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作文之从《曾国藩家书》看曾国藩的作文之道.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411369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树作文之从《曾国藩家书》看曾国藩的作文之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树作文之从《曾国藩家书》看曾国藩的作文之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树作文之从《曾国藩家书》看曾国藩的作文之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树作文之从《曾国藩家书》看曾国藩的作文之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树作文之从《曾国藩家书》看曾国藩的作文之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树作文之从《曾国藩家书》看曾国藩的作文之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树作文之从《曾国藩家书》看曾国藩的作文之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树作文之从《曾国藩家书》看曾国藩的作文之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树作文之从《曾国藩家书》看曾国藩的作文之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树作文之从《曾国藩家书》看曾国藩的作文之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树作文之从《曾国藩家书》看曾国藩的作文之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树作文之从《曾国藩家书》看曾国藩的作文之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树作文之从《曾国藩家书》看曾国藩的作文之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树作文之从《曾国藩家书》看曾国藩的作文之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树作文之从《曾国藩家书》看曾国藩的作文之道.docx

《树作文之从《曾国藩家书》看曾国藩的作文之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树作文之从《曾国藩家书》看曾国藩的作文之道.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树作文之从《曾国藩家书》看曾国藩的作文之道.docx

树作文之从《曾国藩家书》看曾国藩的作文之道

从《曾国藩家书》看曾国藩的作文之道

【篇一:

从点滴中看曾国藩为人处世——读曾国藩家书一封】

从点滴中看曾国藩为人处世——读曾国藩家书一封也许是因为时代相隔不远,也许是因为确实是位著述颇丰的大儒,总之,现世流传的曾国藩所写文章极多,而其中以曾国藩的家书流传最为广泛,影响最为深刻。

曾国藩家书内容丰富,有修身之道、理财之方、治学之法、交友之辩、为政之理等诸方面。

由于是家书,曾国藩在宦海沉浮中对亲人眷属敞开心扉,或言人生感悟,或抒心事衷曲,或论军政国是,或述伦理纲常;言之凿凿,情之绵绵,感人至深,实为后人吟诵捧读、认真思索的佳作。

因此,我选择了曾国藩家书其中的一封——《咸丰八年四月初九日致沅甫九弟》来进行品读与赏析,从一封几百字的家书中看出曾国藩的为人处世,从他对自己的兄弟的谆谆教诲和循循善诱

中得到一点启发。

《咸丰八年四月初九日致沅甫九弟》原文部分摘录如下:

1沅甫九弟左右:

四月初五日得一等归,接弟信,得悉一切。

兄回忆往事,时形悔艾,想六弟必备述之。

弟所劝譬之语,深中机要,“素位而行”一章,比亦常以自警。

今年有得意之事两端:

一则弟在吉安声名极好。

一则家中所请邓、葛二师品学俱优,勤严并著。

第声闻之美,可恃而不可恃,兄昔在京中,颇著清望,近在军营,亦获虚誉。

善始者不必善终,行百里半九十里。

誉望一损,远近滋疑。

弟目下名望正隆,务宜力持不懈,有始有卒。

治军之道,总以能战为第一义。

倘围攻半岁,能爱民为第二义,能和协上下官绅为第三义。

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智慧愈苦而愈明,不可因境遇偶拂遽尔摧阻。

此次军务,如杨、彭、二李、次青辈皆系磨炼出来,即润翁、罗翁亦大有长进,几于一日千里,独余素有微报,此次殊乏长进。

求人自辅,时时不可忘此意。

弟常常以求才为急,其阊冗者虽至亲密友,不宜久留。

书信第二段开头,曾国藩便说到自己今年有两件两件得意的事情,本以为是曾国藩在向家人亲族报告自己今年所遇喜事,然而,一段读完却发现两件事无一涉及曾国藩自己的成就。

古代封建社会“长兄为父”是对家中小辈的要求,更是在伦理道德方面对年长的家族成员要求他们承担教育、培养的责任,从曾国藩的书信中我清楚的看到曾国藩作为长兄严谨的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文章中没有所谓的矫揉造作、不饰辞藻,这只是一封信而已,但出自他之手,我们看到他对自己家族赤诚的关心与热爱。

