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0年版)培训课件.ppt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8433468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PPTX 页数:239 大小:10.6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0年版)培训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39页
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0年版)培训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39页
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0年版)培训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39页
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0年版)培训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39页
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0年版)培训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39页
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0年版)培训课件.pptx_第6页
第6页 / 共239页
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0年版)培训课件.pptx_第7页
第7页 / 共239页
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0年版)培训课件.pptx_第8页
第8页 / 共239页
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0年版)培训课件.pptx_第9页
第9页 / 共239页
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0年版)培训课件.ppt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9页
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0年版)培训课件.ppt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9页
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0年版)培训课件.ppt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9页
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0年版)培训课件.ppt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9页
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0年版)培训课件.ppt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9页
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0年版)培训课件.ppt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9页
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0年版)培训课件.ppt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9页
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0年版)培训课件.ppt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9页
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0年版)培训课件.ppt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9页
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0年版)培训课件.ppt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9页
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0年版)培训课件.ppt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9页
亲,该文档总共2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0年版)培训课件.pptx

《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0年版)培训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0年版)培训课件.pptx(2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0年版)培训课件.pptx

汇报人:

shundeph日期:

20XX年X月x日,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0年版),为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94号,以下简称意见)要求,保证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19版)(以下简称操作手册(2019版)的基础上,结合最新政策文件,组织专家研究,并在部分医院针对调整内容进行试填报后,修订形成操作手册(2020版)。

(一)稳定性。

延续操作手册(2019版)中明确的绩效考核范围、指标架构和顺序。

指标名称、指标属性、计算公式、指标来源和指标导向等内容基本不变。

(二)统一性。

为规范数据采集,统一了指标说明、指标意义和相同数据的统计口径。

如对考核指标中涉及到的门诊人次数、出院服务量等数据采用同一口径。

一、修订原则,(三)准确性。

确认有关计量单位、指标说明和指标意义中涉及的数字、名词术语、依据和引文等,以最新政策文件和国家卫生健康统计调查制度为依据对其进行补充完善,保证权威性和准确性。

如根据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关于医院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补充规定对部分指标名称进行了重新表述。

(四)简洁性。

修订容易引起歧义、误解的文字表述,将需要阐明的概念以脚注形式标注,使“指标说明”更直接清晰,便于使用者查找核对。

一、修订原则,

(一)统一数据表述方式。

门诊服务量依据挂号数统计,均表述为门诊患者人次数,涉及指标1-2、7、18、22共5个指标。

出院服务量,均表述为出院人数,涉及指标1-2、4、7、10、17、19、40-41共9个指标。

所有的手术以人数为统计单位,涉及指标3-6、8-10共7个指标。

按照财务相关规定统一表述,相关指标进行同步修订。

二、修订内容,

(二)相关文件更新。

将最新规范性文件作为指标意义的依据,如加入关于印发的通知(财会201725号)(自2019年月日起施行)、关于印发医院执行的补充规定和衔接规定的通知(财会20182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937号)、关于印发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558号)等。

为使相关数据具有可比性,实施动态监测,除特殊说明外,本次考核的定量指标数据在既往基础上增加2019年数据。

各地应按照属地化原则加强数据质控,提升数据质量,不断探索运用数据质量作为系数对指标结果进行调整的应用机制。

二、修订内容,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既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也是一项持续改进的工作。

感谢来自各地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建议是完善操作手册的基础,更是扎实、高质量推进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助力器。

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另行制定印发。

二、修订内容,目录,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框架,医疗质量相关指标,运营效率相关指标,持续发展相关指标,01,02,03,04,满意度评价相关指标,05,一、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框架,一、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框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包含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55个(定量50个,定性5个)。

10,一、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框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包含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55个(定量50个,定性5个)。

11,一、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框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包含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55个(定量50个,定性5个)。

12,一、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框架,13,一、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框架,14,一、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框架,15,一、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框架,16,一、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框架,17,一、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框架,18,注:

1.指标中加“”的为国家监测指标。

2.指标导向是指该指标应当发生变化的趋势,供各地结合实际确定指标分值时使用,各地应当根据本地实际确定基准值或合理基准区间。

3.增1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937号)而增设指标。

二、医疗质量相关指标,

(一)功能定位(指标1-7),

(二)质量安全(指标8-15),(三)合理用药(指标16-21),(四)医疗服务(指标22-24),二、医疗质量相关指标,20,医疗质量指标部分,共有二级指标4个三级指标24个(国家监测指标10个)其中定量指标22个,定性指标2个。

