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403505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雪》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江雪》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江雪》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江雪》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江雪》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江雪》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江雪》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江雪》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江雪》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江雪》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江雪》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江雪》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江雪》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江雪》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江雪》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江雪》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江雪》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江雪》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江雪》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江雪》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雪》教案.docx

《《江雪》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雪》教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雪》教案.docx

《江雪》教案

《江雪》教案

《江雪》教案

《江雪》教案1

  准备:

  1、课前交流学案一、三、五。

板书:

整首诗和作者、写出各组组别。

  2、读给或说给帮对听时,发现问题后一定要帮他纠正、补充。

  3、整堂课不用举手,如果小组交流或帮对交流,完了坐好。

  4、指名回答对了加1分;一生说完或读完后,大家主动站起来,不好:

纠正、提建议;不完整:

补充;不一样:

说不同的意见;好:

评价、挑战,1次各加1分。

自己记录。

  5、指导说想象到画面:

根据诗的意思加上自己想象到的来说最后说感觉。

  一、导入新课(3分钟)

  1、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首古诗——江雪。

课前我们都预习了课文,这节课我们交流一下,看预习得怎么样?

  2、说说题目的意思:

(1组2号)(江上的雪景)

  3、简介柳宗元:

谁能简单介绍一下作者柳宗元,一个同学说完其他组的同学可以补充。

(2组2号)

  二、正确朗读古诗:

(3分钟)

  1、同学们能不能正确朗读这首古诗呢?

先读给你的帮对儿听一听。

  2、集体展示:

3组、4组6号读。

组织大家随即评价、提建议,指导读正确(读音正确、节奏正确),齐读。

(注意评价小组)

  三、理解词义:

(2+3分钟)

  1、帮对儿交流词语的意思(一人说前6个,一人说后6个);如果都不理解可以在小组内交流;小组内解决不了的一会提出来。

  2、集体交流:

  

(1)你理解了哪些词语,说说这些词的意思。

(5组5号)组织学生随机纠正、补充或发表你不同的意见,老师引导(看文中插图)。

  

(2)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

学生解决,解决不了的老师指导解决。

  四、理解诗意:

(2+3分钟)

  1、帮对儿互相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一人说前两句,一人说后两句);如果都不理解或有不同意见可以在小组内交流;小组内解决不了的一会提出来。

  2、集体交流:

  

(1)各组有哪些句子不理解?

师生做好标记。

  

(2)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6组4号)组织学生随机纠正、补充或发表你不同的意见,老师引导(a、把词义连起来说连贯理解;b、看文中插图理解;c、想象画面理解)。

  五、想象画面读:

(6分钟)

  1、想象画面:

古人说“诗中有画”,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看能不能结合诗句的意思,将《江雪》想象成一幅画。

  2、把你想象到的说一说,最后说一说你觉着这里怎么样?

自己说完后,再说给你的帮对听一听。

  3、集体交流。

(7组、8组)这里很寂静、冷清和凄凉。

  六、体会感情读:

(2分钟)

  1、同学们,看到这幅画面你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这位老翁为什么独自一人,冒着严寒在大雪纷飞的江心钓鱼呢?

大家再读一下这首诗,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想好后跟你的帮对交流一下。

  2、集体交流:

(9组、10组)(孤独)

  3、老师引导体会情感: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精神上受到了很大刺激和压抑,但又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于是就借描写山水景物,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老翁,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表达了作者自己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纯洁高尚而又孤僻高傲的情感。

(板书:

清高、孤傲)

  七、感情朗读:

(5分钟)

  1、同学们能不能把作者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清高、孤傲的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呢?

自己练一练(注意声断气连),然后读给你的帮对听一听。

  2、集体展示感情朗读。

(11组)

  八、感情背诵:

(5分钟)

  1、同学们能不能有感情的背诵下这首诗,自己练一练。

  2、集体展示感情背诵。

(12组)

  板书: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背景—主体—感觉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篱翁,清高、孤僻

  独钓寒江雪。

《江雪》教案2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朗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境。

  2、通过各种不同方法的学习,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学准备:

三角形、圆形、长条形各一个,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组织教学

  二、基本部分

  1、猜拼图

  出示一个三角形提问:

“小朋友这是什么?

