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生物学复习题DOC.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368174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0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生物学复习题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基础生物学复习题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基础生物学复习题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基础生物学复习题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基础生物学复习题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基础生物学复习题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基础生物学复习题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基础生物学复习题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基础生物学复习题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基础生物学复习题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基础生物学复习题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基础生物学复习题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基础生物学复习题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基础生物学复习题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基础生物学复习题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基础生物学复习题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基础生物学复习题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基础生物学复习题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生物学复习题DOC.docx

《基础生物学复习题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生物学复习题DOC.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础生物学复习题DOC.docx

基础生物学复习题DOC

一、名词解释

1.细胞呼吸

是指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从食物分子(主要是葡萄糖)中取得能量的过程。

1.生态系统

就是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植物

植物是适应于陆地生活的多细胞的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生物,由根、茎、叶组成,表面有角质膜,有气孔、输导组织和雌和/或雄胚子囊,胚在胚子囊中发育。

3.双受精作用一个精子与卵结合,形成合子,另一个精子与胚囊中大的中央细胞的极核结合,形成三倍的细胞,即胚乳细胞。

这一过程称为双受精作用。

3.凯氏带

内皮层细胞上有一圈凯氏带,凯氏带是一条含有栓质和木质素的带,箍在细胞周围,水分和溶液不能通过这条带,只能通过质膜进入到内皮层,水分进入木质部的胞外途径止于内皮层的凯氏带。

4.中心法则

克里克提出将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称为中心法则。

该法则的要点是:

遗传信息流的方向是由DNA→DNA复制,DNA→RNA转录,然后由RNA→蛋白质翻译。

5.群落

在任何一个特定的区域内,只要那里的气候和其他自然条件基本相同,那里一定会出现一定的生物组合,即由很多种类的生物种群所组成的一个生态功能单位,这个功能单位就是群落。

6.种群

种群是指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它由不同的年龄和不同的性别的个体组成,彼此可以互配进行生殖。

7.环境容量

由环境资源决定的种群数量称为环境容量,即某一环境在长期基础上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最大数量。

二、是非易混概念

1.高尔基体是细胞中蛋白质的加工、储存、分拣和转运中心。

2.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线粒体中有DNA和核糖体,细菌没有线粒体。

3.叶绿体中也有环状DNA和核糖体,叶绿体中的一部分蛋白质也是自身合成的。

4.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

绝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酶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5.生物膜是一种超分子结构,就是有多分子形成的一种有序的组织,膜的选择透性决定于脂双层本身的限制和转运蛋白的专一性。

6.柠檬酸循环是在线粒体中发生的,但是丙酮酸并不能直接参加柠檬酸循环。

7.不论单层上皮或复层上皮其底部都有一层基膜将上皮组织与其下的结缔组织分隔开来。

8.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出,经过肺回到左心房。

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房进入左心室再由左心室流出,经过各种器官组织回到右心房。

9.从心脏输送血液出去的管道称为动脉,,从肺或其他组织输送血液回心脏的管道称为静脉。

10.厚角细胞随着茎的生长而伸长,厚壁细胞是死细胞不能生长。

11.维管组织系统包括两类输导组织,即输导有机养分的韧皮部和输导水分及矿物质的木质部。

12.当保卫细胞从周围的细胞中得到钾离子时,水就会由于渗透作用而进入其液泡内,于是细胞呈膨胀状态,气孔张开。

13.韧皮部汁液可以沿着各种方向流动,与木质部汁液不同,木质部汁液只能自下而上,从根到地上部流动。

14.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

15.一个基因不一定决定一个性状,例如肤色的控制至少有三个基因参与。

三、填空

1.电子显微镜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透射电镜,一种是扫描电镜。

2.细胞呼吸反应可以归纳为3个阶段:

糖酵解、柠檬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

糖酵解的反应场所是细胞质,三羧酸循环的场所是线粒体。

3.脊椎动物体内有4种基本组织,它们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4.激素的作用有5方面:

