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上学期学业水平监测高一生物解析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502154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66.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蚌埠市上学期学业水平监测高一生物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安徽省蚌埠市上学期学业水平监测高一生物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安徽省蚌埠市上学期学业水平监测高一生物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安徽省蚌埠市上学期学业水平监测高一生物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安徽省蚌埠市上学期学业水平监测高一生物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安徽省蚌埠市上学期学业水平监测高一生物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安徽省蚌埠市上学期学业水平监测高一生物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安徽省蚌埠市上学期学业水平监测高一生物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安徽省蚌埠市上学期学业水平监测高一生物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安徽省蚌埠市上学期学业水平监测高一生物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安徽省蚌埠市上学期学业水平监测高一生物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安徽省蚌埠市上学期学业水平监测高一生物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安徽省蚌埠市上学期学业水平监测高一生物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安徽省蚌埠市上学期学业水平监测高一生物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安徽省蚌埠市上学期学业水平监测高一生物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安徽省蚌埠市上学期学业水平监测高一生物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安徽省蚌埠市上学期学业水平监测高一生物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安徽省蚌埠市上学期学业水平监测高一生物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安徽省蚌埠市上学期学业水平监测高一生物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安徽省蚌埠市上学期学业水平监测高一生物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蚌埠市上学期学业水平监测高一生物解析版.docx

《安徽省蚌埠市上学期学业水平监测高一生物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蚌埠市上学期学业水平监测高一生物解析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蚌埠市上学期学业水平监测高一生物解析版.docx

安徽省蚌埠市上学期学业水平监测高一生物解析版

2019-2020安徽省蚌埠市上学期学业水平监测高一生物(解析版)

1.研究人员发现约有1300种微生物和其他物质飘浮在北京的雾霾中,如肺炎双球菌、H7N9病毒、酵母菌、蒲公英的种子,其中属于最基本生命系统层次的有()种.

A.1B.2C.3D.4

2.在光学显微镜下鉴定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所属类群,不能作为鉴定依据的结构是

A.有无核糖体B.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C.有无叶绿体D.有无细胞壁

3.如图所示,当含有下列结构片段的蛋白质在胃肠道中水解时,不可能产生的氨基酸是

A.

B.

C.

D.

4.胰岛素由α、β两条链组成,共含51个氨基酸。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其中的氢全部来自氨基

B.胰岛素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C.胰岛素能降低血糖体现了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

D.一个胰岛素分子全部水解为氨基酸,需要消耗49个水分子

5.如图为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只在②方面

B.③在生物体中共有8种

C.人体内的③有5种,②有2种

D.RNA只分布在细胞质中,DNA只分布在细胞核内

6.下图是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示意图,它们的共同点是

A.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B.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

C.基本组成单位都是五碳糖D.都是由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

7.医生常常给病人输液,常把药剂溶解于生理盐水(0.9%的NaCl溶液)中,而不是溶解于蒸馏水中。

这是因为()

A.无机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

B.蒸馏水不含营养物质

C.蒸馏水可增大细胞中自由水比例,使细胞代谢加快,加剧病情

D.生理盐水能维持人体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防止细胞过度吸水

8.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上的

A.磷脂含量B.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C.多糖的种类D.水含量

9.下列关于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②含中心体的细胞必定为动物细胞③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④植物细胞必定含叶绿体⑤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不一定含线粒体

A.①③B.①④C.②⑤D.③⑤

10.为了研究酵母菌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研究人员在其培养基中添加3H标记的亮氨酸后,观察相应变化。

可能出现的结果有

①细胞核内不出现3H标记

②内质网是首先观察到3H标记的细胞器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细胞膜上能观察到3H标记

④若能在高尔基体上观察到3H标记,表示可能有分泌蛋白合成

A.①②③B.②③C.③④D.②③④

11.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是

A.控制细胞中物质合成的DNA,主要是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达细胞质的

B.耗能较多的真核细胞,线粒体的数目较多

C.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核糖体较多

D.具有分泌功能的真核细胞,高尔基体较多

12.把一个已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投入清水中,细胞的吸水能力将()

A.逐渐增强B.逐渐降低C.保持不变D.先升高后降低

13.如图表示一个动物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由图分析可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依靠

A.自由扩散B.渗透作用C.协助扩散D.主动运输

14.如图表示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该膜中葡萄糖的载体蛋白也能运输氨基酸

B.该膜可能是哺乳动物的红细胞膜

C.该方式发生在被转运物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运输时

D.与该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核糖体

15.下列关于如图酶的实验不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中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

B.该实验如果将肝脏进行研磨,效果会更好

C.该实验能证明酶具有专一性

D.该实验的因变量是产生氧气的快慢

16.如图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催化某反应生成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则处理条件不可能是

