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成套练习 第三部分第十五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3740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复习成套练习 第三部分第十五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复习成套练习 第三部分第十五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复习成套练习 第三部分第十五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复习成套练习 第三部分第十五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复习成套练习 第三部分第十五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复习成套练习 第三部分第十五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复习成套练习 第三部分第十五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复习成套练习 第三部分第十五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复习成套练习 第三部分第十五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复习成套练习 第三部分第十五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复习成套练习 第三部分第十五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复习成套练习 第三部分第十五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复习成套练习 第三部分第十五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docx

《高考地理复习成套练习 第三部分第十五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复习成套练习 第三部分第十五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地理复习成套练习 第三部分第十五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docx

高考地理复习成套练习第三部分第十五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第三部分第十五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一、选择题

(2010·杭州一模)下表反映了2002~2003年间,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大经济圈”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3题。

四大经济圈三大产业结构变化比较表(%)

2002年

2003年

第一

产业

第二

产业

第三

产业

第一

产业

第二

产业

第三

产业

珠江三角洲

6

52.1

41.9

5.1

54.6

40.3

长江三角洲

4.9

49.8

45.3

4.1

52.4

43.5

京津冀

10.0

45.7

44.3

9.5

47.2

43.3

大东北

12.8

49.7

37.5

12.5

50.4

37.1

1.四大经济圈2002~2003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

A.第一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三产业比重下降

B.第一、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下降

C.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

D.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解析:

由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2002~2003年四大经济圈的第二产业比重都上升,

而第一、三产业比重都略有下降。

答案:

C

2.与其他经济圈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较低,主要原因是(  )

A.第一产业比重较低   B.第二产业轻工业比重大

C.劳动力素质比较高D.生产设备比较先进

解析: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而其他三大经济圈

的重工业比重都大于珠江三角洲地区。

答案:

B

3.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中,下列工业的比重将上升的是

(  )

①劳动密集型工业②资金密集型工业

③技术密集型工业④资源密集型工业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中的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

工业比重将上升。

答案:

B

下表是1995~2000年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比较表,阅读表中数据回答4~5题。

比较项目

长江三角洲数据(以珠江三角洲为100)

1995年

2000年

    人均GDP

73.9

73.6

科学家与工程师占从业人员比例

128.2

157.3

    出口依存度

24.8

35.5

实际利用外资占固定资产投资

51.7

48.7

4.从表中可以看出1995~2000年期间(  )

A.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GDP增速超过了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增速低于珠江三角洲

C.长江三角洲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比珠江三角洲少

D.长江三角洲地区科技力量比珠江三角洲地区雄厚

解析:

结合表中数据及选项内容进行对应分析即可。

答案:

D

5.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出口依存度”低于珠江三角洲,可能的原因有(  )

①受地形影响,珠江三角洲的国内市场比长江三角洲狭小

②长江三角洲地区科技实力比珠江三角洲地区雄厚

③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基础比珠江三角洲地区薄弱

④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政策存在差异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②④

解析:

珠三角受北部南岭的影响,国内市场比长三角小,同时珠三角以出口加工业

为主,因此①④正确。

答案:

C

(2008·江苏高考)下图为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

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曲线标注的序号与文字说明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城市人口比重

B.②——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C.③——第二产业产值比重

D.④——第一产业产值比重

解析:

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其三大产业比重大小依次为二、三、一,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增加;改革开放以来其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2005年达到50%左右。

综上分析可知,①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②代表城市人口比重,③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④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

答案:

D

7.图示曲线反映了(  )

A.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增长的速度最快

B.20世纪8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C.1990年以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超过第一产业

D.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解析:

根据上题的结论,可判断出1990年以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超过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增长的速度最快,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城市人口增长落后于第二产业的发展。

答案:

C

右图是广东省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8~9题。

8.该省北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比南部低,其主要原因是(  )

A.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

B.矿产资源短缺,能源匮乏

C.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低

D.少数民族聚居,开发较早

解析:

该省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北部地区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低,但这不是城市化水平低的主要原因。

答案:

A

9.该省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是(  )

A.以旅游业为主B.以重工业为主

C.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D.以金融、服务业为主

解析:

珠江三角洲地区以轻工业和出口加工工业为主。

答案:

C

(2009·福建高考)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

图中的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

完成10~11题。

10.与Ⅰ、Ⅱ走廊相比,Ⅲ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当地市场广阔B.水运便利

C.科技实力强D.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解析:

由图中可以看出,Ⅲ走廊临江靠海,水运条件便利。

答案:

B

11.促进Ⅲ走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A.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

B.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发展

C.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工业的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升级

D.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

解析:

促进Ⅲ走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应充分发挥该地水运优势,并搞好产业升级

改造。

答案:

