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组.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504723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5.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组.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组.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组.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组.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组.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组.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组.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组.docx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组.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组.docx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组

第七组

教学内容:

本单元有四篇课文,《古诗两首》、《搭石》、《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为精读课文,《卡罗纳》为略读课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组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

4、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5、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时间安排:

13课时。

25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5、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搜集相关资料,做好对课文的预习。

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能正确理解“西辞”“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整体把握。

  1、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2、师生互动,交流收集到的材料,了解李白、孟浩然两位诗人。

  3、了解预习情况,指读正音。

  4、交流初步感受。

(了解这是一首送别诗。

板书:

送)

  二、通读诗文,理解大意。

  1、回顾以前学诗句的方法。

(如:

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读资料等。

  2、引导学生自主选用以上方法同桌说说诗的大意。

  3、全班交流诗的大意。

  三、品读诗句,进入诗境。

  

(一)理解第一、二句诗。

  1、请找出第一、二句中的地名,师生互动,明确位置。

  (教师板画帮助理解。

  2、图文对照,理解“西辞”。

  板书:

名楼送

  3、抓住“烟花三月”,展开想象。

  (拓展学生思维,体会“盛世、盛景融名人”的华美画面。

  板书:

盛景送

  4、师生互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二)理解第三、四句诗。

  1、读读这两句,请学生找出用得好的词语谈感受。

  2、重点体会“远影”“尽”“流”等词语的丰富内涵。

  

(1)算算帆影远去直到尽头大约会用多长时间,谈由此产生的感受。

  (引导体会目送时间之长,情谊之深。

  板书:

目光送

  

(2)想象“尽”了的是什么,无“尽”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情深意更重的挚友情谊。

  (3)讨论:

滚滚东去的仅仅是一江春水吗?

  (引导体会虽然“多情自古伤别离”,但“人虽分,心相随,情永在”的丰富内涵。

  板书:

心随送

  (4)师生互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赏读诗句,深悟诗情。

  1、自由赏读。

  (尊重学生个性的情感体验,请学生把自己就当作李白,换位赏读。

  2、师生配乐互读,有感情地背读。

  3、简略欣赏李白的《赠孟浩然》。

  (辅助理解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真挚情感。

  4、请用一个词或用一句感叹的话来形容一下两位诗人的深厚友谊。

  (根据学生发言相机板书。

如:

情深意长。

  五、阶段总结,布置作业。

  1、围绕“朋友间的真挚情谊”做总结。

  2、谈话激发学下一首诗和继续搜集这一类诗的兴趣。

  3、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已认识的5个生字,会写的7个生字。

正确理解“更”“阳关”等词语。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意。

  3、比较课文中的两首送别诗和收集到的其他送别诗,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好习惯。

  4、继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回顾第一首诗,导入第二首诗。

  1、回顾第一首诗内容,并背诵。

  2、导入学习《送元二使安西》。

  二、运用学法,自学悟诗。

  1、自由组合,学习《送元二使安西》。

  (愿意绘画的组一个组,愿意表演的组一个组,愿意编成故事的组一个组,愿意理解诵读的组一个组……合作学习第二首诗。

  2、各组汇报交流。

  (创造美、表达美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

学生用自己擅长的各种方式学习可以进一步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3、指导朗读全诗,并熟读成诵。

  三、迁移学法,拓展思维。

  1、交流课下收集到的送别诗。

  2、引导学生体会送别诗的异同,着重让学生领悟这些诗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品味“人间最美是真情”这一真谛。

  3、除了送别诗,你还了解什么类别的诗?

  (如:

思乡诗,边塞诗,咏春诗等等,引导学生课外读诗时留意诗歌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上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布置自选作业。

  1、搜集李白、孟浩然、王维的其他诗作,朗读、欣赏、摘抄。

  2、让学生自主选择文中一首诗改写成记叙文。

  3、结合自己的感受创作古体诗或现代诗。

  4、搜集(如:

边塞诗)一类诗歌,比较、赏读、摘抄或写体会教

板书设计:

故人辞劝君更尽一杯酒,

三月下

孤帆尽西出阳关无故人

长江流

课后小结:

 

26  搭石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学生自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自主学习生字词。

  2.小组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课前准备一套生字词卡片。

   

(2)组内互相检查,字字落实。

  3.重点指导。

   “涨”和“间”是多音字。

  4.要求写的字,学生先自己字形,然后临写,比较。

纠正。

  5.教师根据学生写字时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指导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你觉得哪些词写出了老人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无论怎样”“只要”“一定”“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行动地刻画了老人认真细致的动作,表现了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

  3.指导学生想象画面。

   

(1)老人踩到了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么想?

