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幸福教师培训.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303719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做一个幸福教师培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做一个幸福教师培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做一个幸福教师培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做一个幸福教师培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做一个幸福教师培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做一个幸福教师培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做一个幸福教师培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做一个幸福教师培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做一个幸福教师培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做一个幸福教师培训.docx

《做一个幸福教师培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一个幸福教师培训.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做一个幸福教师培训.docx

做一个幸福教师培训

做一个幸福教师

——师德培训材料

丹江口市幼儿园戴琴

一、首先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

有的老师总觉得师德是很飘渺虚无的,师德是很模糊的,其实师德实实在在的。

做官讲官德,做医生讲医德,做教师就是讲师德

  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有的教师纷纷“下海”淘金,表示脱离教师这“清水衙门”;有的教师从事起第二职业,一边教书,一边赚钱,其乐融融,更有甚者在上课时接听手机,而将学生放在一边,可知“一心无二用”,这样的教师能培养出怎样的学生呢?

在一些学校,有些教师大谈特谈“现在的学生素质太差,没法教”等之类活题,孰不知作为教师的你,责任何在,目的何存——“教书育人”,如何“点石成金”才是我们要做的!

有的孩子成绩差,好动,我们的班主任就说了我们的老师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你这个孩子没办法教,你想想办法吧?

劝孩子退学转学休学、留级。

虽然是好心但往往得不到家长的理解。

有的事情其实家长比我们更青楚。

但对他们老师不想放弃努力。

1、什么是师德?

  师德就是教师职业道德。

是我们教师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与规范。

是我最为教师的职业底线。

我么国家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再2008年进行了修改大家也进行了学习,平时我们教师业务测试也经常有的题目。

  师德就是我们教师必须要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

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

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一、爱国守法。

二、爱岗敬业。

三、关爱学生。

四、教书育人。

五、为人师表。

六、终身学习。

  爱岗敬业是师德的核心内容。

谈两个个方面的内容:

一、爱岗敬业的概念。

二、进一步提升爱岗敬业层次和水平。

㈠、爱岗敬业的概念:

热爱工作岗位,敬畏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努力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并作出成绩和贡献。

1、爱岗:

热爱工作岗位。

 

(1)前提是明白。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明岗”。

要明确岗位的重要性,明确岗位职责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本岗位到底包括有哪些方面的事情,每件事的具体任务是什么,要求有哪些?

达到什么目标,完成这些任务的条件是什么,措施、办法、策略有哪些,履行这些职责有什么困难,如何克服困难的预案是什么?

此岗位与彼岗位的关系如何处理、协调?

总之要明岗,不明岗,即使有爱,也是一种糊涂的爱,而糊涂的爱是搞不好工作的。

许多工作不能到位,往往可能还不是不爱岗,而是由于对我们的岗位职责不明确所造成的。

(2)然后是热烈。

爱岗既要是明白地爱,还要是热烈地爱。

热烈地爱是一种什么样的爱?

应该是饱满激情、充满深情、倾注真情的爱,就好比热恋中恋人们的情感状态,情绪高度亢奋、朝思暮想、真情流露、激情表现、高水平行为,高素质展示,以赢得对方的期许和欣赏,获得恋爱的最佳效果!

  爱岗位之于热烈,应该具有以下四种特征:

  ①无限性。

即在时间上具有无限性,没有间断性。

像对自己所深爱的人一样,无时无刻不在关心、尽心和倾心,无时无刻不在充满眷恋之情,一辈子心之所系,情之所倾,力之所用,能之所为,没有职业疲劳,没有职业倦怠。

  ②无际性。

即在空间上无微不至,没有边际,象父母对自己的孩子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无微不至地照顾。

  ③真情性。

即在情感投入上是真情倾注。

绝无虚情假意、虚与逶蛇(音yi)之嫌。

(慈惠中学教师冯爱霞说:

没有真心,没有爱心,便没有真正的教育。

)这表现在行动上就是用心做事,实事求是,真抓实干,将“坚持”和“落实”进行到底。

而不是人到心不到,心到情不到,做事鬼胡闹!

  ④无私性。

即在主客体关系上具有无私性,全没有生意场上的讨价还价之举,就象对自己所爱的人一样,以对方的喜怒哀乐自己的喜怒哀乐,为了对方的利益和发展,可以不遗余力、竭尽全力,直至牺牲自己的生命!

  例如汶川地震中,当楼房倒塌时,有的老师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学生,学生得救了,自己却壮烈牺牲。

当营救人员来救孩子时,由于压在孩子身上的预制板和老师紧贴在一起,为了救孩子不得不损毁老师的遗体。

这虽说是电影《惊天动地》的情节,但却是地震过程中的真实故事!

这是何等的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

  最近报纸电视台登载:

蕲春四中教师汪金全,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后进入黄冈中学任教。

一年后主动放弃黄冈高中优厚待遇,扎根山村学校教书育人,22年来大部分工资都资助了困难学生,他培养了1000多学生上大学,自己家里却一贫如洗。

48岁(63年的)的人(比钱小)看起来比60岁的人还大!

