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理学各章节复习题及答案1.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347072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9.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生理学各章节复习题及答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人体生理学各章节复习题及答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人体生理学各章节复习题及答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人体生理学各章节复习题及答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人体生理学各章节复习题及答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人体生理学各章节复习题及答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人体生理学各章节复习题及答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人体生理学各章节复习题及答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人体生理学各章节复习题及答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人体生理学各章节复习题及答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人体生理学各章节复习题及答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人体生理学各章节复习题及答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人体生理学各章节复习题及答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人体生理学各章节复习题及答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人体生理学各章节复习题及答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人体生理学各章节复习题及答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人体生理学各章节复习题及答案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人体生理学各章节复习题及答案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人体生理学各章节复习题及答案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人体生理学各章节复习题及答案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体生理学各章节复习题及答案1.docx

《人体生理学各章节复习题及答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生理学各章节复习题及答案1.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体生理学各章节复习题及答案1.docx

人体生理学各章节复习题及答案1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新陈代谢

2、反射

3、阈刺激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选项,其分支学科是运动生理学的是  。

A.生物学    B.生理学   C.动物学  D.体育科学

2、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

A.细胞内液   B.血液和淋巴液  C.组织液  D.细胞外液

3、维持机体稳定的重要调节过程是   。

A.正反馈调节  B.自身调节  C.神经调节  D.负反馈调节

4、下列生理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

A.排尿反射   B.分娩   C.排便反射  D.减压反射

5、内环境与体内细胞的关系是   。

A.细胞的生存环境       B.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桥梁

C.物质交换的场所       D.细胞排泄废物的通道

6、运动会时,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是由于   。

A.自身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调节

7、体液是   。

A.细胞内的液体   B.细胞外的液体  C.细胞内液加细胞外液  D.血液

8、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

A.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B.细胞内液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C.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D.细胞内代谢水平稳定

9、关于体液调节,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

A.通过化学物质来实现          B.体液调节不受神经系统的控制

C.分泌激素的细胞有内分泌功能    D.体液调节不一定是全身性的

10、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A.反射   B.反应   C.神经冲动   D.正反馈调节

三、填空

1、 细胞外液包括位于组织、细胞间隙中的     和血液中的   。

2、 运动员听到枪声起跑属于   调节。

3、       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生命活动至少包括     、     、     和   三个特征。

4、 与神经调节相比较,体液调节的作用具有   、   和   的特点。

5、反射弧由感受器、       、      、       、     五个缺一不可的部分组成。

四、判断题

1、运动生理学对指导人们合理地从事体育锻炼或科学组织运动训练有重要的意义。

()

2、正反馈是不可逆的和不断增强的过程。

()

3、机体内环境稳态是指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绝对不变。

()

4、刺激的阈值越小,说明组织的兴奋性越低。

()

5、负反馈是不可逆的、不断增强的过程,直到整个过程迅速完成为止。

()

答案

二、选择题

1、B 2、D 3、D4、D 5、B 6、D 7、C 8、C 9、B  10、A

三、填空1、组织液;血浆2、神经;3、核酸;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4、缓慢、广泛;持久5、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四、判断

1、对  2、对 3、错 4、错 5、错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名词解释

1、单纯扩散

2、主动转运

3、等长收缩

二、单项选择

1、环绕肌原纤维的横管系统是  。

 A.Ca2+进出肌纤维的通道;          B.营养物质进出肌纤维的通道;

C.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交换的通道; D.将兴奋时的电变化传入细胞内部; 

2、目前认为实现骨骼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因素是  。

 A兴奋沿横管系统传至细胞内部; B兴奋沿肌浆网传播融发Ca2+的释放;

 C三联管兴奋引起终末池释放Ca2+;D终末池对Ca2+通透性增大 

3、一般认为肌肉作等张收缩时  。

 A负荷恒定,速度恒定; B负荷恒定,速度改变; C负荷改变,速度改变;

 D负荷改变,速度恒定

4、屈膝纵跳起,股四头肌  。

 A只做等长收缩; B只做等动收缩; C先做拉长收缩再做等张收缩;

 D先做等张收缩再做拉长收缩

5、与快纤维相比,属快肌纤维的形态特征是  。

 A肌纤维直径较大,受胞体大的α运动神经元支配; 

B肌纤维直径较小,毛细血管的密度高;

 C肌纤维直径较大,线立体数量多;   

