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题研究 高考历史考题版二轮复习.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298605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3.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2题研究 高考历史考题版二轮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32题研究 高考历史考题版二轮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32题研究 高考历史考题版二轮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32题研究 高考历史考题版二轮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32题研究 高考历史考题版二轮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32题研究 高考历史考题版二轮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32题研究 高考历史考题版二轮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32题研究 高考历史考题版二轮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32题研究 高考历史考题版二轮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32题研究 高考历史考题版二轮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32题研究 高考历史考题版二轮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32题研究 高考历史考题版二轮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2题研究 高考历史考题版二轮复习.docx

《32题研究 高考历史考题版二轮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2题研究 高考历史考题版二轮复习.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32题研究 高考历史考题版二轮复习.docx

32题研究高考历史考题版二轮复习

(时间:

20分钟 满分:

48分)

(对应学生用书第160页)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

角度

题号

雅典的民主制

雅典的民主监督机制

1

古希腊公民个体自由受限

2

陪审法庭权力

3

城邦妇女地位

4

罗马法

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5

罗马自然法精神

6

罗马法注重诚信

7

罗马法民法意识

8

西方人文

主义的起源

苏格拉底人文主义思想

9

人文精神影响医学发展

10

古希腊戏剧的人文色彩

11

罗马法中的人文精神

12

1.雅典公民有权对公民大会已通过的决议提出控诉,如理由正当,陪审法庭将废除该决议,并处罚责任人。

如控诉证据不足,则要处控诉者巨额罚金。

据此可知雅典(  )

A.陪审法庭具有立法权B.司法审判效率低下

C.公民享有法律否决权D.民主监督机制合理

解析:

D 本题考查古代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

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是雅典民主制度运行的三个主要机构,公民大会通过的而被公民提出控诉的决议,陪审法庭有权废除决议或处罚控诉者,说明雅典公民对公民大会有监督权,陪审法庭拥有监察权,故D项正确,B项错误。

公民大会掌握立法权,故A项说法错误。

C项说法与材料不符,公民有诉讼权而不是法律否决权。

2.(2019·河北邯郸期末)英国启蒙思想家霍布斯说:

“古希腊罗马人的哲学与历史书以及从他们那里承袭自己全部政治学说的人的著作和讨论中经常推崇的自由,不是个人的自由,而是国家的自由。

”这反映出古希腊  (  )

A.民主政治陷入危机时期B.公民个体自由受到限制

C.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D.公民参政权利受到压制

解析:

B 根据题干“不是个人的自由,而是国家的自由”可知古希腊、罗马推崇城邦利益至上,个人自由受到压制,故B项符合题意。

3.在伯利克里时期,所有官员和议事会议员都必须接受陪审法庭的任职资格审查和卸任后的账目审计,陪审法庭还有权审查官员的任内表现。

这说明,在当时的雅典(  )

A.陪审法庭拥有监察权B.陪审法庭主导城邦事务

C.公民参政权受到限制D.分权制衡机制得到完善

解析:

A 本题考查古代雅典民主制度的运行方式。

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是雅典民主制度运行的三个主要机构,“所有官员和议事会议员都必须接受陪审法庭的任职资格审查和卸任后的账目审计,陪审法庭还有权审查官员的任内表现”,说明陪审法庭拥有监察权,故A项正确。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故B项说法错误。

C项说法与材料不符。

分权制衡机制在西方近代确立并逐步得到完善,故D项说法错误。

4.(2019·北京卷,20)古代希腊禁止妇女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但有为妇女专设的运动会,城邦也很重视女子体育教育。

这说明,古希腊(  )

A.奥运会缺乏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

B.妇女与男子拥有同样的政治权利

C.奥运会导致城邦内部的阶级分裂

D.妇女有权参与城邦社会文化生活

解析:

D 材料中“有为妇女专设的运动会”“城邦也很重视女子体育教育”等信息说明,古希腊女子有权参与城邦的社会文化生活,D项正确。

A项与材料不符,材料主要说的是妇女参加运动会的问题,未体现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

