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度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490084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度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最新度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最新度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最新度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最新度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最新度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最新度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最新度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最新度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最新度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最新度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最新度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最新度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最新度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最新度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最新度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最新度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最新度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度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docx

《最新度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度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度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docx

最新度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第一单元十万个为什么

第1课《探索自然》

教等方式进行搜集资料

4、更深层次的观察与提问:

给动物的过冬方式分类。

教材中呈现的画面是从同学们搜集到的资料中筛选出来的,有共性。

四、拓展活动。

卡片竞答游戏我角色扮演,激发学生对已知事物的感受力,展示生命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真正将能力内化为知识。

 

第三课《上夜班的动物》

教学目标:

1、探究昼夜变化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2、认识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3、进一步理解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4、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究昼夜变化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教学难点:

进一步理解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教学准备:

搜集夜晚活动的动物的特点。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部分“上夜班”的动物,你还记得他们吗?

学生说一说。

二、集体探究。

1、趣味阅读。

学生阅读教材中的趣味故事,对夜行性动物的生活习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由此知道夜行性动物的一些特征,并通过搜集资料进行验证。

2、小组交流。

猫有哪些适应夜行性的特点?

学生说一说,师生评议总结。

(眼睛和爪子等,拓展夜行性动物的特征。

3、观察与讨论:

动物怎样上夜班?

三、拓展活动。

给动物办一张“动物夜间通行证”。

师生交流展示,集体评议。

 

第五单元蚯蚓小导游

第一课《探访蚯蚓的家》

教学目标:

1、知道土壤的构成;

2、能提出问题,初步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3、能运用多种方法观察;

4、愿意合作与交流,教育学生要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

知道土壤的构成;能运用多种方法观察;

教学难点:

能提出问题,初步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教学准备:

蚯蚓、学校附近的土壤、放大镜、小铲子、透明杯子、塑料袋或纸袋、水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课前捉几条蚯蚓,上课时出示蚯蚓并提出问题:

“认识这是什么吗?

”“蚯蚓的家在哪儿?

”当学生回答出“土壤”之后,接着引导他们思考“关于土壤我们已经知道些什么?

”根据回答我们可以了解他们的生活经验,把握他们的学习起点,为后面的教学活动提供依据。

二、探究学习。

1、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学生交流,教师有选择的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2、组织学生讨论:

“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并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具备的条件选择研究问题。

3、观察土壤。

教师组织学生来到室外,观察土壤,要求学生要作好观察记录。

三、交流与总结。

1、学生将自己观察的发现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学生代表汇报。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土壤的构成。

4、最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把在观察活动中所发现的新问题存入“问题银行”,并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

这样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后续研究活动,不仅为下面的教学创造条件,而且能够保护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增长才干。

 

第二课《蚯蚓的房前屋后》

教学目标:

1、观察三类土壤的不同特点。

2、了解常见的土壤的分类,自主探究沙和岩石的特点。

3、强化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的训练。

教学重点:

了解常见的土壤的分类,自主探究沙和岩石的特点。

教学难点:

强化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的训练。

教学准备:

沙质土、黏质土、壤土、水;沙、各种石头、锤子、放大镜、钥匙、刻刀、稀盐酸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活动。

谈话引入“玩过泥巴吗?

喜欢玩泥巴吗?

”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以后,教师提出要求:

这节课玩泥巴和以往不同,我们要边玩边观察自己玩的泥巴有什么特点,还要与同学交流观察到的不同现象。

师生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二、探究活动。

1、认识三类土壤。

放手让学生玩15至20分钟以后,让他们根据亲身体验集体交流“这些土壤各有哪些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介绍壤土、黏质土和沙质土三类土壤及其特点。

由于时间的关系,学生可能会趣犹未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后继续玩土壤,看谁还有新的发现。

2、观察沙和石头各有哪些特点。

(1)课前组织学生采集各种各样的石头和沙。

上课时,教师启发谈话“蚯蚓的房前屋后除了有各种各样的土壤,还有沙和形态各异的石头。

针对沙和石头我们能提出哪些问题?

