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压轴冲刺卷山东卷语文五.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3063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6.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压轴冲刺卷山东卷语文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压轴冲刺卷山东卷语文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压轴冲刺卷山东卷语文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压轴冲刺卷山东卷语文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压轴冲刺卷山东卷语文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考压轴冲刺卷山东卷语文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考压轴冲刺卷山东卷语文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考压轴冲刺卷山东卷语文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考压轴冲刺卷山东卷语文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考压轴冲刺卷山东卷语文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考压轴冲刺卷山东卷语文五.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考压轴冲刺卷山东卷语文五.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考压轴冲刺卷山东卷语文五.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考压轴冲刺卷山东卷语文五.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考压轴冲刺卷山东卷语文五.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考压轴冲刺卷山东卷语文五.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考压轴冲刺卷山东卷语文五.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考压轴冲刺卷山东卷语文五.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考压轴冲刺卷山东卷语文五.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考压轴冲刺卷山东卷语文五.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压轴冲刺卷山东卷语文五.docx

《高考压轴冲刺卷山东卷语文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压轴冲刺卷山东卷语文五.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压轴冲刺卷山东卷语文五.docx

高考压轴冲刺卷山东卷语文五

2015年高考压轴冲刺卷·山东卷(五)

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我们要刻苦学习,积极进取,以古人为楷模,焚琴煮鹤,磨炼坚强的意志。

B.高中生读书要养成做笔记的习惯,这样既可以学会寻章摘句,积累一些好词佳句,也可以对精彩段落进行分析,从而提高表达和鉴赏能力。

C.北大人民医院医生何权瀛认为“北京咳”一词是对北京的极度侮辱,网友表示“香港脚”、“东京热”等病名作为行业术语已经多年,当地人民都很淡定。

一个专业术语涉及地方名应该是无可厚非的。

D.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表示,越中两国在越南抗法抗美斗争中结下的深厚感情矢志不渝,越南政府和人民永远铭记中国给予的宝贵支持。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科技界人士指出,技术成果转化难、转化率低,造成研发投入的巨大浪费,加剧了科技与经济脱节,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已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

B.“居者有其屋”确实是百姓生活的重要保障,在许多城市中,随着人口和部分家庭条件的改善,房屋租赁正在成为房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C.叙利亚战争的旷日持久,涂炭生灵,造成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这个国家已经到了再打下去就要彻底变成废墟的地步。

D.博弈多年后,美国同伊朗的关系出现了历史性的解冻,伊朗和有关六国终于就伊核问题达成第一阶段协议。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梦”为探索人类文明多样化发展道路开辟了更加光明的前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实证明,实现“中国梦”也是世界的重大“利好”。

1是中国人民开拓、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历程

2近年来,中国在成功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4成就“中国梦”,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

⑤是中华民族的“人间正道”

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康庄大道

A.②③⑥①④⑤B.②④⑥①⑤③

C.④①②⑤⑥③D.④①⑥③⑤②

4.阅读下面这段关于“老人摔倒无人敢扶”的评论,根据上下文,补写出横线处的内容。

要求紧扣议论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

每句不超过10个字。

(6分)

老人倒地无人扶,旁边是一群保持安全距离围观的路人,有人想伸手搀扶,又有人出言阻止……面对这种情景,无数人在发问,①?

对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痛心疾首的人们,立即会想到南京“彭宇案”、天津“许云鹤案”等判例。

的确,经过舆论不断发酵,②,大众的第一反应就是“彭宇案”带来的恐惧感。

法院判决的模棱两可至今仍为人诟病。

“彭宇案”判决书使用了“从常理分析”“更符合实际的做法……与情理相悖”之类的措辞来断定彭宇之责。

当真相扑朔迷离的时候,局外人妄断是非都是轻率和不负责任的行为。

如果被告真的撞倒老人却不肯承认,还要编造动听的助人为乐借口,是③;如果老人不是被被告撞倒却强诬被告,同样极不诚信,并且在媒体与网络的放大效应下,对社会的向善之心会造成极大伤害。

