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突破物理八下粤沪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4052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267.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程突破物理八下粤沪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全程突破物理八下粤沪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全程突破物理八下粤沪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全程突破物理八下粤沪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全程突破物理八下粤沪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全程突破物理八下粤沪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全程突破物理八下粤沪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全程突破物理八下粤沪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全程突破物理八下粤沪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全程突破物理八下粤沪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全程突破物理八下粤沪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全程突破物理八下粤沪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全程突破物理八下粤沪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全程突破物理八下粤沪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全程突破物理八下粤沪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全程突破物理八下粤沪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全程突破物理八下粤沪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全程突破物理八下粤沪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全程突破物理八下粤沪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全程突破物理八下粤沪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程突破物理八下粤沪答案.docx

《全程突破物理八下粤沪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程突破物理八下粤沪答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程突破物理八下粤沪答案.docx

全程突破物理八下粤沪答案

参考答案

6.1 怎样认识力

候课自学

1.形变 运动状态 2.受力物体 施力物体

3.牛顿 牛 N 1N 4.施力 相互

5.大小 方向 作用点

课堂检测

1.D 2.运动状态 相互的 3.D

课后巩固

1.B 2.D 3.A 4.D 5.C 6.B 7.A

8.相互的 运动状态 9.运动状态 相互

10.

(1)大小 

(2)方向 (3)大小和方向 作用点

11.C 12.D 13.C 14.C 15.B

6.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

候课自学

1.弹簧测力计 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和所受拉力成正比

2.量程 分度值 量程 校零 3.同一直线

4.带箭头的线段 5.0~5 0.2 2.2

课堂检测

1.是否校零 弹簧的伸长方向没有跟所测力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2.如图所示.

课后巩固

1.C 2.C

3.C 解析:

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其伸长量(弹簧实际长度与原长之间的差值)成正比;而图甲和丙都是使弹簧伸长的,图乙和图丁都是让弹簧压缩的,图甲和图丙上的作用力相同,故伸长的长度相同;图乙和图丁上的作用力相同,故压缩的长度相同,故有L甲=L丙>L乙=L丁.故选C.

4.B 5.D 6.甲

7.如图所示.

8.如图所示.

9.

(1)正 

(2)0.5 (3)0~9N

10.

(1)刻度尺 

(2)①4.5 ②1.8 ③1、2 ④小明 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与每次的拉力的比值为一常数(或拉力扩大几倍,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也扩大几倍)

11.A 12.C 13.C

14.B 解析:

弹簧变短后,在同样的拉力作用下,伸长量会比原来减小,如果仍用原来的刻度盘,其示数会变小,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15.如图所示.

6.3 重力

候课自学

1.吸引 2.竖直向下 水平地面

3.质量 G=mg 9.8N/kg

4.重心 几何中心 5.支撑面 降低重心

6.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 是否水平

课堂检测

1.8 2.B 3.B

课后巩固

1.C 2.B 3.B 4.B 5.A

6.C 解析:

质量不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在地球上质量为140kg的“玉兔”月球车,在月球上还是140kg,故A项错误;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材料、温度等因素有关,与它所处的位置无关,故B项错误;因为月球对其表面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月球车上的相机在地球上重为60N,到达月球后,重力变为10N,故C项正确;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嫦娥三号”探测器向地球传递信号不可以用超声波,故D项错误.故选C.

7.D 8.D 9.90 150 10.20t 196000

11.如图所示.

12.

(1)400 

(2)2

(3)如图所示.

(4)正比

13.步骤:

①用天平测出铝块的质量m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铝块的重力G1,将数据填入表格.②换用铁块和铝块重复上述实验.

表格:

实测物体

质量m/kg

重力G/N

铝块

铁块

铜块

14.C 15.A

16.大于 G=m×15N/kg

17.如图所示.

18.

(1)弹簧测力计 静止 

(2)1.5 在同一地点,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6.4 探究滑动摩擦力

候课自学

1.滑动摩擦

2.粗糙程度 压力大小 3.粗糙 大 压力 大

4.滚动摩擦 小

5.增大压力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减小压力 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加润滑油) 变滑动为滚动

课堂检测

1.2.8

2.

(1)甲、乙 甲、丙 

(2)保持压力和桌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先后保持不同大小的速度水平匀速拉动小木块,分别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和F2,进行比较;若F1等于F2,则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若F1不等于F2,则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

3.C

课后巩固

1.D 2.A 3.C 4.D 5.C 6.A 7.D 8.A

9.压力 变滚动为滑动

10.压力 往锁孔中滴几滴油

11.30 30

12.如图所示.