一个家庭造就了他,他也造就了一个家族。

很简单的理由,他希望他的家族,他的父母,他的兄弟,他的儿子,他的叔伯能够很好地生活,能够以一种近乎完美的面貌呈现在自己或者世人面前。

由于时代的原因,我与我的同辈们大多为独生子女,曾国藩当年对自己的弟弟的心情我们已经难以体会,然而,曾国藩对自己弟弟负责的态度并不过时,相反,它极其适用于我们。

在家,我们还有表堂兄弟姊妹;在校,我们还有学弟学妹;将来在自己的岗位上,我们还会有自己的晚辈,他们都需要我们去对其负责,以他们的忧烦为自己的忧烦,以他们的喜乐为自己的喜乐。

他在第一段的后半段又写到他关于名声的思考:

只是虽然声望是好的,是令人陶醉并且让人极力追求的东西,但它可以依靠的同时又不能过于依赖,如果过于依赖,则如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一般,曾经好的名声让大家对你有极高的期望值,而如今,一旦你的名声稍有不正,则会谣言四起。

曾国藩虽然过去1《曾国藩家书笔记杂著卷》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1

在京城的百姓和官员当中也很有声望。

带兵以后也有些虚名在军队中。

但有开始好不一定始终好,行百里者半九十,有朝一日,声望一旦下降,人都会多多少少的产生怀疑。

你目前名望正高,为了保持你的名望,你务必要坚持不懈,坚持自己那样的治军的方法,有始有终。

治理军队,能打战,擅长打战是第一要义。

围攻一座城池半年,很艰辛,但是一旦被敌人冲突,导致失败,或者在战争途中受到小挫折,那么你的名声一个早晨的时间便下落了,所以说探验的方法,是以会战斗为得珠。

能热爱你的人民是治军第二要义。

古代知识份子将自己的名望看作比自己生命还重要的事情,特别是信奉儒学的儒生,他们大多穷尽一生为了考取功名,收获名声,为国做出贡献,有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见古人对名声的看重。

作为一名博古通今的中国近代大儒,曾国藩也是位看中名声人,但不同于一般人那样对名声如此狂热以至于不择手段的地步,曾国藩对名声更加理智,他对名声的认识更加深刻,对好的名声的得到途径要求更为严格,他了解到得到好的名声是可贵的,好的名声让人受到尊重,对于个人来说是一笔无形的财富,但更可贵的是将好的名声保持下去,即所谓:

善始者不必善终,行百里半九十里,誉望一损,远近滋疑。

本段也深刻揭示出持之以恒之难,得之者也难,失之者也易,军队打战围攻,持续数月,不为易事,然而,稍有不谨慎,之前的努力就全部付诸东流,则今望隳于一朝。

时时提醒自己,时时警醒自己,时时反思自己,时时注意自己。

接下来两段便都是曾国藩对自己的弟弟的建议与教诲。

第三段的开头,曾国藩便阐述了自己的治军之道。

在攻克南京,平定太平天国之乱后,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问曾国藩治军之道,曾国藩说了十个字:

扬善于公廷,归过于私室。

何解?

翻译成白话文即:

在大礼堂表扬人,人越多越好;在单间里面批评人,最好密不透风!

诚哉斯言!

从心理学分析,每人都有自尊心,即便他(她)是襁褓中的婴儿,借鉴西方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马斯洛理论,人的需求分五种层次,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向上依次是安全、爱与归属、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请注意,“被尊重”据第四层次,较高级。

我们日常人际交往中常提的一句话是“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首先是尊重别人”,此为人际交往基本原则。

从一定程度上讲,脸面是人给的,同时也是自己挣得!

美国汽车业巨子艾克卡在其自传里面有这么一句话,译成汉语意思大概是:

办公室里表扬人,电话里批评人!

中西文化相通之处可见一斑!

其实,从更高层面上讲,人性里面共性的东西很多,无论我们身处何地,肤色如何,信仰怎样......