维持稳态;促进生长和发育;促进生殖活动;调节能量转换;调节行为。

5.植物成熟器官基本上由3种组织系统组成,这3种组织系统是:

皮组织系统、维管组织系统和基本组织系统。

皮组织系统包括表皮和周皮。

维管组织系统包括两类输导组织韧皮部和木质部。

基本组织系统包括薄壁组织、厚壁组织和厚角组织。

6.植物组织由三种基本类型的细胞组成:

薄壁细胞、厚角细胞和厚壁细胞。

7.目前发现的植物激素主要有5种: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

8.一群能互交繁殖的个体组成去群体,理想群体必须满足5个条件:

群体足够大;和其他群体完全隔离,它们之间没有基因交流;没有突变发生;交配是随机的;没有自然选择。

9.自然选择有3个主要模式:

稳定选择、定向选择和分裂选择。

10.植物分为4个主要类型:

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11.结缔组织由多种细胞、3种蛋白纤维和无定形的基质组成。

3种蛋白质纤维为有弹性的弹性纤维、有韧性的胶原纤维以及分支成网状的网状纤维。

12.脊椎动物的肌细胞分为3类:

横纹肌细胞、心肌细胞和平滑肌细胞。

13.由于呼吸时不同的肌肉活动,可将呼吸运动分为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

14.生物界是个多层次的组构系统,每个层次都建立在下一个层次之上。

总共有11个组构层次:

生物大分子、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15.生物学将每一个物种分到一个多级的分类系统中去,每一级称为一个分类阶元。

有7个基本分类阶元:

界、门、纲、目、科、属、种。

16.1967年生态学家惠特克提出新的五界系统,这五界是:

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

17.研究生物学的方法有一些关键要素,这些要素是:

观察、提问、假说、预测和检验。

18.在生命现象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分子都是极其巨大的分子,称为生物大分子。

生物大分子可分为4大类:

蛋白质、核酸、多糖和脂质。

19.根据蛋白质在机体内的功能,可将其分为7大类:

结构蛋白、收缩蛋白、贮藏蛋白、防御蛋白、转运蛋白、信号蛋白、酶。

20.组成细胞骨架的三类蛋白质纤维是维管、微丝、中间丝。

21.5种导致群体遗传结构发生变化的因素。

分别为:

遗传漂变、基因流、突变、非随机交配和自然选择。

22.自然选择有3个主要模式稳定性选择、定向选择和分裂选择

23.非细胞形态原始生命的诞生有两种学说:

(1)蛋白质起源说

(2)核酸起源说

四、单项选择

1.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是(A)。

A、线粒体B、叶绿体C、核糖体D、高尔基体

2.减粉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a)。

A、末期ⅠB、末期ⅡC、后期ⅠD、后期Ⅱ

3.海带是(D)

A、菌类植物B、地衣植物C、苔藓植物D、藻类植物

4.Pseudomonastransluces、Pseudomonassyringae、Pseudomonaspropanica是相同(C)的生物。

A、目  B、科  C、属  D、种

5.(A)是裸子植物的特征。

A、胚珠裸露  B、木质部具筛管 C、双受精现象  D、形成果实

6.下列对蕨类植物描述正确的有(d)。

A、植物体呈两侧对称 B、双受精现象 C、根状茎内有维管组织D、营养叶上排列整齐的孢子囊群

7.所有生态系统都可以区分为四个组成成分,即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A)。

A、非生物环境   B、温度   C、空气   D、矿质元素

8.下列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初级生产者的是(D)。

A、动物  B、真菌  C、酵母菌  D、绿色植物

9.(B)于1953年提出DNA分子双螺旋模型,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诞生。

A、施莱登和施旺B、沃森和克里克C、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D、孟德尔和摩尔根

10.生物体内所占比例最大的化学成分是(D)

A、蛋白质B、核酸C、脂类D、水

11.下列细胞器中,(A)是细胞分泌物的加工和包装的场所。

A、高尔基体B、内质网C、溶酶体D、线粒体

12.生物膜不具有(D)

