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白鹭洲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理综doc.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331276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3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理综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理综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理综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理综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理综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理综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理综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理综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理综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理综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理综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理综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理综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理综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理综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理综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理综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理综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理综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理综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理综doc.docx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理综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白鹭洲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理综doc.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理综doc.docx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理综doc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理综

命题人:

刘维福王宁冯兰香审题人:

梁钰曾艳邓恢彬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Na23K39Mn55Cu64Zn65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每小题6分)

1.对绿色植物细胞某细胞器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相

对含量分别约为35%、0、30%、20%、15%,则该细胞器能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A.吸收氧气,进行有氧呼吸B.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结合mRNA,合成蛋白质D.吸收并转换光能,完成光合作用

2.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

性免疫也无法产生

B.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胞

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

C.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

体液免疫无法产生

D.正常小鼠免疫产生的淋巴因子,加强了效应T

细胞和吞噬细胞对靶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3.影响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CO2的含量、

温度等,内部因素有酶的活性、色素的数量、五碳化合物的含量等。

根据上述影响光

合作用的因素分析如图,其中不正确的是()

A.当x代表光照强度时,若a曲线表示阳生植物,则c

曲线最可能代表阴生植物

B.当x代表温度时,能够表示净光合速率的曲线是d

C.当x代表CO2的含量时,若a曲线表示水稻,则b

曲线表示玉米

D.当x代表CO2的含量时,能表示水稻在不同光照条

件下CO2浓度对植物光合速率影响的曲线是a、b、e

4.绿色荧光蛋白(GFP)能在蓝光或紫外光的激发下发出荧光,GFP基因可作为目的

基因用于培育绿色荧光小鼠,下图表示培育绿色荧光小鼠的基本流程。

下列对该实验

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①中酶的作用具有特异性B.完成过程②的常用逆转录病毒诱导法

C.过程③一定要在母鼠体内完成D.荧光小鼠与代孕母鼠的基因完全不同

5.“筛选”是生物学中培育生物新类型常用的手段,下列有关技术筛选不成功的是()

A.无氮培养基上可以用来筛选圆褐固氮菌

B.在不含精氨酸的培养液中可以筛选出不能合成精氨酸的杂交细胞

C.在小麦试验田中普遍喷洒赤霉菌可以筛选出抗赤霉菌的小麦

D.在基因工程中,通过对细胞单独培养并检测目的基因表达的产物来筛选基因工程

细胞

6.有关下列说法:

①美国总统奥巴马出访中国时,与我国高层共同发表了联合声明,

其中提出的低碳经济理念,是指不再使用含碳物质或者减少含碳物质的使用,从而改

变世界环境;②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③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④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⑤硝

酸和氢硫酸两者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⑥含有共价键的晶体一定是原子晶体;

⑦等物质的量的13C17O和15N2两种气体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原子数和质量。

其中正确

的是()

A.①④⑤B.③④⑥C.④⑤⑦D.①④⑦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组合为()(NA表阿佛加德罗常数)

①常温常压下,18.0g重水(D2O)所含有的电子数约10NA

②3L、0.1mol/L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O3-数目约0.3NA

③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中1mol,其中的氧原子数2NA

④5.6gFe粉与一定量的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NA

⑤含12g碳原子的金刚石中,C-C共价键数为4NA

⑥标准状态下,11.2L乙烷含有的共价键数为3.5NA

A.①④⑥B.①④⑤C.②③⑥D.④⑤⑥

8.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KI溶液,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变为棕色。

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溶液逐渐变成无色。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色沉淀是CuI2,棕色溶液含有I2

   B.滴加KI溶液时,转移1mol电子时生成1mol白色沉淀

  C.通入SO2时,SO2与I2反应,I2作还原剂

   D.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

I2>Cu2+>SO2

9.X、Y、Z是三种易溶于水的离子化合物,他们所含的离子是NH4+、Mg2+、Na+、

NO3-、SO32-、OH-。

取相同质量的这三种物质,配成相同体积的溶液,其物质的量

浓度的大小顺序为X>Y>Z。

则可溶性化合物Y的化学式为  ()

A.NaOHB.Mg(NO3)2C.NaNO3D.(NH4)2SO3

10.可逆反应A(g)+B

C(g)+D,A和C均为无色气体,当反应达到平衡时,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增大A的浓度,平衡体系颜色加深,则说明D是有颜色的气体

B.若升高温度,C的百分含量减少,则说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C.若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则说明B和D一定都是气体

D.如果B是气体,则增大A的浓度会使B的转化率增大

11.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B(g)

2C(g),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30min时降低温度,40min时升高温度

B.反应方程式中的x=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8min前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8mol/(L·min)