曾氏治军之法高超如此,是他结合他所读军事书籍和实战经验得来的,令人惊叹不已。

他的治军三义也是他从不断的战争实践中得来的,值得后世认真学习。

他在之后又写到关于精神智慧与磨练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精神这个东西越用越好用,一旦不用,就常常会逐渐萎靡,整个人从内到外变得懒散,因此积极磨砺自己的精神,不要因为肉体的疲劳而放弃对精神的要求;智慧越是苦越闪光,在逆境中,智慧往往能力挽狂澜,力挽狂澜的同时,当事者也会增长一份经验,智慧只有通过个人的修炼来得到长进,不可以因为偶遇挫折便急忙放弃。

之后,他在与弟弟的书信中谈到了他的手下的长进,在心中大力且真挚的夸奖了自己的部下,其情真意切,如果曾国藩的部下能够读到这封书信,一定会感激不已。

但对于自己,曾国藩却是在反思自己,丝毫未提自己近来的长进,书信的字里行间更加体现出他的谦虚。

古人讲求“精、气、神”的和谐统一与磨砺。

曾国藩关于精神磨砺的要求是,

积极磨砺自己的精神,不要因为肉体的疲劳而放弃对精神的要求,人的肉体有时候会产生极限且这样的极限常常难以以人的个人意志为转移,而精神却不同,其之大,也可包含天地,囊括宇宙,其之坚韧也可以通过锻炼达到不可思议的境地,而对精神的锻炼并非朝夕之事,我们应该时时锻炼它。

智慧亦是如此,只有不停运用智慧,人的大脑才能更加灵活。

智慧不同于知识,知识可以通过他人的帮助与指导来获得,但智慧却只有通过个人的修炼来得到长进,是故圣亦圣,愚亦愚,也许就是这个原因,不喜欢思考,不愿意思考,懒于思考,是人与人之间产生智慧差别的原因。

曾国藩还讲了求才之道:

现实中常有奇怪的现象,居于较高地位的人们寻求贤才,但他们却经常想要一蹴而就,急于求成,不愿意用耐心和精力去找寻自己需要的人才,但是,当他们偶然真正见到了有雄才伟略的人才或者人才主动前来投靠他们时,那些统治者却又常常让人才去做一些琐碎不重要的事情,轻视他们,怠慢他们,甚至侮辱他们,这样的事情如同不让千里马驰骋于草原,却让他们在磨坊里拉磨;如同将雄鹰拘束在鸟笼里观赏,却不让他们尽情翱翔于蓝天,在草原上捕捉猎物一般,真是极具讽刺意味。

中国古代兵家,自从孙子这一古今军事奇才以来,没有一个优秀的军事家不认识到将才对于战争胜负乃至国家兴亡的重要性,所以说“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曾国藩在青年时期也是满身恶习、举止轻浮的浪荡公子。

但他后来经过深刻的反省,下定决心改掉毛病,但是很多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虽然曾国藩痛下决定改正缺点,也给自己列了很多戒条,但是他还是常常犯老毛病,身上的轻浮和浮夸一点也没有改。

后来曾国藩拜在理学大师唐鉴门下学习修身之法,唐鉴告诉他,督促自己修身的最好办法是记日记。

就在曾国藩挣扎于不断地下决心改正缺点和不断的犯错的时候,唐鉴又送给曾国藩一个字——静,帮助他彻底改掉了身上的老毛病。

曾国藩的一生充满传奇。

曾国藩一生谦虚诚敬,谨慎持重,整肃端庄,他教育子弟也要借此修身。

在对子弟的为人教育中,他多次强调主敬恕。

曾国藩写的诗中有“善莫大于恕,德莫凶于妒”二语,他教育子弟待人宽厚、宽容,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对于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谦虚代表着个人的品格,表示个人与他人相处能力程度。

越是谦虚的人,他或她与团体中的伙伴的关系越是和谐,谦虚也使人比较清醒地认识自己的现状,自己的缺点,自己的不足,让人从旁观者的角度看自己,了解自己,搞清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骄傲是谦虚的对立面,是前进的大敌。

