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论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466005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论文.docx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论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论文.docx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论文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论文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内容摘要】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

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可塑性强,自控能力差,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习惯,便会错失良机,积习难改,习惯成自然。

本文着重分析了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具体表现,并提出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措施。

   【关键词】 培养  幼儿 习惯

   “幼儿”是指“3-6岁的儿童”,“习惯”是指一个人不假思索,不知不觉就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行为。

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人的健康人格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是通过对幼儿实施养成教育,全面贯彻新《纲要》、《规程》,从儿童外部行为习惯的养成上促进幼儿内部素质的发展,以保证幼儿健康的身心,培养兴趣、获取经验、启迪智慧、形成良好品格,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本人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具体表现

   幼儿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但幼是非判断能力和自控能力差,会出现各种不良习惯,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早晨睡懒觉

   幼儿爱睡懒觉,早晨不能按时起床,这是家长面临的一大难题。

这样的孩子一般也同时存在晚上不能按时上床睡觉的问题。

要想纠正过来,首先家长应确定孩子每天需要多长时间的睡眠,制定出合理的作息时间,晚上到时间就应督促孩子上床睡觉。

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

半岁前婴儿睡眠约需15-20小时;1岁约需15-16小时;2-3岁约需12-14小时;4-6岁约需11-12小时;7岁以上约需9-10小时。

培养训练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就是不要抱着睡或拍打、摇床睡,不要口含乳头或吸吮手指睡。

所谓定时而有规律,则是指幼儿睡眠时间不超过晚上10点,因为10-12点是人的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间,保证这段时间的睡眠对孩子的发育成长极为有利。

   2.不爱洗脸刷牙

   学龄前的小孩子不明白为什么要洗脸、刷牙的道理,在他心目中只觉得模仿大人的行为好玩。

孩子4岁半后才能把脸洗干净;6岁左右才会洗澡。

因此,家长应在孩子对洗脸、刷牙充满好奇心的初期,就开始引导、帮助他洗脸、刷牙并且一定要有耐心。

注意不要逼迫孩子这样做,不然就会使孩子产生受惩罚的体验,会对洗脸、刷牙不感兴趣,慢慢就会养成不爱洗脸、刷牙的习惯。

   3.不愿上幼儿园

   孩子上幼儿园是离开家庭走向社会的关键一步。

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后,需要以身以身改变以往的生活习惯。

不能像在家里一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必须服从老师,也不能独占玩具、睡觉、吃饭、排便等生活方式都变化了。

家长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这种变化,来开导、激发孩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就能使其在心理上、行动上提高一步。

相反,如果家长忽视这种变化,特别是在家里骄纵任性、依赖性强的孩子到幼儿园后会遇到许多困难。

   4.偏食厌食

   偏食:

是指儿童对饮食挑剔或仅吃几种自己喜欢或习惯的食物。

偏食,是一种不好的饮食习惯,既不利营养的摄入又不利健康的发育。

由于儿童对食物不感兴趣吃的少,或只挑自己喜欢的的食物,会造成体重下降、面黄肌瘦、皮肤干臊,甚至出现贫血、低血糖、体温下降、脉搏缓慢、血压下降、营养不良。

   偏食的原因很复杂,研究发现:

孩子偏食、厌食常出现在以下家庭:

独生子女家庭;过分关注孩子饮食和体重的家庭,家长与孩子关系过于依赖和亲密的家庭;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的家庭;家庭气氛,特别是进食时的气氛也会影响孩子的饮食习惯,愉快轻松的气氛可促进家庭的食欲,反之则会造成食欲不佳。

影响破坏进食气氛的方式有:

(1)命令型——“吃呀,吃呀”;

(2)恳求型——“女孩子,再吃点吧”;(3)说教型——“你吃饭要有点规矩”;(4)催逼型——“快吃,快吃”;(5)威胁型——“不吃就不让你玩”。

   有的家庭边吃饭边看电视,或边吃边玩,这样会使孩子分散注意力,不能专心吃饭。

有的家庭孩子吃饭时,家长盯着他恐怕他吃不饱,吃不好,慢慢地孩子会把进食当做威胁大人的一种手段,用吃饭慢来换取大人对他的注意和关怀,久而久之形成的习惯,家长越着急让他吃,他越是不好好吃。

   5.喜欢说谎

   说谎是儿童常见的行为,也是家长教育不当的结果。

由于年龄小,孩子不能区分真实与想象,理想与幻想的不同,有时他是在表达自己的意向,可在大人看来像是在说谎。

儿童在4岁以前是把父母是否高兴作为衡量自己行为对与错的标准。

比如:

孩子把碗打碎了,认为妈妈一定会生气。

这时他就会说:

是猫把碗打碎的。

这个年龄阶级的孩子是意识不到自己说谎行为的性质的。

   然而,如果家长没有注意到,孩子是因怕家长生气而不承认自己的错误行为,对于6——7岁的儿童也没从道理上使其明白行为的性质和界限,也不做必要的、耐心地纠正,就会慢慢固定下来,形成习惯,用说谎的行为来逃避责任。

所以,首先家长不应当因孩子办错了事,说错了话而生气。

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民主的家庭气氛和环境,不要使孩子养成一做错事就害怕的恐惧心理,培养他敢说真话的心理品质。

家长要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言行。

例如:

家长不喜欢的来访者或电话,就随便说:

“告诉他我不在家。

”或遇到什么事情不愿意让其他人知道,就说:

“别让**知道”。

这实际上是家长在教孩子说谎。

孩子是大人的一面镜子,他会折射出你教育成功的一面,也能折射出你教育失败的一面。

   6.好发脾气

   婴儿一出生,就经常大声哭闹,手脚乱动,这种孩子容易形成暴躁的性格。

但是大多数孩子脾气暴躁是后开形成的。

其原因很多,溺爱、百依百顺、有求必应会使孩子脾气越来越暴躁。

假如家长对孩子的合理要求也是拒绝,使他的欲望总是求而不得,也会使孩子变得脾气暴躁,有时还会产生怀恨心理。

因此家长应尽量满足其合理的要求;对不合理的要求,要耐心地做说服工作,不要在孩子不知道原因的情况下断然拒绝,特别是当孩子一提出要求,没等讲完家长就马上给予否定,这样会使孩子分不清自己的要求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从而影响他认识水平的提高,以致形成“反正家长也不同意”的想法。

   7. 乱扔东西

   有的孩子总是爱乱扔东西,把东西弄得满屋都是,大人总是要跟在后面收拾。

也有的孩子会将自己的东西放的整整齐齐的,不用家长操心。

无论哪种行为都不是天生的,而是从小培养的,孩子在2岁左右是总喜欢把玩具和东西捡起来交给家长,这是想证明自己能干,以博得家长的夸奖。

一般讲,孩子从小没有自己收拾东西的习惯,如家长不注意对孩子从小培养,而是包办代替,日后就会影响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8.偷拿东西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这样那样的过失行为,这些过失行为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偶然性、试探性和好奇性。

偷拿东西也是一种过失行为,但是在学龄前的儿童不具有“偷”的概念。

例如有时孩子玩饿了,找不到东西吃,或者看见别的小朋友有“一种玩具”,自己没有,就会拿抽屉的钱去买食品或玩具。

家长应理智地去分析,找出其原因,不可粗暴地都把这种行为叫做“偷”,不要用成人的是非标准来衡量未成年人。

   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措施

   幼儿良好的习惯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如:

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品德行为习惯、劳动习惯等等。

众所周知,人的一生中有许多习惯是在小时候就形成的。

因此,教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一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和任务中也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那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成为我们的重要任务之一。

现在我结合自己平时的工作来谈谈我对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几点看法:

 

(一)将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寓于教学活动和游戏之中

  1.耐心教育、讲清道理

 幼儿的年龄小,理解能力差,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就更要耐心。

讲道理时我们要把握两点:

首先,要明确,不能含糊其词。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一定要和幼儿讲清楚。

其次,要具体,讲明白。

如:

要求幼儿对人有礼貌。

幼儿对“礼貌”的意思还不是很明白,我们就要告诉幼儿见到大人要打招呼,不打招呼就是不礼貌:

打招呼时不要直接叫大人的名字,那样也是不礼貌;早上来幼儿园、晚上离开幼儿园要和老师、家长问好、再见,如果不问好、不再见也是不礼貌……必要时,老师还可以进行示范。

通过反复地讲解和示范,使幼儿逐步加深印象,形成认识,促成习惯。

 2.反复训练,形成习惯

 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与一日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是息息相关的。

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要从日常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游戏、每一个环节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和强化。

如早上见到老师主动问好;接受别人帮助时要说“谢谢”;不小心踩到别人的脚时要向对方说“对不起”;离园时要与老师和小朋友说“再见”;晚上入睡时要求幼儿与父母道声“晚安”……在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品质时,要求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脱简单的衣服,自己收玩具、自己洗脸、刷牙等。