其事迹也着实令人感动不已,钦佩不已!

看来我们今天确实还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圣人存在!

  总之,热爱是成功之母,从事业上说不热爱自己的岗位,不可能有成功的事业,也不可能有什么成就感!

 2、敬业。

敬业有两个层面的含义:

一是崇敬,二是敬畏。

  崇敬:

一个岗位,一份事业,它是国家和人民交给你的神圣职责,爱国家爱人民就必须爱自己的岗位,换句话说,爱岗位就是爱国家爱人民的具体表现。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古今中外、历朝历代都强调,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至上。

国家和人民利益神圣不可侵犯,而岗位工作又是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具体体现,所以对自己的工作岗位职责必须有崇高感和崇敬感,因为崇敬岗位就是崇敬国家、崇敬人民。

从当前形势来看,一份工作,一个工作岗位是何等来这不易!

网上报道:

2010年中国待业人数将超过1200万。

这是只是官方的最保守的数字,实际可能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教育部统计,中国大学生本科毕业待业人数年年增长,今年2010年需要就业大学生达到700万,理想就业率600万,待业大学生将超过100万。

每年教育局今年招聘教师报名的学生好几百上千,名学生报名应聘,平均42人争一个岗位,就业竞争空前激烈、残酷!

我们90年代或以前参加工作的同志,有幸生在计划经济和国家统招统分的年代,没有经历这样严酷的“逢进必考”洗礼,倘若我们也处在现在这个年代,我们不知道又有几个人可以过五关斩六将,然后获得一份工作、一个岗位?

恐怕不少的同志只能望考兴叹!

时代让我们避开了就业激烈竞争的艰辛,我们这些有稳定工作和岗位的人应该说都是幸运者(教育部发言人吴吉芝说:

教育公务员制度已经是板上钉钉)。

既然幸而运之,我们就应该倍加珍惜它的来之不易,而不可以马马虎虎、玩忽职守!

所以要有崇敬感!

敬畏:

教育家郑杰在《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中说,要学会敬畏,建议教师要敬畏真理、敬畏权威、敬畏生命,这固然是对的,但不全面,而且没有抓住重点,其实最重要的是要敬畏什么?

是敬畏岗位。

因为岗位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任何一个岗位,都包含着一份责任或几份责任,不敬业、不尽职尽责、混岗、玩忽职守,轻者违背良知,要接受道德法庭的审判,重者违背学校、单位的规章制度,受到制度的惩罚,再重者违背国家法律,还重者可能犯罪,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所有这些,作为一个正常的、有良知、有觉悟、有理想的人都是不愿意看到的。

三十六行,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

一个人如果只是简单地谋生,也许可以临时观念,混两天拉倒,但要想长久立足,长远发展,成为本岗位的能工巧匠,成为高手,成为本单位或社会的一种“稀缺资源”(郑杰语),不敬畏岗位那是绝对是不行的!

作为教师,要求比一般的人又要更严格一些。

“不敬师长,天诛地灭,误人子弟,男盗女娼”。

这话说得够严重了!

所以,一定要对我们的岗位常怀敬畏之情,恒存虔诚之心。

如何提升?

提五点建议:

  1、加强学习。

学师德、学先进,学岗位职责、学专业理论知识和教材教法。

做到与经典为伍,与名人为伍,与专家为伍,与实干家为伍。

有同志说,有一种享受是学习,有一种愉快是合作,有一种幸福是和谐。

所以要把学习当作素质提升、工作提档之必需,当成一种享受与快乐,而不能当成负担和痛苦!

要象钱家明等等同志那样,把学习当作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

勤于学习,勤于积累,勤于思考,指导工作。

暑假迈几本书看看

  基础教育不是造原子弹,也不是造人造地球卫星,需要高科技和非常高深的学问。

根本问题是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问题。

所以学习固然要学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但关键还是学人家的实干和苦干的态度和敬业精神。

  2、规范行为。

要进一步规范岗位行为、规范服务行为、规范教学行为。

何为规范?

那就是要按原则办事有策略,按要求办事有办法,按制度办事有规矩,按程序办事有章法,按规律办事有效率。

做到了这几点,我们的岗位行为不可能不规范。

  3、激情内驱。

工作不能没有动力,不能没有激情,不能麻木不仁。

怎么做到这一点?

很重要的是要有感恩思想。

感谁之恩?

感国家、人民、社会、学校、命运、自己之恩。

感国家、人民和社会之恩:

因为国家、人民和社会给了我们以待遇,我们拿着国家的俸禄、用着纳税人的钱,我们就要为国家为人民、为纳税人好好做事。

感学校之恩:

因为学校是我们生存的场所,是我们成长与发展的平台,我们要对得起学校。

感命运之恩:

因为比较那些下岗人员、待业人员以及其他数以千万计亿万计的、生活在我们水平线以下的普通群众,我们的命运还是相当不错的,所以我们要感谢命运。

感谢自己:

因为我们每一个人所创建的一份事业和家业,都是自己多年来辛勤劳动的结果,所以要珍惜,而珍惜也就是一种感谢。

这份事业和家业不能荒废,要巩固、发展、壮大,还得靠我们继续努力。

想明白了这一点,我们的工作就会“不用扬鞭自奋蹄”,就会有使不完的劲!