当一个人谦虚好学、扑下身实干,他通常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然而,骄傲了,他就会自满自足,他前进的脚步就被自己的情绪所拖累。

曾国藩,这个活在一百多年前的大儒,虽然与今人相隔百余年,但他的做人智慧、用人智慧、治军智慧仍是我们一笔可贵的财富。

和文正公相识完了,已被他深深的折服。

【篇二:

从《曾国藩教子书》看曾国藩的作文教育思想】

从《曾国藩教子书》看曾国藩的作文教育思想

摘要:

曾国藩是清湘乡派的代表人物,非常重视学习古文,十分推崇韩、柳、欧等人的创作风格。

在指导弟弟和子侄的作文实践中有着一定的原则,反映了他的作文教育思想。

他认为为文重在作出有雄奇之气的文章,初学者应该多积累多摹仿,通过看、读名家作品养精蓄气。

此外行文要讲究词藻的丰富和语调的铿锵。

关键词:

曾国藩;作文;教育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

梁启超对曾国藩推崇极至:

“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称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铄今而莫与竞者。

”毛泽东对曾国藩也很钦佩: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时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曾国藩作出不同的评价。

其为政、治军的得失已随大江东去,但他的文章、学问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却依然流芳,值得我们学习、研究和借鉴。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曾国藩在繁忙的公务活动间隙,曾提笔写了千余封家书,事无巨细,均情真意切,流畅自如。

阅读《曾国藩教子书》,你不仅可以体味其字里行间的拳拳之心、殷殷之爱,蕴藏在信中的作文教育思想,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通过积累丰富词汇

曾国藩深知,文章是语言的艺术,词藻是文章的血肉,堆砌词藻,固然不可取,然词藻的匮乏,也是作文的一大忌。

对此,曾国藩在信中做了专门的论述。

“尔作时文,宜先讲词藻;欲求词藻富丽,不可不分类摘抄体面话头。

……尔去年乡试之文,太无词

[1](27)藻,几乎不能敷衍成篇。

此时下手功夫,以分类手抄词藻为第一义。

”儿子词汇贫乏,当务之急就是

分类摘抄词汇。

又说:

“二十日接二月二日来禀并祭稿。

文尚条畅,唯意义太少。

叔祖之德全未称道,亦非

[1](37)体制,词藻亦太寒俭。

尔看《文选》,宜多抄典故藻汇,分类抄记,以为馈贫之粮。

”指出儿子信中词

藻匮乏、平庸,分类摘抄《文选》作为解决词汇贫乏问题的良方。

作文章,立意自然是第一位的,但意要靠辞来表达,而好的辞则要富有文采,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词藻是“文采”的一个重要内容。

曾国藩所说的“体面话头”即词藻。

词藻要靠平日的积累,而且要牢牢记住,用时方才得心应手;摘抄在一个本上,可以方便温习。

在信中,曾国藩还列举了许多文人的事例来说明摘抄词汇的好处。

如“近世文人,如袁简斋、赵瓯北、吴谷人,皆有手抄词藻小本。

此人所共知者。

阮文达公为学政时,搜出生童夹带,必自家细阅。

如系亲手所抄,略有条理者,即予进学;如请人所抄,概录陈文者,照例罪斥。

阮公一代鸿儒,则知文人不可无手

[1](27)抄夹带小本矣。

昌黎之计事提要、纂言钩玄,亦系分类手抄小册也。

”文人袁简斋、赵瓯北、吴谷人

都有词藻的手抄本;阮文达是一代鸿儒,也知道文人不能没有词汇的手抄本。

再有“班孟坚最好文章,故于贾谊、董仲舒、司马相如、东方朔、司马迁、杨雄、刘向、匡衡、谷永诸传全录其著作;……盖孟坚于典雅瑰玮之文,无一字不甄采。

”班固的做法从正面给我们以启示:

分类摘抄好词好句,的确是积累、丰富词藻的好办法,同时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好途径。

