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复习方略2104学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52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5403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程复习方略2104学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52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全程复习方略2104学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52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全程复习方略2104学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52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全程复习方略2104学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52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全程复习方略2104学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52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全程复习方略2104学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52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全程复习方略2104学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52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全程复习方略2104学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52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全程复习方略2104学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52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全程复习方略2104学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52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全程复习方略2104学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52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全程复习方略2104学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52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全程复习方略2104学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52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全程复习方略2104学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52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程复习方略2104学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52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docx

《全程复习方略2104学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52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程复习方略2104学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52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程复习方略2104学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52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docx

全程复习方略2104学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52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课时提升作业新人教版

【全程复习方略】2104-2015学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5.2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课时提升作业新人教版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第3周期元素X、Y、Z,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X2O、Y2O3、ZO2,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  )

A.原子半径X

B.三种元素中X的金属性最强

C.Y(OH)3能与NaOH溶液反应

D.ZO2可制造光导纤维

2.(2014·德州模拟)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所有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B.P、S、Cl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

C.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D.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3.(2013·黄冈模拟)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  )

A.已知Ra是第7周期、ⅡA族的元素,故Ra(OH)2的碱性比Mg(OH)2的碱性强

B.已知As是第4周期、ⅤA族的元素,故AsH3的稳定性比NH3的稳定性强

C.已知Cs的原子半径比Na的原子半径大,故Cs与水反应比Na与水反应更剧烈

D.O与S为同主族元素,且O2与H2化合比S与H2化合容易

4.(2014·焦作模拟)Xn+、Ym+、Zp-为3种短周期元素的离子,它们各自带有的电荷数p

A.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Y(OH)m是一种两性氢氧化物,其碱性比X(OH)n弱,其酸性也比Z的最高价含氧酸弱

B.原子半径Z>X>Y

C.单质的还原性Y>X

D.Xn+、Ym+、Zp-的半径:

Xn+>Ym+>Zp-

5.(2013·日照模拟)下列事实不能作为实验判断依据的是 (  )

A.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B.在MgCl2与AlCl3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氨水,判断镁与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硫酸钠溶液显中性,判断硫与碳的非金属性强弱

D.Br2与I2分别与足量的H2反应,判断溴与碘的非金属性强弱

6.(2014·海淀模拟)现有短周期元素X、Y、Z、M,X、Y位于同主族,Z、M位于同主族,Y、Z位于同周期,X与Z、M都不在同一周期,Z的核电荷数是M的2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

Y>X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Z>M

C.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Z>M>Y

D.等浓度的X2Z与Y2Z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X2Z>Y2Z

7.(2014·兰州模拟)PASS是新一代高效净水剂,它由X、Y、Z、W、R五种短周期元素组成,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原子是所有原子中半径最小的,Y、R同主族,Z、W、R同周期,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Z是常见的金属,其氢氧化物能溶于强碱溶液但不溶于氨水,W单质是人类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半径按X、Y、Z、R、W的顺序依次增大

B.WY2能与碱反应,但不能与任何酸反应

C.Z与Y形成的化合物可作为耐高温材料

D.热稳定性:

X2R>X2Y

8.(2014·太原模拟)元素X、Y、Z原子序数之和为37,X、Y在同一周期,X+、Z-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

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  )

A.同族元素中Z的氢化物稳定性最高

B.同周期元素中X的金属性最强

C.原子半径X>Y,离子半径X+>Z-

D.同周期元素中Y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

9.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7∶17;X与W同主族;Y的原子序数是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金属性:

Y>Z

B.氢化物的稳定性:

X>W

C.离子的还原性:

X>W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

Y>Z

10.(能力挑战题)A、B、C、D、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且B、C相邻,A元素可以与B、C、E元素分别形成甲、乙、丙三种物质,且甲、乙均为10电子化合物,丙为18电子化合物。

D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层数相等。

已知:

甲+E2====丙+B2,甲+丙====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离子半径:

D>C>B

B.A与B两种元素共同形成的10电子粒子有3种

C.D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以是第2周期第ⅡA族

D.丁物质均由非金属元素构成,只含共价键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11.(12分)五种短周期元素的部分性质数据如下:

元素

T

X

Y

Z

W

原子半径(nm)