D.30min~40min间该反应使用了催化剂

12.镁完全溶解于一定量浓硝酸后,得到溶液A和4.48LNO2、NO混合气体,这些气

体与2.24LO2(气体均在标况下测定)混合后通入水中正好完全被水吸收。

若向所得溶

液A中加入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沉淀,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灼烧至质量不再变化,

此时固体质量为()A.8gB.16gC.24gD.40g

13.将质量为w1g的钠、铝混合物投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金属没有剩余,共收

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V1L。

向溶液中逐渐加入浓度为amol/L的HCl溶液,反应过程

中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又逐渐溶解,当沉淀恰好消失时所加HCl溶液体积为V2L。

溶液蒸干灼烧得固体w2g.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①23n(Na)+27n(Al)=w1  ②n(Na)+3n(Al)=2V1/22.4③aV2=V1/22.4

④35.5aV2=w2-w1⑤35.5aV2>(w2-w1) ⑥35.5aV2<(w2-w1)

A.①②④B.①②⑤C.①③⑥D.①③④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

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小孩站在秋千板上做荡秋千的游戏,当秋千摆到最低点时,秋千板对小孩的支持力

为F,小孩受到的重力为G。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F与G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下,小孩处于超重状态

B.F与G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下,小孩处于失重状态

C.F与G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小孩处于超重状态

D.F与G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小孩处于失重状态

15.如图所示,活塞将封闭气缸内的气体分成甲、乙两部分,

气缸、活塞(连同拉杆)是绝热的,气缸与活塞之间光滑且

不漏气,活塞处于平衡状态。

用E甲、E乙分别表示甲、乙两

部分气体的内能,用p甲、p乙分别表示甲、乙两部分气体的

压强。

则在用力将拉杆缓慢向右推动的过程中()()

A.E甲、E乙都不变,p甲=p乙B.E甲减小E乙增大,p甲

C.E甲与E乙之和不变,p甲=p乙D.E甲与E乙之和增加,p甲

16.如图所示,在一真空区域中,AB、CD是圆O的两条直径,在A、B两点上各放置

荷量为+Q和-Q的点电荷,设C、D两点的电场强度分别

为EC、ED,电势分别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EC与ED相同,

相等

B.EC与ED不相同,

相等

C.EC与ED相同,

不相等D.EC与ED不相同,

不相等

17.2007年10月24日,我国发射了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使“嫦娥奔月”这

一古老的神话变成了现实。

嫦娥一号发射后先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经多次变轨,最终

进入距月面h=200公里的圆形工作轨道,开始进行科学探测活动.设月球半径为R,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嫦娥一号绕月球运行的周期为

B.由题意可知月球的平均密度为

C.嫦娥一号在工作轨道上的绕行速度为

D.在嫦娥一号的工作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为

18.如图甲所示,均匀介质中,各质点的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图中只画出前13个

质点),相邻两质点间的距离相等。

计时开始时质点1由平衡位置向上振动,经过6s,

前13个质点第一次形成如图乙所示的波形。

再过3s,这13个质点所形成波的形状为

图丙中的()

 

 

 

19.半圆柱体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一竖直放置的光滑档板MN。

在半圆

柱体P和MN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静止,如上右图所

示是这个装置的截面图。

现使MN保持竖直并且缓慢地向右平移,在Q滑落到地之

前,发现P始终保持静止。

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对Q的弹力逐渐减小B.地面对P的支持力逐渐增大

C.地面对P的摩擦力逐渐增大D.Q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大

20.如图所示,一质量M=3.0kg的长方形木板B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

质量m=1.0kg的小木块A。

现以地面为参照系,给A和B以大小均为4.0m/s,方向相

反的初速度,使A开始向左运动,B开始向右运动,但最后A并没有滑离B板。

站在地

面的观察者看到在一段时间内小木块A正在做加速运动,则在这段时间内的某时刻木板B相对地面的速度大小可能是()

A.2m/sB.2.4m/s

C.2.6m/sD.3.0m/s

21.水平面上有质量相等的a、b两个物体,水平推力F1、F2分别作用在a、b上。

O

段时间后撤去推力,物体继续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

两物体的v-t图线如图所示,

图中AB∥CD。

则整个过程中 ()     

A.F1的冲量等于F2的冲量B.F1的冲量小于F2的冲量

C.摩擦力对a物体的冲量等于摩擦力对b物体的冲量

D.合外力对a物体的冲量等于合外力对b物体的冲量

 

物理答题卡选择题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非选择题共12大题,共174分

22.(10分)读出下面图中游标卡尺与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游标卡尺读数为mm,

螺旋测微器读数为mm。

(2)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

①现将1滴配制好的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中,让油膜在水面上尽可能散开,

待液面稳定后在水面上形成油酸的     油膜;

②把带有方格的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在玻璃板上描绘出油膜的边界轮廓,

形状如图所示。

已知坐标方格边长为L,

按要求数出油膜轮廓线包括的方格是n个,

则油酸的面积约是       ;