二、医疗质量相关指标,21,

(一)功能定位(指标1-7)1.门诊人次数与出院人次数比【指标属性】定量指标【计量单位】比值(X:

1)【指标定义】考核年度门诊患者人次数与同期出院患者人次数之比。

二、医疗质量相关指标,22,

(一)功能定位(指标1-7)1.门诊人次数与出院人次数比【计算方法】门诊人次数与出院人次数比=门诊患者人次数/同期出院患者人次数【指标说明】

(1)分子1:

门诊患者人次数仅以门诊挂号数统计,不包括急诊患者、健康体检者。

(2)分母:

出院患者人次数是指出院人数,即考核年度内所有住院后出院的人数,包括医嘱离院、医嘱转其他医疗机构、非医嘱离院、死亡及其他2人数,不含家庭病床撤床人数。

二、医疗质量相关指标,23,

(一)功能定位(指标1-7)1.门诊人次数与出院人次数比【指标意义】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1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38号)、关于印发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若干意见(国卫体改发20158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78号)等文件精神,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医保支付和医疗服务价格政策,调动三级公立医院参与分级诊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三级公立医院收治疑难复杂和危急重症患者,逐步下转常见病、多发病和疾病稳定期、恢复期患者。

城市三级综合医院普通门诊就诊人次占比逐步降低。

【指标导向】监测比较。

【指标来源】医院填报。

【指标解释】省级卫生健康委。

二、医疗质量相关指标,24,

(一)功能定位(指标1-7)2.下转患者人次数(门急诊、住院)【指标属性】定量指标【计量单位】人次【指标定义】考核年度三级公立医院向二级医院或者基层医疗机构下转的患者人次数,包括门急诊、住院患者。

二、医疗质量相关指标,25,

(一)功能定位(指标1-7)2.下转患者人次数(门急诊、住院)【计算方法】下转患者人次数=门急诊下转患者人次数+住院下转患者人次数【指标说明】

(1)考核三级公立医院向医联体3内的二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下转患者情况。

(2)门急诊下转患者包括医联体患者登记系统中,三级医院向二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下转的患者。

(3)住院下转患者包括病案首页在“离院方式”选项中,填写“医嘱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代码为3)的出院患者,及住院信息系统中查阅到的下转二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的出院患者。

(4)门急诊和住院下转患者人次数累加求和为医院下转患者人次数,不包括出院患者在下级医院门诊复查以及三级医院间相互转诊的人次数。

二、医疗质量相关指标,26,

(一)功能定位(指标1-7)2.下转患者人次数(门急诊、住院)【指标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发19973号)中首次提出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78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2号)等一系列文件中提出,明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诊疗服务功能定位,控制三级医院普通门诊规模,支持和引导病人优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承担公立医院的普通门诊、稳定期和恢复期康复以及慢性病护理等服务。

二、医疗质量相关指标,27,

(一)功能定位(指标1-7)2.下转患者人次数(门急诊、住院)【指标意义】2017年,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试点,三级公立医院要全部参与并发挥引领作用,综合医改试点省份每个地市以及分级诊疗试点城市至少建成一个有明显成效的医联体。

到2020年,所有二级公立医院和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参与医联体。

三级医院应当根据功能定位,重点收治疑难复杂疾病和疾病的急性期患者,将适宜患者向下转诊,以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指标导向】逐步提高。

【指标来源】医院填报。

【指标解释】省级卫生健康委。

二、医疗质量相关指标,28,

(一)功能定位(指标1-7)3.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指标属性】定量指标【计量单位】百分比(%)【指标定义】考核年度出院患者施行日间手术4台次数占同期出院患者择期手术总台次数的比例。

二、医疗质量相关指标,29,

(一)功能定位(指标1-7)3.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计算方法】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日间手术台次数/同期出院患者择期手术总台次数100%【指标说明】

(1)分子:

日间手术台次数是指日间手术患者人数,即在日间手术室或住院部手术室内、麻醉状态下完成的择期日间手术人数。

(2)分母:

