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风报告音乐学104班黄美红.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85014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风报告音乐学104班黄美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采风报告音乐学104班黄美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采风报告音乐学104班黄美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采风报告音乐学104班黄美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采风报告音乐学104班黄美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采风报告音乐学104班黄美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采风报告音乐学104班黄美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采风报告音乐学104班黄美红.docx

《采风报告音乐学104班黄美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风报告音乐学104班黄美红.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采风报告音乐学104班黄美红.docx

班级:

音乐学104

学号:

100810104026

姓名:

黄美红

采风报告

短短一个星期的采风,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这次采风不仅为我积累了大量的音乐素材,也带给我心灵上的震撼。

在各个地点的采风中我不仅沉醉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对古人的手艺与技术叹服。

在那里,我们品尝了辛苦,领悟了生活,走过了艰辛,思考了人生。

疲累与我们为伴,快乐与我们做友。

第一站:

来宾金秀

经过8个小时多的长途跋涉,下午四点多我们终于到达了来宾金秀旅游景区。

夕阳下的村子恬静而温馨。

金秀瑶族自治县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所辖的一个自治县。

金秀瑶族自治县地处桂中东部的大瑶山,323国道过境。

金秀瑶族自治县位于桂中偏东大瑶山区,北纬23°24′~24°27′东109°60′~110°27′之间,北接荔浦,东邻蒙山,南连平南、桂平,西与象州、武宣交界,西北与鹿寨毗邻。

成立于1952年5月,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瑶族自治县。

全县土地总面积2518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208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0%。

森林面积319.35万亩,森林覆盖率87.34%。

耕地面积1.44万公顷。

行政区划辖3镇8乡80个村民委(含街委),总人口14.7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7万。

有瑶、壮、苗、侗等少数民族11.45万人,瑶族占总人口的34.8%。

人口自然增长率4.34‰。

金秀瑶族自治县地处山区,受东南季风的影响,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7℃,年日照时数为1209.2小时,年降雨量1860.2毫米,多集中在5~8月份(为1173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63.3%。

金秀瑶族自治县辖3个镇、7个乡:

金秀镇桐木镇头排镇三角乡忠良乡罗香乡六巷乡大樟乡长垌乡三江乡。

 2009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154600人,其中男79874人,农业人口13362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84

‰。

人口素质不断提升,人口保持低速增长。

到达金秀县城,大家都被这个景色独特的小镇给吸引了,并且深深地喜欢上这个平静温馨的小城。

下车后大家都纷纷拿出相机,都希望把这个美丽的小城给永远的留在定格的画面里,同时也永远的记印在自己的脑海里。

别具特色的城中河,古镇风格的房子,古亭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找到住宿后,我和宿舍的几个小姐妹一起去找吃的东西,慰劳慰劳我们饿扁的肚子。

一路找,一路看风景。

一路沿着长长的城中河走,一路上被这美丽的景色迷住。

经过金秀的文化艺术中心,红色显眼的外形,一下子就把我们的眼球吸引住了。

文化艺术中心门前就是金秀人民晚上活动的场所,市民们会在吃过晚饭后来到这边散步,跳这些年新兴的广场舞。

一切都显得和谐,安乐。

大家都有着同一个想法,希望自己就是这里的一份子,享受着这里的美好生活。

在文化艺术中心旁边,我们找了一家粉店,大家决定就在那家解决我们的晚餐。

重大的发现,那就是金秀的粉是分一两,二两,三两卖的。

大家都在讨论要吃多少时,老板娘说:

“你们就吃一两就好了,一两就够吃了,挺多的啦”。

大家都在怀疑一两到底能不能吃饱,因为在很多地方一般都是二两的粉。

等到那碗一两的米粉端到我们面前时,真的就被吓了一跳。

一辆比我们平常吃的二两还多。

老板娘还很热情的跟我们聊起天来,跟我们介绍金秀有些什么地方好玩,都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大家都一致觉得金秀的人民真的很热情。

聊到我们临走时才知道,原来老板娘以前是导游的,难怪她知道的东西那么多。

吃完晚餐,沿着原来的路返回,回到旅社休息,奔波劳累的一天,大家都在这安静的小城沉沉睡去。

来到金秀的第二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是个外出的好日子。

我们参观了金秀的博物馆。

在里面我们了解了金秀瑶族自治县的文化。

有金秀的起源,发展史,各个瑶寨的简介。

有他们民族的服装展示,首饰,生活用具等许多的东西。

文化的力量让大家对这个不大的博物馆有着浓厚的兴趣。

这里我们可以通过最直接的方式来了解这里人民的文化,历史及发展。

瑶族是个文化灿烂,历史悠久的民族。

从博物馆出来,在门口碰到了几个热情的老奶奶,一口浓厚的桂柳口音在努力的跟我们聊天,虽然听得糊里糊涂的,但是依然能感受到她们的友好与热情,对于我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了解了我们此次金秀之旅的真正目的后,她们主动给我们唱几首瑶歌。