B项与史实不符,在古希腊,妇女没有政治权利。

C项“阶级分裂”问题材料没有体现。

5.罗马《民法大全》记载:

裁判官说:

“如果船员、客店店员、骡马店伙计未将旅客交给他们看管的物品完整无损地返还给旅客,那么,我将赋予这些旅客以诉权对抗船员、客店店员和骡马店伙计。

”这反映了罗马法(  )

A.倡导公开公正B.重视物权保护

C.关注人身安全D.强调诉讼程序

解析:

B 本题考查古代罗马法的特点。

材料表明,如果船员、客店店员、骡马店伙计未将旅客交给他们看管的物品完整无损地返还给旅客,他们就可能会受到起诉,说明罗马法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故B项正确。

A项迷惑性较大,但不是材料的主旨。

C、D两项与材料信息无关。

6.(2019·山东潍坊二模)罗马公民法上的婚姻为夫权婚姻,丈夫控制着妻子的人身与财产;后来出现的万民法婚姻中,夫妻双方是平等的,且当事人间的合意不存在时,婚姻即可取消。

这一变化(  )

A.渗透了自然法的基本思想

B.是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C.实现了古罗马的男女平等

D.标志着西方离婚法诞生

解析:

A 相对而言,万民法关于婚姻的规定更加符合正义,平等是自然法的基本精神,A项正确。

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是平民在法律上取得了与贵族平等的地位,由此诞生和发展了公民法,B项错误。

在婚姻中的平等不等于男女在社会、政治、经济上的平等,C项以偏概全。

关于婚姻的法律都属于民法,不存在离婚法这一说法,D项与史实不符。

7.(2019·河北邯郸二模)共和国时期的罗马设立了祭祀团,他们司掌的制度中包括有关宣战的规则、和平条约的缔结等。

对敌方作出的誓言往往是必须遵守的,个人无权通过伪誓违反与公开和确定的敌军达成的条件和约定。

此项规定(  )

A.与任何敌军作战都适用B.维护罗马人对神的尊重

C.将诚信视为神圣的原则D.体现罗马人的爱国主义

解析:

C 本题考查古代罗马法的特点。

由材料可知誓言由祭祀团掌握,必须遵守的誓言具有宗教色彩,视诚信为神圣原则,故C正确。

A项“任何”说法绝对,此信条只适用于公开、确定的敌军,故排除。

材料侧重于说明诚信与宗教神学的关系,B、D两项题干中并未体现。

8.《十二铜表法》第24条:

“杀人者处死刑;过失致人于死的,应以公羊一只祭神,以代本人。

”第10条:

“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的,如属故意,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将其烧死;如为过失,则责令赔偿损失,如无力赔偿,则从轻处罚。

”这说明(  )

A.《十二铜表法》以考虑过失责任作为处理案件的基本原则

B.《十二铜表法》开始区分民法刑法的意识

C.《十二铜表法》以维护奴隶制贵族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D.《十二铜表法》以“案例”为主,具有简便实用的特点

解析:

B 材料的核心信息是《十二铜表法》对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不同处理结果,说明《十二铜表法》有区分民法刑法的意识,故B项正确;《十二铜表法》考虑到过失责任作为处理案件的原则,但不是基本原则,故A项错误;以维护奴隶制贵族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材料中不涉及具体案例,体现不出实用的特点,故D项错误。

9.(2019·东北三省四市模拟)苏格拉底提出:

人们不可能认识外部世界也不应该认识外部世界,因为自然界是神创造的,由神支配受神管理,人的理性根本不可能认识神所创造的东西。

那么作为人只要研究好人应该做的事就可以了。

这体现出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

                  

A.具有人文主义的色彩B.属于自然哲学范畴

C.使哲学成为独立学科D.强调神的伟大价值

解析:

A 依据材料信息“作为人只要研究好人应该做的事就可以了”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强调人的作用,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故选A项;苏格拉底强调人的作用,这属于社会哲学的范畴,排除B项;亚里士多德使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不是苏格拉底,排除C项;苏格拉底强调人的价值,而不是神的价值,排除D项。