表情、动作又会怎么样?

   

(2)在挑选合适的石头时,会怎样想怎样做?

   (3)满意离去时,会是怎样的心理、表情、动作?

  4.学生交流各自想象的画面,体会老人的心灵美。

  5.指导感情朗读。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深入学习课文,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二.继续学习课文3、4、5自然段。

  1.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学生读第三自然段。

  

(2)讨论:

作者是怎样描写一行人走搭石时动作的协调有序的?

      “像轻快的音乐”“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3)引导体会“构成了家乡的地道风景”。

  2.学习第4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思考:

作者写了哪两个事例?

   (3)指导回答。

   (4)交流:

从“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直到溪边……”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这两个事例中,我们不但能看到一幅幅和谐的画面,也能够感受到画面中人物的美好心灵。

  3.学习第5自然段。

   让学生结合前文畅谈对这段话的理解,进一步体会作者借搭石所要赞扬的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个性美。

 三.指导朗读全文。

 四.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

 五.小组交流。

 六.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对不同意见展开争论,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迸射出火花,从而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板书设计:

画面美

搭石

心灵美

课后小结:

 

27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跨越、海峡、桂树、苍白、红润、移植、谈何容易、幸运、台湾、袭击、平安无事、期待、突如其来、空旷、暂停、骨肉同胞、血脉亲情”等词语。

  2.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跨越、海峡、桂树、苍白、红润、移植、谈何容易、幸运、台湾、袭击、平安无事、期待、突如其来、空旷、暂停、骨肉同胞、血脉亲情”等词语。

一.导入新课。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发生在杭州的故事,因为真实,因为就在我们身边,我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格外感动,我想你们也一样,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故事,看看到底是什么感动着我们?

你觉得特别令你感动的句子和段落可以反复多读几遍。

  二.引导学生读课文:

  你可以读一段,也可以读几句话,只要是令你感动的,让你心中有所触动的。

  三.学生自由读课文。

  四.学生交流感受。

  生:

我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小钱得救了……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师:

这里你为什么而感动?

  生:

小钱得救了。

  师:

这是一个美丽的结果,患有严重白血病的小钱最终得救了,很多人在这样的时刻容易留下幸福的眼泪,这是一种感动。

  生:

我读课文的第五段。

朗读:

“针头向皮肤刺去……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师:

把最后一句话再读一遍,要读通顺。

  生:

朗读: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师:

要想读好课文,首先要看清楚词语,不能读破了。

你仔细看看,轻轻练练,相信你一定能读好,大家都试一试。

  生:

朗读: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师:

很好,坚持这样读课文,就一定能把课文读得很流利。

这段中有一个词语“突如其来”,你们怎样理解?

  生:

突然发生。

  生:

事先一点也不知道,突然发生了。

  师:

就是说发生的时间很突然。

余震突如其来,还有别的意思吗?

“余震”是说大地震后的小地震,让我想起一个数学课中的一个词“余数”,数学中还有一条规则“余数一定除数小”,但是小多少并不确定……

  生:

我读课文的第二段。

朗读:

“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师:

先说说什么地方感动了你。

  生:

小钱只有18岁,就患了白血病,很可怜;骨髓很难找,终于找到了,真让人高兴。

  师:

正是大悲大喜,悲喜交加。

小钱患的是白血病,白血病又叫血癌,很难医治,小钱的生命就像——你再读读这句话,刚才没有读通顺,这次看仔细。

  生:

朗读:

“生命就像不曾开放就将面临凋零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重新绽放。

  师:

你能在这句话中找到一组反义词吗?

  生:

“凋零”和“绽放”,凋零就是凋谢,绽放就是开放。

  师:

人们常说“生命如花”、“岁月如花”,那是比喻生命的美好,让生命更加美好是人类永远的追求,于是你就有了这大悲大喜的感动,你的感觉是和全人类的感觉一致的。

  生:

我读课文的第四段。

朗读:

“在这场灾难中……期待着他的骨髓。

  师:

你读得很投入,说说你的感动。

 生:

这位青年不顾家人的安危捐献骨髓,我很感动。

 师:

他之所以这样做,那是因为他知道——

 生:

拯救生命更重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

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这是一次和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最后,生命在人们的无私的给于中复活了,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和奉献中重新绽放了。

小钱得救了,他的身体会慢慢康复,他苍白的脸会慢慢红润起来,他的心中一定会充满了感激,你想他会感激谁呢?