A、流动性B、选择透过性C、内吞和外排作用D、对称性

13.与呼吸作用有关的细胞器是:

(D)

A、核糖体B、高尔基体C、质体D、线粒体

14.细胞的主要能量通货是(B)

A、CTPB、ATPC、维生素D、葡萄糖

15.哪些生物不具有细胞结构(A)

A、病毒B、蓝细菌C、放线菌D、鞭毛虫

16.动物细胞中糖的贮藏形态是:

(D)

A、几丁质B、淀粉C、纤维素D、糖原

17.反映蛋白质分子中肽链以α螺旋和非螺旋结构区向内折回,相互定向而产生特异的三维构象,称为:

(C)

A、一级结构B、二级结构C、三级结构D、四级结构

18.DNA复制时,两条被解开的单链是按什么方向顺序合成互补的核苷酸:

(c)

A、5′→3′B、3′→5′C、1条是5′→3′,另一条是3′→5′D、5′→3′或者3′→5′

19.在人的皮肤细胞中,当细胞分裂后期时,可以同时看到几个染色体?

(D)

A.23B.46C.69D.92

20.由分生组织向成熟组织过渡的组织是:

(c)

A.原分生组织B.初生分生组织

C.次生分生组织D.薄壁组织

21.当细胞开始失水时,植物细胞不如动物细胞收缩得那么明显。

这是因为:

(D)

A.细胞质膜的伸缩性不同B.细胞质膜上的小孔数目不同

C.细胞的渗透势不同D.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

22.植物从水生环境转移到陆生环境后,在系统发育中出现的最主要进步是:

(d)

A.出现机械组织和生殖方式发生变化B.出现了同化组织和输导组织

C.出现了根茎叶的分化D.出现了输导组织以及生殖方式发生变化

23.藻类植物归为一大类的原因是:

(c)

A.它们是真正属于单元发生的一个分类群

B.它们在结构和生理上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光合器、储存物、细胞壁)

C.它们是多元发生的,并表现出一致的生活史

D.它们是多元发生的,但都是一群自养的原植体植物

24.下面哪一条关于生态系统进化趋势的描述是错误的(b)

A.能量利用效率提高,使生物量/初级生产量逐步上升;

B.复杂性逐步下降,生态关系简单化;

C.占据的空间逐步扩展;

D.物种间竞争逐渐加剧、物种寿命缩短、绝灭速率和形成速率提高。

25.下面哪一条物种存在的意义的描述是错误的(b)

A、物种的分异是生物对环境异质性的应答;

B、物种间的不连续抵消了有性生殖带来的遗传不稳定性;

C、物种是小进化的基本单位;

D、物种是生态系统的概念单位。

26.种群的分布格局以下哪一种不属于(A)

A.钟型分布B.集群分布C.均匀分布D.随机分布

27.RNA的组成成分是(c )。

A、脱氧核糖、核酸和磷酸B、脱氧核糖、碱基和磷酸

C、核糖、碱基和磷酸D、核糖、核酸和磷酸

28.下列关于维管组织运输途径的论断正确的是(D  )。

A、木质部、韧皮部的运输途径都是单向的

B、木质部、韧皮部的运输途径都是双向的

C、木质部的运输途径是双向的,韧皮部的运输途径是单向的

D、木质部的运输途径是单向的,韧皮部的运输途径是双向的

2⒐属于淋巴器官的是( C )。

A、肝脏 B、肾脏 C、脾脏 D、胰脏

30.植物种子的种皮来源于雌蕊的(C)。

A、子房壁 B、子房壁和花的其他部分 C、珠被 D、胚乳

31.能促进果实成熟的植物激素是(C)。

A、赤霉素 B、细胞分裂素 C、乙烯 D、生长素

32.脊椎动物的脑结构中,统称为脑干的是( a )。

A、中脑、脑桥、延髓 B、脑桥、延髓

C、小脑、中脑    D、中脑、脑桥、小脑

33.属于哈迪-温伯格定律的条件的是( B )。

A、个体数目较多 B、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 

C、有频繁的突变发生 D、有广泛的迁移

34.人的卵子和精子结合成为受精卵是发生在( C )中。

A、阴道 B、输卵管 C、子宫 D、卵巢

35.假定在一个由草原、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 D )。

A、迅速上升 B、缓慢下降 C、保持相对稳定 D、上升后又下降

36.下列哪一项是核酸的组成(C)

