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大专升本考试大纲总.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397416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6.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师大专升本考试大纲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江西师大专升本考试大纲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江西师大专升本考试大纲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江西师大专升本考试大纲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江西师大专升本考试大纲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江西师大专升本考试大纲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江西师大专升本考试大纲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江西师大专升本考试大纲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江西师大专升本考试大纲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江西师大专升本考试大纲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江西师大专升本考试大纲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江西师大专升本考试大纲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江西师大专升本考试大纲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江西师大专升本考试大纲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江西师大专升本考试大纲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江西师大专升本考试大纲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江西师大专升本考试大纲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江西师大专升本考试大纲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江西师大专升本考试大纲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江西师大专升本考试大纲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师大专升本考试大纲总.docx

《江西师大专升本考试大纲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师大专升本考试大纲总.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师大专升本考试大纲总.docx

江西师大专升本考试大纲总

江西师范大学

2012年“专升本”课程考试大纲

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专升本”文史、艺术类考生

《大学语文》统考课程考试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的考试内容分为语文知识、课文阅读分析和作文三部分。

(一)语文知识部分

语文知识的考试内容,包括作家作品知识和文体知识两个方面。

1、作家作品知识

作家作品知识的考核,以教材中的作者介绍为依据

①记忆56篇课文作者的姓名及其所处时代。

②识记议论文、记叙文两部分28篇课文作者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

2、文体知识

文体知识的考核,以教材中的说明文和诗词两部分28篇课文的文体属性。

说明文:

实体事物说明文、抽象事理说明文、科学小品。

诗词:

古体诗、近体诗、五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古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乐府古题、新乐府

(二)课文阅读分析部分

以议论文和记叙文两部分28篇课文为考核范围。

议论文

归纳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划分重要段落层次,概括层次大意。

认知文章所用论据的类别。

识别文中所运用的各种论证方法或驳论方法。

识别文中所采用的常用修辞手法。

2、记叙文

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划分重要段落的层次,概括层次大意。

认知文章的记叙方式。

识别文中的人物描写方法。

认知文中环境描写的类别。

识别文中所运用的常见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三)作文部分

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说明:

教材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专科《大学语文》,徐中玉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

 

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专升本”理工类考生

《高等数学》统考课程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函数、极限和连续

一、函数

(一)考试范围

1、函数的概念

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定义域;函数的表示方法;分段函数;陷函数。

2、函数的简单性质

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有界性和周期性。

3、反函数

反函数的定义,反函数的图像;反函数的基本性质。

4、函数的四则运算与复合函数

5、基本初等函数

6、初等函数

(二)考试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念;会求函数的定义域、表达式及函数值;会求分段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并会作简单分段函数的图像。

2、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有界性和周期性。

3、了解函数=y=f(x)与其反函数y=f-1(x)之间的关系(定义域、值域、图像),会求单调函数的反函数,会求分段函数的反函数。

4、理解复合函数的复合关系。

5、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简单性质及其图像。

6、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7、会建立简单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式。

二、极限

(一)考试范围

1、数列极限的概念

数列;数列极限定义。

2、数列极限的性质

惟一性;有界性;四则运算法则;夹逼定理;单调有界数列极限存在定理。

3、函数极限的概念

函数在一点XO处极限的定义,左、右极限与函数在一点极限的关系,x→∞,x→-∞,x→+∞时函数的极限,函数极限的几何意义。

4、函数极限的性质

惟一性定理;夹逼定理;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5、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

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定义;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关系;无穷小量的性质;两个无穷小量阶的比较。

6、两个重要极限

=1和(1+)x=e

(二)考试要求

1、了解极限的概念(对极限定义中“ε-N”,“ε-δ”,“ε-M”的描述不作要求),能根据极限概念分析函数的变化趋势。

掌握函数在一点处的左极限与右极限,理解函数在一点处极限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

2、了解极限的有关性质;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3、理解无穷小量、无穷大量的概念;掌握无穷小量的性质,掌握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关系;会进行无穷小量阶的比较(高阶、低阶、同阶和等阶);会用等阶无穷小求极限。

4、熟练掌握用两个重要极限求一些函数的极限。

三、连续

(一)考试范围

1、函数连续的概念

函数在一点连续的定义;左连续与右连续;函数在一点连续的充分必要条件;

函数的间断点及其分类。

2、函数在一点处连续的性质

连续函数的四则运算;复合函数的连续性。

3、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有界性定理;最大值与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包括零点定理)。