③已知1滴油酸溶液中含纯油酸的体积为V0,

由以上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

为        。

23.(8分)某同学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来验证

小球从A运动到B过程中的机械能守恒.让一个小

球由静止开始从A位置摆到B位置,悬点O正下方P点处放有水平放置炽热的电热丝,

当悬线摆至电热丝处时被烧断,小球向前飞出做平抛运动.在地面上铺放白纸,上面

覆盖着复写纸,当小球落在复写纸上时,会在下面白纸上留下痕迹.用重锤线确定出A、

B点的投影点N、M.重复实验10次(小球每一次都从同一点由静止释放),球的落点

痕迹如图(b)所示,图中米尺水平放置,零刻度线与M点对齐,量出M、C之间的距

离x,再用米尺量出AN的高度h1、BM的高度h2,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已知小球

的质量为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1)根据图(b)可以确定小球平抛时的水平射程为         cm。

(2)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出小球平抛时的初速度v0=        。

(3)用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出小球从A到B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   ,动能的增加量ΔEk=        。

24.(16分)如图所示,水平台AB距地面CD高h=0.80m。

有一小滑块从A点以6.0m/s

的初速度在平台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并从平台边缘的B点水平飞出,最后落在地面

上的D点。

已知AB=2.20m,落地点到平台的水平距离为2.00m。

(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m/s2)。

求:

小滑块从A到D所用的时间和滑块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

 

25.(18分)如图所示,光滑的1/4圆弧轨道AB、EF,半径AO、O`F均为R且水平。

质量为m、长度也为R的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CD上,小车上表面与轨道AB、EF

的末端B、E相切。

一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从轨道AB的A点由静止下滑,

由末端B滑上小车,小车立即向右运动。

当小车右端与壁DE刚接触时,物体m恰好

滑动到小车右端且相对于小车静止,同时小车与壁DE相碰后立即停止运动但不粘连,

物体继续运动滑上圆弧轨道EF,以后又滑下来冲上小车。

求:

(1)水平面CD的长度和物体m滑上轨道EF的最高点相对于E点的高度h;

(2)当物体再从轨道EF滑下并滑上小车后,小车立即向左运动。

如果小车与壁BC相

碰后速度也立即变为零,最后物体m停在小车上的Q点,则Q点距小车右端多远?

 

26.(20分)有一个演示实验,在上下面都是金属板的玻璃盒内,放了许多锡箔纸揉成

的小球,当上下板间加上电压后,小球就上下不停地跳动。

现取以下简化模型进行定

量研究。

如图所示,电容量为C的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A和B水平放置,相距为d,

与电动势为E、内阻可不计的电源相连。

设两板之间只有一个质量为m的导电小球,

小球可视为质点,小球与极板每次发生碰撞后,速度都立即变为零,带电状态也立即

改变,改变后,小球所带电荷性质与该极板电荷性质相同,电量为极板电量的n倍

(n<<1),不计带电小球带电对极板间匀强电场的影响。

重力加速度为g

(1)当电键S闭合后,电容器所带的电量Q=?

(2)欲使小球能够不断地在两板间上下往返运动,电动势E至少应大于多少?

(3)设上述条件已满足,在较长的时间间隔t内,小球做了很多次往返运动。

求在t

m

时间内小球往返运动的次数以及通过电源的总电量。

 

27.(15分)5.12汶川大地震之后,灾区的饮水卫生问题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重视。

由化

合物甲与X(OH)3可聚合而成一种高效新型无机净水剂(PAC)。

甲只含同一短周期的元

素X、Y,且X的阳离子与Y的上一周期相邻元素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

1mol甲

含有64mole—。

(1)甲的化学式为,Y的单质与石灰乳作用得到的一种物质,具有很好

的漂白性能,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元素D、X、Y同周期,且三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两两均可发生

生成盐。

则D、X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短周期元素M的阳离子与G的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二者按3︰2形成

的化合物与水可迅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元素Z的氢化物能用于刻蚀玻璃,Z2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之一是OZ2,该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8.(15分)某同学在探究常见物质转化时,发现部分物质

间存在如图所示三角转化关系。

已知:

①图中每个小三角

中的三种物质至少含有一种相同元素。

②D、J为固体单质,

O为气体单质,其余物质为常见化合物。

③A能使品红溶

液褪色,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为淡黄色化合物,

与C反应生成O,与L反应也能生成O;K、L所含元素完

全相同。

④I为两性氧化物,电解可生成O,G与L反应

生成难溶物H,H具有较强的吸附性。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I的化学式;

⑵A通人BaCl2和稀HNO3的混合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有关反应的离

子方程式为 。

⑶常温下,测得一定浓度G溶液的pH=10,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⑷写出E与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⑸写出L→J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9.(15分)一定温度下,将3molA气体和1molB气体通过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