0.037

0.075

0.099

0.102

0.143

最高或最低

化合价

+1

+5,

-3

+7,

-1

+6,

-2

+3

(1)Z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Y、Z两种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简单离子的半径Y>Z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比Z强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Z比Y强

(3)甲是由T、X两种元素形成的10e-分子,乙是由Y、W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将甲的浓溶液逐滴加入到NaOH固体中,烧瓶中即有甲放出,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中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XO2是导致光化学烟雾的“罪魁祸首”之一。

它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的化学方程式是

2XO2+2NaOH====M+NaXO3+H2O(已配平),产物M中元素X的化合价为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4分)(2014·咸阳模拟)元素周期表的形式多种多样,下图是扇形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1号~36号元素),对比中学常见元素周期表思考扇形元素周期表的填充规律,并回答下列问题:

(1)若①~⑩分别代表十种元素,则⑩代表的元素处于常见周期表的位置是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⑥⑦为生活中两种常见的金属,其熔点⑥ ____⑦

(填“>”“<”或“=”);比较元素⑧⑨对应的常见单质氧化性的强弱,并用化学反应方程式阐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一种由①④⑤三种元素形成的常见无机化合物(填化学式)    ,该物质溶于水后对水的电离起    作用(填“抑制”“促进”或“不影响”),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③⑤三种元素形成的18电子结构化合物是近年来燃料电池研究领域的新宠,写出用它作燃料,②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作为电解质的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用电子式表示④的一种10电子结构氢化物的形成过程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4分)(能力挑战题)

(1)下列曲线分别表示元素的某种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关系(Z为核电荷数,Y为元素的有关性质)。

把与下面元素有关的性质相符的曲线标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①第ⅡA族元素的价电子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3周期元素的最高正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F-、Na+、Mg2+、Al3+的离子半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素X、Y、Z、M、N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已知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M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之比为4∶3;N-、Z+、X+的半径逐渐减小;化合物XN常温下为气体。

据此回答:

①N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化合物A、B均为由上述五种元素中的任意三种元素组成的强电解质,且两种物质水溶液的酸碱性相同,组成元素的原子数目之比均为1∶1∶1,A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

则化合物A中的化学键类型为 ______,

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工业上制取单质M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

由题意知,X、Y、Z最高正价分别为+1、+3和+4价,分别为Na、Al、Si。

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金属性依次减弱,A错误、B正确;Al(OH)3能与NaOH溶液反应,SiO2可制造光导纤维,C、D正确。

2.【解析】选B。

氟无正化合价,A错误;P、S、Cl同周期,非金属性P

【误区警示】本题因不能正确理解过渡元素的含义而易错选D。

过渡元素是ⅢB族到ⅡB族之间10个纵列的全部元素,而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

3.【解析】选B。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故碱性Ra(OH)2比Mg(OH)2强,A正确;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故稳定性NH3大于AsH3,B错;Na、Cs同主族,Cs原子半径大,金属性强,与水反应更剧烈,C正确;O与S为同主族元素,O在S的上方,故D正确。

4.【解析】选A。

由这三种离子所带电荷数p

A项中Al(OH)3的碱性比Mg(OH)2弱,酸性比HClO4弱;B项中原子半径应为Mg>Al>Cl;C项中单质的还原性为AlMg2+>Al3+。

故选A。

5.【解析】选B。

金属与水反应越剧烈,则金属活动性越强,故A正确;Mg(OH)2和Al(OH)3都不溶于氨水,故B错,若将氨水换成NaOH,则可以;碳酸氢钠和硫酸钠都是最高价含氧酸的盐,根据越弱越水解,碱性强的盐对应的酸弱,对应的元素非金属性弱,故C正确;非金属单质与H2反应越剧烈,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故D正确。

6.【解题指南】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两点:

(1)解题切入点:

由Z、M位于同主族,Z的核电荷数是M的2倍推出Z、M分别是ⅥA族的S和O。

(2)解题关注点:

