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电信发展.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323445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国电信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各国电信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各国电信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各国电信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各国电信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各国电信发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各国电信发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各国电信发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各国电信发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各国电信发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各国电信发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各国电信发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各国电信发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各国电信发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各国电信发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各国电信发展.docx

《各国电信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国电信发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各国电信发展.docx

各国电信发展

标签电信竞争3g

各国电信发展

(2007-06-0413:

34:

29)

 2005年05月17日10时47分来源:

新华网

 美国电信管理被市场“推”着走

  美国的电信服务市场近年来步入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局面。

一方面,传统电信服务商的市场不断萎缩,却依旧竞争激烈。

另一方面,以移动通信、因特网语音服务(VOIP)等为代表的新兴电信服务“杀”入市场,在改变竞争格局的同时,也迫使官方机构不断修改管理规则,可以说,美国的电信管理是被市场“推”着前进。

  电信服务在竞争中升级

  直到本世纪之前,美国的电信服务市场格局相对简单,竞争可以说局限于传统电信服务公司,特别是原电信巨头“大贝尔”(即原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在《反垄断法》之下强制分拆成的几个地区性电话公司(“小贝尔”)和新AT&T、微波—世界通信公司(MCI)等长途电话公司之间。

“小贝尔”们掌握着地区性的固定电话网络基础设施,是以地区电信服务为基础竞争长途电信服务,而长途电话公司也把手伸向地区电话服务。

  两者不断“厮杀”的结果,是“小贝尔”们占据明显优势,西南贝尔电信公司(SBC)于今年1月31日宣布以160亿美元收购AT&T无线公司。

与此同时,电信话费在竞争中不断下降使消费者受益无穷。

以记者所在的洛杉矶地区为例,西南贝尔公司在提供的住宅固话服务是每月30美元,本地电话可以无限制地使用。

  到2001年前后,电信市场格局出现了第一个明显变化,就是移动通信公司快速崛起,甚至挑战传统固定电话的市场。

美国人流动性、迁徙性强,许多人出生、读书、就业、养老都在不同的州,移动电话很对他们的胃口,因此,韦里孙(VERIZON)、斯普林特(SPRINT)等提供移动电信服务的公司快速崛起,甚至德国电信移动公司(T—MOBILE)也成为美国移动电话市场三巨头之一,分了一大块“蛋糕”。

今年2月14日,以移动电信服务著称的韦里孙公司宣布以67亿美元收购长期陷于丑闻和亏损的微波—世界通信公司,就是一个表征。

  目前,美国电信市场又出现了新的趋势,就是以宽带因特网为基础的VOIP等新形态电信服务受到用户热烈追捧。

所谓VOIP也就是国内熟知的IP电话,它把语音转换成数字信息,然后通过因特网传输,由于它摆脱了以距离计费的传统电话模式,可以提供价格极其低廉的国际国内长途,因此首先以电话卡的形式广泛普及,然后又转向地区电话,而且参与市场竞争的除了电信企业外,还有电脑网络和软件公司。

以宽带因特网为基础,又诞生了网络电视(IPTV)等新兴产业,竞争之火又“烧”向了有线电视市场。

  三条准绳促进健康发展

  这一切剧烈的市场变化,发生在短短10年之内,对美国电信管理体系构成了不小的挑战。

美国的政治体制和由特定历史原因所形成的电信体制,使其电信管制与别的国家相比要复杂得多。

其中,法律起到了基础作用,《通信法》是规范电信市场极其重要的准绳,现在生效的是1996年修订的版本,而《反垄断法》规定了电信企业的兼并分拆。

  美国涉及电信政策和电信管理的机构很多,包括立法、司法、行政机构以及各种各样的协会和政策咨询机构。

在联邦有独立的管制机构————联邦电信委员会(FCC),专门负责电信领域的管理事务,其最高核心管理层3名成员由总统提名、国会任命,并直接对国会负责。

它不但有一部分执行权,还有一部分立法权和司法权,是美国各种机构中对通信政策和通信产业最具影响力的机构,管制权涉及无线广播和电视、电话、电报、有线电视的经营、双向无线电传输、无线电台和卫星通信。

此外,美国各级法院对电信业的管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州一级,公共事业管理委员会也具有管制本州电信的权力。

