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第十五周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518865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第十五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大班第十五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大班第十五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大班第十五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大班第十五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大班第十五周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大班第十五周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大班第十五周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大班第十五周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班第十五周教案.docx

《大班第十五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第十五周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班第十五周教案.docx

大班第十五周教案

欢欢喜喜过大年

——快乐阅读1(语言)

活动目标

1.了解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加深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了解。

2.尝试用完整的语言讲述画面内容。

3.尝试讲述春节期间的趣闻、趣事。

活动准备

1.《快乐阅读1》。

2.搜集有关过年的图片、福字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有关过年的图片、福字、灯笼等。

教师:

大年、就是中国的农历新年——春节。

你们家是怎样过大年的?

有哪些庆祝活动?

二、观看《快乐阅读1》中《欢欢喜喜过大年》的画面。

教师按《欢欢喜喜过大年》的画面,讲述过春节的热闹喜庆的情景。

2.引导幼儿说一说人们是用哪些方法庆祝新年的。

(放鞭炮、挂灯笼、贴对联、包饺子、吃团圆饭)

三、分组交流“我们大家是怎样过大年的”。

1.分组交流“我们大家是怎样过大年的”。

2.每组选一名小朋友给大家讲述“我们大家是怎样过大年的”。

四、小组活动:

“制作贺卡”。

1.第一、二组:

用剪刀的方法制作贺卡。

2.第三、四组:

用绘画的方法制作贺卡。

活动延伸与建议

1.搜集有关春节的实物装扮教室。

2.手工制作:

剪窗花或用废旧物品制作灯笼。

运西瓜(体育游戏)

——玩中学1(游戏)

活动目标

1.练习互相合作协调的走、跑。

2.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具有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小担架,皮球,平衡木,音乐。

活动过程

一、联系简单动作,为游戏“运西瓜”做准备。

1.绕场跑(越过不同的障碍)。

2.幼儿自由选择平衡木,进行平衡联系。

二、遵守游戏规则,合作玩游戏。

1.以故事情节引入,启发幼儿思考、讨论运西瓜的方法。

教师:

夏天到了,大西瓜熟了,我们要走过小桥,才能到达西瓜地,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可以怎样运西瓜呢?

2.幼儿讨论运西瓜的方法,并进行尝试联系。

(1)每人每次抱一个西瓜从桥上(平衡木)上走过。

(2)几个幼儿站在桥(平衡木)上互相传西瓜。

3.出示小担架,幼儿两人一组练习用担架运西瓜。

4.游戏“运西瓜”。

玩法:

幼儿两人一组,一人在前,一人在后,抬小担架走过“小桥”(平衡木)来到西瓜地,摘一个“西瓜”(皮球)放在担架上,两人抬起担架按原路返回,将小担架交给下一组幼儿,游戏反复进行。

要求:

(1)游戏中如果“西瓜掉了,需回到起点重新开始。

(2)游戏中每次运西瓜的数量可逐渐增加。

(3)提醒幼儿相互配合,平稳、快速地前进,并注意安全。

圣诞树(撕贴画)

——做中学2(美术)

活动目标

1.大胆想象,学习按照轮廓用撕纸、粘贴的方法表现圣诞树。

2.手眼协调,增强手部的控制力。

3.能根据构图、色彩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废旧挂历纸、包装纸等材料进撕贴活动。

活动准备

1.各色手工纸、装饰用丝带、打孔器、固体胶、画纸。

2.圣诞背景音乐。

3.《圣诞树》范例。

活动过程

一、讨论制作方法,教师示范。

1.谈话导入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

圣诞节就快来到了,你们收到礼物了吗?

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份礼物呢?

2.出示各种材料,请幼儿思考可以做些什么礼物,(鼓励幼儿大胆构思想象)

3.出示范例《圣诞树》,请幼儿观察并讨论其制作方法。

教师:

瞧,这棵圣诞树好看吗?

