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答案12.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400369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5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答案1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西方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答案1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西方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答案1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西方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答案1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西方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答案1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西方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答案1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西方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答案1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西方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答案1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西方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答案1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西方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答案1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西方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答案1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西方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答案1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西方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答案1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答案12.docx

《西方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答案1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答案12.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方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答案12.docx

西方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答案12

习题十二

1.简释下列概念:

均衡产出或收入

答:

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此时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包括全体家庭和企业在内的各个经济部门想要有的支出,或者说计划或意愿的投资正好等于计划或意愿的储蓄。

消费函数

答:

指关于消费和收入的依存关系的函数,其图形表示即消费曲线。

凯恩斯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

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

答:

边际消费倾向指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也就是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

平均消费倾向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在收入中的比率。

边际储蓄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

答:

边际储蓄倾向指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

平均储蓄倾向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

投资乘数

>

答:

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变化的比率。

直接税

答:

是对财产和收入征税,其特点是纳税人就是负税人,无法转嫁税收负担。

间接税

答:

是对商品和劳务征税,其特点是纳税人并不是负税人,税收负担转嫁的方式包括向前转嫁和向后转嫁。

.

政府购买

答:

是指政府在商品和劳务上的支出,它包括政府在教育、卫生、防务、警察和公共投资方面的支出及其他经常性支出,它是一种实质性支出,有着商品和劳务的实际交易,因而形成社会需求和购买力。

政府转移支付

答:

是指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它是一种货币性支出,政府在付出这些货币时并无相应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发生,因而是一种不以取得本年生产出来的商品和劳务作为补偿的支出。

政府支出乘数

答:

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

税收乘数

答:

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

转移支付乘数

答:

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

通货紧缩缺口与通货膨胀缺口

答:

通货紧缩缺口是指实际总支出低于充分就业收入所要求的总支出之间的缺口,它测度着达到充分就业均衡所需要增加的总支出量。

通货膨胀缺口是指实际总支出超过充分就业收入所要求的总支出之间的缺口,它测度为实现充分就业均衡所需要降低的总支出量。

2.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答:

C

3.从短期来说,当某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等于零时,其消费支出可能()。

A.大于零;B.等于零;C.小于零;D.以上几种情况都不可能。

?

答:

A

4.从长期来说,如果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等于零,则消费支出()。

A.大于零;B.小于零;C.等于零;D.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

答:

C

5.在短期内,居民的()有可能大于可支配收入。

A.储蓄;B.消费;C.所得税;D.转移支付。

答:

B

6.直线型的消费函数表明平均消费倾向()。

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答:

A

7.下列哪一种情况不会使收入水平增加()

A.自发性支出增加;B.自发性税收下降;C.自发性转移支付增加;D.净税收增加。

"

答:

D

8.如果其他情况不变,净税收和政府购买增加同一数额时,则()。

A.总支出线(C+I+G)上移;B.总支出线(C+I+G)下移;C.总支出线(C+I+G)不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答:

A

9.假定净出口函数是

,且净出口余额为零,则增加投资支出将()。

A.使净出口余额和收入增加;B.收入增加,但净出口余额变为负值;C.收入增加,净出口余额不受影响;D.收入不受影响,但净出口余额变为负值。

答:

B

10.边际进口倾向上升()。

A.对乘数的影响和MPC一样;B.对乘数没有影响;C.使乘数变大;D.使乘数变小。

答:

D

11.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

答:

当处于均衡产出水平时,计划存货投资一般不为零,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零。

我们先看下图。

AD

45º线

IU>0AD

B

I

IU<0

 

OY0Y

假设消费函数

,税收函数

,则

,如上图所示。

图中B线为没有计划投资I时的需求线

,AD线和B线的纵向距离为计划投资I。

图45º线表示了收入恒等式。

45º线与B线之差为实际投资,从图中显然可以看出只有在E点实际投资等于计划投资,这时经济处于均衡状态,均衡收入为Y0。

而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一般不为零。

除E点以外,实际投资和计划投资不等,从而存在非计划存货投资IU。

当实际收入小于均衡收入Y0时,非计划存货投资为负,当实际收入大于均衡收入Y0时,非计划存货投资为正。

而在E点,产出等于需求,非计划存货投资为0。

12.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

答:

消费倾向就是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又称消费函数。

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一是考察消费支出变动量和收入变动量关系,这就是边际消费倾向(

),二是考察一定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量和该收入量的关系,这就是平均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总大于零而小于1。

因为一般说来,消费者增加收入后,既不会分文消费不增加(即

),也不会把增加的收入全用于增加消费(即

),一般情况是一部分用于增加消费,另一部分用于增加储蓄,即ΔY=ΔC+ΔS,因此,

,所以,

只要

不等于1或0,则

可是,平均消费倾向就不一定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

当人们收入很低甚至是零时,也必须消费,哪怕借钱也要消费,这时,平均消费倾向就会大于1。

例如,在下图中,当收入低于Y0时,平均消费倾向就大于1。

从图中可见,当收入低于Y0时,消费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相连的连线与横轴所形成的夹角总大于45º,因而这时