  如此复杂的体系,对近年来电信市场格局剧变的应对,更像是各方利益博弈的产物。

美国的电信管理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试图把所有的通讯市场推向竞争;二是强制互联;三是强制本地接入商分拆其网络;四是普遍服务。

而这背后有三条准绳是最重要的:

一是反垄断,二是公平竞争,三是消费者权益。

  在反垄断方面,由于《反垄断法》的存在,在电信服务业的每个分支领域,美国始终存在几个实力相近、谁都吃不了谁的大企业,“大贝尔”这样的超级巨头已不可能再出现。

  说到公平竞争,刚卸任的FCC主席鲍威尔曾表示,FCC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规范市场,营造一个对各电信企业都公平的竞争平台。

这方面的例子不可胜数,就在前两年的地区电话竞争中,掌握了各地区固定电话网基础设施的“小贝尔”们,曾在收费、线路优先权等方面限制原先经营长途电话为主、不掌握地区固话网的AT&T等公司,但FCC和几家法院按《通信法》的要求强制规定,“小贝尔”只有开放线路让其他公司平等进入地区电信服务,才能进入长途电话市场竞争。

如今,VOIP要进入地区电话市场,同样又是FCC解除了管制。

  美国电信市场的激烈竞争促使电信资费急剧下降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比如,跨洋国际长途的费用如今已降到每分钟3美分左右,消费者也有了更多的选择,他们的权益在电信巨头的竞争中得到了保障。

  当然,美国电信管理体系复杂,不同层次的干预者多,各方权力大小也没有明确的划分,这使它面对市场变化总有迟钝的一面,特别是面对今天新技术、新服务不断涌现的局面,使它对市场的反应比较被动。

但是,这一管理体系背后的三条准绳,却使官方的干预措施比较完善和细致,这确实值得我国借鉴。

本报驻洛杉矶记者 陈

  “瑞典电话业目睹了他的成就”——从爱立信公司创始人看瑞典电信业的发展

1876年,瑞典人拉尔斯·马格努斯·埃里克松可能无法预料,百年后的世界差不多每个角落都有了电话的存在,而他当年创立的出售市场上第一台“带传声筒的通话盒子”的爱立信公司,今天已经是遍布全球一百四十多个国家,为运营商和用户提供全套通信设备和技术解决方案的跨国企业。

从第一代电话到今天人人都在谈论的第三代电话,爱立信一直是世界通信行业中领先的佼佼者。

  今天的电话和130年前埃里克松先生改进的带传声筒的通话盒子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可电话发明时最初的用途依然是促进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们不断地创新和改善电信技术的强大动力。

不断发展的电信技术帮助我们,让我们的交流更生动,沟通更迅速。

爱立信是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信网供应商,全球40%的移动呼叫是通过爱立信的系统进行的,而在目前全世界近百家运营第三代电话的合同中,一半以上使用的是爱立信的技术支持。

对于那些只知道爱立信手机和新的爱立信索尼合资生产的索爱手机的用户,你肯定没想到无论你用的手机终端出自哪个制造商之手,你的声音和信息都有一半可能是通过爱立信的设备传输的。

  2000年瑞典国家电讯管理局在瑞典发放了三张运行第三代电话的执照,电话运行商在已经是世界上移动电话密度最高的瑞典展开着激烈的竞争。

又是爱立信公司用世界唯一的技术解决了第二代电话和第三代电话之间的无缝切换。

今天,瑞典电信公司的移动电话用户要实现向第三代电话的升级,只需要从市场上买到一只第三代移动电话的终端,之后给电信公司发一个短信,索要一只新的SIM卡,就可以依然保持自己原来手机的电话号码而顺利地和朋友们打影像电话了。

  伴随着第三代电话越来越深入我们的生活,电话最初的话音功能之上已经被添加了许多新的功能,爱立信公司在移动通讯技术上的成就再次革命式地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我们的移动电话将越来越像小型电脑,带有内置相机或音乐播放器。

使用这种移动电话,人们随时随地可以收发电子邮件、网上冲浪、阅读新闻、付账、购物、玩游戏。

移动电话、互联网和电脑之间的互动改变了传统的办公室蓝图,许多瑞典公司把职工在家办公作为理所当然的选择。

  尽管几年前IT经济泡沫的粉碎仍然在通讯行业的发展进程上飘浮着阴影,但是在瑞典经济发展中地位举足轻重的爱立信公司坚信他们已经走出了低谷,正在朝着更光明的未来前进。

在近日举行的爱立信投资市场日的活动中,爱立信公司总裁卡尔·亨里克·斯万贝里面对来自欧洲和美国的投资者和分析家说:

“全世界的移动电话用户以每天100万人的数字在增加,而且90%的增长来自于发展中国家,而目前移动技术在全球仅仅是开始。

  在电话的童年时代,埃里克松先生靠着“让电话成为所有人的享受!

