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 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355479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制教育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法制教育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法制教育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法制教育 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法制教育 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法制教育 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法制教育 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法制教育 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法制教育 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法制教育 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法制教育 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法制教育 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法制教育 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法制教育 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法制教育 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法制教育 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法制教育 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法制教育 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法制教育 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法制教育 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制教育 教案.docx

《法制教育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制教育 教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法制教育 教案.docx

法制教育教案

 

《小学生法制教育读本》

教案

 

王丽

张家口市桥西区蒙古营小学

 

第1课  做守法小公民

——认识法律

教学重、难点:

法律的制定、种类及对每个公民的重要性

能力训练点:

利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知识渗透点:

1、法是人们行为的准则,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生活离不了法,

4、人人都要守法

课时:

2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提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对于国家来说,规矩就是——法。

二、新授内容:

1、学知识:

法是人们行为的准则

案例1:

法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学生阅读)

※ 思考问题:

(屏幕显示)

A、法是抓小偷、抓杀人犯的吗?

B、与小学生有什么关系?

※ 知识窗:

(了解、记忆)

法是由人民选出的代表按程序制定出来的。

法是人们行为的准则。

法的种类:

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和其他法律。

2、讲故事:

交通事故

※ 思考问题:

(屏幕显示)

A、做为领导也需要遵守法律吗?

※ 知识窗:

(了解、记忆)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第2课时

3、说故事:

抚养费

※ 思考问题:

(屏幕显示)

A、未成年人能起诉成年人吗?

B、子女能上告父母吗?

※ 知识窗:

(了解、记忆)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36条规定: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11条规定: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4、听故事:

同学之间起“外号”

※ 思考问题:

(屏幕显示)

A、同学之间起外号是违法行为吗?

B、应该接受什么样的处罚?

※ 知识窗:

(了解、记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5条规定: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交流苑:

1、你知道哪些与我们的生活、学习有关的法律?

2、讨论会:

“做守法小公民”

第2课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了解宪法

教学重、难点:

法律的制定、种类及对每个公民的重要性

能力训练点:

利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知识渗透点:

1、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宪法规定国家有哪些重要的机构

课时:

2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

师:

我们已经了解我国有很多的法律法规,当这些法律法规发生冲突时,又该如何呢?

如:

未成年人盗窃他人财物,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呢?

这就需要有一个总法,把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制度和原则确定下来,以便其他各种法律法规所遵循,这部法律就是宪法,它规定了根本制度、根本任务,是根本法,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二、新授内容:

1、学知识: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案例1:

人民选举人民代表参加人民代表大会(学生阅读)

※ 思考问题:

(屏幕显示)

A、为什么要人民参加大会?

B、参加人民代表大会去做什么?

※ 知识窗:

(了解、记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条、第2条规定

2、学知识:

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案例2:

社区选举代表(学生阅读)

※ 思考问题:

(屏幕显示)

A、公民有什么基本权利?

B、什么样的人才能享有基本权利?

※ 知识窗:

(了解、记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3条、第34条规定:

第2课时

3、学知识:

宪法规定国家有哪些重要机构(屏幕显示)

※ 知识窗:

(了解、记忆)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负责制定法律,决定国家发展的大事,是国家中权利最大的机构。

国务院:

是中央人民政府,按照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管理国家、公民衣食住行等各项工作。

中央军事委员会:

国家必须有军队,管理军队的机构就是中央军事委员会。

法院、检察院:

是处理人们在生活中遇到各种纠纷、矛盾、违法、犯罪等问题的机构。

※ 交流苑:

(屏幕显示)

1、说说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2、观察张家口市桥西区有哪些国家机关并说出名称,了解各机关都管理哪些方面的工作。

 

第3课 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

  ——认识国旗

教学重、难点:

1、尊重和爱护国旗、国歌、国徽,因为国旗、国歌、国徽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尊重和爱护它们是热爱祖国的表现。

2、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国旗、国歌、国徽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树立起自觉尊重和爱护国旗、国歌、国徽的意识。

能力训练点:

使学生明确升降国旗不是一种简单仪式,知道升国旗、唱国歌时要立正、敬礼。

知识渗透点:

1、认识到国旗、国歌、国徽是祖国的象征。

2、从小树立尊敬、热爱、维护国旗、国歌、国徽的观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课时:

2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

师:

同学们,每周一的课间操我们都做什么?