此处同期出院患者择期手术5总台次数是指同期出院患者择期手术人数,同一次住院就诊期间患有同一疾病或不同疾病施行多次手术者,按1人统计。

统计单位以人数计算,总数为实施择期手术和介入治疗人数累加求和。

包括妊娠、分娩、围产期、新生儿患者。

(3)本年度考核手术名称和编码参阅手术操作分类代码国家临床版2.0。

二、医疗质量相关指标,30,

(一)功能定位(指标1-7)3.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指标意义】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卫医发20152号)提出推行日间手术。

医院在具备微创外科和麻醉支持的条件下,选择既往需要住院治疗的诊断明确单一、临床路径清晰、风险可控的中、小型择期手术,逐步推行日间手术,提高床位周转率,缩短住院患者等候时间。

二、医疗质量相关指标,31,

(一)功能定位(指标1-7)3.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指标意义】关于印发开展三级医院日间手术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卫医函2016306号)、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国卫医发201773号)及关于印发2017年深入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7139号)把推进日间手术模式作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要求在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符合条件的三级医院稳步开展日间手术,逐步扩大日间手术病种范围,逐年增加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缩短患者等待住院和等待手术时间,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缓解患者“住院难”和“手术难”问题。

二、医疗质量相关指标,32,

(一)功能定位(指标1-7)3.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指标意义】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二批日间手术(操作)试点病种及术式推荐目录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904号)新增了第二批日间手术(操作)试点病种及术式推荐目录。

第一批和第二批推荐目录见附件1。

【指标导向】监测比较。

【指标来源】医院填报。

【指标解释】国家卫生健康委病案管理质量控制中心、省级卫生健康委。

二、医疗质量相关指标,33,

(一)功能定位(指标1-7)4.出院患者手术占比【指标属性】定量指标,国家监测指标。

【计量单位】百分比(%)【指标定义】考核年度出院患者施行手术6治疗台次数占同期出院患者总人次数的比例。

二、医疗质量相关指标,34,

(一)功能定位(指标1-7)4.出院患者手术占比【计算方法】出院患者手术占比=出院患者手术台次数/同期出院患者总人次数100%【指标说明】

(1)分子:

出院患者手术台次数是指出院患者手术人数,即同一次住院就诊期间患有同一疾病或不同疾病施行多次手术患者,按1人统计。

统计单位以人数计算,总数为手术和介入治疗7人数累加求和。

(2)分母:

同期出院患者总人次数是指出院人数。

(3)手术和介入治疗统计按照手术操作分类代码国家临床版2.0的目录实施。

二、医疗质量相关指标,35,

(一)功能定位(指标1-7)4.出院患者手术占比【指标意义】手术和介入治疗的数量尤其是疑难复杂手术和介入治疗的数量与医院的规模、人员、设备、设施等综合诊疗技术能力及临床管理流程成正相关,鼓励三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服务于疑难危重患者,尤其是能够提供安全有保障的高质量医疗技术服务。

【指标导向】逐步提高。

【指标来源】病案首页。

【指标解释】国家卫生健康委病案管理质量控制中心。

二、医疗质量相关指标,36,

(一)功能定位(指标1-7)5.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指标属性】定量指标,国家监测指标。

【计量单位】百分比(%)【指标定义】考核年度出院患者实施微创手术8台次数占同期出院患者手术台次数的比例。

二、医疗质量相关指标,37,

(一)功能定位(指标1-7)5.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计算方法】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台次数/同期出院患者手术台次数100%【指标说明】

(1)分子:

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台次数是指出院患者微创手术人数。

同一次住院就诊期间患有同一疾病或不同疾病施行多次微创手术者,按1人统计。

(2)分母:

同期出院患者手术台次数是指出院患者手术(含介入)人数。

(3)纳入本次考核的微创手术目录,将利用腹腔镜、胸腔镜、纵隔镜、神经内镜、关节镜等现代医疗器械及相关设备经非自然腔道入路进行的微创手术,结合手术操作分类代码国家临床版2.0和大数据统计结果形成,由国家统一制定,仅用于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并嵌入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信息系统。

二、医疗质量相关指标,38,

(一)功能定位(指标1-7)5.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指标意义】

(1)微创手术降低了传统手术对人体的伤害,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优越性,极大地减少了疾病给患者带来的不便和痛苦,更注重患者的心理、社会、生理(疼痛)、精神、生活质量的改善与康复,减轻患者的痛苦。