猜猜老师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

4.教师示范撕贴画的制作步骤。

(1)对折手工纸,沿完整边一侧画出松树的一半,然后按照轮廓线从上到下小心地撕出圣诞树的图案。

(2)利用丝带、手工纸,撕出不同的小图案或者花边并粘贴好,装饰圣诞树。

(3)整理桌面、地面,将废纸归放在托盘里,扔进垃圾箱。

二、播放圣诞音乐做背景,幼儿动手制作,教师训回指导。

1.帮助幼儿选择合适的手工纸或旧挂历进行撕贴活动。

2.提示幼儿粘贴时注意画面的整体布局。

3.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己的创意美。

三、欣赏作品

1.教师小结、讲评,幼儿互相欣赏作品。

2.鼓励幼儿在圣诞节当天把礼物送给自己最爱的人。

活动延伸与建议

1.搜集各类画报、挂历、杂志、广告纸等,投放在活动区,供幼儿自主联系。

2.启发幼儿根据自己制作的图画,自己创编故事,讲给小朋友听。

眼睛的秘密

————生成课(健康)

活动目标

1、了解眼睛的作用以及眼睛各部分的名称。

2、创编“眼保健操”,体验大胆表达的成功感。

3、懂得保护眼睛的重要性,掌握更多保护眼睛(视力)的知识。

活动准备

1、每人一面小镜子。

2、眼睛的结构图,对视力有益的食物图片,挂图《眼睛生病了》。

3、每人一副自制的太阳镜。

上面贴满胶带:

幼儿自制的小老鼠指偶人手一个。

4、经验准备:

活动前带幼儿玩《捉迷藏》的游戏。

活动过程

一、黑暗体验,感受眼睛的重要性幼儿戴上自制的眼镜,体验看不见东西时的感受。

认识眼睛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初步了解眼睛的功能1、谈谈眼睛被蒙住的感受。

师:

在捉迷藏的时候,眼睛被蒙住你有什么感受?

2、师:

我们的眼睛可以看到哪些东西?

(拓展幼儿的思维空间)教师小结:

我们的眼睛真了不起,能让我们看到很多很多的东西。

可是你们了解自己的眼睛吗?

三、了解眼睛各部分的名称1、先让幼儿用镜子观察自己的眼睛:

眼睛的上面有什么?

眼睫毛有什么用处?

眼睛里面像黑葡萄的是什么?

眼睛最中间的小黑点是什么?

2、出示眼睛结构图,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小结:

眼睫毛对眼睛有保护作用,能遮住眼睛不被强光照射,也可防止尘土落入眼内。

眼睛里面像黑葡萄的是眼珠,眼珠最中间的小黑点叫瞳孔。

四、讨论学习保护眼睛的方法

1、师:

认识了眼睛,知道了眼睛的用处,我们就应该好好地来保护眼睛,应该怎样保护呢?

2、出示挂图《眼睛生病了》,提问:

这个小朋友为什么要揉眼睛?

他的眼睛怎么了?

眼睛会生什么病呢?

(近视眼、红眼病、沙眼、结膜炎、麦粒肿等。

3、讨论:

眼睛为什么会生病?

(如用脏手帕擦眼睛,用脏手揉眼睛,看书或看电视时间太长、坐姿不端正等。

4、讨论:

日常生活中_我们应怎样保护眼睛?

a.看电视时,距离电视2米以上,看电视时间不能过长:

看书时身体要坐正,不能趴着或仰着看书,看书时间长了,要休息或向远处看或看绿颜色的植物;不能在太强或太弱的光线下看书;画画、写字时要注意与桌子保持一拳、一尺、一寸的距离;平时毛巾、脸盆等要专人专用,并定期消毒和清洗,防止相互传染:

眼睛生病了可以点眼药水等进行治疗。

b.出示对视力有益的食物图片,如胡萝卜、虾、大豆、猪肝、鸡蛋、牛奶、水果、肉类等,引导幼儿每样菜都要吃,食品应多样化,荤素合理搭配,这样对我们的眼睛、身体有好处。

五、创编“眼保健操”

1、教师请幼儿取出小老鼠指偶,引导幼儿想象自己是黑猫警长,将指偶呈现在眼前,眼珠随着小老鼠上、下、左、右移动,不让老鼠逃跑。

这一过程,轻松达到让幼儿手眼一致、活动眼球的目的。

2、教师鼓励幼儿随音乐节拍设计、创编运动眼球、放松眼睛的方法。

3、幼儿分组设计、创编眼保健操。

4、用图示方法记录“眼保健操”。

教师及时给予支持、引导、帮助,鼓励幼儿大胆表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

最后,展示幼儿的记录。

食品袋上的秘密

————快乐阅读2(社会)

活动目标:

1.知道食品袋上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要食用新鲜的食品。

2.了解几种常见的保存食物的方法,如冷藏、冷冻、干燥、罐装等。

3.乐意参加调查实践活动,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完成调查内容。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初步了解事物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教师组织幼儿观察大家事先收集的食品外包装。

引导幼儿讨论:

你发现食品袋上有什么?

