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广西公招公基知识笔记.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534234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广西公招公基知识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广西公招公基知识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广西公招公基知识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广西公招公基知识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广西公招公基知识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广西公招公基知识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广西公招公基知识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广西公招公基知识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广西公招公基知识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广西公招公基知识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广西公招公基知识笔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广西公招公基知识笔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广西公招公基知识笔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广西公招公基知识笔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广西公招公基知识笔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广西公招公基知识笔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广西公招公基知识笔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广西公招公基知识笔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广西公招公基知识笔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广西公招公基知识笔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广西公招公基知识笔记.docx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广西公招公基知识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广西公招公基知识笔记.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广西公招公基知识笔记.docx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广西公招公基知识笔记

第三篇思想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第一节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第六节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动力

第二节物质和意识第七节阶级、国家与革命

第三节唯物辩证法第八节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第四节认识和实践第九节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

第五节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第二章毛泽东思想概论

第一节毛泽东思想的含义和意义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独创性的理论贡献

第三节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第三章邓小平理论概论

第一节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历史地位

第二节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第三节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四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一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地位

第二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第三节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五章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第一节科学发展观概述

第二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要求

第三节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第四节《广西“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摘要

第五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述

第六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

第七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六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总论

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

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考点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要掌握它的基本观点和理论体系,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实践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

知识结构表

马克思

主义哲学

基本原理

一、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二、物质和意识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物质和意识、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三、唯物辩证法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主要范畴

四、认识和实践

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认识的辩证过程

真理及其检验标准

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社会意识的构成和一般特点

六、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

七、阶级、国家与革命

阶级的起源和本质

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社会革命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八、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人民群众的含义和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九、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

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全面发展

第一节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哲学的概念

1、哲学:

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世界观:

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

3、方法论:

是指人们认识事物、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

是指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又称哲学的根本问题、哲学的最高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①关于思维和存在或精神与物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路线的根本依据);②物质和精神是否具有同一性,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

(是划分哲学史上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3、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

唯物主义哲学:

主张物质、存在是世界的本质,物质第一性,物质决定精神的哲学。

唯心主义哲学:

认为精神、思维是世界的本质,意识第一性,物质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的哲学。

(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1、具体科学研究的是:

世界一定领域、一定层次的本质和规律。

哲学研究的是:

世界的整体、世界的普遍本质和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站在各门科学之上的总结研究。

2、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发展是哲学发展的重要条件;哲学给具体科学活动提供指导。

(四)、哲学的发展史:

1、三种历史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同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斗争的关系:

区别:

前者回答的是世界本原“是什么”,后者回答的是世界状况“怎么样”。

联系: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

1、马克思主义哲学

(1)马克思主义哲学: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2)两大组成部分: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主要理论来源:

辩证法和唯物论。

基础:

实践概念。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①在内容上:

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建立。

②在对象上:

实现了哲学研究对象的科学化,正确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③在作用上:

不仅强调要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在于改变世界。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阶级性、实践性以及革命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

鲜明的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显著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特征是实践性。

P54

 

第二节物质和意识

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1、基本观点:

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却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物质这个概念是一种哲学的抽象,物质不是指某个或某些物,而是“各种物的总和”。

2、意义:

①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限;②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③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

二、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中。

物质和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

①凡是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②凡是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一切运动都有物质作为它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

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有:

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

2、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

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而且是绝对的。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是暂时的、有条件的、是相对的。

(相对静止的三种情况和原因P25)

3、规律:

是事物或现象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具有必然性、重复性、稳定性和普遍性的特点。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人们不能消灭,也不能创造物质运动的规律,只能认识和利用物质运动的规律。

三、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1、意识的起源:

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只是当地球上出现了人类时,才产生了人的意识;(三个决定性环节:

低等生物刺激感应性、高等生物感觉和心理、人类意识。

)②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是人类社会劳动实践的产物。

2、意识的本质:

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3、意识的作用:

具有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主观能动性。

不同的意识,其能动作用具有不同的性质:

①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指导人们开展正确的实践活动,促进事物的良性发展;②错误的思想意识,会引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对事物发展产生破坏作用。

四、物质和意识、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世界统一于物质,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产物;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

客观规律是第一性的,主观能动性是第二性的。

客观规律制约着主观能动性,肯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掌握和运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第三节唯物辩证法

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1、联系的客观普遍性:

联系是事物固有的本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同周围其他事物有着某种联系,整个世界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2、联系的多样性:

分为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

(二)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发展:

是指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新陈代谢过程。

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死亡、新事物产生的过程。

二、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唯物辩证法:

是关于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形而上学:

是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处理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属于辩证法:

坚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世界,即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相互联系、运动不息、发展变化的。

属于形而上学:

坚持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看世界,即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彼此孤立隔绝、静止不动、没有发展的。

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

又叫矛盾规律,即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和发展。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

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属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矛盾的斗争性:

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性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作用:

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事物内部矛盾,即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事物的矛盾有内、外因之分。

内部矛盾:

即内因,是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

外部矛盾:

即外因,是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始终。

(2)矛盾的特殊性:

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普遍性原理和客观实际结合起来。

4、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1)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

一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不平衡,二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

要方面的不平衡。

(2)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及其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又在一定条

件下相互转化。

它们之间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两点论:

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

重点论:

就是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抓住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二)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是揭示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状态的规律。

1、事物的质、量、度

①质,指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另一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②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及其以及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量与事物的存在并不直接同一)③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

2、量变、质变和质量互变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

量变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数量上的增减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量变和质变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转化。

①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②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创造了条件。

量变转化为质变,然后又开始新的量变,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

3、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

量变是事物连续的、渐进的变化。

质变是渐进过程的中断,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也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1、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

肯定方面:

是指保持事物自身存在和性质稳定的方面。

否定方面:

是指事物否定自身存在,促使事物质变走向死亡的方面。

2、辩证的否定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包含三个方面的意识:

①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自我否定。

②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否定是发展的环节,二是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③作为发展环节与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的否定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

3、否定之否定: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

①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是一个否定之否定过程,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

②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容是事物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事物由于内部的矛盾运动,经过两次否定(否定、否定之否)三个阶段(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完成一个周期。

在第三个阶段吸收了前两个阶段的优点,抛弃了它的片面性,仿佛又回到了出发点,实际上是在更高层次上的回复,实现了事物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③否定之否定规律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表现形式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

4、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否定之否定规律解释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前进性:

因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次否定都是消极因素的克服和积极因素的保留,是一个新陈代谢日臻完善的过程。

(2)曲折性: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一个反复斗争的过程;由于某些偶然的原因,事物的发展会出现暂时的倒退,曲折性的一种表现。

四、唯物辩证法的主要范畴:

(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原因和结果━━揭示客观事物之间前后相继和彼此制约的范畴

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为原因,而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叫结果。

现象之间的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就是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有两个特点:

前因后果性、因果制约性。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揭示客观事物发展的不同趋势的范畴

必然性:

是客观事物发展中合乎规律、确定不移的趋势,是在一定条件下的不可避免性和确定性。

偶然性:

是指客观事物发展中并非必定如此、不确定的趋势,它由外部矛盾决定。

(三)现实性与可能性━━揭示事物发展过程的范畴

现实性:

是指一切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现实存在的客观事物。

可能性:

是指事物内部潜在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四)内容和形式━━揭示事物内在因素和结构方式的辩证关系的范畴

内容:

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根据。

形式:

是把事物的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和表现形态,是事物存在和表现的方式。

 

第四节认识和实践

一、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

1、实践的概念

实践:

是人们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的基本形式:

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和科学实践。

实践的基本特征:

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2、实践是整个人类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二、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1、认识的主体:

是指处于一定社会条件下,有感知和思维能力的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

2、认识的客体:

