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井巷道修复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487418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井巷道修复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风井巷道修复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风井巷道修复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风井巷道修复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风井巷道修复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风井巷道修复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风井巷道修复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风井巷道修复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风井巷道修复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

《风井巷道修复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井巷道修复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风井巷道修复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

风井巷道修复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风井巷道修复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

根据矿方施工要求,针对风井已施工巷道出现的开裂部位,包括由于有断层构造引起的开裂,地压、顶板岩石破碎引起的巷道开裂进行相应修复。

为保证修复施工安全顺利进行特编制本措施。

二、巷道技术参数

巷道修复后巷道断面尺寸要达到设计要求,网喷结构,喷射砼强度等级按设计为C20。

本次巷道修复位置主要包括:

回风石门、轨道大巷、皮带大巷、回风大巷、装载硐室通道及相关硐室等。

三、施工方案

施工顺序为:

采用从外向里、从上到下的处理方案。

从巷道开口处依次检查巷道的变形情况,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

首先对巷道拱部已开裂、变形的部位进行清理,风镐刷除;尽量采用与原设计相同的锚、网、喷对拱部进行二次支护,面积较大的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补打锚索等方法;然后对墙部已开裂、变形的部位进行风镐清理,尽量采用与原设计相同的锚、网、喷对拱部进行二次支护;最后对底鼓的底板进行清理,回填较硬的矸石,维持巷道原底板。

四、施工方法

㈠施工机具

采用巷道掘进时的YTP-28型气腿式风动凿岩机,ф42“一”字型钻头,ф22六角中空钢钎打眼,风镐刷帮,MQT-120型锚索机一台;出矸采用人工出矸至1T矿车及皮带上,经风井箕斗运至井上。

采用PZ-5型喷射机进行喷射砼支护作业。

㈡施工顺序及方法:

1、顶板修复

顶板主要变形位置在断层、构造带及由于顶板破碎有煤层等位置,由于受力较集中,虽然进行锚杆、锚锁支护,但压力较大造成顶板已完成的锚网喷支护开裂、掉块,局部开始垮落。

修复时,先用风镐将开裂、掉快的部位清理干净,再进行锚网喷二次支护,选择应力较集中部位,补打2~4根锚索(可根据拱部破坏情况补打,破坏面积大于52m)。

2、两帮修复

由于顶板的变形及帮部受力的影响,巷道两帮已完成的锚网喷支护局部也出现了开裂,碎块等变形,甚至部分锚杆也已被挤压变形失去了原来的作用。

修复时采用与拱部相同的办法先用风镐将开裂、掉快的部位清理干净,再进行锚网喷二次支护。

3、底板修复

底板由于所处岩层岩石性质的影响,遇水后发生膨胀,造成底鼓,岩石风化变成稀泥,导致轨道变形,耙矸机无法使用,人员无法进入。

修复时,采用人工将底部已风化的岩石进行清理,清理干净后,先对出水部位进行导引,让水延预定的线路流淌,不再危及巷道基础及大面积的底板;然后采用喷射砼将清理出来的巷道基础进行封闭,对清理出来的底板回填较硬的矸石或碎石至设计巷道底板。

㈢、支护材料

巷道二次支护锚杆规格尽量采用原设计支护材料,个别部位使用为φ20×2400mm树脂锚杆,锚杆间排距为800mm×800mm;钢筋网采用φ6mm圆钢制作,规格为2000mm×1000mm,网格100mm×100mm。

C20砼使用P.O42.5R普硅水泥,喷射砼强度等级为C20,其配合比为设计配合比。

实际施工砼配合比按质检中心实验室试配提供的配合比为准。

㈣、工作平台搭设

为能安全施工必要时可进行工作平台搭设;为不影响矿车通过,工作平台搭设必须高于1.5米,为保证安全,工作平台搭设时立柱断面不小于150x150mm,工作台立交处必须用扒钉钉实,并用铁丝绑扎牢靠,工作台上覆50mm的木板,板间用扒钉钉实。

以上工作必须由专人进行检查,保证人员工作时的安全及运输的安全。

五、施工辅助系统

风井现有各辅助系统

六、施工工期及劳动组织

本次施工的贯通巷道修复计划工期为15天,日期为年月日~年月日。

施工采用“三八制”作业,三个掘进班以固定的工作量进行作业,施工人员现有人员。

七、质量保证措施

1、技术人员要准确给定贯通巷中腰线及巷道中心线,防止修复后的巷道小于设计尺寸。

2、锚杆要按设计要求布置,与岩层面夹角不小于75°,托盘紧贴岩面。

3、金属网要沿岩面敷设,与岩面间距为30mm,与锚杆固定要牢固,消除无网区,网间搭接不小于100mm。

4、严格保证砼的喷射厚度,尽量喷平。

八、施工质量要求

各巷道修复按井巷工程质量标准进行施工。

1、净宽:

中线至巷道两侧间距为设计值。

2、净高:

腰线上下均不小于设计,不大于设计30MM。

3、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4、喷射砼厚度不小于设计值的90%。

5、基础深度及铺底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6、混凝土强度不得小于设计值的90%。

九、施工安全措施

1、施工前必须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本措施,对施工内容、安全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

2、施工前必须先将开裂处的喷层找落,找落时,首先用长柄工具由地面按照一人操作,一人照明的方式进行,由外向内循序渐进的将松动的喷砼找落,地面无法找落的,可站在工作平台上用手镐找落,找落过程中,必须保证施工人员安全,一定做到一人操作,一人照明,一人监视。