10.(2019·云南昆明诊断)公元前5世纪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立誓:

“我在医神阿波罗……以及所有的神和女神面前宣誓……我将尽我所能和判断,为我的病人的利益着想,以医术尽心救治,永远不存任何邪恶之念。

”后世称之为希波克拉底誓言。

这说明当时(  )

                  

A.神灵崇拜盛行B.医生职业要求较高

C.宗教意识觉醒D.人文精神影响医学

解析:

D 据材料“尽我所能和判断,为我的病人的利益着想,以医术尽心救治,永远不存任何邪恶之念”可知希波克拉底立誓体现了人的主体地位,故选D项。

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希波克拉底维护病人,体现人文主义色彩,而不是强调神灵崇拜,排除A项;材料“尽我所能和判断,为我的病人的利益着想,以医术尽心救治,永远不存任何邪恶之念”主要强调的是希波克拉底个人的意志,而不是强调对医生职业要求,也不是强调宗教意识,排除B、C两项。

11.古希腊悲剧往往以人与命运的斗争为主题,着重表现主人公的英雄行为。

虽然悲剧中主人公都难逃命运的魔掌而终于毁灭,但悲剧的整体气象不是悲惨,而是“悲壮”。

这表明(  )

A.悲剧代表古希腊文学最高水平

B.古希腊人主张服从命运安排

C.古希腊文明是英雄主义的滥觞

D.戏剧是古典人文主义的载体

解析:

D 材料“以人与命运的斗争为主题”“着重表现主人公的英雄行为”,说明古希腊悲剧注重人是古典人文主义的载体,故D项正确。

12.(2019·安徽江南十校联考)古罗马3世纪法学家莫德斯丁给婚姻下的定义是:

“婚姻是男女间的结合,是神法和人法的结合。

”而《民法大全》则规定“如果没有当事人的同意,婚姻不能成立”“任何人既不能被强迫缔结婚姻,也不能被强迫重新恢复一个业已离异的婚姻。

”这表明《民法大全》(  )

A.提倡婚姻中男女双方地位平等

B.只重视维护罗马贵族的婚姻自由

C.在婚姻中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D.恪守罗马早期法学家的婚姻定义

解析:

C 本题考查古代罗马法的特点。

3世纪法学家莫德斯丁把婚姻定义为神法和人法的结合,而《民法大全》对婚姻的规定更多体现了尊重当事人意愿的原则,故C项正确,D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婚姻中男女双方地位平等”的内容,排除A。

材料强调任何人而不只是贵族,排除B。

(时间:

20分钟 满分:

48分)

(对应学生用书第161页)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

角度

题号

雅典的民主制

雅典政体的制衡机制

1

雅典维护社会秩序的措施

2

雅典公民参政意识的培养

3

雅典法律权威性的提高

4

雅典直接民主制的局限性

5

罗马法

罗马法保障公民私权利

6

罗马法体现国家至上理念

7

罗马法适用范围的扩大

8

罗马法的复兴

9

罗马法的理性精神

10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

苏格拉底的思想

11

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

12

1.(2019·广东茂名二模)伯利克里时期,作为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的陪审法庭也参与立法活动,拥有对公民大会决议的最后批准权。

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

A.司法监察制度日趋完善B.法治理念被民众所接受

C.民主政治遭到严重破坏D.权力运行带有制衡色彩

解析:

D 材料关键信息是“作为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的陪审法庭也参与立法活动,拥有对公民大会决议的最后批准权”,而当时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作为司法机关的陪审法庭,可以干预公民大会立法,反映出当时雅典的权力运行带有制衡色彩,故D项正确。

A、B、C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且C项与史实不符,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制度达到鼎盛,故排除这三项。

2.雅典公民大会的相关制度规定:

下列人员不得在公民大会上发言:

任何殴打父母的人;任何不赡养父母的人;任何未按指令服兵役和从战场脱逃的人;任何挥霍掉从其父母或从其他人那里继承下来的财产的人。

这些规定旨在(  )

