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 反思.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309444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 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 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 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 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 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 反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 反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 反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 反思.docx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 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 反思.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 反思.docx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反思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反思(2009、3)

上会中心小学吴柏梅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新旧教材《比例》这一部分内容的最大不同之处。

它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图形与变换方面的内容。

比例的知识属于数与代数领域。

新教材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纳入到比例单元中,将两条线交织在一起。

我认为主要是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使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更加扎实。

面对这一新内容的教学,我从学生的原有经验以及这一内容在教材整体中的作用作了一番研究。

经过今天的实际教学我对这一部分的教学有了一些思考。

一、要正视学生的朴素认识与数学概念之间的差距。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有自己的朴素认识。

但是,这一认识是感性的、概括的、模糊的,只能是基于自身经验的理解,不能清楚地用数学的语言描绘变化的关系。

而数学上的图形放大与缩小则是指按一定比例放大与缩小,它是一种定量的刻画。

这一差距正是我们进行教学时需要加以利用的。

教学中,我先出示很小的福娃图片,问学生可爱不可爱?

由于太小,学生就产生让老师将图像放大的想法。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学习的价值自然就蕴含其中。

接着我出示了三幅图片(B、只放大长、C、只放大宽、D、长和宽都按一定比例放大),不出现数据。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此时由于图形B、C变形比较严重,学生禁不住发出了笑声,一致认为D放大比较好)。

我适时提问:

为什么D比较好呢?

在学生思考的时候我出现了相关的数据。

经过学生的观察、讨论与交流,学生对于图形放大后相应边的变化有了清晰的认识,完成了真实的数学理解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学生有了自己独特的体验。

二、要重视放大与缩小的比的理解

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述图形放大与缩小的过程,我觉得按什么比放大与缩小比较难理解。

教学中,当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图形A到图形D的变化过程后,我随之追问:

“我们怎样将图形D变为图形A”。

然后引导反思:

“你觉得用数学的语言描述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过程中什么比较难理解?

你是怎样理解的?

”(1、我觉得这个比是现在与原来的比。

2、我有一个重大的发现,将图形放大比的前项就大,将图形缩小比的后项就小。

3、要说清楚是按怎样的比放大或缩小的,只要先算出对应边的比,再看看是放大还是缩小,将前项或后项调整一下就行了……学生的智慧碰撞,内心的欣喜溢于言表)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按什么比放大或缩小有了深刻的理解。

后续学习中比例尺不也是这样理解的吗?

通过今天的教学,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学生脑中并不是一片空白,他们是重要的教学资源。

当学习之舟泊在学生的已有海域之上就会激起探究的激情,掀起思维的浪花。

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会使作为老师的我领略更多的精彩!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反思

这是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单元的第一课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新授部分的两次教学过程,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比的意义以及有关平面图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我用课件上,感觉到师生间的互动性很强。

在开始部分,课件出示一幅长城图,但很小,学生看不清,学生要求放大,我用鼠标把照片拉大,在这种放大与缩小的情况下,提问“把放大前后的两个长方形幅图相比较,他们有什么变化?

”,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很快的发现大小变了,形状没有变化。

用电子笔直接在白板上放大和缩下长方形,学生感觉很奇妙,不再是以前在课件中设置的一种情况,现在任意拖动,任意变化,更加真实。

教学到根据一定的比画出原来图形的放大图或者缩小图时,让学生直接拿了电子笔到白板上去画,学生清楚地看出画图地过程,更容易发现学生中地一些问题,这部分学生很感兴趣,有了电子笔,教师也不需要握着鼠标不放,更不需要花很多地时间在制作课件上了,因为上课可以直接在白板上用电子笔操作,随机性强,学生说到哪就点到哪。

最后欣赏现实生活中得缩小图和放大图,我采用白板中得链接得方法,边讲电子笔边点击链接,我觉得白板的教学使得课堂更加丰富、更加生动,师生间得交互性更强。

但由于白板、电子笔我们和学生才刚接触,所以上课学生上来用电子笔画图时,使用不熟练,浪费了一点

时间。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

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38-39页,练习九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例将图形放大或缩小.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教师在前几天拍摄了几张照片,请同学们欣赏一下。

(课件出示)

A、(长城缩小图)看得出拍的是哪个地方吗?

(大小看不清)怎么办?

(鼠标拖动放大)这两张照片相比,你能发现什么?

B、像刚才把长方形照片放大或缩小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以及大小都发生了变化,其中变化有什么规律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板书课题: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认识图形的放大(出示课件)

 说出两幅画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

 教师利用白板上的尺,先量出原来长方形的长和宽,然后再根据给出的条件把长方形放大。

接着小组讨论,汇报两幅画之间的关系。

总结学生的发现(课件出示书中的2句话)

教师小结:

把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2:

1,就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

1的比放大。

(板书:

按2:

1的比放大)

继续观察:

2个长方形大小、形状上有什么变化?

板书:

(形状不变,大小发生了变化)

追问:

这里的2:

1,表示什么意思?

比的前项指什么?

后项呢?

可不可以继续放大?

可以按几比几的比放大?

(学生回答)

观察一下这些比的比值,有什么发现?

(比1大)

认识图形的缩小(课件出示)学生根据出示的问题,说出1:

2的意思。

回答题中的所出示的问题。

教师用鼠标拖动长方形,使它缩小,用白板中的尺量。

让学生再观察,大小和形状有什么变化?

