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文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495938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魏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汉魏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汉魏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汉魏文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汉魏文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汉魏文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汉魏文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汉魏文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汉魏文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汉魏文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魏文化.docx

《汉魏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魏文化.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汉魏文化.docx

汉魏文化

汉魏文化

卓尔不群的范缜

范缜(约450~约515)中国南朝齐、梁时思想家,无神论者。

字子真。

南阳舞阴(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人。

曾任宁蛮主簿、尚书殿中郎、宜都太守、晋安太守。

他曾同佛教有神论者进行了两次公开的论战。

范缜反对佛教因果报应说,认为人生好比同一棵树上的花朵,有的花瓣被吹到厅堂,也有些花瓣飘落进粪坑中,这完全是自然现象,毫无因果可言。

对于形神之辩,他认为,形神相即,不得分离。

精神离开形体,不能单独存在。

着有《神灭论》、《答曹思文难神灭神》(即《答曹舍人》)。

天监六年(507)任中书郎时正式发表《神灭论》。

他断言死精神消灭,不可能成佛,人的富贵贫贱并非天生命定,因果报应纯系无稽之谈。

范缜的《神灭论》一出,“朝野喧哗”。

统治者为了肃清它的影响,曾下了一道《答臣下神灭论》的敕书,用权势来压迫范缜;同时,又动员了王公、权贵、僧侣六十多人,发表了七十多篇文章来围攻范缜。

竟陵王萧子良又施以危压引诱,范缜仍坚守己论,不肯屈从。

子良使王融谓之曰:

‘神灭既自非理,而卿坚持之,恐伤名教。

以卿之大美,何患不至中书郎,而故乖剌为此,可便毁弃之。

’缜大笑曰:

‘使范缜卖论取官,已至令仆矣,何但中书郎邪?

’(《南史·范云传》)

范缜的《神灭论》

无神论并不是今人的创造发明。

不少古代思想家、文学家写了许多宣传无神论的着作和文章。

范缜的《神灭论》,则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名篇之一。

  《神灭论》坚持了物质第一性的原则,系统地阐述了无神论的思想,指出人的神(精神)和形(形体)是互相结合的统一体:

“神即形也,形即神也,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他把人的形体与精神的关系,用刀口同锋利的关系作了极为形象的比喻:

“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刀,形之于用,犹刀之于利”,“未闻刀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

范缜的《神灭论》一发表,朝野为之哗然、震惊。

范缜撰写的《神灭论》,在我国古代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他严厉驳斥“神不灭”的谬说,不仅从理论上揭穿了神学的谎言,而且也谴责了当时封建帝王和世家大族佞佛所造成的社会危机,有着积极的实践意义。

他那坚持唯物主义的无神论思想和为扞卫真理勇于战斗的革命精神,千百年来始终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成为我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南朝史学家范晔

范晔(公元398—445年),字蔚宗,祖籍顺阳(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范家自西晋永嘉之乱后移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市),范晔是南朝刘宋时期的杰出史学家,史学名着《后汉书》的作者。