4、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二)考试要求

1、理解函数在一点连续与间断概念,掌握判断函数(含分段函数)在一点处连续的方法,理解函数在一点连续与极限存在的关系。

2、会求函数的间断点及确定其类型。

3、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会用这些性质证明某些命题。

4、理解初等函数在其定义区间上的连续性,并会利用函数的连续性求极限。

第二部分:

一元函数微分学

一、导数与微分

(一)考试范围

1、导数概念

导数的定义;左导数与右导数;导数的几何意义;可导在连续的关系。

2、异数的四则运算法则与异数的基本公式,复合函数求导法则。

3、求导方法

复合函数求导法;隐函数求导法;对数求导法;用参数方程给出函数的求导法。

4、高阶导数的概念

高阶导数的定义;二级导数的计算;简单函数的n阶导数。

5、微分

微分的定义;微分与导数的关系;微分法则;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

(二)考试要求

1、理解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可导性与连续性的关系;会用定义求函数在一点处的导数。

2、会求曲线上一点处的切线方程与法线方程。

3、熟练掌握导数的基本公式、四则运算法则及复合函数的求导方法。

4、掌握隐函数求导法与对数求导法,会求分段函数的导数。

5、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函数的二阶导数,会求简单函数的n阶导数。

6、理解函数的微分概念,掌握微分法则,了解可微与可导的关系,会求函数的一阶微分。

二、微分中值定理及导数的应用

(一)考试范围

1、微分中值定理

罗尔(Rolle)中值定理;拉格朗日(Lagrange)中值定理;柯西中值定理

2、洛必达(L’hospital)法则

3、函数增减性的判定法

4、函数的极值与极值点;最大值与最小值

5、曲线的凹凸性、拐点;曲线的渐近线

(二)考试要求

1、了解罗尔中值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和柯西中植定理(知道它们的条件和结论)。

2、熟练掌握用洛必达法则求“0/0”,“∞/∞”,“0·∞”,“∞-∞”,“1∞”,“00”,“∞0”型未定式的极限的方法。

3、掌握利用导数判别定函数的单调性及求函数的单调增、减区间的方法;会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证明简单的不等式。

4、理解函数极值的概念,掌握求函数极值和函数的最大、最小值的方法,并会角简单的应用问题。

5、会判定曲线的凹凸性;会求曲线的凹凸区间和拐点;会求曲线的水平与铅直渐近线、斜渐近线,会用导数作简单函数图形。

第三部分:

一元函数积分学

一、不定积分

(一)考试范围

1、不定积分的概念

原函数的定义;不定积分的定义;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

2、基本积分方式

3、换元法

凑微分法;作代换法。

4、分部积分法

5、简单有理函数的积分;简单三角函数有理式的积分。

(二)考试要求

1、理解原函数概念不定积分概念及其关系;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

2、熟练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积分方式。

3、熟练掌握凑微分积分法和作代换法(限于三角代换与简单的根式代换)。

4、熟练掌握不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

5、掌握简单有理函数积分与简单三角函数有理式的积分。

二、定积分

(一)考试范围

1、定积分的概念

2、定积分的定义及其几何意义;可积条件。

3、定积分的性质

4、定积分的计算

变上限的定积分;定积分的牛顿――莱布尼茨公式;换元积分法;分部积分法。

5、无穷区间上的广义积分

6、定积分的应用

平面图形的面积;旋转体体积;用定积分求功,水压力与平面薄板的重心;函数的平均值。

(二)考试要求

1、理解定积分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函数的可积条件。

2、掌握定积分的基本性质。

3、理解变上限的定积分是变上限的函数,掌握对变上限函数求导的方法。

4、掌握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5、熟练掌握定积分的换元法与分部积分法。

6、掌握无穷区间上广义积分的计算。

7、掌握直角坐标系下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平面图形绕坐标轴旋转所得旋转体的体积;会用微元法求功和水压力;会求平面薄板的重心;会求函数在区间[a,b]上的平均值。

第四部分:

多元函数微积分

(一)考试范围

1、多元函数

多元函数的定义;二元函数的定义域;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及无条件极值。

2、偏导数与全微分

一阶偏导数;全微分;二阶偏导数

3、复合函数的偏导数;由方程F(x,y,z)=0确定的二元隐函数z=f(x,y)的偏导数。

4、二重积分

二重积分的概念;二重积分的性质;直角坐标下的二重积分的计算;极坐标下二重积分的计算。

二重积分的几何应用。

(二)考试要求

1、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求二元函数的定义域;了解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