D肌纤维直径较小,肌浆网发达

6、慢肌纤维的生理特征表现为  。

 A收缩力量大,耐持久;    B收缩速度慢,抗疲劳的能力低;

 C收缩速度慢,兴奋阈值低; D收缩力量小,不持久

7、腿部肌肉中快肌纤维占优势的人,较适宜从事  。

 A800M跑; B1500M跑; C10000M跑; D100M游泳

8、腿部肌肉中慢肌纤维占优势的人,较适宜从事  。

 A100M跑; B跳高和跳远; C马拉松跑; D800M跑

9、训练对肌纤维横断面积的影响表现为  。

 A可使两类肌纤维都肥大;    B对肌肌纤维横断面积大小无影响;

 C肌纤维出现选择性肥大;     D举重训练使慢肌纤维肥大

 D乳酸脱氢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提高

10、骨骼肌的收缩蛋白是指  。

 A肌球蛋白;B原肌球蛋白;C肌动蛋白;D肌钙蛋白

[参考答案部分]

二、单项选择

1、D    2、C  3、B  4、C   5、B 6、C7、E  8、C  9、C  10、B 

第三章血 液

一、名词解释

1、血型

2、渗透压

3、血沉

二、选择

1、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

( )

A.维持血浆的渗透压      B.使血液有一定的粘滞性

C.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D.参与细胞免疫

2、具有吞噬病原微生物、机体本身坏死组织及衰老细胞功能的白细胞有:

   。

( )

A.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和B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和T细胞       D.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3、常说的血型是指   。

( )

A.血细胞上受体的类型         B.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素的类型

C.血浆中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D.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4、血液是   。

( )

A.液态的结缔组织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组织液

5、每个人的血量约为自身体重的   。

( )

A.4%    B.6%   C.8%   D.10%

6、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最主要物质是   。

( )

A.纤维蛋白原   B.白蛋白   C.α1-球蛋白   D.α2-球蛋白

7、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取决于血浆中的   。

( )

A.葡萄糖   B.镁离子   C.钠离子  D.血浆蛋白

8、贫血主要是指血液中的   。

( )

A.白细胞数减少   B.血小板减少  C.血浆量减少D.血红蛋白含量减少

9、剧烈运动时血浆的PH值   。

( )

A.保持不变      B.趋于中性      C.趋于碱性    D.趋于酸性

三判断

1、红细胞的血红蛋白体积的比值越大,其可塑性变形能力越小。

( )

2、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越高,则血液运输营养物质的能力就越强。

( )

3、成人的各种血细胞起源于骨髓,成熟于骨髓。

( )

4、缺氧和雄性激素是刺激红细胞生成的重要因素。

( )

5、脾脏是破坏衰老的红细胞、血小板的重要器官。

( )

[参考答案部分]

一、名词解释(自答)

二、选择

1、C  2、D  3、D  4、A  5、C  6、B  7、C8、D   9、D  

三判断题

1、错 2、错 3、错4、对 5、对 

第四章血液循环

一、名词解释

1、心动周期;

2、心输出量;

3、微循环;

二、选择

1、下列有关心动周期的错误叙述是     。

()

A.心动周期是指心脏机械活动的周期

B.心动周期是指心肌电活动周期

C.心房和心室每收缩与舒张一次为一个心动周期

D.当心率为75次/分,每个心动周期历时0.85秒

2、左心室壁壁右心室壁厚是由于左心室     。

()

A.每搏输出量较大

B.射出的血液所流经的管道狭窄

C.心指数大于右心室

D.比右心室做更多的功

3、每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室回流血液的充盈主要是由于  。

()

A.血液依赖地心引力而回流

B.骨骼肌的挤压作用加速静脉血回流

C.心房收缩

D.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

4、在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压力最高的时期是  。

()

A.等容收缩末期      B.心室收缩末期

C.快速充盈期        D.快速射血期

5、心动周期中,心室容积最大的时期是  。

()

A.快速充盈末期    B.快速射血末期

C.心室收缩末期    D.减满充盈期

6、人在卧位时运动,心输出量的增加是由于  。

()

A.心率增加         B.每搏输出量增加

C.静脉回流增加     D.胸内压增加

7、异常自身调节是指心脏的搏出量受  。

()

