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论文模板最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543888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论文模板最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论文模板最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论文模板最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论文模板最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论文模板最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学年论文模板最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学年论文模板最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学年论文模板最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学年论文模板最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学年论文模板最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学年论文模板最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学年论文模板最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学年论文模板最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学年论文模板最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学年论文模板最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论文模板最新.docx

《学年论文模板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论文模板最新.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论文模板最新.docx

学年论文模板最新

 

榆林学院

本科学年论文

 

题目:

 

学院管理学院

专业会计学

班级14级会计学1班

学号1415240133

姓名姬渊

指导教师李季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

摘要

2011年“十二五”规划以及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都对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提出了相关的指示。

2014年2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见政府对养老保险问题的高度重视。

本文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论述了我国目前养老保险的发展现状,并根据英、美、日三国的养老保险发展经验,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我国养老保险发展问题的措施,以期对我国养老保险更好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养老保险;人口老龄化;背景

在中国经济日渐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将处于老龄化加速发展阶段,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与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变化相交错,急速增长的社会养老需求与老龄化事业发展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

当前我国的老龄化快步伐,老龄人口的数量在加速增加,人口老龄化将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应对人口老龄化,首当其冲的是养老保险制度。

然而,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还存在不少缺陷,制度还不完善,它能否承受住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重量”,确是值得让人思考的。

在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研究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方向就显得意义重大,而且我国是在人民生活水平还没达到富裕之前出现了人口老龄化。

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不一定所有的老人都能够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这时,就需要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给予强有力的扶持,保证他们老有所养,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

养老保险制度作为一项关系民生的重要制度,社会应该为老年人提供生活保障,不应该让已经劳动生活大半辈子的老人还过着不能安享晚年的生活。

认识的上一辈的老人家在养老保险制度还未完善时,到晚年没有养老金,要靠着捡垃圾过日子的是很惨的。

通过本文的概述希望提高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能便于各个时代的人,进一步真正意义上的达到全面覆盖养老保险制度,能够使之后的我们也能过上真正安居乐业的生活。

一、我国养老保险的现状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是随着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而逐步形成的。

上世纪50年代初期,政务院颁布适用于企业职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规定了职工退休的年龄、工龄条件、养老待遇及其他问题。

建国初期的养老保险制度,只适用于规模较大的企业,一般是百万人以上的国营企业和公私合营企业。

对于暂不实行《劳动保险条例》的中小企业和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险方面的待遇按照双方意愿签订集体劳动合同解决。

到了1958年初,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养老保险制度的新的条例———《关于工人、职工退休处理暂行规定》,对于职工的退休条件等给予适当放宽,解决了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政策不一致的矛盾。

之后的中国经过了几次重要的改革。

1.1991年6月26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养老保险改革的开始。

2.1995年3月发布的《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通知》,标志着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并构建养老保险的体系框架的形成,明确未来改革的方向。

3.1997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标志着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我国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初步建立,这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上的里程碑。

由此可见: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制度保证,使全体人民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更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但是在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养老保险体系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存在的,它关系到为社会贡献的劳动人民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丧失劳动力的人群,在晚年是否能够过上舒适的生活,其经济来源是什么?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在不断地深入,不断地完善,为了能够更好地保障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可是还是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1)养老抚养比的不升反降

表4-12003-2012年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情况(单位;万人、%)

年份

在职职工参加

养老保险人数

离退人员参加

养老保险人数

养老抚养比

2003

11647

3860

3.02

2004

12250

4103

2.99

2005

13120

4368

3.00

2006

14131

4635

3.05

2007

15183

4954

3.06

2008

16588

5304

3.13

2009

17743

5807

3.06

2010

19402

6305

3.08

2011

21565

6826

3.16

2012

22981

7446

3.09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2013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披露的2003年~2012年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情况(见表4-1)。

根据表4-1我国10年间职工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年均增长8.2%,养老抚养比(即参保职工人数/离退休人数)在2012年达到3.09,年均增长0.7%。