AC、H、OBC、H、O、N

CC、H、O、N、PDC、H、O、N、P、S、Cl

37.三羧酸循环的底物是(b)

A磷酸二羟丙酮B丙酮酸C3----磷酸甘油酸D草酰乙酸

38.下列细胞器中,(A  )是细胞分泌物的加工和包装的场所

A.高尔基体    B.内质网    C.溶酶体    D.质体   

五、简答和论述

1.生物的特征

1)特定的组构:

除病毒以外的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

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新陈代谢:

活的生物体和细胞内,存在着无休无止的化学变化,一系列的酶促放映组成复杂的反应的网络,这些化学反应的总和成为新陈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3)稳态和应激态:

生物体具有许多调节机制,来保持内部条件的相对稳定;并且在环境发生某些变化时做出相应的应答,保持其体内稳态的特性。

4)生殖和遗传:

任何一种生物都不能长久存活,需要通过生殖产生子代,子代具有和亲代相似的性状称为遗传。

5)生长和发育:

生物的生长是细胞体积或者数量的增长,发育是和生长密切相关过程,在多细胞生物的生活史中,发生了一系列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包括组织器官的形态建成、性成熟、衰老等。

6)进化和适应:

在生殖的过程中,遗传物质往往会发生重组和突变,使亲代和子代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出现变异。

适应是指这种生物和它具有的某些遗传性状提高了它在特定环境中生存和生殖的能力。

进化是有饰变的传代。

2.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细胞质的分裂有何不同?

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在两极中间形成环带,环带的微丝收缩使细胞膜向内凹陷,将细胞横缢成两个子细胞。

植物细胞在赤道面的中央微管密集形成成膜体,含多糖的小泡在成膜体处彼此融合形成细胞板,细胞板不断向外延伸,达原来的细胞壁,将细胞分割成两个子细胞。

3.抗体的作用有哪几种?

简要说明之。

沉淀和凝集:

抗原是可溶蛋白,抗体的结合使之失去溶解性而沉淀;抗原位于细胞上,抗体的结合使细胞凝集成团;

补体反应:

使组成补体的一系列蛋白质分子被激活,经连锁反应产生破膜复合体,使细胞性质的抗原溶解死亡;

K细胞的激活:

K细胞被抗体激活后,与抗菌素原表面抗体结合,杀死抗原。

 

4.简述蛋白质的一、二、三、四级结构。

蛋白质分子的专一形状是由4个层次的结构决定的,这4个层次是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

前一级结构决定着下一级结构。

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是一级结构。

一级结构中部分肽链的卷曲或折叠产生二级结构,二级结构的形成是由于距离一定的—N—H基团和—C=O基团之间形成氢键。

二级结构是指邻近几个氨基酸形成的一定的结构形状。

三级结构表示的是一条多肽链的总的三维形状。

三级结构指整条肽链盘绕折叠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形状。

由两条或多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形成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组成蛋白质的各个多肽称为亚基,四级结构是由各个亚基之间形成的键所维持的。

四级结构指各条肽链之间的位置和结构。

四级结构只存在于由两条肽链以上组成的蛋白质。

 

5.简述细胞学说的内容及其意义。

细胞学说包含下面内容:

(1)细胞是有机体,是所有动、植物的基本结构单位;

(2)每个细胞相对独立,一个生物体细胞之间协同配合;

(3)新细胞由老细胞繁殖产生。

细胞学说的意义:

(1)从细胞角度把整个有机体统一起来了;

(2)证明了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起源的;

(3)证明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观点,打击了唯心论和神创论。

(4)奠定了生物科学的基础:

细胞学说使生命世界有机结构多样性的统一,从哲学推断走向自然科学论证。

6.简述生物氧化和化学氧化有何不同?