包装上为什么要注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教师小结:

在购买食品时要注意看清外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这样可以保证我们吃上新鲜、卫生的食物。

2.教师和幼儿共同进行食品保存方法的调查。

教师激发幼儿的调查兴趣。

教师:

你知道怎样才能让食物保持新鲜呢?

有哪些常见的方法?

教师出示调查表,和幼儿讨论如何完成调查表。

如:

两两结伴,一个人记录,一个人讲述;学习用符号和图画来表示发现的内容;要专心完成任务,不能开小差等等。

教师引导幼儿两两结伴,一同到附近的超市中完成调查任务,并将自己的调查结果详细地记录在表格中。

教师请幼儿展示自己的调查表,并介绍自己调查的结果。

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

怎样将大家的调查结果展示在一张大的图表上?

引导幼儿分头进行统计,并邀请几名幼儿记录

整点和半点

————做中学1(科学)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引导幼儿认识时钟,能区分时针、分针,学会看整点、半点。

2、结合幼儿生活经验,感知不同的时间里做不同的事情,培养幼儿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课件《整点和半点》、时钟人手一份、电脑游戏(时钟游戏)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进入钟表家族,通过观察各种各样的钟了解钟的种类及作用。

1、师:

小朋友,今天刘老师带你们进入一个钟表家庭,我们看一看这里都有哪些钟表?

你们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2、看过这么多漂亮的钟表,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要使用钟吗?

钟与我们的生活什么关系?

教师小结:

钟表和我们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大人上班,小朋友上幼儿园,以及乘火车、飞机、轮船和吃饭、睡觉,看电影电视都需要靠钟表来告诉人们时间。

小朋友学会看钟表,就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

(二)引导幼儿认识钟面,能区分时针、分针。

师:

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下钟表,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钟上有什么?

师:

小朋友你们发现钟表上有什么?

(有数字、针。

师:

有哪些数字?

(1、2、3、4、5、6、7、8、9、10、11、12)

师:

有几根针?

它们的长短一样吗?

粗细一样吗?

教师小结:

钟面上有小朋友说的12个数字,有两根针,它们都有自己的名字,短短胖胖的叫时针,长长细细的叫分针。

请小朋友用自己的小手指一指哪是时针?

哪是分针?

(三)通过演示课件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并在此基础上认识整点、半点。

1、教师通过课件演示让幼儿发现时针和分针转动的规律。

师:

今天呀,时针和分针要进行一次跑步比赛,现在它们都站在数字12的起跑线上了。

请你们猜猜谁会赢?

好,比赛就要开始了,预备—开始!

(教师操作课件)

师:

谁跑的快?

(分针)分针和时针跑的时候,它们之间有什么秘密呢?

教师反复操作。

引导幼儿发现分针绕一圈,时针走一格。

教师小结:

分针长,时针短;分针绕一圈,时针走一格。

2、认识整点、半点。

师:

小朋友分针指向12上,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

(教师操作钟表---请幼儿说出是几点。

师:

当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两个数字之间,它经过了数字几就是几点半。

(教师操作钟表---请幼儿说出是几点半。

(四)师:

今天老师今天带来了几张小朋友在幼儿园的生活图片我们来看一看吧!

1、看小朋友们在做什么呢?

是几点吃早点呢?

小朋友拿出你们椅子下的钟面拨一拨吧!

2、小朋友们在做什么?

是几点上课呢?

小朋友拨一拨吧!

3、小朋友们在做什么?

是几点睡觉呢?

幼儿操作。

4、小朋友们在做什么?

是几点起床呢?

幼儿操作。

5、小朋友们在做什么?

下午是几点户外活动呢?

幼儿操作。

6、小朋友们在做什么?

是几点离园呢?

幼儿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