看着大家拿出来录像的各种机器,几位老奶奶显露出了一丝丝的紧张和腼腆。

但尽管如此,她们还是慷慨的亮出了她们的歌喉。

虽然听不懂,但是我们都在认真的做着记录工作,因为这才是我们金秀之旅的真正目的,更重要的是,这还是作业,所以大家都打起十二分精神,认真的

做笔记。

晚上我们去瑶寨看了一场这个少数民族的特色表演。

一进寨口,就有一大帮村民在那里等候我们的到来。

敲锣的,打鼓的,很是热闹的场面。

进寨一定要做的一件事,那就是要喝一杯酒。

代表着他们的热情,同时也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欢迎。

瑶族的音乐,瑶族的舞蹈,瑶族的绝技,样样都是那么的精彩。

法师的上刀山下火海看的大家心惊胆战,但又不得不佩服的五体投地。

抢新娘这个节目,更是让同学感受到瑶族的特色文化,大家都参与其中,笑声不断,不亦乐乎。

瑶寨的村民热情好客,生性淳朴,大家行处十分融洽。

临走时,村民都来到寨口欢送我们,大家一起合照。

又是敲锣打鼓,只不过这回是给我们送行。

此行让我们感受到他们文化特色。

说到金秀,不得不提的就是圣堂山。

这是到金秀一定要去的地方。

圣堂山位于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南部,由七座海拔1600米以上巍峨雄奇的山峰组成。

主峰圣堂顶海拔1979米,是桂中的第一高峰,为广西八大名山之一。

圣堂山方圆百里,群峰长年掩映在云雾之中,时隐时现,神秘莫测。

登上山顶,只见峦山叠起,峰如笋柱,连绵数十里,就像塔林戟海,气势壮阔。

圣堂山群峰耸立,刚劲苍穹;朱崖碧树,丹峰碧水;登上山顶更见巍巍群山,绿浪奔腾,峰森间浮云飘渺,身临其中更仿佛是到了人间桃源仙境。

时至五月,圣堂山特有的千年变色杜鹃漫山遍野,姹紫嫣红、争奇斗艳。

花朵同枝而颜色各异,花瓣同朵却又颜色一日多变,实为世间罕见。

圣堂山空气清新,气候宜人。

据专家测定空气中负离子每立方厘米含量高达60000个,而大气污染浓度更是低于国家A级标准5-10倍,是旅游观光、休闲渡假不可多得的人间仙境。

圣堂绝景,自古为人称道。

民国《象县志》载:

"圣塘山,在大凳瑶之北,形似楼船,高可六百丈,周约百五十里,终年雾锁云封。

大凳瑶数百里之山峰,此为巨擎。

旧志云:

离城一百里,石山高峻,人莫能攀登。

昔有一藤垂地,一瑶人扳援而上,到顶见一池水,清冷可爱,亦有鱼龟猿猴至多,桃李环之。

瑶人归语,藤折莫有至者。

"并将"圣堂仙境"列为象县十景之一。

古人有五言诗《圣塘山》遗世:

"我家圣塘山,未睹圣塘水。

朝爽洗素秋,目极三十里。

神鱼无凡鳞,仙花有奇蕊,梦想四十年,攀条负憔子,谢客蜡木展,准果去前齿。

"圣堂山,古木参天,流水潺潺,为典型

中亚热带森林风光。

山腰海拔1000米至1500米处的针叶、润叶混交林带,名贵的欣赏树种五针松、罗汉松生于壁岩间,青葱碧翠,龙钟刚健。

在1500米以上顶坡,有世上罕见的万亩变色杜鹃(红岩杜鹃),间有珍贵的福建柏。

上午九点多到达山底,大家开始了三个多小时的漫长的爬山路程。

庆幸的是,山中不是羊肠小道,而是人工建造的石梯,不是很难走,就是一直往上爬,所以大家都觉得特别的累。

走到全程的三分之一处,大家都累到不行,打算找个比较平坦一些的地方休息,意外的发现,中间有段平地,居然有人在买东西。

东西都是从山下跳上去的。

我们轻松一身上去都气喘吁吁,更何况是挑着重担,那是多么艰难的工作。

人类总是有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震撼的洗礼,敬佩加心疼。

休息过后,大家打起精神,继续奋战。

一路上的风景美丽而神奇。

总是让人叹为观止,惊艳的路程。

越往上爬,就越觉得人类的强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越发觉得,在山上谋生真的是一件异常辛苦的事情。

