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要素分解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5054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3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要素分解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要素分解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要素分解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要素分解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要素分解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要素分解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1页
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要素分解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1页
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要素分解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1页
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要素分解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1页
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要素分解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1页
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要素分解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1页
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要素分解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1页
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要素分解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1页
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要素分解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1页
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要素分解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1页
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要素分解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1页
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要素分解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1页
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要素分解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1页
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要素分解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1页
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要素分解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1页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要素分解表.docx

《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要素分解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要素分解表.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要素分解表.docx

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要素分解表

附件:

“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分解表

名称

主要内容

主要内涵及目标

重要措施

推进机制

实施年限

一、重点领域优化升级

1、企业技术改造

(1)企业技术改造专项

围绕品种质量、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安全生产、两化融合、军民结合、装备改善等方向,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现有产业。

支持中小企业加快技术改造。

●推动出台加强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的意见。

●建立和完善工业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库,引导资金和要素投向。

●建立健全工业技术改造投资统计体系,加强监测分析。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有利于企业技术改造的配套政策。

完善技术改造工作机制,继续发挥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优势,注重发挥行业协会、咨询机构的作用,形成责任明确、流程优化、科学高效的技术改造工作推进机制。

2011-2015年

(2)优化工业投资结构

引导社会资金等要素投向,逐步提高技术改造投资在工业投资中的比重,健全支持企业技术改造长效机制。

2、技术创新推进工程

(1)百项技术创新推进计划

围绕实施《“十二五”产业技术创新规划》,落实《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结合重大科技专项、物联网发展专项、电子发展基金专项等,梳理提出100项左右的关键共性技术,重点攻关突破和推进产业化。

●利用部内相关资金渠道,统筹支持纳入推进计划的关键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项目。

●加快“百项技术创新推进计划”取得成果的推广应用。

●成立工业和信息化部“百项技术创新推进计划”领导小组。

●制定“百项技术创新推进计划”工作方案。

2012-2013年

(2)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

按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试行)》,认定一批研发基础好、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多、行业带动性强的企业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带动行业和区域工业技术创新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和财政部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认定,并授予“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称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组织实施认定工作。

2011-2015年

(3)工业技术标准体系提升工程

完善适应产业发展的技术标准体系,提升标准整体水平。

加快制定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技术标准,建立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和产品标准体系。

●加强与国际标准对标研究,转化一批适合国情的国际标准。

●加快标准复审,及时修订落后标准,完善标准体系。

●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标准计划。

●组织实施综合标准化试点,推进重要技术标准制定。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把自主重大技术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

充分利用工业和信息化部标准化工作机制,发挥各专业标准化委员会作用。

2012-2015年

(4)工业知识产权推进工程

培育一批在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方面形成优势的企业。

实施重点产业知识产权风险评估与预警工程,提高产业知识产权风险预测与应对能力。

●研究制定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规范化管理要求,开展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试点示范,研究建立产业基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

●建立重点产业知识产权预警体系,开展关键技术领域专利态势分析、信息跟踪与风险监测。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及部知识产权工作联络员机制。

2012-2015年

(5)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着力在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培养大批面向生产一线的实用工程人才、卓越工程师和技能人才,造就一批产业技术创新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团队。

●配合有关部门推进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紧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评价标准和职业资格认证工作。

●支持建立校企结合的人才综合培训和实践基地。

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部属高校、部直属单位共同推进。

2012-2015年

3、工业“强基”工程

(1)基础材料产业化及应用

选取国内基础薄弱的关键基础材料,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实现50种基础材料产业化及工程应用。

●研究设立“三基”产业发展专项,引导地方、企业和社会资本加大对“三基”产业的资金投入。

●研究制定针对“三基”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研制国家鼓励发展的关键“三基”产品,落实关键零部件、原材料进口免税政策。

●制定《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产品推广目录》。

●鼓励建立产学研用结合的产业联盟。

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财政部组织实施。

2012-2015年

(2)先进基础工艺推广应用

重点发展铸造工艺、锻压工艺、焊接工艺、热处理工艺、表面处理工艺、切削加工及特种加工工艺等6类先进、绿色制造工艺,促进50项先进基础工艺的推广应用。

(3)基础零部件(关键元器件)技术攻关

围绕机械、电子信息、轻工、纺织等重点行业整机发展和重大工程应用,突破50类基础零部件(关键元器件)技术瓶颈,提高性能、可靠性和寿命,提高自主保障能力。

(4)产业技术基础能力提升

支持建设50类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检验检测、可靠性试验、环境试验平台,促进工业整体技术水平提升。

4、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及应用示范工程

(1)智能制造装备

形成完整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总体技术水平迈入国际先进行列,部分产品取得原始创新突破,基本满足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国防建设的需求。

●实施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工程,强化产业创新能力建设;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装备企业。

