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知识点整理.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480498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知识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知识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知识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知识点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知识点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知识点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知识点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知识点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知识点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知识点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知识点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知识点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知识点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知识点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知识点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知识点整理.docx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知识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知识点整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知识点整理.docx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管理系统与信息技术应用

信息时代是一个知识成为生产力的时代,信息取代资本成为社会财富创造和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信息产业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知识->信息->信息产业)

信息管理学家威廉马丁教授

企业是构成经济社会的基本细胞,企业的使命就是通过向社会提供经济价值来赢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摩尔定律:

因特尔公司创始人戈登摩尔在1965年曾预言,单块微处理器芯片上所集成的晶体管数目大约每年增加一倍;1975年他又将其修正为每2年增加一倍,它反映了过去数十年计算机主要功能和互联网科技快速发展的轨迹

现代企业的运作需要:

1.及时准确的收集信息来把握市场需要,支持自身产品和服务的开发

2.采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来支持组织的运作管理

3.建立有效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益

电子商务:

在网络等相关技术的支持下,产品、服务及信息的买卖交易和支付过程可以通过电子化和数字化的方式实现,这种商务运营方式

移动商务(E-Commerce):

利用无线终端设备,借助移动通信平台开展的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对企业运作的影响:

1.推动企业的业务流程全面实现电子化和数字化

2.推动各个行业的经营运作流程转向电子化和数字化

3.使电子化和数字化延伸到经济活动中的所有主体

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高的好处?

1.提高企业的生产率2.减少库存浪费、降低成本

2.改善和提高决策质量4.改善客户关系5.开发新的战略性应用6.构建更有效的商业模式

信息时代的典型产物是,虚拟企业----当市场出现机遇时,为适应需求,具有不同优势资源的独立企业会通过网络组成短期性合作联盟,共享资源,分担风险和成本,实现凭自己能力达不到的超长目标

三大资源要素:

物质、能量和信息。

信息是推动企业所有活动的能动性因素

信息分类:

稳定性分类:

静态信息动态信息

决策层次分类:

战略信息(高层管理)、战术信息(中层管理)和业务信息(基层管理)

其他方式分类

COBIT---专门从事信息技术管理的国际组织ISACA设计了一个信息技术管理的理论框架,强调所有的企业都必须重视对信息技术的管理

为什么信息技术的管理和企业的生存紧密相关?

1.企业对信息和信息传递系统的依赖越来越强

2.信息系统的脆弱性和风险威胁越来越广泛

3.信息和信息系统投资成本越来越突出

4.信息技术引发的组织变革和商业模式变更越来越剧烈

5.技术创建就业的机会和降低成本的潜力越来越明显

信息---对事物运动状态和特征的描述

数据—对信息状态和特征的表述符号,是信息的载体

信息和数据是不可分割而又有一定区别的概念

1.数据是物理的,信息是释义的;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是数据的含义的体现

2.数据反映了事物的表现,往往是零散的,是对原始事实和状态的直接记录;而信息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往往是相互关联的,是数据加工后形成的认识和概念

3.信息比较稳定,不随载体的性质而随意改变;而数据的形式往往变化多端,很容易受载体性质的影响

4.数据是信息的重要来源,可以用人工和自动化装置,对数据进行通信、翻译和处理;信息是根据一定的规则对数据所承载的进行组织后的结果

5.从数据到信息要经过一个转化过程,即数据处理过程;数据的选择、组织和系统化等处理过程往往要在知识的辅助下完成

管理信息是企业决策的基本依据,是人们彼此联系的纽带

管理信息的特点:

数据来源的广泛性、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信息形式的多样性、信息发生、处理、使用在时空上的不一致性、信息价值的不确定性、信息生命周期的主观性

信息的生命周期:

最初的捕获、组织、处理、使用、最终消亡

第一台通用型电子计算机冯诺依曼ENIAC,首台用于管理的商用计算机UNIVAC

CBIS---计算机的信息系统

CBIS计算机的信息系统的优越性:

1.支持数据的自动采集

2.高速度、高质量的完成海量数据的存储、查询和运算,并迅速输出结果

3.使半自动的业务流程和手工处理的任务自动化

4.借助通信技术的支持,以较低的成本实现海量数据安全、快速传递,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5.以多种方式和途径生动表现信息内容,并超过人们的想象

企业主要三方面的经营压力:

市场压力、新技术的压力、社会压力

信息的可用性至少应包括及时性、准确性、实用性、经济性等四方面

EDP---电子数据处理和管理信息系统

DDS—决策支持和战略性应用,包括业务流程重置(BPR)/企业资源规划(ERP)/战略信息系统(SIS)