其他人员严禁在找落范围内活动。

3、活动喷砼找好后,由专人用风镐将虽然开裂但是比较牢靠的地方打落,同时将复喷区域的砼表面用风镐打出新茬。

4、对个别开裂特别严重的地段,可用风镐刷大至设计断面后,重新补打锚杆、挂网,然后进行复喷。

5、以上工作完成后,必须由专人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喷砼支护,喷砼支护前,必须对复喷段进行冲刷,并对该区域的管路、设备、电缆进行可靠的保护,并由专人进行检查,确认无误。

十、其他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中煤五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本规程中的有关规定,杜绝任何形式的“三违”行为。

2、入井前不准喝酒,不准携带烟草等点火物品,不准穿化纤衣服入井。

入井必须佩戴矿灯、自救器、安全帽。

严禁在井下睡觉。

3、未参加规程(措施)学习、考试及考试不合格人员,严禁上岗作业。

4、找顶工作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1)由支护完好的地点开始,由上向下,先顶部后两帮依次进行,找顶范围内严禁其他人员进入。

(2)找顶的作业人员应带手套,用长工具找顶时,应防止矸石顺矸而下伤人。

(3)顶帮遇有大块离层矸石时,应设置点柱支护,保证安全后,再顺着裂隙、层理慢慢找下支,不得硬刨强挖。

5、打锚杆眼(或锚索眼)时必须打一个眼锚一眼,不得打穿皮眼或沿裂缝、顺层面打眼,锚杆必须按规定进行锚固。

6、锚杆托板应紧贴岩面,螺帽要拧紧;失效的锚杆要及时补打。

7、金属网后严禁充填矸石。

8、锚索施工注意事项

(1)打锚索孔时,接长式钻杆连接处强度较低,在接头位置进入孔内之前要控制锚杆机推力,以免钻杆折断伤人。

(2)松开盘住的锚索时,要注意其弹性较大,防止突然弹开伤人。

(3)锚索要随打随安装,但可把当班安装的锚索集中一次进行张拉。

(4)作业时踏踩物必须牢固可靠,张拉千斤顶由专人操作,与液压泵的操作人员紧密配合,共同完成锚索的紧固工作。

(5)工作时,千斤顶下方50°范围内严禁站人,以防意外。

(6)操作时,操作者应把千斤顶抓牢防止其摔落、碰撞。

(7)张拉锚索时,应先检查张拉千斤顶、油泵各油路接头处是否有松动,有无漏油现象,若发现有松动现象应及时拧紧。

(8)张拉锚索时,应使张拉油缸与锚索保持同轴。

张拉千斤顶卡住锚索后,人员可暂时撤到千斤顶侧面,张拉千斤顶正下方禁止站人。

(9)顶压器必须与中缸拧紧到底,松动时不得工作。

(10)尽量避免使千斤顶在过高压力下工作,该卸载时应立即卸载。

(11)禁止在锚索、锚杆上系倒链或滑轮用以起吊大件。

(12)掘进时,临时支护紧跟迎头,空顶、帮距不得超过一排锚杆距,以防冒顶或片帮。

(13)锚杆及锚索安装施工前,必须用吹眼器吹净孔内岩粉等,确保锚杆及锚索安装质量,以防冒顶或片帮。

9、锚杆钻机要规范使用,按章操作。

从供风设备到用风设备间的所有管路必须严密、安全,不漏风。

10、要经常观察工作面后方的支护情况,发现有顶板下沉、支护严重变形的要及时进行加固维护。

11、喷浆管理:

(1)喷浆前必须用高压水冲洗岩面的粉尘。

(2)喷浆工作开始时,必须先开风水,后送电,喷浆结束时要先停机,后停风。

(3)发现喷浆管堵塞时,要及时停机停风,进行处理;采用压风法处理堵塞的管路时,喷枪头要固定,风压不大于0.4mpa,且枪口前方严禁站人,以防突然喷射或枪头跳动伤人。

(4)喷浆时要有专人观察顶板的变化,以防掉矸伤人。

12、工作平台上不得放无用的杂物、工器具、材料等。

13、施工人员必须佩带保险带,保险带必须生根在牢靠的地方。

14、施工前应对职工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15、严反三违,做到三不伤害;工作前要精力充沛,严禁酒后上岗。

16、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特别是安全方面要交待清。

17、风带与风钻、风镐等必须接牢,并随时检查,以防风带脱落伤人。

18、避灾路线:

(1)、装载洞室通道→轨道大巷→北测回风石门→罐笼→至地面

(2)、轨道大巷→北测回风石门→罐笼→至地面

(3)、皮道大巷→北测回风石门→罐笼→至地面

其他未尽事宜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执行。

 

中煤三处第十八工程项目部

2011年11月26日

 

中煤第五建设公司第三工程处

 

山西汾西正善煤业有限责任

公司风井巷道修复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编号:

 

工程名称:

山西汾西正善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风井二期工程

施工单位:

中煤五公司三处第十八工程项目部

编制人:

项目经理:

编制日期:

2011年11月26日

执行日期:

2011年月日

 

山西汾西正善煤业有限责任

公司风井巷道修复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审批人员名单

(签字)(年月日)

项目经理:

生产经理:

安全经理:

技术经理:

机电经理:

通风队:

机电队:

工程组:

施工队长:

编制:

 

山西汾西正善煤业有限责任

公司风井巷道修复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审批人员名单

(签字)(年月日)

总工程师:

生产矿长:

安全矿长:

行政经理:

通风区长:

安监处:

工程部:

调度室:

机运部:

审核:

监理:

 

审批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