”的口号,打败了那些把电话看作奢侈品的竞争对手。

在埃里克松先生的墓碑上写着一行简单的墓志铭,“瑞典电话业目睹了他的成就。

”或者应该说,他让这个世界都受益于他的成就了。

本报驻斯德哥尔摩记者 马世骏

  法国电信改革,从私有化开始

  2002年,曾经是法国最大上市公司的法国电信又传来累计负债697亿欧元的消息。

一时间,法国电信生死未卜。

作为法国电信市场的龙头老大,法国电信继承了原传统电信运营商的巨大资源,但仍未能赢利,甚至阻碍了电信业发展,使法国政府痛下决心拿法国电信开刀。

  2003年7月,法国部长会议通过了有关法国电信公司私有化的法律草案。

该法律草案主要涉及三大方面:

一是废除1990年颁布的“国家必须持有法国电信公司50%以上股份”的法律条款;二是修改法国电信公司作为唯一公共电信服务商的法律地位;三是保障法国电信公司所雇公务员的岗位和福利待遇。

  2003年10月,法国电信公司自领导层改组后经营业绩大有改善,其股票价格增长了28.18%,达到每股21.38欧元。

目前,法国政府持有法国电信59%的股份。

据报道,如果将法国电信中国有股份减少到50%,法国政府将可收回近43亿欧元。

根据新法律,国有股在法国电信国内公司所占的比例将减至20%,因此法国政府最终可从减持法国电信公司股份中获得资金近190亿欧元。

  放开竞争,薄利多销,以及搞活机制使法国电信走上了正轨,但2005年它在电话涨价事件中也尝到了各种制衡机制对它的限制,从而使这次涨价不会那么轻易实现。

该公司曾决定从2005年2月份开始到2007年7月,将目前每月13欧元的固定电话月租费上调至15.99欧元。

有媒体称,完成这次调价后,法国电信固定电话月租费在近10年时间内的增幅将达到近1倍,约有15亿欧元的额外收入流入法国电信的口袋。

消息一经披露,立即引起各方的强烈反应。

其中反应最为激烈的是消费者和用户组织及竞争性运营商。

  消费者协会、法国电信用户协会也纷纷公开表示强烈反对,另一股强大的反对力量来自竞争性运营商。

首先,面对法国电信公司资费在不同方面的涨和落,竞争性运营商感到非常窝火。

因为月租费涨价的好处几乎为法国电信独享;而通话部分竞争充分,竞争性运营商岂是法国电信这个庞然大物的对手?

由多家竞争性运营商组成的运营商协会以向政府总理写信的方式加入到集体抗议中。

他们反对只提价而不对可以促进接入领域竞争发展的“接入经济”进行全面调整的做法。

  在法国电信市场的管理上,可能涉及到的政府部门和监管机构大致有:

邮电托管部(即经济、财政和工业部)、电信管制局、竞争委员会、行政法院等等。

作为法国电信市场的龙头老大,法国电信的涨价是有监督的,它事先与有关部门进行了通气,因此是有备而来。

政府官员以及电信管制局对此的讲话也含糊乃至矛盾。

于是人们将官司打到了法院。

  2005年1月11日,巴黎上诉法院第一庭审理后,肯定了竞争委员会的处罚决定,认为法国电信违反相关规定“构成了非常严重的问题”,它的做法“阻止竞争”,使自己“处于近乎垄断的地位”。

因此,在原来竞争委员会的处罚基础上加倍,共处罚金4000万欧元,开创了对企业此类处罚中最严厉的纪录。

本报驻巴黎记者 杨骏

  英国电信业:

机制与市场有机融合

  在经过上世纪80年代的私有化改造后,英国电信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不仅成为国内经济的支柱产业,并且成为国际电信业中势力强劲的“弄潮儿”。

  上月,英国电信表示,为了让英国在全球的信息科技领域保持领先地位,英国电信预计投资100亿英镑,建构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下一代网络。

这项名为21世纪网络的计划,是以IP为基础,推广各种通讯的应用与服务。

这将会是具备高弹性、行动化、个人化的无接缝网络,可应用于多种周边与设备上,并且提供安全的通讯机制。

去年5月,英国电信公司曾宣布,将各小供应商租用它的宽带网服务收费降低70%,并且在2006年前向99.6%的英国家庭和公司提供宽带服务。

  英国电信公司在国内和国际所表现出的这种活力和实力,实际上是英国电信业激烈竞争和政府严格管制的结果。

  英国电报和电话业务起步很早,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由固定电话网、因特网、移动网和宽带网组成的巨大通信网。

为了打破行业垄断,鼓励市场竞争,英政府一直用法律法规来严格规范电信业的发展。

  去年4月份,英国监督电信市场的电信管理局曾对英国电信公司向各运营商提供的本地接入服务收费过高提出严厉批评,并于5月13日宣布了一项措施,对该公司在互联网宽带市场的垄断进行限制。

  而早在1981年1月,英国议会正式通过了《英国电信公司法》。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完成了英国电信公司的全面私有化改造。

自20世纪90年代初,英国电信市场实现完全开放以来,目前,在英国的固定通信市场中,已有大大小小几百家运营商。

通过自己的基础设施与英国电信公司进行竞争的大约有数十家。

根据英国电信管理局发布的最新统计资料,英国是当今世界上电信市场竞争最激烈的国家之一。

  而电信业这样一种竞争的局面,正是英国政府希望通过机制调控想要实现的。

为了鼓励竞争,防止垄断,英国政府一直在对占有市场份额过高的公司和企业进行一系列限制。

  对于日益发展的移动电话市场,英国政府通过增强竞争机制,迫使英国最大的移动电话服务商沃达丰逐步降价,并且对所有的供应商提出了保证消费质量的各项要求。

  竞争迫使企业不断更新服务,拓展市场。

以英国电信公司为例,由于近几年来,无论是固定电话市场,还是该公司的用户数量都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迫于压力,英国电信公司开始向涉足较晚的宽带市场拓展。

而在感觉国内市场逐渐饱和的同时,该公司又开始大规模向海外扩张,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建立了广泛合作。

同时,该公司又不断在服务上推陈出新,设计了类似“亲情套餐”“一日谈套餐”等业务,以吸引广大用户。

因此,英国电信公司非但没有在竞争和管制中破产,还实现了收入稳步增长。

  从英国电信公司的例子不难看出,英国电信业的发展是固定通信网与移动通信网的融合;是有线通信技术与无线通信技术的融合;也是机制与市场的融合。

  信息业让日本找回“失去的十年”

日本信息技术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这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着深切体会。

人们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自由利用网络。

网络在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充分体现出无所不在的便利。

  日本的医疗机构正在努力实现申请、诊断、治疗和付费的在线化。

现在,人们可以通过各种便携装置测量血压、血糖等的变化,然后将结果用手机通过网络传到医疗中心,远程超声波诊断装置及相关技术也已开发成功,在线医疗已是大势所趋。

在日常工作中,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使办事效率大幅度提高。

行政机关和国民之间原本需要见面才能办理的业务全部在线进行,中央和地方网络信息一体化,保证信息上通下达,实现信息瞬时共享。

现在很多政府行政部门都已开设了电子窗口,通过网络办理要办的事宜。

电子商务正在改变企业的活动方式,2005年,中小企业金融方面的信用担保手续也可在线进行,更是为企业开了方便之门,很多交易都可通过网络进行。

网络无所不在体现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

大阪大学研究生院的冢本昌彦副教授发明了一种可穿在身上的电脑,用以支援农业。

  戴在头上的显示器可以放映过去拍摄的图像,通过和这些图像进行比较,人们就能判断作物现在是否生长良好。

若发现生病的农作物,电脑能将其拍摄下来通过网络传给专家,专家根据画面再将治疗意见反馈到现场。

  网络无所不在的社会离不开宽带网的支持,所以新信息技术战略指出,到2004年4月底,宽带网用户已经突破1500万大关,2005年预计可发展到3000万户左右。

网络无所不在的社会要达到两个目的:

一是利用网络搞活经济;二是利用网络建成让人感到充满活力、健康、安心和便利的社会,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网络无所不在,使随身携带的手机成了信息时代最有代表性的产品。

在信息社会,手机还成了对各种家用电子产品发出指令的神经中枢。

回家前通过手机打开空调,到家时房间的温度已调节得非常舒适;用手机看看冰箱里有什么,还需要买什么菜;回家想马上洗个热水澡,没问题,可以让手机指挥热水器烧好水;也不用担心不在家时会错过喜欢的电视节目,手机可以遥控录像机将节目录下来,以后有时间再慢慢欣赏。

  日本人读书的方式悄然变化。

通过手机看书成了很多场所迷人的风景。

用户只需每月交100至200日元,就能每天通过手机阅读一些受大众欢迎的作家的作品。

  上世纪90年代,美国信息产业在世界上独领风骚,带动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增长;日本由于信息产业滞后,加之泡沫经济崩溃,经历了“失去的十年”。

经过几年的卧薪尝胆,日本的信息产业现在已经迎头赶上。

和美国相比,日本在与生活产品相关的信息技术发明方面已经占有明显的优势。

信息技术为日本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活力,根据日本总务省估计,无所不在的网络市场份额到2005年将达到30万亿日元,到2010年可扩大到84万亿日元。

本报驻东京记者 何德功

  竞争激活印度电信业

  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繁华街头,在行色匆匆的人流中,随处可以看到打手机的人。

无论在电影院前、商场前的走廊或者饮食店内,最常见的场景就是各色身份的人在随手摆弄着手机。

手机是时尚青年不可缺少的行头,带大屏幕的3G手机,能上网、能下载录像,也能处理电子邮件,适合印度人喜欢外露的天性,也给时尚男女增添了几分帅气和洒脱。

  反对垄断 谋求发展

  据印度电信部门统计,截至2004年底,印度的手机用户已经超过固定电话用户,达到6000万部,手机销量猛增38%,是世界上手机销量增长最快的地区。

有关专家认为,印度电信监管机构打破公有企业的垄断,不断推行有利于电信市场竞争的自由化改革是市场火爆的关键。

  长期以来,由于印度国内电信市场由公营电信商独家经营,服务价格长期居高不下。

电信企业没有足够的实力来实施农村地区的普遍服务,电信服务深陷困境。

由于资金缺乏,印度的电信基础设施以及电话普及率已经落后于亚洲周边国家。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印度电信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进行改革,旨在推动电信自由化,引进竞争。

其初衷是,通过吸引私营企业介入电信业来解决长期困扰印度电信发展的资金短缺问题。

  1994年,印度政府就开放了本地基本电信业务、电信增值业务以及移动通信业务,并将印度电信市场分解为21个区,每个区域内的电信经营权由电信运营商通过竞标获取。

通过这种区域划分,印度通信市场上形成了29家大大小小的电信运营商。

  此后,印度电信管理部门开放了固话市场引进竞争机制,把国有的国际运营商VideshSanchar Nigam公司转制为私营,并且允许更多移动电话运营商进入市场,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方便。

印度两家最大的企业集团Reliance和Tata还推出了基于CDMA技术的手机业务。

  政策宽松 引入外资

  在开放电信行业方面,印度的开放力度已经大大超前。

印度政府于2005年2月初作出决定,将国内电信服务企业的外资持股比例上限从49%调高到74%,从而增大了更多外资进入印度电信市场的可能性。

  除股权限制放开外,印度政府还允许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同国营电信公司在平等基础上竞争。

由于政策优惠,近年来印度移动电话销售额以年均100%的速度增长。

  政府还通过了促进竞争并且降低与语音通信相关税收的新电信方针、允许电信运营商并购、降低终端税率到5%。

2004年,印度实行资费制度双改单的单向收费,资费水平的大幅下调更促进了移动市场的升温。

  印度想实施联合牌照制度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

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去鼓励新的应用和服务的自由增长。

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如果能够开发或者采用一种技术来为用户更好地服务的话,那么作为监管部门,不应该加以任何限制和阻碍。

