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396799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docx

《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docx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单元备课

一、教材分析:

“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与过去“元、角、分”的教学内容相比有较大的突破。

过去的教材以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和会进行简单的计算为主。

现在的教学内容是在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学习使用人民币,在买东西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计算。

在教材编写方面,过去的教材把学生认知起点定格为零,脱离购物活动教学人民币的知识。

现在的教材尊重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认币、换币和取钱、付钱、找钱等活动中掌握人民币的知识和简单的购物技能。

教材编排是很有层次的。

先教学小面值的人民币,再教学大面值的人民币,是合理的认知线索。

先教学1元、1角和1分,因为它们是人民币的主币,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后教学其他面值的人民币,这些都是辅币,分别由若干个1元、1角或1分组成的。

还安排了许多换币、付钱、找钱等使用人民币经常进行的活动,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

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2、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3、组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观察、多操作、多实践,熟记“1元=10角、1角=10分”的进率。

4、教学措施:

1、在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学习使用人民币,创设真实的购物情景,让学生在买东西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尊重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认币、换币和取钱、付钱、找钱等活动中掌握人民币的知识和简单的购物技能。

2、充分调动小组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互相帮助,互相督促,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教学准备:

投影、挂图、人民币若干等

六课时安排:

6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

认识人民币52-54页例题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能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2、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并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点:

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能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

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教具、学具准备:

第四套、第五套人民币

一、创设情境

1、今天是小明7岁的生日,妈妈要带小明去买生日蛋糕和礼物。

小明要自己试试买礼物和蛋糕。

2、同学们,你们都用过人民币吗?

谁能说说你是在什么时候用的?

学生自由发言

3、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人民币?

在小组内说自己见过的人民币。

A、纸币、硬币b、几元、几角、几分

4、揭示课题:

认识人民币

二、探究新知

1、认识人民币

(1)认识人民币单位

同学们都见过那些面值的人民币?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学生介绍:

几分、几毛、几块。

教师引导并板书:

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常用单位。

(2)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教师出示1元人民币,请学生介绍1元人民币。

从字体、颜色、人物不同方面介绍。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介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3)归纳整理

把准备的人民币分类

学生分类:

按材料分为纸币、硬币。

按面值分为元、角、分。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人民币单位元、角、分,帮助教师整理人民币。

并介绍以元为单位的有几种,以角为单位的有几种,以分为单位的有几种。

2、人民币兑换

1)帮助小明换钱。

小明也认识这些人民币。

妈妈想考验一下小明,于是说:

“小明,东西买完了,我们还有些零钱,你去买一块橡皮吧!

“小明来到商店一看,橡皮的标签上只写着”1角“,他为难了。

谁来帮帮他?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角=10分。

2)如果老师这里有许多1角的人民币,我想买一把1元的小刀,应怎样付钱?

板书1元=10角

3)这里有几个问题,谁能回答呀?

出示3角=()分5元=()角10角=()元80分=()角

3、大额人民币的换算

小明和妈妈买完东西乘车回家,车票1元,可是妈妈钱包里只有这些钱(出示大额人民币),没有1元怎么办?

一张5元可以换()张1元

一张10元可以换()张1元

同学们,平时买东西时,我们还可能用到10元,下面的问题谁会?

一张50元可以换()张10元。

一张100元可以换()张20元

一张100元可以换()张50元。

三、实践活动

1、兑换游戏

(1)1元换成零钱,怎样换?

(2)小组合作。

把零钱换成整钱或把整钱换成零钱。

2、我是购物小主人

教师出示货架,摆好并有标签的物品。

同学们说清楚要没什么,是怎样付钱的。

四、我的收获

这节课你学得开心吗?

你有什么发现?

第二课时

课题:

练习十二练习题55-56

教学目标:

1、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针对学生实际需求开展有效练习。

2、充分挖掘“关系”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数感。

3、适度拓展货币文化,丰富学生的认知。

教学重点:

能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

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

一、基础练习

1、出示第1题:

把纸币和相应的硬币连起来。

巩固对小面额人民币的认识,使学生能够辨别面额相等的纸币和硬币。

学生能够辨别面额相等的纸币和硬币。

学生写出相应的总钱数,进一步熟悉小面额的人民币

2、出示第2题,让学生写出相应的总钱数,进一步熟悉小面额的人民币,并为后面的计算做铺垫。

3、出示第5题摆出下面物品需付的钱。

是第2题的逆运算。

说说你打算怎样付钱。

4、借助元角的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生可以组合买,可以只买一种东西。

完成第4题,1元钱能买什么?

说说你打算怎样付钱。

学生可以组合买,可以只买一种东西。

二、巩固练习

1、第6题,给出的钱能买什么?

在能买的物品下面画ˇ

1)先估一估大约有多少钱先估一估大约有多少钱

算一算给出的钱有多少?

与右侧商品的价格去比较,做出判断

2)算一算给出的钱有多少?

与右侧商品的价格去比较,做出判断

2、第7题钱币兑换活动

给学生适度的介绍货币文化活动:

在人民币上有国徽、有不同民族的文字、国家领袖图像,多处风景名胜。

三、拓展练习

你知道吗?