答:

5.下面是某地“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统计表”,请用文字表述出表中反映的两种主要情况:

人数%

年级

 

学校

初一

500人

初二

500人

初三

500人

农村初中

55.4

34.6

29.7

城镇初中

55.2

31.5

26.4

答: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相应题。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是指在两河流域间的沃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所发展出来的文明,主要由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亚述等文化组成,其中巴比伦人的成就最大。

翻开世界文明史,关于古巴比伦与亚述文化的篇章,几十年不变的“专制统治”“等级制度”“奴隶制”和“灌溉农业”等论述早已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传统。

长期以来,世界上很多研究西方古典学的历史学家,包括一些专门研究城市学的学者,无视大量的考古学和文献资料,否认在古代近东存在城市这样一个历史事实,他们把城市的起源看作是古希腊现象,其中主要的依据是根据古希腊的“范例”断定古代近东没有“民主制”和“私人企业”。

随着越来越多的楔形文字原始文献为我们所熟知,更重要的是随着研究方法论的不断丰富,研究视角的“多方位”,以及系统的社会科学理论引入亚述学【注】研究,有关古巴比伦与亚述文化的一切都需要重新审视。

实际上,古代两河流域不仅存在过“原始民主制”,其城市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虽然存在王室经济和神庙经济,但私人经济自始至终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时甚至起着主导性作用。

私人经济包括工商业和“农业资本主义”,它们的高度发展孕育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公司形式。

古代两河流域城市文明的传统对后世的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构成西方文明“根基”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的影响。

就连现代的西方史学家也都承认,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古典传统,与古代近东的文明尤其是巴比伦、埃及和希伯来的文明,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深受其影响。

一位西方学者指出:

“今天的西方文明,与其说起源于克里特、希腊、罗马,不如说起源于近东。

因为事实上,雅利安人并没有多少自己创造的文明。

近东才真正是西方文明的创造者。

”现代学者在撰写西方文明史之时,多半都把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置于卷首,他们俨然已经承认它们构成了西方文明史的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居民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辉煌的文明,这一文明对推动人类的进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这里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座城市,产生了最早的议会制雏型,开展了人类最早的对外贸易,创造了最早的职业经理人及股权激励形式,出现了第一部法典等。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塑造的这些现代西方文明的原型对于我们理解现代西方文明的本质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比如美索不达米亚人在人类文明之初摸索出的王权神化、统一王国意识形态等做法客观上促进了国家管理,它启示我们:

无论城邦国家、统一王国还是幅员更为辽阔的帝国,乃至现代西方各国,保持国家的稳定和秩序都是国家发展和繁荣的第一要务,而加强意识形态管理以达到人们在思想上的统一,则是保持国家稳定和秩序的重要手段。

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前农业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形态后,正向着信息文明形态迈进。

无论文明如何演进,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早已成为人类文明决定性的“基因”之一。

可以说,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奠定了现代西方文明的第一块基石,为现代西方文明铸成了最初的根本性的框架。

由于原始文献缺乏,现有材料也不均衡,我们对这一人类文明最初框架的认识和构建难免出现不均衡的状况,为此,亚述学研究者还任重而道远。

【注】亚述学是研究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文明的学科,因起始于对亚述文字的研究而得名。

1.下列对“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主要包括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与亚述等文化,它是人类最早的辉煌文明。

B.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实际上就是今人所说的古代的近东文明,它对后世人类文明有巨大影响,可以说是西方文明的祖先。

C.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奠定和构建了现代西方文明的基石及框架,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基因,它决定着人类文明的走向。

D.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是一种实行原始民主制的城市文明,其经济的主要形式是工商业和农业资本主义,并且出现了公司形式。

2.下列有关亚述学研究的认识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人们早就有研究,“专制统治”“等级制度’’“奴隶制’’“灌溉农业”等是研究者给它贴上的一些标签。