这些数据告诉我们,2011年是3.16名参保职工养了1个退休职工,到了2012年是3.09个在职参保职工养活一个退休职工,从中可以看出来养老抚养比是在下降。

而人保部副部长胡晓义预计到了2050年1.5个参保职工养活一个退休职工,这对国家和职工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消息,未来职工将承受沉重的养老压力。

养老抚养比的下降也是提醒着政府该为职工减轻养老压力。

(二)养老保险覆盖狭窄

在2012年年底,我国实现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全覆盖”,但是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异大等问题也在影响着我国的覆盖的深度。

我国养老保险覆盖范围逐年提高,但养老保险范围制度的覆盖人群并未加入。

表4-22003年以来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情况单位:

万人%

年份

在职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

离退人员参加养老保险人数

城镇就业人数

覆盖率

2003

11647

3860

26230

59.12%

2004

12250

4103

27293

59.92%

2005

13120

4368

28389

61.60%

2006

14131

4635

29630

63.34%

2007

15183

4954

30953

65.06%

2008

16588

5304

32103

68.19%

2009

17743

5807

33322

70.67%

2010

19402

6305

34687

74.11%

2011

21565

6826

35914

79.05%

2012

22981

7446

37102

82.01%

数据来源:

2003-2013.中国统计年鉴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根据表4-2显示,2012年底,我国城镇参保职工为2.30亿人,而城镇就业人员有3.71亿人,参保职工只占同期城镇就业人员总量的62%。

目前,就全国而言,除国有,集体企业基本覆盖外,还有部分事业单位,外资企业大多数私营企业以及个体经济从业人员尚游离在养老保险范围外,还有政府机关的公务人员至今没有纳入社会养老保险范畴。

虽然根据表4-2,我国的覆盖率一直在上升中,但是不包括那些应保而未保人群主要涉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及进城务工人员等。

   2014年2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3)养老保险异地转续困难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量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流动频繁,有很多人无法确定工作地点,这就使对劳动力对养老金的转移接续要求更加的迫切和强烈。

2010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正式实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中规定内容有转移个人账户储存额,还可以转移12%的统筹基金,但是他们的基本养老权益受到了损害。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分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这三个养老保险制度间相互独立、统筹层次不同、缴费和待遇都存在较大,我国各地区的养老保险制度也不统一,省级、市县级也并未达到一定意义上的统一。

导致数多年轻人拥有多个养老保险账户,上亿农民工不得不牺牲个人的长远利益而退保。

复杂的养老保险制度增加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难度。

图1-11993-2012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资料来源:

民政部民政事务司统计报告

二、国外经验的借鉴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论经验教训远不如发达国家的经验丰富,正处在发展中的国家,就要吸收好的经验,吸取教训避免犯错,少走弯路,在这里选取了美国、英国和日本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措施和方法希望对中国的养老保险道路会有一定的帮助。

(1)美国

美国是全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在现代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中的特色也是非常明显。

虽然美国用于社会保障的财富积累和经济实力是最强的,但它的社会保障制度却不同于欧洲很

多福利国家的制度特点,而是“帮助自助者”。

美国于20世纪30年代建立养老保险制度,与此同时,美国积极响应世界银行的“三支柱”养老金制度模式。

经过不断调整与发展,美国逐步形成了基本养老保险、雇主养老金计划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计划内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被形象地称为“三条腿的板凳”。

美国老年人的收入由三部分形成收入的来源:

一是联邦政府提供的基本养老金,二是雇主提供的养老金,三是个人储蓄、投资收益及工作收入。

在面对人口老龄化上主要使用积极地方式去推行人口老龄化。

首先,健全老年人养老保障制度、医疗制度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对策。

为应对逐步加剧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美国政府部门应该立即着手对社会保障制度和国家医疗体系进行改革,要逐步加大对社会保障基金的投入,充实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基金,加大国家保障体系的覆盖面,消除老年人的贫困问题,特别是老年妇女的贫困问题。

医疗体系还应该纳入更多老年医学专业医师及护理人员,并加强对医护人员进行老年医学护理方面的培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同时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灵活的服务方式,如为了应对养老院费用昂贵的情况,美国老年护理行业已开始提供上门服务,方便那些愿意呆在自己家里的老年人。

