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献 检 索 报 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379775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 献 检 索 报 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文 献 检 索 报 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文 献 检 索 报 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文 献 检 索 报 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文 献 检 索 报 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文 献 检 索 报 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文 献 检 索 报 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文 献 检 索 报 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文 献 检 索 报 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文 献 检 索 报 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文 献 检 索 报 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文 献 检 索 报 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文 献 检 索 报 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文 献 检 索 报 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文 献 检 索 报 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 献 检 索 报 告.docx

《文 献 检 索 报 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 献 检 索 报 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 献 检 索 报 告.docx

文献检索报告

 

文献检索报告

 

项目名称:

伤痕文学

负责人:

徐旦

班级:

中文10级3班学号:

21

完成日期:

2011年11月15日

 

 

项目名称

中文:

伤痕文学

项目名称

英文:

ScarLiterature

一、检索目的

立项调研(课题调研)

二、检索项目的科学技术研究要点(选题5分)

(包括选题的背景情况、目前研究的现状、技术关键点、项目要达到的目标等

背景:

伤痕文学是新时期出现的第一个全新的文学思潮。

社会主义新时期是以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为历史起点的。

文化大革命的历史特点,是封建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打着毛泽东旗号对当代中国人民的一场公开迫害。

这种对灵魂的摧残尤其容易造成惨痛的心灵创伤。

但这只有在挣脱了精神枷锁、真正思想解放之后,人们才能意识到这“伤痕”有多重、多深。

这是伤痕文学喷发的历史根源。

新时期伊始,中国人民在政治上解放了,但由于两个“凡是”未被推翻,“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依然流行,所以文学理论与创造仍受到严重束缚,以致出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奇特现象。

随着“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当代中国才真正出现转机,文学才走上康庄大道。

这种社会情势正是伤痕文学出现的时代背景

现状:

何客观评价伤痕文学,如何重新确立对伤痕文学以及伤痕文学批评的信心,是摆在伤痕文学研究界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

关键点:

文学史、伤痕文学、发展源流

目标:

重新认识“伤痕文学”的影响,以“伤痕文学”为切入点反思现当代文学

三、文献检索范围及检索策略(20分)

(一)中文数据库

中文检索词(3-5个):

分别写出检索用的中文数据库名称、检索式及命中结果:

1、万方数据库:

中国数字化期刊群

title:

伤痕文学检索结果39

tiltle:

伤痕小说检索结果4

title:

伤痕文学研究意义检索结果0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title:

伤痕文学检索结果31

title:

伤痕小说检索结果18

title:

伤痕文学研究意义检索结果0

中国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

title:

伤痕文学检索结果187

title:

伤痕小说检索结果87

title:

伤痕文学研究意义检索结果0

2、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title:

伤痕文学检索结果121

title:

伤痕小说检索结果2

title:

伤痕文学研究意义检索结果0

3、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title:

伤痕文学检索结果52

title:

伤痕小说检索结果3

title:

伤痕文学研究意义检索结果0

(3)对三个中文数据库的检索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对检索到的课题相关文献数量、准确程度、文献相关度、检索的速度、检索的方便性、检索技术可实现性等方面进行分析)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隶属于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由国家法定学位论文收藏机构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提供,制成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非常适合各所大学及科研机构研究使用。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英文简称CDDBFT。

均为PDF格式,搜索结果较多。

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以中国数字化期刊群为基础,整合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及其他相关数据库中的期刊条目部分内容,基本包括了我国文献计量单位中自然科学类统计源刊和社会科学类核心源期刊。

搜索结果快。

中国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收录了由国际及国家级学会、协会、研究会组织召开的各种学术会议论文,每年涉及上千个重要的学术会议。

是目前国内收集学科最全、数量最多的会议论文数据库。

万方数据库检索文献数量多、比较详细,比较精确;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检索比较方便、快捷,速度快,检索出的文献结果比较权威;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的文献全面,系统,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文献检索库。

(二)英文数据库

英文检索词(3-5个):

分别写出检索用的英文数据库名称、检索式及命中结果:

1、CALIS外文期刊网

title=ScarLiterature检索结果200220

title=Scarnovel检索结果342300

title=Scarliteratureresearchsignificancere检索结果684278

2、Ebscohost数据库

title=ScarLiterature检索结果15

title=Scarnovel检索结果21

title=Scarliteratureresearchsignificancere检索结果818

3、国道数据

title=ScarLiterature检索结果239

title=Scarnovel检索结果514

title=Scarliteratureresearchsignificancere检索结果0

4、开放获取期刊指南DOAJ

title=ScarLiterature检索结果0

title=Scarnovel检索结果0

title=Scarliteratureresearchsignificancere检索结果0

5、国家科技文献中心西文期刊数据库

title=ScarLiterature检索结果0

title=Scarnovel检索结果0

title=Scarliteratureresearchsignificancere检索结果0

(3)对以上几个数据库的检索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对检索到的课题相关文献数量、准确程度、文献相关度、检索的速度、检索的方便性、检索技术可实现性等方面进行分析)CALIS外文期刊网:

检索信息庞大,信息冗长。

Ebscohost数据库:

检索信息比较精确

开放获取期刊指南DOAJ:

检索操作比较复杂,检索信息不全。

国家科技文献中心西文期刊数据库:

范围过于小。

(三)利用读秀搜索检索,写出检索式及命中结果:

1、中文文献(包括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文献、相关图书信息、网上相关信息)

期刊论文

title:

伤痕文学检索结果11525

title:

伤痕小说检索结果8447

title:

伤痕文学研究意义检索结果9

学位论文

title:

伤痕文学检索结果21

title:

伤痕小说检索结果0

title:

伤痕文学研究意义检索结果0

会议文献

title:

伤痕文学检索结果1

title:

伤痕小说检索结果1

title:

伤痕文学研究意义检索结果

2、英文文献(包括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文献、相关图书信息、网上相关信息

期刊论文

title=ScarLiterature检索结果1842

title=Scarnovel检索结果1086

title=Scarliteratureresearchsignificancere检索结果0

学位论文

title=ScarLiterature检索结果1

title=Scarnovel检索结果1

title=Scarliteratureresearchsignificancere检索结果0

会议文献

title=ScarLiterature检索结果0

title=Scarnovel检索结果1

title=Scarliteratureresearchsignificancere检索结果0

网上信息

title=ScarLiterature检索结果209000

title=Scarnovel检索结果222000

title=Scarliteratureresearchsignificancere检索结果599

图书信息

title=ScarLiterature检索结果3

title=Scarnovel检索结果6

title=Scarliteratureresearchsignificancere检索结果599

(四)INTERNET网上信息资源检索(包括中、英文)

使用的网上检索工具(如Baidu、Google等)

使用XX搜索:

中文检索式:

(1)title:

伤痕文学检索结果:

1000000

(2)title:

伤痕小说检索结果2630000

(3)title:

伤痕文学研究意义检索结果2740000

英文检索式:

(1)title=ScarLiterature检索结果209000

(2)title=Scarnovel检索结果222000

(3)title=Scarliteratureresearchsignificancere检索结果600000

(2)使用google搜索

中文检索式:

(1)title:

伤痕文学检索结果2670000

(2)title:

伤痕小说检索结果40300000

(3)title:

伤痕文学研究意义检索结果441000

英文检索:

(1)title=ScarLiterature检索结果47600000

(2)title=Scarnovel检索结果53600000

(3)title=Scarliteratureresearchsignificancere检索结果23700000

四、检索结果(5分)

1、中文重要期刊论文文献题录(题目/作者.—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10篇)

∙1."伤痕文学"的历史局限性[期刊论文] 《文艺研究》PKUCSSCI-2005年1期程光炜ChengGuangwei

∙作为"新时期文学"的起点,"伤痕文学"有其众所周知的历史功绩.但是,"十七年文学"仍然是它的重要的思想和艺术资源之一,二者在文学观念、审美选择、主题和题材诉求等问题上,是一种同构的关系.这决定了伤痕文学在新的历史阶段...

∙2"伤痕文学"的三种体验类型[期刊论文] 《文艺研究》PKUCSSCI-2005年1期王一川WangYichuan

∙"伤痕文学"有三种体验类型:

惊羡型文本在"伤痕"袒露中想象令人乐观的生活图景或远景;感愤型文本强化"伤痕"的现在持续绵延景观及其难解症结并灌注进个人的感愤或感伤;回瞥型文本在掀开旧伤记忆的同时不忘回瞥过去的温馨...