A.平均动脉压的调节       B.心肌收缩能力的调节

C.心力贮备的调节         D.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调节

8、正常人在心率超过180次/分时,心输出量将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

A.快速射血期缩短       B.减慢射血期缩短

C.快速充盈期缩短       D.减慢充盈期缩短

9、平均动脉压是指  。

()

A.(收缩压-舒张压)/2    B.收缩压+1/3舒张压

C.舒张压+1/3收缩压       D.舒张压+1/3脉搏压

10、下列关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的错误叙述是  。

()

A.此反射通常发生在动脉血压迅速变化时

B.此反射对缓慢的血压变化不敏感

C.当颈动脉窦内压上升到27000帕斯卡时即可引发减压反射

D.在正常情况下,此反射对维持血压的稳定右重大变化

三判断题

1、心房和心室在一次兴奋过程中所出现的电变化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 )

2、人在运动中,心率增加是一种反应,故心率增加的幅度与体能水平无关。

( )

3、心室的充盈主要依靠心室舒张,而不是心房收缩。

( )

4、在等容收缩期和等容舒张期中房室瓣及半月瓣均关闭,心室容积不变,室内压急剧变化。

( )

5、静力性运动时,心输出量增加主要依靠搏出量的增加。

( )

第四章血液循环[参考答案部分]

一、名词解释(自答)

二、选择

1、B  2、D  3、D  4、D  5、D  6、A  7、D  8、C  9、D  10、C 

三、判断

1、错   2、错   3、对   4、对   5、错   

第五章 呼 吸

一、名词解释

1、呼吸

2、肺活量

3、呼吸中枢

 二、单项选择

1、内呼吸是指        。

( )

A、肺泡与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B、组织细胞与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细胞器之间的气体交换           

D、线粒体膜内外之间的气体交换

2、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     。

( )

A、呼吸   B、内呼吸 C、肺通气   D、肺换气

3、肺通气的动力来自于        。

    ( )

A、肺的舒缩运动       B、肺的弹性回缩

C、呼吸肌的舒缩       D、胸内负压的周期性变

4、维持胸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        。

( )

A、呼吸道阻力  B、胸膜腔密闭  C、呼气肌收缩  D、吸气肌收缩

5、肺的弹性回缩力见于       。

( )

A、吸气初    B、呼气初    C、吸气末    D、以上都有

6、用力呼气时,呼吸肌的收缩情况是        。

( )

A、肋间内肌   B、膈肌   C、腹肌   D、肋间外肌

7、下列关于平静呼吸的错误叙述是        。

( )

A、吸气时膈肌收缩         B、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

C、呼气时呼气肌收缩       D、气肌膈肌舒张

8、下列评价肺通气功能最好的指标是          。

( )

A、功能余气量   B、肺活量   C、补吸气量   D、时间肺活量

9、下列对肺活量的错误叙述是         。

( )

A、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  B、深吸气量与补呼气量之和

C、等于深吸气量                    D、最大吸气后尽力所呼出的气量

10、对肺泡气体分压变化起缓冲作用的肺容量是         。

( )

A、深吸气量  B、补吸气  C、功能余气量  D、余气量

三判断

1、呼吸全过程包括:

外呼吸、血液对气体的运输和内呼吸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

( )

2、吸过程是呼吸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通过舒缩活动来实现的。

( )

3、静呼吸主要是有肋间肌和腹肌等呼吸肌共同舒缩完成的。

( )

4、用力呼吸时,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的。

( )

5、肺内压,在吸气之末、呼气之末或呼吸暂停、声门开放呼吸道畅通时,均与大气压相等。

( )

四、论述题

1、胸腔负压是如何形成的?

有啥生理意义?

 

第五章 呼 吸[参考答案部分]

 二、选择题

1、B  2、C  3、C  4、B  5、D  6、A  7、C  8、D  9、C  

10、C  

三判断题

1、对 2、对 3、错 4、错 5、对 

四、论述题答案

胸膜腔负压是由肺的回缩力造成的作用于胸膜表面的有两种方向相反的力一种 是肺内压,它相当于大气压因呼吸道与大气相通,气流停止时肺内压与大气压相等大气压通过胸膜脏层作用于胸膜腔另一种是使肺泡缩小的肺回缩力与大气压作 用于胸膜腔的力相反实际上胸膜腔内压是这两种力量的代数和即胸膜腔内压= 大气压肺回缩力若以大气压为零,则胸膜内压肺回缩力即胸膜腔负压由回缩力 造成. 胸膜腔负压的生理意义是

