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359530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docx

《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docx

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我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课前要对学生的特点有所了解,如动手、动脑、表达等能力,然后分布均匀进行合理的分工。

2.小组活动要进行明确分工,落实到每个人,且能体现互相协作的意义,不要让任何以为无所事事。

3.活动中教师可以走下讲台融入学生中,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及时进行指导,提高活动的效率

 

首先应以二期课改理念认识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身心发展和改善学习方式是有利的,避免机械化和盲目性。

2、教师要根据某课的三维目标的重点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并有预期设计。

3、搞好小组的建设,分工明确,每人能投入,小组长职责明确发挥作用。

4、认真反思以利改善小组合作学习。

 

如何有效组织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合作学习?

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老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精心设计课堂学习和讨论活动。

有质量的学习活动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能够引发学生学习和讨论的热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讨论问题弹性较大,有拓展和探究的价值;学习活动的形式应该具有多样性,让学生保持新鲜感。

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

所谓合作学习,不仅仅指学生在自己的学习小组内充分学习和讨论,积极参与,而且指学生应该学会从其他学习小组的同学那里获得学习的体验,而这往往是现在的学生所缺乏的。

另外,教师应该注重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自己的引导和点拨作用,帮组学生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教室的适当点评也可以给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首先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问题应当有探究的价值。

其次,教师应当关注到学习的过程中,每一位成员的参与,而非几位同学的表现,要能取长补短,互帮互助。

最后,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指导,要让每一位学生在每一次的学习中,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和进步。

当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这样亦能培养学生倾听、质疑、容忍、协作等品质。

 

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我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课前要对学生的特点有所了解,如动手、动脑、表达等能力,然后分布均匀进行合理的分工。

2.小组活动要进行明确分工,落实到每个人,且能体现互相协作的意义,不要让任何以为无所事事。

3.活动中教师可以走下讲台融入学生中,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及时进行指导,提高活动的效率。

 

小组活动的过程应该及时得到交流,使活动中学生的一些思想、活动的方法能得以交流,让一个个小集体的智慧在交流中获得共识,并得到传播、得到升华。

 

在课堂教学中将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结合起来,组成若干个四人学习小组,由主持人负责,讨论交流他们感兴趣的或教师提出的问题。

小组讨论,小组间竞赛,课外合作读书。

 学生合作的形式很多,不分组照样可以进行。

如某学生的发言很精彩深刻,其它学生在认真倾听,在欣赏、接纳别人的闪光点,这就是观察学习,这实质上是一种更本质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学会共享,并有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这才是最根本、最核心的理念。

    教师要注意发挥引导作用,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以参与者的身份到学生中观察和介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

特别是要耐心帮助少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体会到合作的乐趣和被人尊重的感受,增强合作学习的信心

 

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基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那种单一化、模式化、教条化、静态化的弊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且主动全面的发展。

怎样才能发挥合作学习的有效功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呢?

经过实验研究,我们认为:

  一、掌握合作学习的实质

  合作学习讲究合作学习集体中的所有成员集体对教师负责,对小组负责,小组中的所有成员应为完成某一项学习任务而献计献策,共同活动。

这就大大地增强了生生之间的互动,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包括两人合作、小组合作,只要是真正合作学习,走下座位也无妨。

  二、注重合作学习的价值

  合作学习必须追求其教育价值,合作学习的问题必须具有开放性。

像“小华买了6个苹果,又买了4个苹果,小华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

”这样的问题学生完全可以独立思考,独立完成,这就缺乏合作学习的价值;而像教学“统计”一课时,教师提出的问题:

元旦节快到了,一、二班准备召开元旦庆祝会,需要买一些同学们喜欢吃的水果,该买哪些水果呢?

请同学们想一想,当学生提出先调查同学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后,教师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组织调查与统计。

这就很有合作学习的必要。

  三、合作学习必须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

  合作学习离开了独立学习这个前提,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也就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

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首先肯定是自己去面对,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当一个人的力量难于解决这个问题时,才考虑寻求帮助,与人合作。

如果只有合作学习而缺乏独立学习,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丧失,学生走向社会以后将难以独挡一面。

教学中,当提出一个问题后,首先应给学生充分独立学习的时间,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形成“统一”意见后,再到全班进行交流,再次形成“统一”意见,使学生形成正确认识,并在这一过程中体验积极的情感。

  如,教学“统计”一课时,教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地想一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调查同学们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后,再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调查与统计,然后让学生汇报调查与统计结果。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统计方法,而且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四、合作学习中的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但也必须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要从讲台走到学生中间来,充当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学生的讨论,获得有关信息,为有效调控作好充分的准备。

合作学习结束以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让学生反馈合作学习的信息,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有效指导。