B.用楔形文字记载的原始文献是亚述学研究的重要依据,由于相关文献并不完备,导致对这一文明框架的构建还有许多空白。

C.在亚述学研究中,随着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的丰富,系统的社会科学理论的引入,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D.西方的历史学家,包括一些专门研究城市学的学者,均无视相关文献和考古学资料,否认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对西方文明的深远影响。

3.根据文意,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美索不达米亚的城市文明形态之所以不被承认,是因为没有“民主制”和“私人企业”,从而显得与古希腊城市文明的标准范例不同。

B.西方文明并不是来自古希腊、罗马文化,而是来自近东文明,因此现代学者撰写的文明史不同以往,开始把近东文明放在西方文明之前。

C.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塑造了议会、公司、经理人、法典等许多现代西方文明的原型,这些文明原型构成了西方文明最初的根本性框架。

D.美索不达米亚人意识到加强意识形态管理是保持国家发展和繁荣的关键,因而开始神化王权,统一王国的意识形态。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相应题目。

杨素蕴,字筠湄,陕西宜君人。

顺治九年进士,授直隶东明知县。

东明当河,决后,官舍城垣悉败,民居殆尽,遗民依丘阜,但数十家。

素蕴至,为缮城郭,招集流亡,三年户增至万余。

山东群盗任风亭等剽掠旁郡,扰及畿南。

素蕴设计降其渠,散其胁从。

十七年,举卓异,授四川道御史。

疏言:

“臣言官也,宜以言为事。

然今下所患,正在议论多而成功少。

国家建官分职,各有所事,则平天下无余事。

更原皇上推诚御物,俾人人得展其才,尤端本澄源之要也。

十八年,圣祖即位,辅臣柄政,出素蕴为川北道。

三桂见素蕴前奏,恶之,具疏辨,并摘“防微杜渐”语,谓意含隐射,语伏危机。

诏责素蕴回奏,素蕴言:

“防微杜渐,古今通义。

臣但期藩臣每事尽善,为圣世纯臣,非有他也。

”下部议,坐素蕴巧饰,当降调,罢归。

居十年,三桂反。

尚书郝惟讷言:

“素蕴首劾三桂,云当防微杜渐。

在当日反状未形,似属杞忧。

由今观之,则素蕴先见甚明,且为国直陈,奋不自顾,其刚肠正气,实有大过人者!

亟宜优录。

”乃命发湖广军前,以原品用。

会丁父忧,服阕,乃赴军前。

康熙十七年,襄阳总兵杨来嘉、副将洪福等叛应三桂。

大军运饷,自襄至房、保路险狭,舟车不通,岁调襄阳、安陆、德安三郡丁夫担负,饷苦不继。

素蕴访知谷城有小溪可通舟,乃按行山谷开饷道,由是水运通利,省丁夫什九,军乃无乏。

二十六年,授安徽巡抚。

会岁饥,上疏请赈,甫拜疏,即檄州县开仓赈给,全活甚众。

寻调湖广巡抚。

二十八年,大旱,疏请蠲免武昌等属三十二州县钱粮,上遣户部郎中舒淑等会督抚勘灾。

舒淑至武昌,素蕴适巷暑疫,寻称病乞休,上疑其托疾,夺官。

命甫下而素蕴已卒。

先是,湖北郡县疾苦最甚者,如应城谷田科重,监利一年两赋,为民害数十年。

素蕴得其实,条为两疏。

来及上而病革,口授入遗疏,曰:

“此疏行,吾目瞑矣!