(1)维持肺泡处于扩张状态。

(2)促进静脉血液和淋 巴液的回流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

一、名词解释

1吸收

2、排泄

3、消化 

二、单项选择

1、胃蛋白酶原主要依赖于   。

()

   A.胃泌素的激活     B.盐酸的激活   

C.促胰液素的激活    D.乙酰胆碱的激活 

3、三种物质在胃内排空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

()

A.蛋白质、糖类、脂肪     B.糖类、蛋白质、脂肪 

C.糖类、脂肪、蛋白质    D.蛋白质、脂肪、糖类

4、胆汁中于消化有关的最重要的成分是   。

()

A.胆盐   B.胆色素   C.胆固醇   D.胆汁酸

5、肝脏最重要的功能是   。

()

A.消化     B.供能     C.排泄     D.代谢

6、对脂肪、蛋白质消化作用最强的消化液是   。

()

A.唾液     B.胃液     C.胆汁     D.胰液

7、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

()

A.胃     B.小肠     C.食管     D.大肠

8、下列物质吸收时不需钠泵的是   。

()

A.单糖   B.氨基酸   C.脂肪酸   D.水

9、下列关于糖类吸收错误的叙述是   。

()

A.在小肠吸收     B.己糖吸收很快

C.K+对单糖的吸收也是必需的D.单糖吸收是耗能的主动过程

10、低血糖时,首先受到影响的器官是   。

()

A.心脏   B.脑组织   C.肾脏   D.骨骼肌

三判断

1、人体从膳食中摄取的营养素可直接透过消化道粘膜被吸收。

()

2、头期胃液的分泌完全是神经反射行动。

()

3、蛋白质食物具有强烈的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

()

4、小肠分节运动是以纵行肌为主节律性舒缩活动。

()

5、三大营养物质在胃内排空的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是脂肪、糖类、蛋白质。

()

四、问答题

1、为什么说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

[参考答案部分]

一、名词解释

二、单项选择

1、C  2、A  3、B  4、A  5、D  6、D  7、B  8、C   9、C 

10、B   

三判断

1、错 2、错 3、对 4、错 5、对 

四、问答题答案

1、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

⑴吸收面积大;⑵绒毛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平滑肌纤维和神经纤维网等结构;⑶营养物质在小肠内已经消化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⑷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很长,3~8小时。

  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

一、名词解释

  1、体温

2、基础代谢

3、呼吸商 

 二、填空题

  1.相对恒定的体温是进行_____代谢和维持_____的重要条件。

  2.在体温的常测部位中,以_____温最高,_____温最低。

  3.常温下,安静机体的主要散热方式是_____.当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皮肤温度时,机体的主要散热方式是_____.

  4.人体安静状态下的主要产热器官是_____和_____.

  5.人体的主要散热器官是_____.

  6.蒸发散热可分为_____和_____两种。

  7.出汗可分为_____和_____两种。

  8.出汗是反射性活动,其基本中枢位于_____;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 

  9.醛固酮能_____汗腺导管对NaCl的重吸收。

  10.女子体温在排卵后期_____,这种变动可能与血中_____水平变化有关。

三、判断题

  1.基础代谢率是人体正常情况下的最低代谢率。

()

  2.正常人体的基础代谢率处于经常的波动之中,这是因为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在不断发生变化。

()

  3.当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蒸发散热就成了散热的唯一方式。

()

  4.人体在安静状态下,室温20℃时的主要散热方式有辐射。

()

  5.女子体温在排卵前升高,在排卵后降低,故女子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变化。

()

四、单项选择

  1.正常人的直肠温度、腋窝温度和口腔温度的高低应当是()

  A.口腔温度>腋窝温度>直肠温度  B.直肠温度>口腔温度>腋窝温度

  C.直肠温度>腋窝温度>口腔温度  D.腋窝温度>口腔温度>直肠温度

  2.人体体温昼夜节律变化中,体温最低的时间是()

  A.上午8~10时  B.下午3~4时 C.清晨2~6时  D.夜间10~12时

  3.女性月经期中,体温最低的时间是()

  A.行经期  B.排卵前  C.排卵后  D.排卵日

  4.人体腋下温度正常值是()

