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泰运河大桥.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384174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6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泰运河大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如泰运河大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如泰运河大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如泰运河大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如泰运河大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如泰运河大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如泰运河大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如泰运河大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如泰运河大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如泰运河大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如泰运河大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如泰运河大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如泰运河大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如泰运河大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如泰运河大桥.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如泰运河大桥.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如泰运河大桥.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如泰运河大桥.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如泰运河大桥.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如泰运河大桥.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泰运河大桥.docx

《如泰运河大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泰运河大桥.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如泰运河大桥.docx

如泰运河大桥

如皋互通主线跨如泰运河特大桥

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及特点

1、工程概况

如皋互通主线跨如泰运河特大桥中心桩号K100+277.8,桥梁总长602.30m,共分五联为PC连续箱梁+PC组合箱梁,左幅:

4-25+(48.3+70+42.5)+(6-20+18)+(26.1+33+19.4)+5-20+18;右幅:

4-25+(42.5+70+48.3)+(6-20+18)+(19.4+33+26.1)+5-20+18。

引桥下部结构均采用柱式墩、肋式台、钻孔灌注桩基础;上部构造第三、五联分别为(6×20+18)和(5×20+18)m跨径组合的钢筋砼连续箱梁,箱梁梁高1.3m,顶板宽17m,底板宽12.6m(其中第五联右幅位于变宽段),悬臂长度2.2m,采用单箱三室截面(第五联右幅桥采用单箱四室截面),顶板厚22cm,底板厚20cm。

采用满堂支架整体现浇施工。

如泰运河特大桥第三、五联砼方量为C40混凝土4959m3,钢筋1532700kg。

2、自然地理特征

本标段所在地区,地势低平,由平原圩洼构成。

区内水网密布,沿线河道纵横、沟渠稠密。

各级河道、沟渠、池塘密布成水网。

地表水流缓慢,河流冲刷作用微弱,岸坡稳定。

路线所经区域为北亚热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区内季风明显,全年多东南风,冬季有西北风,台风年均达20次,对本区基本无影响。

3、主要设计技术标准

公路等级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

设计车速120km/h

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

桥面宽度六车道实施:

净-2×15.5m

洪水频率1/300

温度荷载日照温差按《公路桥涵设计规范》和BS5400

规定的温度场计算

支座强迫位移主桥2.0cm,引桥1.0cm

地震烈度Ⅶ度,按Ⅷ度设防

二、施工总体安排及部署

1、施工总体目标及指导思想

本工程拟采用项目法进行组织管理,按系统工程理论进行总体规划,工期以网络计划进行控制,技术管理过程进行动态管理。

实行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工序质量控制。

(1)、总体目标

根据本工程特点、业主制定的阶段工期目标和实际施工生产能力,确定该工程的总体目标。

①工期目标

桥梁总工期为:

2003年4月16日至2004年9月20日。

根据总体工期安排,如皋互通主线跨如泰运河特大桥现浇钢筋混凝土箱梁施工计划(含首件)安排在2003年10月26日至2004年4月25日期间进行,工期为183天。

施工工期计划详见如泰运河特大桥现浇钢筋混凝土箱梁分项工程月进度横道图(附后)。

将保证按业主及监理工程师指令进行,科学组织、精心管理,确保工程按业主制定工期目标完成。

②质量目标

分项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90%。

③安全目标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消灭责任性人身因公伤亡事故。

杜绝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及重大交通事故。

(2)、施工指导思想

科学组织、创优守约、安全高效、确保工期、统筹安排、文明施工。

2、施工组织原则

根据本分项工程规模,工期目标,工程特点,施工工艺及地质条件,合理配备生产要素,对生产要素实行优化组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按“统一指挥,网络管理,分工负责,全面推进”的组织原则合理安排各分项工程,各工序间间距。

多工序采用交叉平行、流水作业。

各工序统筹安排,齐头并进,确保安全、优质地按期完成工程任务。

3、施工组织机构

在本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将组织一个高效、精干的机构进行组织施工。

项目经理负责全面管理工作;项目副经理协助经理管理分项工程的施工组织、物资供给、资源配置和施工生产、安全、进度落实等工作,具体工作由施工队长落实;项目总工程师负责项目的全面技术、质量管理工作,由施工技术员主抓;经营部负责合同管理,计量支付、成本测算等工作。

