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地理高考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资料.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563675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3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地理高考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届地理高考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届地理高考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届地理高考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届地理高考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届地理高考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届地理高考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届地理高考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届地理高考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届地理高考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届地理高考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届地理高考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届地理高考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届地理高考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届地理高考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届地理高考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届地理高考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届地理高考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届地理高考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地理高考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资料.docx

《届地理高考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地理高考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资料.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地理高考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资料.docx

届地理高考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资料

2016年高考地理备考专题之《自然灾害与防治》

黄冈实验中学何龙

内容提要:

一.考纲解读

2.重点剖析

3.真题透视

1.近5年考点分布情况

2.复习建议

3.真题汇编

四.教学建议

 

一.考纲解读

二.重点剖析

一、自然灾害及其特点

(一)自然灾害的条件:

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2)自然灾害的类型:

地质灾害:

气象灾害:

海洋灾害:

生物灾害:

(三)自然灾害的影响:

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通常是以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的数量和自然资源与环境遭受破坏的程度为衡量标准的。

1、人员伤亡;

2、财产损失:

包括直接的经济损失和间接的经济损失;

3、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破坏:

具有滞后性和隐蔽性,甚至是不可逆转的。

※影响灾情程度的主要因素:

①自然灾害的强度②自然灾害发生地区(经济水平)

③防灾准备与设备④人口年龄、性别⑤防灾教育与防灾意识

(四)自然灾害的特点:

①具有严重的危害性;②具有突发性和渐发性;③具有区域性;④具有关联性

二、地震灾害

(一)成因与分布:

成因:

90%以上为构造地震;板块边界,地壳活跃。

分布:

位于板块交界地带

(二)地震危害程度差异的原因

①地震强度不同:

震级、烈度越大,危害越严重;

②发生的时间不同:

夜晚发生危害大,白天发生危害小;

③震中地理位置不同:

遇震区域社会经济状况、人口密度不同

④诱发其他灾害(次生灾害):

滑坡、泥石流

三、地质灾害

(一)滑坡

1、发生的条件:

陡峭的地形地势;松散的地表物质;植被破坏严重。

2、特点:

①时间:

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尤其是大雨、暴雨、久雨中多发。

②空间:

主要发生在山区。

③地域上的总特点:

广泛性和相对集中性。

3、主要危害:

常常表现在对房屋和其他工程设施、耕地、农作物所造成的破坏和河道阻塞。

(二)泥石流1、发生的条件:

地形陡峻;有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大量水流。

2、特点:

①时间:

一般爆发是受连续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的激发,所以往往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

②空间:

主要发生在山区。

③地域上的总特点:

广泛性和相对集中性。

3、主要危害:

阻塞河道,冲毁农田、房屋,更重要的是对城镇、矿山、乡村的毁灭性冲淤。

(三)堰塞湖的成因(滑坡、泥石流的次生灾害):

①地质构造不稳定;②岩性疏松;③地形起伏大,河谷陡峻(山高谷深);④地震引发地表物质滑落(滑坡、泥石流),阻塞河道;⑤降水较多,河流水量较大。

4、气象灾害

5、

(一)热带气旋

1、源地:

形成于广阔的热带洋面上(水温大于26℃)。

2、台风多发季节:

夏秋季节。

3、台风对我国的影响:

①时间:

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②地区:

主要影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尤其东南沿海地区。

③影响趋势:

由沿海向内陆影响减弱;原因:

沿海地区台风登陆次数多;经济发达、人口集中,经济损失大。

4、台风的利与弊:

①危害:

强风、暴雨、风暴潮(次生灾害:

洪涝、滑坡、泥石流等);

②益处:

缓解旱情,缓解闷热天气,是地球保持热量平衡。

5、台风的防治措施:

①加强台风预警与监测;②船只回港避风;③加固建筑物等。

(二)寒潮1、标准:

在一天内(24小时内)气温下降10℃以上;该天最低气温低于5摄氏度。

2、寒潮主要影响地区:

除西藏、云南、台湾和海南省外,其余省区均受寒潮影响。

3、寒潮影响的季节:

深秋到初春

4、我国不易受寒潮影响地区的原因

①青藏地区:

海拔高且有高山阻挡;②其他地区:

纬度低,距离寒潮源地远,有山地阻挡。

5、寒潮源地:

高纬度地区

6、寒潮的成因:

冬半年,高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小接受的太阳辐射少,昼短夜长接受太阳辐射时间短,地面有大量冰雪覆盖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导致气温低,气压很高,使强冷空气吹向低纬地区,形成寒潮。

7、寒潮的影响危害:

①冻害导致农业受损;②大雪等导致交通拥堵,电力、电信中断;③海上翻船事故等。

有利影响:

①保持地球热量平衡;②风调雨顺的保证,“天然杀虫剂”;③带来风力资源。

8、防御寒潮的措施:

①发布准确的信息和警报;②做好防寒准备;③海上船只及时回港。

(三)旱灾1、世界旱灾多发地区:

降水变化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非洲是旱灾最严重的地区。

2、我国旱灾的特点:

范围最广、频次高、持续时间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

3、旱灾与干旱不同。

4、华北春旱的原因

自然原因:

华北地区春季降水少,升温快,地表水蒸发强烈;

人为原因:

①人口多,城市集中,处于农业播种或农作物发芽时期,工农业生产与生活用水量大;②水资源浪费严重;③水体污染。

5、长江流域伏旱的原因:

自然原因:

长江流域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天气晴朗,降水少,气温高,蒸发量大。

人为原因:

①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②水资源浪费严重;③水体污染。

6、旱灾的危害:

①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②造成经济损失;③人畜死亡;④引发蝗灾。

7、旱灾的防御措施:

①修水库,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②跨流域调水,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③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④治理水污染;⑤开源:

开采地下水、海水淡化等。

五、洪涝灾害

1、成因:

自然原因:

①降水多且集中;②地势低洼,河流排水不畅;③河流流域面积大,水量大;④河流含沙量大;⑤河流多曲流,排水不畅。

人为原因:

①上游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害;②中游围湖造田,降低湖泊的蓄洪能力。

2、危害:

淹没农田;冲毁建筑;促进疾病传播;造成人员伤亡;造成经济损失。

3、治理措施:

①兴修水利工程:

修建水库、建设防洪大坝;②上游退耕还林,保护植被;③中下游退耕还湖;④曲流处裁弯取直。

4、分布规律:

集中在中低纬度降水较多地区;多发生在江河两岸,特别是河流中下游和地势低洼的地方。

5、中国分布:

①特点:

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多,高原和山地少。

②多发区:

两广大部、闽南和台湾是全国洪涝次数最多、范围较大的地区;湘赣北部地区;苏浙沿海和闽北地区;淮河流域;海河流域。

六、海洋灾害:

灾害性海浪、风暴潮、海啸、赤潮、厄尔尼诺等。

(一)风暴潮1、成因与分类

热带气旋(热带气旋风暴潮或台风风暴潮);温带气旋(温带气旋风暴潮);气压骤变;寒潮过境。

2、世界分布:

太平洋、印度洋和西北大西洋沿岸地区

3、影响我国的风暴潮

类型

多发季节

多发地区

主要危害

台风

风暴潮

夏秋季节

(8~9月最集中)

东部沿海,多集中在大江大河的入海口、海湾沿岸和一些沿海低洼区

潮位升高→冲毁堤坝、码头、港口等→洪水淹死人畜;淹没农田、道路、房屋等→土地盐碱化;出现疫情……→造成人员、财产损失

温带

气旋

风暴潮

春秋季节

夏季也时有发生

渤海和黄海沿岸

(二)海啸1、成因——地震等引发

2、海啸的危害:

①海上:

可颠覆海上船只,破坏海上设施②岸上:

淹没城镇、村庄、耕地,破坏房屋与工程设施③人员伤亡

(三)赤潮

1、成因:

自然原因:

海区封闭,海湾内的水与外海交换微弱。

夏季水温较高。

人为原因:

周围地区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排放的生产生活污水,水体富营养化。

2、危害:

威胁海洋生态环境;影响渔业生产;鱼类大量死亡。

(四)灾害性海浪

成因

多发季节

主要危害

台风引起的(为主)

