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第08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362107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第08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第08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第08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第08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第08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第08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第08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第08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第08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第08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第08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第08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试题.docx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第08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第08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第08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试题.docx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第08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试题

课时提分训练(八)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基础真题练|

一、选择题

1.[2019·海南]下图所示是五四运动的(  )

A.背景B.过程C.结果D.影响

2.[2019·河南A卷]五四运动发生后,天津商会发表声明:

“用特电恳诸公力为主张,勿稍退让,必将青岛收回,以保领土。

”苏州市民致函苏州总商会,要求商会抵制日货,“莫畏强梁”。

这说明五四运动(  )

A.商人是运动的领导者

B.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

D.目的是要抵制经济侵略

3.[2019·淄博]今年正值五四运动100周年。

五四运动(  )

A.结束了君主的专制统治

B.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C.宣传了维新救亡的思想

D.点燃了农村革命的星星之火

4.[2019·徐州]史学家金冲及指出:

“五四运动后的一个重要变化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开始成为中国先进思想界的主流。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五四运动称为(  )

A.群众性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B.国人抗议不平等条约的斗争

C.工人阶级反抗北洋军阀的尝试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他自己的觉悟得到迅速提高,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并且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这里的“他”是(  )

A.陈独秀B.李大钊C.董必武D.鲁迅

6.[2019·济宁改编]从整体上看,该年代尺为我们呈现的历史发展进程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B.北伐战争

C.旧民主主义革命

D.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7.[2019·青岛]“中国历史选择了这个特别的日子,放射出中国革命最初的曙光。

鲜红的党旗自从在十三个人身后飘起时,中国命运的希望一日比一日红火。

”下列史实与“这个特别的日子”相关的是(  )

A.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B.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C.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局书记

D.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8.[2019·北京]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走出一条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国共两党合作,发动北伐战争

B.中国共产党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

C.开创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国共两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9.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的革命道路,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中国共产党找到的正确革命道路开始的标志是(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

B.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C.发动南昌起义,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D.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10.[2019·玉林]井冈山是中国的革命圣地。

在这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

A.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B.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C.领导红军开始了空前的战略大转移

D.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11.[2019·齐齐哈尔]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中写道: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首诗概括了长征的艰难,赞扬了红军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

长征途中跳出敌人包围圈的是(  )

A.血战湘江B.四渡赤水

C.渡过金沙江D.飞夺泸定桥

12.[2019·绥化]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是(  )

A.中共二大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

13.有学者评价:

“长征简直是将革命划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条分界线。

”“分界线”喻指长征(  )

A.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B.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D.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二、非选择题

14.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些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能准确判断形势,作出正确的选择。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毛泽东

(1)材料一中的图画和诗词反映的是哪两个历史事件?

这两个历史事件的意义是什么?

 

材料二 长征开始后,广大干部、战士眼看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以来,红军迭次失利,现在又几乎濒于绝境,这与前四次反“围剿”胜利发展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照。

他们由此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贯彻执行错误的军事指挥方针的结果。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2)材料二中“觉悟到”的问题是在哪次会议上解决的?

会后,毛泽东领导红军,在长征途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军事胜利,请你举出一例。

 

材料三 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关头,中共中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

1936年,中国共产党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摘编自《筑梦中国》(第一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能力强化练|

一、选择题

1.“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

下列叙述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有(  )

①激发了青年的爱国热情 ②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③加速了新文化运动的步伐 ④建立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1921年,李大钊指出,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若能成立一个坚固精密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附托。

这段话表明李大钊的主张是(  )

A.建立中国同盟会B.成立无产阶级政党

C.创办黄埔军校D.实现国共两党合作

3.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起点。

该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

A.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以实现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C.五四运动继承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

D.革命指导思想和领导力量发生重大变化

4.1919年6月的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巴黎和会与其说引起了中国学生的争取国权运动,不如说它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对西方人说“不”的国际会议。

这主要是因为(  )

A.巴黎和会促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B.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

C.五四运动迫使北洋政府废除了“二十一条”

