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整理及应用.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12539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整理及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整理及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整理及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整理及应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整理及应用.doc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整理及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整理及应用.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整理及应用.doc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复习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整理及应用

(1)

知识点一: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只含有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且系数不为,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

1、下列方程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ax2+bx+c=0B.k2x+5x+6=0C.(3-a)x2+2x+1=0D.(k2+3)x2+2x+1=0

一元二次方程有四个特点:

(1)含有一个未知数;

(2)且未知数次数最高次数是2;

(3)是整式方程。

要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先看它是否为整式方程,若是,再对它进行整理。

如果能整理为一般形式,则这个方程就为一元二次方程。

(4)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时,应满足二次项系数不能为0.

注意:

判断某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时,应首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知识点二: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

,其中是二次项,叫;是,叫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

特别警示:

(1)“”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都是方程在一般形式下定义的,所以求一元二次方程的各项系数时,必须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2、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3、将下列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并找出a、b、c的值.

(1);

(2)

知识点三: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

4、已知方程的一个根是1,则m的值是。

5、已知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解,则m的值是()

A、1B、0C、0或1D、

6、若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则。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整理及应用

(2)

知识点四: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直接开平方法

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的一元二次方程。

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知,是b的平方根,当时,,,当b<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1、方程的解是()

(A)(B)

(C)(D)

2、教材P42——1、(3)、(4);

(2)配方法

配方法的理论根据是完全平方公式,把公式中的a看做未知数x,并用x代替,则有。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①将已知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②化二次项系数为1;

③常数项移到右边;

④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使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

⑤变形为(x+p)2=q的形式,如果q≥0,方程的根是x=-p±√q;如果q<0,方程无实根.

4、利用配方法解方程:

(1)

(2)

5、教材P42——3、

(1)、(3);

(3)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法就是利用因式分解的手段,求出方程的解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是解一元二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

6、方程的解是()

(A)(B)

(C)(D)

7、方程的较简便的解法应选用。

8、解方程:

(1)(3)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整理及应用

(2)

知识点五: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根的判别式:

一元二次方程中,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通常用“”来表示,即

性质:

(1)当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当=0时,方程有两个的实数根;

(3)当时,方程无实数根。

(4)若方程有实数根,则有。

9、已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k=。

10、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A)(B)(C)(D)

11、当m满足何条件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根?

有两个相等实根?

有实根?

(3)公式法

公式法是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它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方法。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11、解方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