生物氧化和化学氧化不同点如下:

1)生物体内氧化比燃烧过程缓慢的多,分步骤进行,不是猛然地发出光和热。

2)生物体内的氧化由酶催化。

3)生物体内氧化在水环境中进行。

4)生物体内氧化分步骤进行,产生能量贮存在ATP中。

5)生物氧化分步骤进行、温和、由酶催化、产生能量贮存在ATP中,能量利用率高。

7.简述糖酵解生理意义。

.糖酵解生理意义:

1)是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共同途径

2)糖酵解最终产物丙酮酸可通过各种代谢途径生成不同物质

3)是厌氧生物糖分解和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

4)多数反应均可逆转,为糖异生作用提供了基本途径

8.水有哪些特性?

说明这些特性的生物学意义。

水是细胞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水的特征符合生物生存的需要:

1)水是极性分子

2)水分子之间会形成氢键

3)液态水中的水分子具有内聚力

4)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使水能缓和温度的变化,有利于维持体温,保持代谢速率稳定;

5)冰比水轻。

固态密度小于液态密度,形成水面绝缘层,有利于水生生物生活;

6)水是极好的溶剂,是生命系统各化学反应理想的介质。

7)水还有个重要的特性,就是能够电离

9.简述孟德尔的遗传第一、第二定律。

第一定律分离定律:

他用一对性状杂交,子一代全为显性性状,子一代之间自交,子二代为: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3:

1

第二定律自由组合定律:

他用两对性状杂交,子一代全为显性性状,子一代之间自交,子二代出现四种性状,其数量比例为9:

3:

3:

1

10.孟德尔学说的重要意义。

(1)孟德尔第一次明确提出遗传因子的概念,并且提出了遗传因子控制遗传性状的若干规律:

大多数生物体通常由一对遗传因子(后来称为两个等位基因)控制同一性状。

这样的生物体称为2n个体。

到形成生殖细胞时,这对遗传因子分离到两个配子中去。

遗传因子可以区分为显性和隐性。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是各自独立的。

(2)孟德尔提出了杂交、自交、回交等一套科学有效的遗传研究方法,来研究遗传因子的规律。

孟德尔创立的这套方法一直沿用到1950s,才被分子遗传学方法取代。

11.已知:

控制鹦鹉羽毛颜色的有四个等位基因(即两对基因):

B、b、C、c。

B-使羽毛颜色呈黄色

C-使羽毛颜色呈蓝色

b和c是隐性基因,不产生色素。

(1)写出绿色、黄色、蓝色、白色四种鹦鹉的基因型。

(2)基因型为BbCc的鹦鹉应为什么颜色?

(3)两只基因型为BbCc的鹦鹉所产生的后代是什么情况?

12.摩尔根与遗传第三定律—连锁交换定律

处在同一染色体上的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基因遗传时,联合在一起共同出现在后代中的频率大于重新组合的频率,重组类型的产生是由于配子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间发生局部交换的结果。

重组频率的大小与连锁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有关。

13.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征

(1)两条通过碱基配对连接的对核苷酸长链以反方向平行的方式围绕同一个中心轴相互缠绕,组成双螺旋;

(2)DNA的碱基配对以碱基互补为原则;

(3)配对的碱基并不充满双螺旋空间,而碱基占据的空间不对称;

(4)DNA分子中,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DNA分子的一条长链是从

5’→3’,另一条长链是从3’→5’

14.基因工程的操作包含哪几个步骤?