  出示一个圆形提问:

这是什么呢?

  老师把它们拼成一幅图猜一猜象什么?

(用三角形、圆形、长条形拼成一个人在钓鱼的图片)

  老师看了这幅图就想起了唐代大师柳宗元写的一首《江雪》你们想听吗?

  2、出示图片,讲述冬天的山,雪花的形状。

  3、老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江雪》

  4、这首古诗还有一幅美丽的画呢,我们一起来看。

(出示:

江雪的图片)

  

(1)你看见了什么?

这幅画上是什么季节?

冬天会怎么样?

山上都是雪,小鸟怎样了?

(千山鸟飞绝)

  

(2)路上也没有行人,天气寒冷人们怎样了?

(万径人踪灭)

  (3)江面上有什么?

船上有谁呢?

他穿着什么?

带着什么呢?

(孤舟蓑笠翁)

  (4)他在干什么?

(独钓寒江雪)

  5、我们一起来看这首古诗(多媒体出示古诗)

  

(1)小朋友,请你找一找在这首古诗中你认识哪个字宝宝?

  

(2)幼儿跟老师朗诵古诗2—3遍。

(不同的方法朗诵)

  (3)我们听着音乐来读一读这首古诗。

  三、结束部分

  1、幼儿操作:

画出这首古诗中你认识的字宝宝,画出来给后面的老师读一读,你读的对不对,然后朗诵给老师听,你会得到一颗星星。

  2、总结

  老师:

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了什么?

  可以把学会的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么?

  出示打印稿件: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教案3

  教材分析:

  《江雪》是第七册第七单元的一首诗,是唐代柳宗元写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古诗塑造了一个在漫天大雪中孤舟垂钓的老渔翁形象,表现了诗人清高、孤傲、坚韧不拔的性格,流露出自己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感情,诗中前两句“千山”形容山虽然很多,可是连一只鸟也没有都飞走了,“万径”形容路多,可是再多的路,连一个脚印也没有,山和路都被雪封盖起来,整个世界显得十分寒冷寂静,这是老渔翁垂钓的背景,后两句写老渔翁垂钓的情景,这是画面的主体,“孤舟”是说江上只有一只船,“独钓”表明船上只有一个人,一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渔翁,在大雪纷飞的江面上,独自垂钓,这个超脱世俗的老渔翁形象,正是柳宗元此时此地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这首诗看似写景,实际写人,这样做使环境描写既有象征意义,又有衬托作用。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诗文,理解诗句,熟读古诗;

  2.抓住诗中“千”、“万”、“孤”、“独”等关键字词,体会古诗意境及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初步了解古诗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读诗想画面,入境悟情感。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古人云: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让我们来欣赏这几幅图,想想这是哪首诗描绘的场景?

  依次出示《春晓》、《小池》、《山行》三首诗的插图。

  看到这幅图让你想到了哪首古诗?

(依次出示《春晓》、《小池》、《山行》这三首诗的内容,并进行吟诵。

  2观察一下这三首诗分别是写哪些季节的?

(春、夏、秋三个季节)

  三幅画就是三首诗,走过了春夏秋,让我们一起走进冬天,看看冬天又是怎样一幅画面?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柳宗元写下的一首诗(板书课题:

江雪)

  指导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出示古诗布置要求。

要学习古诗首先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放声读,指名读,读准字音。

  3.再指名读,评价节奏。

  4.齐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三、读古诗,想象画面,读出诗中之画。

  1.出示古诗。

  画中有诗,诗中也有画,你能从这首诗中读到怎样的画面?

(板书:

画)

  a.这首诗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描绘了那些景物?