13.

(1)匀速直线 

(2)2.8 不变 (3)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方便读数 (4)鞋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不一定相等

14.D 15.A 16.B 17.2 加速

18.

(1)匀速直线 

(2)乙、丙 (3)不变 (4)不能保证木块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6.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候课自学

1.固定点 开瓶器 撬棒

2.支点 支点 力的作用线 动力臂 阻力臂

3.静止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4.

(1)大于 小于 距离 开瓶器 撬棒

(2)小于 大于 距离 理发剪刀 钓鱼竿

(3)等于 等于 托盘天平

课堂检测

1.如图所示.       2.如图所示.

3.

(1)右 排除杆重对实验的影响 

(2)①动力臂l1/cm

②阻力F2/N (3)不可靠 只测量一次数据,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普遍规律

4.B 5.B

课后巩固

1.C 2.A 3.B 4.C 5.D 6.B 7.C 8.A

9.40 费力 10.2 增大

11.

(1)

(2)如图所示.

(3)F1×L1=F2×L2 <

12.如图所示.

13.

(1)右 

(2)6 (3)左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14.A

15.D 解析:

设杠杆上每一小格的长度为L,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G甲×4L=G乙×8L,因为G=mg=ρVg,所以也可写为ρ甲V甲g×4L=ρ乙V乙g×8L,整理可得

.故选D.

16.C

17.如图所示.

18.

(1)水平 

(2)0.15 (3)A (4)F3L3+F2L2

6.6 探究滑轮的作用

候课自学

1.省力 方向 等臂 F=G

2.省力 方向 省力 F=

3.省力 改变拉力的方向 几分之一 F=

课堂检测

1.C

2.如图所示.

课后巩固

1.D 2.A 3.B 4.B 5.D

6.动 200 7.600

8.200 100 9.

 

 

10.如图所示.

11.C 12.D

13.A 解析:

由图可知,该滑轮是动滑轮,当重物A上升速度为0.4m/s时,滑轮上升速度应该是物体速度的一半,即v=0.2m/s;此时拉力应该是物重的2倍,因此拉力为F=2G=2×10N=20N,故A正确.

14.B 15.100 20

第六章复习案

知识梳理

一、1.形变 运动状态 2.牛顿 牛 N

3.施力 相互

二、1.弹簧测力计 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和所受拉力成正比

2.量程 分度值 量程 校零 3.同一直线

4.带箭头的线段

三、1.吸引 2.竖直向下 水平地面

3.质量 G=mg 9.8N/kg 4.重心 几何中心

四、1.滑动摩擦 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2.粗糙程度 压力大小 3.粗糙 大 压力 大

4.增大压力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减小压力 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加润滑油) 变滑动为滚动

五、1.固定点 2.支点 支点 力的作用线 动力臂 阻力臂

3.静止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4.

(1)大于 小于 距离 开瓶器 撬棒

(2)小于 大于 距离 理发剪刀 钓鱼竿

(3)等于 等于 天平

六、1.省力 方向 等臂 F=G

2.省力 方向 省力 F=

3.省力 改变拉力的方向 几分之一 F=

复习训练

1.D 2.A 3.D 4.A 5.A 6.B 7.A 8.B

9.D 10.A 11.C 12.A 13.C

14.

(1)如图所示.       

(2)如图所示.

  

(3)如图所示.       (4)如图所示.

  

15.

(1)右 

(2)1 (3)A

7.1 怎样描述运动

候课自学

1.位置 天上飞的飞机 行驶的小汽车

2.参照物 参照物 参照物

3.运动的相对性

4.车窗 地面

5.行星绕太阳运动 粒子的运动

课堂检测

1.运动 静止 静止 运动

2.B

课后巩固

1.B 2.D 3.C 4.A 5.D 6.C

7.静止 运动 8.运动 静止 9.静止 流水

10.

(1)赵老师乘坐的客车 

(2)地面 (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参照物选择不同,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不同)

11.C 12.D 13.B 14.A 15.静止

7.2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候课自学

1.路程 时间 2.v=

 v m/s s m t s

3.km/h 18 20 4.直线 曲线 匀速 变速

5.曲线 直线

课堂检测

1.D 2.2m/s 3.变速直线 0.2

课后巩固

1.D 2.A 3.C 4.A 5.C

6.乙 运动距离 10

7.稍快 5 8.变速 1.9 9.甲 丙 乙

10.80.00 0.4

11.

(1)静止 

(2)大于 (3)12

12.