2.00元=2元0.50元=5角59.90元=59元9角

给学生介绍生活中用小数表示的商品价格,并展示读价格的方法。

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的价格还有另外一种表示方法。

学生知道生活中的价格还有另外一种表示方法。

第三课时

课题:

简单的计算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知道物品价格的表示形式。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

学会看物品价格的表示形式。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

一、谈话引入

昨天我们调查了商品的价格,今天我们就继续研究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板书:

简单的计算

下面请同学们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调查的商品价格,一会儿选出一份调查表,代表你们小组展示给大家。

二、学习新课

(一)单复名数互化

1、展示一位学生的调查表,理解商品价格表示的含义。

小组展示调查的商品价格理解商品价格表示的含义

矿泉水:

1元2角面包3元5角

2、通过付钱学会换算

假如让你买一瓶矿泉水你怎样付钱?

小组交流付钱的方式

小结:

无论那种付钱方式,只要面值是1元2角就是正确的。

交流如果用1角1角的付,应该付多少?

为什么

思考:

18角=()元()角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做一做”第1题

集体订正。

二)单位统一,先换算再运算。

3、出示例6

我们已经会买一件商品了,老师这里有一些气球。

出示例6五种气球的价格,请同学们说说每种气球的价钱。

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板书问题:

1)买一个蓝气球和红气球一共要付多少钱?

5+8=13角13角=1元3角

笑脸气球比花气球贵多少钱?

1元=10角10—6=4角

2)对比第

(1)和

(2)题为什么第

(1)题可以直接计算第

(2)题就要先把1元=10角在计算呢?

3)小结:

单位相同时直接计算,单位不同时要先统一单位,在进行计算。

4)笑脸气球和天鹅气球一共多少钱?

1元+3元1角=4元1角

5)小结:

不论哪个问题,在计算时都换成相同单位再进行计算,然后变换单位。

三、巩固练习

完成“做一做”第2题

先说说是怎样算的,你打算怎样算。

四、全课小结

今天有什么收获?

第四课时

课题:

解决问题58页例7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综合运用所学的人民币的相关知识解决购物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初步学会有序思考。

3、沟通生活和数学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重点在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罗列和尝试调整策略。

教学难点:

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初步学会有序思考。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熊最近开了一家商店,咱们快去看看把

二、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出示商品,帮我们介绍一下商品的价钱好吗?

从中选两个商品,并算算需要多少钱?

揭示课题:

同学们真会解决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解决购物中遇到的问题。

板书课题:

解决问题

三、研究讨论,获得方法

小熊的商店还专门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杂志。

1、理解问题

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

杂志的价钱,用13元去买,问题是“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那两本杂志?

“正好”一个词,是什么意思?

2、引导学生有方向、有顺序地思考

从中选两个商品,并算算需要多少钱

预设:

由于学过了20以内的进位加、减法,学生对计算很熟练,因此学生最多的是“看数凑13”,答案很可能是脱口而出的。

此时,教师应注重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思考的,是否还有其他答案等。

同时让学生说出自己思考的机会,尤其应突出调整方案的过程和有序罗列的方案。

(1)教学“尝试-调整”策略

1)我想随便选2本,结果检查符合要求吗?

根据他的思路应怎样调整呢?

学生得出:

结果比13多了,应把其中一本换成便宜一些的。

2)小结:

看来,当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尤其是数据大时,可以先选两本试一试,根据试算的结果再进行调整,这是一种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如果我们先选择了8元和7元这两本书,我们又该怎样调整?

学生讨论交流

4)小结:

在试的过程中难免一次就试对,应该根据试算的结果和信息进行有方向性的调整,第一次试算的结果打了,就把一本调整成价格便宜一些的;反之,第一次试算的结果小了,就将一本调整成价格贵一些的。

直到找到答案。

(2)教学“有序罗列”策略

教师出示:

6元

5元8元13元

7元

先选一本,然后按顺序试一试,这样的方法行吗?

请你们像这样算一算,看看哪种情况是可以的。

引导学生继续选下一本,并有序搭配。

小结:

这样选有什么好处?

为什么?

有序思考,

想的全面。

3、回顾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个问题解答正确吗?

我们应该怎样检查?

4、小结:

今天又学到了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种是先尝试再根据试算的结果进行有方向的调整,另一种是按顺序罗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他们都是解决问题的最基本的方法。

四、巩固复习,拓展提高

完成58页“做一做”

学生思考:

你先选一本,你会选“4元”吗?

“6元”呢为什么?

小结:

选数据时还要结合实际估一估。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怎样解决购物中的实际问题,你又什么收获?

第五课时

课题:

练习十三59-60页

教学目标:

1、复名数与单名数之间换算,让学生清楚换算的过程与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

学会看物品价格的表示形式。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

一、基础练习

1、出示第1题,巩固复名数与单名数之间的换算。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出示第3题进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说说那几道题可以直接计算,为什么?

那道题不能直接计算,为什么?

使学生明白相同单位的量进行加、减计算。

5角+1元3角=()元()角要统一单位再计算。

3、出示第4题,解释“正好”含义。

多种方案呈现。

方法展示:

1、罗列的方式2、用总钱数减其中一个数的方法。

二、提高练习

1、在比较练习中,关注不同的货币单位,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

出示第6题,先比元再比角;单位不统一时根据需要进行单位换算。

2、出示第7题,简单计算混合练习。

引导学生认真读题,理解每个问题的含义,选择相对应的信息进行解答。

3、第8题,逆向思考的问题

思考:

付了多少钱和找回多少钱之间的关系?

算算付了多少钱?

找回的钱比5元少?

可能是多少钱?

根据给定的信息,算出篮球的价格。

三、你知道吗?

向学生介绍我国货币的历史知识,使学生从货币产生的角度理解人民币,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