SCM---供应链管理

CRM—客户关系管理

物联网---TheinternetofthingsIOT,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泛在网络,联网的对象从专门的计算设备扩展到了所有的常规物品

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都是电子商务和计算机应用创新的基础

第二章应用系统分析

系统—系统是由彼此关联且与环境相关联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具有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

系统是有边界的,运行在环境之中,环境是系统之外的其他事物或系统的总和

信息系统(IS)---指计算机处理服务为主要活动的、人机交互型计算机应用系统,也被称为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CBIS)

信息系统的功能---以支持或反映管理活动的内容为目标,完成特定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分析和传递活动,具有将输入信息转变成输出信息的功能

信息系统的分类,根据组织关系进行纵向和横向分类

横向:

战略规划层、管理控制层、运行操作层

纵向:

不同的职能部门

战略层对应决策支持系统DSS、管理层对应管理信息系统(MIS)詹姆斯加拉格尔提出、运行层对应业务处理系统(TPS)

根据信息系统与企业之间的关联关系,信息系统分为部门级信息系统、企业级信息系统、和组织间信息系统

组织间信息系统(IOS)---实现了不同企业之间信息流的管理和集成,被称为跨组织信息系统

虚拟化企业----由独立分布的机构、公司或个人组成的、临时或永久的集合体

TPS业务处理系统---主要处理企业日常业务,实现基本业务处理环境的自动化和规范化

TPS业务处理系统的功能:

1.支持组织基层,或前端业务机构的具体管理事物

2.需要有效地完成相关业务数据的采集、入库、运算处理、查询生成等流程

TPS业务处理系统的作用:

1.根据处理事物的要求和特点,提供高度自动化的处理流程

2.高效率地完成结构化数据的捕获、生成、存储和传递过程

3.迅速处理海量数据的输入输出,支持大量用户同时操作和查询

4.具备系统可靠性和安全防护能力,保证数据安全

完整的业务处理周期:

数据输入、业务处理、数据库维护、生成文档和报告、查询处理

OLTP联机事务处理系统,是一种对系统可用性要求很高的TPS

OLTPT特点:

1.系统实时性

2.大量客户可远程接入系统,提交服务请求,系统能够正确处理客户的并发操作

3.系统会快速捕获数据并立即做出响应,完成事务的处理

4.系统及时保存和更新数据库文件后,立即向客户返回信息

5.OLTP能够保证系统业务处理和响应时间符合用户需要,并保证操作流程的顺畅

MIS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等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管理、基层运作的集成人机系统

狭义概念:

支持中层管理运作的各种计划和控制系统

MIS管理信息系统的4个核心作用(拉里郎):

将适宜的信息、在适宜的时间、用适宜的形势、提供给适宜的决策者

MIS管理信息系统,最核心的功能是高质量地生成职能部门所需的信息报表

职能部门系统包括: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系统

MIS管理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第一代是物料需求计划(MRP)、第二代是制造资源规划(MRPII)、第三代是企业资源规划(ERP)

DSS决策支持系统---为组织高层管理者服务的、以数据分析为特点的、具有高度灵活性的信息系统

OLAP—联机分析处理

DSS决策支持系统构成:

1.DSS以数据管理、模型管理和知识管理三部分为基础,加上人机会话界面构成

常用的数据分析软件:

Excelaccess

EIS---主管信息系统,是为组织的高层管理者定制的决策支持系统

ES---专家系统,是一种模拟专家决策能力的计算机系统

GDSS--群决策支持系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群体合作支持系统

流程整合型系统:

肯尼思、劳顿提出,主要整合组织内部的ERP系统,上游的SCM系统和下游的CRM系统。

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是一个跨部门整合的信息系统,它以外部资源客户为中心而建立,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平台

信息处理基础平台:

为进行信息处理提供技术支持的各种资源的总和

通信平台要素包括---通信网络设备、传输介质、和通信协议(TCP/UDP)

数据库平台应包括:

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和应用程序

信息处理基础平台的核心部分是计算机系统

通信平台信息处理的模式有两种:

C/S(客户端/服务器)模式、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在网络环境中,根据资源分布结构和处理过程的不同,信息处理平台可以分为集中式信息处理平台和分布式信息处理平台两种基本类型

软件是一系列按照特定顺序组织的计算机数据和指令的集合,通常包括计算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计算机软硬件设计的核心任务是:

多媒体服务

多媒体的实质是将自然形式存在的各种媒体数字化

多媒体技术:

先将文本、图像等多媒体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字化采集、获取、压缩、编辑、存储加工,使多媒体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具体交互性的系统

多媒体技术特征:

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

多媒体计算机的关键技术:

数据压缩编码技术、数字图像技术、数字音频技术、数字视频技术、多媒体数据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

计算机发展的五个阶段:

电子管和继电器、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高性能维处理器

单向数据通信系统模型:

源点、发送器、传输系统、接收器、终点

按传输二进制数时的时空顺序不同,分为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

数据转变成信号的过程称为编码

模拟信号的编码方式:

幅移键控(ASK)频移键控(FSK)相位键控(PSK)

传输媒体: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传输介质

复用:

两个通信的站点不会完全用尽数据链路的带宽,为了提高效率,可让多个通信的双方共享数据链路的宽带容量。

复用分为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码分多路复用(CDA)

常用数据传输的同步方式有异步式同步(异步传输)、同步式同步(同步),因此异步和同步本质上都属于同步技术,区别在于发送和接收是独立还是同步的

数据交换技术主要包括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OSI—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将网络垂直分为7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网络协议有三个关键要素:

语法、语义、定时

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包括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

IP协议是TCP/IP协议簇的网络层的核心,是因特网有效运行的基础

端口分为物理意义上的端口和逻辑意义上的端口

物联网的链接条件:

1.具有信息接收和发送器

2.具有一定存储功能

3.具有中央处理器

4.具有操作系统;5.有可被识别的唯一标号6.遵循物联网的通信协议

物联网的层次构架:

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

云计算的特点:

虚拟化技术、安全和可靠性、灵活方便地获取服务、高性价比

云计算的三种服务模式:

基础设施服务、平台服务、软件服务

数据处理是基础,数据管理是核心

物理数据库:

数据库的主体是相关应用所需的的全部业务数据的集合

描述数据库:

用一个数据字典系统存放各级数据结构的描述

数据库的核心是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指帮助用户建立、使用和管理数据的软件系统,简称为DBMS

DDL----数据库描述语言DML----数据库操作系统

数据仓库的组成:

数据仓库数据库、数据抽取工具、元数据、访问工具、数据集市

数据仓库---指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相对稳定的、反应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支持企业或组织的决策分析处理

第四章数据库系统

模型:

对现实世界事物特征的模拟和抽象,就是这个事物的模型

数据模型:

抽象的表示和处理数据的工具

模型条件:

1.反应事物本身;2.容易被人理解;3.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

数据模型分为两类:

概念模型、数据模型

实体型之间的联系:

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

描述概念数据模型的主要工具是E-R(实体-联系)模型,或者加E-R图

逻辑数据模型包括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约束

逻辑数据模型有:

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以及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专门的关系运算包括:

选择、投影、链接

关系模型的限制条件与规范层次的关系,就称为范式

限制越严格的关系,范式就越高,关系范式越高,数据结构就越好

数据规范化:

一个低一级的范式关系模式,可以通过分解转换为若干个高一级范式关系摸式的集合

数据库常用的安全措施有:

身份验证和存取控制

SQL是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核心

数据库文件主要有主数据库文件、其他数据文件和事务日志文件

第五章信息系统高度建立规划

信息系统规划书是帮助企业制定信息系统规划的模板工具

四个规划流程:

1.战略规划(高层领导和业务领域用户参加);2.需求分析;3.资源分配;4.项目规划

信息系统的规划分为:

战略性规划、执行性规划

战略性规范的方法:

诺兰模型、价值连模型、关键成功要素法、企业系统规划法、情境法

诺兰模型的六个阶段分为:

萌芽、扩散、控制、集成、数据管理和成熟阶段

价值链模型是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战略分析工具,企业的价值链是指创造价值的一系列活动

关键成功要素法(CSF)是哈佛大学威廉扎尼教授提出的,可以对企业成功的重点因素进行辨识

企业系统规范法(BSP)是一种结构化的方法论,必须让企业的信息系统支持企业的目标。

核心定义企业过程

信息系统建设的可行性分析内容:

1.技术可行性;2.经济的可行性;3.管理可行性;4.法理的可行性

信息系统建设方式:

开发、购买、外包

开发方式有:

1.自行开发;2.合作开发;3.委托开发

购买方式一般比开发方式的成本低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结构化方法、生命周期法和原型法、面向对象法、快速应用开发、基于构件的开发

生命周期法(SDLC)

快速应用开发(RAD)、联合应用开发(JAD)

基于构件的开发(CBSD)