(1)时间 

(2)大 大 (3)0.25 (4)7

13.解:

汽车行驶的速度是v=

=90km/h,则t1=

=0.6h.

14.B 解析:

一个鸡蛋的长度大约是5cm,子弹运动的路程大约是两个鸡蛋的长度,则子弹运动的距离:

s=2×5cm=10cm,子弹的速度:

v=

≈167m/s,与B项最为接近.故选B.

15.B 解析:

由题知,关卡放行和关闭时间分别为5s和2s,小强正通过A处时,关卡刚好放行,由v=

可得,小强到达关卡1时所用的时间:

t1=

=4.5s<5s,所以关卡1不会挡住他;每两个关卡间距离8m,所以小强通过相邻两关卡所用的时间t=

=4s,小强到达关卡2的时间:

t2=t1+t=4.5s+4s=8.5s,5s+2s<t2<5s+2s+5s,所以关卡2不会挡住他;小强到达关卡3的时间:

t3=t2+t=8.5s+4s=12.5s,5s+2s+5s<t3<5s+2s+5s+2s,所以关卡3会最先挡住他.故选B.

16.D

17.D 解析:

由图知,0~t1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比乙大,根据v=

可知,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所以当以甲车为参照物时,乙车向西运动,A项错误.由图知,t1~t3时间内,甲的路程不再变化,处于静止状态,t2时刻甲、乙通过的路程相同,甲、乙两物体相遇,B项错误.由图知,t2~t4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C项错误.由图知,0~t4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D项正确.故选D.

18.

(1)v=

 

(2)刻度尺、停表

(3)①用木块作支撑物将长木板搭成斜面;

②用刻度尺测长木板(斜面)的长度;

③让小车从斜面的顶端自由释放,用秒表记下小车从顶端到底端的运动时间;

④改变斜面的坡度,让小车从同一高度释放,用秒表记下小车到底端的运动时间;

⑤再改变斜面的坡度,重复第4步实验;

⑥由速度公式v=

求出小车的速度,比较速度与坡度的关系,得出实验结论

7.3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

候课自学

1.外力 静止 匀速直线 惯性 2.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3.惯性 4.后 前 惯性 静止

课堂检测

1.C 2.D

课后巩固

1.A 2.A 3.B 4.A 5.D 6.D 7.C 8.D

9.B 10.A 11.大 12.重力 做匀速直线运动 13.

(1)D ABC 

(2)DABC

14.B 15.B 16.D 17.C

18.

(1)控制变量法 

(2)甲 (3)匀速直线 (4)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7.4 探究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

候课自学

1.静止 匀速直线 平衡 2.一个物体 相等 相反 同一直线 3.静止 匀速直线 变化 运动状态

4.40000 40000 等于 等于 等于

课堂检测

1.A 2.B

课后巩固

1.B 2.A 3.A 4.D 5.C 6.C 7.B 8.D

9.平衡力 向上 10.平衡力 惯性 摩擦阻力 11.等于 25 25 12.= = 

13.

(1)相反 钩码的数量 

(2)不能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3)把小纸片剪为两半 (4)A

14.C 15.D 16.D 17.D

18.

(1)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拉力 重力 拉力

(3)B、A、C 摩擦力 (4)卡片的重力远小于钩码的重力

第七章复习案

知识梳理

一、1.位置 2.参照物 参照物 参照物 3.运动的相对性

二、1.路程 时间 2.v=

 v m/s s m t s 3.km/h 3.6 4.直线 曲线 匀速 变速

三、1.外力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惯性 2.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四、1.静止 匀速直线 平衡 2.一个物体 相等 相反 同一直线

复习训练

1.A 2.C 3.A 4.C 5.D 6.B 7.B 8.C

9.B 10.C 11.D 12.B

13.支持力 增大 相互的 7.4 14.15 变小

15.

(1)速度 

(2)越远 (3)匀速直线运动 (4)大量实验 推理 (5)改变

16.解:

(1)由v=

可得,小明行驶的路程为

s1=v1(t0+t)  ①

小明父亲行驶的路程等于小明行驶的路程,为

s2=s1=v2t  ②

联立①②可得

v1(t0+t)=v2t,

代入数据解得t=

h=5min

(2)由v=

可得,出发5min小明通过的路程为

s=v1t0=5km/h×5×

h=

km

小明和他父亲相向而行时的速度为

v=v1+v2=5km/h+10km/h=15km/h

由v=

可得,小明和他父亲相向而行时相遇的时间为

t′=

h

小明父亲通过的路程为

s2′=v2t′=10km/h×

h=

km≈0.28km

小明与父亲在途中相遇时离学校的距离为

s″=s总-s2′=2km-0.28km=1.72km.