默读课文自由练说,

  b.指名读师点拨,相机理解“千山万径”的意思,连绵起伏的群山,纵横交错的山路,了解夸张是古诗常用的一种方法。

  c.细细读一读古诗,从字里行间找一找,画面中一定还有什么?

(雪大)追问,从哪里发现的?

  (“独钓寒江雪”,“蓑笠翁”可以看出雪很大。

  (从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也可以看到当时是雪天,因为鸟都不飞了,人都不出来了,说明雪很大,鸟儿找不到食物,人也害怕寒冷不出来了。

  你是从哪两个字中看出漫山遍野全是飞雪。

随文点红绝:

绝迹。

灭:

消失。

  板书:

漫天飞雪

  原来这两句虽没有直接写雪,但“绝”“灭”仍告诉我们鸟儿绝迹,人迹消失。

  谁能读好这两句,读出这漫天的飞雪。

  d.出示课件“蓑笠翁”:

你看,他身上穿的是——蓑,头上戴的是——笠,整个词的意思是——一个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老翁。

  2.(出示:

寒江钓雪图)生口述画面内容,意译全诗(语言训练)。

  3.绝唱,雪景如在目前。

——顾璘齐读,再次感受漫天飞雪。

  四、抓住文眼,读出诗中之情

  1.过渡:

读诗我们不仅要读出画面,还要读出诗情。

下面让我们来听录音读,听着诵读,看着画面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同学们,千山万径,一片雪白,飞鸟绝迹,行人消失,在这样空旷而凄凉的背景之下,却有一位鱼翁,独自一人,默默垂钓,此时,你能感受到鱼翁的心情吗?

(孤独寂寞)你是从哪体会到的?

  a.“凄凉”千山万径,一片雪白,飞鸟绝迹,人踪消失。

“绝”和“灭”:

所有的山,所有的路都被白雪覆盖,没有了飞鸟,没有了行人,没有声音,除了鱼翁,再也没有别的生命。

  如果没有“绝”和“灭”两个字,会是一幅怎样的景象——热闹繁华,生机勃勃。

可是诗人笔锋一转,“绝”、“灭”两个字使这一切刹那间无影无踪,多么空旷凄凉啊!

你能读出这种感受吗?

指名读。

  这么寒冷的天气,鸟无处觅食,躲在巢中避寒;这么寒冷的天气,人们无法劳作,呆在家中取暖。

千山万径多么荒凉!

齐读。

  b.“孤独”你从哪里感受到,——其实这份孤独就藏在诗中,能找到吗?

把四句诗中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读看,你们新的发现?

(点红“千万孤独)鱼翁可不是一般的孤独,是千万孤独于一身啊!

请你用朗读让我们感受到这份孤独。

板书:

千万孤独)

  2.一首诗一份情,如果说这漫天飞雪是这首诗的基调,那么这万千孤独是这首诗的诗情。

齐读:

板书“情”。

  五、意境探寻,读出诗中之志

  1.同学们,学到这大家对渔翁有什么想法?

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鼓励学生提问,古人说得好: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指名质疑:

那么冷的天,那个鱼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

?

难道他不怕冷吗?

  2.请大家设想一下原因,也可以和同桌讨论一下。

  师板书学生猜想的原因,如捕鱼为生,独享清净,排解忧伤,喜爱钓鱼等。

  3.看来大家的理解都不相同,那么,究竟哪一种比较吻合作者的心境呢?

  刚才有同学说了解诗人的生平和时代背景,对理解古诗是很有用的,还记得老师上课时的介绍吗?

让我们看一看柳宗元的简介。

课件出示柳宗元生平简介:

柳宗元21岁中进士,当时国家政治腐败黑暗,柳宗元和几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立志改革腐败的政治,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却遭到皇帝和权臣的反对和迫害,被贬到永州,当时的永州非常偏远,极度贫穷,柳宗元无职无权,无能为力,他想到自己报国的崇高理想不能实现,而又无人理解,心里非常难过,非常悲愤。

《江雪》这首诗就是在这个时候,是这种情况下写的。

  现在,你比较赞同哪一种理解,或者有什么新的看法?