短周期中“X与Z、M都不在同一周期”,则X只能在第1周期,则X是H;X、Y位于同主族,Y、Z位于同周期,则Y只能位于第3周期ⅠA族,即Y是Na。

【解析】选C。

根据已知条件,可以推断出X、Y、Z、M分别是H、Na、S、O。

因单质的还原性Na>H2,则氧化性H+>Na+,A错误;非金属性O>S,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H2O>H2S,B错误;简单离子半径S2->O2-,Na+和O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半径O2->Na+,故有S2->O2->Na+,C正确;X2Z和Y2Z是H2S和Na2S,H2S因电离而抑制水的电离,因Na2S能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故Na2S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D错误。

7.【解析】选C。

氢原子是所有元素中半径最小的元素,X是氢;Y应为第2周期的元素,其第二层电子是第一层的3倍,故为氧,则R是硫元素;第3周期中氢氧化物能够溶于强碱而不溶于氨水的是铝元素;硅单质是光电池的主要成分,故W是硅。

根据原子半径变化规律,原子半径从小到大顺序为H、O、S、Si、Al(或X、Y、R、W、Z),A错误;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够与碱反应,SiO2能够与氢氟酸反应,B错误;Al2O3熔点较高,可以作为耐高温的材料,C正确;非金属性O>S,故热稳定性H2O>H2S,D错误。

【方法技巧】元素推断题的常用突破口

8.【解析】选C。

元素X、Y、Z原子序数之和为37,说明它们是短周期元素,X+、Z-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则X、Z分别是Na和F,则Y的原子序数应为37-11-9=17,为氯元素。

同主族中F的非金属性最强,则氢化物稳定性最高,A正确;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依次减弱,B正确;同周期原子半径Na>Cl,但离子半径F->Na+,C错误;HClO4是已知酸性最强的酸,D正确。

9.【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注意以下两点:

(1)先根据W的原子结构特点推出W。

(2)由W进一步推断其他元素,且推断有关性质变化。

【解析】选B。

根据题设条件推知W为氯元素,X与W同主族,且均为短周期元素,所以X为氟元素。

Y的原子序数是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即Y的原子序数为13,Y为铝元素。

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则Z为钠元素。

A选项,Al、Na同周期,根据同周期元素递变规律,Na的金属性大于Al。

B选项,F的非金属性比Cl的非金属性强,HF的稳定性高于HCl。

选项C,Cl-的还原性大于F-。

D选项,Y、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Al(OH)3、NaOH,所以碱性强弱为Al(OH)3

【加固训练】(2014·天津模拟)X、Y、Z、W、Q都是短周期元素,其中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X与Z同主族,Y与Z同周期,Q原子的电子总数等于其电子层数的3倍,W与X、Y既不同族也不同周期且W不为稀有气体元素;X、Y、Z三种元素的族序数之和为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Q与W不能形成10电子、14电子、18电子分子

B.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只能表示为H4YO4

C.Y、Z、Q分别与X化合,只能形成AB2型化合物

D.X、Z、W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形成的钠盐溶液可能显酸性、碱性、中性

【解析】选D。

由题给信息可推知X为氧,Y为硅,Z为硫,W为氢,Q为碳。

碳元素与氢元素可以组成甲烷、乙炔(C2H2)、乙烷分子,它们分别为10电子、14电子、18电子分子,A选项错误;硅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有两种形式:

H4SiO4、H2SiO3,B选项错误;碳、硅、硫与氧形成的化合物,除CO2、SiO2、SO2外,还有CO、SO3等,C选项错误;硫、氢、氧形成的钠盐中:

亚硫酸氢钠、硫酸氢钠溶液呈酸性,而硫酸钠溶液显中性,亚硫酸钠溶液显碱性,D选项正确。

10.【解析】选B。

D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层数相等,且A、B、C的原子序数小于D,D是铝元素。

A元素可以与B、C、E元素分别形成甲、乙、丙三种物质,且甲、乙均为10电子化合物,丙为18电子化合物,则A是氢元素。

根据“甲+E2====丙+B2”,说明E是双原子分子且原子序数大于D的短周期元素,E是氯元素;“甲+丙====丁”说明两种物质一种是碱性物质一种是酸性或中性物质,因为B和C相邻,能形成10电子化合物,所以B是氮元素,C是氧元素,则甲是氨气,乙是水,丙是氯化氢,丁是氯化铵。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B>C>D,A错误;H与N两种元素共同形成的10电子粒子有NH3、N