怎样分类,哪些文章值得摘抄,对此,曾国藩也在此次信中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

“分大纲子目,如伦纪类为大纲,则君臣、父子、兄弟为子目;王道类为大纲,则学校、井田为子目。

此外各门可类推。

尔曾看过《说文》、《经义述闻》,二书中可抄者多。

此外如江慎修之《类腋》及《子史精华》、《渊鉴类函》,则可抄者尤多矣,尔试为之。

此科名之要道,亦即学问之捷径也。

”为了儿子,曾国藩可谓悉心指点,不厌其烦。

曾国藩指点儿子积累的功夫说:

“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

”又在咸丰十一年七月二十四日重申了这一主张:

“尔生平作文太少,即以此(分类抄《文选》词藻)代做字功夫,亦不可少者也。

[1](8)十余岁至二十岁虚度光阴,及今将看、读、写、作四字逐日无间,尚有可成”。

看,即看书,看文,看名家名作,因为,“凡大家名家之作,必有一种面貌、一种神态,与他人迥然不同。

……若非其貌其神回绝群伦,不足以当大家之目”。

所以通过看名家名作,领会其精神风貌,可以养浩然之气。

读,即朗读。

曾国藩认为不高声朗读就不能感觉其雄伟气概,不浅吟低唱就无法探究其幽幽神韵。

他还说:

“选之以高声朗诵,以昌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以玩其味。

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

[1](8-9)与我之喉舌相习,则下笔为诗时,必有句调凑赴腕下。

”作诗如此,作文何尝不是如此呢?

这与我们

常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这又是模仿的功效了。

写,即写字。

曾国藩的要求是又好又快,否则文思敏捷,然书写缓慢,总是作文之一大遗憾。

作,即作文。

曾国藩的“看、读、写、作”四字综合的观点,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写作对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有很大帮助。

一、模仿是学写作文的一条捷径

有了丰富的辞藻,并不一定就能连缀成好文章,还要在作文时潜心模仿。

这正是曾国藩在作文方面给儿子传授的另一条写作经验。

“尔以后作文作赋,均宜心有模仿,而后间架可立,其收效较速,其取径较便。

[1](22)指出模仿是学写作文的一条捷径。

信中从儿子寄来的书法作品谈起,谈到写字的用笔与结体,又从字的间架谈到诗文的捷径。

为增加说服力,信中一一指出杨雄的代表作均为模仿而来,又指出韩愈、欧阳修、曾巩、苏轼等文章大家皆善模仿。

信中说:

“不特写字宜模仿古人间架,即作文亦模仿古人间架。

《诗经》造句之法,无一句无所本。

《左传》之文,多现成句调。

杨子云为汉代文宗,而其《太玄》摹《易》……几乎无篇不摹。

即韩、欧、曾、苏诸巨公之文,亦皆有所模拟,以成体段。

”曾国藩又说手抄与模仿一样都不能少:

“《说文》看过之后,可将《文选》细读一过。

一面细读,一面抄记,一面作文,以仿效之。

烦奇僻之字,雅古之训,不手抄则不能记,不模仿则不惯用。

……尔之天分,长于看书,短于作文……目下宜

从短处下功夫,专肆力与《文选》,手抄及模仿二者皆不可少。

模仿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较高层次:

照着别人的样子自己来做。

发展创新是建立在继承的基础上的。

先得继承,然后才能有发展创新。

在诗文写作领域,阅读模仿都是“继承”中的内容,自己独立写作,在理论上可算作发展创新的范畴。

多多地模仿名作,虽在学习过程中花费不少时间,但“继承”这一步走得坚实,“发展创新”的阶段便会来得快,故而曾国藩说此途为捷径。

清代黄宗羲在《论文管见》中说:

“作文虽不贵模仿,然要使古今体式无不备于胸中,始不为大题目所压倒。

有如女红之花样,成都之锦,自与三村之越,异其机轴。

”写作就像绣花一样,初学者得先照着花样绣,日久年深,花样烂熟于心,自可随心所欲,信手拈来。

可见模仿的作用之大。

二、立意要雄奇,行文须圆适

“作诗文以声调为本”曾国藩在咸丰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给澄弟的信中又提到他的八本之说,其中有:

“作诗文以声调之本”,“声调”即他多次所说的“声调铿锵”的意思。

钱钟书之父钱基博先生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中评价说:

“厥后湘乡曾国藩以雄直之气,宏通之识,发为文章,而据高位……故其持论以光气为主,以音响为辅。

……”这在他指导儿子纪泽作文的信中也有强调:

“尔诗胎息近古,用字亦皆的当。

唯四言诗最难有声响,有光芒……余生平于古人四言,最好韩公之作,如《祭柳子厚文》、《祭张署文》《进学解》《送穷文》诸四言,固皆光如皎日,响如春霆。

即其他凡墓志之铭词及集中如《淮西碑》《元和圣德》各四言诗,亦皆于奇崛之中迸出声光。

其要不外意义层出,笔仗雄拔而已。

……凡诗文欲求雄奇矫变,总

[1](77)须用意有超群离俗之想,乃能脱去恒蹊。

”曾国藩认为“于奇崛中迸出声光”“雄奇矫变”之文才是

好诗文,在立意上须超群离俗才行。

怎样才能写出雄奇的文章呢?

曾国藩说:

“尔问文中雄奇之道。

雄奇以行气为上,造句次之,选字又次之。

然未有字不古雅而句能古雅,句不古雅气能古雅者;亦未有字不雄奇而句能雄奇,句不雄奇而气能雄

[1](45)奇者。

是文章之雄奇,其精处在行气,其粗处全在造句选字也。

”曾国藩告诉儿子,造就整篇文章雄

奇之气,是第一位的,文章的雄奇与否,最终还是要落实到选词造句上。

“思路宏开为文章必发之品”营造雄奇的气势,曾国藩认为关键在于思路宏开。

正如他所说:

“作文以

[1](128)思路宏开为必发之品;意义层出不穷,宏开之谓也。

”曾国藩认为思路宏开关键是有层出不穷的意义

在胸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言之有物,议论勃发,左右逢源的文章,这样的文章,岂有不发达之理?

“行文当一圆字”这是曾国藩在指导儿子作文时提出的一个原则。

“无论古今何等文人,其下笔造句,

[1](41)总以珠圆玉润四字为主。

”我认为“圆”指的是文章字句畅通,音韵流转,琅琅上口,宜诵宜记。

果用他自己的话来解释的话,“圆”应该是声调铿锵吧。

对此,曾国藩在此信中也作了具体表述,发表了独到的见解:

“世人论文字之语圆而藻丽者,莫如徐陵、庾信,而不知江淹、鲍照则更圆,进之沈约、任舫则亦圆,进之潘岳、路机则亦圆,又进而溯之东汉之班固、张衡、崔因、蔡邕则亦圆……至于司马迁、相如、子云三人,可谓力避险奥,不求圆适矣;而细读之,亦未始不圆。

至于昌黎,其志意直欲凌驾子长、卿、云三人,嘎嘎独造,力避圆熟矣;而久读之,实无一字不一圆,无一句不圆。

”确实,如果说徐陵、庾信、江淹、鲍照等人为文以词藻艳丽、语句圆适而著名的话,那么,司马迁、杨雄及司马相如的文章素以辩辞锋发,气势逼人而取胜。

尤其韩愈更是辞锋锐利,大有超过前三人之势。

然而细细品尝,韩愈的文章实无

[1](42)一句不圆,无一字不圆。

当然行文之圆还要多用结构整饬的句式,特别是排比句。

曾国藩还特别用贾谊、司马迁、韩愈、柳宗元、苏东坡等人的文章为例教导儿子:

“古文如贾谊《治安策》、太史公《报任安书》、韩退之《原道》、柳子厚《封建论》……两排三迭之文,皆有最盛之气势。

”这里说的两排三迭之文,即排比、对偶句式。

这种句式对形成铿锵的句式、雄浑流畅的气势,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四、读书作文做事皆仗胸襟