2、讨论辨析出示课件(天安门图)问:

哪些图属于我们今天学习的放大与缩小,哪些图不是?

学生讨论后,回答说明理由。

由于有两副图看不清楚,用白板中的工具尺和学生一起量放大图、缩小图的长和宽,讨论与原来图长、宽的关系。

3、小结新知:

怎样将图形进行放大或缩小呢?

放大或缩小后有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后进行小结:

在对应的每条边都按相同的比放大(缩小),形状不变,大小发生了变化。

(三)巩固应用

1、课件出示例2 学生上来再白板上操作。

其余学生画在书上。

 观察3个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形状不变,大小发生了变化)

2、试一试

课件出示,学生动手完成,做的快的同学在白板上画。

问:

斜边的长也是原来的2倍吗?

动手量一量。

学生量书上的图,教师在白板上的图上量。

3、练一练

课件出示,学生动手完成,指名学生在白板上画,并讲解自己的想法。

4、练习九第1、2题

课件出示,学生可分组讨论,进行汇报。

汇报时由学生在白板上边做边讲。

5、补充填充题。

(请学生上来在白板上做,其余学生在下面思考。

(1)图形在平移和旋转后,(  )发生了变化,(   )不变。

 图形在放大与缩小后,(   )发生了变化,( )不变。

(2)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时,这个比的比值比1(  )。

  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时,这个比的比值比1(  )。

6、你知道吗?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在深圳的世界之窗,就有许多建筑是将世界各地的名胜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进行建造的,还有冲洗照片,汽车模型制造,复印文件,绘制地图,观察太空的天文望远镜……正是这些技术的应用,才使得我们的世界变得缤纷多彩,可见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多么的紧密。

(边说边出示图片给学生欣赏,利用链接方式,讲到哪链接到那张图片,并用今天的知识讲解。

(四)全课小结

  师:

说一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你有什么收获?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8--39页的例1、例2,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九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及多媒体设备、直尺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同学们还记得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吗?

想一想,在把一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后,图形的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变?

  板书:

位置  形状   大小

  总结:

图形在平移与旋转的过程中,位置发生了变化,图形的形状与大小没有变化。

  2.拖动鼠标,把一幅长方形画放大。

  师:

在刚才的活动中,图形是怎样变化的?

  强调:

形状不变,大小发生了变化。

(学生说出变大也可以)

  拖动鼠标,把一幅长方形画缩小。

  师:

在刚才的活动中,图形又是怎样变化的?

  强调:

形状不变,大小发生了变化。

(学生说出缩小也可以)

  3.师:

你能说出生活中,放大与缩小的例子吗?

  生活中的放大与缩小有的是将平面图形放大与缩小,有的是将立体图形放大与缩小。

那么数学中的放大与缩小有什么规律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板书课题: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师:

要研究图形的放大,怎样考察?

你需要知道什么?

  出示数据:

第一幅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

  第二幅长方形的长是16厘米,宽是10厘米。

  师:

看到这组数据,你想说什么?

  随学生的表述,教师给予评价与引导。

(倍数、分数、再到比)

  板书:

2:

1

  师:

你能用2:

1说说图中的变化吗?

  师小结:

把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的比是2:

1。

  理解:

对应边   2:

1 的前后项各表示什么?

  小结:

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的对应边的比是2:

1,就是把原长方形按2:

1的比放大。

  

(2)师:

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的对应边的比是3:

1,4:

1,你能想到什么?

  (学生说出对应边的长度,或是判定放大都可以)

  师:

你怎么看出它是放大的呢?

  (3)师:

若变化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的对应边的比是1:

2,你能想到什么?

  (学生说出对应边的长度,或是判定缩小都可以)

师:

你怎么看出它是缩小的呢?

  那么缩小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

各是多少厘米?

  2.教学例2

  

(1)教师呈现例题

  学生读题,师:

在将图形放大之前,你应该做什么准备?

(尺子、数出原图中长和宽各是多少格)

  学生按要求画出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

  

(2)师:

你能确定你画的图形是按正确的比来放大(缩小)的吗?

师:

观察上面的3个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强调:

形状不变,大小发生了变化。

  3.试一试

  学生按要求画出放大后的图形。

  师:

你是怎样画的?

(确定放大或缩小后三角形直角边的长度)

  师:

量一量,三角形任斜边的长也是原来的2倍吗?

  师:

你的测量与计算能证明什么?

(对应边的长都是2:

1)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

  学生按要求画出缩小后的图形。

  师:

你是怎样确定缩小后图形每条边的长度的?

2、练习九第1题

图中几号图形是1号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几号图形是1号缩小后的图形,它们分别按怎样的比变化的呢?

想一想,填一填。

学生汇报。

小结:

图形放大或缩小时要注意什么?

(所有对应边都要同时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

   3、练习九第2题

学生独立做题,同桌互相检查。

课堂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这节所学的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有什么特点吗?

(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图形的形状不变,对应边的长度发生变化,图形的大小也随之发生变化。

四、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的相应练习

板书设计: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形状:

不变   大小:

变了

长      宽            

第一幅:

8厘米   5厘米。

        

第二幅:

16厘米  10厘米。

       

对应边的比是2:

1, 放大    比值大于1

对应边的比是1:

2, 缩小    比值小于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