  范晔出生在一个着名的士族家庭。

高祖范晷为西晋雍州刺史,加左将军。

曾祖范汪入仕东晋,官至晋安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进爵武兴县侯。

祖父范宁先后出任临淮太守、豫章太守。

父范泰仕晋为中书侍郎,桓玄执政时被废黜,徙居丹徒。

刘裕于京口起兵灭桓玄,控制东晋政府实权后。

范泰重新被启用,出任国子博士、南郡太守、御史中丞等职。

他为东阳太守时,因开仓供粮和发兵千人,助刘裕打败卢循有功,被加官为振武将军。

从此,范泰受到刘裕的信任,屡被升迁,先后担任侍中、尚书常侍兼司空等职。

宋代晋后,拜为金紫光录大夫散骑常侍,少帝时加位特进。

  范晔的家庭有着正宗的家学传统。

范汪“博学多通,善谈名理”,撰有《尚书大事》二十卷,《范氏家传》一卷,《祭典》三卷以及属于医学棋艺的着作《范东阳方》一百零五卷,《棋九品序录》一卷等。

范宁尝作《古文尚书舜典》一卷,《尚书注》十卷,《礼杂问》十卷,《文集》十六卷,尤以《春秋榖梁传集解》十二卷“其义精审,为世所重”。

范泰也有《古今善言》二十四卷及文集等多种着述。

受到家庭的影响,范晔从小好学,再加上天资聪慧,因此尚未成年,便以博涉经史,善写文章而负盛名。

  东晋安帝义熙十年(公元414年),范晔十七岁,州刺史征辟他为主簿。

当时,范晔同其父范泰一样,在政治上是支持刘裕的,故不肯应辟就职。

六年后即公元420年,刘裕代晋称帝,改国号为宋。

这一年,二十三岁的范晔应召到刘裕之子彭城王刘义恭的府下为冠军参军,后又随府转为右军参军。

此后十余年,他先后担任过尚书外兵郎、荆州别驾从事史、秘书监、新蔡太守,司徒从事中郎、尚书吏部郎多种职务。

  宋文帝元嘉九年(公元432年)冬,扬州刺史彭城王刘义康母亲王太妃去世。

刘义康把故僚们召集到府内帮助料理丧事,范晔也到场了。

刘义康的母亲死了,范晔实在悲伤不起来。

在临葬前的一天夜晚,轮到他的弟弟范广渊值班,范晔兄弟俩邀了一位朋友躲在屋里喝起酒来。

醉意朦胧之际,范晔忘记了利害,竟推开窗子,听挽歌助酒。

这件事传出后,刘义康非常恼怒。

几句谗言上去,宋文帝就把范晔打发到宣城(今安徽宣城)当太守去了。

这次贬官对范晔是一次很大的刺激。

仕途上的坎坷勾起了他幼年生活的某些隐痛。

范晔虽然生在名门士族,但他本人却是个妾生的庶子。

晋代自“永嘉以来,嫡待庶如奴,妻遇妾若婢”,(王楙《野客丛书》卷十五),嫡庶之别是官僚之家不可逾越的大分,因而也决定了子女们的社会身份。

范晔的母亲把他生在厕所里,并且碰伤了他的前额,因而落下个小字为“砖”。

嫡母所生的哥哥范晏嫉妒他的才学,骂他“进利”,认为他是终家破族的祸害。

父亲范泰也不喜欢范晔,早早地将他过继给从伯范弘之。

屈伸荣辱与宦海浮沉,使得范晔心情十分苦闷。

在宣城任上,他开始从事后汉史的编纂工作,企图以此排解这种痛苦。

史事的研究,打开了他的眼界。

范晔后来讲:

“本未关史书,政恒觉其不可解耳。

既造后汉,转得统绪。

”这就是说,原来现实中的许多不能解答的问题,在同历史的经验相对照后,他逐渐整理出了一些头绪。

范晔凭着个人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写出了他的历史名作《后汉书》。

这一年,他三十五岁。

著名史书《后汉书》

《后汉书》九十卷,南朝宋范晔撰。

范晔字蔚宗,顺阳人。

出身于一个世族家庭。

他的祖父范宁曾任晋豫章太守,着《谷梁集解》一书。

《十三经注疏》中的《谷梁传注疏》就是以《谷梁集解》为基础写成的。

他的父亲范泰官拜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是宋武帝刘裕的得力助手。

他博览群书、潜心着述,作《古今善言》二十四篇。

所以范晔有很深的家学渊源,一直以名门之后自居,生性孤傲,不拘小节,仕宦不甘居人后,着述也不甘居人后。

以此成名,也以此丧身。

  元嘉九年(432年),范晔在为彭城太妃治丧期间,行为失检得罪了司徒刘义康,被贬为宣城太守,范晔郁郁不得志,就借助修史来寄托他的志向,开始写作《后汉书》。

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当他完成了本纪、列传的写作,同时又和谢俨共同完成《礼乐志》、《舆服志》、《五行志》、《天文志》、《州郡志》等五志的时候,有人告发他参与了刘义康的篡位阴谋,因此下狱而死。

谢俨怕受牵连,毁掉了手中的志稿,使《后汉书》只有纪传部分流传了下来。

在范晔《后汉书》之前,已问世的有关东汉历史的重要着作不下十部,主要的有东汉刘珍等奉命官修的《东观汉记》、三国时吴国人谢承的《后汉书》、晋司马彪的《续汉书》、华峤的《后汉书》、谢沈的《后汉书》、袁山松的《后汉书》,还有薛莹的《后汉记》,张莹的《后汉南记》、张璠的《后汉记》、袁宏的《后汉记》等。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北魏自从北魏太武帝死去后,北魏皇帝不再实行太武帝那样以武力强国和节俭强国的政策,政治开始日渐腐败,鲜卑贵族和大商人压迫人民,不断引起北方人民的反抗。

孝文帝拓跋宏是太武帝拓跋焘的嫡系第四子孙(拓跋焘——拓跋晃——拓跋浚——拓跋弘——拓跋宏),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北魏的第6位国君。