夏秋季节

掀翻船只,摧毁海上工程,给航海、海洋捕捞等活动带来灾难

冲毁堤坝、码头、港口等,洪水淹死人畜,淹没农田、道路、房屋等,造成人员、财产损失

温带气旋引起的

春秋季节

寒潮大风引起的

冬春季节

七、生物灾害:

生物灾害包括:

虫害、鼠害、物种入侵。

害虫包括农作物害虫和森林害虫。

1、蝗灾:

①分布:

中国北方。

渤海黄海的沿海滩涂;河北山东的低洼地区;黄淮海河的沿岸滩地。

②特点:

群聚群迁、爆发性、毁灭性

③危害:

粮食减产甚至绝收(危害最严重、成灾率最高)

④蝗灾与旱涝的关系:

干旱少雨利于蝗虫产卵;涝洼湿地利于幼虫生长。

逢旱必蝗。

⑤措施:

生物防治:

利用蝗虫天敌微孢子虫灭蝗;牧鸡牧鸭食蝗;化学治蝗:

生物农药;人工捕杀:

夜晚篝火焚烧;农业防治:

减少蝗虫食物源、生存地、产卵地。

2、鼠害①分布特点:

分布广,种类多,危害重

②危害:

糟蹋粮食,造成农作物减产;破坏森林和草场;危机水库和防洪大坝的安全;传播疾病。

③措施:

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综合防治。

八、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

1、世界自然灾害带

灾害带

主要的自然灾害

致灾因子

受灾体特性

环太平洋

自然灾害带

火山、地震、台风、海啸、风暴潮等

板块交界处→火山、地震→海啸;

热带、副热带海域→台风→风暴潮

人口集中、

经济发达地区

北纬环球

自然灾害带

(20°N-50°N)

水旱、风暴潮、热带气旋、山地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冻融灾害等

不同气候带的边缘→水旱灾害;

热带副热带海洋→台风→风暴潮;

地势高差大,地形复杂→山地地质灾害

位于中低纬度地带,人口稠密,

经济密集度大

2、中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

①我国处在两大自然灾害带的交汇处;

②我国处在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

③我国2/3的面积是山区,地貌复杂多样;

④季风气候不稳定导致我国旱涝灾害频发。

3、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①灾害种类多样,灾害频发;②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③我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显著。

4、中国自然灾害种类的区域分异及原因

地域分异

原因

旱灾

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为多发区

季节降水和年际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衡

地域分异

原因

洪涝

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为多发区

受夏季风的影响大,受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大小、雨带进退快慢的影响

地震

台湾省、华北、西北、西南为多发区

台湾位于亚欧板块和菲律宾板块交界区;西南区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华北、西北位于环太平洋构造带上

滑坡

泥石流

西南为多发区

西南地区地形崎岖,地质构造复杂,大斜坡多,降水历时长

低温冷害

东北地区为多发区

纬度高、气温低,接近冬季风源地

台风

东南沿海为多发区

濒临西北太平洋

5、中国自然灾害地域差异

分布地区

主要灾害

形成原因

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海洋

灾害带

主要指东部和南部海域

以台风、风暴潮、赤潮等自然灾害为主

受海洋环境的影响

对海洋渔业和石油平台、船舶、港口造成灾情

东南

沿海

灾害带

主要指连云港以南的东南沿海地区

以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涝、海水入侵等自然灾害为主

受海洋与陆地双重环境的影响

对城市、港口、海水养殖场等造成严重灾情

东部

灾害带

主要指第三级阶梯

洪涝、旱灾、病虫害是主要的自然灾害。

此外,东北的霜冻、华北的地震也很显著

是许多大江大河的下游地区

对农业和城市危害严重

中部

灾害带

主要指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级阶梯

以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为主,而且水土流失、风蚀沙化等土地退化问题严重

是中国自然环境最为复杂、地表物质最不稳定的大斜坡地带

对农业、交通设施与建筑物造成严重危害。

内蒙古的雪灾、黄土高原的暴雨洪水和干旱、西南地区的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尤为突出

西北

灾害带

主要指西北内陆的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西部地区

以地震、沙尘暴、霜冻、干旱、病虫害等自然灾害为主

是中国的干旱区

对绿洲农业、城市建筑和畜牧业造成灾害

青藏

高原

灾害带

主要指西藏、青海和四川西北部

以暴风雪、地震、寒潮、雪崩等自然灾害为主

 