山路陡峭,险峻,所以大家都非常小心脚下的每一步。

山尖插入云端,脚底是万丈深渊,听说电视剧《神雕侠侣》曾经有在某段山路取景。

再往上爬,就会看到云里雾里的美丽景色,常常会有浓雾伴着气流扑面而来,犹如身在云间,美如仙境。

三个多小时的路程,终于再疲惫不堪的状态下到达了山顶。

山顶让人有些失望,因为上面正在施工,没什么可看的。

不过为了证明到过山顶,也为了挑的战自己,大家都坚持到底。

下山就没有上山那么的艰辛,也没有那么累。

在下上的途中碰到了一位大叔,跳着两代大米,艰辛的往上爬。

忍不住好奇问了一声,但是却不敢多说几句话,因为生怕会耗费他的力气,分散他的注意力。

震撼的同时又很心疼他。

如果换成自己的父亲,我想谁都不愿意他接这么辛苦又危险的工作。

一步一步的往上爬,要需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到达山顶,要耗费多少体力,才能到达目的地。

心头就像被打翻的五味瓶,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滋味!

只能说,人类太伟大也太强大。

下午三点半左右,大家都回到了山底,开始了返回的旅途。

第二站:

桂林阳朔

离开了金秀,我们开始了桂林阳朔之旅。

阳朔位于广西东北部,隶属广西桂林市,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高度概括了阳朔的自然风光在桂林所占有的重要位置。

漓江最精彩的一段风景:

杨堤--九马画山--兴坪--渔村均在阳朔境内。

  整个阳朔恰似一座魂丽多彩的大公园,全有各种奇特的山峰两万多座,蜿蜒于万山丛中的大小河流16条,在阳朔县有传说中壮族歌仙刘三姐抛绣球定情的千年古榕;有国内外游客叹为观止的月洞奇观,以及被誉为“小漓江”之称的遇龙河。

  阳朔名胜古迹、人文景观遍布,诸如县城碧莲峰下古道石刻摩崖及县城古朴的街道、建筑等构成了阳朔独特的风光、风貌、风俗和风物,成为驰名中国外的风景旅游胜地。

特别是阳朔西街,可以说声名远播,是人所周知的“洋人街”,是充分享受生活的好地方。

桂林旅游就选桂林中旅。

 

  县内旅游资源可分为一环、二带、五景区。

阳朔百里山川,处处奇山秀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被誉为“中国旅游名县”。

  

  阳朔是个好地方,有人说很像北京的三里屯,可是我觉得阳朔就是阳朔,阳朔人仍然保持这自己的生活,而西街的消费却是不便宜的。

当你决定要去阳朔的时候,最好是非周末和非节日。

因为周末的住宿费要翻倍升,而且节日阳朔的饭店绝对不缺客源,所以你讲价的余地几乎没有。

平时50-80就可以住条件较好的。

在西街街口就有客栈,60元/晚。

西街中间有国际青年旅馆,不过是100元/床位。

桂林旅游就选桂林中旅。

  西街是整个阳朔最繁华的,东节也建起来了,经常有演出呢。

有机会去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建议不要在西街里面吃东西。

一整条街都是酒吧咖啡馆,一杯奶咖啡就18元,那个贵啊!

~~一般去的话就只是尽量去感受那种氛围,咖啡馆里面大多有书架,都是外文原版的,有的学生点杯最便宜的饮品就可以在里面坐看一天的英文书,有点像台湾的诚品。

可惜灯光暗了点。

说白了,西街是条洋人街。

不过在那里你可以买到很多工艺品,有头巾、蜡染裙、手绘鞋衣、旗袍、肚兜等。

头巾其实很便宜,方的你可以讲价到8元/条。

肚兜也是8元/条。

旗袍你可以不买,因为适合中国人尺寸的不多,都是偏大的,老板说是专门给老外设计的。

桂林旅游就选桂林中旅。

晚上逛西街是最有感觉的,但是你独自饿的话就要出西街咯!

离西街街口不远处有个热闹的小吃夜市,有很多小吃。

馄饨3元一大碗,馄饨很大个,肉很多,一碗就饱了!

~~还有烧烤什么的。

桂林米粉也不贵,2元一碗。

白天你可以去阳朔汽车站坐车去兴坪(不过最好是经导游介绍哦,桂林导游10元带你一天)5.5元的车费.在兴坪坐船游大漓江精华区你要讲价哦!

是35元/人,老外就是100元/人.你的相机一顶要拿去哦!