  5.这首诗是他所处的寒冷凄凉境界的真实写照,是他孤独寂寞心情的自然流露,是他所处逆境而顽强不屈的精神再现。

《江雪》正是他志向的表达。

观赏《江雪》视频朗读。

(板书:

志)

  6.情境朗读。

  课件展示动画与音乐。

画外音:

此时,群山覆盖着白雪,江面飘洒着雪花,蓑笠翁好象也成了白雪世界里的一尊雕塑,雪花一朵一朵,轻轻飘下来,好象怕惊扰了这位钓鱼的老翁。

  你看,他身披蓑衣,头戴斗笠,天气是多么寒冷,男生读;

  你看,他形单影只,是多么的孤独寂寞,女生读,

  你看,他眉头紧锁,似乎满腔幽怨无处诉说,男生再读。

  你看,他目光坚毅,浑身上下透着不屈不挠,女生再读。

  你看,他寒江独自垂钓,一身傲气,你们会背了吗?

  全体起立,咱们齐背古诗,再次感受诗人柳宗元面对重重困难而顽强不屈的精神。

(板书:

顽强不屈)

  四、拓展延伸,学习《题秋江独钓图》

  1.江上垂钓系列的古诗有不少,清朝王士祯也写了一首关于江上独钓的`古诗,这首诗又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反应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希望你运用上一首诗学到的方法,自己来学懂这首诗,如果有什么需要老师帮助的,可以提出来。

  题秋江独钓图

  清王士祯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根据学生要求提供王士祯的生平简介。

  3.现在,我相信每一位学生心中都有一幅图,谁来用语言为大家勾画这一幅《题

  秋江独钓图》?

指名两个学生说。

  4。

老师课件出示简图,这符合你心中的那一幅图吗?

  小结:

每一个的理解不同,心中画出的图景也不一样,所以想象也是体会诗意的一种好办法。

  5.那么这一首与江雪有什么相同点?

又有什么不同?

我们四人小组来研究一下,看看一共可以列出多少条?

讨论以后,请小组派代表发言。

  学生代表(相同点:

都在江上,都是一个人,都是一个披蓑戴笠的老翁,都在钓鱼,不同点:

一个是江雪独钓,一个是秋江独钓。

  地点相同,人物相同,事件也相同,但是时间不一样,还有补充吗?

(一个是天寒地冻,一个是秋意正浓,心情更不一样,一个是苦闷的,一个是怡然自得的。

  小结:

这两首诗虽然描写的都是钓鱼的景象,但是心境不同,一个是借钓鱼表现高傲的骨气;一个是借钓鱼欣赏优美的秋景,这真是各有所得。

  6.学生带着不同的感受读自己喜爱的诗,

  7.我国古代描写钓鱼的诗词还有很多,你们看,老师从网上下载了那么多的资料。

  这些诗人除了钓鱼,还收获了一些什么样的心情?

请同学们到他们的诗中去寻找答案。

  板书:

  画漫天飞雪

  江雪情千万孤独

  志顽强不屈

《江雪》教案4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圣诞节、元旦节来临了,宝宝们都知道这两个节日分别是我们国家和外国的新年。

新年到了,寒冷也来,学习江雪让宝宝们感受冬季的寒冷和美丽的雪花。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朗诵古诗,理解古诗意境。

  2、让幼儿感受冬天的寒冷。

  3、通过各种不同方法,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重难点分析:

学会朗诵古诗。

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古诗意境。

  活动准备:

  图片四张(春晓图片)、古诗视频、古诗意境视频、废旧白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1、师生打招呼、课前律动(手指游戏)

  2、用玩偶企鹅宝宝引入话题。

从寒冷的南极请来了企鹅宝宝,它今天给大班的宝宝们带来了古诗《江雪》。

请宝宝们把小耳朵竖起来认真听听,因为这首古诗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听完之后,请宝宝们说一说是黑板上的那一幅图片(四首古诗意境图画)

  二、基本环节

  1、老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两遍

  2、让小朋友们说一说,黑板上的那一幅图画是描述这首古诗的,为什么?