C

工业化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读中国和日本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比较图,完成12~13题。

12.上图中表示中国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日本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的曲线依次是

(  )

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D.③④①②

解析:

日本城市化水平高,①曲线为日本的城市化率;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较低,但改革开放后发展较快,③曲线为我国的城市化率曲线;我国目前工业发展迅速,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比重较高,②为我国的工业化率曲线;日本经济发达,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较高,④为日本工业化率曲线。

答案:

B

13.中、日两国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过程而发生的

B.中国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

C.中国工业化水平高于日本

D.中国城乡发展差别比日本大

解析:

注意图中的曲线为工业化率而不是工业化水平,我国的工业化水平远低于

日本。

答案:

C

环太湖地区和环杭州湾地区是我国著名的桑蚕基地,纺织业均具有悠久的历史,并形成两大纺织业集群区,盛泽与绍兴分别是这两大纺织业集群区的核心。

据此完成14~15题。

14.绍兴、盛泽发展纺织业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①发展历史悠久,基础好 ②人口密集,城市众多,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 ③

邻近日韩,便于引进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④靠近商品粮基地,原料丰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③④

解析:

绍兴、盛泽发展纺织业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

靠近商品棉基地,原料丰富;纺织业历史悠久,基础好;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等。

纺织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优势产业、技术水平较高。

答案:

A

15.盛泽、绍兴纺织业集群区在全球纺织业价值链(是由一系列能够满足顾客需求的价值创造活动组成的,这些价值创造活动通过信息流、物流或资金流联系在一起)中还处于低端。

有利于提升其在该价值链中地位的措施有(  )

①加强与国内资本、营销网络的交流与合作 ②产业集群内部分工明确,互不干、

涉 ③培育纺织机械制造基地 ④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③④

解析:

要提升其在该价值链中的地位,就要加强产业集群内部的分工合作,加强与国际资本、营销网络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以及培育纺织机械制造基地等。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6.(2010·济宁模拟)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山东省总面积15.78万平方千米,2007年城镇化水平为46.75%,已经接近47%的世界平均水平。

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黄河经济带的振兴,2000年到2006年山东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从1286万增加到1870.3万。

近年来山东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1)从材料和图乙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工业化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2)从图乙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城市化快速推进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

面。

(3)山东省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东是我国著名的水果之乡,你认为城市化对这一地区的水果生产是否有利,试说

明理由。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山东省的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及对区域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1)、

(2)题较为简单,仔细阅读材料和图乙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第(3)题,城市化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污染问题。

第(4)题,对该观点既可肯定也可否定,但都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若肯定,可从水果的消费市场来考虑,若否定,可从水果的用地方面来考虑。

答案:

(1)工业产值增加 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增加

(2)城市面积增加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

(3)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任答两项)

(4)有利。

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对水果的需求增加,带来广阔市场。

(或不利,城市化

占用大量耕地,使果树种植面积减少。

)(合理即可)

17.作为经济大省的江苏,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都比较迅速。

结合所给材料回答问、

题。

(1)结合下图,分析江苏省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2)结合下表,描述江苏不同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该差异的因素包

括哪些方面。

江苏不同地区城镇人口比重构成比较

城镇人口比重(%)

2000年

2005年

苏南地区

59.6

67.0

苏中地区

37.7

46.3

苏北地区

31.2

39.5

 

(3)江苏省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面临资源环境的双重约束,请分析说明原因。

(4)[多选]下列实现该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措施,正确的为(  )

A.苏南、苏中和苏北应加强协作,实现共同发展

B.苏南地区应大力发展农业,稳定国民经济基础

C.苏中地区要加强淮河流域区域开发

D.苏北地区要积极发展工业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江苏省城市化的推进过程、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实现该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得出江苏省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2)题,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江苏省城市化的空间差异。

造成该差异的原因要从它们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第(3)题,江苏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且发展迅速,人口稠密,因而会导致能源的短缺、水资源的污染、土地资源的减少等问题,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会导致“三废”的大量产生。

第(4)题,苏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基础好,应承接上海等大城市的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促进经济的发展。

苏中借助淮河加强区域开发。

而苏北地区应加大工业发展来促进城市化的发展。

答案:

(1)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1996年以后城市化速度加快。

(2)苏南、苏中、苏北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自苏南向苏北逐渐降低。

影响因素:

地理位置、交通状况、经济基础、科教水平等。

(3)①水资源问题:

由于污染严重,存在“水质性”缺水现象;②能源问题:

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能源供需不平衡;③土地资源问题:

人口稠密,人均土地资源少,且工业化与城市化导致耕地大量减少;④环境污染严重:

工业三废的排放量大,治理投入跟不上。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4)A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