(《清史稿·列传五十七》,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素蕴设计降其渠渠:

头目。

B.辅臣柄政柄:

执掌。

C.三桂见素蕴前奏,恶之恶:

讨厌。

D.乃按行山谷开饷道按:

按照。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宜以言为事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B.正在议论多而成功少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且为国直陈子卿尚复谁为乎

D.乃命发湖广军前度我至军中,公乃人

3.文言文中杨素蕴为官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答:

第II卷

四、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

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更原皇上推诚御物,俾人人得展其才,尤端本澄源之要也。

译文:

(2)会岁饥,上疏请赈,甫拜疏,即檄州县开仓赈给,全活甚众。

译文:

五、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自兴国往筠宿石田驿南二十五里野人舍

苏轼

溪上青山三百叠,快马轻衫来一抹。

倚山修竹有人家,横道清泉知我渴。

芒鞋竹杖自轻软,蒲荐松床亦香滑。

夜深风露满中庭,惟见孤萤自开阖。

(1)简析首联运用的修辞手法及表达的情感。

答:

▲。

(2)诗中哪些方面可见“野人舍”的特点?

答:

▲。

(3)结合尾联,赏析“孤萤”这一形象的作用。

答:

▲。

六、名句名篇默写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兄弟不知,口至其笑矣。

▲,躬自悼矣。

(《诗经·氓》)

(2)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3)▲,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庄子《逍遥游》)

(4)一肌一容,▲,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杜牧《阿房宫赋》)

(5)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6)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

(《周易·系辞上》)

(8)▲,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墨梅》)

七、完成下面题目。

1.请在文中划线处填上适当的文字,使之与“看爹娘,莫忘拎袋红砂糖!

”构成对联。

小区前面的这条街是全市最繁华的商业区,商贾云集,牌匾林立。

前几天,这里突然立起一块硕大的牌匾,上书十个大字:

工作忙,。

这可是整条商业街唯一的一个公益广告啊!

每天,凡是经过这里的人都禁不住多看几眼这块牌子,每看一次,心里就会产生一种家、亲人、温暖的感觉。

附近的一些老住户还纷纷打电话给报社、电视台,称赞此举是文明之举、高明之举、智者之举!

但是一周后,那块牌子旁边又立起一块新牌子,上面也写了十个大字:

“看爹娘,莫忘

2.仔细观察漫画,概括说明画面主要内容并揭示漫画寓意。

(1)画面内容:

(2)漫画寓意:

八、现代文阅读

在开满野花的小岛上

——纪念海子

①秦皇岛,山海关,北戴河,连成一片的是燕赵的浩气长虹。

雄关巍峨,大海浩瀚,碧波翠岭,赏心悦目的是华北平原少有的瑰丽风景。

以往到秦皇岛,总带着一番由衷的欢喜。

但自那年春天以后,那铁轨,那月台,那路旁开得灿烂的野花,仿佛都蒙上了一层拨不开的悲伤。

前年到秦皇岛,赵永红引领我们到了龙家营,找到了那块让人伤感的路桩,那周围依然灿烂地开满了野花,黄的是野菊,紫的是二月兰,那是海子在迎接我们。

记得那天陪我的还有刘希全,他一路没有说话。

②那是一座小小的开满野花的岛,面对着一个小小的湖,湖的对岸是海洋公园。

海子生前爱静,这里避开了喧嚣的市廛,他一定会喜欢的。

永红告诉我,这个小岛原先没有名字,是她从海子的《弥赛亚》中寻到的名字:

“太阳,让我把生命铺在你的脚下,为一切阳光开路,献给你,这首浸透了阳光和海水的长诗。

”岛上立着一块碑石,是“海子石”。

这巨石是有情有义的赵永红和李忠宝从很远的山上找到的,他们用大卡车运到了这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③永红实现了这个理想,她很惬意,她说,“像一个小女孩,本来只想要一朵玫瑰,却得到了一大束。

”其实,这小岛就是永红和秦皇岛的朋友们献给海子的永不凋谢的花。

每年的春暖花开时节,诗人们和爱诗的学生们都会聚到岛上,在“海子石”旁献上一束野花,读他的诗,怀想他并不快活的一生。

春天,十个海子一起复活。

秦皇岛市文联,特别是海港区的朋友们,为了纪念海子,他们在这里举行纪念活动,读诗,研讨,朗诵,写作,已经坚持好几年了。

他们也如海子的母校北大,每年的迎春花开时节,都举行活动,朗诵会,还有评奖。

这一切,为的是继承和发扬海子的诗歌理想。

④与海子是在北大相遇的,八十年代吧,他是法律系的学生,由别的同学陪同来看我。

记得是手抄本上他的诗,其中有《亚洲铜》。

“击鼓之后,我们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脏叫做月亮”,意象新异,与当时流行的不同。