(升国旗)为什么我们要升国旗呢?

根据学生回答导入本课,并对答的好的同学给予鼓励。

二、新授内容

1、学知识:

屏幕出示五星红旗:

五星红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学生阅读)

※ 思考问题:

(屏幕显示)

A、为什么五星红旗是红色的?

为什么有五颗星?

B、五颗星象征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小结:

五星红旗是红色的,红色象征革命,是用无数英雄战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五颗黄色的五星角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C、对于五星红旗你还知道什么呢?

学生汇报收集资料。

(内容大致包括:

五星红旗的来历,关于五星红旗的小故事、关于尊敬五星红旗的小故事,关于五星红旗的升挂要求……)

※ 法博士:

(了解、记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36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3条规定:

每个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国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13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15条、第17条、第18条规定:

第2课时

2、看图片:

屏幕出示《义勇军进行曲》图片

教师介绍《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

它创作于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

《义勇军进行曲》是作者当时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歌。

※ 思考问题:

(屏幕显示)

想一想什么场合应当升国旗、奏唱国歌,升国旗、奏唱国歌时应当注意什么?

※ 小小论坛:

(屏幕显示)

升国旗、唱国歌时应该怎样做?

为什么这样做?

学生汇报结果:

(1) 少先队员行队礼,唱国歌时肃立、声音哄亮。

国歌也代表我们国家,表现出我们对国旗国歌的尊敬和无比热爱。

(2)军人行军礼,庄严而神圣。

(3)奥运会领奖台上升国旗时,运动员立正行注目礼,有些运动员习惯把右手放在心上,表示心和祖国连在一起,这说明运动员在胜利的时刻最先想到的是祖国的荣誉,为祖国争光而自豪,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 法博士:

(了解、记忆)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决议:

恢复《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师:

同学们,升国旗唱国歌能够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和对祖国的忠诚,让我们重温这庄严的时刻吧!

全体起立,齐唱国歌……

※ 交流苑:

(屏幕显示)

师:

请同学们学会唱国歌,想一想,什么场合应当奏唱国歌?

奏唱国歌时应当注意什么?

学生小结交流结果

3、讲知识:

认识国徽

1、教师介绍国徽的构成:

国旗、天安门、齿轮和谷穗。

(屏幕显示)

学生说出象征的意义:

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 法博士:

(了解、记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第3条规定:

※ 交流苑:

(屏幕显示)

师:

有一家公司在自己的商品包装上使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并且以小广告的形式四处散发宣传。

这家公司的行为是否合法?

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并说出观点的依据。

第4课 我们都有一个家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教学重、难点:

了解我国的民族文化,深深体会到守护家园、祖国统一、亲人团聚是每个中国人的神圣职责。

能力训练点:

产生对各民族文化的兴趣。

知识渗透点:

1、香港属于中国

2、各族代表一起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

3、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4、共同保卫我们的祖国

课时:

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同学们知道我们国家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吗?

我国的地图像什么呢?

生:

……东方……像昂着头的公鸡!

师:

我国有多少个民族?

面积有多少平方公里?

首都是哪里?

共有多少个省份?

香港、澳门、台湾呢?

二、新授内容

1、听故事:

对于"香港制造"属于外国还是中国

※ 思考问题:

(屏幕显示)

A、香港属于中国吗?

从何时开始?

B、那澳门和台湾呢?

各小组同学展开讨论:

学生总结香港、澳门是中国大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且说出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日期,同学们共同期盼台湾也一定会回到祖国的怀抱。

※ 知识窗:

(了解、记忆)

香港回归日:

1997年7月1日

澳门回归日:

1999年12月20日

香港、澳门和台湾都是中国的领土,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法博士:

(了解、记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规定

2、讲故事:

各民族代表一起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

※ 思考问题:

(屏幕显示)

A、工人、农民、普通群众能参加代表大会吗?

|

B、民族人数少可以选代表参加吗?

各小组同学展开讨论,学生概括讨论结果,老师进行总结。

※ 法博士:

(了解、记忆)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17条规定

3、说故事: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瑰宝

※ 思考问题:

(屏幕显示):

少数民族文化有哪些?