”在学生提出问题以后,再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

(2)选择相同问题的学生可以结合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教师可以适当为学生提供一些材料和工具,并参与研究活动,随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适时适度地提供帮助。

(3)学生围绕“沙和石头各有哪些特点?

它们有什么作用?

”等问题交流各自的研究收获。

然后再引导学生说出“在观察活动中,我们对沙和石头又产生了哪些新的问题?

”培养学生不断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

三、拓展延伸。

由于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本课我们设计了“奇石展览会”拓展活动,旨在引导学生继续关注石头,发现出更多岩石的秘密,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美的情感。

四、总结。

让学生比较自己的发现与别人的发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第三课《蚯蚓的邻居》

教学目标:

1、认识土壤对生物生长、生活习性等多方面都有影响。

2、引导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意识到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3、培养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爱提问、愿意合作与交流、持之以恒等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认识土壤对生物生长、生活习性等多方面都有影响。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爱提问、愿意合作与交流、持之以恒等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

漏斗或纸袋、肥沃的土壤、台灯;干湿不同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蚯蚓、蚕豆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谈话:

“我们已经参观了蚯蚓的家园,蚯蚓还有许多邻居呢,让我们一起去认识认识吧!

二、探究活动。

1、观察土壤里的动物。

教师将已经准备好的肥沃的土壤,放入一个漏斗形的纸袋里(或漏斗里),在纸袋上方约20厘米处用灯光照射,等一会儿,让学生观察能发现什么。

观察以后要教育学生把土壤和小动物送回原处。

2、探究土壤对动物、植物的影响。

提出问题:

“蚯蚓喜欢什么样的土壤?

”“不同的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

教师可以在“材料超市”里准备一些研究材料,供学生自主选择。

教师的责任是大胆让学生动手尝试。

教材中的“活动提示”是为需要提供帮助的学生准备的。

蚯蚓与土壤的关系,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探究出来结果,而植物与土壤的关系不是当堂课所能发现的,教师要教育学生具有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并作好观察记录。

三、拓展活动。

调查“人类有哪些行为破坏了土壤?

”并组织一次保护土壤的宣传活动。

让学生了解人类利用土壤资源的现状,提供情景让他们感受人类对土壤的破坏,增强他们保护土壤资源、爱护环境的情感。

 

第四课《落叶到哪里去了》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想和观察落叶到哪里去了,使学生了解动物活动和细菌对土壤的影响。

2、引导学生关注土壤的改良方法,渗透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关注土壤的改良方法,渗透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关注土壤的改良方法,渗透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教学准备:

腐烂程度不同的落叶、动画软件;蚯蚓、树叶、果皮、土壤;人类改良土壤的资料和书籍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猜想导入。

谈话:

“大树下和田地里有许多落叶和枯草,它们都到哪里去了呢?

”学生围绕这个问题的结果进行猜想。

师生交流导入。

二、初步感知。

学生来到校园中实地观察,感知落叶和枯草的去向。

三、实验探究。

1、学生拟定实验方案。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验证。

亲眼目睹蚯蚓是怎样为改良土壤默默工作的。

不要局限在教材中的两种设计方法,应该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去尝试,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爱护蚯蚓。

3、学生自读“科学自助餐”,了解“无土栽培”和“蚯蚓垃圾处理厂”的相关知识。

四、课堂练习。

完成“挑战自我”。

五、拓展延伸。

让学生通过采访和查阅资料了解更多改良土壤的办法,同时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渗透用科学技术改善生活的科学思想。

 

第六单元飘呀飘,飘下来

第一课《自转旋翼》

教学目标:

1、学生会制作“自转旋翼”。

2、学生能通过实验了解自转旋翼的下降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3、学生能正确使用各种测量工具。

4、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学生会制作“自转旋翼”。

2、学生能正确使用各种测量工具。

教学难点:

学生能通过实验了解自转旋翼的下降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剪刀、10cm×6cm的纸,回形针。

