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书质量控制班1.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375198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6.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书质量控制班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书质量控制班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书质量控制班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书质量控制班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书质量控制班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书质量控制班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书质量控制班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书质量控制班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书质量控制班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书质量控制班1.docx

《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书质量控制班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书质量控制班1.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书质量控制班1.docx

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书质量控制班1

 

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书

 

课题名称:

改善校准实验室温湿度控制方法

小组名称:

计量中心质量控制班QC小组

发布人:

罗晓虹

2010年8月9日

成果简介

立题理由:

由于实验室认准要求,校准实验室的温湿度记录、控制手段不完善,给质量控制工作带来盲点。

所以通过改善温湿度记录表格及温湿度器,来达到校准实验室温湿度控制方法的有限性。

存在的问题:

其一;原有的温湿度器采用的是指针式测试法,只能显示整数温湿度,无法按照实验室认准要求显示到小数点后一位。

其二;原有的温湿度记录表格只能监督记录每天某一个时段,温湿度器上显示的温度。

如果其他某一个时段实验室温湿度发生变化的话,在原有的监督表格上将无法体现出来。

采用措施:

更换温湿度器;完善温湿度监控记录表格;

达到的效果:

按照实验室认准要求采用电子式温湿度器来监控实验室的温湿度,并且温湿度显示精确到了小数点后一位;完善温湿度监控记录表格后,从表格上根据规程要求更好的记录下了每天四个时段的温湿度情况。

如果实验室温湿度未达到要求,可根据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

在一定的时间内对采取措施后的结果进行记录、验证,以确保实验室的温湿度达到环境要求。

 

改善校准实验室温湿度控制方法

一、小组简介4

二、选题理由5

三、现状调查5-6

四、设定目标6

五、分析问题7

六、调查确认主要原因7

七、制定对策7

八、对策实施8

九、效果对比9-11

十、防止问题再发生11

十一、回顾与体会11

 

一、小组简介

小组成立时间

2009年11月30日

小组类型

现场型

课题立题时间

2009年11月30日

注册编号

课题名称

改善校准实验室温湿度控制方法

小组活动次数

30次

活动时间

2008.11-2009.8

TQC教育时间

人均60小时

制表:

张颖制表时间:

2009.12.10

 

小组成员

姓名

性别

年龄

文化程度

职称或工种

职责

受QC教育时间

罗晓虹

39

大专

高级工

班长

组长

60h

廖妮娅

31

大专

高级工

质量控制工

组员

60h

张颖

36

大学

高级工

质量控制工

组员

60h

制表:

张颖制表时间:

2009.12.10

 

二、选题理由

由于实验室认准要求,校准实验室的温湿度记录、控制手段不完善,给质量控制工作带来盲点。

更换后,温湿度记录表格全面反应了实验室温湿度状态,更好的对实验室温湿度标准性起到了监控作用。

完善后,实验室温湿度器直观准确,且满足了实验室认准要求。

数据显示到小数点后一位。

三、现状调查

1、温湿度器

图一为原用指针式显示、记录实验室温湿度器。

图一制图:

罗晓虹制图时间:

2010.04.06

从这张图片上不难看出原有的温湿度器采用的是指针式测试法,只能显示整数温湿度,无法按照实验室认准要求显示到小数点后一位。

为质量控制工作能更全面的对实验室温湿度做到监控,更换电子式温湿度器。

2、实验室温湿度记录表格

图二制表:

廖妮娅制表时间:

2010.04.06

从图二中看出原有的温湿度记录表格只能监督记录每天某一个时段,温湿度器上显示的温度。

如果其他某一个时段实验室温湿度发生变化的话,在原有的监督表格上将无法体现出来。

四、设定目标

为更好的对实验室温湿度监控开展好质量控制工作,从源头上杜绝实验室温湿度不合格的情况。

制定目标如下:

1、更换温湿度器;

2、完善温湿度监控记录表格内容。

五、分析问题

1、原有的温湿度器采用的是指针式测试法,只能显示整数温湿度,无法按照实验室认准要求显示到小数点后一位。

而且在读数据时不够

直观和准确。

这样会给温湿度记录带来偏差,直接影响校准结果所需数据的准确性。

2、原用温湿度记录表格所体现的实验室温湿度状态较于单一,不能真正反应实验室对温湿度标准性的监控。

而记录是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完成活动的证据性文件、是质量要求满足程度或质量体系运行有效性的客观证据、是质量体系文件执行结果的客观证据等。

六、调查确认主要原因

1、造成数据读数未按要求达到小数点后一位和读记数据不准确,而直接影响校准结果所需数据的准确性。

这主要还是因为实验室温湿度器不够精密准确。

2、造成记录反应不及时、完整、规范等,这主要是实验室温湿度监控记录没有更好的把实验室温湿度活动完整的体现出来,以至于影响客观证据的及时体现。

七、制定对策

1、把指针式温湿度器更换为全电子式温湿度器

2、完善温湿度监控记录表格内容。

八、对策实施

1、对实验室温湿度器更换了新的全电子式温湿度器。

图三为更换后的电子式温湿度器

图三

制图:

罗晓虹制图时间:

2010.04.06

2、对原有的实验室温湿度监控记录表格添加了新的监控项目。

图四制表:

廖妮娅制表时间:

2010.04.06

九、效果对比

1、实验室温湿度器

更换前:

从这张图片上不难看出温湿度刻度只能读到整数位,而且很难读准数据。

 

图五制图:

罗晓虹制图时间:

2010.04.06

 

更换后:

图六制图:

罗晓虹制图时间:

2010.04.06

实验室温湿度器直观准确,且满足了实验室认准要求。

数据显示到小数点后一位。

这样由于温湿度器所带来记录的上偏差就消除了。

2、实验室监控记录表格

完善前:

图七制表:

廖妮娅制表时间:

2010.04.06

对实验室温湿度监控记录单一,造成记录反应不及时、完整、规范等。

以至于影响客观证据的及时体现。

完善后:

图八制表:

廖妮娅制表时间:

2010.04.06

完善后的温湿度记录表格包含了电能表校准实验室、互感器校准实验在正常情况下、不正常情况采取措施下的温湿度记录情况,全面反应了实验室温湿度状态,更好的对实验室温湿度标准性起到了监控作

用。

而记录所取得的结果也有效提供了实验室活动的证据性文件,并且满足质量体系运行有效性、执行结果的客观证据等。

十、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1、每天各实验室的温湿度记录由各班组监督员负责填写;

2、发现实验室温湿度变化,立即采取措施;

3、严格按照程序文件YDKM-JL-233-09《监督工作控制程序》执行;

十一、TQC体会

本次TQC体会:

通过本年度QC实施,使我们从日常工作中找出了不足和差距,提高了分析判断准确率,提高了实验室监督水平,为试验时认准做出贡献。

同时,QC活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今后,我们还要应用TQC活动工作体会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不断提高监督管理水平,使QC活动在我们的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为供电企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