财务部负责财务工作。

如皋互通主线跨如泰运河特大桥现浇钢筋混凝土箱梁工程由桥2队负责施工,项目负责人云瑞俊、施工负责人邢强、技术负责人杨德永、测量负责人侯高吉、施工驻地及砼搅拌站设在如泰运河南路基右侧。

为确保工程顺利进展,项目经理部成立工程质量管理小组、安全领导小组和环保、文明施工小组,对施工质量、施工安全、文明施工进行有效监督管理。

附组织机构图如下:

组织机构图

 

 

三、机械设备、材料、人员进场计划

根据业主提供的进度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结合本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的具体技术要求,从施工技术的提高和资源的合理配制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达到工程施工质量与进度的同步控制。

1、材料组织

根据图纸设计要求,预制箱梁采用C40混凝土,其原材料碎石选用江苏宜兴的优质5~31.5㎜连续级配碎石,黄砂选用江西巴河中砂,水泥选用经指挥部认可准入的南通华新牌P.O42.5水泥。

经委托试验结果配合比为水泥:

砂:

碎石:

水:

外加剂=432:

632:

1175:

160:

3.89(水灰比为0.37),钢材选用上海宝钢集团产优质钢材,外加剂采用镇江特密斯TH-F2型缓凝高效减水剂。

(1)、水泥

水泥进货每批都进行自检,并连同质保书、试验证明报监理组,经监理组试验室抽检合格、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后方可使用。

在工地搅拌站设4个50t水泥罐,经常保持罐满,以备使用。

(2)、钢材

钢材进货严格把关,按规范频率进行抽检,做拉伸、冷弯及焊接试验,试验报告和质保书报监理组,经监理组试验室抽检合格、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后方可使用。

一旦发现所进钢材有裂纹、表面不规则凹凸不平或严重锈蚀的必须立即退出料场。

(3)、砂石材料

砂石材料要具有良好的级配,每批砂石材料进场都需进行抽检,进行筛分、压碎值、含泥量、含水量等试验,以确定砂石材料的级别,不同的砂石材料进场要分批堆放并挂上标识牌,上述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4)、水

使用饮用水作为工程用水。

本分项工程材料进场计划:

材料名称

单位

2003年

2004年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3月

4月

水泥

t

300

400

300

300

400

300

250

黄砂

t

400

600

600

300

400

600

400

碎石

t

500

1000

1000

500

500

1000

600

钢材

t

120

600

300

300

200

51

2、本分项工程进场施工人员:

工种

人数

工种

人数

管理人员

3人

砼工

16人

技术人员

5人

电工

2人

木工

60人

普工

35人

钢筋工

30人

电焊工

10人

3、进场机械设备:

序号

机械名称

型号

数量

序号

机械名称

型号

数量

1

电焊机

BXL-300

10

7

搅拌机

GZQ-1500

2

2

切断机

GQ-40

3

8

装载机

ZL50

3

3

弯曲机

GW-40

3

9

砼输送泵

6VM3

1

4

卷扬机

3t

2

10

发电机组

120kw

1

5

对焊机

JQS-2

2

11

吊车

16/25t

1/1

6

全站仪

拓普康

1

12

水准仪

DS3

1

4、进场试验仪器

仪器名称

数量

仪器名称

数量

电子天平

1台

烘箱

1台

粗集料筛

1套

坍落度桶

2套

细集料筛

1套

砼试模

15组

磅秤

1台

震动台

1台

四、施工技术准备工作

1、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熟悉、审核图纸,并到施工现场作充分的考察,并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

2、原材及混凝土配比试验

施工队设工地试验室,仪器设备已经过相关的计量部门检测合格,报监理工程师审批,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可用于施工生产中。

原材及混凝土配比试验:

由试验室组织试验人员对各种来源的材料进行试验,取得必要数据,为施工和材料部门提供相关信息,报请监理工程师及总监办审批。

3、测量放线

在有测量监理工程师在场的情况下,专业测量人员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图和导线网,用全站仪精确放出柱顶中心点和桥梁施工轴线,并将所有资料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批。