读读课文,设身处地地想一想。

  二、学生读课文,思考,讨论

  1、小钱感谢那位青年,仅仅是因为他志愿捐献骨髓吗?

再仔细地读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令人感激的原因?

有人说“看文如看山”,从不同的角度读课文能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课文。

  2、学生读课文

  3、师:

读出新的发现了吗?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读一读

  4。

学生朗读“在抽取骨髓的过程中,发生了余震……”

  5、师:

是啊,余震有大有小,房屋随时都可能倒下来,生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这样的时刻,人们最应该做的是——

  6、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又一次余震发生了,大地开始颤抖,房屋开始摇晃,窗户上的玻璃啪地掉下来了,身体下的病床吱吱作响……但是,这个青年人——

  7、师:

我不评价,也不想让别人评价,你自己说说你在读的时候,哪些地方在尽力表现自己的感动,也就是说你哪些地方读得特别努力?

  8、师:

但是,小钱非常感激那位青年,仅仅是因为他捐献骨髓,仅仅是因为他冒着生命危险为他捐献骨髓吗?

还有别的理由吗?

在读读课文,仔细地找一找。

  9、师:

不知道,并不表示他不关心,不牵挂,不担心。

他静静地趟在病床上,但是他的内心一定是极不平静的,他会想些什么呢?

让我们用心去贴近这位台湾青年的心,听一听他会想些什么。

听到了就写下来。

  10、师:

根据国际上骨髓资助的有关规定,骨髓资助者和受捐人在一年内是不能见面也不能知道对方的身份和姓名的,但一年以后就可以了。

我们来想象一下,一年以后的某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会是怎样的场景?

可以想象,也可以和其他同学配合表演。

  11|、师:

(出示李博士一天的工作安排表)我们来看看李博士这一天的工作,你想到了什么?

  12、师:

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台湾和大陆现在还没有直接通航,台湾当局不允许飞机直接飞到大陆,只有到香港中转。

尽管台湾和大陆之间隔着一湾海峡,还有很多人为的阻隔,但还是不能阻隔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两岸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

  生:

  师:

让我们一起深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

(朗读)“小钱得救了……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师:

再深情地读一读最后一句话。

  生:

(朗读)“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13、师:

是啊,这些人就在小钱的身边,时时刻刻给予小钱关心、爱护和支持,他们是怎样做怎么说的呢?

课文中并没有具体描写。

怎么办?

  生: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

  师:

对,我们可以重点想象两个时间里人们对小钱的关心。

这两个时间是很特殊的,一个是当小钱知道自己患了白血病的时候,另一个是骨髓移植这一天,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这两个日子里,小钱身边的亲人、朋友以及医护人员是怎样想小钱传达他们的爱心的。

并把他写下来

板书设计:

生命垂危→捐献骨髓→挽救生命

 

课后小结:

 

28*   卡洛纳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3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情感。

  1、师:

一个只读小学3年级的孩子,在他母亲生日那天,献给了母亲一封长达八页纸的信,来深深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热爱,信的四周还画上了漂亮的花边。

可是半年后,无限疼爱的母亲竟然生病去世了,他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连两腿也站不稳,好象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

他万分伤心。

  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A看得出来你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

B是啊,世界上最伟大的就是母爱,可是他却失去了母亲。

  这个可怜的孩子叫-----------点击课件,出示课题:

卡罗纳

  2、师生问好。

(按序发下复印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走进卡罗纳,走进包含深情的字里行间,按照自己的阅读习惯读课文,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

明白吗?

(生阅读,师巡视)4分钟

  看到同学们读得这样认真,这样投入,说明同学们被这篇课文感动了,让我们先来看看这篇课文的生字词吧。

(出示生词课件)

  这些生字词大家都会读了吗?

谁来读一读。

生(控制在2-3人)读,师点评。

(A、你读得真好,普通话很标准。

B、准确,响亮,请坐!

C、你读得声音很响亮,这个词语试着再读一遍,好吗?

D、你的声音真美!

希望能经常听到你的声音。

)1分钟

  都能写准确了吗?

 三、研读第一自然段

  1、可怜的卡罗纳就要来学校上学了,昨天上午,我们刚走进教室,老师就对大家说:

“…………….”引读第一自然段老师的话。

  2、自己再读老师的这段话,读着读着,哪些地方让你特别感动?