他们派出经过培训的护理人员到老年人家中帮助完成日常事务,协助老年人进行各种保持头脑活跃的活动。

其次,政府应该大力开展全国性的家庭宣传计划,让更多的普通美国家庭也参与进来,为照顾家庭中的老人做好准备,把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结合起来。

同时政府应鼓励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老年事业的发展。

第三,政府应该大力加强对老年人的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推进各项有益于老年人健康的文体活动。

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开展各种心理咨询,帮助老年人确立合理的心理期望值,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使老年人顺利度过迈入老龄这一转折期【3】。

(2)英国

英国在面对老龄化的时候,提倡的政策是积极面对老龄化、社会融入和自立,提供以人为本,满足个人需要,帮助他人的方法。

1.倡导积极老龄化、社会融入和自立

英国一直以来生育率一直未达到更替水平,而且有下降的趋势。

对应的是老龄化的趋势明显。

英国认识到老年人有特殊的困难,需要特殊的照顾,地方政府将单纯“保护”老年人扩展到保护老年人的财产的方面,特别是对住房的自主和维修等方面。

2.改革退休制度

改革退休制度主要包括抑制提前退休和提高退休年龄。

之前是为了增加年轻人的就业,欧盟国家都把提前退休作为解决办法,但是几十年的实践证明这个方法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而且欧盟已进入到产业高度化阶段,年轻人就业需要依靠更好的教育背景,其就业率并没有同年长劳动力的退休同比上升。

面对这种情况,欧盟决定改变过去鼓励提前退休的政策。

欧盟抑制提前退休就要为年长劳动者继续就业创造条件,英国老年人就业率在欧洲属于比较高的水步,但英国国内各地发展不平衡。

英国年过50岁的劳动力在寻找工作仍然面临很多困难。

50岁至领取退休金年龄人口的就业率比整个成年人的就业率要低的多,政府正在致力缩小差距。

3.外来人口解决人口老龄化起到积极地作用

英国出台一系列放宽的移民政策,人口的迁入量显著增大,延缓人口老龄化;扩大劳动力的供应,缓解人口老龄化造成劳动力的短缺;推动经济的发展,增强养老经济能力。

4.提高政府机构的管理能力

在应对老龄化的时候,通过分权的方式改进公共管理的工作质量,整合内部资源,减少管理层次,实行分级管理,发挥各职能部门在社会管理中的执行作用。

(3)日本

日本与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文化等方面有相似之处,日本在人口老龄化这一背景下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过程,对中国有高度的借鉴意义。

日本在建立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时,注重发展家庭养老。

尤其是在老龄化的不断深化,政府的财政压力加重时对养老的支持越来越大。

以日本的年金制度为例,家庭主妇的国民年金的保险金由其丈夫就职的单位来承担,并享受一定的减免待遇。

同时,日本还通过扩大家庭服务,培养家庭护理员,建立保健医疗和社区服务体系,以求在减少支出的情况下解决老龄化社会面临的养老难的问题。

1.保障生活

在养老金改革的背景,老龄化急速发展。

这一段时期经济长期处于低增长,公共年金等社会保障制度受到严重影响。

此外,随着出生率下降和老龄化家庭比率的提高。

通过养老保险改革保障了全体国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个人能花费,并享受到安详的晚年。

日本年金制度不断改革使进入老龄化的退休人员都可以享有政府给予的一定金额的年金保障金,这让即使年老后没有收入也没有储蓄的高龄者在生活上也有最低保障。

在医疗方面老人需要护理的时,住惯了的地区和家中有尊严的自立的生活时可以在高质量的医疗保健、福利服务,确保稳定医疗设施,医疗条件的护理保险制度。

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是十分重要的。

2.养老金管理体制及运行方式的变革

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税收合格型养老金开始通过信托投资的方式进行运营管理,这被认为是日本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里程碑。

日本的养老保险基金对投资方式进行了改革,放宽了对投资的限制、加大了对资本市场的投资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投资收益明显增加。

日本的企业年金主要委托信托银行和人寿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进行管理,信托银行雇佣大量的保险精算师和资产管理人才对企业年金的风险进行控制。

