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理念的冲突.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84149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理念的冲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理念的冲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理念的冲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理念的冲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理念的冲突.docx

《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理念的冲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理念的冲突.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理念的冲突.docx

我国传统理念与现代管理理念的冲突

现代管理的组织理论、组织行为理论及相应的评价指标都是基于西方文化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普遍认可的行为规则上的。

而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儒、道、佛三种基本理念,儒家为主,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本文就试从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的要求的冲突和差异谈起,通过对比分析,可以深化对当前项目管理的一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思想的差异和冲突

下面从六个方面探讨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思想方面的差异和不协调及对应的实际管理工程中的外在体现。

1.人本管理与“人治”管理

现代管理体现并需要人本管理的理念。

人本管理是把人看作一个追求自我实现、能够自我管理的社会人。

人本管理的核心是充分考虑个体的精神和物质需求,确立人的主体地位,追求人格的独立完整,真正尊重员工,给员工授权,发掘员工的潜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中国的儒家思想的“仁者爱人”所体现出的人本主义思想与现代管理的人本管理要求相差甚远。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人本观念只是道德的说教,人们对此既没有内化为自己主观愿望和行为准则,更没有体现在制度的规范上。

“人治”管理主要体现为:

决策者无详细的责任与约束,凭借自己的经历、经验、体验、习惯、主观意志,“拍胸脯,拍脑袋”,导致决策失误。

领导者专断独行和神秘主义,大权独揽;从而容易发生贪污腐败、假公济私的行为。

2.授权、分权管理与集权管理

现代管理是全员参与管理,是高度分权、高度授权的管理。

授权不仅是对组织成员分配任务,还要给与他们完成工作目标的责任,给与他们相应的决策权与行动权,以及完成自己工作需要的各种资源。

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使得人们对“官”和“权”近乎达到了崇拜的程度,上层管理者都不愿意放权、分权,希望大权独揽。

他们习惯于事情无论大小事必躬亲,管理效率低下,这样就剥夺了下属人员的自主决策管理的权力,在管理中难以形成各方、各级人员人人主动参与管理的局面。

目标的实现成了管理者一个人的事情,这就使得掌权者难以授权于他人,有限的分权也仅在信得过的追随者中进

行。

3.平等协作与等级观念、不合作

管理参与者各方之间是通过合同联系起来的,在低位上是平等的,在现代管理中,人们更多地强调双赢、多赢、伙伴关系,强调合作。

而传统文化的思想在管理中常常呈现出管理各单位之间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造成在整个组织中地位相差悬殊,协作意识淡薄。

管理某方控制着利益分配的主动权,支配着其它各方的行为,地位的不同造成权力和义务的各自为政,组织管理很容易失控,各方力量较量的结果是管理质量大打折扣。

由于传统的等级观念使得“权本位”根植人们思想深处。

这种权力人格化的基础和人格化的运作条件,是导致项目成为腐败温床的根源。

4.透明管理与神秘主义、谋略文化

管理取得成功的关键是透明化的运作。

首先由于实施过程是连续的,参与者各方的实施结果互为条件和前提,使得管理有了透明的前提;其次管理是目标管理,管理的评价是透明的;这使得管理具有透明化管理的性质,只有透明才能使信息不对称降低到最低,才能鼓励组织成员积极参与管理。

管理中典型的神秘主义就是暗箱操作,这一点在组织调配、分配任务中作都有体现;领导者往往用一种锦囊妙计的方式安排工作,不让执行者知道得很多;而且工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目标、程序和组织规则不按预定执行。

5.程序化、规范化与模糊心理

由于管理是有许多单位合作进行的,为确保项目的顺利高效实施,需要建立一套管理信息与控制系统,使组织成员能够协调一致。

在企业和项目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要按程序、按规则工作,不要有随意性。

而传统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仁、义、礼、智、信”。

仁是做人最基本的道理,义是社会中人与人交往的准则,礼的行为能达到和谐,使生活具有美感。

中国传统思维的本质特征是模糊化,严格的费用控制、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等行为很容易和中国文化的“义”发生冲突。

在体现礼和谦让的时候,又有谁愿意依靠制度来维护工作制度。

6.诚实信用与防范心理、信用危机

诚实信用应作为最基本的项目组织文化。

参与者各方来自不同的部门、组织,甚至不同的国家,只有在信任的基础上,各方才能真诚的合作,实现双赢的目标。

讲究信用才能充分合作,降低成本,使用户满意,实现多赢。

而在在管理中,受中国传统文化中谋略文化的影响,彼此之间相互防范、自报和自私。

企业中的“暗箱操作”是公开的秘密,法家的“术”及谋略文化在管理中被运用得淋漓尽致。

结论

国门的开放,现代管理思想的引进,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对我国传统文化下的管理思想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理念的冲突,需要我们反思传统文化中消极的观念,对封建、落后的思想和观念进行批驳,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方式、管理方法和管理行为;同时我们也应当清楚我国社会经济形态的特征,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从而建立基于中国传统的管理文化。

点评:

稿件格式未按照投稿要求(已经更改),纯文字叙述较多,缺少结合案例的分析,不易让人直观的理解东西方管理理念的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