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概要.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470663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朝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汉朝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汉朝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汉朝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汉朝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汉朝概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汉朝概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汉朝概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汉朝概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汉朝概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汉朝概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汉朝概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朝概要.docx

《汉朝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朝概要.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汉朝概要.docx

汉朝概要

西汉

 

汉高祖刘邦(前202年,称帝)

萧何为相,与匈奴和亲,休养生息,轻徭薄赋,鼓励生产。

采用叔孙通建议,恢复礼法,设三公九卿。

封刘氏宗亲为王,订立了“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的誓言。

 

汉惠帝刘盈

吕后掌权。

萧规曹随,沿用高黄老政治,达到“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的效果。

任用外戚,压制功臣,酿成“诸吕之乱”。

 

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

文景之治:

继续黄老政治,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前154年,“七国之乱”。

 

汉武帝刘彻(前141—87年)

政治:

加强中央集权——主父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

文化:

重用儒术。

军事:

击败匈奴;收复南越和朝鲜。

外交:

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好大喜功,连年战争对经济产生巨大冲击,导致国力衰弱,前朝积蓄挥霍殆尽。

“巫蛊之祸”,太子刘据被害。

 

汉昭帝刘弗陵

7岁登基,由上官桀、金日磾、桑弘羊和霍光共同辅政。

前80年,霍光单独辅政,遵循武帝晚年政策,继续休养生息。

汉宣帝刘询

前73年,霍光还政于宣帝。

宣帝霍氏集团一网打尽。

昭宣盛世:

摒弃儒学,道法兼用,整顿吏治,劝民农桑,抑制兼并。

汉元帝刘奭

柔仁好儒,导致皇权旁落,外戚与宦官势力兴起。

汉成帝刘骜

不理朝政,皇太后王氏权力急剧膨胀。

宠爱班婕妤和赵氏姐妹(赵飞燕、赵合德),赵氏姐妹因不能生育,杀害其他妃嫔子女。

汉哀帝刘欣

不理朝政。

外戚王氏权力进一步膨胀。

太皇太后王氏任王莽为大司马。

9年,王莽废西汉,建立新朝。

东汉

 

汉光武帝

25年,称帝,定都洛阳。

光武中兴:

废王莽弊政,加强中央集权。

汉明帝→汉章帝

明章之治:

东汉进入全盛时期。

基本扫除匈奴威胁。

佛教传入中国。

章帝后期,外戚窦氏日益跋扈,为东汉的衰落埋下伏笔。

汉和帝刘肇

88年,10岁即位,窦太后掌权。

14岁,抓捕外戚,信用宦官。

汉安帝刘祜

依赖外戚和宦官。

汉顺帝刘保

132年,梁氏为后,梁冀掌权。

汉桓帝刘志

消灭梁氏,宦官再兴。

汉灵帝刘宏。

宦官发动政变,外戚势力被削弱。

184年,张角黄巾之乱。

中央政府为了平叛,将军政大权下放各地州官,最终演变成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群雄逐鹿的局面。

汉灵帝死后,董卓掌权,立汉献帝刘协。

政治制度

 

行政区划

13州—郡县—乡亭:

司隶、豫州、冀州、兖州、徐州、青州、荆州、扬州、益州、凉州、并州、交州,幽州。

三公九卿

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辅相)

九卿:

太常(祭祀)、光禄勋(门房)、卫尉(卫兵)、太仆(车马)、延尉(法律)、大鸿胪(礼宾)、宗正(皇族)、大司农(经济)、少府(皇室财政)。

科举制度

举荐为主,考试为辅。

武帝设置太学,专门培养才学之士。

 

社会经济

 

人口

西汉初期:

1500—1800万。

北方人口约八成。

公元2年:

户1200万,人5700万。

东汉明帝:

人3500万。

157年:

户1000万,口5600万。

南方人口升至四成。

晋朝初期:

户1600万。

农业

铁器牛耕。

土地私有,自由买卖;土地所有者纳十五分之一或三十分之一的税;元帝土地兼并严重,自耕农大量破产,沦为佃农。

人口税=算赋(15—56岁男女年纳120钱+口赋(7—14岁年纳20钱)。

冶铁业

武帝收冶铁为国营→东汉冶铁社会自营。

纺织业发达:

蜀锦价值连城。

商业

西汉早期重农抑商;文景在晁错建议下行贵粟政策,国家存粮大涨,经济腾飞,商人地位提高。

西汉商业中心:

长安、洛阳、邯郸、江陵、吴、寿春、番禺、成都等。

丝绸之路。

文化科技

 

学术

秦始皇焚书坑儒,毁坏大量文献。

汉代学者发掘重现。

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经学成为学术主流。

东汉太学生3万人。

文化

文字:

隶书取代小篆,奠定现代汉字字形结构基础。

文学:

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吴越春秋》

乐府:

《乐府诗集》《古诗十九首》《玉台新咏》

汉赋:

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张衡《二京赋》

宗教

佛教:

汉明帝时传入中国。

道教:

东汉形成→东汉末年分为两大流派=太平道+天师道(五斗米道)。

饮食

张骞通过丝绸之路引进胡瓜、胡桃、胡荽、胡麻、胡萝卜、石榴等,并把桃、李、杏、梨、姜、茶叶等物产以及饮食文化传到了西域。

科技

西汉时期使用丝絮和麻造纸,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纸。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医之祖。

《周髀算经》、《九章算术》。

瓷器烧造。

罗盘。

铸钱。

帛书彩绘。

史记货殖列传

 

老子说:

“太平盛世到了极盛时期,虽然邻近的国家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吠之声互相听得到,而各国人民却都以自家的饮食最甘美,自己的服装最漂亮,习惯于本地的习俗,喜爱自己所事行业,以至于老死也不互相往来。

”到了近世,如果还要按这一套去办事,那就等于堵塞人民的耳目,几乎是无法行得通。

太史公说:

最好的办法是听其自然,其次是随势引导,其次是加以教诲,再次是制定规章制度加以约束,最坏的做法是与民争利。

太行山以西盛产木材、竹子、楮木、野麻、旄牛尾、玉石;太行山以东多有鱼、盐、漆、丝、美女;江南出产楠木、梓树、生姜、桂花、金、锡、铅、朱砂、犀牛、玳瑁、珠子、象牙兽皮;龙门、碣石山以北地区盛产马、牛、羊、毡裘、兽筋兽角;铜和铁则分布在周围千里远近,山中到处都是,有如棋子满布。

这些都是人民所喜好、习用的穿着、饮食、养生、送死之物。

所以,要靠农民耕种,取得食物,要靠进山开采、渔夫下水捕捉,获得物品,要靠工匠制造,取得器具,要靠商人贸易,流通货物。

这难道还需要官府发布政令,征发百姓,限期会集吗?

人们都凭自己的才能,竭尽自己的力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所以,人们各自努力经营自己的本业,乐于从事自己的工作,就像水从高处流向低处那样,日日夜夜没有休止的时候,不用招唤便会自动前来,不用请求便会生产出来。

这难道不是符合规律而得以自然发展的证明吗?

机敏的人总是财富有余,而愚笨的人却往往衣食不足。

姜太公被封在营丘时,那里本来多是盐碱地,人烟稀少,于是姜太公便鼓励妇女致力于纺织刺绣,极力提倡工艺技巧,又让人们把鱼类、海盐返运到其他地区去,结果别国的人和财物纷纷流归于齐国,络绎不绝,聚集于此。

“仓禀足而知礼仪,衣食丰而知荣辱。

“天下之人,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皆为利往。

计然说:

“了解货物何时为人需求购用,才算懂得商品货物。

善于将时与用二者相对照,那么各种货物的供需行情就能看得很清楚。

一般说来,六年一丰收,六年一干旱,十二年有一次大饥荒。

出售粮食,每斗价格二十钱,农民会受损害;每斗价格九十钱,商人要受损失。

商人受损失,钱财就不能流通到社会;农民受损害,田地就要荒芜。

粮价每斗价格最高不超过八十钱,最低不少于三十钱,那么农民和商人都能得利。

粮食平价出售,并平抑调整其他物价,关卡税收和市场供应都不缺乏,这是治国之道。

积贮货物,务求没有滞留的货币资金。

研究商品过剩或短缺的情况,就会懂得物价涨跌的道理。

物价贵到极点,就会返归于贱;物价贱到极点,就要返归于贵。

当货物贵到极点时,要及时卖出,视同粪土;当货物贱到极点时,要及时购进,视同珠宝。

货物钱币的流通周转要如同流水那样。

”勾践照计然策略治国十年,越国富有了。

范蠡改名换姓,到了陶邑改名叫朱公。

朱公认为陶邑居于天下中心,与各地诸侯国四通八达,交流货物十分便利。

于是就治理产业,囤积居奇,随机应变,与时逐利,而不责求他人。

所以,善于经营致富的人,要能择用贤人并把握时机。

子贡曾在孔子那里学习,离开后到卫国做官,又利用卖贵买贱的方法在曹国和鲁国之间经商,孔门七十多个高徒之中,子贡最为富有。

白圭是西周人。

魏文侯在位时,李克致力于开发土地资源,而白圭却喜欢观察市场行情和年景丰歉的变化,当货物过剩低价抛售时,他就收购;当货物不足高价索求时,他就出售。

谷物成熟时,他买进粮食,出售丝、漆;蚕茧结成时,他买进绢帛绵絮,出售粮食。

他捕捉赚钱的时机就像猛兽猛禽捕捉食物那样迅捷。

因此他说:

“我干经商致富之事,就像伊尹、吕尚筹划谋略,孙子、吴起用兵打仗,商鞅推行变法那样。

所以,如果一个人的智慧够不上随机应变,勇气够不上果敢决断,仁德不能够正确取舍,强健不能够有所坚守,虽然他想学习我的经商致富之术,我终究不会教给他的。

”因而,天下人谈论经商致富之道都效法白圭。

汉朝兴起,天下统一,便开放关卡要道,解除开采山泽的禁令,因此富商大贾得以通行天下,交易的货物无不畅通,他们的欲望都能满足。

关中地区从汧、雍二县以东至黄河、华山,膏壤沃野方圆千里。

从有虞氏、夏后氏实行贡赋时起就把这里作为上等田地,这些地方的人民仍有先王的遗风,喜好农事,种植五谷,重视土地的价值,把做坏事看得很严重。

直到秦文公、德公、穆公定都雍邑,这里地处陇、蜀货物交流的要道,商人很多。

秦孝公和秦昭襄王治理咸阳,汉朝藉此做为都城;长安附近的诸陵,四方人、物辐凑集中于此,地方很小,人口又多,所以当地百姓越来越玩弄奇巧,从事商业。

关中地区以南则有巴郡、蜀郡。

巴蜀地区也是一片沃野,盛产栀子、生姜、朱砂、石材、铜、铁和竹木之类的器具。

南边抵御滇、僰,僰地多出僮仆。

西边邻近邛、笮,笮地出产马和旄牛。

然而巴蜀地区四周闭塞,有千里栈道,与关中无处不通,唯有褒斜通道控扼其口,勾联四方道路,用多余之物来交换短缺之物。

天水、陇西、北地和上郡与关中风俗相同,而西面有羌中的地利,北面有戎狄的牲畜,畜牧业居天下首位。

可是这里地势险要,只有京城长安要约其通道。

所以,整个关中之地占天下三分之一,人口也不过占天下十分之三;然而计算这里的财富,却占天下十分之六。

唐尧定都河东晋阳,殷人定都河内殷墟,东周定都河南洛阳。

河东、河内与河南这三地居于天下的中心,好像鼎的三个足,是帝王们更迭建都的地方,建国各有数百年乃至上千年,这里土地狭小,人口众多,是各国诸侯集中聚会之处,所以当地民俗为小气俭省,熟悉世故。