年幼的拓跋宏由祖母抚养并代为摄政。

公元490年,24岁的拓跋宏开始亲政,他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汉化改革。

  魏孝文帝规定了官员的俸禄,严厉惩办贪官污吏;实行了“均田制”,把荒地分配给农民,成年男子每人四十亩,妇女每人二十亩,让他们种植谷物,另外还分给桑地。

农民必须向官府交租、服役。

农民死了,除桑田外,都要归还官府。

这样一来,开垦的田地多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比较稳定,北魏政权的收入也增加了。

  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他决心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迁到洛阳。

  为了这个,他怕大臣们反对迁都的主张,先提出要大规模进攻南齐。

有一次上朝,他把这个打算提了出来,大臣纷纷反对,最激烈的是任城王拓跋澄。

  孝文帝很恼火说:

“国家是我的国家,你想阻挠我用兵吗?

”拓跋澄反驳说:

“国家虽然是陛下的,但我是国家的大臣,明知用兵危险,哪能不讲。

  孝文帝想了一下,就宣布退朝,回到宫里,再单独召见拓跋澄,跟他说:

“老实告诉你,刚才我向你发火,是为了吓唬大家。

我真正的意思是觉得平城是个用武的地方,不适宜改革政治。

现在我要移风易俗,非得迁都不行。

这回我出兵伐齐,实际上是想借这个机会,带领文武官员迁都中原,你看怎么样?

  拓跋澄恍然大悟,马上同意魏孝文帝的主张。

  公元493年,魏孝文帝亲自率领步兵骑兵三十多万南下,从平城出发,到了洛阳。

正好碰到秋雨连绵,足足下了一个月,到处道路泥泞,行军发生困难。

但是孝文帝仍旧戴盔披甲骑马出城,下令继续进军。

  大臣们本来不想出兵伐齐,趁着这场大雨,又出来阻拦。

孝文帝严肃地说:

“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是给后代人笑话。

如果不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

诸位认为怎么样?

  大家听了,面面相觑,没有说话。

孝文帝说:

“不能犹豫不决了。

同意迁都的往左边站,不同意的站在右边。

  一个贵族说:

“只要陛下同意停止南伐,那么迁都洛阳,我们也愿意。

”许多文武官员虽然不赞成迁都,但是听说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示拥护迁都了。

  孝文帝把洛阳一头安排好了,又派任城王拓跋澄回到平城去,向那里的王公贵族,宣传迁都的好处。

后来,他又亲自到平城,召集贵族老臣,讨论迁都的事。

  平城的贵族中反对的还不少。

他们搬出一条条理由,都被孝文帝驳倒了。

最后,那些人实在讲不出道理来,只好说:

  “迁都是大事,到底是凶是吉,还是卜个卦吧。

  孝文帝说:

“卜卦是为了解决疑难不决的事。

迁都的事,已经没有疑问,还卜什么。

要治理天下的,应该以四海为家,今天走南,明天闯北,哪有固定不变的道理。

再说我们上代也迁过几次都,为什么我就不能迁呢?

贵族大臣被驳得哑口无言,迁都洛阳的事,就这样决定下来了。

孝文帝汉化改革

 孝文帝把国都迁到洛阳以后,决心进一步改革旧的风俗习惯。

  有一次,他跟大臣们一起议论朝政。

他说:

“你们看是移风易俗好,还是因循守旧好?

”咸阳王拓跋禧说:

“当然是移风易俗好。

”孝文帝说:

“那么我要宣布改革,大家可不能违背。

  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决心开始进行改革。

他的汉化改革之所以能够推行,首先得力于他知人善任。

他不仅重用主持改革、提倡汉化的鲜卑贵族,还重用了许多有才干的汉族人。

他深知笼络汉族地主对于巩固北魏统治的重要性,所以他一直不持民族偏见,重用汉人。

对南朝投降过来的官吏,他也能不加怀疑,待之以礼。

孝文帝不拘一格地选用人才,为自己的改革组织了一个智囊团,在这些智囊的支持和帮助下,孝文帝从改革鲜卑旧俗,学习汉族的生活方式和典章制度着手,开始了自己的改革。

  第一:

禁止鲜卑贵族穿着胡服,一律改穿汉族衣服。

  第二:

禁止鲜卑贵族讲鲜卑语,一律改说汉语。

(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以允许不立即改变;但 是,30岁一下的人和在朝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第三:

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服。

第四:

将鲜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形拓跋改为姓元。

玄学巨擘郭象

郭象(约252~312)中国西晋时玄学家。

字子玄。

河南洛阳人。

官至黄门侍郎、太傅主簿。

好老庄,善清谈。

曾注《庄子》,由向秀注“述而广之”,别成一书,“儒墨之迹见鄙,道家之言遂盛焉”。

后向秀注本佚失,仅存郭注,流传至今。

  郭象反对有生于无的观点,认为天地间一切事物都是独自生成变化的,万物没有一个统一的根据,在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上,他调和二者,认为名教合于人的本性,人的本性也应符合名教。