  另外,合作学习应与有效的接受式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教育功能。

  总之,合作学习不是万能的钥匙,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不断探索有效合作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叶香兰[209002],发布于2007-04-3009:

55

地址:

打开

本文已被阅读17次(其中会员16,非会员1),评论3条

存在的问题及方法

如何实施有效的“合作学习”

一课堂教学“合作学习”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1、合作过程操之过急。

教师一提出问题,马上组织学生中讨论,学习场面看似“热热闹闹”,但结果却是不进人意。

2、合作次数过多。

好多教师在课堂上,组织讨论次数多,时间长,使教学目标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合作时间不充裕。

合作学习开始,学生进入角色后,教师为急于完成预设教案的进程,在学生意犹未尽就终止合作,使其成为“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4、问题设计不具备合作性。

教师对于合作学习的问题设计不合理,没有合作意义。

5、合作伙伴搭配欠缺。

小组合作时,学习强者语言霸权,而弱者只能旁观,甚至合作成为做小动作的良机,反而降低了学习效率。

二.实施有效“合作学习”的方法。

     合理安排合作伙伴。

合作学习应以学生之间的合作交往互动交流为主。

教师应根据学生见的智能差异合理安排合作伙伴。

使伙伴间成为互补型。

并且教师应做到合作伙伴间的明确分工,各尽其责。

    1、创设以自主探究的活动氛围。

波利亚指出: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

”引导学生合作前,教师必须留有“空白”,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根据自己的体验进行自主探究,自主建构。

只有这样小组合作才能充分展示新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合作的实效。

   2、问题设计适宜。

斯托利亚认为:

“在教学的每一步,不估计学生思维的水平,思维的发展,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学习。

”为此。

提供给学生讨论的问题必须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知水平,把那些具有思考性或开放性,仅凭个人的力量难以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问题设计要符合学生,不随意拔高。

  3、合作要有意义目的性明确。

数学教材中有很多规律需要学生操作才能发现。

如:

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仅凭个人的才智是不够的,需集小组智慧,共同合作,才能得出结论。

例如:

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就可以这样设计:

课前让每个学生准备一组不同形状的(锐角,直角,钝角,等角,等边)等的三角形,让他们通过这些不同的三角形去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

小组合作前,教师提出要求,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学生间的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等方法验证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

有的小组甚至将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后拼组在一起发现正好是一个平角。

由此,很轻松的得出三角形内角和就是180度。

这样,在“操作___探究____验证”的过程中,学生充分领略了合作探究的魅力,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4、交给学生合作技巧。

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会听。

在开始合作时,同学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为此,教师逐步要求学生在合作时学会三听:

一是认真听合作伙伴的发言;二是要听出别人的发言要点,收集信息;三是听后要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判断,反思,评价的能力。

另外,作为教师还要锻炼学生会说。

在合作学习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小老师”,“小权威”,他们发言机会多,而有些学生没有发言机会。

因此,教师在学生合作时应深入到小组中,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那些不敢发言学生的勇气,将一些简单易懂的问题留给他们,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也让他们有参与表现自我的空间和获取成功喜悦的机会。

     总之,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而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实现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正视这种差异,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创造以及体验成功的机会。

董晓霞[209040],发布于2007-05-0118:

26

地址:

打开

本文已被阅读23次(其中会员18,非会员5),评论2条

如何有效的搞好学生的合作学习

          自新课标颁布实施以来,“合作学习”已走进当今课堂。

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活动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

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有明确分工的相互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能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使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地勾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

让学生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主动学习的能力。

一、合作讨论,发挥学生参与的主体性

   为了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一个合作学习小组以4到6人为宜,并且在一个小组中注意各层次学生的优化组合,以利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要使合作学习更加有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合作学习不但要发挥组内每个人的作用,还要发挥集体的作用,注意培养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活动的习惯,发挥学生参与的主体性,努力提高学习的效果。

因此,在学生已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但尚未得出结论之前组织讨论,这样可以通过讨论互相启发,分析综合,在掌握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抽象概括,探索出所要掌握的结论。

二、合作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今天,具有不定性、探索性的开放性练习,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

而运用小组合作进行开放性练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给他们以较大的思维空间,使他们乐于交流,从而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天地。

 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很快掌握了新知,有的学生似懂非懂,这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练习,让每个学生发表见解,相互启迪,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开展合作练习的初始阶段,学生的讨论的合作意识可能不强,这时教师可以加强指导,并安排特定的时间,有意识培养他们合作练习的意识,实施新课程以后,可以把教材安排的讨论题,,作为合作练习的素材,这样,既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学到别人的好思维,好方法。