对畜牧业造成严重灾害

九、防灾与减灾

(一)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

灾害监测;灾害预报;抗灾;救灾;灾后重建。

(二)防灾减灾的对策:

建立灾害管理系统;实施减灾策略(加强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报;大力推进减灾系统工程;实行减灾分区管理;减灾要与资源开发、环境建设统筹规划;加强减灾法制建设,提高全民减灾意识;加强国际合作)。

 

三、真题透视

1.近5年考点分布情况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全国卷1

水灾原因

地质灾害多发原因

水灾原因

及其措施

飓风与地震的判断与防范

滑坡多发原因

全国卷2

水灾原因

地质灾害特点及地区差异原因

山东卷

地震导致人员伤亡原因

冰雹灾害分布特征及多发原因

福建卷

风暴潮的季节原因及防治措施

水灾的时间、原因及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与危害

海南卷

滑坡导致重大伤亡原因

2.复习建议

从考点分布来看,四大类自然灾害中,地质灾害和水文灾害中的洪涝灾害是高频考点生物灾害和气象灾害少有出现。

因此在复习备考时要讲地质灾害和水文灾害作为重点,由于2015年水文灾害出现过,所以笔者认为从复习的权重从高到低依次为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生物灾害。

从设问方式来看:

主要是问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灾害特点、分布规律、防范措施等四大问题。

尤其是产生原因和防范措施出现的频率非常的高,复习备考时应作为重点。

3.真题汇编

(2015·全国卷1(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10a示意某地区地形及M城位置,图10bM城年内各月气温及降水量。

2011年该地区9、10两月降水量远超常年。

M城被水淹80多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分析M城水患严重的自然原因

【答案】M城靠近河口,距海近,地势低平。

(4分)全流域径流均汇集到M城附近入海。

(2分)降水量大且集中。

(2分)河水常受海潮顶托,下泄缓慢。

(2分)【解析】试题分析:

从气候、地形、水系特征、风暴潮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当地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河流上游流域面积广,集水范围大,夏季河流来水量大,河流洪峰水位高。

M地地形平坦,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水下泄速度慢。

受海湾地形影响风暴潮多发,河口地区受海水顶托作用明显。

M城靠近河口,距海近,地势低平。

全流域径流均汇集到M城附近入海。

降水量大且集中。

河水常受海潮顶托,下泄缓慢。

M城靠近河口,距海近,地势低平。

全流域径流均汇集到M城附近入海。

降水量大且集中。

河水常受海潮顶托,下泄缓慢。

考点:

洪涝灾害

(2015·山东卷).(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556年1月23日24时左右,陕西关中地区发生8.0级以上地震。

据《明史?

五行志》 记载:

“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

渭南、华州、朝邑、三原、蒲州等处尤甚。

或地裂泉涌,中游鱼物,或城郭房屋陷入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或一日数震,或累震不止。

河、渭大泛,华岳、终南山鸣,河清数日。

官吏、军民压死八十三万有奇。

据材料分析此次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10分)

答案:

地震震级高,烈度大;地震发生在午夜,人员来不及反应;地震波及范围挂昂、人口多;房屋倒塌严重;次生灾害(水灾)严重。

(2014·广东卷)2、近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出现“填海造房风”,所建“海景房”将吸引居民居住在海岸线附近。

“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

A、台风引发风暴潮B、寒潮造成冰冻

C、海岸受侵蚀后退D、地表下沉塌陷

(2014·新课标I卷)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

【答案】

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2分)山高、坡陡、谷深。

(2分)强烈地震造成震区

岩体松动、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3分)降雨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

(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2014·新课标II卷)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福建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图9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

概况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

(2014·天津卷)结合图文资料,回答第7-9题。

图4

图4所示甲乙丙三地都是淤泥质海岸,且属于地壳持续下沉区。

7、经考证发现,近30年来,甲地海岸线基本稳定,乙地海岸线向海推进,丙地海岸线向陆地后退。

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三地海岸的

A、地貌形态B、泥沙沉积量C、河网密度D、抗蚀能力

8、为了减轻未来可能发生强烈地震造成的损失,断裂带附近的城市制定建筑防震标准应主要考虑

A、震级B、震中距C、烈度D、震源深度

(2014·福建卷)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图15示意洪涝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的水位变化。