一下子就记住了。

他是朦胧诗以后全新的一种写作,也是仅仅属于他一个人的写作。

可惜的是当年大家都陷在朦胧诗的热潮中出不来,人们尚不认识他的价值。

当年的海子是寂寞的,贫穷,孤独,缺乏知音(陪伴他的只有西川和骆一禾少数的几位),加上其他方面的原因,终其一生,他总是落落寡欢。

⑤记得不久前,在德令哈,青海省海西州首府,一个边远的小城,那天下着大雨,我们冒雨举行了首届海子青年诗歌节。

在离北京遥远的德令哈,海子留下了一首诗:

《日记》。

记的也是伤心的往事,那年雨中火车停靠在德令哈,海子想念他心中的姐姐——这是姐姐的家。

今夜,我在德令哈,但海子拥有的是一座寂寞而空旷的城。

雨是不停地在下,列车停靠的站台也是雨帘如织。

海子说,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我在德令哈的那个夜晚,我想起诗人内心的索寞,有一种深切的哀痛。

⑥记得也是不久前,一个刊物索要我的字,我苦于没有适当的言辞,匆忙间记起海子的诗: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冥冥中觉得是他在助我。

一个诗人,短暂的生命结束了,因为留下了令人过目不忘的、可以传诵的诗篇,人们便记住了他。

作为一个诗人,他是幸运的。

“在春天,野蛮而悲伤的海子,就剩下这一个,最后一个,这是一个黑夜的海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不能自拔,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村庄。

”(海子:

《春天,十个海子》)这是他最后的诗句吗?

这是他在向我们诀别吗?

⑦燕园鸣鹤园路边的迎春花,夜雨中的德令哈,早春季节的山海关、龙家营,列车呼啸着奔向遥远的远方。

我们送上一束野花,斜斜地依傍那块巨石,我们深情地纪念着这个短暂而又长远的生命。

【注释】海子:

中国当代诗人,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年仅25岁。

1.具体分析第①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2.根据文意,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当代诗人海子的最精当的标志。

B.海子对于改变浮躁现实的渴望。

C.呈现朋友对海子的理解和铭记。

D.表明“海子石”上镌刻的文字。

3.第③段画线句的含义是。

4.自选两个角度,谈谈作者如何表现“海子”这一形象的。

5.有人说:

“海子诗歌中具有沁人心脾的原始气息,像是闪着煜煜金光的束束麦芒,每一次阅读都会刺痛我们干涸已久的瞳孔。

”结合这一评价,并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推想海子的“诗歌理想”。

6.联系全文,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赏析最后一段。

九、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富兰克林说:

“你热爱生命吗?

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

”陶行 知说:

“一年之中务求不虚度一日,一日之中务求不虚度一时。

”也有人说,人生的很多乐趣往往在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东西上,比如插花,比如自助旅游,或者在轻柔的音乐里闭目 遐思,在洒满阳光的草地上读一本闲书……有位诗人认为最美好的时光是用来“虚度”的, 就像无忧无虑的童年。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

④不得抄袭、套作。

 

2015年高考压轴冲刺卷·山东卷(五)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能力层级E。

【解析】无可厚非:

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是有可取之处,不可过分指责。

A项不合语境。

“焚琴煮鹤”指糟蹋美好的事物。

B项中“寻章摘句”指读书时只注意摘录一些漂亮词句,不做深入研究;也指写作时摘引、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含贬义。