∙3《那儿》:

工人阶级的伤痕文学[期刊论文] 《文艺理论与批评》PKUCSSCI-2005年2期吴正毅旷新年WuZhengyiKuangXinnian

∙1990年代,"腐败是次优选择"、"减员增效"、"吐痰"、"白送"被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白蚁一样的"改革家"成了呼风唤雨、横行一世的当代英雄.郎咸平因为作为经济学家揭露了国有资产流失和化公为私的惊天黑幕,成为2004年中国最...

关键词:

∙4党的文艺路线调整与伤痕文学的生成

∙[期刊论文]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PKUCSSCI-2009年1期王烨WANGYe

∙从新的知识立场重审伤痕文学已成为新时期文学研究的一个新空间,但人们多探究伤痕文学与文革文学在叙事形态上的相近性,而伤痕文学摆脱文革文学模式并成为新时期文学序幕的社会原因并未获得充分研究.从文学的社会生产角...

∙5再论伤痕文学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论文] 《当代文坛》PKUCSSCI-2008年5期邓利

∙伤痕文学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眼球,引发了文坛的大震荡.伤痕文学之所以能在文坛上掀起如此的阅读风暴,能让读者自觉地紧随其后,一个根本的原因是,伤痕文学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伤痕文学的作家们...

∙6写在"伤痕文学"边上([期刊论文] 《文艺理论与批评》PKUCSSCI-2005年1期旷新年

∙这些年来,创作和评论界都在不约而同地谈论"文学的困境";另一方面,一些人却在谈论和期待文学创作的高峰.同为文学,此文学已非彼文学.那些相信中国文学正在走向辉煌的人主要是由所谓"纯文学"的角度,从所谓文学内部和纯粹...

关键词:

∙7穿越当代经典——"伤痕文学"热点作品局限评述

∙[期刊论文] 《社会科学》PKUCSSCI-2003年3期吴炫陶文婕

∙文章以作者"否定主义文艺学"的"个体化理解"为尺度,对新时期"伤痕文学"中的3篇热点作品进行了局限分析,指出<伤痕>因未深入到文化性层面和人的正常生活的层面而显得肤浅;<一代人>因思维方式上的被动性而未将作品写完;<随...

∙8"伤痕文学":

作为话语的权力书写

∙[期刊论文] 《文艺理论与批评》PKUCSSCI-2006年5期王琼

∙"伤痕文学"这一文学史命名背后有着强大的意识形态和权力机制."伤痕文学"概念的出现本身就与新的时代话语体系密切相关,显示出国家意识形态对"伤痕文学"有意识的规划和建构.新的历史逻辑在9鲁迅与伤痕文学

∙[期刊论文] 《山花》PKU-2011年2期申勇

∙新时期文学创作思潮的发轫是"伤痕文学"."伤痕文学"成绩最大的是"伤痕小说",尤其是短篇小说,所以在许多情况下其概念与"伤痕小说"基本等同."伤痕文学"的内容主要是以真实的笔触来描写"十年动乱"时期的生活,揭露"文化大...

关键词:

∙10伤痕文学的"重"与"轻"

∙[期刊论文] 《学理论》-2011年3期刘风雷

∙伤痕文学的叙述总是以对"恶"的控诉始,以对"恶"的认同终.从"媚俗"的角度,对伤痕文学中"重"与"轻"的失重关系进行反思,提出应该反思历史以及对苦难的叙述史,拒绝遗忘,不让恶行与苦难重演.

2、中文学位论文文献题录(题目/作者.—授予学位单位,年)(2篇)

∙1<>历史创伤记忆中的“伤痕文学”

∙[学位论文]  杨少华,2011-河南大学河南大学:

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伤痕文学”是一种回忆、揭露和控诉“文革”这十年给人们造成“伤痕”的文学潮流。

它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使郁结在人们心中的愤慨、控诉等各种情绪得到宣泄,引导人们走出“文革”所造成的阴影。

它结...