  3、老师再次朗诵古诗,请宝宝们边听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A.冬天的早上你睡的香吗?

有不想起床的感觉吗?

为什么?

  B.谈谈冬季与夏季有什么不同?

  C.早上爸爸妈妈叫你起床的时候,你会边起床边想什么呢?

  4.根据图画讨论图画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古诗意思(师生共同欣赏、播放古诗意境视频)

  A.这幅画描述的是什么季节?

你们看见了什么?

(千山鸟飞绝)

  B.路上有没有行人?

猜猜路上为什么没有人?

(万径人踪灭)

  C.江面上有什么?

船上有谁?

他穿着什么,头戴什么?

(孤舟蓑笠翁)

  D.老爷爷在干什么?

(独钓寒江雪)

  5、共同欣赏视频(幼儿跟读)

  三、结束环节

  玩撕纸(雪花)的游戏

  四、延伸环节

  1、把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

  2、让爸爸妈妈教画雪花和雪娃娃。

《江雪》教案5

  教学目标:

  1、在读古诗的过程中读准“雪、灭、独、寒”4个生字的字音,并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4个生字。

  2、能跟着录音或老师的范读,字字过目地朗读古诗。

能背诵古诗。

  3、能根据画面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并能根据图画背诵符合图意的诗句。

  4、认识部首“雨字头”。

练习描写“雪、灭”2个字。

  教学重点难点:

  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借助“注释”和“参考译文”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

体会老渔翁在寂静、寒冷的江面上孤舟独钓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欣赏“江雪”图,学习“雪、寒”2个生字。

  1、出示“江雪”图片,引导学生看图说话。

、师:

谁能用一二句话介绍一下图上的景象?

  2、交流反馈,适时出示生字卡片“雪、寒”。

  3、总结,板书古诗题目,学习“雨字头”。

师:

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完整。

这幅画上画的是:

寒冷的冬天到了,大雪不停地下着,江边已积了厚厚的雪。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题目是——板书——江雪写“雪”时,用红色标注“雨字头”,边写边说:

第三笔是——横钩;这一点一点的多像——小雨点啊!

  师:

有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要把这部分用红笔写出来?

(不知道的,可以看看书。

  二、欣赏配乐古诗诵读,根据画面和老师的讲解大致了解诗意。

  1、播放媒体,学生赏听。

  师: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唐朝的诗人柳宗元写的这首古诗,大家要仔细看图,认真听录音。

  2、再放媒体,老师讲解一句意思,再出示一句诗句。

师:

请大家仔细听老师讲解,再看着画,听录音,想想你明白了什么?

师:

寒冷的冬天到了,大学纷纷扬扬,山上早已不见了小鸟的影子,山里的小路上看不见一个人影。

这真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师:

在这冰天雪地里,有一个老翁穿着蓑衣,头戴斗笠坐在一条小船上独自一人在江上钓鱼呢——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交流听明白了什么。

先自己说说,再同桌交流。

  三、指导朗读古诗

  1、出示整首古诗,明确学习任务。

  2、老师一句一句范读,学生跟读。

  四、自由练习朗读,多种形式反馈朗读。

  1、自由练读。

  2、小组交流读。

  3、全班交流读。

  4、打擂台背诵古诗。

  五、复习巩固认读生字,指导有意识记忆字形。

  1、抽读生字

  2、交流记字好方法。

  六、巩固了解诗意。

  1、根据老师讲的内容,背诵相关的诗句。

  2、根据画面选择诗句。

  七、指导描写“雪、灭”两个字。

  板书设计:

  江钓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江雪》教案6

  教学目标:

  了解现代诗歌与传统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关系,学会对比鉴赏诗歌的一些写作技法。

  教学设想:

对比教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出示四首唐代闺怨诗和宫怨诗,总结其特点

  1.蒋维翰《春女怨》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儿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进得来?