各小组同学讨论,学生概括:

我国56个民族动人的传说和悠久的文化传统构成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比如剪纸、蜡染、民族语言、习俗等。

※ 法博士:

(了解、记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条规定

4、听故事:

来自各民族的解放军共同保卫祖国

※ 思考问题:

(屏幕显示)

民族人数少,可以不让参军吗?

学生否定回答,并说出依据。

※ 法博士:

(了解、记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55条和第3条规定

第5课 我国的法律大家庭

                   ——认识刑法、民法

教学重、难点:

区分民事案件与刑事案件,了解对犯罪行为进行刑罚的种类

能力训练点:

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知识渗透点:

1、民法就在生活中

2、违反刑法才是犯罪

3、未成年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4、刑罚的种类

课时:

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一棵健康的大树最重要的是哪里?

生:

……树根。

师:

说得很对,只有健康的树根才能长大长高,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才能美化环境;而我国的宪法就像大树的根,其他法律就是树枝,各种规则规范就是树叶,这就组成一个有秩序的大家庭,家庭成员各负其责,不能撞车。

二、新授内容:

1、听故事:

民法就在你的生活中

案例1:

未成年人惹麻烦

案例2:

借钱不还该如何

案例3:

签订合同不履行(学生阅读)

※ 思考问题:

(屏幕显示)

A、解决这些问题需用哪些法律法规?

B、由谁来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各小组同学展开讨论,学生概括讨论结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2、说故事:

自己不能做主把随身听卖掉

※ 思考问题:

(屏幕显示)

A、一方反悔,另一方不同意退还怎么办?

B、学生这种行为违法吗?

各小组同学展开讨论,并说出法律依据。

※ 法博士:

(了解、记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2条、笫94、第95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第36条规定

※ 交流苑:

(屏幕显示)

小欣是个聪明的孩子,他经常自己动手制作玩具,并且有几项小发明,他的发明能申请专利得到保护吗?

学生自由发言,讨论气氛浓厚。

※ 知识窗:

(了解、记忆)

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同样适应小学生外,为了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专门规定,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荣誉不受侵犯。

 

3、听故事:

违反刑法才是犯罪

刑法规定的犯罪一般是对社会有较大危害的严重违法行为。

如果违法行为还未严重到犯罪的程度,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或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处罚。

案例1:

拦路抢劫是犯罪(屏幕显示)

※ 思考问题:

(屏幕显示)

两个男青年的行为是犯罪吗?

他们会被判刑吗?

各小组同学展开讨论。

※ 法博士:

(了解、记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3条规定:

以暴力协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罚金;……

※ 知识窗:

(了解、记忆)

1、刑罚的种类:

管制、拘役、有期、无期、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罚金、没收财产等。

2、犯罪行为包括:

故意伤害、抢劫、盗窃、扰乱公共秩序、妨害文物管理、破坏环境资源、捕杀珍惜动物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各种罪行均规定了相应的刑罚。

※ 交流苑:

(屏幕显示)

讨论下列案例,判断哪些是民事案件,哪些是刑事案件?

1、甲偷了乙4000元钱

2、欢欢的小狗咬伤了邻居

3、张李两家房基地纠纷,张某用棍子将李某打成脑震荡。

4、借钱不还,告到法院。

 

第6课  珍惜生命,维护健康

——维护生命健康权

教学重、难点:

保护自己的生命不被非法剥夺,健康不受他人侵害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能力训练点:

1、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避免自己的行为给他人造成伤害;

知识渗透点:

1、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

2、未成年人要学会尽量避免危险

3、未成年人应该由他的监护人承担法律责任

4、教师体罚学生情节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

课时:

2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

师:

请同学们描述一下春天来了,大自然的景象:

花开了,树枝上満是绿芽,鸟儿在树上唱歌,小朋友们欢快的上学去,大自然中一派生机,每天都在感受着生命的存在。

有了生命和健康,人们才能幸福的生活、学习、工作。

所以,生命和健康对于每一个人来讲都是最最重要的。

※ 法博士:

(了解、记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98条规定:

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

二、新授内容:

1、听故事:

还给同学们清洁的空气(学生阅读)

※ 思考问题:

A、当周围空气长期受到污染时,首先应该做什么?

B、是否有相关的法律依据?