A.温度不同B.pH不同

C.酶量不同D.反应底物的量不同

17.下图表示ATP的结构,其中表示高能磷酸键的是(  )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8.某同学对细胞内的葡萄糖、脂肪、ATP进行了如下总结,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葡萄糖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B.ATP分子中含有的化学能比葡萄糖的多

C.脂肪的氧化分解能生成ATP,脂肪的合成需消耗ATP

D.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但细胞内ATP和ADP之间的转化很迅速

19.下列有关“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B.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有温度、pH、培养液浓度等

C.可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D.实验中将葡萄糖溶液煮沸的目的是灭菌和去除溶液中的O2

20.在有氧呼吸的3个阶段中,属于第二、三阶段的共同点是()

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

②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③都能产生[H];

④都能生成ATP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21.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A.将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条用于层析B.在画出一条滤液细线后紧接着重复画线2-3次

C.使用定性滤纸过滤研磨液D.研磨叶片时,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解色素

22.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分解及C3形成葡萄糖所需能量分别来自

A.光合作用产生的ATP和光能B.光能和光反应产生的ATP

C.都是细胞呼吸产生的ATPD.都是光反应产生的ATP

23.光合作用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光反应和暗反应互相提供物质和能量

B.炎热的夏季中午,植物的“光合午休”现象是因为暗反应受阻,但光反应正常进行

C.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光照停止,暗反应中C3合成速率会降低

D.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条件不同,可单独进行

24.光合作用与化能合成作用的根本不同点是

A.这两类作用的生物种类不同B.用以合成有机物的无机原料不同

C.由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过程中所需的酶不同D.所需能量的来源不同

25.阳台菜园逐渐成为城市居民一种时尚,可为居民提供新鲜蔬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情况下,阳台内的蔬菜进行光合作用利用的光都是自然光

B.为提高产量,在晚上可适当提高阳台蔬菜所处环境的温度

C.增施农家肥可提高二氧化碳浓度,促进晚上暗反应的进行,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D.蔬菜中的叶绿素对光的吸收效率与光的波长呈正相关

26.如图是各种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①是细胞内合成_____的场所。

③与细胞进行________有关,⑦能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_。

(2)活细胞的细胞质不断地流动着,多数呈环形流动,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乙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______。

如果图乙表示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应有的结构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图丙在结构上不同于图甲、图乙的最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27.图①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②表示物质运输的某种方式,请据图回答:

(1)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在对细胞膜结构的研究中提出了____模型。

图①中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结构是[]________,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有关的结构是_____。

(写文字)

(2)在图①的五种过程中,字母____可代表氧气转运过程,字母_____与图②所示跨膜运输方式相同。

图①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28.某小组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时,提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受pH影响”的问题,并设计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向甲、乙两试管内各加入2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②向甲试管内加入1mL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向乙试管内加入1mL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

③向甲、乙两试管内各加入2滴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

④观察试管中发生的变化。

请依据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变量中,因变量是_____,可观测的指标是________;

(2)上述操作步骤中存在明显的缺陷,请指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制备好的猪肝研磨液分别进行高温和冷藏处理,经高温处理后,实验效果不明显,冷藏处理不影响实验效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下图甲表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至戊表示植物细胞与外界环境、植物细胞内线粒体和叶绿体之间气体交换的几种不同情况。

请据图回答:

(1)当叶肉细胞处于甲图中A时,则对应的是____(乙/丙/丁/戊)图。

当叶肉细胞处于甲图中B一C段(不含B点)状态时,则对应的是______(乙/丙/丁/戊)图。

C点时,叶绿体中ADP的运动方向是______。

(2)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限制A一C段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C点后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

(3)当其他条件不变时,若CO2浓度增大,则B点____(左/右/不)移,如果A点时CO2释放量为aμ.mol/m2·s,C点时的CO2吸收量为bμ.mol/m2·s,则C点时O2产生量为___μ.mol/m2·s(假定该过程植物呼吸速率不变)。

研究者用含18O的葡萄糖追踪根细胞有氧呼吸中氧原子的转移途径是______________。

(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2019-2020安徽省蚌埠市上学期学业水平监测高一生物(解析版)

1.研究人员发现约有1300种微生物和其他物质飘浮在北京的雾霾中,如肺炎双球菌、H7N9病毒、酵母菌、蒲公英的种子,其中属于最基本生命系统层次的有()种.