2、理解二元函数一阶偏导数和全微分的概念,掌握二元函数的一阶偏导数的求法;掌握二阶偏导数及二元函数全微分的求法。

3、掌握复合函数偏导数与隐函数偏导数的求法。

4、理解二重积极的概念;掌握二重积分的性质;熟练掌握直角坐标系下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及在极坐标下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会用二重积分求几何体的体积。

第五部分:

无穷级数

(一)考试范围

1、常数项级数

常数项级数的定义;常数项级数收敛与发散的概念;正项级数敛散性判别方法;任意项级数的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

2、函数项级数

函数项级数的收敛域;幂级数的收敛区间和收敛半径;幂级数的收敛域(考试区间端点的敛散性),幂级数在收敛区间内的和、差、积、商运算法则及可逐项微分与可逐项积分的性质;简单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幂级数在收敛域内的和函数。

(三)考试要求

1、解常数项级数收敛、发散及收敛级数的和的概念,掌握级数的基本性质及收敛的必要条件。

2、掌握几何级数与P级数的收敛。

3、熟练掌握正确项级的比较收敛法、比值审敛法和根值审敛法。

4、会用莱布尼兹判别法判定交错级数的敛散性。

5、会判定任意项级数的绝对收敛与条件收签。

6、熟练掌握幂级数的收敛半径、收敛区间及收敛域内的求法。

7、理解幂级数在其收敛区间内的基本性质,会求一些幂级数在收敛域内的和函数。

8、掌握ex,sinx,cosx,ln(1+x)和(l+x)a幂级数展开式,并会用它们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

第六部分:

空间解析几何

(一)考试范围

1、两点间的距离

2、向量的定义及向量的坐标表示

3、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的数量积及向量积

4、两向量垂直、平行的条件

5、平面方程及点到平面的距离;两平面的位置关系

6、直线方程及两直线的夹角;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7、常见曲面:

球面方程;圆柱面方程;圆锥面方程;旋转曲面方程。

(旋转椭球面,旋转抛物面)

(二)考试要求

1、会求空间的两点距离

2、掌握向量的定义及向量的坐标表示;会求向量的模,单位向量,向量的方向余弦。

3、熟悉向量的线形运算,掌握两向量平行的条件。

4、会求两向量的数量积(或称内积),及两向量的夹角掌握两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

5、向量的向量积(或称外积)

ⅰ.掌握平面的点法式方程和一般方程,会求平面方程,了解两平面平行、垂直、相交、重合的条件;会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ⅱ.掌握直线的点向式方程和参数方程,会求直线的方程,了解两直线平行、垂直的条件。

会求两直线的夹角。

ⅲ.了解球面、圆柱面、圆锥面、旋转曲面等简单面的方程,并能作出它们的草图。

第七部分:

常微分方程

(一)考试范围

1、常微分方程的概念:

微分方程的解、通解、初始条件和特解

2、一阶可分离方程变量方程;齐次方程;一阶线性方程,贝努里方程;全微分方程

3、可降价的某些二阶方程

4、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

1、考试要求

a)了解微分方程,微分方程的阶;微分方程的特解、通解、初始条件等概念。

b)熟练掌握一阶可分离变量方程、齐次方程、一阶线性方程、贝努里方程、全微分方程的解法。

c)会解下列可降价的二阶微分方程

          y〃=ƒ(x)

不显含y的二阶方程:

y〃=ƒ(x,y′)

不显含x的二阶方程:

y〃=ƒ(y,y′)

d)掌握二阶线性微分方程通解结构

e)熟练掌握二阶常系数线性非齐次方程的通解或特解自由项f(x)

为①(a0+a1x+a2x2+…+anxn)eax

或②(a0+a1x+a2x2+…+anxn)eaxcosβx

或③ƒ(x)=(a0+a1x+a2x2+…+anxn)eaxsinβx

 

参考书目录

1、《高等数学》(第四版)上、下册,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高等数学

(一)》微积分(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高汝熹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专升本”小学教育

(语文教育方向)专业《现代汉语》课程考试大纲

一、总要求

认真通读并读懂教材,掌握各章节的基本内容,能独立完成各章节后的思考与练习题。

教材

二、教材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上下)》(增订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2

月第23次印刷。

三、基本内容

第一章绪论

什么是现代汉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现代汉语方言;现代汉语特点和地位;现代汉语规范化