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就可以通过法律来维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人人都享有生命健康权。

每个人有仅要保护自己的生命和健康,也要尊重、保护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 法博士:

(了解、记忆)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6条、第27条规定:

2、讲故事:

小学生不要去救火

※思考问题:

A、为什么不让学生去救火?

B、为什么说让学生救火就是违法呢?

学生小组展开讨论:

学校有责任让未成年人处在安全、避免危险的环境中,应该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 法博士:

(了解、记忆)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7条规定:

3、说故事:

谁出钱给小丽治牙

※ 思考问题:

(屏幕显示)

A、这笔钱该由谁出呢?

B、未成年人能够承担法律责任吗?

学生小组展开讨论:

由造成他人伤害的小明来出,又因小明是未成年人,所以,由他的监护人也就是他的父母来承担赔偿责任。

※ 法博士:

(了解、记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19条规定:

 

第2课时

4、看故事:

谁应当对小刚被熊咬伤负责

※ 思考问题:

(屏幕显示)

A、你来判断一下,应该由谁来承担责任。

B、有哪些法律依据。

学生小组展开讨论:

小小法官:

动物园有责任保证浏览安全,笼子出现破洞动物园没有及时修补是造成伤害的主要原因,所以动物园负主要责任;小刚的妈妈没有做好监护也要负部分责任。

※ 法博士:

(了解、记忆)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1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8条规定:

5、听故事:

体罚学生造成伤害要负法律责任

※ 思考问题:

(屏幕显示)

张老师为什么会被判为:

过失伤害罪?

学生小组展开讨论

小小法官:

按照法律规定,故意或过失伤害他人身体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负刑事责任。

张老师的体罚行为造成了严重的侵害,因此,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 法博士:

(了解、记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37条规定:

※ 知识窗:

(了解、记忆)

同学们,面临火灾要记住以下几点:

1、不要慌,不要挤,听从指挥,按顺序撤离。

2、撤离时应低下身子,或扒在地上往外撤,避免造成窒息。

3、有条件可以用湿毛巾或其他湿东西捂住口鼻,避免吸入烟气。

紧急救助部门:

公安局、消防队、急救中心等;

遇到歹徒要拔打110;

发现火灾要拔打119;

得了急病要拔打120。

 

第7课 自由可贵 人格无价

——维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教学重、难点:

公民的人身自由与人格尊严都平等的受法律保护。

维护人格尊严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能力训练点:

通过法律维护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名誉权、隐私权和肖像权等不受侵害

知识渗透点: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2、少年儿童的人身自由同样受到法律的保护。

3、人格尊严是每个公民的神圣权利,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4、公民的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是受法律保护的。

课时:

2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

师:

我们曾在影视剧中看到过这样的画面:

从鸟笼中取出小鸟放飞到大自然中;从鱼篓中抓出跳动的鱼放游到江河湖海中;同学们想想,这是在做什么呀?

生:

……放生……回归自然……

师:

同学们说得很对,这是把自由还给了鸟和鱼,动物尚且需要自由,何况是人类呢?

人不仅需要自由,还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因此,我们每一个人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都平等的受法律的保护。

二、新授内容:

1、听故事:

老师,你不能把学生锁在教室里

※ 思考问题:

(屏幕显示)

A、教师的行为有什么过错?

B、教师的行为是否触犯法律?

学生小组展开讨论

小小法官:

少年儿童的人身自由同样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人没有权利剥夺、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

张老师的行为已构成非法拘禁,但情节较轻,可以通过道歉的方式弥补,否则要负刑事责任的。

※ 法博士:

(了解、记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7条规定:

2、说故事:

不能这样找手表

※ 思考问题:

(屏幕显示)

A、两名班干部的行为错在哪?

B、是否是违法行为?

学生小组展开讨论

小小法官:

只有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或国家安全机关根据侦查需要,按照法定程序并得到批准后,才能行使权力。

除此以外,公民有权利拒绝任何组织或个人搜查自己的身体或住宅。

第2课时

3、听故事:

老师不能侮辱学生的人格

※ 思考问题:

(屏幕显示)

老师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吗?

学生小组展开讨论

小小法官:

班主任老师的已经对强强的人格构成了伤害,是一种违法行为。

因情节较轻,可以用道歉的方式弥补。

如果情节恶劣,将负刑事责任或民事责任。

※ 法博士:

(了解、记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6条规定:

4、说故事:

要不要把我家里的事告诉别人

※ 思考问题:

(屏幕显示)

捐款遭拒绝,老师和同学们做错了吗?