就会永远工作并快乐着。

就不会迟到、早退、或上班如拉牵、下班如射箭、在班磨洋工的现象出现!

(比如上班,观念和行动要有提前量,不要“踩点”上班,“踩点“上班的结果往往免不了要误点。

因为从家里到学校,一般情况下可能是十分钟,但突然有什么事,如交通阻塞或车胎破了,就会耽误时间,就会迟到,尽管有客观理由可扯,但毕竟还是迟到了嘛!

4、注重细节。

郑杰说,要学会算计,精于算计。

他说的算计不是叫我们斤斤计较个人得失,也不是叫人搞阴谋诡计,而是说要讲投入和产出,讲工作效率。

因此对岗位工作的任务要条分缕析,时间要精打细算,步骤环节和程序要丝丝入扣,工作要细致入微,“无缝对接”,落到实处。

一作不慎,满盘皆输。

工作完全不犯错误不可能,但只要过细,就可以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以便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不能犯低级错误。

不能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特别是对承担比较复杂而又琐碎、但关系又比较重大的工作的同志,尤其需要心细如发,十分谨慎。

比如做财会工作的同志、做教务管理、考务管理工作的同志、做学籍管理的同志,做班主任工作的同志,等等。

不过细,往往可能出大问题!

  前面谈爱岗的特征时谈到爱岗要具有真情性。

这里再强调一下:

做事的确要倾注真情,要上心、用心。

因为只有上心用心,才能细心。

我们有的同志很有才气,对他(或她)感兴趣的事情往往很能出彩,但在平时的工作中往往又颇多毛病,原因在哪里?

在于没有上心。

或没有完全上心。

所以,细节决定成败,而态度又决定一切!

  5、追求高远。

温总理在《仰望星空》诗中说: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那凛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老人家追求高远的情怀溢于言表!

我想我们要让教育焕发理性之光。

什么是理性?

教育要讲规律,不能跟着感觉走。

4月20号下午杭州参加教研活动,我深切感受到,教育既是点化生命的艺术,更是教书育人规律的科学。

所以从世界观来讲,我们要站在规律的层面来思考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服务工作;从人生观来讲,我们要站在人生理想的高度来思考我们的工作。

育区教育局提出:

一流的质量,鲜明的特色,向上的文化。

对于这种比较具体的工作或人生理想,学校要考虑学校如何落实,我们每一个同志则要考虑在我们履行岗位职责的过程中怎么落实?

根据学校的要求和同志们的共同体会,总的来说,可不可以一起来继续努力实践这样几个口号:

  

(1)切实负责的工作态度是我们的原动力!

  

(2)提高服务水平能力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3)提高教学的质量效益是我们的生命力!

 (4)规章制度内化为自觉行动是我们的基本保障力!

三、走出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定义:

1、由于长期奉献给没有产生预期回报的事业,一种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所带来的疲劳和挫折.

2、长期与有感情需求的人相处,而导致的身心枯竭状态。

教师职业倦怠有三个方面:

1.情绪倦怠

2.非人性化:

为防止情感能量减少,而对待受助者冷漠,非人性对待.

3.成就感的降低

如何走出?

1,培养幸福感?

1.幸福与快乐的不同:

快乐与刺激有关,幸福是稳定的感受,与价值有关。

幸福体现了对生活总体满意程度。

2、幸福与成功是两个独立的变量

成功与幸福受不同因素的影响,没有必然联系,是两个并行的钟表

影响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遗传,生活满意度、人际关系

影响成功的主要因素:

家庭背景、专业技能(智商)、运气、动机

3、反败为胜的语言模式

*问题解决取代问题剖析

*1、剖析式的语言

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

我存在哪些不足和责任

这个问题多久了,我怎末没发现它?

是哪些因素导致了问题,我存在什么过失?

我为什么这样痛苦?

我为什么这样不走运,命运为什么对我如此不公平?

特点是向后看,反省式的。

*问题解决式的语言

1、我有什么弥补损失的方案

2、最快的解决方法什么时候可以出现

3、事情解决后我有什么收获

4、什么人、什么事有助于解决问题

5.为了解决问题,我现在可以做什么

灵活的因果关系代替僵化的因果关系

*僵化的因果关系

*1、领导偏心,所以我工作不顺心

*2、因为考试成绩不好,所以别人看不起我,我很郁闷。

*3、因为他拒绝了我,所以我很绝望。

4、因为他们说我坏话,所以,我想报复他们。

*5、因为父母经常批评我,所以我很自卑。

6.我如何想和如何做,对自己最有利,最有利于解决问题。

特点:

指向现实和未来的。

3、精神健康比心理健康更重要

情绪的创造性与情绪的精神化

  精神健康的三个标准

1、有一个爱的工作

2、有一个爱的人

3、接受和勇于承受苦难

只要我们能坚持做到以上几点,五日三省吾身,不久的将来,我们必将能成为一个幸福的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