教师要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示范,经常手把手地、不厌其烦地教。

同时,通过借助教具练习、口头表扬、奖励等方法鼓励幼儿反复练习,直到其掌握,形成良好习惯为止。

 3.榜样教育,巩固形成

 幼儿在活动中,常会因排队发生推挤,出现不遵守纪律、打闹、告状或争抢玩具、独占玩具,或室内的小椅子倒了,小桌子歪了没人理睬等现象。

对此,教师采取的口头说教收效甚微,且幼儿易旧病重犯。

这时教师可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如:

幼儿喜爱的故事《小红花找朋友》、《孔融让梨》、《三只蝴蝶》、《谢谢小猴子》等,让故事里爱护桌椅的姑娘,关心爱护别人的孔融,团结友爱的三只蝴蝶,活泼可爱的小猴子等鲜明的形象和生动的故事情景深深地刻在孩子们的心上,并在大脑中留下我也要像小姑娘、蝴蝶、小猴子、孔融那样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友爱谦让的印记,从而使其在自觉不自觉中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受到教育。

并让幼儿知道在集体活动中养成讲文明、懂礼貌,与同伴友好相处的良好行为习惯。

再如进餐时,针对个别幼儿不爱惜粮食,不吃疏菜和挑食等现象,可选用故事《大公鸡和漏嘴巴》、儿歌《下巴上的洞洞》、古诗《锄禾》等培养幼儿不讲享受,热爱劳动,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

这样使幼儿在各种榜样的影响下慢慢地接受和掌握正确的做法,并形成一定的规律。

   4.讲究方法,因势利导

幼儿的思想很单纯,对于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需要教师、家长正确地指导,慢慢地引导,使其明辨是非。

但小孩子也有自己的自尊心,一味的责怪,只会造成幼儿的逆反心理,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

注意矫正幼儿任何一点细小行为的错误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不容忽视的环节,幼儿往往从细小的过错中,慢慢地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生这些事情:

有些幼儿容易发脾气,躺在地上拼命用两只小脚踩地板,大哭大叫;有些幼儿喜欢玩某些玩具的时,就要人家无条件地给他……对这些行为都不能采取姑息的态度,听任它发展下去。

我们采用耐心讲道理、情绪安慰、注意力转移等方法来安抚孩子。

 我们发现小班孩子习惯较差,吃饭不专心、东张西望、吃得很慢;到了中大班时吃饭时讲话的现象也多起来,仅依靠教师的提醒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要调动幼儿的内在因素,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才能让幼儿变被动为主动,自觉遵守纪律,于是“最佳餐桌”在我们幼儿园产生了。

怎样才能成为“最佳餐桌”呢?

园内列出标准,即吃饭吃得认真,不讲话、吃饭不拖拉、不挑食。

获得“最佳餐桌”荣誉的,每位小朋友可以分别得到一颗小红花。

教师也给全班幼儿提出要求,进步大的也可以荣获“最佳餐桌”的称号,进步的人多了,我们还可以选出两个“最佳餐桌”。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孩子吃饭不再像以前那样处处让教师提醒了,坏习惯减少了很多,吃饭不再成为孩子们的难题了。

实践证明,只要采取合适的教育方式方法,小朋友们就会很容易接受,也会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5.活动熏陶,综合发展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心情愉快,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

幼儿通过游戏的活动过程,能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容易形成一些良好的品质,如诚信、礼貌、爱心、乐观、自信、坚强、谦虚、宽容、责任心等。

为此,教师可以根据教育需要设计各种游戏活动。

如果要培养收整玩具的好习惯,可以设计情境表演“娃娃家”,让幼儿感受玩具凌乱的场面,然后让幼儿将玩具收拾好,体验环境整洁的好处,从而使幼儿懂得整理玩具的重要性。

还可以用值日生的形式,指导幼儿每天坚持收拾整理玩具。

 不仅如此,我们还利用特殊的节日来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如“三八”节,我们举办为妈妈过节的活动,让孩子体会妈妈的爱,培养幼儿尊敬父母的好品质;“清明节”时,我们带领幼儿进行扫墓活动,缅怀烈士,培养幼儿珍惜幸福生活、珍惜时间、节约粮食、抵抗挫折等品质;“五一”劳动节,我们要求幼儿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习惯;“六一”儿童节时,让孩子自己来想如何庆祝自己的节日,培养幼儿自主选择、自我管理的习惯;通过教师节、感恩节、元旦等节日来培养幼儿学会感恩、学会表达、学会交流等好习惯。

 