杨与平阳两邑人民,西可到秦和戎狄地区经商,北可到代地经商。

人民崇尚强直、好胜,以扶弱抑强为己任,不愿从事农商诸业。

中山地薄人多,百姓性情急躁,仰仗投机取巧度日谋生。

男子们常相聚游戏玩耍,慷慨悲声歌唱,白天纠合一起杀人抢劫,晚上挖坟盗墓、制作赝品、私铸钱币;多有美色男子,去当歌舞艺人。

女子们常弹奏琴瑟,拖着鞋子,到处游走,向权贵富豪献媚讨好,有的被纳入后宫,遍及诸侯之家。

邯郸是漳水、黄河之间的一个都市。

北通燕、涿,南有郑、卫。

郑、卫风俗与赵相似,但因地靠梁、鲁,稍显庄重而又注重节操。

民俗崇尚气节,扶弱抑强,这是卫国遗风。

燕国故都蓟也是渤海、碣石山之间的一个都市。

南通齐、赵,东北与胡人交界。

地方遥远,人口稀少,屡次遭侵扰,民俗大致与赵、代地区相似,而百姓迅速捷凶悍,不爱思考问题,当地盛产鱼、盐、枣、栗。

齐地被山海环抱,方圆千里一片沃土,适宜种植桑麻,人民多有彩色丝稠、布帛和鱼盐。

临淄是东海与泰山之间的一个都市。

当地民俗从容宽厚,通情达理,而又足智多谋,爱发议论,乡土观念很重,不易浮动外流,怯于聚众斗殴,而敢于暗中伤人,所以常有劫夺别人财物者,这是大国的风尚。

这里士、农、工、商、贾五民俱备。

邹、鲁两地还保存着周公传留的风尚,民俗喜好儒术,讲究礼仪,所以当地百姓小心拘谨。

颇多经营桑麻产业,而没有山林水泽的资源。

土地少,人口多,人们节剑吝啬,害怕犯罪,远避邪恶。

等到衰败之时,人们爱好经商追逐财利,比周地百姓还厉害。

从鸿沟以东,芒山、砀山以北,直到巨野,这是过去梁、宋的地方。

陶邑、睢阳也是都会。

这里的民俗还存有先王遗风,宽厚庄重,君子很多,喜好农事,虽然没有富饶的山河物产,人们却能省吃俭用,以求得财富的积蓄。

西楚民俗慓悍,容易发怒,土地贫瘠,少有蓄积。

江陵原为楚都,西通巫县、巴郡,东有云梦,物产富饶。

陈在楚、夏交接之处,流通鱼盐货物,居民多经商。

徐、僮、取虑一带的居民清廉苛严,信守诺言。

吴地东有丰富的海盐,以及章山的铜矿,三江五湖的资源,也是江东的一个都市。

合肥县南有长江,北有淮河,是皮革、鲍鱼、木材汇聚之地。

因与闽中、于越习俗混杂,所以南楚居民善于辞令,说话乖巧,少有信用。

江南竹木很多。

豫章出产黄金,长沙出产铅、锡。

番禺是当地的一个都市,是珠玑、犀角、玳瑁、水果、葛布之类的集中地。

颍川、南阳是原夏朝人居住之地。

夏人为政崇尚忠厚朴实,还有先王传留下来的风尚。

颍川人敦厚老实。

秦朝末年,曾经迁徙不法之民到南阳。

南阳当地民俗混杂,好事。

多以经商为业。

居民以抑强扶弱为己任,与颍川地区相交往,所以直到现在还被称做“夏人”。

天下物产各地不均。

楚越地区,地广人稀,以稻米为饭,以鱼类为菜,刀耕火种,水耨除草,瓜果螺蛤,不须从外地购买,便能自给自足。

地形有利,食物丰足,没有饥馑之患,因此人们苟且偷生,没有积蓄,多为贫穷人家。

所以,江淮以南既无挨饿受冻之人,也无千金富户。

沂水、泗水以北地区,适合种植五谷桑麻,饲养六畜,地少人多,屡次遭受水旱灾害,百姓喜好积蓄财物,所以秦、夏、梁、鲁地区勤于农业而重视劳力。

三河地区以及宛、陈等地也是这样,再加上经商贸易。

齐、赵地区的居民聪明灵巧,靠投机求财利。

燕、代地区的居民能种田、畜牧,并且养蚕。

贤能之人在朝廷上出谋划策,论辩争议,守信尽节及隐居深山之士自命清高,保全名声,他们究竟都是为着什么呢?