监理工程师已对柱顶中心点和桥梁施工轴线进行复测。

妥善保护测量基准点,施工过程中不得破坏。

4、施工现场布置及水、电供应

①生活区

本工程施工人员生活住房租用民房和征地建生活区临时建设住房,并设生活区和办公区。

②施工便道

施工便道贯通全线,并保持经常维护、修整和洒水养护,防止扬尘的产生。

③供电、供水

特大桥周围电网较发达,施工和生活用电采用拉线引用的方式,能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

为防止施工中工地停电,影响正常施工作业,备用一台120kW发电机组。

当地水源丰富,地下埋深较浅,根据现场调查,采用打机井的方式满足生产用水,生活用水使用自来水。

④通讯

施工队伍配有无线电话数部保持相互和对外联系,测量队均配备手持式对讲机,确保及时联系,提高效率。

五、施工方法

如泰运河特大桥第三、五联分别为(6x20+18)和(5x20+18)m跨径组合的钢筋砼连续箱梁,箱梁梁高1.3m,顶板宽17m,底板宽12.6m(第五联右幅位于变宽段),悬臂长度2.2m,采用单箱三室截面,顶板厚22cm,底板厚20cm。

采用支架整体现浇施工。

第四联为三跨不等跨(26.1+33+19.4)m预应力钢筋砼连续箱梁。

箱梁梁高1.6m,采用单箱三室截面,采用支架整体现浇施工。

如泰运河特大桥第三、四、五联砼方量分别为2625、1703、2333.5立方。

4.2支架及地基

4.2.1结构荷载计算:

(以第三联为例)

按单幅计算

(1)、箱梁主体自重:

Q箱=20.548kN/m2

(2)、翼板自重:

Q翼=7.87kN/m2

(3)、横隔梁段:

Q横=36.7kN/㎡

(4)、支架荷载:

Q支=1.2kN/㎡

(5)、模板荷载:

Q模=1.5kN/㎡。

(6)、施工人员、运输工具、堆放材料荷载按Q施=3kN/㎡计算

(7)、下料冲击、振捣时产生的荷载影响按Q冲=2kN/㎡计算

则支架承受荷载总量:

(1)、箱梁主体:

Q箱支=Q箱+Q模+Q施+Q冲=27.048kN/㎡

(2)、翼板:

Q翼支=Q翼+Q模+Q施+Q冲=14.37kN/㎡

(3)、横隔梁段:

Q横支=Q横+Q模+Q施+Q冲=43.2kN/㎡

4.2.2、支架搭设

我部采用钢管支架满布式搭设,左右幅分别搭设,以箱梁主体中心为中线对称布置,箱梁每跨纵向长度20m,宽度与箱梁同宽,纵向间距0.8m,横向间距0.9m(腹板处加密为0.5m);横隔梁处横向间距0.45-0.6m,纵向间距0.4m;翼板支架纵向0.8m,横向1.0m。

竖向箱梁主体采用4.5m立杆,翼板6m立杆,为保证稳定性,立杆沿竖向每1.35m布设横向拉杆。

为保证荷载均匀分布于地基,底托为15×15cm竹胶板,下设3m×0.3m×0.06m木垫板。

支架上部顺桥向铺设10×10cm方木,间距50cm,上面横桥向铺设间距25cm的5×10cm方木,再上为1.5cm竹胶板底模,并用铁钉固定。

具体布设见后附支架布设平、立面图。

4.2.3、支架强度验算

(1)、箱梁主体:

主体支架承受均布荷载为Q箱支=27.048kN/㎡,主体支架按最不利布置0.8×0.9计算,则一个支架框架受力为:

N=Q×S=27.048×0.8×0.9=19.475kN

查《公路施工基本作业手册(桥涵)》:

φ48×3.25mm钢管支架横杆步距1.35m格式在保证其稳定性的基础上,单根允许荷载[N]=30.2KN

N<[N]验算通过

(2)、横隔梁段

横隔梁段长1.8m,为实体结构,支架按0.4×0.6格式布设,则一个支架框架受力为:

N=Q×S=43.2×0.4×0.6=10.368KN

查《公路施工基本作业手册(桥涵)》:

φ48×3.25mm钢管支架横杆步距1.35m格式在保证其稳定性的基础上,单根允许荷载[N]=30.5KN

N<[N]验算通过

4.2.4、翼板:

翼板均采用0.8×1.0支架,横杆步距1.35m,翼板荷载小于箱梁主体;则一个支架框架受力为:

N=Q×S=14.37×0.8×1.0=11.496KN

查《公路施工基本作业手册(桥涵)》:

φ48×3.25mm钢管支架横杆步距1.35m格式在保证其稳定性的基础上,单根允许荷载[N]=30.5KN

N<[N]验算通过

4.2.5刚度验算:

对荷载最大处级即横隔梁段进行分析,分横向横杆、纵向横杆分别计算:

(1)、横向横杆:

q=43.2*0.4=17.28kN/m

弯曲强度:

σ=ql2/10W=17.28*6002/10/4785=130.0MPa

σ<[σ]=215MPa

抗弯刚度:

f=ql4/150EI=17.28*6004/150/2.1*105/1.215*105

=0.585mm<[f]=3mm

(2)、纵向横杆:

按三跨连续梁进行计算:

F=17.28*0.6=10.368KN

最大弯矩:

Mmax=0.267*11.508*.4=1.009KN.m

弯曲强度:

σ=Mmax/W=1009/4.785=210.8Mpa

σ<[σ]=215Mpa

抗弯刚度:

f=1.883*W*l2/100/E/I

=1.883*1009*4002/100/2.1*105/1.215*105

=0.0012mm<[f]=3mm

4.2.6稳定性验算:

《公路施工基本作业手册(桥涵)》中该支架所设计的荷载均考虑了其稳定性、偏心荷载及长细比稳定系数,即用该参数验算强度时,其稳定性是可以保证的,现对其验算如下:

单一组合框架立杆步距1.35m,钢管直径48mm,

则其长细比为:

λ=l/d=1350/48=28

纵向弯曲系数为:

ψ=0.48

则该立杆失稳压力值为:

[N]=A*ψ*[σ]=0.48*456mm2*215Mpa=47kN

上述箱梁、横隔梁及翼板所受荷载N均小于[N]值,从而该支架稳定性通过

4.2.7剪刀撑布置:

为增强其整体性,增加稳定性,纵向在箱梁主体中部、底板边部、翼板外侧设5排剪刀撑,呈45°方向,每5m一道交叉布设,横向每5m一道剪刀撑,以提高其稳定性,从而提高其抗压强度。

4.2.8地基处理:

(1)、地基承受最大荷载计算:

箱梁主体处:

Q箱地=Q箱支+Q支=28.248kN/㎡

横隔梁处:

Q横地=Q横支+Q支=44.4kN/㎡

翼板处:

Q翼地=Q翼支+Q支=15.57kN/㎡

(2)对地基承载力要求:

按实际接触地面面积计算

箱梁主体处:

Q箱地*0.8*0.9/(0.3*0.9)=75.328kPa

横隔梁处:

Q横地*0.4*0.6/(0.3*0.6)=59.2kPa

翼板处:

Q翼地*0.8*1.0/(0.3*1.0)=41.52kPa

根据上述计算可知,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最大为75.328kpa,考虑安全因素结合实际情况,决定地基处理承载力为大于500kpa。

由于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已破坏了原地面,用素土回填,原地面处承载力均大于400kPa。

在此基础上用5%石灰土进行处理。

处理比支架周边均宽出1.0m,处理厚度30cm,压路机压实,压实度达到93%以上,桥墩处要用小型夯具认真夯实。

确保地基处理承载力为大于500kpa。

为防水及加强地基承载力,在5%石灰土上铺5cm厚7.5号水泥砂浆,然后放木垫板。

按计算所得设置纵横坡,与桥面系一致,根据模板支架高度及箱梁空间,计算地基顶面高程。

顺桥长方向两侧挖排水沟,连接到自然沟渠中,使水流畅通,不产生积水,地基表面平整,防止积水浸泡基础,造面塌陷。

4.3支架预压

4.3.1预压目的:

(1)、验证支架计算及搭设的正确性。

(2)、消除基础不均匀沉降,避免因支架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支架失稳。

(3)、消除支架地基的非弹性形变形,避免混凝土产生裂纹。

(4)、测定支架模板的弹性变形,在底模搭设时,标高控制预留该弹性变形值。

4.3.2、预压思路

按均布荷载加压,加压值等于箱梁自重加施工荷载重量,为方便加载卸载,拟采用砂袋人工均匀码放,分阶预压。

4.3.3、实施预压力

(1)预压荷载:

加压值等于箱梁自重加施工及震动荷载重量,分箱梁主体正常段、横隔梁段、翼板三处根据砂的容重换算荷载高度。

箱梁主体正常段:

H箱=Q箱支/ρ砂=27.048kN/㎡/14.3kN/m3=1.9m

横隔梁段:

H横=Q横支/ρ砂=43.2kN/㎡/14.3kN/m3=3.02m

翼板:

H横=Q翼支/ρ砂=15.57kN/㎡/14.3kN/m3=1.1m

(2)堆载方法及步骤:

在支架顶部铺方木,上垫宝丽板作为底模,设专人放样,分清段落注明加载高度,然后安放砂袋。

砂袋按每袋50kg计算。

横向从中间向两边进行加载,纵向从跨中向两端进行加载,按顺序堆放整齐,全联整体加压。

装砂袋逐级等载预压,第一次按30%压重加载,观测24小时,第二次70%,观测24小时,每三次100%,达到100%后单位截面砂袋总重不小于梁体重量。

加载时要有专人清点、记录,检查堆载高度。

(3)、沉降观测:

采用水准仪观测沉降值,测点用红油漆布置在模板上,按梁体两端、中部及1/4处位置设立观测点(可根据情况适当加密),每断面布置3个测点。

水准点引至附近。

每天定时观测,设专人用同一台仪器分早8:

00、中12:

00、晚16:

00三次观测,取平均值作为观测结果,测量记录要详细、清楚,并绘制测点布置图,根据观测值绘制沉降动态图,进行分析,直至标高变化变化趋于平稳。

即日沉降值不超度±2㎜,分析数据确定支架的非弹性变形及稳定性、强度等指标。

(4)、预拱度设置:

卸载后再对模板原点位标高进行检测以确定支架的弹性变形值,通过调整顶托预留支架的弹性变形量。

经计算并结合以往施工经验确定箱梁预拱度δ=2cm,支架的预拱度最大值设在跨中,梁的两端为零,按二次抛物线进行分配,计算式如下:

δx=4δ.x.(L-x)/L2,确保箱梁浇筑成型后线条顺畅美观。

4.4、箱梁模板

箱梁外露面的模板采用优质15㎜厚竹胶板制作,隐蔽表面的模板采用定型钢木结构制面,箱梁底板用15㎜竹胶板铺设在10*10㎝的方木上,并用螺钉固定。

模板拼缝要求顺直、平整、严密,确保混凝土外观质量。

箱梁底板和腹板混凝土浇筑后安装顶面模板,顶板有用木板拼装而成,箱梁内模用钢管加固,保证有足够的强度。

因张拉钢束及检查箱梁内部质量和拆模需要,须在每个箱梁室的顶面设置80*80㎝的进人孔,位置设在箱梁受力最小的四分之一跨左右,同一跨的两室不要设在同一截面上,应错开布置。

模板间隙用海绵条和胶带堵塞,防止漏浆。

4.5、钢筋绑扎及波纹管安装

在铺好的底模上进行标高复核,轴线测设,并经监理复核后再进行放线,钢筋绑扎。

根据图纸进行钢筋下料。

钢筋绑扎严格按照图纸和规范进行,钢筋骨架可以在定型加工槽内加工成型再吊到桥面进行拼装。

钢筋绑扎焊接后必须检查每个接头,确保绑扎焊接长度符合规范要求。

焊缝饱满,无气孔,焊渣清理干净。

骨架焊接时从中间向两边对称进行,制作好的骨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以便在运送、吊装和浇筑混凝土时不变形。

钢筋施工时要注意砼垫块的放置,损坏的垫块要及时更换,确保钢筋有足够的保护层。

钢筋之间互相干扰时,做适当调整。

调整的原则是:

构造钢筋让位于主钢筋,细钢筋让位于粗钢筋,普通钢筋让位于预应力钢筋。

支座预埋钢筋及钢板、伸缩缝处的预埋钢筋及墙式护栏的预埋钢筋要做到位置准确,数量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按设计图纸位置安装波纹管,管道线形圆顺,位置准确,固定牢固。