A.确立以孝为先的社会价值观

B.维护社会秩序和统治秩序

C.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D.倡导勤俭节约的社会风气

解析:

B 本题考查古希腊的城邦生活。

材料“任何殴打父母的人;任何不赡养父母的人;任何未按指令服兵役和从战场脱逃的人;任何挥霍掉从其父母或从其他人那里继承下来的财产的人”涉及孝、守法、勤俭方面的品德要求,A、C、D三项都不全面,应排除。

公民大会对公民孝、守法、勤俭的品德要求是为维护社会秩序和统治秩序服务的,故B项说法正确。

3.在雅典,改革的法案常常写在石碑上,而这些石碑一般是放在市政广场西侧的执政官官邸的巴赛勒斯柱廊里,雅典公民穿行于柱廊间就可以看到改革的法案。

这一做法有利于(  )

A.宣扬天赋人权理念B.保障公民平等

C.培养公民参政意识D.维护贵族政治

解析:

C 材料反映的是雅典将改革的法案在公共场所公布,这有利于培养公民的参政意识,故选C项。

材料并未体现天赋人权的理念及公民的平等地位,故排除A、B两项;雅典将改革的法案在公共场所公布有利于维护民主政治而非贵族政治,故排除D项。

4.(2019·福建福州质检)公元前5世纪初,雅典公民大会通过的决议一经颁布便成为法律。

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规定,如果公民大会上有人对任何法律提出异议,公民大会则要对有关法律进行讨论,并选举一个立法委员会进行裁决。

这反映了(  )

A.立法规则受到破坏B.民主政治逐步建立

C.公民大会权力强化D.法律权威得到提高

解析:

D 本题考查古希腊法律的实施情况。

“公元前5世纪初,雅典公民大会通过的决议一经颁布便成为法律”,说明法律制定的随意性,导致它的公正性、权威性受质疑;“公元前5世纪末……如果公民大会上有人对任何法律提出异议,公民大会则要……”强调了法律制定的严肃性,从而保证了它的公正性、权威性,故D项正确。

公民大会享有立法权没有改变,材料体现公民大会权力受到制约,故A、C两项错误。

雅典民主政治逐步建立是在公元前6世纪,故B项说法错误。

5.亚里士多德在论及雅典公民大会时说:

“当演说者的话令人信服的时候,他是凭他的性格来说服人,因为我们在任何事情上一般都更相信好人,由于这个缘故,我们对于那些不精确的演说,也完全相信。

”亚里士多德旨在强调  (  )

A.雅典公民崇尚道德品质

B.演说是公民大会决策的重要依据

C.雅典民主开始注重理性

D.雅典民众决策有一定的不合理性

解析:

D 本题考查古代雅典民主的局限性。

材料“他是凭他的性格来说服人……我们对于那些不精确的演说,也完全相信”说明雅典直接民主易受到演说家情绪的引导,缺乏对演说事实的理性思考,有可能造成权力的误用,不能保证公民大会这一权力机构正确运用权力,故D项正确。

A项是对材料的误读,材料中的“好人”不一定是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B项说法正确,但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

C项与材料信息相反,“我们对于那些不精确的演说,也完全相信”体现的是不理性行为。

6.(2019·清华大学学术能力诊断)后世的罗马法主要是指罗马法在商品生产中的各种法律关系,如所有权、债权等,它成为大陆法系的主要渊源。

马克思说:

“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是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

”这说明罗马法(  )

A.保障公民私权利B.使全民从中受惠

C.内容庞杂且缜密D.体现了人文精神

解析:

A 罗马法的典型特点是保护公民的私权利,由此产生了发达的民法,其中,保护私有财产在近代被广泛接受和发展,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口号,A项正确。

罗马的非公民和奴隶并不在法律适用范围内,B项的“全民”显然错误。

材料主要说明的是罗马法私法发达的特点,与C、D两项无关。

7.(2019·皖北协作体联考)《十二铜表法》规定:

“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凡煽动敌人反对自己的国家,或把市民献给敌人的,处死刑”。

这些规定(  )

A.维护了罗马贵族利益B.有效抑制了个人私利

C.体现了国家至上理念D.体现了罗马法公平性

解析:

C 第一句话反映了罗马法重视对国家集体的立法,第二句话反映了罗马法对威胁国家安全的行为予以严惩,都体现了国家在立法上的至高地位,C项正确。

8.公元212年《卡拉卡拉敕令》宣布:

所有罗马帝国出身自由的男人将被给予完整的罗马公民权,同样地,所有帝国自由出身的女人拥有与罗马女人相同的权利。

由此可知(  )

A.帝国的税源发生变化B.逐步实现了公平与正义

C.万民法继承了公民法D.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解析:

A 本题考查古代罗马的税收与万民法的关系。

由公民法到万民法,罗马公民的范围扩大,罗马帝国的税源扩大,故A项正确。

B项说法过于绝对化,非自由民是没有公平、正义的。

材料体现万民法在适用范围上,对公民法的发展,故C项说法错误。

D项材料缓解了公民与非公民的矛盾,而非贵族与平民。

9.(2019·湖南长郡中学调研)当中世纪的欧洲摆脱了普遍的无政府状态,当它的商业经历了复苏而日益高涨,当它的社会生活越来越复杂,因而感到需要更为精巧的调节手段时,它“发现”了罗马法。

当时罗马法被“发现”(  )

A.为文艺复兴运动奠定基础

B.推动了近代民主政治体制在欧洲的确立

C.源于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D.体现了资产阶级建立“理性王国”的愿望

解析:

C 13、14世纪,欧洲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商业的发展需要法律的规范和调节,民法发达的罗马法正好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C项正确。

文艺复兴运动的基础是资本主义萌芽,不是罗马法,A项错误。

民主政治在欧洲确立是19世纪中期的事情,B项时间错误。

资产阶级建立“理性王国”的愿望体现在启蒙思想中,D项错误。

10.(2019·河北保定一模)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的《论告示》第32编记载,对承租人以土地遭受火灾为由要求免除地租的申请,皇帝的批复如下:

如果你耕种的土地遭受了意外的火灾,那么,你完全有理由要求免除地租。

材料反映了(  )

A.罗马皇帝注意按法律办事

B.罗马法注重维护公共利益

C.罗马公民的法治观念淡薄

D.罗马法具有一定的理性思想

解析:

D 材料“如果你耕种的土地遭受了意外的火灾,那么,你完全有理由要求免除地租”,反映了罗马法在保护私有财产的同时,依据具体情况有所变通,具有公平、理性的特点,故D项正确。

11.(2019·江西南昌二模)正义的事和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美而好的;凡认识这些事物的人绝不会愿意选择别的事情;凡不认识这些事的人也绝不可能把它们付诸实践,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

此话意为(  )

A.自己是万物的尺度B.理念是万物的本原

C.行动必须遵循真理D.一切德行都是智慧

解析:

D 据材料信息“正义的事和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美而好的……也是要失败的”可知,这句话强调道德的价值,它与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的主张相符,故D项正确;“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智者学派的主张忽视正义与道德,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B项是柏拉图的主张,材料中没有强调万物的本原问题,排除B项;C项“行动必须遵循真理”与材料强调道德的主题不符,排除C项。

12.(2019·安徽合肥二模)古希腊的雕塑《掷铁饼者》《持枪的战士》《刮汗污的运动家》等,他们都高大雄健,英姿勃发,充满了自信和热情。

据此可知,古希腊(  )

A.注重艺术教育提升公民素养

B.开创人类体育竞技运动先河

C.雕塑水平成就突出领先世界

D.追求完美的体格和人格精神

解析:

D 本题考查古希腊人文主义。

作品中的人物“都高大雄健,英姿勃发,充满了自信和热情”,表明古希腊人歌颂人体的美,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这是古希腊哲学人文主义的重要内涵。

A、B、C三项与材料主旨无关,可以排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