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完美版教案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460134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完美版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部编版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完美版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部编版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完美版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部编版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完美版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部编版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完美版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部编版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完美版教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部编版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完美版教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部编版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完美版教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部编版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完美版教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部编版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完美版教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部编版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完美版教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部编版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完美版教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部编版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完美版教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部编版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完美版教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部编版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完美版教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完美版教案1.docx

《部编版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完美版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完美版教案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完美版教案1.docx

部编版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完美版教案1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汉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规则、排列”等词语,运用联系生活、查字典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秋天的水泥道的美景,读出欣赏、喜爱的情感。

3.感受作者对秋天门前水泥道的喜爱之情,能仿照课文写一写身边的美景,培养写日记的习惯。

4.体会比喻的修辞手法的妙处,会写比喻句。

教学重点:

1.认识6个汉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规则、排列”等词语,运用联系生活、查字典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2.在朗读中体会秋天的水泥道的美景,读出欣赏、喜爱的情感。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对秋天门前水泥道的喜爱之情,能仿照课文写一写身边的美景,培养写日记的习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三首》,这三首诗有一个共同的主题——秋天。

你能说一说秋天有什么?

秋天的色彩是什么?

学生自由表达。

预设:

火红的枫叶、绚丽的菊花、累累的硕果、丰收的庄稼等。

2.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出示题目。

学生质疑:

水泥道怎么会铺满金色的巴掌?

金色的巴掌是指什么?

3.出示图片:

法国梧桐树的落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词语。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

1.课文中有很多生字,它们就像金色的落叶一样美丽,让我们去收集它们吧!

2.出示生字,指读:

洼、印、凌、増、棕、靴。

3.注音领读。

4.重点认读:

凌、増、棕、靴。

5.给生字组词。

6.小组展示自己找到的词语。

集体展示。

这些词语都藏在落叶中,快来读一读每片叶子后面的词语吧!

比一比,看谁读得标准。

数一数这些词语中你有多少个会写的。

四、情景朗读,感知文本

导学:

快来朗读课文,体会秋日的金色大道的美丽多姿吧!

1.阅读课文1-5自然段,感受落叶的美好。

啊!

多么明朗的天空。

(读出赞美的语气。

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

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说一说这段话是什么意思。

预设:

法国梧桐树,掉下了叶子,粘在水泥道上了。

这句话和原文有什么不同?

哪一种说法更生动?

指导读好修饰语。

读得舒缓一点,要用欣赏的语气。

2.朗读课文6—7段,感受小路落叶别致的美。

(1)课文哪个句子体现了水泥道的别致的美?

(2)指导读好比喻句,感受比喻句生动形象的魅力。

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

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预设:

边读边想象这美丽的地毯。

(3)随文识字:

掌握多音字“铺”的用法。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预设:

边读边想象这美丽的地毯上的小巴掌。

想象小朋友用涂满颜料的手掌涂鸦的情景。

3.朗读课文8—9段,感受“我”走在地毯上的美妙感觉。

画出“我”在小路上走的动词和“我”的感受。

想一想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预设:

喜爱、不舍、留恋等。

4.用赞叹的语气读好最后一段。

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要发自内心地赞美!

5.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中的比喻句,让自己仿佛置身于雨后的金色水泥道。

五、学写生字

课文同学们读得真流利,现在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

回想一下:

我们应该怎样拿笔?

现在请你坐直,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

1.出示生字:

铺、泥、晶、紧、院、印、排、列、规、则、乱、棕、迟。

2.指导学生观察写法,板书笔顺。

3.打开“优教学生字”,讲解生字的意义与写法。

重点学习:

“铺、印、排、迟”的写法,注意笔顺和结构。

强调“铺”右上点不要漏掉。

“印”右边的“单耳刀”不要成“双耳刀”。

“排”字要注意横画间距要均匀。

“迟”的最后一笔,“捺”变“点”。

4、学生临写生字。

小组成员比一比,看谁的坐姿最正确,书法最漂亮,写得最快速。

六、巩固练习

1、打开“基础训练-《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起来闯关吧!

2、完成配套练习册。

第二课时

一、树叶展示

1.复习字词。

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词语,先认读后组词,最后说一说结构。

认读生字,从树上摘下树叶。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看拼音写词语。

提出要求,要写得又对又好。

3.小组检查书写情况,汇报检查结果。

二、看美景

导学:

课文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美景?

反复: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了解反复手法。

知道反复咏叹,可以表达强烈的感情,起到循环往复的音乐感。

1.请找出描写水泥道美景的句子,给大家读一读。

2.抓住修饰语朗读,体会修饰语带来的优美意境。

3.说一说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了秋天的多姿多彩。

预设:

表示颜色和状态的修饰语。

例如:

金黄金黄的叶子、亮晶晶的水洼、闪闪发光的地毯、金色的小巴掌、棕色的小雨鞋、湿漉漉的水泥道等。

三、赏美文

一条普通的小路,被作者描写得如此美妙,作者使用了什么绝招?