教师准备弹簧秤、秒表、尺子、钢卷尺。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教师演示自转旋翼,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二、初步感知。

学生观察自转旋翼,说一说自转旋翼的结构特点。

师生交流评议。

教师讲解自转旋翼的特点。

三、探究活动。

1、学生自学教材中关于制作自转旋翼方法的内容,了解自转旋翼的制作方法。

2、教师讲解制作方法及要注意的地方。

(1)不能改变纸的大小。

(2)要能旋转。

3、学生制作自转旋翼。

可独立制作,也可小组合作,教师巡视,对学生进行指导,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

4、制作好的学生可以试着玩一玩自己的自转旋翼。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怎样制作自转旋翼,这节课我们接着来研究一些有趣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活动探究。

1、放飞自转旋翼。

学生分组让自己的自转旋翼飞起来。

2、学生在观察后说一说:

刚才我们放飞的自转旋翼在下降时有什么不同?

学生交流。

3、请两名同学将自己的自转旋翼给大家演示一下?

学生观察后回答:

哪个在空中停留的时间更长呢?

(学生说)为什么这个旋翼会下降得慢一些呢?

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

4、(把两个旋翼摆放到展台上)学生认真观察两个自转旋翼,试着找出它们的不同。

学生说一说他们的不同。

5、讨论:

你们认为影响自转旋翼下降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呢?

师:

这些是我们做出的猜想。

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这些猜想对不对呢?

(验证)

6、小组讨论怎样进行验证。

代表汇报。

7、小组实验验证。

(学生分组验证,老师巡视指导)

8、验证结束以后,请每个小组先在小组内部交流,,然后派出两个代表带着制作的旋翼和研究的结果上台演示交流。

(学生交流的同时补充板书)

三、总结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对各组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第二课《降落伞》

教学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探究降落伞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降落伞下落速度与降落伞的哪些因素有关系。

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合理地选择问题、积极地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

2、开展学生独立的探究活动,并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3、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在自主探究中发现降落伞的下落速度与伞面大小、伞绳长短、重物的轻重等诸多因素有关系。

教学准备:

大小不同、材料不同的伞面,长短、粗细不同的绳子,重量不同的配重,“神舟五号”返回舱的图片,实验记录表、秒表。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教师出示降落伞,并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降落伞,板书“降落伞”。

2、观察降落伞看看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降落伞由伞面、伞绳、重物三部分组成。

二、初步感知。

1、学生自读“做个降落伞”,了解降落伞的制作方法及过程。

教师讲解要注意的方面。

(伞绳的长短要一致,伞绳的系法要注意)

2、学生小组讨论制作降落伞的方法。

三、动手实践。

1学生小组合作制作降落伞,教师巡视指导,但不要包办制作过程,要允许学生出错。

2、制作好降落伞的同学可以试着玩一玩降落伞,体验成功的乐趣。

四、课堂练习。

1、想一想:

除了降落伞以外,还有什么物体也在空中飘?

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五、拓展延伸。

学生自读“科学自助餐”,了解关于降落伞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1、猜想:

根据自转旋翼的知识,请同学们猜想一下,降落伞的下降速度可能与那些因素有关?

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如可能与与伞面大小、伞面材料、伞绳长短、伞绳粗细、重物的轻重等因素有关。

教师将学生的想法及时归纳并逐一板书到黑板上。

2、谈话:

哪些因素会影响降落伞的下降速度呢?

同学们都做出了自己的猜想。

那么怎样才能知道你的猜想对不对?

(亲自动手做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二、制定研究计划、亲自动手实验研究问题。

1、讨论:

同学们的每一个猜想都值得去研究,你们可以自由地选择。

在动手之前是否先思考一下,你们打算选择哪一个问题来研究,怎样研究,在小组内先初步制定一个计划。

小组讨论

交流:

谁能把你们组的研究计划和同学们说一说?

其他组的同学对这组的研究计划有什么意见吗?