第二章语音

第一节语音概说

第二节声母

第三节韵母

第四节声调

第五节音节

第六节音变

第七节音位

第三章文字

第一节汉字概说

第二节汉字的形体

第三节汉字的结构

第四节汉字的整理和规范化

第五节使用规范汉字

第四章词汇

第一节词汇、词汇单位和词的结构

第二节词义的性质和构成

第三节词义的分解

第四节词义的聚合

第五节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第六节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

第七节熟语

第八节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的规范化

第五章语法

第一节语法概说

第二节第三节词类

第四节短语

第五节句法成分

第六节句子的分类

第七节常见的句法失误

第八节复句

第九节句群

第十节标点符号

第六章修辞

第一节修辞概说

第二节词语的锤炼

第三节句式的选择

第四节至第七节修辞

第八节辞格的综合运用

第九节修辞中常出现的问题

第十节语体

 

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专升本”旅游管理专业

《旅游学概论》课程考试大纲

一、考核目的

《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旅游学科的基础理论,使他们能够了解旅游学所具有的学科综合性特征,对旅游学科的构成和发展等学科内容有一个全面了解,具备分析旅游业实践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考核要求

对参与本课程考试的所有学生,均要求能够按照各章内容提要进行课程的宏观把握,有机区分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并能作答各章的思考题。

三、考核内容

1、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了解:

原始社会的人类迁徙活动及其性质;人类最早旅行的产生;了解奴隶制社会的旅行发展与封建社会的旅行发展。

熟悉:

19世纪以前旅行发展的特点;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托马斯库克的活动与旅游业的诞生;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理解:

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一最基本的旅游活动发展规律。

2、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了解:

旅游定义的类型;旅游活动类型的划分标准;衡量旅游发展状况的指标。

掌握:

艾斯特定义;对旅游活动的界定与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国际旅游、国内旅游的概念及其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旅游活动的性质与特点。

理解:

旅游的定义;大众旅游、奖励旅游、社会旅游等概念。

3、旅游者

了解:

国际联盟、罗马会议对“旅游者”的定义与解释;解旅游者类型划分的标准与意义。

掌握:

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者”的现行解释;我国对来华入境旅游者的统计口径与我国国内旅游统计的有关规定;对国内旅游统计标准的界定;实现旅游活动所需要具备的主客观条件及其现实意义;不同类型旅游者的基本特点。

理解:

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

4、旅游资源

了解:

常用的旅游资源的定义;旅游资源调查的意义与基本内容;旅游资源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熟悉:

按基本属性为标准的旅游资源的类型;旅游资源的特点;旅游资源评价的基本原则;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基本内容与原则。

理解:

旅游资源的内涵;影响旅游资源价值的因素;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旅游资源遭受破坏的原因、旅游资源保护的措施。

5、旅游业

了解:

旅行社的定义;我国旅行社的发展现状;饭店在住宿业中的发展、饭店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与我国饭店业的发展现状;旅游交通的定义、旅游交通在旅游业中的作用与我国旅游交通的发展现状;旅游景点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与景点经营中的影响因素及我国旅游景点的发展现状;我国旅游产品的质量管理以及质量管理的基本途径。

熟悉:

旅游业的定义、性质与基本特点;旅游业的构成;国内外旅行社的分类;旅行社的业务;饭店的类型与等级划分;我国饭店的星级评定制度;饭店连锁集团定义、优势;饭店合作集团的类型;要的旅行方式;旅游景点的类型;国旅游景点的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旅游者选择旅行方式的影响因素。

理解:

旅游业与传统产业在制定标准上的差异;旅行社在旅游业中的作用;旅游景点的含义与特点;旅游产品的内涵、特点;旅游产品的质量标准。

6、旅游组织

了解:

各国国家旅游组织存在差异的原因,了解国家旅游组织的职能;了解国际旅游组织。

熟悉:

国家旅游组织的设立形式;熟悉我国的旅游组织的基本状况;与我国有关系的主要国际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组织的基本情况;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主要手段。

理解:

政府介入旅游发展的动机与必要性。

7、旅游市场

了解:

我国海外客源市场的基本状况;我国在国际旅游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

了解近几年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的特点;了解我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基本情况。

掌握:

旅游市场的概念;客源市场的重要性;旅游市场细分的概念和意义;熟悉旅游市场细分的标准;国际旅游客流与客源的分布格局并能分析国际旅游客流的规律;选择海外客源市场时应重点考虑的因素。

8、旅游的影响

了解:

旅游乘数效应与机理、旅游乘数的类型、影响旅游乘数效应的因素。

熟悉:

旅游和旅游业对旅游目的地的经济、社会文化与环境影响;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含义、内容与途径。

