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的斗争教学设计 人民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4190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的斗争教学设计 人民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的斗争教学设计 人民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的斗争教学设计 人民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的斗争教学设计 人民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的斗争教学设计 人民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的斗争教学设计 人民版必修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的斗争教学设计 人民版必修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的斗争教学设计 人民版必修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的斗争教学设计 人民版必修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的斗争教学设计 人民版必修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的斗争教学设计 人民版必修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的斗争教学设计 人民版必修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的斗争教学设计 人民版必修1.docx

《高中历史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的斗争教学设计 人民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的斗争教学设计 人民版必修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的斗争教学设计 人民版必修1.docx

高中历史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的斗争教学设计人民版必修1

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萨拉族自治县银川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民版教学设计:

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的斗争

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是高一历史专题二第二节指的是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的斗争。

其核心内容是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

理解他们的关键在于了解日本侵华的背景,清政府惨败的原因及其影响;了解义和团运动爆发的背景,并进一步分析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

本节的内容在第一节的学习中已经有所涉及,因此学习本课的内容已经有一定的基础。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中国军民抗击外来入侵的事迹。

一、教学目标及解析

1.目标定位: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斗争的事迹:

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

总结出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是近代列强未能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2.目标解析: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斗争的事迹:

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就是要分别掌握上述斗争的基本史实,分析其原因,又为捍卫国家主权作出了什么贡献。

并且一以此为基础概括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分为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和广大人民自发组织两大类。

总结出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是近代列强未能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就是要深刻地体会中国军民的伟大力量,迫使帝国主义放弃瓜分中国的计划,从而深刻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三、问题诊断分析

本节课的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学生如何认识近代列强未能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史实很多,课本按时间顺序讲述了四个子目,这些只是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中的几个典型。

这样学生难以有更加深切的认知。

解决的问题的关键在于结合史实引导学生分析,并且补充讲解。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多媒体

本节课五处地方用到多媒体,分别是“三元里人民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经过”“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的背景”“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原因”及“黄海海战”。

其中前四处是为了播放诗歌或民谣。

这样用的原因是诗歌可以深刻地反映作者的情感,从而使学生既可以深刻感知历史事实,也可以找寻作者对事件的态度,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

“黄海海战”运用多媒体播放影片《甲午风云》的片段。

这样处理的原因是可以使学生直观感受中国军人为捍卫国家主权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学习历史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找到恰当的时机运用恰当的手段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五、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一:

三元里抗英

设计意图:

通过此环节的学习是让学生了解三元里人民英勇抗击英国侵略的基本史实,掌握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的地位。

师生活动:

学生阅读教材和教师补充资料,运用多媒体播放相关图片和张维屏《三元里》:

“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

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强强徒摧。

问题1:

三元里抗英爆发的原因?

1英国的侵略②清政府的腐败无法领导和组织反侵略斗争

问题2:

三元里抗英斗争的经过。

1导火线:

英军到三元里抢劫

2三元里人民两次包围四方炮台

问题3:

三元里抗英的意义(地位)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组织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

例题1: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

A.清政府统一组织领导B.以外国教堂作为目标

C.采取武装斗争的手段D.被中外反动势力绞杀

答案:

C

变式题: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地位是()

A.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斗争

B.是中国近代人民群众自发组织的大规模反抗外国侵略的一次英勇斗争

C.反帝爱国运动

D.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答案:

B

问题二:

左宗棠收复新疆

设计意图:

通过此环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经过,掌握为什么腐败的清王朝此次能够维护中国政府对新疆的主权。

师生活动:

学生阅读教材和教师补充资料,分析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背景、经过及原因。

问题1:

左宗棠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收复新疆的?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掀起了一个新的争夺殖民地的高潮。

2中国面临严重的边疆危机。

3英俄侵略新疆,拉拢阿古柏政权;沙俄更是直接出兵。

例题2:

“俄人侵占黑龙江,北地形势日迫。

兹复窥吾西陲,蓄谋已久,发机又速,不能不急为之备。

”左宗棠的这句话强调了()

A.要警惕俄国人对东北的侵略

B.警惕日本人对东北的侵略

C.要防范列强侵略新疆

D.国家必须筹建海军

答案:

C

问题2: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经过

(播放多媒体:

《恭颂左公收复新疆》“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棵,引得春风度玉关。

11875年左宗棠督办新疆军务,次年西征,击败阿古柏

21878年收复新疆(除伊犁)

3收复伊犁:

曾纪泽通过谈判收回

例题3:

从维护国家统一的角度讲,左宗棠在历史上最杰出的贡献是()

A.主张向西方学习B.编练新式军队

C.率兵收复新疆D.兴办洋务企业

答案:

C

变式题:

19世纪70年代,侵略我国新疆地区的西方国家是()

A.英俄B.英法C.法俄D.俄德

答案:

A

问题3:

清政府是怎样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理的?

1884年设立新疆行省

问题三:

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

设计意图:

通过此环节的学习了解战争的经过和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的英勇事迹。

师生活动:

在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教师播放多媒体:

电影《甲午风云》片段。

让学生既了解战争的经过也充分体验中国军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重点掌握邓世昌等将领的英雄事迹。

问题1:

黄海海战爆发的背景

日本蓄谋已久,清军仓促应战

问题2:

黄海海战的结果

日舰率先逃离战场,北洋海军主力尚存

问题3:

北洋海军主力尚存,可以再战,但是其结果如何?

威海卫海战,北洋海军全军覆灭

例题4:

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A.平壤战役B.辽东战役C.黄海战役D.威海卫战役

答案:

D

变式题: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根本原因是()

A.“避战保船”B.李鸿章妥协C.清政府腐败D.指挥失误

答案:

C

问题4:

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的背景?