(教师在学生交流过程中强调对比实验的基本要求:

必须保证要研究的因素不同,其他条件相同。

2:

谈话:

看来各组已初步制定了计划,在实验之前还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呢?

(学生交流如:

准备实验材料、小组同学合理分工、教师提醒学生还不要忘记由一名同学把你们组的实验情况及时记录到小科学家记录本上。

教师简单解释小科学家记录本的使用。

3、学生独立探究,教师巡视,并做适当的指导。

三、表达与交流。

1、学生交流:

请学生交流研究的问题,研究的过程和自己的发现。

2、学生评价:

对其他小组同学的研究有什么意见吗?

(鼓励学生对别人的研究提出意见、质疑或补充。

四、小组竞赛。

1、同学们通过自己的亲自研究各有收获、各有发现,下面我们进行个小竞赛,请同学们自选材料设计降落伞,从同一高度同时落下,咱们比一比看那组降落伞下降时又稳又慢。

2、学生竞赛

3、请优胜组说一说,你们这样设计降落伞的原因。

4、出示神州五号飞船返回舱(带伞)返回地面的图片。

⑴学生交流:

请学生讲一讲自己知道的神州五号飞船的一些故事。

⑵为保证返回舱平稳、安全地落地,降落伞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你知道重物有多重、伞有多大吗?

五、拓展活动。

自选材料设计降落伞,下面栓上个鸡蛋,比一比,看那组的降落伞下面的鸡蛋从高空落下后不会摔碎。

第七单元科学改变我们的生活

第一课《科学,生活的朋友》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常见的科学现象。

2、学生能提出生活中的科学问题。

教学重点:

学生能提出生活中的科学问题。

教学难点:

学生能提出生活中的科学问题。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讲述:

科学是生活的亲密伙伴,它一直伴随在我们身边,我们发现它了吗?

板书课题《科学,生活的朋友》。

二、活动。

1、学生想一想,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有科学的踪迹。

学生代表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2、学生针对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一些现象提出自己的问题,写到自己的资料本上。

3、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加以归类,讲科学问题与其他问题区分开来。

,填写到问题银行中。

4、学生交流。

学生将自己的科学问题提出来,师生共同评议。

三、总结。

学生集体评价,评出“最佳”问题。

(如:

最有深度的问题、最具研究价值的问题、最适合我们研究的问题……)

 

第二课《科学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科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和好处。

2、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

教学重点:

学生了解科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和好处。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科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那它究竟再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呢?

二、初步感知。

1、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两幅图画,认真进行对比,说一说这两幅图有什么不同,体会科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学生说一说,师生共同评议。

三、调查活动。

1、扮演小记者,采访周围的人们,了解科学在哪些方面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2、填写调查记录。

我的调查记录

调查对象

想了解的问题

调查的收获

提出的新问题

3、表达与交流。

制作科普展板。

(将自己采访过程中感受最深的内容用图画或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

 

第三课《展望美好的未来》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教学准备:

科幻片片段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讲述科幻片《疯狂的兔子》片段,学生听。

师生谈话,激趣导入。

二、学生活动。

学生分组讨论,想想未来的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参与学生的交流活动。

三、交流。

各组派学生代表交流对未来世界的想象,师生共同评议。

四、拓展。

1、学生自读“科学自助餐”。

2、申请属于自己的荣誉称号。

 

第八单元一次穿越时空的科学问题旅行

第一课《一次穿越时空的科学问题旅行》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科学的发展简史。

2、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学生了解科学的发展简史。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语: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这一切都与科学的发展分不开。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科学的发展历程。

二、学生自学。

1、学生自读教材中的案例,了解人类科学史上的大事。

2、填写完成下表。

时间

国家

科学人物

发现(发明)

3、交流,师生评价。

4、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二、自主探究。

1、学生自读教材,了解教材中提出的问题。

2、小组交流自己的对问题的思考。

三、拓展。

1、我的“观察与提问”经历。

学生交流后完成“我的科学经历——观察与提问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