(二)将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

   1.课程生活化,活动游戏化

   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幼儿园的生活游戏与学习是分不开的。

幼儿在三岁—六岁是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性飞速发展的时期,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他们的大部分生活经验将在幼儿园中获得,而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需要通过游戏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学习与生活,老师在引导幼儿学习的过程中,必须选择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通过不断的操作、探究、重复和延续来帮助幼儿建立积累经验。

例如:

我在教幼儿玩“多彩的糖果”游戏时,把幼儿分成六人一组,共分成五组,每组发一种材料若干件,制造不同形状颜色的糖果,规定在五分钟内完成,然后把糖果放到老师指定的篮子里,数量越多就胜利。

游戏过程中需要每一组把多余的材料相互交换成自己那一组所需的工具才能完成的,这样幼儿不仅在愉快的游戏中学到了集体相互配合的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还学会了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的良好品德。

达到了幼儿在乐中学、学中乐的效果。

   2.鼓励为主,少施惩罚

 教师在一日活动中要横向看待每一个幼儿,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惩罚。

一位哲学家说:

“把最差的学生给我,只要不是弱智,我就能把他变成优等生。

”有人问他成功的密诀时,他说:

“其实很简单,就是表扬。

”幼儿渴望成人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评价,也对成人的评价十分敏感,他们总是喜欢得到肯定的评价,哪怕是一个和蔼可亲的眼神、微笑、轻轻的扶摸、点头、拥抱、亲吻等等。

比如:

我所教的班是一个小班,幼儿的行为习惯很差,有的不团结友爱、有的不讲卫生、有的没有礼貌、有的没有整理玩具物品的习惯。

针对本班的实际情况,我采取了一个“每天竞选我最能干”的行动,由本班幼儿推选,说出他的优点,然后举手表决,超过本班幼儿人数的一半就当选,最后教师总结,今天没有当选的幼儿还有很多都表现不错,可能有些地方还做得不够好,希望继续努力明天当选。

这样既不让没有当选的幼儿感到不如别人而垂头丧气,同时又教育了他,使他改掉了不良行为习惯。

   3.态度温和,切忌粗暴

   良好的教师风范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榜样,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教师的一言一行幼儿都会模仿,一个脾气温和的教师往往会赢得幼儿的喜欢。

当幼儿做了错事时,教师要耐心细致地关怀爱护他们,而不是粗暴地训斥他们,帮助他们改掉不良习惯。

比如:

有一次,我带幼儿玩“三只小羊”时,发现大羊头饰不见了,于是我奇怪地问:

“小朋友们,大羊生气了,跑到哪一个小朋友身旁了,快找找。

”我话刚一说完,发现钱余磊小朋友突然脸红了,他见我在看他,连忙把头饰藏起来。

我又说:

“我知道有一个小朋友最喜欢扮演大羊了,所以大羊早就跑到他那里去了,我们欢迎他上来好吗?

”这时大家都用异样的目光注视着这位“大羊”的出现,结果他上来了,我摸了他的小脑袋一下,给他带上头饰,开始玩游戏了,我笑了,他也笑了。

 

   4.借助文学,陶冶情操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优美的文学不仅能陶冶幼儿的情操,让幼儿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真、善、美。

教育他们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比如:

我班有一位不讲卫生的小男孩,每天来到幼儿园口袋里都装得满满的,什么东西都有,每天检查他睡觉的床上也有许多乱七八糟的东西,老师给他说了几次他还是老样子。

针对这种情况,我每天抽十分钟的时间给小朋友讲“你喜欢谁?

”、“小猪变干净了”、“母亲河哭了”等等讲卫生的故事,每一周请校医来上卫生保健课一次。

这样过了不久,他真的改变了许多,同学们喜欢跟他玩了,老师也喜欢跟他做好朋友了。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幼儿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有人说:

“习惯可以成就你,也可以毁灭你”。

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抓住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每个细节,着重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做好家长工作,让家长和老师共同培养孩子

 家庭既是孩子的生活环境也是很重要的教育环境。

对于幼儿来说,在家庭的时间约占全部生活时间的三分之二。

因此,家庭教育在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同样离不开家庭的熏陶。

道理很简单,幼儿在生理、心理上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其行为习惯尚未真正形成。

在幼儿园接受的行为模式,如果家长不配合,孩子回到家后,可能很快便弃之一旁。

因此幼儿园的教育是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补充的。

孩子的可塑性、模仿性强,父母的言行举止,对他们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为此,我们定期邀请专家来园为全园家长做家教指导和培训,要求家长要采用恰当的教育方法,精心呵护和引导幼儿,既不娇纵又不束缚,并在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中

   2、《幼儿》2007年第4期摘录

  3、《幼儿教育·家教版》·(2006年第11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