3.扩大养老金的范围

随着日本经济的低迷以及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给养老金账户和财政带来了危机。

政府面临养老金支付的困境,面对养老金空洞化政府做出相应的调整:

第一,日本政府调整保险缴费比例;第二,扩大养老金征收的范围,规定了大学生缴费补交制度。

原先没有收入的20岁以下的学生或青年可向政府申请在

其参加就业后10年内缴未交部分的保险费;第三,分阶段、推迟退休年龄。

提出的退休年龄自2001到2013年由60岁提高到65岁(即从2013年到2025年每个三年退休年龄推迟1年)。

由此来改善养老金收入与支出的平衡。

(四)总结

在看了美国、英国和日本它们在面对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

首先它们都是发达国家,处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它们比作为发展中的中国更早的进入老龄化社会,有着更为丰富的经验。

三个国家在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上,透露着一个共同的信息,积极地面对它,中国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是在不断地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

随着我国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视,我国第一部老龄事业发展蓝皮书《中国老龄化发展报告》,书中指出应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纳入国策【14】。

三、我国养老保险的改进意见

(1)培养第二、第三支柱养老保险项目

在1991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由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三方共同负担,建立了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现为企业年金)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近年来,我国明确提出建立多支柱养老金制度的改革思路,并构建了“三支柱”的养老保险制度:

第一支柱为基本养老保障,它在养老保障体系中占了主要地位。

我国对城镇企业职工强制实行了统账结合、部分积累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其保障水平较低,覆盖面较广。

第二支柱为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它由政府政策鼓励,企业自愿建立,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费为职工建立个人账户,通过商业机构运营,给付水平由缴费和投资收益率决定。

第三支柱为个人储蓄型保险计划,由劳动者个人通过购买商业保险公司的养老保障产品等方式实现。

随着我国“三支柱”模式的逐渐形成,我国逐步实现了由传统保障制度向社会化的责任分担制度转变,在提高制度效率和促进公平、保障社会平稳运行与防范老年贫穷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在我国目前占主导型的养老保险仍然是第一支柱,第二支柱为辅,第三支柱的作用就不是特别的大。

美国企业的所有制形式简单,企业的价值观和人力资源的诉求相对统一,401K计划便于实施,因此第二支柱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而中国企业所有制形式比较复杂,有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外资企业、合资企业、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多种经济组织形式,各种经济组织形式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差别较大,积累程度与企业需求不同,诉求多样。

就目前来讲,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比例不高,且与基本养老挂钩,因此就造成了企业参加企业年金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其第二支柱要形成规模尚需时间和政策支持。

国家应当在更高层面规划补充养老保险体系的发展,发展多种不同形式、覆盖不同职业、满足各种不同需求的补充养老保险,让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养老计划适时发展,也可改变中国老百姓百分之百依赖基本养老保险的局面,减轻基本养老保险的调资压力。

(2)基础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16]

1.在全国各地实行统一的养老保险政策

政策的统一要考虑包容度,既要规范和统一各省政策(如参保范围、缴费费率和基数、待遇项目和计发、基金调剂使用等),取消因政策不同而产生的待遇差别,又要兼顾各省因本地实际情况而制定的现行政策。

陕西省是一个成功的案例,成功的案例就该在全管范围内推广,其他省可以借鉴,到最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国统筹。

2001年1日起对全省养老保险机构实行了“人、财、物、事”全方位的垂直管理,实现了经办机构垂直管理体制。

全省以“五个统一”是指统一政策、统一费率、统一统筹项目、统一缴拨方式、统一调剂使用基金为主要标志的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全面实施。

我认为要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同样也在于“五个统一”,一是执行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政策,二是统一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三是统一基础养老金计发办法和统筹项目,四是统一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五是养老保险基金国家统一调度调剂。

政策的统一是需要考虑长期平稳运行的制度和机制。

国家要统一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政策。

一是在充分考虑国家和各地经济发展、财力及潜力等情况下,编制统一的可调整的基本养老金调整系数,确定各省调整水平。

二是由国家出台基金市场化投资运营办法,提高基金承受能力和使用效率,实现基金保值增值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

三是在提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同时,建立层次较高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统筹制度。

