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评课培训.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5486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听评课培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听评课培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听评课培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听评课培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听评课培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听评课培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听评课培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听评课培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听评课培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听评课培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听评课培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听评课培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听评课培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听评课培训.docx

《听评课培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听评课培训.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听评课培训.docx

听评课培训

课堂教学研究之----

说课、听课与评课

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

v备课---课程资源的再开发

v上课----教学设计的动态生成

v说课-----教材教法的反思探究

v听课---课堂教学的全息透视

v评课----教学全程的评判分析

什么叫说课

v说课,就是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领导或教学研究人员,主要用口头语言和有关的辅助手段阐述某一学科课程或某一具体课题的教学设计(或教学得失),并与听者一起就课程目标的达成、教学流程的安排、重点难点的把握及教学效果与质量的评价等方面进行预测或反思,共同研讨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教学设计的教学研究过程。

说课的操作性定义

说课是教师主要用口头语言对自身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情况进行分析和说明的教学行为。

它是课堂教学行为的延伸和扩展,是教师总结教学经验、发现教学问题、提升教学智慧的重要手段和桥梁。

说课的突出特点

v一是隐性认识显性化;

v二是受众对象是教师、是同行。

意在体现说课的价值是发现问题、总结经

验、提升能力

2.说课的内容:

v按课堂流程来区分:

说教学设计、说教学

过程、说教学启示等;

v按课堂教学要素来区分:

说教学目标、说

教学过程、说教学内容、说教学方法、

说教学手段等。

说教材---说目标----说学情----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

2.1.说教材

v教师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选定课题的教学内容,本节内容在教学单元及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其他相关联的内容的联系,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如此确定的依据是什么,还要有课时安排。

v“说”的准确,“说”出特色

说教材的目的

v一是依据学习内容确定教学的重难点,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v二是依据课程对学习内容的标注,将目标化解到具体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有利于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v三是整体把握教材,循序渐进设计教学活动,为解决“为什么这样教”提供教学参考。

2.2.说目标

v说目标时,不应只是宏观地阐述这三个部分,最好对学习内容的教与学目标要求,从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等方面进行分层化解,阐述依托内容载体实现这些目标要求的途径与方法,目标化解越具体,教学活动安排就越科学,操作性就越强。

2.3.说学情

学情包括学生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学习方法以及已有知识和经验的总和。

它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生学习新知的基础

“说学情”应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v一是已有知识经验。

-----有利于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v二是学习方法与技巧。

----有助于解决“怎样学”的问题;

v三是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

----解决“合格+特长”的问题。

2.4.说教法

v就是根据本课题内容的特点、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说出选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采用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

v要关注两方面,一是方法选择的依据,二是方法的优化组合。

v如:

有效地讲授式教学、自主式教学、合作交流式教学、尝试探索式教学等方法

v从呈现形式上如:

感知—理解—归纳—运用;情境—探究—研讨—提高。

v教学方法的选择往往受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学条件和教师个性的限制,在说课时,教师要把选择的教法及其理论依据说出来。

v说教法和学法,实际就是解决教师“教”为学生“学”服务的问题。

2.5.说教学过程

v教学过程是按教学活动的时间推移为顺序

v不能照搬教案,而要力争详略得当,重点内容、难点突破详说,理论依据略说,让听者能清晰地感知教学主线,感受到“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么教”

v课前说课突出的是预设,它是以科学理论为导向,以经验事实为依据,是一种走在行动之前的思想,一种先于事实的猜想。

v课后说课,更重要的根据实际授课情况,以及课堂生成作出说明。

v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生成、突发事件、问题解决、个案学生

2.6.说教学反思

v课前说课,在结束后要有一个简要的设计说明,从整体的角度、理论的高度围绕教学目标来说明这节课的设计方案、设计意图、设计感悟等;

v课后说课,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教学效果、教学启示、存在问题及解决。

校本教研的第一个环节----自我反思

v课后说课

v有针对性

v思路设计、实施过程、教学反思

v从感想的角度谈自己的思考,从理论的高度谈自己的分析,从问题的角度谈自己的打算。

3.说课的类型

v最常见的是课前说课和课后说课,这是依照说课的时序来划分的;

v即时反思型说课;

v专题型说课;

v从内容上还可以有单元说课,从组织形式上还可以有集体说课。

4.说课的评价

v评价原则:

v即时性原则:

可以对说评双方都能得到有效地启发,促进教学研究的深化。

v客观性原则:

要肯定成功做法和探索,又要实事求是地指出存在的问题,针对不足提出改进的方法和策略。

v参与性原则:

说课从形式及成效看,是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因此说评双方都全程参与其中,共同研讨、辩析、提高,会提高说课的效益;

评价内容:

v理解和把握教材情况:

v目标的落实情况:

v教学方法的评价:

v教学程序的评价:

v教学机智的评价:

评价指标

评价因素

分值

教材分析

及教学目标的设定

教学资源分析全面、正确

10

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全面

15

教学过程

设计及其

理论依据

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10

教学流程的设计突出重点,化解难点,重视过程和应用,有创新

10

学习活动的设计有实效,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等原则

10

教学过程的设计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10

教学媒体的应用实用、实效

10

教学

基本功

语言流畅、精炼,表述科学,教育理论素养高

10

有个性、有特色,体现学科特点

5

教学应变能力强,现场对话答疑质量高

10

定性评价

 

 

课改前后说课到底发生了哪些调整和变化呢?

v说课,应渗透素质教育“以学生为本、以创新为魂”的新理念

v“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v变成“学会利用图表,分析主要影响因素;能搜集资料,分析一些具体案例;能预测未来发展方向”

更多的创新和变革是在说教学实施和教学收获的过程中

v说课的主要目的还是分析课堂教学行为的得失,甄别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进程之间的差距。

v说教学设计是对静态事物的反思,而说教学实施、说教学收获是对一个动态过程的考察,前者着重考验教师的理论水平,而后者对教师反思实践提出更高的能力要求。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v教师实现自我角色的转变,由实践者转向研究者,由管理者转向引导者,由知识传授者转向知识批判性分析者,由课程实施者转向课程开发者,由教案执行者转向教学智慧的创造者。

v说课的根本精神——将反思、合作与创造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中,并形成经验、生成理论。

听课的研究

v听课----课堂教学的全息透视。

就是全方位观察,多视角分析,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行为都纳入到观察的视野中,将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以及设计意图的实现程度都作为观察的对象。

1.听课的界定

听课是学校教学研究的有效手段,可以通过听课研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v定义:

可以界定为教师或研究者凭借眼、耳、手等自身的感官及有关的辅助工具(记录本、调查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地(间接地)从课堂情景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评价及研究的教育教学方法。

v2.听课的目的:

了解课堂教学的基本情况;学习借鉴同行的优势;诊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改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v3.听课的特点:

目的性:

主观性:

评价性:

理论性:

理论性:

情境性:

v4.听课的要求

v做好课前的听课准备;

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要做到看、听、记、思相结合

v5.听课的内容:

v看:

看授课教师的施教行为:

(比如:

教态是否亲切自然,板书是否规范合理,教具或多媒体运用是否熟练,指导学生学习是否得法,处理课堂偶发问题是否灵活巧妙。

看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行为:

(如:

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学生是否参与教学过程,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是否得到调动,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是否养成,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是否得到培养。

v听:

教师是否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方法和要求。

教学过程是否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教师的语言是否流畅、表达是否清楚。

是否有知识性的错误。

是否有创新的地方。

教师是否有创新的地方。

教师思维是否宽泛,学生发言是否准确。

v记:

记教学环节:

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时间;

记衔接过渡:

记细节特色:

记即时点评:

记板书提纲:

v思:

这里的“思”,既是指思考,又是指反思。

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教材,换个角度行不行、好不好。

对教师成功的地方和不足或出现错误的地方,要思考原因,并预测对学生所产生的相关性影响。

如果是自己来上这节课,应该怎样上,进行换位思考。

如果我是学生,我是否掌握和理解了教学内容。

新课程的理念、方法、要求等到底如何体现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并内化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

这节课是否反映教师正常的教学实际水平,如果没有听课者,教师是否也会这样上等等。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具备了主动性、自主性、探究性。

v做听课记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v1.听、记要分清主次。

听课应该以听为主,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听和思上。

v2.记录要有重点。

要详略得当,对内容要选择,文字要精炼。

v一般要记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师的重点提问、学生的典型发言、师生的互动情况、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中的失误等。