A.1B.2C.3D.4

【答案】B

【解析】

肺炎双球菌属于单细胞生物,属于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的层次细胞;H7N9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生物,属于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的层次细胞;蒲公英的种子属于器官层次,不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的层次。

因此属于最基本生命系统层次的有2种,故选B。

2.在光学显微镜下鉴定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所属类群,不能作为鉴定依据的结构是

A.有无核糖体B.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C.有无叶绿体D.有无细胞壁

【答案】A

【解析】

细胞生物课分为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两大类,两者细胞内均含有核糖体,A错误;原核细胞内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真核细胞内含有细胞核,B正确;原核细胞内没有叶绿体,植物细胞内含有叶绿体,C正确;原核细胞、植物细胞及真菌细胞均具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D正确。

3.如图所示,当含有下列结构片段的蛋白质在胃肠道中水解时,不可能产生的氨基酸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是通过肽键(-CO-NH-)连接的,水解后该蛋白质产生的氨基酸的从左到右R基应依次是-CH3,-H,-CH3,-CH2-SH,-H,故A、B、D正确,C错误。

4.胰岛素由α、β两条链组成,共含51个氨基酸。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其中的氢全部来自氨基

B.胰岛素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C.胰岛素能降低血糖体现了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

D.一个胰岛素分子全部水解为氨基酸,需要消耗49个水分子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时,水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故A错误;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故B正确;胰岛素能降低血糖,具有调节作用,体现了蛋白质的信息传递的功能,故C正确;胰岛素分子中肽键数等于水解时需要消耗水分子数,肽键数等于氨基酸数减去肽链数,即51—2=49(个),故D正确。

5.如图为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只在②方面

B.③在生物体中共有8种

C.人体内的③有5种,②有2种

D.RNA只分布在细胞质中,DNA只分布在细胞核内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示可知,图示是核苷酸,可能是脱氧核苷酸,也可能是核糖核苷酸,①是磷酸基团,②五碳糖,如果是RNA,则②为核糖,如果是DNA,则②为脱氧核糖,③是含氮碱基,如果是RNA,则③为A、U、G、C,如果是DNA,则③为A、T、G、C。

【详解】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在②和③方面,A错误;③在生物体中共有4种或5种,如果是病毒,含氮碱基有4种,如果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氮碱基有5种,B错误;人体内有5种含氮碱基,有2种五碳糖,C正确;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D错误;因此,本题的答案选C。

6.下图是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示意图,它们的共同点是

A.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B.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

C.基本组成单位都是五碳糖D.都是由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

【答案】D

【分析】

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多糖的形式存在。

淀粉是最常见的多糖。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作为植物体内的储能物质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糖原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的肝脏和肌肉中,是人和动物细胞储能的物质。

所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详解】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A错误;糖类只含有C、H、O三种元素,B错误;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属于六碳糖,C错误;上述三种多糖都是由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D。

7.医生常常给病人输液,常把药剂溶解于生理盐水(0.9%的NaCl溶液)中,而不是溶解于蒸馏水中。

这是因为()

A.无机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

B.蒸馏水不含营养物质

C.蒸馏水可增大细胞中自由水比例,使细胞代谢加快,加剧病情

D.生理盐水能维持人体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防止细胞过度吸水

【答案】D

8.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上的

A.磷脂含量B.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C.多糖的种类D.水含量

【答案】B

【分析】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其中脂质约占细胞膜总量的50%,蛋白质约占40%,糖类占2%-10%。

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

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详解】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A错误;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B正确;多糖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糖蛋白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C错误;所有的细胞都含有水,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与之无关,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B。

9.下列关于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②含中心体的细胞必定为动物细胞③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④植物细胞必定含叶绿体⑤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不一定含线粒体

A.①③B.①④C.②⑤D.③⑤

【答案】D

【分析】

在细胞质中有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核糖体、溶酶体等细胞器。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细胞器有所不同。

这些细胞器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原核细胞中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

【详解】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可能是植物细胞,也可能是原核细胞,①错误,因此,A和B错误;含中心体的细胞可能是动物细胞,也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②错误,因此,C错误;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③正确;植物细胞不一定含叶绿体,如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④错误;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不一定含线粒体,如原核生物,⑤正确,因此,D正确;本题正确答案选D。

10.为了研究酵母菌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研究人员在其培养基中添加3H标记的亮氨酸后,观察相应变化。

可能出现的结果有

①细胞核内不出现3H标记

②内质网是首先观察到3H标记的细胞器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细胞膜上能观察到3H标记

④若能在高尔基体上观察到3H标记,表示可能有分泌蛋白合成

A.①②③B.②③C.③④D.②③④

【答案】C

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机器,所以会出现3H标记,A错误;氨基酸首先在核糖体内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则核糖体最先出现3H标记,B错误;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也可能用于细胞内,称胞内蛋白,若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是胞内蛋白,培养3分钟后,细胞膜上不能观察到3H标记,C错误;高尔基体能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形成囊泡运输到膜外,若能在高尔基体上观察到3H标记,表示可能有分泌蛋白合成,D正确.