●实施“智能制造装备品牌建设工程”。

●提高制造过程信息化水平。

●在重点区域培育一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共同推进。

2011-2015年

(2)支线飞机和通用航空

着重于培育民用飞机产业,促进和提升产业化发展能力,重点支持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新机开发和改进改型、研制批条件建设和技术改造、产业化示范以及民用飞机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

●民用飞机专项科研计划支持相关技术研发。

●加快推动低空空域开放。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共同推进。

2012-2015年

(3)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及关键部件

突破制约轨道交通装备发展的牵引传动、制动、控制系统等关键系统和核心部件的技术瓶颈,进一步提高装备的可靠性、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等性能要求,提升核心部件及系统创新能力,建立完善的现代轨道交通装备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及系统的研发、试验验证、标准及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组织实施共性技术攻关,支持科技成果产业化。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推进。

2012-2015年

(4)海洋工程装备

提升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产业规模、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产业集群形成规模,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

●利用高技术船舶科研专项等支持海洋工程装备研发。

●探索建立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技术创新联盟的新机制,推动产、学、研、用联合创新。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国资委、国家海洋局、财政部、能源局等部门共同推进。

2011-2015年

(5)高性能集成电路

突破高端通用芯片核心技术,大力支持移动互联、信息安全、数字电视等芯片设计,形成系统解决方案能力;加快先进生产线和特色生产线工艺技术升级和产能扩充,提高先进封装工艺和测试水平。

到2015年,集成电路设计业产值国内市场比重提高到15%。

●利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支持相关研发活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共同推进。

2012-2015年

(6)新型平板显示

开展TFT-LCD显示面板、PDP、OLED等关键技术和新工艺研发攻关,加强关键材料和生产设备的国产化配套,积极发展3D显示等新型显示技术。

到2015年,平板显示产业规模占全球比重提高到20%以上。

●利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支持相关研发活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共同推进。

2012-2015年

(7)物联网

突破物联网感知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反馈控制等关键技术,发展传感器网关、RFID等产品,完善物联网标准体系,建立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

●实施物联网研发及产业化专项。

●利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支持相关研发活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共同推进。

2012-2015年

(8)云计算

大力发展公共云计算服务,有序推进重点领域云计算应用,着力突破云计算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优化布局数据中心,提升云计算安全保障能力。

●制定云计算发展指导意见;

●实施云计算示范专项。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共同推进。

2011-2015年

(9)稀土及稀有金属

推动稀土及稀有金属新材料开发及产业化,大幅提高高端产品比重,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机制

实施稀土及稀有金属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专项。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共同推进。

2011-2015年

(10)关键材料升级换代

落实《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组织实施重大工程,支持新材料产业高端化、产业链协同、产学研用结合发展

按照稀土及稀有金属专项实施模式,逐步启动其余新材料规划提出的重大工程。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共同推进。

2012-2015年

(11)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型内燃机汽车工程化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完成若干个成熟车型开发并形成一定市场规模。

●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专项。

●继续对公共服务领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给予补贴,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节能汽车;发挥政府采购的导向作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共同推进。

2012-2015年

(12)生物药物和疫苗

推进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蛋白质及多肽药物、多联多价疫苗、治疗型疫苗、人畜共患病疫苗等研发及产业化。

到2015年,实现30个以上新品种投放市场。

组织实施共性技术攻关,支持科技成果产业化。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卫生部等共同推进。

2012-2015年

(13)高性能医学诊疗设备

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发与技术集成平台,加快发展数字化X射线机、多层螺旋CT、MRI、PET/CT、数字化超声诊断等设备,加速产业化和推进临床应用。

组织实施共性技术攻关,支持科技成果产业化。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卫生部等共同推进。

2012-2015年

(14)重大节能环保技术和装备

加快节能装备核心部件的国产化,在高效燃烧及高效能源传输、节电、能源梯级利用、高效储能、节能监测和能源计量等重点领域研究开发和推广一批先进适用节能技术装备。

在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固体废物处理、环境治理等重点领域,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一批先进适用的环保技术和装备,满足国家环境保护约束性指标及重金属污染物治理的需求。

到2015年,环保装备产业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

●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和布局,完善相关标准。

●健全和优化发展环境,建立多渠道投入支持机制等。

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地方、行业协会、企业共同推动。

2011-2015年

5、两化深度融合专项

(1)信息化改造提升专项

在信息化集成创新、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服务型制造、信息化服务平台等领域,组织和实施信息化专项改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利用两化深度融合专项资金选择部分重大项目予以支持,引导企业和社会加大对两化深度融合的投入力度。

●部内其他相关资金对重点项目给予支持。

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共同推进。

2012-2015年

(2)“宽带中国”工程

以“建光网、提速度、促普及、扩应用、降资费、惠民生”为总体目标,切实增强宽带接入能力,2012年,实施“宽带普及提速工程”,新增光纤到户覆盖家庭3500万户,新增固定宽带接入互联网家庭超过2000万户,使用4M及以上宽带接入产品的用户超过50%。