学生小组展开讨论

小小法官:

老师和同学们的确做错了,虽然大家帮助同学的心是好的,但是却无意之中侵犯了小娟的隐私,造成了不应有的伤害。

因为老师事先没有征得小娟和母亲的同意就公开了家庭隐私,侵害了小娟的权利。

※ 法博士:

(了解、记忆)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规定:

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隐私。

5、讲故事:

照相馆不能擅自把顾客的照片摆出来

※ 思考问题:

(屏幕显示)

A、经理的说法正确吗?

B、青青和爸爸能打赢这场官司吗?

学生小组展开讨论

小小法官:

照相馆未经青青及其监护人的同意就使用青青的照片,侵犯了青青的肖像权。

随意修改、丑化、侮辱他人的肖像在法律上也是不允许的。

因此,照相馆应当立即停止侵害,撤下照片,赔礼道歉,官司是可以打赢的。

※ 法博士:

(了解、记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00条规定:

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第8课  幸福家庭 人生基石

                  ——父母有义务抚养孩子

教学重、难点:

清楚法律规定父母抚养、教育、管理孩子的相关内容,遵守未満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得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父母也应当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

能力训练点:

通过法律维护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受保护等权利。

知识渗透点:

1、父母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2、父母离异双方对子女都有教育的义务。

3、未満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得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4、父母不得对未成年人放任不管,迫使离家出走,放弃监管职责。

课时:

2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

师: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幸福的家庭,那同学们,你们认为幸福的家庭是怎么样的?

生:

……

师:

儿童在幸福的摇篮下才会有金色的童年,在爸爸妈妈的爱护下,才会茁壮成长,为了能让每一个少年儿童都能有一个健康、幸福、快乐的成长环境,法律中也对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作出了专门的规定。

二、新授内容:

1、听故事:

明明的父母不能这样做

※ 思考问题:

(屏幕显示)

明明的父母触犯了什么法律?

学生小组展开讨论

※ 法博士:

(了解、记忆)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8条规定:

2、说故事:

父母离婚了也要抚养孩子

※ 思考问题:

(屏幕显示)

A、小强有能力上法院告爸爸吗?

B、爸爸触犯了什么法律?

学生小组展开讨论

小小法官:

小强的父亲没有履行抚养子女的义务,法院会帮助小强维护自己权益的。

即使离了婚,也不能免除这种义务。

※ 法博士:

(了解、记忆)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36条、第37条规定:

3、看故事:

父母也是孩子的老师

※ 思考问题:

(屏幕显示)

A、“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与家长无关”,这种说法对吗?

B、规定家长教育孩子的法律是什么?

学生小组展开讨论

※ 法博士:

(了解、记忆)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0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21条规定:

第2课时

4、说故事:

小军不能离开父母单独在外面住

※ 思考问题:

(屏幕显示)

小军为什么不能单独居住?

学生小组展开讨论

小小法官:

首先,小军单独居住对他的成长不利,孩子脱离父母的管教容易沾染恶习和受坏人引诱;其次,孩子离开父母的保护,容易发生危险。

因此,法律规定,不允许未成年人离开父母单独居住。

※ 法博士:

(了解、记忆)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19条规定:

5、听故事:

父母不能这样教育孩子

※ 思考问题:

(屏幕显示)

A、同学们,你们觉得父母应该怎么样教育子女更好呢?

B、父母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吗?

学生小组展开讨论

小小法官:

法律规定,父母有管教孩子的权利,但像这位父亲的做法不仅起不到教育作用,反而事与愿违,得到深刻的教训。

所以,同学们要注意,不管与父母或亲戚之间遇到什么样的事情,都不能离家出走,家是我们最安全的地方,离开家会遇到很多危险。

※ 法博士:

(了解、记忆)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20条规定:

6、讲故事:

妈妈,请不要翻我的日记

※ 思考问题:

(屏幕显示)

妈妈的做法到底对不对呢?

小小法官:

首先肯定的是妈妈的做法是不对的。

因为像日记、书信等都属于公民个人的隐私范围,孩子的隐私权同样受到保护。

父母对孩子确实有教育管理的责任,需要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做法,但父母的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