更有利于学生表达观点,发挥想象,互相启发,共同发展。

 三、合作评价,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主要表现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对权威不盲从,不人云亦云。

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经常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评价,以便学生了解自己的情况,及时改正错误。

在合作评价时,同学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教师在逐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会三听,一是要认真听每个同学的发言,不插嘴;二是要听出别人发言的要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三是听后需作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

     合作学习是一种体现自我协调同伴间优势互补的有效学习形式。

它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作用。

这种学习形式既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又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分析、自我调整等元认知能力。

在教学中,只要教师设计好合作讨论内容和思考的问题,掌握好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就一定能发挥它的效能,使各种层次的学生在愉快的合作学习中,知识和能力都得到培养,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此外,教师还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了解合作学习进展情况,引导展开讨论,指导合作探究,及时鼓励有创意的见解,科学评价合作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只有以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为指导,加强实践,数学课的合作学习才会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精彩评论

◎2007-05-0522:

13钟经廷

合作的有效性先要解决一个合作的必要性问题.

◎2007-05-0522:

09钟经廷

引用<课标解读>中的一句话与您共鸣:

要是学生形成统计观念,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真正投入到统计的全过程中:

发现并提出问题,运用恰当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运用合适的统计图表\统计量等来展示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决策,对自己的结果进行交流\评价与改进等.我想,本案例已经充分体现了以上的要求.

◎2007-05-0620:

22禄萍

我也同意钟老师的看法,主要是要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合作学习当中.

◎2007-05-1021:

22董秦霞

小学生的教学要是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会使自己的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张老师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

◎2007-05-0914:

55小学数学课程团队赵雪丽

是啊!

不同年龄的孩子会有不同的指导方法,我们还要关注到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

◎2007-05-0712:

55黄小碧

非常赞同合作学习“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这一观点,离开了独立思考这一前提,合作学习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合作学习的功能也就不能有效发挥了。

学习随笔

   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自己的探究学习数学数学教学活动是努力丰富学生对数学的感受和经验,使学生获得的感受、经验与人类积累的数学知识得以沟通的活动。

 

   如果课改中没有对老师和学生的正确评价方式的落实,课改还是穿新鞋,走老路。

 

他山之石

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课堂观察

杨志敏[205522],发布于2007-05-2410:

53

地址:

打开

本文已被阅读2次(其中会员1,非会员1),评论0条

因填写过的表格未找到,只好将空观察表复制。

以此扩展一节好课评价标准的作用,使用权其成为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观察指导量表。

 自己设计一次课堂观察,包括三个方面:

1、观察对象;教师

2、观察内容;教学水平

3、制作一个观察表。

并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的有益观察与大家分享。

我观察的是教师的教学现象,对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制订相关策略。

观察量表如下:

中山区课堂教学评价表

参评教师

分值

存在问题或优势

改进建议

评价内容

教师教学水平

师生关系融洽,教学自然

10

教学目标全面,教材处理科学、创新

10

 

教师引导作用发挥、与学生互动

10

 

教师综合及学科素质

10

 

 

学生学习状况

情感、态度的发展及学生主动性发挥

10

学生活动的空间、参与面大小

10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及效度

10

 

学科能力的训练与提高

10

 

知识的构建与运用

10

 

教学特色加分

10

总体评价

 

数学 岔路河 朴冬梅[204895],发布于2007-05-2310:

24

地址:

打开

本文已被阅读8次(其中会员7,非会员1),评论1条

对情境创设的再思考。

对情景创设的再思考

1、情境的创设不应全是生活化、趣味化一个版本。

    把情境创设等同于情境设置,认为情境创设就是情境的生活化、情境的趣味化,不仅脱离了情境的本质特征,而且也影响了情境作用的有效发挥。

其实根据不同的学科,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创设一些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情境是十分必要的,这对兴趣的培养很有帮助。

主要就是一个度的把握,过多就变成的滥用,也会造成低效,形成一种课堂乱而不活的教学状况。

2、情境的创设要具有创造性。

每一个情境的创设最好要有老师个人独到的见地,并且新颖而又耐人寻味。

如:

在圆的教学时,我问学生们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圆的?

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

车轮、口杯、太阳…… 。

然后我又问:

汽车的轮子为什么是圆的呢?

如何做成这样(出示长方形纸片)会怎么样?