到2015年,光纤接入网络覆盖商务楼宇及新建小区;城市和农村互联网接入带宽能力基本达到20M和4M以上,部分发达城市接入带宽能力达到100M;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超过2.5亿户。

●加快光纤宽带接入网络部署,推动光纤到楼入户和农村宽带入乡进村。

●支持贫困地区若干所中小学校和特殊教育机构的宽带普及和提速。

●鼓励和引导互联网进行网站升级与优化,提升网站服务能力和水平。

●鼓励地方政府加大对宽带应用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开放公共信息资源。

●探索建立跨行业宽带应用创新及普及的工作机制,加强宽带应用创新和示范,鼓励建立宽带应用创新示范点。

●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中设立高性能宽带接入产品项目,重点支持高速家庭宽带接入网关等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

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及各省通信管理局、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共同推进。

2012-2015年

(3)树立一批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

树立示范标杆企业,加强典型经验总结和宣传,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

●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好示范企业的经验推广。

●相关行业协会负责推广本行业示范企业经验。

●组织地方、行业、企业和专家共同认真总结、归纳和推广示范企业的经验做法。

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共同推进。

2012-2015年

(4)信息技术产用合作专项

鼓励和支持工业企业采用安全、可靠信息技术和产品推进信息化建设,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实现以用兴业。

利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给予支持。

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推进。

2012-2015年

(5)“两化”融合成果展

全面反映两化融合推进工作以及在促进自主创新、产业升级、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成就,总结和宣传两化融合的典型案例和先进经验。

●通过模型、仿真、视频、实物等多种形式,提高展示效果。

●加强成果宣传推广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共同举办。

2012年

(6)重点行业、企业和地区两化融合水平评估

全面开展行业两化融合水平评估认定工作,两年内实现对主要产业领域的全面评估覆盖。

完成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规范国家标准立项,组织发布重点行业评估报告。

开展区域两化融合发展评估试点。

●完善两化融合评估理论体系。

●研究建立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开展区域两化融合发展评估试点,委托第三方机构发布评估报告,加强评估成果的总结和推广。

●加强专业培训和交流。

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各省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组织行业协会、专家、企业、科研院所等共同推进。

2012-2015年

6、节能降耗减排促进工程

(1)重点节能工程

组织实施工业锅炉窑炉节能改造、内燃机系统节能、电机系统节能改造、余热余压回收利用、热电联产、工业副产煤气回收利用、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节能产业培育等九大重点节能工程,“十二五”期间预计实现节能量2.35亿吨标准煤。

●健全法规标准体系,研究制定发布相关标准、政策。

●加大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对工业节能的支持力度,完善财政补贴方式,支持九大重点节能工程建设。

●加强工业节能管理,搭建行业信息交流平台。

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相关部委,建立和完善中央财政资金支持与地方配套资金支持之间的衔接机制。

2011-2015年

(2)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工程

实施尾矿提取有价组分、尾矿充填工程、尾矿生产高附加值建筑材料、尾矿无害化农业和生态应用、有色冶炼渣综合利用等工程,有效消纳金属尾矿等固体废物。

结合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旧轮胎橡胶、废塑料、废金属等不同产品及领域实际,培育一批典型资源综合利用企业。

开展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试点,“十二五”末,各试点地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要在2010年基础上提高10-12个百分点。

●推进资源综合利用立法和标准化,健全标准体系,建设信息平台。

●鼓励支持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改造,建设一批示范工程。

●开展院士专家咨询服务活动。

●编制再生资源先进适用技术目录,组织制定资源循环利用行业准入条件及指导意见等政策和相关标准。

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地方政府、企业共同推动。

2011-2015年

(3)清洁生产工程

组织制定水泥、ADC发泡剂、重金属冶炼、稀土、荧光灯、电镀、制药、电石等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并在行业内推广实施。

●利用财政资金支持企业采用先进成熟技术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

●加强工程实施的指导和跟踪。

地方有关部门加强对重点工程进展情况的跟踪调查。

●加强与环保标准的衔接配合,对技术普及率达到一定程度的行业,提出提高相应环保标准建议,加快技术推广应用。

建立中央财政加大资金支持、地方制定有针对性推行计划、相关行业协会加强技术咨询推介、企业强化主体责任的共同推进机制。

2011-2015年

(4)工业能效提升计划

推动重点节能技术、设备和产品的推广和应用,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鼓励工业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体系。

●开展固定工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

●完善主要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和产品能效标准,开展节能装备认证、认定及能效标识。

●发布《工业企业能源管理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组织开展能源管理负责人培训,建立企业能源审计激励机制。