二十元人民币的背面风景就是大漓江精华区的风景之一哦!

第三站:

桂林龙胜

采风之旅的第三站,也是此次旅行的最后一站。

说到龙胜,我想大家都知道龙胜梯田。

龙脊因山脉如龙的背脊而得名。

山脉左边是桑江,右面是壮族和瑶族先人开凿的梯田,就是龙脊梯田。

梯田属于两个古老的寨子——平安寨、大寨,平安寨旁的叫龙脊梯田,属于壮族。

大寨的叫金坑梯田,属于红瑶。

行走在梯田之上,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勤劳的人们的力量,还有他们的美丽和信念。

 

大寨村是金坑这个地方较大的寨子,由大寨、田头、壮界、新寨、小寨五个寨子组成。

满是梯田的大山围绕着村子,被雨雾润湿的灰黑色的吊脚楼散落在山脚的盆地中,映衬着淡淡的云雾,显出别样的美丽。

 

  村子有400多人,都是红瑶。

红瑶是瑶族的一支,因妇女外衣花纹图案以粉红色为主而得名。

瑶族是我国古代迁移最多的民族之一,历史上由于战乱-搬来搬去。

大寨的红瑶男人已基本没有什么服饰特点了,但中老年妇女依旧有穿传统服饰的习惯。

女子从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挑花刺绣、织布,从嫁衣到婚后的全家人的衣服都是出自红瑶女子勤劳的双手。

青山绿水的山水田野间,红瑶女人的粉红色的上衣,黑色的百折裙,总是那么艳丽妩媚。

 

  从大寨沿着被雨雾润湿得亮亮的石板路上山,过壮界村,半小时后,就在蒙蒙的雨雾中看到了田头寨。

田头寨是从大寨分出来的一个小寨子,位于大寨村右边的山坡上。

村子不大,几十户人家住得很分散,村子

 的地理位置是观赏梯田的好地方。

梯田经典在平安,平安是龙脊景区最有名的寨子,寨子有100多户人家,全部是壮族,以开垦梯田种水稻为生。

几百年来平安村的先民们在金江河畔的龙脊山坡上开垦了无数的大大小小的梯田,形成了规模宏大的梯田群。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梯田小的有巴掌大,大的也不过十多平方米,这些数不清的梯田凝聚了无数壮族先民的血汗。

 

  龙脊、平安都是很典型的壮寨,还比较完整地保留着壮人的服饰和生活特点。

男人对襟土布褂子,女人穿白色有花边的上衣,头包裹较大的花头巾。

几乎每家都会自己用米做一种度数很低的酒,酒有点甜,很好喝,当地人称“水酒”。

酿酒的方式很原始,一个木头做的大木桶,里面放入发酵的糯米,放在一口大锅上用火蒸,酒就会从插在木桶中间的小竹筒里流出。

村中的建筑全为依山而建的吊脚木楼,大多数房子都有上百年的历史了,所以被称为古壮寨。

吊脚楼背靠山坡,前面用木柱支起,木柱下用石块砌一层地基,以填平山的斜坡所造成的不平,有的干脆就把木柱撑在山坡的大石头上。

过去的老吊脚楼基本都是两层,占地约150平方米,下面用20根直径近50公分的圆木支撑,第2层多为二十四根木柱支撑,上面盖瓦,再用木板四面封起,形成一个独立的空间。

每个吊脚楼形成一个独立的空间,即干净卫生,又安全防盗。

过去山上野兽很多,这样的设计可防野兽。

通过十天的采风,我接触并了解了各地的风土人情,领略到古迹名胜的奥妙,体会到不一样的感受和震撼。

我热爱大自然的变化无穷,祖国的山河瑰丽,踏着历时长流,体验着或雄壮或细腻的各式情感,惊叹于艺术与生活的亲近联系。

音乐离不开生活,丰富的社会生活造就了许许多多的好听的音乐。

我们要努力使自己在生活中陶冶心灵,善于了解普通民众,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成为普通大众的代言人。

要培养丰富的道德情操,健全的人格和坚韧的毅力,将全身心实践体验及丰富炽热的想象和创造真正融入到具体的、生动的、个性的内心世界,从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艺术观和美学观。

创造出能反映时代,体现主旋律的力作和产生良好社会效果,激动人心的优秀精品。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次的写生为我的人生开启了一条新的旅程,我深深感觉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专业指示的匮乏。

对以后的学习目的我更加明确,对美的感受更加深刻,对人对物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不同角度去观察,不同位置去分析,得到的就不同,要多角度的看问题,进而更好的解决!

此次采风,我不虚此行。

友情提示:

范文可能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供参考!

最好找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后使用,感谢您的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