理解:

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含义。

四、参考教材

李天元,《旅游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最新版)

五、考试题型

不定项选择;名词解释;简答题;分析与论述题等。

六、考试方式与时间

 

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专升本”法学专业

《法理学》课程考试大纲

第一篇法学导论

第1章法学研究与法学教育

第一节法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法学与相邻学科

第三节法学教育

第1章法学的历史

第一节西方法学的历史

第二节中国法学的历史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的产生和发展

第3章法理学概述

第一节法理学释义

第二节中国法理学

第三节学习法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第4章法学方法论

第一节法学方法论

第二节法学的基本方法

第二篇法的本体

第5章法的概念

第一节法的用词

第二节法的释义

第三节法的本质

第四节法的特征

第6章法的渊源、形式和效力

第一节法的渊源

第二节法的形式

第三节法的分类

第四节法和效力

第7章法的要素

第一节法的要素释义

第二节法律概念

第三节法律规则

第四节法律原则

第8章法律体系

第一节法律体系释询问

第二节法律部门的划分

第三节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

第9章权利和义务

第一节权利和义务释义

第二节法与权利和义务

第三节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第四节权利和义务的分类

第五节权利界限与权利滥用

第10章法律行为

第一节法律行为释义

第二节法律行为的结构

第三节法律行为的基本分类

第11章法律关系

第一节法律关系释义

第二节法律关系的分类

第三节法律关系主体

第四节法律关系客体

第五节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与消灭

第12章法律责任

第一节法律责任释义

第二节法律责任的构成

第三节法律责任的类型与实现方式

第四节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

第13章法律程序

第一节法律程序释义

第二节正当程序的特征

第三节正当程序的作用与意义

第三编法的起源和发展

第14章法的起源

第一节原始社会概况

第二节法的起源的一般规律

第三节原始习惯与法的区别

第15章法的历史类型

第一节法的历史类型的概念

第二节古代法律制度

第三节近、现代资本主义法律制度

第四节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

第16章法律发展

第一节法律发展概述

第二节法律继承

第三节法律移植

第四节法制改革

第17章法制现代化

第一节法制现代化释义

第二节世界法制现代化的基本模式

第三节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道路

第四编法的运行

第18章法的运行概论

第一节法的生成

第二节法的实效

第三节法的实现

第19章立法

第一节立法的概念

第二节立法的原则

第三节立法权限划分体制

第四节立法过程与立法程序

第20章守法

第一节守法的概念

第二节守法的根据和理由

第三节守法的主客观条件

第四节普法教育与守法

第21章执法

第一节执法的概念

第二节执法的种类

第三节执法的体系

第四节执法的原则

第22章司法

第一节司法的概念和特点

第二节司法体系

第三节司法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第23章法律监督

第一节法律监督的概念

第二节法律监督的功能

第三节法律监督的原则

第四节法律监督的体系

第24章法律职业

第一节法律职业概述

第二节法律职业的技能

第三节法律职业的伦理

第四节法律职业制度

第25章法律方法

第一节法律方法概说

第二节法律推理

第三节法律解释

第四节法律论证

第26章法治与法治国家

第一节法治与法治国家的释义

第二节法治的基础

第三节法治的基本概念

第四节现代中国的法治实践

第五编法的作用和价值

第27章法的作用

第一节法的作用释义

第二节法的规范作用

第三节法的社会作用

第四节法的局限性

第28章法的价值

第一节法的价值释义

第二节法的价值体系

第29章法与利益

第一节利益与法概说

第二节法的利益调控机制

第三节法对利益关系的处理

第30章法与人权

第一节人权的释义

第二节法对人权的保护

第31章法与秩序

第一节秩序的释义

第二节法对秩序的维护作用

第32章法与自由

第一节自由的释义

第二节法对自由的保障作用

第34章法与效率

第一节效率的释义

第二节法对效率的促进作用

第六编法与社会

第35章法与经济

第一节法与生产方式

第二节法与市场经济

第三节法与经济全球化

第36章法与政治

第一节法与政治的一般关系

第二节法与国家

第三节法与政党及其政策

第四节法治国家与政治文明

第37章法与文化

第一节法与传统

第二节法与宗教

第三节法与法律文化

第38章法与道德

第一节道德的含义及其属性

第二节法与道德的联系、区别

第三节法与道德的冲突及解决

第四节伦理类型与法律发展

第39章法与科学技术

第一节科学技术概述

第二节法与科学技术的联系与区别

第三节法与科学技术的相互作用

第40章法与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