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化学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477273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化学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届高考化学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届高考化学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届高考化学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届高考化学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届高考化学基础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届高考化学基础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届高考化学基础知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届高考化学基础知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届高考化学基础知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届高考化学基础知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届高考化学基础知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化学基础知识.docx

《届高考化学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化学基础知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化学基础知识.docx

届高考化学基础知识

基础课时1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

(时间:

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②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

解析 ①由于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混合时释放出大量的热,所以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玻璃棒(或烧杯内壁)缓慢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使其散热,该装置缺少玻璃棒搅拌,所示操作错误;②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集气瓶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入鼻中,所示操作正确;③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插入试管中更不能与试管内壁接触,图示操作会导致胶头滴管内的液体被污染,错误;④过滤操作正确;⑤图示为易燃品标识;⑥图示为腐蚀品标识。

综合上述②④⑥正确。

答案 C

2.实验室从海带灰中提取碘的操作过程中,仪器选用不正确的是

(  )。

A.称取3g左右的干海带——托盘天平

B.灼烧干海带至完全变成灰烬——蒸发皿

C.过滤煮沸后的海带灰和水的混合物——普通漏斗

D.用四氯化碳从氧化后的海带浸取液中提取碘——分液漏斗

解析 高温灼烧固体物质应在坩埚中进行,B错误。

答案 B

3.(2014·无锡期中)由草木灰提取钾盐并检验含有的钾元素,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

解析 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片。

答案 D

4.仅用下表提供的玻璃仪器(非玻璃仪器任选)就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玻璃仪器

A

分离乙醇和乙酸乙酯的混合物

分液漏斗、烧杯

B

用pH=1的盐酸配制100mLpH=2的盐酸

1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C

用溴水、淀粉KI溶液比较Br2与I2的氧化性强弱

试管、胶头滴管

D

用NH4Cl固体和Ca(OH)2固体制备并收集NH3

酒精灯、烧杯、导管、集气瓶

解析 A项乙醇和乙酸乙酯都是有机物,可相互溶解,靠分液漏斗和烧杯不能分离,应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然后再蒸馏出乙醇;B项缺少量取盐酸的仪器(量筒);C项用胶头滴管取少量淀粉-KI溶液并滴入试管中,再用另一胶头滴管取少量溴水滴入试管中,若溶液变蓝色,则说明有I2生成,即可证明Br2的氧化性强于I2;D项缺少反应容器大试管。

答案 C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用托盘天平称量5.85g食盐

B.用10mL的量筒量取8.58mL蒸馏水

C.制取氯气时,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并用排水法收集

D.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一定量氯化铁固体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用水稀释到所需浓度

解析 托盘天平只能精确到0.1g,A错误;量筒只能精确到0.1mL,B错误;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常温下不反应,且收集氯气时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C错误。

答案 D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6.(2014·山东理综,10)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正确的是

(  )。

解析 A项,配制溶液时应在加水至距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错误。

B项,中和滴定时,酸溶液应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错误。

D项,利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时,应将导管伸入试管底部,否则收集不到氨气,错误。

答案 C

7.(2015·淮安宿迁一调)用下列装置以硫酸铝制取一定量Al2O3,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解析 用托盘天平称取样品,应“左物右码”,A项错误;过滤时,需要用玻璃棒引流,C项错误;灼烧用坩埚,不用蒸发皿,D项错误。

答案 B

8.下列关于实验的基本操作及安全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蒸发食盐溶液时,发生液滴飞溅现象,立即加水冷却

B.实验室中KMnO4与乙醇不能存放在同一橱柜中

C.配制硫酸溶液时,先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沿烧杯内壁或玻璃棒慢慢加入浓硫酸

D.干燥SO2时,可以将其通过盛有浓硫酸的U形干燥管

答案 BC

9.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夹持装置已略去)正确的是(  )。

A

B

C

D

用CCl4提取溴水中的Br2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

从KI和I2的固体混合物中回收I2

配制100mL

0.1000mol·L-1K2Cr2O7溶液

装置或仪器

解析 B项,乙酸易溶于乙酸乙酯,不能用过滤的方法除去乙醇中的乙酸;C项,应在蒸发皿的上面放一个盛有冷水的烧杯,以使碘蒸气冷凝为固体碘,且该装置加热不需垫石棉网;D项,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应用容量瓶(100mL)。

答案 A

10.下列有关实验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应由上口倒出

B.加热蒸发NaCl溶液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配制0.1000mol·L-1氯化钠溶液时,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

D.测定NH4Cl溶液的pH时,应先取一条pH试纸将一端浸入溶液中观察颜色变化,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确定溶液的pH

解析 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A项正确;加热蒸发NaCl溶液时应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以防液体局部过热引起暴沸,B项正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将液体转移至容量瓶中时需用玻璃棒引流,C项正确;测定溶液的pH时,应剪取一小块pH试纸放于洁净的玻璃片或表面皿上,并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少许,点在pH试纸中部,观察颜色变化,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确定溶液的pH,D项错误。

答案 D

三、填空题

11.某探究小组在实验室中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还含有Fe2O3、SiO2)提取氧化铝的流程如下图1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在实验中需用1mol·L-1的NaOH溶液480mL,配制该溶液已有下列仪器:

托盘天平(砝码)、胶头滴管、药匙、玻璃棒,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

在灼烧操作中用到下列仪器中的一种,其名称是________。

图2

(2)操作③中的洗涤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同学在实验室中用如图3所示装置制备CO2气体,并通入滤液B中制备Al(OH)3时,结果没有产生预期现象。

乙同学分析认为:

甲同学通入CO2不足是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之一,你认为乙的分析是否合理?