都是为了财富。

求富,是人们的本性,用不着学习,就都会去追求。

至于农、工、商、贾储蓄增殖,原本就是为了谋求增添个人的财富。

如此绞尽脑汁,用尽力量地索取,终究是为了不遗余力地争夺财物。

有封地的人享受租税,每户每年缴入二百钱。

享有千户的封君,每年租税收入可达二十万钱,朝拜天子、访问诸侯和祭祀馈赠,都要从这里开支。

普通百姓如农、工、商、贾,家有一万钱,每年利息可得二千钱,拥有一百万钱的人家,每年可得利息二十万钱,而更徭租赋的费用要从这里支出。

这种人家,就能随心所欲地吃喝玩乐了。

至于那些贫穷人家,父母年老,妻子儿女瘦弱不堪,吃喝穿戴都难以自足,如此贫困,还不感到羞愧,那就没有什么可比拟的了。

所以,没有钱财只能出卖劳力,稍有钱财便玩弄智巧,已经富足便争时逐利,这是常理。

没有深居山野不肯做官的隐士之行,而长期处于贫贱地位,妄谈仁义,也足以值得羞愧了。

凡是编户的百姓,对于财富比自己多出十倍的人就会低声下气,多出百倍的就会惧怕人家,多出千倍的就会被人役使,多出万倍的就会为人奴仆,这是事物的常理。

要从贫穷达到富有,务农不如做工,做工不如经商,刺绣织绵不如倚门卖笑,这里所说的经商末业,是穷人致富凭借的手段。

在交通发达的大都市,如果利润不足十分之二,那就不是我说的好的致富行业。

卓氏在有铁矿的山里熔铁铸械,用心筹划计算,财势可比国君。

程郑经营冶铸业,常把铁器制品卖给西南地区少数民族。

孔氏大规模经营冶铸业,开辟鱼塘养鱼,并经常游访诸侯,借此牟取经商发财的便利,博得了游闲公子乐施好赐的美名。

然而他赢利很多,大大超出施舍花费的那点钱,胜过吝啬小气的商人。

师史以车载货返运赚钱,车辆数以百计,经商于各郡诸侯之中,无所不到,所以师史能致富达七千万钱。

秦朝败亡之时,豪杰全都争夺金银珠宝,而任氏独自用地窖储藏米粟。

等到楚汉两军相持于荥阳,农民无法耕种田地,米价每石涨到一万钱,任氏卖谷大发其财,豪杰的金银珠宝全都归于任氏,任氏因此发了财。

吴楚七国起兵反叛朝廷时,长安城中的列侯封君要从军出征,需借贷有息之钱,高利贷者认为列侯封君的食邑都国均在关东,而关东战事胜负尚未决定,没有人肯把钱贷给他们。

只有无盐氏拿出千金放贷给他们,其利息为本钱的十倍。

三个月后,吴楚被平定。

一年之中,无盐氏得到十倍于本金的利息。

勤劳节俭、精打细算,是发财致富的正路,但想要致富的人还必须出奇制胜。

种田务农是笨重的行业,而秦杨却靠它成为一州的首富。

盗墓本来是犯法的勾当,而田叔却靠它起家。

赌博本来是恶劣的行径,而桓发却靠它致富。

行走叫卖是男子汉的卑贱行业,而雍乐成却靠它发财。

贩卖油脂是耻辱的行当,而雍伯靠它挣到了千金。

卖水浆本是小本生意,而张氏靠它赚了一千万钱。

磨刀本是小手艺,而郅氏靠它富到列鼎而食。

卖羊肚儿本是微不足道的事,而浊氏靠它富至车马成行。

给马治病是浅薄的小术,而张里靠它富到击钟佐食。

这些人都是由于心志专一而致富的。

由此看来,致富并不靠固定的行业,而财货也没有一定的主人,有本领的人能够集聚财货,没有本领的人则会破败家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