  A.36.0℃~37.4℃  B.36.7℃~37.7℃

  C.36.9℃~37.9℃  D.37.5℃~37.6℃

  5.影响能量代谢最重要的因素是()

  A.环境温度  B.进食  C.精神、情绪  D.肌肉活动

  6.劳动或运动时,机体主要产热器官是()

  A.肝脏  B.脑  C.心脏  D.肌肉

  7.当环境温度等于或超过体温时,机体的主要散热方式是()

  A.辐射  B.传导和对流  C.发汗蒸发  D.不显性发汗

  8.给高热病人使用乙醇擦浴是()

  A.增加辐射散热  B.增加传导散热

  C.增加蒸发散热  D.增加对流散热

  9.给高热病人作用冰帽或冰袋的作用是()

  A.增加辐射散热  B.增加传导散热

  C.增加蒸发散热  D.增加对流散热

  10.决定体温调定点的部位在()

  A.下丘脑  B.大脑皮层  C.下丘脑后部  D.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五、简述题

 1.人体体温临床上常用的测量部位有哪些?

其正常值各是多少?

 

 2.根据散热原理,如何给高热病人降温?

 

六、论述题

  1.试述人体体温相对恒定的原理。

 

  2.为什么发热病人常伴有寒战反应?

【参考答案】

 二、填空题

1.新陈生命活动2.直肠腋窝3.辐射蒸发4.肝脏脑5.皮肤6.显汗不显汗 

7.温热性出汗精神性出汗8.下丘脑下丘脑9.促进 10.升高孕激素

  三、判断题

  1.Χ3.Χ5.√6.√9.Χ

  四、单项选择

  1.B2.C3.D4.A5.D6.D7.C8.C9.B 10.D

  五、简述题

1.腋下温度:

36.0~37.4℃;口腔温度36.7~37.7℃;直肠温度:

36.9~37.9℃。

2.①利用冰袋或冰帽给高热病人的降温(传导散热);②注意通风,降低室温(对流散热);③用乙醇擦身(蒸发散热);④降低室温,增加辐射散热。

  六、论述题

1.①体温相对恒定有赖于体内产热与散热过程的动态平衡;②产热主要来自体内食物分解代谢;③散热方式有四种,辐射、传导和对流是物理性散热方式,安静状态下以辐射散热为主,当环境温度等于或超过皮肤温度时,则蒸发成为唯一散热途径;④体温调节是反射活动。

感受器分为外周温度感受器(皮肤、粘膜与内脏,以冷感受器为主)和中枢温度感受器(下丘脑,以热敏神经元为主),当环境温度改变后通过感受器,将信息传入体温中枢(下丘脑),然后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产热和散热系统,使体温适应温度变化而恒定;⑤人类还存在有行为性调节来保持体温恒定。

2.某些疾病引起发热时,由于细菌生长和组织破坏所产生的致热原,可以使视前区-下丘脑前部与调定点有关的热敏神经元的阈值升高,使调定点上移,而机体的温度通常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达到调定点水平,在此之间体温低于调定点温度。

由于调定点上移,下丘脑后部产热中枢兴奋加强,骨骼肌出现不随意收缩,并伴有寒冷感觉称为寒战。

寒战开始后,产热过程明显加强,加上散热减弱,体温逐渐上升,直到体温升高到新的调定点水平后,产热和散热出现新的平衡,寒战终止。

第八章肾的排泄功能

一、名词解释:

1、肾小球滤过率

2、肾糖阈

3、球管平衡

  二、填空题

 1、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是_____,它由_____和_____两部分组成。

 2、皮质肾单位的主要功能是_____和_____.

 3、肾外髓部高渗梯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内髓部高渗梯度形成则与_____和有关。

 4、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在_____.

 5、正常人动脉血压保持在_____范围时,肾血流量保持相对恒定。

  三、判断题

  1.排泄是指将机体代谢的产物,包括食物残渣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

  2.近曲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量很大,对终尿量的调节作用也最大。

()

  3.终尿中的K+主要来源于肾小球的滤过。

()

  4.HCO3-重吸收与H+分泌有关,主要以CO2的形式吸收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内。

()

  5.一般血压变动范围内,正常人肾血流量依靠自身调节维持相对恒定。

()

  四、单项选择

  1.近髓肾单位的主要功能是()

  A.产生肾素  B.浓缩、稀释尿液

  C.排泄Na+和Cl-  D.释放血管升压素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