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收回了山东主权

5.下列选项属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的有(  )

①十月革命的影响 ②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 ③北伐战争的胜利 ④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6.“一群怀揣憧憬的青年集聚南湖,审视自己走过的路途,游船上红色理论与五千年的国情嫁接,沉沦的民族挺起希望的胸膛。

”材料中“游船上的红色理论”是指(  )

A.“自强”“求富”的思想

B.民主共和的思想

C.君主立宪的思想

D.马克思主义思想

7.下图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的内容节选。

图中内容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  )

A.奋斗目标B.中心工作

C.组织机构D.最低纲领

8.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队伍到达湘赣边界,并在1928年上半年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其名称和革命对象是(  )

选项

根据地名称

革命对象

A

晋察冀根据地

日本帝国主义

B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日本帝国主义

C

晋察冀根据地

国民党反动派

D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国民党反动派

9.“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

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

娄山关前庭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

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

”革命上“新途”的转折点是指(  )

A.四渡赤水B.飞夺泸定桥

C.三大主力胜利会师D.遵义会议的召开

10.一位西方记者赞叹道:

“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此处的“伟大传奇”是指(  )

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D.红军长征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昌起义,又称八一起义、南昌起事,是指1927年8月1日,由中国共产党针对国民党的分共政策而发起的武装反抗事件,由周恩来、朱德、贺龙等人领导……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建设武装力量的开始,也是中国共产党开始以武装斗争的形式反对国民政府的标志。

8月1日后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纪念日。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9日,由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是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之一。

这次起义虽然在开始时也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但在起义遭到严重挫折后,及时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人民革命史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2)秋收起义发生在哪两个省的边界?

为什么说该起义“是人民革命史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材料三 井冈山位于罗霄山脉中段,山势高大,主要山峰都在千米以上,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拥有各种植物3800多种……(井冈山)反动力量薄弱,这里还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和党的组织基础,并且留有一定数量的农民自卫军。

(3)根据材料三,分析毛泽东选择井冈山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原因。

从此,中国革命踏上了一条什么样的正确道路?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为了实现民族复兴,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

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公车上书”,从向欧美学习到以俄国为师。

经过不断地选择,最后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进中国人吸收了哪些西方先进文化。

 

材料二 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的革命道路,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根据材料二,指出在先进文化指导下中国取得的重大成就。

结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在文化的吸收和发展方面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基础真题练

1.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因此图片所示应是背景,故选A项。

2.C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五四运动发生后社会各界的反应,说明五四运动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

故选C项。

3.B

4.D [解析]材料说明五四运动使中国先进思想界的主流发生重要变化,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选D项。

5.B

6.A [解析]年代尺的时间是从1921年到1949年,这一阶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故选A项。

7.A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个特别的日子”指的是中共一大,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故选A项。

8.C 9.A

10.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井冈山”“毛泽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一系列武装暴动。

毛泽东在领导秋收起义受挫后,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即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故选B项。

11.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途中,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故选C项。

12.C [解析]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故选C项。

13.D

14.

(1)事件: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意义:

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2)会议:

遵义会议。

事例:

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等。

(答出其中一个即可)

(3)因素:

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加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中国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感召;等等。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能力强化练

1.A 2.B 3.D

4.B [解析]据“巴黎和会与其说引起了中国学生的争取国权运动,不如说它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对西方人说‘不’的国际会议”可知,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

故本题选B项。

5.B 

6.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游船”指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而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故D项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项。

7.A 8.D

9.D 10.D

11.

(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2)湖南、江西(或湘赣)。

起义开始时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遭到严重挫折后,及时从进攻大城市转为向农村进军。

(3)原因:

地势险要;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反动力量薄弱;革命基础较好。

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12.

(1)君主立宪、民主共和、马克思主义。

(2)成就:

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毛泽东思想,并指导中国革命,从而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

特点:

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思想文化并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国情有机结合,形成切合中国国情的思想理论,推动中国的革命与建设不断取得丰硕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