∙2<>伤痕文学的继承与超越——从三组矛盾关键词重新解读伤痕文学

∙[学位论文]  刘崇华,2009-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3、中文会议论文文献题录(题目/作者.—会议名称,年)(1篇)

∙1"为了写给妈妈看"

∙[会议论文] 宋晓亮,2004-第十三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海外华文文学的推动和发展,均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宰与滋养。

海外华文文学种类很多,通常所能接触到的约有:

历史文学、社会文学、伤痕文学、留学生文学和移民文学。

尽管打工挣钱是百姓生存首选,但一些对博大精深的中...

4、中文图书信息(书名/作者.—版次,出版地:

出版社,出版年)(2部)

11.从新闻学的视角探寻伤痕文学的历史意义

作者:

斯张琳

出版社:

盐城工学院、

版次:

第二版

出版年:

2009-2

22.中国当代文学体验结构的整体性考察——以"伤痕文学"为例

作者:

任翔

∙出版社:

天津社会科学院

∙版次:

第三版

∙出版年:

2011-3

5、英文重要期刊论文文献题录(题目/作者.—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5篇)

在CALIS外文期刊网中查到

1.【篇名】Scarendometriosis:

Acasereportandreviewoftheliterature

【作者】Sut-YeeTse;Tor-WoChiu;AndrewBurd

【刊名】SurgicalPractice

【年卷期】2011年15卷2期

2篇名】LiteraryScars:

DermatologicalTracesinLiterature

【作者】Greiner,N

【刊名】AktuelleDermatologie

【年卷期】2006年32卷11期

3【篇名】CurrentUnderstandingandReviewoftheLiterature:

VocalFoldScarring

【作者】JenniferK.Hansen;SusanL.Thibeault

【刊名】JournalofVoice

【年卷期】2006年20卷1期

4篇名】Silicone-BasedScarTherapy:

AReviewoftheLiterature

【作者】Stavrou,Demetris;Weissman,Oren;Winkler,Eyal;Yankelson,Lior;Millet,Eran;Mushin,OrenPaul;Liran,Alon;Haik,Joseph

【刊名】AestheticPlasticSurgery

【年卷期】2010年34卷5期

5【篇名】Scars

【作者】AdalbertG.Bettman

【刊名】TheAmericanJournalofSurgery

【年卷期】1929年6卷2期

6、英文图书信息(书名/作者.—版次,出版地:

出版社,出版年)(1部)

没有找到相关图书。

五、检索结论分析(5分)

(通过文献检索及文献的阅读分析,阐述该课题的选择是否有意义、有价值)

文献检索是利用文献获取知识、信息的基本手段。

无论对读书治学和宏观决策的需要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文献检索是读书治学的基本功。

文献检索技能是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在求学还是在工作期间,都需要进行各种智能的培养和训练。

掌握了文献检索方法如同有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泛舟书海的指南,它有助于指引读书治学门径,正如《荀子·劝学篇》云: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从文献检索角度来说,所谓“硅步”和“细流”就是文献检索技能及对检索工具书刊的鉴别、利用知识的积累。

对在校大学生来说,正是接受这种技能训练的黄金时代。

2·文献检索是科学研究的组成部分。

科学研究首先是从课题调研掌握资料起步的。

文献检索有助于掌握本课题研究的进展动态,开拓思路、避免重复劳动,把研究水平提到新的高度。

科研成果的评估与鉴定,也需要通过文献检索——资料的查新活动,才能作出正确的结论。

特别是在社会科学文献检索系统尚不完备的条件下,文献检索能力的高低,往往影响着科研成果的价值。

3·文献检索是科学决策的先导。

信息化时代的经济管理、政治控制、艺术创造乃至心理状态的演变等,均受到各种社会信息的影响。

适时掌握有关信息才能实现有效的管理。

因此说,文献检索是进行科学决策的先行工作。

总之,文献检索能力是从事物质文明生产和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智能之一。

在某种意义上说,国家经济实力的差距,归根结底是国民吸收社会信息能力上的差距。

而文献检索能力正是衡量吞吐社会信息能力的一个重要标识。

所以,对于大学生的我们学习文献检索是必不可少的。

六、写出文献综述(即将检索到文献进行分析,写出文献综述)(至少要2000字)(10分

伤痕文学综述

伤痕文学是本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

它得名于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

伤痕文学是新时期出现的第一个全新的文学思潮。

社会主义新时期是以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为历史起点的。

文化大革命的历史特点,是封建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打着毛泽东旗号对当代中国人民的一场公开迫害。