 

%

 

C

C=a+bY

|

 

45º

OY0Y

>

13.假定有两位老妇人都有购房行为,其中一位老太说,我积蓄了一辈子钱,昨天总算买了一套房,住了一夜就来到天堂;另一位老太说,我也很辛苦,住了一辈子大房子,直到昨天才还清买房的贷款,今天就来到天堂。

如果真有这样两位老太,你认为哪位老太聪明些为什么她们的购房行为,各是根据什么消费理论

答:

用贷款买房那位老太聪明些,因为她住了一辈子房子,她比那位积蓄了全部现金才买房的老太在住房方面要幸福多了,她的购房行为根据的是持久收入和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这两种理论都属前瞻性消费理论。

根据该理论,单个消费者并不是简单地根据当前的绝对收入来做消费决策,而是根据终生的或持久的收入来决策。

也就是说,消费者不只单单考虑本年度可支配收入,还把他们在将来可能获得的可支配收入考虑进去,当他们购买住宅或汽车之类需要大量资金,而他们目前的收入和已积累起来的货币又不足以支付如此巨大的金额时,就可以凭借信用的手段用贷款来完成购买行为,用以后逐年逐月获得的收入来归还贷款。

这样,消费者就可以提前获得消费品的享受。

14.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常断言,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将提高总收入水平,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答:

他们的理由是,富者的消费倾向较低,储蓄倾向较高,而贫者的消费倾向较高(因为贫者收入低,为维持基本生活水平,他们的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重必然大于富者),因而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可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总消费支出水平,于是总收入水平就会随之提高。

15.按照凯恩斯主义观点,增加储蓄对均衡收入会有什么影响

-

答:

按照凯恩斯主义观点,增加储蓄会导致均衡收入下降,这可以用储蓄和投资决定均衡收入的模型来加以说明。

SI

S

E0I

 

{

OY0Y

A

上图中,投资曲线与储蓄曲线的交点E0表示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它决定了均衡收入水平Y0。

假设消费函数为

,则储蓄函数为

,则增加储蓄也就是减少消费,即减少消费函数中的a、b值。

a变小,意味着上图中储蓄线上移;b变小,表示图中储蓄线以图中的A为圆心逆时针方向转动。

这两者均会导致均衡点E0向左移动,也就是使均衡收入下降。

增加储蓄会导致均衡收入下降,这是凯恩斯主义的观点。

增加消费或减少储蓄会通过增加总需求而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经济繁荣;反之,减少消费或增加储蓄会通过减少总需求而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经济萧条。

由此得出一个看来是自相矛盾的推论:

节制消费增加储蓄会增加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好事,但由于会减少国民收入引起萧条,对整个经济来说却是坏事;增加消费减少储蓄会减少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坏事,但由于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对整个经济来说却是好事。

这在经济学中被称为“节俭的悖论”。

16.。

17.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

,投资为50(单位:

10亿美元)。

(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若投资增至100,求增加的收入。

(2)若消费函数变为

,投资仍为50,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投资增至100时收入增加多少

(3)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

答:

(1)由均衡条件

,即

,得

(10亿美元)

于是,

(10亿美元)

(10亿美元)

投资增至100,再利用

,即

,得

(10亿美元)

}

于是,增加的收入

(10亿美元)

(2)再由均衡条件

,即

,得

(10亿美元)

于是,

(10亿美元)

投资增至100,再利用

,即

,得

(10亿美元)

于是,增加的收入

(10亿美元)

(3)消费函数为

时,乘数为

消费函数变为

后,乘数为

18.<

19.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

,意愿投资I=5,政府购买性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TR=(单位:

10亿美元),t=,试求:

(1)均衡收入;

(2)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及转移支付乘数。

(3)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

①用增加政府购买;②或减少税收;③或用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同一数额来实现充分就业,各需要多少数额(均不考虑货币市场作用,即不考虑货币需求变动对利率从而对投资和收入的影响。

答:

(1)由题设,知

由均衡条件

,有

解得Y=1000(10亿美元)

(2)直接利用三部门经济中有关乘数公式,得到乘数值

投资乘数

政府支出乘数

税收乘数

转移支付乘数

(3)原来均衡收入为1000,现在需要达到1200,则缺口ΔY=1200-1000=200。

①增加政府购买

(10亿美元)

②减少税收

(10亿美元)

③增加政府购买和减少税收各200(10亿美元)

20.假定在上题中加入进口因素,并假定净出口函数为

,试求:

(1)均衡收入;

(2)投资乘数,政府支出函数及税收乘数,并与上题中求出的乘数比较,说明这些乘数的值变大了还是变小了,为什么

答:

(1)由均衡条件

,有

解得Y=1000(10亿美元)

(2)直接利用四部门经济即开放经济中有关乘数公式,得到乘数值

投资乘数

政府支出乘数

税收乘数

可见本题中各乘数值(绝对值)比上题的乘数值小,这是因为在开放经济中总需求的变化会“溢出”到国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