(学生一阵开心的笑……)

学生们能从实际生活中产生合理的联想,觉得长方形的轮子转动起来不但不方便,还会出现好笑的样子,这样的情境创设有趣而又能激起学习的兴趣,很顺利地引导到一起研究为什么轮子要做成圆的,也就是圆的特征上来了。

3、情境的创设不但要紧扣主题,最好做到全盘兼顾。

    有些老师为了一个教学点而特意创设了一个情境,但对后面的教学重点、难点的讲解帮助不大,就会显得多此一举,昙花一现。

情境的创设要求老师要高度细心,还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活例,巧投情境,这样才能在对知识的讲授起辅助作用,起到画龙点眼的作用。

这就要求老师们在平时生活中要注意观察,擅于引用生动鲜明的生活例子。

 

 

 

西省铜川市耀州区教育局教研室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科学地提出了“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广大数学教师也在力争课堂的创新,改变过去的课堂教学方式,来丰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与以往课堂教学相比,小组合作学习占有一席之地。

但是,我们看到有些教师变着法赶潮流,努力实现课堂教学“脱胎换骨”的同时,经常不经意的偏离了理性而真实的教学轨道,出现一些浮躁现象,以致影响课堂改革的深入推进。

怎样能使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应是我们每个教师深刻思考的问题。

下面是我对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点滴思考。

 

的课程改革在我区开展四年来,在新的课改精神的指导下,如今数学课堂异彩纷呈,高潮迭起,改变了过去那种教师单一讲课的形式。

我们去一线听课,为许多教师个性鲜明、力求创新的教学行为而感到欣喜。

同时,也为有些教师变着法儿赶潮流而感到忧心忡忡。

有的教师课堂上设计的小组合作学习存在许多问题,出现“表面浮华,缺少深度,课堂看似热闹实则华而不实”;“匆匆过场,草草收兵”;“缺乏思考,有效性欠缺”的现象。

开展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欠缺的主要问题有:

 

1.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一有问题马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不顾问题是否具有探究性,把所有的问题都拿来进行小组合作,这是小组合作中老师失误最大的地方。

这样会淡化重点内容的学习,使学习的实效性减弱。

 

2.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不当。

有些老师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体现新的教学理念的课堂学习方式,对问题不加选择,课堂中出现多次的合作,象“同桌交流一下”,“分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同学交流交流”等。

或者是问题过于简单,如:

52-14怎样算,教师都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只是作为形式表现出来。

因此,有时会使课堂教学让形式上的忙闹掩盖,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3.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好学生的舞台。

班级中学生的个人差异是真实存在的,教师没有很好的设计、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就让学生开展,这样会导致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学习成绩好或者爱发言、性格外向的学生充当了主力军,不断的发言;而成绩差或者性格内向、不爱发言的学生只充当了“听众”,有的还在那儿干自己的事情。

课堂合作结束后,在全班交流时,汇报的还是那些爱发言的学生。

长期下去就形成了好的学生越好,差的学生越差的两极分化现象,失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4.教师缺乏必要指导,放任学生合作交流。

有的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后,简单的让同学组成小组开展讨论。

教师既不指导学生如何进行交流,也不监控学生在小组内的交流如何进行,只是站在一旁休息,最后等着学生的汇报。

结果出现有的小组谁先发言争论不休,有的小组成员思想开小差,谈论与讨论无关的事情,还有的小组学生趁机偷懒,等着听答案。

可想而知,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很难得到互帮互学、互相启发思维、培养协作精神的良好效果。

 

针对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我想我们教师在设计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时,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目的。

首先教师在备课时要认识到哪些内容比较适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课堂再进行安排。

例如:

意见容易出现分歧的内容;开放性、探索性比较强的内容;还有象法则、性质、定律、公式、规律等等这些内容。

其次,小组合作交流要有必要性,不能留于形式。

并不是每一节课或随便一个问题都要小组交流。

我认为在拓宽解决问题的渠道、促进学生情感的沟通、扩大个人的信息量等这些情况下都需要进行合作交流;而学生个人能独立完成的内容和需要学生独立思考的内容则不要随意改成合作交流,否则会造成一部分学生专等别人提供现成的学习成果来进行交流,错过了思考、动脑的机会,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

 

2.精心准备。

教师在课堂上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课前准备很重要。

一方面是教师和学生的课前准备。

如果教师课前对下节课小组活动所需的内容与方法准备不充分,就不能引导学生在活动前先复习有关的知识,造成学生小组活动的低效,甚至会使教学目标产生偏差。

另一方面又包含教具、学具的准备。

如果教师课前没有准备好教具,或者没有根据下节课教材的教学需要布置学生准备学具,这都将导致小组活动无法进行,或者部分学生只在观望与等待,同样降低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因此一定要做到课前精心准备。

 

3.分工到位。

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给各小组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让每个同学都参与讨论交流,并承担一定的任务,防止造成一部分学生依赖于别人提供的现成的结论,懒得动手、动口、动脑,而另一部分学生似乎不可推卸的担起这个任务,要么压力过大反而约西省铜川市耀州区教育局教研室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科学地提出了“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