(出示课件)

 1.画出你觉得美妙的句子。

预设:

使用比喻的句子。

2.品一品优美的比喻句。

(1)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

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2)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3)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了解比喻句的表达效果。

比喻:

用跟甲事物有相似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以便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的修辞手法。

比喻的表达效果:

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知道常用的比喻词:

像、好像、犹如、仿佛、好似、似的。

3.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不仅仅要留意优美的句子,还要积累新鲜的词语。

有些词语以前没有见过,这样的词语应该怎样理解它们呢?

举例:

明朗、凌乱、潮湿、规则、熨帖等。

遇到第一次见过的词语,你是怎样理解的,有什么好的方法,大家交流一下。

预设:

可以有分析法、近义词替换法、反义词否定法、拆拼法、联系生活法、联系上下文法等。

例如:

“明朗”可以用近义词替换法,理解为“晴朗”。

“凌乱”可以用联系生活法,想象一下凌乱的卧室、凌乱的教室等。

四、谈感受

1.走在这美丽的水泥道上,作者的感受如何?

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的是小鸟吗?

是雨鞋吗?

那是作者愉快的心情。

2.你还能找到哪些抒发情感的句子?

预设:

(1)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

(间接抒情)

(2)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直接抒情)

3.你更喜欢哪种抒情方式?

学生自由交流。

五、小练笔

1.“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么美的发现啊!

你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

用几句话写下来吧。

学生自由表达。

预设:

一个公园,一段长廊,一排门店(城市)

一座小山,一片田野,一条小河(乡村)

2.学生简单交流后自由写作。

3.相互交流作品。

4.读一读课后的阅读链接——汪曾祺的《自报家门》。

六、小总结

生活处处有美景,写下来就是美文。

我们要多读美文,收集好词佳句。

我们要学会看美景,写美文,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七、巩固练习

打开“阅读训练-《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起来闯关吧!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洼、印、凌、增”4个生字,会写“紧”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明朗、湿漉漉、熨帖、规则、凌乱”等词语。

3.找出文中优美的句子,感受秋天的水泥道上的美丽,了解比喻和修饰语的作用。

4.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找出文中优美的句子,感受秋天的水泥道上的美丽,了解比喻和修饰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湿漉漉、熨帖、规则、凌乱”等词语。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理解课题

1.同学们,我们每天迎着朝阳去上学。

在上学的路上,你是否留意过周围的景色呢?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中的作者,背着书包去上学的时候,就深深地被门前的水泥道所吸引,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去瞧一瞧。

2.生齐读课题,理解课题含义。

(1)“金色巴掌”是指的什么?

(文中是指“水泥道两边的法国梧桐树的落叶,它们像一个个金色的小巴掌。

(2)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景象?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风雨交加之夜为落叶形成条件。

(3)视频播放飘落的梧桐树叶,学生谈感受,发现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美。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质疑课题,并检查预习开门见山点明金色巴掌指的是梧桐树叶,通过思考,发现风雨交加之夜为落叶形成条件,为第二课时的“一夜秋风,一夜秋雨”的教学首尾呼应做铺垫,并通过动态视频初步感知铺满金色巴掌水泥道的美。

二、品读课文,感悟美景

1.提出自读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3-7自然段,找出描写水泥道美的句子,并用波浪线画下来。

2.学生交流汇报

(一)预设句子1:

啊!

多么明朗的天空。

(1)什么是明朗?

用自己的方法理解“明朗”(师出示图片帮助理解)。

板书:

换近义词,联系生活。

(2)明朗的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呢?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透亮,美丽的天空?

生汇报交流。

(2)引读回扣: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过渡语:

你还发现水泥道哪些美?

(二)预设句子2:

可是,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

(1)作者是怎么把水洼写美的?

理解什么是“亮晶晶”?

为什么水洼亮晶晶?

生交流汇报。

(2)指名读,齐读“亮晶晶”的感觉。

(3)引读回扣: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4)认识生字“洼”,关注偏旁三点水,跟水有关。

过渡语:

你还发现了哪些美的句子?

(三)预设句子3:

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

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

(1)你发现哪里写得美?

(2)理解“一片片”表数量多,“金黄金黄”、“闪着露珠”等修饰词用于描写景物的美,相机出示“金黄金黄的落叶”和“闪着露珠的叶子”的图片,感悟露珠的美。

(3)了解修饰词的作用。

(板书:

修饰词)

(4)有感情朗读第5自然段,男女生比赛读。

(5)引读回扣: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四)预设句子4:

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

水泥道像铺上一块彩色的地毯。

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1)理解比喻的作用,为什么比喻成彩色的地毯?

(2)说话训练:

水泥道上的叶子,有色的,有色的,还有色的,水泥道真像铺上了一块的地毯。

点明梧桐树叶颜色多而美。

并配乐,生带着感受读。

(3)感受水泥道像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的美。

(4)删词对比,发现修饰词的妙用。

①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②这是一块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尽头。

(5)动作认识生字“印”。

(6)引读回扣: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小结:

用上修饰的词语可以把事物写美,用上比喻可以把事物写得更美。

(板书:

修辞手法)

过渡语:

作者是怎样把金黄金黄的叶子写得更美的呢?

