为出发点,但客观上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有利于初唐的强盛。

本文以“思”为线索,将所要论述的问题联缀成文,文理清晰,结构缜密。

并运用比喻、排比和对仗的修辞手法,说理透彻,音韵铿锵,气势充沛,是一篇很好的论说文。

第一段

  以"固本思源"为喻,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

  开篇并没有直接提出"十思"的内容,而是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打开话题。

"臣闻"的口气不卑不亢,令人警醒。

先从正面说,用比喻推理("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引出正题: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三个排比句,两个作比喻,一个明事理,浅显易懂,不容置疑。

再从反面申述: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这样就加重了强调意味。

反问的一句,差不多带有"挑衅"口吻,正是"忠言逆耳"之处。

接着,进一步明确指出,"人君"地位高,责任重大,如果"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要想国家长治久安是不可能的,如同"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一样荒诞。

这一段的结尾,照应前面,又充分利用了"木"与"水"的比喻。

第二段

  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始繁,克终者盖寡。

"开头几句,寥寥数语,就概括了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成的普遍规律,这虽说是人之常情,但要"思国之安",就必须以理性去克服它。

接下来,作者以"岂取之易守之难乎"设问,引出更为具体的分析论证,指出"殷忧"与"得志"的不同心态:

殷忧,则竭诚待人;得志,则纵情傲物。

而"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对人的态度不同,其结果反差强烈,这说明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

如果失去了民心,即使动用严刑也无济于事。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这里借鉴古人的论述,将君和民的关系比作水与舟的关系,切中要害,振聋发聩,令人警觉。

第三段

  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

  "十思"的核心内容是正己安人,但具体又有所侧重。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这两条是戒奢侈,如喜好器物美色,大兴土木,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