(播放多媒体):

邱逢甲《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

问题5:

经过怎样?

一支是邱逢甲、徐骧领导的义军;另一支是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

问题6:

意义是什么?

台湾军民的斗争为保卫祖国神圣领土的完整,写下了光辉的诗篇。

例题5:

台湾诗人丘逢甲的《春愁》中的“往事”应指()

A.日本侵略者制造旅顺大屠杀

B.三国干涉还辽

C.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D.甲午海战中国失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答案:

D

问题四:

义和团运动

设计意图:

通过本环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基本经过,分析其爆发的原因,掌握其意义。

师生活动:

学生阅读教材,教师补充资料,播放多媒体:

“最恨和约,误国殃民。

上行下效,民冤不伸。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在分析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原因的基础上,指出其根本原因。

问题1:

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根本原因)

2清政府无法承担反帝重任,中国人民只有挺身而出

3山东人民的反洋教斗争

问题2:

义和团运动中心转移

从山东到北京

问题3:

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并指出根本原因

1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2“扶清”使得义和团丧失了对清政府应有的警惕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问题4:

义和团运动的意义有哪些?

最大的作用是什么?

1中国近代反帝斗争留下光辉的一页

2加速了清政府的垮台

3阻止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

(最大的作用)

例题6:

义和团的“扶清灭洋”口号带有笼统排外性质,这是指义和团()

A.没有区别侵略和外来的近代文明

B.没有正确区别外来侵略的目的和结果

C.没有认清清政府的腐败和资本主义的先进

D.具有反帝斗争的彻底性

答案:

A

变式题:

义和团运动被镇压后,瓦德西说: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下列各项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A.帝国主义从此放弃灭亡中国的企图

B.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计划破产

C.说明中国人民有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D.帝国主义统治中国需要采取以华制华的政策

答案:

A

六、目标检测:

1、广州诗人张维屏在一首诗中描述:

“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

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催。

……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

”诗人描述的事件(A)

A、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B、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压迫的斗争精神

C、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精神

D、表达了中国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精神

2、有人曾赞扬照片中的人物: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据此判断该人是(B)

A、左宝贵

B、邓世昌

C、聂士成

D、丁汝昌

3、新华社北京2006年10月26日电,从台湾“中国统一联盟”获悉,“统联”与劳动党、劳权会等多个团体近日举办“纪念台湾光复61周年----反对‘台湾地位未定论’活动”,抗议台湾当局将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的“台独”史观列入高中教科书,抨击陈水扁图谋以“制定新宪”推动“法理台独”。

近代史上台湾第一次与祖国大陆分离是因为(B)

A、荷兰殖民者占据台湾

B、甲午战争后,台湾被迫割让给日本

C、抗日战争中日本攻占台湾

D、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占据台湾

4、假如你生活在1895年的台湾,你的爱国行动可能是参加哪个军队和日本侵略者作战呢(D)

A、左宝贵的部队B、义和团

C、丁汝昌的部队D、刘永福、徐骧的军队

5、慈禧曾说:

“我本来执定不同洋人破脸的,中间一段时期,因洋人欺负太甚了,也不免有些动气,虽是没拦阻他们,始终总没叫他们十分尽意的胡闹。

……我若由他们尽意地闹,难道一个使馆有攻不下来的道理?

”慈禧所称的“他们”是指(D)

A、顽固派B、洋务派C、太平军D、义和团

6、右图是一张义和团运动出现前,在中国的一些地方流传的反对西方基督教的宣传画(《射猪斩羊图》)。

画中对联是:

“万箭射猪身看妖精再敢叫不,一刀斩羊头问畜牧还想来么。

”造成中国人民对洋人与洋教的这种态度的最主要原因是(D)

A、清朝政府官员的支持

B、敌视外洋事务是中国农民阶级的特性

C、基督教教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

D、传教士肆意欺压百姓

7、义和团运动最大的历史功绩是(D)

A、完成了反帝的任务B、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状况

C、打破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D、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

七、课堂小结

面对列强侵略,政府官兵和人民大众和列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前者如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后者如三元里抗英、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和义和团运动。

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为了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

结果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国家,列强通过清政府对中国进行间接统治。

究其原因,有列强争夺中国产生不可调和矛盾的因素,使他们不能完全瓜分中国,最主要的是由于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使帝国主义无法征服中国。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

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   欣赏法:

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   讲授法:

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3)   练习法:

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讲授新课

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

 

①古文字系统

甲古文——钟鼎文——篆书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

)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②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

),教师进行归纳: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 

①古文字:

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

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

 

②今文字:

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

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

《郑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者气势纵横,雄浑深厚,劲健绝逸是圆笔的典型;唐楷中的《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

《兰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达到了由拙到巧、笔墨洗练、丝丝入扣的微妙的境界。

他们都是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对后世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不可魔灭的作用。

 

3、欣赏要点:

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

[或如何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

]学生谈完后,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

然后自己要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征,欣赏书法伤口不可能获得相对直接的印象、辨识与教益,也不可能单纯为了使学生辨识书写的内容,去探讨言词语汇上的优劣。

进而得出:

书法主要是通过对抽象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结合讲授出示古代书法名作的图片,并与一般的书法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什么是格调节器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

书法可以说是无声的音乐,抽象的绘画,线条流动的诗歌。

 

四、课堂评价: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结合板书。

让学生体会到祖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着重分析学生在书体形式特点和审美欣赏方面表现出的得失。

让学生懂得在欣赏书法时主要是通过对抽像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