四是统一征缴体制。

目前各省有的由地税征收,有的是养老保险机构征收。

由于税务征缴产生的票据传递滞后引起的记账滞后等问题,给参保单位带来了不便,也是目前陕西省实现垂直管理后面临的一个难题。

如果全国能够实现由经办机构统一征收,则会避免这些问题,

大大提高经办效率。

2.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责任,明晰事权和财权

建立健全责任分担机制。

陕西省2009年建立起了养老保险责任分担机制,使养老保险责任进一步合理化、均衡化、显性化,分担的责任可预算、易操作、能落实,把养老保险政府责任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利益问题理顺了,把过去只由上级承担的责任变成各级共同关心的一项事业,促使养老保险更完善、更科学、更可持续发展。

权责平衡是推动全国统筹起步、规范和完善的动力,在划事权的同时,要

充分授权,为各省推动全国统筹提供动力。

应体现基金支出合理分担、与重要工作指标挂钩、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平原则。

量化分担责任,包括量化基金支出超预算的责任、量化扩面责任、确定分担系数等。

全面、规范、科学、合理编制基金预决算,严格落实基金预算制度。

基金预决算制度是划分责任的重要手段,省内责任划分不清,全国统筹就没有基础。

因此,在科学的编制基金预算的基础上,各省要下大力规范、落实基金预决算制

度,为全国统筹打好基础。

陕西省养老保险基金支出预算办法对基金支出预算的编制、批准、执行程序,以及基金支出预算项目、预算调整、基金支出预算不包括的项目均做了明确规定,同时,对离退休人员人数预算、基金支出预算总额做了量化规定,将市、县政府的责任量化为一系列可操作的项目,逐一兑

现。

3.建立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垂直管理体系

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的稳定,人民的幸福生活都离不开养老保险安全、有序的发展。

条块分割的养老保障体系会严重影响养老保障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应理顺养老保障经办机构的管理体制,建立养老保障机构的垂直管理体制。

通过集中管理来取代分散管理,将目前隶属于各级地方政府的社会保险机构分离出来,组成自上而下统一的社会保险管理机构。

在垂直管理体制下,地方经办机构负责征缴养老保障费,中央经办机构负责制定全国范围内养老保障基金的收支预算。

养老保障经办垂直管理体制要求在统一经办机构性质、名称的基础上,实现组织人事上的垂直管理,下级经办机构对上级经办机构负责。

各部门之间要加强配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应加强缴费基数的申报和审;税务部门要做到应收尽收,加大征缴力度;财政部门要家大资金调剂力度,确保养老金的按时发放;审计部门要加大养老保障金的监督力度,保证养老金的安全。

养老保障的全国统筹对养老保障经办机构在工作内容、范围、对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进行垂直管理化的过程中,还要加强经办机构素质队伍的建设。

对养老保障经办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加强专业知识和素质的培养,提高对养老保障工作部门的认知度,树立养老保障工作人员的统一形象,形成业务精通、政治素质高的养老保障工作队伍,为养老保障的全国统筹做好充分的准备。

(3)推行积极地老龄化政策

1.树立社会共识,正视老龄人的群体特征

应对人口老龄化,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行动,需要与社会大家的共同行动。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老龄观。

崇尚年轻固然没有错,但慢慢变老是人人都会面对的一个必经阶段。

老年人在年轻时曾经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当代的年轻人铺平了道路,所以社会应该充分肯定老年人的社会价值,要理性地看待老年人的文化心理和社会服务需求,尊重老年人、关爱老年人。

政府部门也应该做好有关的社会舆论和道德宣传教育,树立良好的老龄化社会道德风尚。

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只要思想重视,积极应对,措施得当,是可以逐步解决的。

我们作为年轻的一代,可以从现在开始做起,你为人人,人人为你。

2.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保障体系

我们应当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养老经验的同时结合本国国情,建立一个适合中国自身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我们应当建立一个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60个改革方向与重点,“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龄服务产业,健全农村留守妇女儿童、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

首先,居家养老指的是以家庭为核心的养老,它是让老人不离开家庭环境,能够得到儿女对其细心照料的同时,还能享受到一定专业水平的养老照料。

居家养老实际上是在社区建立一个支持家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