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和见解要记下来,以免遗忘。

v3.及时整理听课笔记进行理性思考分析。

评课的研究

v要把评课当作一门科学而实用的技术来研究,把评课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教学现场的评课不仅仅是对教学行为的简单评价,而且也是对教师深层次的学习观、教学观、课程观以及教育理论素养和理解的全面评价。

v评课不是可以完全量化的评价,要做到明确与模糊并存。

v如: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可以作为评课标准的稳定指标,而像教师的教学应变力,课堂生成的应对和处理,教学内容的处理方式等行为,就不好进行量化。

v成功的听评课就是要在标准的明确与模糊,统一与个性之间取得平衡。

v1.评课的界定:

v评课,顾名思义就是对所观察的课进行评价和讨论,是在一定范围内围绕着教师身边发生的具体而真实的教学案例进行的一种教学研究。

v评课,是指对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做切实中肯的分析和评价,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一些现象做出正确的解释。

v2.评课的功能:

v评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是开展校本教研的重要途径,也是对教师进行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体现。

v评课可以对学校教学质量、教师专业素质、带动学校科研、提高学生素质这四个方面都有一定提高和促进作用。

3.评课的原则:

v评课要注意两个并重:

一是整体与细节并重,

二是理论与实践并重。

4.如何评课:

4.1评课首先关注课程目标的最优化

----好课的标准

只有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作用才能达到。

什么是课程目标的最优化

v一是课程目标问题

v二是实现最优化问题

v实现的广度而言就是使所有学生都有所获,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v实现的深度而言就是使每个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4.2评课要实现参与者的多维互动

v只有听好课才能评好课

v评课者要明确所评课的性质与课型

v要把评课活动由“证明式”和“鉴定式”转变成双向互动、平等交流的探究式和引领式

v在评价中要善于倾听、主动学习、参与讨论

v5.评课的类型:

教师的课后自评;

对其他教师的课后点评。

v5.1课后自评

“有反思习惯的人虽然在反思的当下痛苦,但它维护了将来的幸福,不反思的人之所以不痛苦,常常是因为他们将痛苦推迟到不确定的将来。

v学生听课时的反应怎样?

v合作状态如何?

v本节课感到最精彩的教学活动是什么?

v学生的思维有哪些“新”“奇”之处?

v在什么情形下,感到和学生交流最密切?

v有哪些地方想重来一遍?

v取得了预期效果了没有?

v非预期性事件处理方法是什么?

v怎样处理更机智?

v还有什么其他值得研究的问题

v5.2课后点评

可以有效沟通语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深化内隐的设计思想和外显的教学过程。

v6.评课的标准:

对教师行为评价不是仅仅关注教师本身的各种教学行为,而是通过对学生、对学习的深度关注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即从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角度去评价教师的教学成效。

v一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v二是促进教师成长;

v三是“以学论教”。

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

强调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呈现的情绪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和目标达成状态为参考,来评价教师教学质量高低。

v6.1科学的课堂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的协调与统一。

v6.2优质的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机统一。

激励性教学策略体系;

自主性教学策略体系;

探究性教学策略体系。

v6.3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情绪状态、交往状态、目标达成状态的和谐统一。

v教师不是凭借这个标准去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而是要依凭这个标准去进行教学设计。

v不能只是“口号清晰响亮,实践照搬原样”。

过去我们仅从优化改进教师的教学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属于“教师---学生”模式;

v今后的方向:

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发展,支撑教师的教学设计,从而促进学生深度发展,属于“学生---教师----学生”模式。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具体体现应为:

v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什么样的基本经验;

v提供的学习环境能否支撑学生对新内容经验的积极建构;

v学生的学习中表现出了什么样的个人想法;

v采取何种方法或措施能使学生获得概念的积极转变,或者使得创新观念能被所有的同学共享;

v在获得这样转变或者获得共享的过程中,学生是否有足够的时间获得自我反思;

无论是上课人还是评课人都要全面而仔细地思考这些问题。

v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标准经历

从“物”—到“人”两个阶段

教学任务的达成-------课堂主体及其自主发展、生动发展、持续发展

课堂教学应该指向人的发展

一是短效----课内即时可测的教学成效,

可以理解为“三高”----

学生的参与度高;

学习的幸福度高;

以认知为主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高。

二是长效:

情理的积淀、方法的建构、素养的抬升,

可以理解为“三化”-----

知识与技能的结构化、

过程与方法的体系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理性化。

教与学的成效:

从外显的因素讲:

一方面是指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成分要大;另一方面是指学生的有效活动时空所占的比重要大,这样的学习情态是自主的,积极的。

解决效率观就是处理好课堂教学目标的生成问题,同时,课堂也要促进教师自身专业生命的成长。

v语文课堂教学其核心仍然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只有把出发点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之上,才能真正体现新课改的宗旨,对新教材的把握和实施才能到位,课堂教学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