基因工程的操作包含以下步骤:

(1)获得目的基因

(2)构造重组DNA分子

(3)转化或转染

(4)表达

(5)蛋白质产物的分离纯化

15.达尔文在进化论上的两个理论突破

一是,提出了共同由来学说

二是,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

16.简述理想群体的特征。

理想群体的特征:

(1)群体足够大,

(2)和其他群体完全隔离,它们之间没有基因交流,

(3)没有突变发生,

(4)交配是随机的,

(5)没有自然选择。

在理想群体中,世代之间,群体的遗传结构保持不变。

处于理想群体状态,称为哈迪-温伯格平衡。

17.蓝细菌即放氧型的光能自养型出现的意义

特征:

出现叶绿素分子,由H2O光解代替H2S光解,释放O2

蓝细菌出现的意义:

(1)构成了生物合成和分解的统一生态系统;

(2)释放大量的O2,改变了地球面貌;

(3)原核生物改变代谢类型,从厌氧发展为需氧;

(4)为陆生动、植物起源创造条件。

18.种群的特征:

1.种群密度

2.出生率和死亡率

3.迁入率和迁出率

4.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5.种群的空间特征:

集群分布、均匀分布、随机分布。

6.遗传特征:

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个体组成,彼此可以互交繁殖。

19.论述标志重捕方法,以及其使用条件。

•标志重捕是指为了了解种群的总数量,先捕获一部分个体进行标记,然后将它们释放,过一定时间后再进行重捕并记下重捕个体中已被标记的个体数。

•根据公式N=M*n/m

•其中N=种群总个体数,M=标志个体数,n=重捕个体数。

m=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

•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标志个体释放后应与其他个体均匀混合

•2.标志方法不会伤害动物和动物的行为

•3.研究区域呈相对封闭状态,没有个体的迁入和迁出。

22.详细论述种群的两种增长方式,并画图描述。

1.种群在资源无限条件下呈指数生长

指数增长的特点是:

增长不受资源限制、不受空间和其他生物制约。

虽然开始缓慢,但随着种群技术的加大,增长会越来越快,每单位时间都按种群技术的一定百分数或倍数增长。

2.种群在资源有限条件下呈逻辑斯蒂增长

逻辑斯蒂曲线通常分为5个时期:

(1)开始期,由于种群个体数很少,密度增长缓慢,又称潜伏期。

(2)加速期,随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加快。

(3)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K/2),密度增长最快。

(4)减速期,个体数超过密度一半(K/2)后,增长变慢。

(5)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

其中dN/dt是种群的瞬时增长量(单位时间个体数量的改变),r是种群的瞬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N是种群的大小(个体的数量),K是可能出现的最大种群数(上渐近线)或承载力或环境容量。

当N>K时,逻辑斯蒂系数是负值,种群数量下降

当N

当N=K时,逻辑斯蒂系数等于零,种群数量不变

(N表示种群大小,K表示环境容纳量或种群的稳定平衡密度)

20.论述生物体两种不同的生活史对策,并画图描述。

•生物体两种不同的生活史对策:

r对策和K对策。

•r对策生物通常是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底,亲代对子代缺乏保护。

在生境中,r对策种群的死亡率主要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而与种群的密度无关。

•K对策生物通常是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

种群的死亡率主要是由密度制约因素引起的,而不是由不可测的环境条件变化引起的。

21.什么是生态位?

你如何理解竟争的生态学意义?

生态位是指物种利用群落中各种资源的总和,以及该物种与群落中其他物种相互关系的总和,它表示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

生态位相同或重叠的物种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同区域分布物种之间通过生活于生境的不同部位,利用不同的食物和其他资源来减少生态位的重叠,减少和避免种间竞争。

25、简述被子植物的双受精现象及生物学意义。

答题要点:

双受精是指卵细胞和极核同时和2精子分别完成融合的过程。

花粉管到达胚囊后,释放出二精子,一个与卵细胞融合,成为二倍体的受精卵(合子),另一个与两个极核(或次生核)融合,形成三倍体的初生胚乳核。

双受精是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特有的共有的特征,也是它们系统进化上高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在生物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2个单倍体的雌、雄配于融合在一起,成为1个二倍体的合子,恢复了植物原有的染色体数目,保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性,其次,双受精在传递亲本遗传性,加强后代个体的生活力和适应性方面具有较大的意义。

因为精、卵融合把父、母本具有差异的遗传物质重新组合,形成具有双重遗传性的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