第六章系统分析

业务流程图是需求分析解读中一种常用的图形化分析工具,用来描述组织的具体业务活动、业务分布和相应的信息处理环节,用4W1H描述

数据流程图是系统逻辑模型设计的重要工具之一,有两个特点,概括性和抽象性

外部实体右下角画斜杠表示重复项

处理功能编号,常写于其上方

数据存储允许在同一图中出现相同的数据存储,这时在重复出现的数据存储左侧加一条线

数据分析的任务是将数据流程图中所出现的各个成分的内容、特征用数据字典的形式作出定义和说明;

数据字典的条目分为六种:

1.数据项,数据的最小单位,也称为数据元素

2.数据结构

3.数据流

4.处理功能

5.数据存储

6.外部实体

功能分析:

决策树和决策表

格栅图是进行数据、功能分析时常用的工具,U/C矩阵是一种特殊的格栅图

第七章系统设计

结构化设计方法的核心:

模块化、结构化、自顶向下逐步求精

结构化程序设计包含三种基本的程序结构:

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控制结构图也称为软件结构图或模块结构图

控制结构图即可反映系统整体结构,又能反映系统的细节

结构化设计对模块划分的基本要求是高凝聚性、低耦合性

模块凝聚指的是内部功能联系是否紧密

模块凝聚程度从低到高可分为五级:

偶然凝聚、逻辑凝聚、时间凝聚、数据凝聚、功能凝聚

模块间的信息联系方式,称为模块的耦合。

有三种类型:

数据耦合、控制耦合、非法耦合

模块间数据耦合是最正常的方式

处理过程设计:

处理逻辑可以使用输入-处理-输出图(IPO),IPO图也称为程序设计任务书

代码的类型:

顺序码、重复码、成组码、表意码、专用码、组合码

数据库设计的要求:

1.满足用户要求;2.满足数据库管理系统要求;3.具有较高的范式

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1.概念结构设计;2.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

概念结构设计:

1.确定系统实体、属性及联系

2.确定局部E-R图

3.集成完整E-R图

SQLServer2000创建数据库的方式有:

向导创建和对话框创建

Foxpro创建数据库的方式有:

对话框创建和命令创建

第八章系统实施

高层管理者的支持作用表现如下:

1.系统实施前的号召和宣传

2.关键时刻积极表明态度

3.解决复杂的综合性问题

程序编制的三要素:

质量、进度和成本

系统测试的对象是整个应用系统

系统测试的目的是要验证系统是否满足需求规格的定义,找出与需求规格不相符的地方,以确保系统能够提供符合用户需求的处理能力

系统测试的方法:

静态测试(不执行程序)/动态测试(执行程序)

系统测试和验收分为黑盒测试、白盒测试。

黑盒法又叫功能测试,白盒法又称为结构测试

测试用例需注意的原则:

1.全面性;2.正确性;3.完备性;4.可操作性

系统测试的内容:

单元测试:

针对具体程序模块的测试,一般在模块编程后及时进行,是可以由程序员承担的测试

组装测试:

对组装后多个模块的联合测试,又称为系统测试或集成测试

确认测试:

是对装配好的整个软件系统的整体效果进行测试,三个重点,是否达到了相应业务或流程的需求;二是测试易用性;三是确认是否有漏洞

验收测试:

系统发布或交付前的试运行及最终检测

系统切换的方式:

直接切换

并行切换

逐步切换

试点切换

第九章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

系统运行管理的目标,就是使信息系统能够就根据企业的需要,提高持续可靠的业务支持和管理决策服务。

企业信息中心的运营管理和服务方式有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

运营管理的基本内容:

1.数据收集与维护;2.例行信息处理;3.系统运行与维护;4.系统的安全管理

企业的信息主管(CIO),又称为首席信息官

性能评价着重评价系统技术性能

可靠性是衡量信息系统稳定运行水平和能力的基础性指标、

信息系统的可靠性一般可通过系统(FR)、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等指标来衡量。

MTBF=(T1+T2+..)/N,RF和MTBF是倒数关系

可靠性技术:

1.设备冗余技术;2.容错技术;3.负荷分布技术

系统维护的分类:

应用软件、数据维护、硬件平台维护、代码维护

应用软件维护,应用软件是信息系统开发的核心成果

常见的三类运行管理制度分为:

机房管理制度、信息存储和文档管理制度、系统运行及操作规范

第十章实际应用举例

ERP企业资源计划,由物料需求计划MRP、制造资源计划MRPII逐步演变发展而来

ERP企业资源计划,有五个层次的规划,分别是战略、销售与运营规划、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车间控制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