钢束下料长度=钢束设计长度+工作长度,波纹管的设计长度等于钢束的设计长度。

钢束锚固端的前方应预留足够张拉钢束的空间,一切有干扰的构造及附属设备均应在张拉后再设。

4.6、箱梁砼浇筑及振捣

箱梁混凝土浇筑分两次进行,先浇筑底板和腹板,再浇筑顶板至外腹板与翼板交界以上2㎝处。

浇筑底板和腹板混凝土时,纵向分段水平分层浇筑。

混凝土浇筑应边续不间断,第一次和第二次浇筑的时间应间隔至少24小时,第二次浇筑前,应检查脚手架有无收缩和下沉,并打紧各锲形块及钢管卡扣,以保证最小的压缩和沉降,在离翼板外缘2cm处设0.5cm深半圆型滴水槽,以阻止水流污染砼表面。

浇筑时注意不要碰撞预应力预留孔道,对钢筋较密集部位及张拉端齿板砼应仔细振捣,保证密实。

为减少砼的收缩裂缝,砼浇筑完成,收水结束后(顶板砼)砼达到初凝即用土工布覆盖并洒水养护。

为了把箱体内的水能尽快排出,不产生附加荷载,砼浇筑前在箱梁底板设透气孔。

由于箱梁砼方量比较大,在混凝土中掺加缓凝剂,初凝时间大于8小时。

在砼浇筑过程中派专人观察模板支架的情况,一旦发现有模板漏浆、变形等情况及时处理。

并安排测量人员观测支架的沉降情况,做好记录。

同时按要求做好砼的试块。

箱梁顶板混凝土浇筑前,须加密顶板的高程控制,使成型的混凝土顶面高程达到设计要求,在浇筑时先用插入式振动器或平板振动器震实,然后再找平,找平时要跟踪观察混凝土面的高低情况,及时补料或铲除多余砼。

4.7、预应力张拉和压浆施工

根据图纸要求,当箱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时,即可对箱梁施加预应力。

4.7.1、准备工作

(1)、对同条件下的混凝土试件进行实验(检查其强度是否达到设计强度的90%?

);

(2)、对张拉千斤顶与油表应进行配套校验,以确定张拉力与压力表读数之间的关系。

4.7.2、预应力筋的施加程序及钢束的张拉顺序

(1)、预应力筋施加程序

采用分级张拉(初应力按15%σcon控制)预应力钢束,即:

0→15%σcon→30%σcon→100%σcon——→检查伸长量→锚固

(2)、钢束张拉顺序

钢束张拉顺序应严格按图纸要求进行,配两套张拉设备于两端对称张拉,一端先顶锚,另一补端足压力后再顶锚。

4.7.3、张拉控制

钢束张拉采用应力应变双向控制,以应力为主,测伸长量进行校核。

实际伸长量与理论伸长量的差值应控制在±6%的范围内,否则应停止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张拉。

(1)、理论伸长量的计算

采用分段计算,然后叠加的方法

L=Σ△Li=ΣPi•Xi/(Eg•Ag)

Pi=Pi-1[1-EXP(-KX-μθi)]/(KX+μθi)

其中:

△L—预应力筋总伸长量(mm);

△Li—第i(i=1、2、3…)段预应力筋的伸长量(mm);

Pi—第i段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值(N);

Pi-1—从张拉端起第i段预应力筋起始端的张拉力值(N);

Xi—第i段预应力筋的长度(m);

θi—第i段预应力筋的转角(弧度);

Eg—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Eg=1.95×105Mpa;

施工时根据钢绞线的实测弹性模量计算钢束的理论伸长值

Ag—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

Pi-1—从张拉端起第i段预应力筋起始端的张拉力值(N);

Pi=Pi-1(-KX-μθi)

P1=(1-r)P0

P1为预应力筋张拉端张拉力值(N);

P0为预应力筋张拉端锚下控制张拉力值(N);

r为锚口摩阻损失系数,取值一般为3%~6%;

μ为预应力筋与孔道之间的摩擦系数,取值0.25;

K为孔道每米长度局部偏差的摩擦系数,取值0.0015;

(2)、实际伸长量计算可参照规范得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