(五)预设句子5: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1)这里把梧桐树的落叶比作金色的小巴掌,很可爱,很美,老师这里有大巴掌,你们的小巴掌在哪里?

摇摇你们的小巴掌。

(生齐做动作并读句子)

(2)理解什么是“熨帖”?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联系上文,“熨帖”就是紧紧地贴着,通过做动作,手压在桌子上感知“熨帖”,并通过图文对比,感受“熨帖”就是紧紧贴着,没有一丝弯曲,平展的感觉。

相机板书:

联系上下文。

(3)学法迁移,从扶到放理解“凌乱”,出示铺满梧桐树叶的水泥道图片,感受“凌乱美”。

(4)认识生字“凌”和“增”。

(5)引读回扣: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从文本中寻找描写水泥道的美的句子,凸显学生学习自主性,并通过品读句子,认识生字,做到随文识字。

在理解难懂的词语时,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换近义词等方式来理解,做到从扶到放,并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带着感受,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生字书写

1.认识“紧”字,出示字源字形,解释上面的部分代表捆绑奴隶,下面是从糸(mì),细丝,本义:

缠丝急。

点代表把线捆在一起。

2.学生观察,交流发现书写的注意点。

3.师范写,学生书空,师巡视。

4.师生通过星级评价,共同评价学生书写作业。

1星:

看准确,写端正

2星:

重结构,写紧凑

3星:

重穿插,懂收放

【设计意图:

通过字源字形,理解“紧”的字义,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以及星级评价,指导学生书写的注意点。

四、作业超市(三选二)

1.朗读小能手:

回家把课文美美得读给爸爸妈妈听。

2.写作小能手: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真美,这是多么美的发现啊!

你在上学或放学路上都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

用上修饰语以及修辞手法,用几句话写下来吧。

3.阅读小能手:

推荐群文阅读《秋的原野》。

【设计意图:

在作业设置上,读写训练相结合,突出本课教学重点。

板书设计: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生字:

(梧桐树图)修饰词换近义词(梧桐树图)

修辞手法联系上下文

联系生活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教学目标

1.会认“洼、印、凌、增、棕、靴”6个生字;会写“铺、泥、晶、紧、院、印、排、列、规、则、乱、棕、迟”13个生字;正确读写“铺满、水泥道”等词语。

2.在朗读中感受水泥道的美,培养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初步体会文中一些句子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水泥道的美。

资料库

课前搜集:

有关法国梧桐树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一)新课导入,板书课文题目

导入语:

同学们,从你的家到学校是柏油马路,还是泥泞的小路?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起看看这条通往学校的道路吧。

(二)资料分享

有关法国梧桐树的资料。

二、先学环节

(一)出示自学清单一

任务:

读通课文,学习生字

读一读:

借助课文中标注的拼音大声朗读三遍课文,做到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得2颗星。

准字音,读通句子。

标一标:

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新词,把你认为容易读错的、难写的词语每个读写两遍。

新词如下:

铺满、水泥道、亮晶晶、院墙、印着、排列、规则、凌乱、棕红色、迟到

容易读错的:

难写的:

写一写:

给每个生字组两个词语(写在生字表下面),并选择一个生字进行拓展(形近字、名言、诗句等)。

我选择的生字是

我给它找的形近字是

我能给它们分别组词:

我看到这个字想到了:

温馨提示:

自学完成后,小组组长检查“自学清单一”中的任务并做好评价记录。

想一想: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题目是《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作者为我们描绘了秋雨过后沾满

的水泥道,文章优美而富有童趣。

(二)组内交流

交流内容:

1.朗读课文。

2.读会认字,提示哪些字容易读错。

3.会写字的组词、拓展;提示哪些字容易写错。

4.初步感知课文。

(三)全班展示

按照自学清单,请四个小组展示自学情况。

分别展示:

“读一读”“标一标”“写一写”“想一想”

三、后教环节

精彩预设与点拨

预设1会认字

提示:

增、棕:

声母都是z,不是zh;

印、凌:

“印”是前鼻音,“凌”是后鼻音。

能把字音全部读正确得1颗星。

点拨:

根据部首,学习“洼、棕、靴”。

预设2会写字

1.观察生字结构:

(1)“铺、泥、院、排、规、棕”都宜写“左窄右宽”;

(2)“列、则”的偏旁都是“刂”;

(3)“晶”由三个日组成;“紧”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部短,下部长;“迟”的“尺”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2.教师重点指导、示范:

印、规。

预设3

对于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灵活纠正指导。

四、检测环节

自学检测反馈

过渡语:

孩子们,老师看到你们都自学得很认真,相信你们的自学效果也肯定不错。

请小组内先自测一下!

1.看拼音,写词语。

pūmǎnshuǐnízōngsè

guīzépáilièchídào

2.仿照例子写词语。

例:

亮晶晶(ABB式)

3.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的水洼()的水泥道

()的图案()的地毯

五、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朗读了课文,自学了生字,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