、N

3种,B正确;铝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3周期第ⅢA族,C错误;氯化铵均由非金属元素构成,含离子键和共价键,D错误。

11.【解析】

(1)先根据化合价的数值判断出各元素的主族序数,再结合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得出:

T为H,X为N,Y为Cl,Z为S,W为Al。

(2)因为氯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故HCl比H2S稳定性强。

(3)AlCl3与NH3·H2O反应只能生成Al(OH)3沉淀。

(4)由元素守恒可得2NO2+2NaOH====NaNO2+NaNO3+H2O,故NaNO2中氮元素化合价为+3。

答案:

(1)

 

(2)b

(3)把浓氨水滴到NaOH固体上,NaOH固体可吸收水,并且溶液中OH-浓度增大,可使平衡NH3+H2O

NH3·H2O

N

+OH-向左移动,且过程中放热,故有利于NH3放出 生成白色沉淀

Al3++3NH3·H2O====Al(OH)3↓+3N

(4)+3

12.【解析】结合扇形周期表和问题,容易确定1、2、3、4为周期数,一、二、三……表示长式周期表中从左到右的列序。

探索出这个规律,问题就容易解决。

⑩代表的元素为铁元素,⑥⑦分别代表镁、铝元素,⑧⑨分别代表硫、氯元素,①③⑤分别代表氢、碳、氧元素,②④分别代表钠、氮元素。

氢、碳、氧三种元素形成的18电子结构化合物为甲醇,在甲醇燃料碱性电池中,甲醇在负极失去电子,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碳酸根离子。

④的一种10电子结构氢化物即为氨气。

答案:

(1)第4周期第Ⅷ族

(2)< 氯气的氧化性大于硫单质,Cl2+H2S====2HCl+S↓能够自发进行(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HNO3 抑制 硝酸电离产生H+,抑制水的电离(或HNO2 抑制 HNO2电离产生H+,抑制水的电离;

或NH3·H2O 抑制 NH3·H2O电离产生OH-,抑制水的电离;或NH4NO3 促进 NH4NO3电离产生的N

与水电离出的OH-结合生成NH3·H2O,促进水的电离)

(4)CH3OH-6e-+8OH-====C

+6H2O

13.【解析】

(1)第ⅡA族元素的价电子数全部为2,是相等的;第3周期元素的最高正价是从+1价→+7价,依次增大;F-、Na+、Mg2+、Al3+的电子层结构相同而核电荷数依次增大,故离子半径依次减小。

(2)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推断Y为O;根据M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之比为4∶3,推断M为Si;再根据X、Y、Z、M、N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及N-、Z+、X+的离子半径逐渐减小得出X为H,Z为Na,N为Cl(化合物XN常温下为气体,排除X为Li的可能),化合物A为NaOH,B为NaClO。

答案:

(1)①b ②c ③a

(2)①HClO4

②离子键、(极性)共价键 NaClO

③SiO2+2C

Si+2CO↑

【加固训练】(2014·太原模拟)现有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C与E同主族,D、E、F同周期。

A、B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A能分别与B、C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且A与C形成的两种化合物在常温下均为液态;A能分别与E、F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气体分子。

D的最高价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F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D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化合物甲由D、F两种元素组成,它的水溶液显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B与F两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乙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则乙的结构式为                 。

(4)为了除去化合物丙(A2EC4)稀溶液中混有的A2EC3,常采用A2C2作氧化剂,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D的最高价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推出D是铝元素,然后依次推出A、B、C、E、F分别是H、N、O、S、Cl。

(1)Cl位于元素周期表第3周期ⅦA族。

(2)Al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

AlCl3是强酸弱碱盐,Al3+水解使溶液显酸性。

(3)N与Cl两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乙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则N和三个Cl之间形成三个共用电子对,乙分子式为NCl3,结构式为

(4)H2SO4稀溶液中混有的H2SO3,常采用H2O2除去,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写出化学方程式。

答案:

(1)第3周期ⅦA族

(2)2Al+2H2O+2OH-====2Al

+3H2↑

酸性 Al3++3H2O

Al(OH)3+3H+

(3)

(4)H2O2+H2SO3====2H++S

+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