“少年文字,总贵气象峥嵘”,曾国藩认为作文的峥嵘雄快之气,除了读书培养外,它与个人道德修养有关。

因此他教导儿子:

“总要养得胸次博大活泼,此后更当有长进也。

”并且说,文章“有气则有势,有识则有度,有情则有韵,有趣则有味,”古之绝好文章,大约于此四者之中必所长,气势、识度、情韵、趣味的工夫修养寓于“立身行己读书作文”活动之中。

至于纯熟文字,极力揣摩,只是外在功夫,作文功夫在气势上。

他教导儿子当“在气势上用功,无徒在揣摩上用功。

”读古人文,如读陶渊明诗文,不要停留在文字表意上,“若能窥其胸襟之广大,寄托之遥深,则知此公于圣贤豪杰皆已升堂入室。

”他批评儿子拘于场屋八股文格式,写出的文章缺乏蓬勃之气,教导儿子作文不要拘于格式,更不要受制于科举范式,应当放开精神,以目今之时务为论题,将气势展开,不要“束缚拘滞。

”他说:

“惟气势之属太阳者,最难能而可贵。

古来文人虽偏于彼三者,而无不在气势上痛下工夫,两儿均宜勉之。

更重要的是,曾国藩特别看重人生少年时代的朝气锐气,峥嵘气象,正是朝气锐气的外在表现。

“作如火如荼之文,将来庶有成就。

”他认为人在青少年时尤其要写阳刚之文,因为阳刚通常表现的是一种进取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这种精神对青少年来说至关重要,故而对于四个二十多岁的弟弟而言,曾国藩鼓励他们作如火如荼之文,不必过于求稳求全,汩没了锋芒棱角。

可见作文与做人的密切关系。

曾国藩在给沅弟的信中说:

“弟读邵子诗,领得恬淡冲融之趣,此自是襟怀长进处。

……以诗言之,必先有豁达光明之识,而后有恬淡冲融之趣。

如李白、韩退之、杜牧之则豁达处多,陶渊明、孟浩然、白香山则冲融之处多。

杜、苏二公无美不备,而杜之五律最冲淡,苏之七古最豁达。

邵尧夫虽非诗之正宗,而豁达、冲淡二者兼全。

吾好读《庄子》,以其豁达足益人胸襟也。

”曾国藩认为,历史上凡有成就的人,尽管从事的职业有所不同,在当时社会上的地位有高低之分,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有豁达光明的胸襟。

综上所述,曾国藩的作文教育思想可概括如下:

通过看书、读书、摘抄积累素材,取前人之长,养成[1](67)

浩然之气;通过模仿进行继承,以流畅的语言,骈散结合的结构写出意义层出不穷的雄奇的作品;注意修身养性,通过文章显示峥嵘之气,博大胸襟及恬淡冲融之趣。

注:

[1]《曾国藩教子书》钟叔河选编岳麓书社1986年

【篇三: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

黄晓龙

今年初有幸购买了一部关于晚清名臣曾国藩的书籍,也阅读了其中的一些内容。

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全部读完。

下面只好介绍一下《曾国藩家书》这部分内容,以及读这部分的大概体会和感受。

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的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中国自古就有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之说,而真正能够实现者却寥若晨星,曾国藩就是其中之一。

青年毛泽东在1917年致黎锦熙的长信中写道: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蒋介石更是把曾国藩奉为终生学习的楷模,他经常向儿子蒋经国讲述他学习曾国藩的心得体会,一再叮嘱蒋经国要终生学习研究《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近1500封,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

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了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在《家书》中,曾国藩主要和他的亲人谈了修身、治家、劝学、交友、从政等这样一些内容。

在修身上,曾国藩可谓深有心得。

首先,曾国藩一生强调立志,他常说: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他为自己写下座右铭道: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在其家书家教中,立志之论甚多。

曾国藩原先嗜好吸水烟,后来他要戒绝,但也不太容易,他对其弟说:

“自戒潮烟以来,心神彷徨几若无主。

遏欲之难,类如此矣!

不挟破釜沉舟之势,讵有济哉?

”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