应:

3A(g)+B(g)

xC(g)。

请填写下列空白:

I:

若容器体积固定为2L,反应1min时测得剩余1.8molA,C的浓度为0.4mol/L。

11min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x=_________;

2若反应经2min达到平衡,平衡时C的浓度_________0.8mol/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平衡混合物中,C的体积分数为22%,则A的转化率是_________;

4改变起始物质加入的量,欲使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原平衡相等,

起始加入的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n(A)、n(B)、n(C)之间应满足的关系式_________。

II:

若维持容器压强不变

1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_________2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改变起始物质加入的量,欲使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是原平衡的2倍,则

应加入_________molA气体和______molB气体。

30.(15分)Cu—Fe合金由于长时间置于空气中表面产生了一层氧化膜(成分为Fe2O3

和CuO),现进行如下实验(以下气体体积均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①将此合金5.76g置于烧杯中,然后将稀H2SO4逐渐缓慢加入至过量,收集产生的气

体为VmL,过滤得浅绿色溶液A(不含Cu2+)和滤渣B。

②将滤渣B投入到一定浓度的HNO3中,完全溶解,得NO和NO2的混合气体896mL,

经测定此混合气体的密度为1.52g/L。

③将①所得滤液加入到一定浓度足量的HNO3中,用排水法收集一烧瓶气体,再向烧

瓶中通入224mLO2,气体恰好完全溶于水。

⑴过滤时,应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和漏斗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

⑵A中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滤渣B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被腐蚀前的合金中Fe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mo1,Cu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1。

⑷V的数值为__________。

生物答题卡选择题

1

2

3

4

5

31.(13分)下图A、B是某种雄性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C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时期

核内DNA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A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含有个染色体组,该时期的

重要特征是。

(2)B细胞中染色体①与②的分离发生在C图的阶段,染色体①上基因D与突

变基因d的分离发生在C图的阶段。

(3)若B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DA的精细胞,则同时产生3个精细胞的基因型

是。

(4)图B细胞分裂发生的场所是。

32.(9分)人类各种癌症中的关键基因之一是原癌基因。

G蛋白是原癌基因突变后的

表达产物。

研究表明:

当细胞膜表面的酪氨酸激酶受体与生长因子结合后,G蛋白将

信号经图中的过程①形成转录激活剂,激活剂激活、启动过程②③,形成大量物质D,

导致细胞周期启动并过度分裂(图中字母表示物质,数字表示生理过程)。

(1)物质A是,过程②是。

G蛋

白与GTP作用后获取能量,变为转录激活剂。

GTP与ATP都是能源物质,参照ATP

的命名方法,请写出GTP的中文全称:

(2)图中所示过程中,均需要解旋酶的过程是(填序号)

(3)分析原癌基因的碱基序列,一般需要运用PCR技术。

下列各项中,属于PCR扩增

必需物质的有(多选)(填字母)。

A.游离的脱氧核苷酸B.RNA聚合酶C.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D.mRNAE.tRNAF.DNA聚合酶

G.解旋酶

(4)由癌基因在人体中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与通过转基因技术导入细菌中的癌基因控

制合成的蛋白质相比,它们的分子结构(选择“相同”或“不相

同”),原因是。

33.(20分)取一植物形态、大小、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四张叶片按下图进行实验,烧

杯中的液体可以保证叶片所需的水与矿质元素的正常供应,气体的移动可以通过观察

油滴的运动判断。

(不考虑气体在水中的溶解与外界气压的变化和蒸腾作用的影响)

 

(1)适宜的光照下,装置A中油滴的移动情况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2)适宜的光照下短时间内装置B中油滴的移动情况是____________,此时装置B中

的净光合量____________零(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放置一段时间后,装置中

的氧气消耗完,这时油滴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写出此时叶片进行的生理反应的

方程式:

(3)分析装置C中的油滴移动情况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

①当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时,向移动;

②当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时,向________移动。

(4)能否直接用B、D装置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否直接用C、D装置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如果用B、C装置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应该先将叶片作怎样的处理?

______

(6)如果将C装置突然从光下移动到黑暗处,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的ATP、NADPH、

C3、C5的物质含量分别怎样变化?

要测定叶片细胞呼吸的强度最好选择装置。

化学答题卡

6

7

8

9

10

11

12

13

27.(15分)

(1),

(2);

(3);

(4)。

28.(15分)⑴;

⑵。

⑶。

⑷。

(5)。

29.(15分)I:

1;_________;

2_________0.8mol/L;3_________;4。

II:

1_________22%,2_________molA和______molB。

30.(15分)⑴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mo1,________mo1。

⑷__________。

 

白鹭洲中学2010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理综

化学答案

6

7

8

9

10

11

12

13

C

B

B

D

C

C

A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