(2)合理选择微创技术适应症、控制相关技术风险促进微创技术发展。

【指标导向】逐步提高。

【指标来源】病案首页。

【指标解释】国家卫生健康委病案管理质量控制中心。

二、医疗质量相关指标,39,

(一)功能定位(指标1-7)6.出院患者四级手术比例【指标属性】定量指标,国家监测指标。

【计量单位】百分比(%)【指标定义】考核年度出院患者施行四级手术9台次数占同期出院患者手术台次数的比例。

二、医疗质量相关指标,40,

(一)功能定位(指标1-7)6.出院患者四级手术比例【计算方法】出院患者四级手术比例=出院患者四级手术台次数/同期出院患者手术台次数100%【指标说明】

(1)分子:

出院患者四级手术台次数是指出院患者住院期间实施四级手术和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介入诊疗人数之和。

(2)分母:

同期出院患者手术台次数是指出院患者手术(含介入)人数。

同一次住院就诊期间患有同一疾病或不同疾病施行多次手术者,按1人统计。

(3)纳入本次考核的四级手术和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介入诊疗目录(简称四级手术目录)结合手术操作分类代码国家临床版2.0和大数据统计结果形成,由国家统一制定,仅用于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并嵌入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信息系统。

二、医疗质量相关指标,41,

(一)功能定位(指标1-7)6.出院患者四级手术比例【指标意义】关于印发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94号)提出医疗机构应当开展与其级别和诊疗科目相适应的手术。

三级医院重点开展三、四级手术。

关于印发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若干意见(国卫体改发201589号)要求对手术类型构成比进行监测比较,通过四级手术占比,衡量医院住院患者中实施复杂难度大的手术的情况。

二、医疗质量相关指标,42,

(一)功能定位(指标1-7)6.出院患者四级手术比例【指标意义】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心血管疾病介入等4个介入类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828号),对心血管疾病介入、综合介入、外周血管介入和神经血管介入4个介入类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进行了修订。

该修订强化了医疗机构的主体责任,加强了对相关技术临床应用的事中事后监管措施,明确要求医疗机构将相关技术纳入手术分级管理。

【指标导向】逐步提高。

【指标来源】病案首页。

【指标解释】国家卫生健康委病案管理质量控制中心。

二、医疗质量相关指标,43,

(一)功能定位(指标1-7)7.特需医疗服务占比【指标属性】定量指标【计量单位】百分比(%)【指标定义】特需医疗服务占比由特需医疗服务量占比和特需医疗服务收入占比两部分体现。

(1)考核年度特需医疗服务量(特需门诊患者人次数和享受特需医疗服务的出院人数)占同期全部医疗服务量(门诊患者人次数和出院人数)的比例,不含急诊和健康体检人次。

(2)考核年度特需医疗服务收入(特需门诊医疗服务收入和住院患者特需医疗服务收入)占同期全部医疗服务收入的比例。

二、医疗质量相关指标,44,

(一)功能定位(指标1-7)7.特需医疗服务占比【计算方法】特需医疗服务量占比=特需医疗服务量/同期全部医疗服务量100%特需医疗服务收入占比=特需医疗服务收入/同期全部医疗服务收入100%【指标说明】

(1)分子分子1:

特需医疗服务10量是指特需门诊患者人次数和享受特需医疗服务的出院人数总和。

分子2:

特需医疗服务收入是指特需门诊医疗服务收入和住院患者特需医疗服务收入总和。

(2)分母分母1:

同期全部医疗服务量是指所有门诊患者人次数与出院人数之和。

分母2:

同期全部医疗服务收入是指医院开展医疗服务活动取得的收入,包括门诊收入和住院收入。

二、医疗质量相关指标,45,

(一)功能定位(指标1-7)7.特需医疗服务占比【指标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提出控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规模,提供特需服务的比例不超过全部医疗服务的10%。

关于印发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卫医管发20102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110号)及发展改革委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印发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发改价格20161431号)等相关文件和意见提出,放宽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供患者自愿选择的特需医疗服务的指导价格,以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需求。

二、医疗质量相关指标,46,

(一)功能定位(指标1-7)7.特需医疗服务占比【指标意义】公立医疗机构可提供市场竞争比较充分、个性化需求比较强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