读图回答问题

(1)说出滨湖地区洪涝灾害最可能发生的时间,简析产生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

(9分)

(2)简析滨湖农业区防治涝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6分)

(2014·山东卷)44、(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

20世纪50年代以来耕地面积比重增加。

该地区是我国冰雹天气多发地区,但近60年来冰雹天气次数呈下降趋势,冰雹成灾次数却呈明显上升趋势。

图11为三江源地区1950~2011年各月雹灾累积次数统计图。

(1)简述三江源地区冰雹灾害的年内分布特征。

(6分)

(2分)分析近60年来三江源地区冰雹成灾次数呈上升趋势的原因。

(4分)

4.教学建议

(一)以“树立正确的减灾观”为教学主线

基于对全书的学习和理解,要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减灾观,这一主线要贯穿教学始终。

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在理解自然灾害定义及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各具体灾种形成原因和条件的分析,佐证了自然灾害形成的条件之一即以自然变异为诱因。

可见,自然灾害是客观的、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目前人类活动对于自然变异的改变还是有限的。

但是,科学认识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有助于有效地防治自然灾害,因此,有必要认识主要自然灾害、尤其是对我国影响严重的灾种的成因、分布规律、特点(第二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而自然灾害形成的条件之二是有受损的人员、财产、资源等客体,而这些受灾体易损性的不同,有可能“放大”或“缩小”灾情损失的大小。

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受灾体特性不同,导致了同样灾强的自然灾害发生在不同地区造成不同影响,也使得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成灾特点不同。

由于受灾体易损性的人为可控性,降低受灾体特性成为有效和主要的减灾措施。

因此,人们可以运用先进的科技,通过一定的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保护受灾体免受致灾因子的损害,或降低损害的程度,还可以在灾害发生之后及时救助、尽量减少损失,这就是防灾、减灾。

(第三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所以,要让学生变“抗灾观”为“减灾观”:

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但是灾害损害是可以减小的。

(二)用系统观理解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系统是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和灾情共同组成的具有复杂特性的地球表层异变系统,灾情的形成是前三者综合、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灾情的大小与孕灾环境的稳定性、致灾因子的风险性、受灾体的易损性有着密切的关系,防灾减灾工作要通过预测预报致灾因子发生的可能性、增强地表系统稳定程度、降低受灾体的易掼I生,来缩小灾害影响的地域范围、降低灾害破坏的强度,从而达到减少生命财产损失的目的。

可见,一个区域所遭受的灾害损失。

与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抗灾救灾能力密切相关。

用系统观来理解自然灾害,就能清楚地分析我国泊然灾害的区域差异特征、我国几个自然灾害多发区的成灾特点和原因等问题。

(三)强调和演练灾害自防、自救和互救

教改要求新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通过地理课程培养学生基础地理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在《自然灾害与防治》的选修课程中,对学生生活最有用的地理就数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和自救自防技能,它能帮助学生面对自然灾害临危不惧、有效避灾、减小危险。

在教材中,有专门的章节讲解自然灾害的自救互救知识,这部分内容不仅需要在课堂上专门讲解,还需要根据地区实际,选择其中一两种本地易发或频发的灾种;组织师生进行自然灾害中逃生、自救、互救的实际演练,使学生基本掌握紧急状态下的自救自防技巧和方法,普及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常识,增强学生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技能。

演练的形式多种多样。

比如,假设地震发生,从教师喊出“地震了”开始,给学生10秒的时间来躲避,看学生的反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价、纠正错误行为,再选择其他合适的时候进行一次演练;还可进行火灾的疏散演练,让学生熟悉学校的安全通道;也可请学校医务人员讲解如何做人工呼吸;还可模拟灾后互救,设置部分学生被困的情景,让其他学生去救援。

简化大社会中实际的自然灾害案例,实现小课堂上可操作的实践情景模拟,有助于学生学习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四)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教材

教师要注意根据地区特点、学生情况等差异,灵活使用教材,可补充、拓展或删除部分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适当取舍,不拘一格进行教学,以取得更有效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