他以此论证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的合理性,认为社会中有各种各样的事,人生来就有各种各样的能力。

有哪样能力的人就做哪一种事业,这样的安排既是出乎自然,也合乎人的本性。

着有《庄子注》。

竹林七贤

中国魏晋时期7位名士的合称,成名年代较“建安七子”晚一些。

包括:

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7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修武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7人的政治思想和生活态度不同于建安七子,他们大都“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

在政治上,嵇康、阮籍、刘伶对司马氏集团均持不合作态度,嵇康因此被杀。

山涛、王戎等则是先后投靠司马氏,历任高官,成为司马氏政权的心腹。

在文章创作上,以阮籍、嵇康为代表。

阮籍的《咏怀》诗82首,多以比兴、寄托、象征等手法,隐晦曲折地揭露最高统治集团的罪恶,讽刺虚伪的礼法之士,表现了诗人在政治恐怖下的苦闷情绪。

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以老庄崇尚自然的论点,说明自己的本性不堪出仕,公开表明了自己不与司马氏合作的政治态度,文章颇负盛名。

其他如阮籍的《大人先生传》,刘伶的《酒德颂》,向秀的《思旧赋》等,也是可读的作品。

《隋书·经籍志》着录山涛有集5卷,已佚。

  七人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虽然他们的思想倾向略有不同。

嵇康﹑阮籍﹑刘伶﹑阮咸始终主张老庄之学﹐“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涛﹑王戎则好老庄而杂以儒术﹐向秀则主张名教与自然合一。

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

作品揭露和讽刺司马朝廷的虚伪。

  在政治态度上的分歧比较明显。

嵇康﹑阮籍﹑刘伶等仕魏而对执掌大权﹑已成取代之势的司马氏集团持不合作态度。

向秀在嵇康被害后被迫出仕。

阮咸入晋曾为散骑侍郎﹐但不为司马炎所重。

山涛起先“隐身自晦”﹐但40岁后出仕﹐投靠司马师﹐历任尚书吏部郎﹑侍中﹑司徒等﹐成为司马氏政权的高官。

王戎为人鄙吝﹐功名心最盛﹐入晋后长期为侍中﹑吏部尚书﹑司徒等﹐历仕晋武帝﹑晋惠帝两朝﹐至八王乱起﹐仍优游暇豫﹐不失其位。

竹林七贤的不合作态度为司马朝廷所不容,最后分崩离析:

阮籍、刘伶、嵇康对司马朝廷不合作,嵇康被杀害。

王戎、山涛则投靠司马朝廷,竹林七贤最后各散西东。

嵇康(223~262)

嵇康(223~262),字叔夜,本姓奚,祖籍会稽(今浙江绍兴),其先人因避仇迁家谯国侄县(今安徽宿县西南),改姓嵇。

虽家世儒学,但学不师授,唯好老、庄之说。

与魏宗室婚,官至中散大夫,故又称嵇中散。

崇尚自然、养生之道,著有《养生论》,倡「越名教而任自然」。

与王戎、刘伶、向秀、山涛、阮咸、阮籍等人交游甚密,被称为「竹林七贤」。

后因与山涛志趣不同,山涛将去官,举以自代,遂作书与涛绝交;又因与钟会有隙,被谮于大将军司马昭,年四十遭杀害。

嵇康善鼓琴,以弹《广陵散》这首绝唱而著名。

有《嵇中散集》,以鲁迅辑校《嵇康集》为精善。

诗人阮籍

三国时期曹魏末年诗人。

字嗣宗,竹林七贤之一。

陈留尉氏(河南开封)人,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

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

与嵇康、刘伶等七人为友,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称竹林七贤。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其中以《咏怀》八十二首最为著名。

阮籍透过不同的写作技巧如比兴、象征、寄托,藉古讽今,寄寓情怀,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

除诗歌之外,阮籍还长于散文和辞赋。

今存散文九篇,其中最长及最有代表性的是〈大人先生传〉。

另又存赋六篇,其中述志类有〈清思赋〉、〈首阳山赋〉;咏物类有〈鸠赋〉、〈狝猴赋〉。

考《隋书.经籍志》著录阮籍集十三卷,惜已佚。

明代张溥辑《阮步兵集》,收《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至近人黄节有《阮步兵咏怀诗注》。