  印度的电信改革有一点已经得到了业界的公认,宽松、鼓励的政策管制是印度通信业发生巨变的主要原因,几乎是一步到位的市场化进程,让印度成为手机资费双改单的第一个发展中国家,也让Relia-nce等新兴运营商所引发的价格战显得那么顺理成章。

一落千丈的价格和相对薄弱的基础,带来了电话普及率和网络普及率的激增。

2004年,印度电话普及率已接近8.6%,并将在2007年底达到22%。

  鼓励竞争 降低价格

  印度电信市场开放导致市场准入者增加,随之而来的电信运营商之间的激烈竞争不可避免。

今年以来,各大运营商争先恐后进行3G测试,近期又在3G频道方面互相较劲,暴露出印度运营商在经营方面的巨大压力。

从技术角度来说,一步到位反而能够节约成本,由于资费已经相当低廉,印度用户目前所关心的焦点就是终端的价格,提前投入3G,能够加速让3G终端降价,从而进一步加速移动通信的普及。

在重新洗牌后,幸存下来的印度运营商们也同样面临着做大难做强,增量不增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同时,由于利润率低,现金流不足,运营商压力过大。

由于薄利多销已成为通信服务的主要推广方式,在某种意义上,印度正在直接将移动通信服务演变成普遍服务,这是加速开放政策所带来的一个跳跃式发展,却也为企业长远发展增加了不稳定性因素。

  在新的外资持股比例规定下,外商虎视印度电信市场,随着跨国公司加盟印度电信运营,对手机用户的争夺将加剧。

不少业内人士对印度市场的看法是,“这里的竞争非常残酷”。

印度电信市场开放已经打破了公营企业的垄断。

据印度电信部门的统计,到2004年底,私营运营商在电话用户中的比重上升到46%,当年新增电话中的76%由私人电话公司提供服务。

私营运营商的介入和外商加盟加剧了竞争,而竞争的直接结果是资费下调,得到实惠的是印度的消费者。

  2004年5月,印度移动电话实行单向收费,同时资费下调,以在新德里较有影响的Airtel移动服务商为例,1995年该公司刚成立的时候,移动电话市话每分钟收费16.4卢比(约合人民币5元),目前下降到每分钟1卢比(约合人民币0.2元),且实行单向收费。

资费的下调,带来了用户数量的急剧增加,该公司已经从刚成立时的几万用户增加到目前的一千多万用户,仅在德里就有200万个用户。

本报驻新德里记者 张保平

  让公平融入信息社会

国际电联把“行动起来,创建公平的信息社会”作为今年世界电信日的主题,与我们“两会”期间的主题词:

“构建‘和谐社会’”是高度吻合的。

公平是和谐社会中的基石,追求公平也是人类的天性。

任何社会,都会有冲突和裂痕,关键是人们是否能够寻找到化解和弥合的途径。

电信,利用技术力量满足了人类传递情感、相互沟通理解的基本要求,成为创造公平、和谐环境的不可或缺的工具。

电信让技术的奢侈品一步步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看看手持各种款式手机的民工,不能不惊叹社会的进步。

  造成社会不公平的成因是复杂的:

资源分布不均、地理环境差异、人口素质低下、教育缺失、管理体制落后等等,都会带来一个社会中贫困人口的产生和收入的不均。

但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一部分人口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方面的困难。

缩小经济上的不公平必须以缩小信息享有上的不公平为条件,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发展极不均衡的经济二元化国家,解决信息获取上的差距问题成为解决收入差距鸿沟的先决条件和重要途径,这点已逐渐成为共识。

  信息的使用具有非排它性的特点,信息价值的凸显是由于信息通信技术的改进大大增强了人们对信息进行存储、分类、过滤、获取和传播的能力,或者说是增强了人们控制信息的能力,而不仅是信息的总量,从而也大大提高了信息本身的价值。

正是由于电信之于信息、信息之于社会活动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因而电信业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的地位远远超越了其在工业化发展时期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条件的境况,电信驱动全社会传统经济向现代信息经济的转型和过渡,也一跃成为社会的基础设施,转变为整个社会再生产和整个社会生活的共同的外部条件。

  但电信业中要实现“公平”也决非易事,这需要政府、信息产业界、电信企业、电信用户的共同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