这种对灵魂的摧残尤其容易造成惨痛的心灵创伤。

但这只有在挣脱了精神枷锁、真正思想解放之后,人们才能意识到这“伤痕”有多重、多深。

这是伤痕文学喷发的历史根源。

新时期伊始,中国人民在政治上解放了,但由于两个“凡是”未被推翻,“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依然流行,所以文学理论与创造仍受到严重束缚,以致出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奇特现象。

随着“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当代中国才真正出现转机,文学才走上康庄大道。

这种社会情势正是伤痕文学出现的时代背景。

新时期文学首先必须面对的是文化大革命,所以伤痕文学自然而然地以文化大革命这一历史时期作为了重要内容。

当时的文学作品或以悲欢离合的故事,或以鲜血淋淋的场景,对长达十年的大动乱对中国人民造成的精神创伤予以了“字字血、声声泪”的强烈控诉,对肆虐横行的极左路线予以了强烈的谴责。

这便是伤痕文学的核心思想内涵。

伤痕文学主要内容

伤痕文学'涉及的内容很多,但大都是以真实、质朴甚至粗糙的形式,无所顾忌地揭开文革给人们造成的伤疤,从而宣泄十年来积郁心头的大痛大恨,这恰恰契合了文学最原始的功能:

'宣泄'。

以上提到的两篇作品,只是在题材上对于'伤痕文学'具有开创性意义,然而在艺术上它们却都是十分稚嫩的。

相比之下,另几篇也被视为'伤痕文学'代表作的作品,虽然并无拓荒价值,但艺术上却显然更为成熟,如张洁的《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宗璞的《弦上的梦》、陈世旭的《小镇上的将军》、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郑义的《枫》等

伤痕文学的发展源流

然而“伤痕文学”的名称,则源自卢新华刊登于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的短篇小说《伤痕》。

它也在“反映人们思想内伤的严重性”和“呼吁疗治创伤”的意义上,得到当时推动文学新变的人们的首肯。

随后,揭露“文革”历史创伤的小说纷纷涌现,影响较大的有《神圣的使命》、《高洁的青松》、《灵魂的搏斗》、《献身》、《姻缘》等知青创作,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等大墙文学,以及冯骥才早期在“伤痕文学”中艺术成就相对较高的《铺花的歧路》、《啊!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为代表的农村“伤痕文学”等。

"伤痕"一词在学术界被用来概括文学思潮,最早可见于旅美华裔学者许芥昱的《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州立大学中共文学讨论会的讲话》一文。

许芥昱认为,中国大陆自1976年10月后,短篇小说最为活跃,并说:

"最引大众注目的内容,我称之为'HurtsGenerations',即'伤痕文学',因为卢新华有篇小说叫做《伤痕》,很出风头。

"有人曾对这个概括性的词汇提出过异议,认为不如使用"暴露文学"切合这个阶段的文学实质,但由于此词已于是被学术界大多数研究者所接受,因此在这里我们延用之。

伤痕文学的创作体裁

'伤痕文学思潮'的创作最初大多是短篇小说,因为表现同一题材,长篇一般需要有较多的时间准备。

一般认为,最早问世并产生了较大影响的长篇小说是莫应丰出版于1979年的《将军吟》。

另外周克芹描写农村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发表于1979年)、叶辛展现知青命运的三部曲《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风凛冽》、《蹉跎岁月》也都是此类主题的代表作。

这些作品都先后被搬上银幕或改编成电视剧,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反响。

从艺术内容来说,早期的“伤痕小说”大多把上山下乡看作是一场不堪回首的恶梦,作品中充溢的是往昔岁月中苦难、悲惨的人生转折,丑恶、相互欺骗、倾轧、相互利用的对于人类美好情感的背叛和愚弄,其基调基本是一种愤懑不平心曲的宣泄,这一切都表现出对以往极左路线和政策强烈的否定和批判意识,在涉及个人经验、情感时,则有着比较浓重的伤感情绪,对当下和未来的迷惘,失落,苦闷和彷徨充斥在作品中。

这种感伤情绪在后来的“反思文学”中得以深化,转为带着对个人对社会对人生对未来深刻思索的有意识追求和奋进,将一场神圣与荒谬杂糅的运动不只简单归咎于社会,政治,同时也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