8.1 认识压强

候课自学

1.垂直 表面 形变 垂直 2.压力 受力面积 3.压力 受力面积 p 帕斯卡 Pa 4.p=

1平方米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80N 5.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课堂检测

1.如图所示.

2.

(1)海绵的凹陷程度 

(2)a、b (3)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控制变量法

3.D 4.3 60

课后巩固

1.C 2.A 3.C 4.B 5.A 6.D 7.不变 变小

8.16 8000 9.压强 摩擦 10.12500 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 11.5 7 140

12.

(1)转换法 

(2)乙、丙 (3)受力面积

13.

(1)G=mg=4.2×103kg×10N/kg=4.2×104N

(2)p=

=8.4×104Pa

14.D 15.B 16.受力面积 5×105

17.

(1)形变 可以 

(2)越大 2 (3)控制变量法

18.解:

(1)由v=

可得,飞机在这2h内水平飞行的路程为

s=vt=300km/h×2h=600km

(2)因飞机水平匀速飞行时处于平衡状态,竖直方向受到的升力和自身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飞机水平匀速飞行时受到的升力为

F=G=mg=40×103kg×10N/kg=4×105N

(3)飞机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力为

F压=G=mg=40×103kg×10N/kg=4×105N

对地面的压强为

p=

=1×105Pa.

8.2 研究液体的压强

候课自学

1.容器底部 容器侧壁

2.方向 相等 深度 增大 密度 越大 p=ρgh

3.开口 连通 相平 船闸

过路涵洞 锅炉水位计

课堂检测

1.

(1)U形压强计 

(2)无关 (3)深度 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乙、丙

2.A 3.连通器 闸室

课后巩固

1.B 2.B 3.B 4.C 5.D 6.C 7.A 8.C

9.低 旋转旋钮 10.小于 等于 11.700 变小 12.800 1000

13.

(1)相平 

(2)液体压强与方向的关系 (3)1、5 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深度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14.B 15.B 16.A 17.不变 不变

18.连通器 3.6×105

8.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候课自学

1.大气 大气压 用吸管吸饮料 2.马德堡半球实验 托里拆利实验 3.760 1.013×105 4.减小 升高 降低

课堂检测

1.C 2.D 3.

(1)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 (3)6.00 (4)0.9×105

(5)①空气没有排尽 ②注射器筒壁与活塞之间有摩擦

课后巩固

1.D 2.D 3.C 4.C 5.B 6.A 7.D 8.D

9.D 10.大气压 水和纸都会下落 11.0.5 空气

12.小 小

13.

(1)9.3296×104 

(2)大于 (3)可以小于10m

14.D 15.D 16.上升 减小

17.2.5×104 1.25×104

18.

(1)p=

 

(2)排尽筒内空气,密封注射器

(3)刚被拉动 (4)带刻度部分 (5)9.5×104

(6)采用小活塞,涂上凡士林或其他润滑油等

第八章复习案

知识梳理

一、1.垂直 表面 2.压力 受力面积 3.压力 受力面积 p 帕斯卡 Pa 4.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二、1.容器底部 容器侧壁 2.方向 相等 深度 增大 密度 越大 p=ρgh 3.开口 连通 相平

船闸 过路涵洞 锅炉水位计

三、1.大气 大气压 用吸管吸饮料 2.马德堡半球实验 托里拆利实验 3.减小 升高 降低

复习训练

1.D 2.A 3.D 4.D 5.D 6.B 7.D 8.C

9.D 10.C 11.B 12.A

13.形变 受力面积 压强

14.

(1)高度差 

(2)B (3)相等 (4)变大 (5)500

15.解:

(1)倒立放置时瓶盖所受水的压强为

p=ρgh倒立=1.0×103kg/m3×10N/kg×0.13m=1300Pa

由p=

可得,倒立放置时瓶盖所受水的压力为

F=pS瓶盖=1300Pa×8×10-4m2=1.04N

(2)由题图左图可知,矿泉水瓶内水的体积为

V=S瓶底h正立=28cm2×10cm=280cm3

由ρ=

可得,水的质量为

m水=ρV=1.0g/cm3×280cm3=280g=0.28kg

瓶重和厚度忽略不计,则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力为

F′=G水=m水g=0.28kg×10N/kg=2.8N

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强为

p′=

=3500Pa.