画上一些记号。

深入到每一个字词,甚至每一个标点中去。

板书:

庄重严肃热情

  3、老师怀着对卡罗纳的无限同情与热爱,怀着对我们的热切希望说:

“生齐读老师的话…”

 四、围绕第一自然段研读课文

  1、今天上午,可怜的卡罗纳来到了学校。

我们又是怎样对待失去母亲的同学卡罗纳的?

  你是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的?

细细地读课文,用心灵去感受,划出这些句子,圈出你认为重要的字词。

找了以后,在4人小组里交流讨论。

    

生讨论,师巡视,点拨引导。

  2、刚才大家学习、研究得很投入、很专心,可见大家是多么具有钻研精神。

接下去我们来汇报,按照这样的规则:

我们是()对待卡罗纳,我的根据是(读一读课文中的材料);然后再具体地说说我是怎么根据这个材料想到的。

  点拨,随学生的反馈,出示相关课文段落。

  A、

(1)为什么大家都没有没有说话,都屏息凝神地望着卡罗纳?

  

 (为卡罗纳失去母亲而感到同情。

  

(2)朗读体会。

  B、哪几个动作最能反映我对卡罗纳的同情与关心?

     

朗读体会,止到“只是把他的手放在我的手上。

  从我的一个放,一个贴,一句卡罗纳别哭了,让卡罗纳深切感受到同学对他的同情与关切。

  C、朗读体会。

D、

(1)为什么卡罗纳的目光中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为什么卡罗纳的神情仿佛在说:

“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

”他此时想起了什么?

 

(2)为什么这么肯定?

   (3)朗读:

看到我的母亲在等我,看到我扑进母亲的怀抱,卡罗纳的目光里…………….我恍然大悟………….和他一块儿回家去。

   这也是母亲把我推开,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的用意。

 五、小结4分钟

  当可怜的卡罗纳来到了学校。

我们又是怎样对待失去母亲的同学卡罗纳的?

  庄重严肃热情

  这庄重严肃,热情包含了我们对卡罗纳的…………………?

  这庄重严肃,热情是老师对我们的希望,也是我母亲对我的希望,也是我们的希望,也一定是我们31班每一位同学的希望。

这庄重严肃,热情包含了我们对失去母亲的卡罗纳深深的爱!

(板书:

爱)

  出示课件,齐读:

  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德,她能给人以春天般的温暖,她能融化一颗孤苦无依的心,她能带给人们无私纯真的爱,让人间充满温馨。

 六、内化拓展

  1、写信

  A请您给卡罗纳写一封信,给他以春天般的温暖,让他心头的悲伤早日消退。

  B请您代表卡罗纳,向关爱他的人(选取其中的一个)写一封信,感谢他对卡罗纳的无限关爱和帮助。

  学生选择写信,交流。

  2、出示《爱的教育》,课外阅读《爱的教育》。

 板书设计:

             庄重

          严肃    爱!

             热情 

课后小结: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感受,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2.比较句子,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3.积累友谊格言;

   4.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

   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感受,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教学准备:

   搜集人类从大自然受到的启示的资料

  教学时间:

二课时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师出示课件,这次口语交际是围绕本组专题安排的,让学生对生活中帮助过自己的人表示感谢,或对需要安慰的人进行安慰。

这个话题有助于引导学生将学习本组课文所获得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迁移,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快乐,同时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自主选择、自主交流

   1.请学生阅读口语交际的要求,说说口语交际的内容

   2.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自主练说

   3.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互相交流

   4.小组内交流,推选一个代表到台上交流。

   5.学生对上台学生的交流进行评价。

要求:

语言准确、清楚、连贯,态度大方

   6.评出最佳发明家、最佳资料员

  三、自查,同桌再次互说

   1.生针对自己的说再次修正,并给同桌说,纠正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 

  我的发现

  一、读一读

  二、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三、小结:

这三组句子,每组里的两个句子意思基本相同,但每组里的第二个句子表达的语义更重一些,我们平时阅读文章与说话时,要注意这样的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四、请生说说类似的例子。

  日积月累

  一、读一读,说说谚语的意思

  二、交流自己知道的一条谚语的意思

  三、自己背、同桌背、集体背

  四、交流自己搜集的气象谚语

  展示台

  根据展示台的要求自己准备,利用课余时间交流、展示

课后小结:

 

第七组复习计划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复习本组生字、词,句子。

复习内容:

一、看拼音,写汉字。

xīcíjiānglíngkèshěhuánghèlóumènghàorá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