另据史料记载,晋文帝司马昭欲为其子求婚于阮籍之女,阮籍借醉60天,使司马昭没有机会开口,逐作罢。

这些事在当时颇具有代表性,对后世影响也非常大。

西晋山涛

山涛(205—283)字巨源,「竹林七贤」之一。

西晋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

早孤,家贫。

好老庄学说,与嵇康、阮籍等交游。

山涛将离选职,欲召嵇康代之,嵇康致书与之绝交。

年四十,始为郡主簿。

山涛见司马懿与曹爽争权,乃隐身不问事务。

司马师执政后,欲倾心依附,被举秀才,除郎中,累迁尚书吏部郎。

司马昭以钟会作乱于蜀,将西征,任涛为行军司马,镇邺。

昭进爵晋公,涛主张以司马炎为太子。

炎代魏称帝时,任山涛为大鸿胪,加奉车都尉,进爵新沓伯。

出为冀州刺史,甄拔隐屈,搜访贤才三十余人。

入为侍中,迁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左仆射等。

每选用官吏,皆先秉承晋武帝之意旨,且亲作评论,时称《山公启事》。

曾多次以老病辞官,皆不准。

后拜司徒,复固辞,乃归家。

有集十卷,亡佚,今有辑本。

魏晋名士向秀

向秀(约227-272)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武徙西南)人。

魏晋竹林七贤之一。

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

曾注『庄子』,“发明奇趣,振起玄风”,《秋水》、《至乐》二篇,注释未完而卒。

后郭象“述而广之”,别为一书。

向注早佚,现存《庄子注》,可视为向、郭二人之共同着作。

他主张“名教”与“自然”统一,合儒、道为一。

认为万物自生自化,各任其性,即是“逍遥”,但“君臣上下”亦皆出于“天理自然”,故不能因要求“逍遥”而违反“名教”。

擅诗赋。

其哀悼嵇康、吕安的《思旧赋》,情辞沉痛,有名世。

《酒德颂》刘伶

刘伶,字伯伦,沛国(今安徽宿县)人。

「竹林七贤」之一,擅长喝酒和品酒。

魏末,曾为建威参军。

晋武帝泰始初,召对策问,强调无为而治,遂被黜免。

他反对司马氏的黑暗统治和虚伪礼教。

为避免政治迫害,遂嗜酒佯狂,任性放浪。

一次有客来访,他不穿衣服。

客责问他,他说:

「我以天地为宅舍,以屋室为衣裤,你们为何入我裤中?

」他这种放荡不羁的行为表现出对名教礼法的否定。

唯着〈酒德颂〉一篇。

  《酒德颂》原文:

  有大人先生者,以天地为一朝,万朝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

行无辙迹,居无室庐,暮天席地,纵意所如。

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木盍ke)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

  有贵介公子,缙绅处士,闻吾风声,议其所以。

乃奋袂攮襟,怒目切齿,陈说礼法,是非锋起。

先生于是方捧罂承槽,衔杯漱醪。

奋髯箕踞,枕麴借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

兀然而醉,豁尔而醒。

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

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三载浮萍;二豪侍侧焉,如蜾蠃之与螟蛉。

  有一与刘伶有关的好玩故事,不知是否属实:

刘伶的“鹿车”后跟着一小童儿,还扛着锄头,非常奇怪。

路人问小童儿,小童儿答:

“醉死了好埋呀!

《三峡流泉》阮咸

 阮咸,西晋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字仲容。

“竹林七贤”之一。

阮籍之侄,与籍并称为“大小阮”。

历官散骑侍郎,补始平太守。

为人旷放,不拘礼法。

善弹直颈琵琶,直颈琵琶后改称阮咸,简称阮。

  阮咸不仅擅长演奏,也精于作曲,唐代流行的琴曲《三峡流泉》据说就是他所作,李季兰在同名诗中有“忆昔阮公为此曲,能使仲容听不足”的诗句。

1950年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出土持阮弹奏的阮咸画像,神情专注。

竹林七贤中最庸俗的王戎

王戎(234—305)字濬冲,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

西晋大臣,「竹林七贤」之一。

幼颖悟,神采秀彻。

善清谈,与阮籍、嵇康等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籍曰:

「俗物已复来败人意。

」他是「七贤」中最庸俗的一位。

晋武帝时,历任吏部黄门郎、散骑常侍、河东太守、荆州刺史,进爵安丰县侯。

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等职。

惠帝时,官至司徒。

戎苟媚取宠,热衷名利,立朝无所匡谏。

性极贪吝,田园遍及诸州,聚敛无已,每自执牙筹,昼夜算计,恒若不足。

戎家有好李,常卖之,但恐别人得种,故常钻其核而后出售,因此被世人讥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