9.1 认识浮力

候课自学

1.液 气 液 气 竖直向上 2.深度 压强 压力 上、下表面 竖直向上 3.15N 4.减小 浮 G-F示 5.有关 有关 无关

课堂检测

1.

(1)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金属块的重力G;

(2)将金属块浸入液体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说明石块受浮力的作用.

2.D

3.

(1)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2)甲、丙、丁 (3)4

课后巩固

1.C 2.C 3.C 4.D

5.液体密度 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 无 无 无

6.1.3 不变 7.大于 压力差

8.如图所示.

9.

(1)小 大 

(2)0.4 (3)不变 无关

10.

(1)③⑥ 

(2)液体密度 (3)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11.C

12.BD 解析:

由图象可知,金属块的重力G=6N,金属块的质量m=

=0.6kg,A项错误.当h=6cm,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时,所受浮力最大,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拉=4N,金属块受的浮力F浮=G-F拉=6N-4N=2N,B项正确.AB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金属块重力减去浮力,重力不变,所以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大,C项错误.由图象可知,金属块浸入水中的最大深度为h=8cm=0.08m,则金属块受到水的最大压强p=ρgh=1×103kg/m3×10N/kg×0.08m=800Pa,D项正确.故选BD.

13.4.9 竖直向上 9.8

14.

(1)刻度尺 

(2)①如图 ②减小 不变 ③2.4

15.

(1)0.3kg 

(2)2N

9.2 阿基米德原理

候课自学

1.竖直向上 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气

2.液体的密度 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重力

3.0.5

课堂检测

1.浮力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2.1N 1.6N

3.

(1)重力4.9N 

(2)浮力0.4N (3)体积4×10-5m3

课后巩固

1.D 2.C 3.B 4.C 5.D 6.A 7.B

8.2 下降 9.增大 0.2 10.2 2 11.变大

3.06×107

12.

(2)C.溢出的水(或小烧杯中的水) D.ρ水gV (3)大 质量偏大

13.

(1)如图所示.

(2)DABC (3)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4)1×10-4 能 (5)溢水杯中的水要装满等合理即可

14.B 15.D 16.D 17.5∶2 5∶8

18.

(1)4 

(2)1 (3)B、C (4)C、D (5)密度

9.3 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候课自学

1.重力 浮力 

(1)①下沉 ②上浮 ③悬浮 

(2)=

2.密度 ①漂浮 ②下沉 ③悬浮

3.

(1)自身重力 

(2)空心的方法 (3)小于

课堂检测

1.C 2.D 3.A 4.0.6

课后巩固

1.C 2.D 3.B 4.D 5.B 6.C 7.10 上浮 6

8.大于 不变 等于 9.变大 上浮 不变

10.竖直 等于 0.9×103

11.

(1)30 

(2)60 (3)2000

12.

(1)2.2 

(2)20 (3)0.2 (4)下沉

13.

(1)600Pa 

(2)30N

14.B 15.C 16.D

17.B 解析:

由题意知,小球放入乙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故F浮乙=G=G排,故m=m排=50g;由题知,在甲中小球下沉,小球的体积就等于排开酒精的体积,所以据ρ=

可得V=V酒精=

=50cm3;所以小球的密度是ρ球=

=1g/cm3=1000kg/m3;因为小球在乙中漂浮,所以F浮=G本身,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有,F浮=m排g=ρ乙g

V①,且G本身=ρ球gV②;故将①②带入F浮=G本身可得ρ乙g

V=ρ球GV,所以ρ乙=

ρ球=

×1000kg/m3=1.1×103kg/m3,故②③正确;故选B.

18.解:

(1)由题知,物体浸没在煤油中,V=V排=1.0×10-3m3,

受到的浮力为

F浮=ρ煤油gV排=0.8×103kg/m3×10N/kg×1.0×10-3m3=8N

因为G+F拉=F浮,所以物体受到的拉力为

F拉=F浮-G=8N-6N=2N

(2)漂浮时,F浮′=G=6N,由F浮′=ρ煤油gV排′得

V排′=

=7.5×10-4m3

ΔV排=1×10-3m3-7.5×10-4m3=2.5×10-4m3,

水深变化为

Δh=

=0.01m

Δp=ρ煤油gΔh=0.8×103kg/m3×10N/kg×0.01m=80Pa.

9.4 神奇的升力

候课自学

1.流体 小 大 2.长 快 小 短 慢 大 压力差

课堂检测

1.上升 减小 2.B

课后巩固

1.A 2.C 3.B 4.A 5.C

6.大 小 小 大 压力 7.< 8.大 小

9.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