【指标导向】监测比较。

【指标来源】医院填报。

【指标解释】省级卫生健康委。

二、医疗质量相关指标,47,

(二)质量安全(指标8-15)8.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指标属性】定量指标,国家监测指标。

【计量单位】百分比(%)【指标定义】考核年度择期手术患者发生并发症11例数占同期出院的手术患者人数的比例。

二、医疗质量相关指标,48,

(二)质量安全(指标8-15)8.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计算方法】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同期出院的手术患者人数100%【指标说明】

(1)分子:

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是指择期手术和择期介入治疗患者并发症发生人数。

统计住院病案首页中出院诊断符合“手术并发症诊断相关名称”且该诊断入院病情为“无”(代码为4)的病例。

同一患者在同一次住院发生多个入院病情为“无”的择期手术后并发症,按1人统计。

(2)分母:

同期出院的手术患者人数是指同期出院患者择期手术人数。

统计单位以人数计算,总数为实施择期手术和介入治疗人数累加求和。

不包括妊娠、分娩、围产期、新生儿患者。

(3)本年度考核的手术并发症仅统计择期手术后,并发于手术或手术后的疾病或情况的人数。

二、医疗质量相关指标,49,

(二)质量安全(指标8-15)8.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指标意义】预防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是医疗质量管理和监控的重点,也是患者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是衡量医疗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重要结果指标之一。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卫办医管发2011148号)对手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提出明确要求:

二、医疗质量相关指标,50,

(二)质量安全(指标8-15)8.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指标意义】

(1)医务人员熟悉手术后常见并发症。

(2)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落实到位。

(3)对骨关节与脊柱等大型手术、高危手术患者有风险评估、有预防“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的常规与措施。

同时提出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并有分析、反馈和整改措施。

有重大手术并发症的案例分析报告,持续改进术后质量管理,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指标导向】逐步降低。

【指标来源】病案首页。

【指标解释】国家卫生健康委病案管理质量控制中心。

二、医疗质量相关指标,51,

(二)质量安全(指标8-15)9.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指标属性】定量指标,国家监测指标。

【计量单位】百分比(%)【指标定义】考核年度发生I类切口12手术部位感染13人次数占同期I类切口手术台次数的比例。

二、医疗质量相关指标,52,

(二)质量安全(指标8-15)9.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计算方法】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人次数/同期I类切口手术台次数100%【指标说明】

(1)分子:

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人次数即出院患者手术为I类切口且病案首页中切口愈合等级字段填报为“丙级愈合”14(代码为3)选项的人数。

同一患者同一次住院有多个I类切口丙级愈合手术,按1人统计。

(2)分母:

同期I类切口手术台次数是指同期出院患者手术为I类切口人数,同一患者同一次住院多个I类切口手术,按1人统计。

二、医疗质量相关指标,53,

(二)质量安全(指标8-15)9.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指标意义】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麻醉等6个专业质控指标(2015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5252号)中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提出,监测类切口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频率,反映医院对接受I类切口手术的患者医院感染管理和防控情况。

【指标导向】逐步降低。

【指标来源】病案首页。

【指标解释】国家卫生健康委病案管理质量控制中心。

二、医疗质量相关指标,54,

(二)质量安全(指标8-15)10.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属性】定量指标,国家监测指标。

【计量单位】人、天、元、百分比(%)【指标定义】纳入考核的单病种通过如下四个考核指标评价:

(1)单病种例数:

考核年度内符合单病种纳入条件的某病种出院人数之和,计量单位:

人。

(2)平均住院日:

考核年度内符合单病种纳入条件的某病种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计量单位:

天。

(3)次均费用:

考核年度内符合单病种纳入条件的某病种出院患者平均住院费用,计量单位:

元。

(4)病死率:

考核年度内符合单病种纳入条件的某病种出院患者死亡人数占同期同病种出院人数的比例,计量单位:

百分比(%)。

二、医疗质量相关指标,55,

(二)质量安全(指标8-15)10.单病种质量控制【计算方法】某病种例数=符合纳入条件的某病种出院人数累加求和平均住院日=某病种出院患者占用总床日数/同期某病种例数次均费用=某病种总出院费用同期某病种例数病死率=某病种死亡人数同期某病种例数100%,二、医疗质量相关指标,56,

(二)质量安全(指标8-15)10.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说明】

(1)分子:

分子1:

某病种出院患者占用总床日数是指考核年度某病种所有出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