若合理,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你认为不合理,该空不作答)。

丙同学分析认为:

甲同学通入的CO2中含有HCl气体,也是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在实验装置中增加盛有________的________可解决这个问题。

图3

(4)若将操作①和操作②使用的试剂互换,则操作③中的最佳试剂为________,并写出操作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配制NaOH溶液时,应先将一定质量的NaOH溶解在烧杯中,另外容量瓶的规格是一定的,应选用500mL的容量瓶。

灼烧Al(OH)3应该使用坩埚,选C。

(3)因上一步的操作中加入了过量的NaOH溶液,若通入的CO2不足,则发生反应:

CO2+2OH-===CO

+H2O,不能生成Al(OH)3沉淀。

将混合气体通入饱和NaHCO3溶液,既可以除去其中的HCl,又能减少CO2的溶解。

(4)若将操作①和操作②使用的试剂互换,则滤液B为铝盐以及过量的酸,因Al(OH)3能够溶解在强碱溶液中,故可以用氨气或氨水制取Al(OH)3。

答案 

(1)500mL容量瓶、烧杯 坩埚

(2)向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使水刚好没过沉淀物,等水自然流尽,重复操作2~3次

(3)合理 2OH-+CO2===CO

+H2O 饱和NaHCO3溶液 洗气瓶

(4)氨气或氨水 H++NH3·H2O===NH

+H2O

Al3++3NH3·H2O===Al(OH)3↓+3NH

1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制备O3并验证其氧化性强于I2,实验室现提供以下装置和药品。

已知:

高压放电时O2可转化为O3,O3浓度超标时会因其强氧化性而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按顺序选择以上装置填写下表(可不填满)。

 

装置

加入试剂

(2)实验开始时,取下分液漏斗的塞子,断开电源开关K,再旋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持续通入气体一段时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后合上电源开关K,试预测D装置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及对应结论:

装置

现象

结论

D

(4)请指出该实验装置中的不妥之处并改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E装置的作用是利用氧气产生臭氧,A、B装置的作用是制备氧气,D装置的作用是验证O3的氧化性强于I2,C装置的作用是除去氧气中的水,故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BCED。

(2)通入的是氧气,可以排出装置中的N2,防止生成氮氧化物干扰实验结果;同时通入O2与后续实验形成对比,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若无色溶液变蓝色,则证明O3将I-氧化为I2,可证明O3的氧化性强于I2。

(4)臭氧浓度超标时会因其强氧化性而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应该对没有反应完的臭氧进行尾气处理,在D装置后增加尾气收集装置。

答案 

(1)

装置

加入试剂

A

H2O2(H2O)

B

MnO2(Na2O2)

C

碱石灰

E

D

淀粉KI溶液

(2)排出装置中N2,防止生成氮氧化物干扰实验结果;导入O2进行对比实验,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3)无色溶液变蓝色 O3氧化性强于I2 (4)应在D装置后增加尾气收集装置

13.现有下列仪器或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②的名称是________。

(2)用上图仪器组装成气体发生装置:

用KClO3和MnO2制O2应选的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用废H2O2和MnO2制O2,并控制产生O2的速率,应选________(填字母)。

(3)若用装置X进行“排空气法”收集制取的O2,氧气应从__________(填“b”或“c”)端导入。

若瓶中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___(填“b”或“c”)端导入。

(4)若用F装置进行CO还原Fe2O3的实验,实验室制取CO的方法一般采取甲酸脱水法(HCOOH

CO↑+H2O),用纯净的CO完成该实验,

①除F、X外还需要的装置有________,X中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X与其他导管连接的顺序是________(填导管口的序号);

②实验时,a处可能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KClO3和MnO2制O2属于“固+固

气体”,因而要选用AE装置组装成气体发生装置;H2O2和MnO2制O2属于“固+液―→气体”且要控制产生气体的速率,要通过分液漏斗控制加入的H2O2的量,应用BD装置组装成气体发生装置。

(3)使用X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由于O2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应从长管进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从短管进气。

(4)根据反应原理可知制取CO属于“液+液

气体”,用分液漏斗控制加入浓硫酸的量,应选DG为气体发生装置,X的作用是除去CO中的水蒸气,可用浓H2SO4作干燥剂,洗气时气体流向为“长进短出”。

答案 

(1)长颈漏斗 分液漏斗 

(2)AE BD (3)c b

(4)①DG 浓硫酸 dcbe 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收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