是指进入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认识的本质就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三、认识的辩证过程

认识的辩证过程包括两个发展阶段: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动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动飞跃

1、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感性认识:

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接触外界事物而得到的对事物表面现象、外部联系的认识。

它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特点是形象性和具体性。

理性认识:

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得到的对事物本质、内在联系和规律性的认识。

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

(认识的高级阶段,可把握事物本质)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①互相依存,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到理性认识。

②互相渗透,一方面,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中也有感性认识。

2、认识过程第一次飞跃的条件:

掌握丰富可靠的感性材料,并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1、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的意义: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2、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的条件:

理性认识①本身应该是正确的②要和具体实践相结合

③要为实践主体所掌握④付诸实践,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

(三)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无限发展

1、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性:

人们对于一个具体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从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人的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种种限制。

2、再认识过程。

人们需要不断地扩展和深化知识,人类认识运动永无止境。

四、真理及其检验标准

(一)真理

1、真理及其客观性

真理: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反之,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是谬误。

客观性是真理的最基本的属性: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

指真理的客观性和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

指真理的有限性和条件性。

认识广度上有待于扩展,深度上有待于深化。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认识是一个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原因:

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

是指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②无限发展着的实践对人们的一切认识都能做出确定的检验。

(今天的不行,以后的也可以)

(2)实践标准的相对性、不确定性:

是指①实践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都是有局限性的②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经实践证实的真理也只具有相对的近似的正确性。

(片面夸大任何一方的影响:

陷入形而上学绝对主义,反之陷入相对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第五节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社会存在:

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其本质是社会生活的生产与再生产,即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还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

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二、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两者对社会发展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两者都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三、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1、生产方式:

是指人类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谋取方式。

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①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②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③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革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更替和变革。

四、社会意识的构成和一般特点

1、社会意识的构成:

它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

它包括政治、法律、思想、哲学、艺术、宗教等意识形态和风俗、社会心理等。

2、唯物史观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主观反映,但也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和相对独立性。

 

第六节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这两个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一)生产力

1、生产力:

是表示社会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哲学范畴。

生产力是社会改造自然、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料的能力。

2、生产力包括三个基本构成要素:

①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②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③劳动对象。

(其中,劳动者是生产力中的决定性因素。

(二)生产关系

1、生产关系:

是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

2、包括三个方面:

①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②各种社会集团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③产品的分配形式以及由此所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最基本的方面,决定着其他两个方面的内容。

(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发展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

是指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2、上层建筑:

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两个部分。

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上层建筑的性质,直接由经济基础决定,间接受生产力的制约。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对立统一的:

经济基础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上层建筑起着决定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具有反作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由基本适应到基本不适用再到基本适合,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和上层建筑的反作用。

四、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即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第七节阶级、国家与革命

一、阶级的起源和本质

阶级的本质:

一部分人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阶级是以生产资料的占有与否而区分的。

阶级出现的原因:

①生产力的发展使阶级的出现成为可能,而剩余产品的出现成为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

②社会分工的发展导致私有制的出现,私有制使阶级的出现成为现实。

二、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1、国家的起源:

物质生活中的阶级矛盾和斗争,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必然产物和表现。

2、国家的本质:

是阶级统治和压迫的工具,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关,是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上层建筑。

3、国家的职能:

具有对内和对外两种职能。

①剥削阶级专政的国家对内进行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保卫本国利益不受侵犯。

②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对内进行经济和文化建设,镇压敌对分子,对外保卫祖国和维护世界和平。

三、社会革命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革命是新社会取代旧社会的决定性的手段和重要环节。

1、社会革命的实质:

P64

2、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

国家政权问题。

3、社会革命的历史作用:

在于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解放社会生产力。

4、社会革命首要的、基本的标志:

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到进步阶级手里。

 

第八节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的含义和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

历史首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广大的劳动人民群众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1、人民群众:

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

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