11.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是

A.控制细胞中物质合成的DNA,主要是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达细胞质的

B.耗能较多的真核细胞,线粒体的数目较多

C.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核糖体较多

D.具有分泌功能的真核细胞,高尔基体较多

【答案】A

【分析】

真核细胞核的核孔可以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ATP、所需的mRNA、某些蛋白质能进出核孔,但是DNA不能进出核孔。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核糖体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分布在细胞质中,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详解】控制细胞中物质合成的DNA,不能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达细胞质,A错误;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B正确;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因此,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核糖体较多,C正确;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的形成有关,因此,具有分泌功能的真核细胞,高尔基体较多,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A。

12.把一个已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投入清水中,细胞的吸水能力将()

A.逐渐增强B.逐渐降低C.保持不变D.先升高后降低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随着细胞逐渐吸水复原,细胞内外浓度差越来越小,吸水能力逐渐降低,A错误;

B、随着细胞逐渐吸水复原,细胞内外浓度差越来越小,吸水的动力越来越小,因此吸水能力逐渐降低,B正确;

C、已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投入清水中,细胞吸水能力逐渐降低,C错误;

D、细胞吸水的能力死不断降低的,D错误.

故选:

B.

13.如图表示一个动物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由图分析可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依靠

A.自由扩散B.渗透作用

C.协助扩散D.主动运输

【答案】D

【分析】

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主动运输普通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详解】据图可知,离子的运输不属于自由扩散,A错误;溶剂分子(主要是水)通过半透膜的过程叫渗透作用,B错误;协助扩散是顺浓度梯度运输,最终使细胞内外浓度趋于一致,而图示存在离子浓度差,C错误;上述四种离子在细胞内外的浓度差较大,细胞只有通过主动运输才能维持这种状况,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D。

14.如图表示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该膜中葡萄糖的载体蛋白也能运输氨基酸

B.该膜可能是哺乳动物的红细胞膜

C.该方式发生在被转运物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运输时

D.与该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核糖体

【答案】B

【分析】

由图示可知,该图表示的是葡萄糖跨膜运输的方式,如果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葡萄糖运输的方式是协助扩散,如果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葡萄糖运输的方式是协助扩散,葡萄糖的运输可能是主动运输,也可能是协助扩散。

【详解】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该膜中葡萄糖的载体蛋白不能运输氨基酸,A错误;该膜可能是哺乳动物的红细胞膜,B正确;葡萄糖进入细胞可能是主动运输,也可能是协助扩散,C错误;该细胞若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则没有线粒体和核糖体,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B。

15.下列关于如图酶的实验不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中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

B.该实验如果将肝脏进行研磨,效果会更好

C.该实验能证明酶具有专一性

D.该实验的因变量是产生氧气的快慢

【答案】C

【分析】

酶的特性是:

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较温和,该实验能证明酶具有高效性。

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详解】上述反应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A正确;该实验如果将肝脏进行研磨,可以增大催化剂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效果会更好,B正确;该实验能证明酶的高效性,C错误;该实验的因变量是产生氧气的快慢,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C。

16.如图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催化某反应生成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则处理条件不可能是

A.温度不同B.pH不同

C.酶量不同D.反应底物的量不同

【答案】D

本题考查知识点为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由图中可知酶促反应产物生成量相同,D错误。

17.下图表示ATP的结构,其中表示高能磷酸键的是(  )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答案】A

【解析】

根据ATP的结构简式“A—P~P~P”分析可知,远离腺苷“A”的两个磷酸基团之间才含有高能磷酸键,图中核糖和腺嘌呤组成的就是腺苷,所以只有①②两处含高能磷酸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18.某同学对细胞内的葡萄糖、脂肪、ATP进行了如下总结,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葡萄糖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B.ATP分子中含有的化学能比葡萄糖的多

C.脂肪的氧化分解能生成ATP,脂肪的合成需消耗ATP

D.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但细胞内ATP和ADP之间的转化很迅速

【答案】B

【分析】

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常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

ATP是细胞能量的“通货”,ATP分子含有的化学能比较少,一分子ATP转化为ADP时释放的化学能大约只是一分子葡萄糖的1/94。

【详解】葡萄糖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A正确;ATP分子中含有的化学能比葡萄糖少,B错误;脂肪的氧化分解能生成ATP,脂肪的合成需消耗ATP,C正确;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但细胞内ATP和ADP之间的转化很迅速,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B。

19.下列有关“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B.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有温度、pH、培养液浓度等

C.可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D.实验中将葡萄糖溶液煮沸的目的是灭菌和去除溶液中的O2

【答案】C

试题分析:

二氧化碳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因此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二氧化碳,A正确;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温度、pH、培养液浓度等无关变量要控制好,B正确;酵母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都能产生二氧化碳,因此不能通过观察澄清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