D项中“矢志不渝”指立下志愿决不改变,此处使用不当。

2.【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E。

【解析】A.句式杂糅,“科技界人士指出”与“已成为与会代表的共识”保留其一即可,另外,“到了”前缺主语;B.搭配不当,“人口”可以说“增加”或“减少”,但不能与“改善”搭配;C.“旷日持久”与“灾难不搭配”。

3.【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语句的连贯,能力层级E。

【解析】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

由第一句提到“中国梦”可知,后一句应选④,进一步阐释“中国梦”,由此可排除A、B两项;再由①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知,⑥的内容与之衔接紧密,由此可排除C项。

4.【答案】示例:

①我们的社会道德呢,②面对“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③极不诚信、不道德的行为。

(大致意思对即可)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能力层级E。

【解析】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把握语段的整体意思,其次分析前后语境。

5.【答案】

(1)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随年级的增高而减少。

(2)农村中学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高于城镇中学。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准确。

【解析】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1.【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

【解析】B.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仅仅是古代近东文明的一部分;C.“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决定人类文明的走向”属于无中生有,“决定”一词夸大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影响;D.“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是……城市文明”这一判断文中无依据,其经济主要形式也不只是工商业和农业资本主义。

2.【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和理解文意的能力,能力层级C。

【解析】有的西方历史学家认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对西方文明的影响。

3.【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

【解析】A.美索不达米亚的城市文明存在着“民主制”和“私人企业”,另外,“从而”一语使用错误,因为前后内容不存在相应的逻辑关系;B.原文并未否认“现代西方文明”与“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渊源关系;D.文章没有说美索不达米亚人意识到了加强意识形态管理对促进国家发展和繁荣的作用。

1.【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B。

【解析】按:

察看。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察看。

【举一反三】文言实词的推断,我们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推断词义。

如果这个实词的表面意思在这个语境里理解不通,那么我们可以结合语境联想它在其他场合,特别是教材上出现过的意思。

2.【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B。

【解析】C两个“为”都是介词,为了。

A.介词,把;介词,按照。

B.连词,表转折,但是;连词,表递进,而且。

D.副词,于是,就;副词,才。

3.【答案】尽职守责;具有远见;忧民疾苦;敢于直言;治绩卓异。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筛选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

【解析】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要弄清作者记叙了哪几件事,然后在此基础上概括。

如在吴三桂的问题上,尚书郝惟讷的话就说明了杨素蕴具有远见。

【答案】

(1)(我)更希望皇上拿出真心统御(或对待)他人,使每个人能够施展自己的才能,(这)更是端正根本澄清源头的关键啊。

(2)适逢年成不好,(杨素蕴)上书请求贩灾,刚刚拜呈奏疏,朝廷就下文命州县开仓贩给,保全救活的人很多。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B。

【解析】翻译文言语句,要注意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同时,要注意文意的理解,更注意关键词语及特殊句式的翻译。

(1)“落实“原”“要”字各1分,大意2分。

(2)落实“岁”“檄”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杨素蕴,字筠湄,陕西宜君人。

顺治九年(1653年),考中进士,授官直隶东明知县。

东明面对着黄河,(有一次)黄河决口,公家房舍城郭全部败毁,百姓房屋庐舍几乎全部倒塌,剩下的百姓依靠着山丘,仅剩下几十家。

杨素蕴到任后,修缮城池,招集流亡的百姓。

三年之后,人户已达一万多。

山东境内以任凤亭等人为首的各路盗贼抢劫掠夺东明旁边的郡县,扰乱到直隶南部东明一带。

杨素蕴利用计谋诱使他们的头目投降,解散那些被胁迫跟随的人。

顺治十七年,杨素蕴以治绩卓著,授官四川道监察御史。

他上书说:

“我是言官,应当以向皇帝进言为事务。

但是现在天下然担忧的,正是在于臣子们议论得多但做成事情的很少。

国家设立官职,分配职责,(如果)各官员都有干好本职工作,那么平定天下没有多余的事情。

(我)更希望皇上拿出真心统御(或对待)他人,使每个人能够施展自己的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