  2.王昌龄《西宫春怨》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3.白居易《春词》

  低花树映小红楼,春入眉心两点愁;斜倚阑干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

  4.刘方平《春怨》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闺怨诗、宫怨诗的特点:

含蓄,通过写景状物来抒发心中的怨意,其意象常有花鸟虫鱼、庭院、夜色、月色、高楼、树草等冷景。

  三.对比学习《错误》

  1.提问:

有人说,此诗当属于欧洲现代派诗歌,有人认为此诗继承的还是中国诗歌的传统,你怎么评价?

  提示,我们可从主体和意象及其写作技法分析。

  2.关于这首抒情短诗的内容有两种理解,一是错误因女子而起,一是错误因男子而起,你是怎么理解的?

根据你的理解有情感的朗诵本诗。

  提示:

答案不求统一,但朗诵时可指导学生理解不同,朗读的重音处理不同,通过朗读来理解。

  3.诗歌的标题很有新意,它妙在何处?

  明确:

它概括了女子由期待到惊喜再到极度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

  4.总结诗歌技法:

结构上双线结构----纵线:

自大景到小景,层次分明《江雪》;横线:

倒叙结构。

语言上----文字纯净清新,语言优美,意境深邃:

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四.作业

  背诵全诗。

《江雪》教案7

  一、教学要求

  1.学会7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古诗的大意。

  二、教材说明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所作。

《江雪》,即江上雪景。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绝:

绝迹。

人踪:

人的踪迹。

灭:

消失,没有了。

千山:

虚指所有的山。

万径:

虚指所有的路。

这两行的意思是:

所有的山上,都看不到飞鸟的影子,所有的小路,都没有人的踪影。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孤:

孤零零。

舟:

小船。

蓑:

蓑衣。

笠:

斗笠。

这两行的意思是:

(在)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独自垂钓。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

  2.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二)识字、写字教学

  1?

识字教学。

  注意读准“踪、舟、翁”的字音。

  启发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如:

  “绝、孤、翁”,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径、钓”,可用熟字“轻、的”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2?

写字教学。

  “绝、径、踪、孤”都是左窄右宽的字,左边的偏旁与右边的部件长短也不同。

书写时注意,“径”的右上不要写成“又”;“孤”的右半边不要写成“爪”。

  翁:

上面的“公”要写扁一些,下面“羽”字左边的“习”比右边的“习”要略小一点儿。

  钓:

右边是“勺”,不是“勾”。

  (三)词句教学

  充分利用挂图或投影片进行观察,让学生边读边悟,初步了解诗意,再进行背诵。

  开始可从学生生活中见到的雪景入手读懂江雪是写江上的雪景。

接着,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江上雪景是怎样的呢?

”学生边读诗边看图,领悟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其中的“千”“万”都是指许多。

“鸟飞绝”,是没有了鸟的踪影。

“人踪灭”,是没有人的足迹。

全句写出了大雪覆盖的严寒景象。

然后边读诗边看图,理解“孤舟”是孤零零的小船;“蓑笠翁”是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人;“独钓”,是一个人垂钓;“寒江”,寒冷的江面上。

最后了解这两行讲的是在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在大雪覆盖的寒冷的江面上独自垂钓。

  让学生大致了解诗意就行。

  (四)朗读、背诵指导

  结合看图、投影、听音乐等,尽量让学生去感受诗的意境。

示例如下: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可借助图画练习背诵这首诗。

  (五)练习提示

  1?

第一题,在学习课文时完成。

  2?

第二、三题,在识字、写字教学时完成。

  3?

第四题,在学生背诵课文后完成。

  (六)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谈雪激趣入课题。

  教师启发谈话:

同学们你们看过怎样的雪景?

今天我们去看看唐代诗人柳宗元笔下的雪景。

出示雪景图或投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