●发布高耗能行业先进标杆值及超前性能效标杆,开展重点行业对标达标活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各省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组织行业协会、专家、企业、科研院所等共同推进。

2011-2015年

(5)机电产品再制造

加快再制造产业化步伐,将再制造产品广泛应用于主要机电装备领域,显著提升再制造零部件配套能力。

再制造成形及检测等共性关键技术在行业内普遍使用,再制造工艺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深入推进工业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

●开展再制造产品认定,发布再制造产品目录,进一步规范再制造产品生产、引导再制造产品消费。

●大力推进再制造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推动出台扶持再制造产业发展和再制造产品消费的财税政策。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等共同推进。

2011-2015年

(6)“两型”企业创建试点

建设一批在产品结构、产出效率、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综合利用等方面都达到行业先进水平的示范企业,积累经验、树立典型。

●研究起草加强“两型”企业建设指导意见。

●研究制定“两型”企业标准和鼓励政策。

●研究提出“两型”企业重大技术研发攻关计划。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科技部共同推进。

2011-2015年

(7)工业节水

建立健全工业节水制度,完善行业用水标准和指标,推动重点行业节水技术改造,确保实现“十二五”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的目标任务。

●研究制定工业节水管理办法、缺水地区高用水工业项目用水效率评估暂行办法。

●开展节水型企业评价,发布《重点行业用水效率指南》。

●发布重点行业先进适用节水技术目录。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水利部、统计局等共同落实。

2011-2015年

7、兼并重组与淘汰落后

(1)兼并重组

以汽车、钢铁、水泥、船舶、电解铝、稀土、食品、医药等行业为重点,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到2015年,排名前10家企业产业集中度汽车行业达到90%以上、钢铁行业达到60%左右、水泥行业达到35%以上、船舶行业达到70%以上、电解铝行业达到90%,销售收入前100家医药企业的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50%以上。

形成3-5家竞争力强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3-5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6-7家具有较强实力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3-4家熟料产能1亿吨以上的水泥集团;5家以上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的大型医药集团;加快组建2-3家大型稀土集团。

●建立工信系统推进兼并重组工作体系,推动地方建立兼并重组工作协调机制。

●落实完善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措施,协调解决企业兼并重组中的问题。

●出台《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

●开通企业兼并重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工作交流制度。

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发展改革委等12个部门参加的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部际协调机制。

(2)淘汰落后产能

分年度下达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加强检查考核,确保完成“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任务。

●修订《部分工业行业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

●充分发挥淘汰落后产能财政奖励资金引导作用。

●加快建立健全上大与压小结合、等量或减量置换等长效机制。

●完善重点行业准入条件,配合做好环保、能耗标准的执行和监督。

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发展改革委等18个部门参加的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部际协调机制。

2011-2015年

8、质量品牌战略推进计划

(1)工业产品质量提升计划

加强关键基础产品质量攻关,集中力量解决一批影响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共性质量问题,提升关键领域标准建设、行业质量检测和计量能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设立工业产品质量提升专项。

●推动工业产品质量促进立法。

●加强质量基础教育与人才培养。

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有关部门及有关行业协会共同推进。

2012-2015年

(2)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年活动

组织开展“促进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活动,每个省市不少于50家企业参加;深化100家企业品牌培育试点,开展品牌培育评价;引导企业学习实践质量品牌标杆企业经验,提升质量管理能力和水平。

2012年

9、中小企业成长工程

(1)开展“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

以“服务企业、助力成长”为主题,为中小企业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营造全社会关注、服务中小企业的良好氛围,推动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开展政策咨询服务、投资融资服务、创业创新服务、转型升级服务、管理提升服务、舆论宣传服务六项专项活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共同推进。

2012年

(2)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网络建设

支持发展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和完善4000个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培育和认定500个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80%以上的省级地区基本形成信息畅通、功能完善、服务协同、资源共享、供需对接便捷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

利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类专项资金,分期分批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平台网络建设项目予以支持。

2011-2015年

(3)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

加快信息技术在中小企业核心业务环节的普及推广和深化应用。

2015年中小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开展研发、管理和生产控制的比例达到45%,利用电子商务开展采购、销售等业务的比例达到40%。

●加强分类指导,引导和支持信息化服务商提供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

●推进产业集群“两化”融合工作。

●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完善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

2011-2015年

(4)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建设计划

建设一批面向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技术服务平台;形成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知识产权创造优势和知名品牌的创新型中小企业。

●支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支持中小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军民两用技术开发和产业化。

●与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推进工程。

2011-2015年

(5)创办小企业计划

按照“创办小企业,开发新岗位,以创业促就业”的工作方针,不断改善创业环境、培育创业主体、强化创业服务。

建设小企业创业基地3000个,培育和支持一批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

利用中央财政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对创业环境改造项目给予支持。

2011-2015年

(6)中小企业管理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